大臣将一切打听仔细后,便欢欢喜喜地把“祸母”买回了国中。从此之后,全国的百姓都停止了原有的工作,所有的人一天到晚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到处找针,以喂养“祸母”。全国上下都因喂养“祸母”却找不够针而犯愁,没多久,这个国家就变得官府混乱,人民犯罪,五谷不收,病害肆虐,举国没有安宁,百姓无以聊生。这时,人们全都明白了:这就是灾祸。
于是,国王命令把“祸母”杀死焚烧,扔出国界。可是,当人们把“祸母”带到城外砍杀时,却刀砍不入。人们又架起柴堆,用火焚烧,“祸母”依然无恙。正当人们不知所措时,通体赤红的“祸母”轰然窜人城中,人市烧市,入殿烧殿,整个城池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之中,转瞬之间便国破家亡。
禅里禅外悟人生
很多人喜欢没事找事――或找一些没做过的无聊之事去做,或与别人无理取闹等。殊不知,这样没事找事,最容易引发大事,甚至会造成祸害,不但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所以切记:不要没事找事。
天堂和地狱,仅在一念之间
武士信重向白隐禅师请教:“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
白隐问他:“你是做什么的?”
“我是一名武士!”
“什么样的主人会要你做他的门客?看你的面孔,犹如乞丐!”白隐说。
信重非常愤怒,按住剑柄,作势欲拔。
“哦,你有一把剑,但是你的武器也太钝了,根本砍不下我的脑袋。”白隐毫不在意地继续说。
信重被激得当真拔出剑来。
“地狱之门由此打开。”白隐缓缓说道。
信重心中一震,当下有所悟,感佩之余,遂收起剑向白隐深深鞠了一躬。
“天堂之门由此敞开。”白隐欣然而道。
禅里禅外悟人生
当一个人产生恶念时,他便坠入了黑暗污秽的地狱之中;而当他幡然醒悟,向善念转变时,他便步入了圣洁高尚的天堂。因此,天堂和地狱,仅在一念之间。
做人做事为别人着想,实际上就是为自己着想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你真的是盲人吗?”
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的吗?”
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多好啊!原来你是为了别人!”
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别人碰撞过?”
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我了。”
僧人顿悟,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的身边啊!”
禅里禅外悟人生
在黑暗中点一盏灯,不但能照亮别人,更能照亮自己,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做人做事为别人着想,会使双方都受益,而最大的受益者,则是我们自己。
有时运用一点智慧,就可以帮助别人,
有一天,一休的一个信徒来向他哭诉自己债台高筑,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必须自杀的地步,请一休务必要超度他。一休婉言劝解,并问他除死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吗?信徒摇摇头说没有,因为他除了一个女儿之外,已经一无所有,于是一休建议他找一个乘龙快婿来帮他还债。信徒一听此言,近乎绝望的说:“师父啊!我的女儿只有八岁,怎能嫁人呢?”
“那你就把女儿嫁给我吧!”一休微笑着说。
信徒大惊失色道:“这……这怎么可以!你是我的师父,怎能做我的女婿?”但是一休胸有成竹地挥挥手说:“没问题,让我做你的女婿,帮你还债,你快回去宣布此事吧!”
于是,一休要娶妻的消息立即轰动全城,到了迎亲那天,看热闹的人,挤得门前水泄不通。一休抵达之后即在门口摆上桌子,上置文房四宝,然后他在桌前便写起书法来了。一休着有《狂云集》,本来就是诗、歌、书法方面的才子,众人一见他优美的书法,忘情欣赏,争相购买,反而忘了原来要凑的是什么热闹。结果卖书画的钱积了好几箩筐。
一休问信徒:“这些钱够还债吗?”
信徒高兴得几乎流下泪来,连说:“够了,够了。”信徒频频向一休鞠躬,只差没跪下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好了,问题解决了,我的女婿也不用做了,还是做你的师傅吧。”一休长袖一摆,飘然而去。
禅里禅外悟人生
帮助别人,并不是非要出多少人力物力,有时只需要一点智慧。那些能够用自己的聪敏和睿智为别人分忧解难的人,会显得更加聪慧,更加令人尊重。
相互欺骗和报复,只会使双方都受损
从前,北天竺有一个木师,技艺高超,做了一个木头女孩,这木女面容端正,举世无双,她的服饰也齐整如新,与世间女子毫无差别。她也能走来走去,斟酒待客,只是不会说话。
当时南天竺有一个画师,也很擅长作画。木师听说后,便准备好酒食,请画师前来做客。画师到了后,木师便让木女来斟酒端食,从白天一直吃到晚上,画师始终不知道这是个木头美人,以为是个真人,对她很是喜欢,挂念不已。
当天色已晚时,木师进里面去休息,也请画师在这里住下。并留下这木女来服侍他,对他说:专门留下这女子,可以和她一起休息。
当主人进屋后,木女还站在灯下。画师便叫她过来,但这女子没有动。他以为是这女子害羞,所以才不过来。于是就上前去拉她的手,这时才知道原来是个木头人。于时感到很是羞愧,心里想:“这主人欺骗我,我定要报复他。”
于是画师便在墙上,画了自己的画像,画中人所穿衣服也与自己相同。在画上,这人用绳悬颈,好像已吊死的样子,又画了一只鸟在啄尸体的样子。画完后,就关好门,自己爬到床下休息。
到天亮后,主人出来,见这门没开,就向屋里看,只看见墙上客人被吊死的模样。木师大惊失色,以为这画师真死了,便破门而入,用刀砍绳。这时,画师从床下爬出来,木师见状很羞愧。
画师对他说:“你可以骗我,我也可以骗你,现在主客情谊已尽,互不相欠了。”
然后,两人不禁叹道:“世人如此相互欺骗,也是这样啊!”
禅里禅外悟人生
在人与人的交往的过程中,不应老想着算计对方、欺骗对方,甚至报复对方,而应该相互坦诚相待。只有这样,人际关系才会融洽,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可爱。
如果助人求取回报,就会玷污一份善念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每次讲经,听众都会挤得水泄不通,于是,有人提议建一座宽敞一些的讲堂。
有一位信徒送五十两黄金给诚拙禅师,让他用来修建讲堂。诚拙禅师收下钱后,就忙别的事去了,信徒对禅师的态度非常不满——要知道,五十两黄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诚拙禅师拿到这笔钱,竟连一个“谢”字也没有。于是,信徒就紧跟在诚拙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可是五十两黄金啊。”
诚拙禅师漫不经心地应道:“你已经说过了,我也知道了。”
诚拙禅师并没有停下脚步,信徒不由提高嗓门喊道:“喂!师父!我捐的五十两黄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呀!你难道连个谢字都不肯讲吗?”
诚拙禅师便停下来,对那位信徒说道:“你怎么这样唠叨呢?你捐钱给佛祖,为什么要我跟你说谢谢?你决定布施是你的功德,如果你要将功德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替佛祖‘谢谢’你,请你把这声‘谢谢’带回去吧,从此,你与佛祖‘银货两讫’了!”
禅里禅外悟人生
帮助别人应该是诚心诚意的,积德行善应该是不求回报的。如果我们帮助别人,是怀有一定的目的的,那么,就会玷污这份善念,使我们的帮助失去意义和价值。
为了心中的善念,有些真相不可说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沙门。他穷得一无所有,终日以乞讨为生,但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从不伤害生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有一次,这个沙门一连三天没吃到一点儿东西,饿得头昏眼花。他路过一个人家,便跌跌撞撞地走进去讨饭。这是一个富商之家,家里富丽堂皇,陈设极其考究。女主人见他饿得可怜,便令佣人摆上丰盛的饭菜款待他。这沙门大喜过望,独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这家的男主人,是个珠宝收集者,经常高价收购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家里珍藏的名贵珍宝,应有尽有,简直成了珠宝陈列馆。
这一天回家,他又兴高采烈地拿回一颗珍珠,这是颗光彩照人,价值连城的珍珠。他兴冲冲地走进房内,只见有一个沙门在独自吃饭,便把珠子放在桌上,转身进内室去换衣服。就在他刚刚转身离开的时候,家里养的一只鹦鹉飞了过来,一口将那颗珍珠吞在肚里。
不一会儿,男主人换好衣服和妻子一起出来了。他忽然发觉那颗宝贵的珍珠不见了,便急忙向沙门问道:“那珠子哪儿去了?”沙门一听愣住了,随即回答道:“什么珠子?我没看见啊。”男主人又追问道:“那么,可曾有人来过吗?”
沙门回答道:“不曾有人来过。”于是男主人勃然大怒说道:“我刚才明明把珠子放在桌上,而这里除你之外,再无一人,珠子转眼之间就不见了,肯定是你偷的!你这个没良心的家伙,我们好心好意地施饭菜招待你,你却恩将仇报,偷人家的东西。今天你老老实实地把珠子交出来,我便饶你一命,否则就把你活活打死!”
沙门闻言并未惊慌,反而坚定地说道:“我没拿,绝非是我拿的!”
男主人听罢大怒,抄起一根木棒,劈头盖脸地向沙门打去。沙门被打倒在地,鲜血直流。
此时,那只吞了珠子的鹦鹉正飞过来饮血,恰好与男主人挥舞的木棒相撞,当即被击身亡。这时,沙门说话了:“住手!我告诉你吧,是这只鹦鹉吞了你的珍珠。”
男主人一听,忙吩咐仆人把鹦鹉的肚子剖开,果然取出了那颗珍珠。男主人手持珍珠,奇怪地问道:“你明知是鹦鹉吞了,可你为什么不早说呢?也免得受如此皮肉之苦。”
沙门回答道:“我持佛戒,不得杀生。本想告诉你真相,又担心鹦鹉遭剖腹之祸。现在鹦鹉已经死了,说出来也无所谓了。如果鹦鹉未死,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会讲的。”
男主人听罢,内心十分惭愧,连连向沙门赔礼道歉。而沙门却平静的像不曾发生过此事一样,脸上毫无怒色。
禅里禅外悟人生
每个人心中都有善念,每个人也应该诚实地说出一些事情的真相。但有些真相说出来后,往往会导致善念的毁灭。所以,为了维护心中的善念,有些真相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