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7200000003

第3章 浪漫预言(1)

最初想写杨戴之恋,因为我钟情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不朽爱情;更因为我鄙夷当下闪婚、闪离,追宝马、爱豪宅的“爱情观”。

有作家言,“这个时代拒绝深刻、拒绝意义、拒绝不朽”。我崇尚深刻、崇尚意义、崇尚不朽;所以杨戴的不朽爱情和事业上的珠联璧合,让我感到对当今的时代尤为有意义。

有朋友说,不要写“爱情”了,他们的爱情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同宪益老人面对面坐得久了、聊得多了,我也感受到了老人身上的更大“能量”,觉得爱情主题已远远不够。

但写杨宪益、戴乃迭如何能不写他们浪漫的跨国之恋和六十年的风雨同舟?而且,我自以为挖掘出了别人没写过的细节。

对那些熟知杨戴之恋的读者们,希望你们能发现过去没读到过的细节;对于不了解杨戴故事的读者们,请你们与我一起走进他们既浪漫传奇,又坎坷多难的人生,去体味深刻、发现意义、感知不朽。

故事始于一个浪漫的预言。

1935年夏,一艘地中海豪华游轮停泊在埃及的开罗,游客们将在开罗游览三天。在大腹便便、雍容华贵的头等舱欧洲阔佬中,有一位年纪轻轻、举止儒雅的中国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修长的身材、细长的眉眼、黑油油的头发一丝不乱地梳向脑后。

经历了两天骆驼背上的沙漠探险,领略了金字塔的历史古韵,也在琳琅满目的市集上淘了宝物,年轻人又梳洗一番,洗去了白天的沙尘和疲倦,在夜幕降临之后,又上路了。

那是一个将近满月的夜晚,银霜般的月光给白天炙烤的沙漠带来一丝清凉。年轻人骑着一匹高大的白色阿拉伯马,俨然一个白马王子,走进夜色。他的埃及导游,栗色小卷发,瘦癯的脸廓棱角分明,也骑在马背上,并肩前行。

年轻人年仅二十岁,来自天津,名杨宪益。他的埃及导游并不比他年长太多,我们就叫他卢克曼吧。他们骑马走进沙漠,经过一座座金字塔。靛蓝色的夜空下,金字塔裹着银色的月光,比白天显得更神秘;斯芬克斯远眺的目光,更令人遐想。迷人的夜色和古埃及文化历史的灿烂撩拨着杨宪益的思绪,他驻足下马,与斯芬克斯静静地对望。卢克曼看到了自己的机会。“先生,我很擅长算命,”他在杨宪益耳边轻轻地说,“这样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是最适合算命的,我想我会算得非常准确。”

杨宪益扭头看着他,卢克曼凹陷的圆眼睛炯炯熠熠,充满期待。杨宪益乐了。他突然想到,“Lukman”原意不就是“先知”的意思吗?他既然想算命,我试试也无妨。

“我只需一枚银币,”卢克曼说,左手掌心向上,已伸到杨宪益眼前。“我需要在掌心上印上一个神奇的印记。”

杨宪益掏出半个克朗放在他的手心上,卢克曼用右手拇指在掌心上捻了几下,银币便不翼而飞,他的掌心上只留下了银币的印痕。然后他面向斯芬克斯,口中念念有词,目光从斯芬克斯移向远方:

“我看到一片水,是地中海,是大西洋;我看到一个英国女郎,在水一方,金发碧眼,向东方眺望,她正为你而憔悴。”

杨宪益怦然而笑。

“你俩尚未相遇,”卢克曼面不改色,继续用他诵经般的声音唱诵道,“但是相遇就在不久的将来,探险、猎奇和一系列美妙之事在你们的前方等待……”

早在一年前,十九岁的杨宪益从天津新学书院毕业,随英国老师朗曼先生辗转北美赴英国求学。先用近半年时间补读了拉丁语和希腊文,于1935年春天顺利通过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然后进入面试。

“希腊文和拉丁语学了多久?”考官问。

“五个月,”杨宪益答,“来伦敦后请了一位私人教师专门学的。”

“什么?才五个月?”考官吃惊不小,“你知道吗,我们在校的英国少年通常要学七到八年的拉丁文和希腊语才能进入大学。你才学了五个月,能通过考试纯属偶然。”

最后,杨宪益被告知他需要再补习一年拉丁语和希腊文,因为入墨顿学院主修古典人文(Classics,指古希腊、古罗马的语言、文学、历史),语言基础十分重要。而让杨宪益推迟一年入学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墨顿学院每年只有一个亚非学生名额,这个名额已被占用。学院决定接收杨宪益1936年秋季入学。

既然已经通过考试,年轻的杨宪益不想再花费一年时间苦读语言。他认为与其把钱用来请私教,不如用来旅游,用这一年的时间游历欧洲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于是,从阿尔卑斯山脉的徒步旅行到地中海的豪华游轮,公子哥出身的杨宪益对旅行的质量与气派毫不含糊。“我那年的旅行确实有点‘过于奢华’。”杨宪益晚年回忆道。但那时年轻气盛,觉得自己有的是钱,想让自己的旅行经历尽可能舒适、尽兴。

在莱蒙湖畔的锡壅古堡,杨宪益寻着拜伦的足迹,感受他创作《锡壅的囚徒》的激情;在巴黎的拉雪兹神父陵园,他凭吊王尔德、莫里哀、普鲁斯特等文学大师,也为浪漫传奇中的阿伯拉尔和爱络绮思带来一份年轻的感动;在希腊,他造访了巴塞农神庙,在栩栩如生、满壁生辉的浮雕中体味古希腊艺术的辉煌;他游览了诗人萨福的故乡勒斯波斯岛,在橄榄树、无花果的飘香中回忆起三年前初译萨福诗歌的激情。那时他还不能阅读希腊文,读了英译的萨福诗歌残句,就喜欢上了这位古希腊女诗人的优美诗歌。

除了游历四方,杨宪益还利用这一年的时光广泛阅读。从马志尼《论人的责任》到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从欧内斯特·勒南的《耶稣传》到比埃尔·罗蒂的波斯游记,从拜伦的长诗到萧伯纳的戏剧,他兴趣广泛,大量阅读。他对诗歌与戏剧的兴趣,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都在这一年的读书中得到强化。1936年秋入墨顿学院时,一年前埃及导游的浪漫预言早已被他遗忘。

格莱迪斯于1919年生于北京,父母为来自英国的传教士。她住在抽屉胡同一座四合院里的童年时光给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中国新年庙会的糖葫芦和各种玩耍;春天放飞的风筝;夏天院子里盛开的棉花朵,颜色从黄到粉到红到突然有一天变成大朵大朵松软雪白的棉花团;还有冬天里运煤的骆驼队,脖子上的铃铛叮咚作响。甚至大街上杀鸡宰羊的场面也吸引她,红红的血流让她既害怕、又激动;沙尘暴漫天的黄沙,也让她觉得刺激。家里在北戴河有夏屋,格莱迪斯和姐姐希尔达常常赤脚在沙滩上赛跑;一次同她们一起赛跑的竟然是她们崇拜的英雄伊利克·里达尔。

1926年,格莱迪斯和希尔达被送回英国读书,姐妹俩在伦敦附近的七橡树寄宿学校读完小学、中学。格莱迪斯成绩优异,于1937年获国家奖学金入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主修法文。儿时的美好记忆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开学不久就把她带到牛津的中国学会,并在那里与杨宪益相遇。谈起初识宪益的印象,格莱迪斯回忆道:第一次见到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我挺吃惊,他面色白皙,眼睛细长,手指也细长,而且非常彬彬有礼。

杨宪益在墨顿学院的好朋友邦尼·麦洛正追求格莱迪斯,他很快就发现杨宪益和格莱迪斯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他觉得这是因为两个人都与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除了难忘的北京童年,格莱迪斯的父母仍在中国教书,父亲戴乐仁曾在天津新学书院任教,而这正是杨宪益后来就读的学校。邦尼觉得杨宪益是他追求格莱迪斯的天赐帮手。每当他约会格莱迪斯时,如果加上一句,“尊敬的杨也会加入我们”,格莱迪斯一定欣然赴约。

于是,牛津处处留下了他们三人行的身影:三人一同在察威尔河撑篙泛舟,或在鳟鱼酒店的酒吧高谈阔论,或在牛津学生俱乐部聊天。他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莫过于石屏街上一家名叫“泰姬陵”的印度餐馆。也许格莱迪斯对童年北京的怀想和杨宪益对家乡的思念在异国风味的印度餐厅能得到些许的缓解——“泰姬陵”似乎是牛津最富东方色彩的地方。也许印度餐馆的老板是一位慈祥的老者,对三个热爱东方文化的年轻人格外热情。总之,他们在“泰姬陵”最舒心自如。

一次,杨宪益和邦尼边饮边谈牛津毕业后的计划,一个想回到祖国,为抗日战争尽一分力量;一个想去印度,为大英帝国效劳。他们越谈兴致越高,越喝越口若悬河,直到一醉方休。离开餐馆时,两人跌跌撞撞地从二楼走下,最后瘫倒在楼梯拐角处,大口吐起来。格莱迪斯在一旁观望,不知所措,尴尬异常。

两个年轻人甚至陪格莱迪斯一起上法文课,一人一边,坐在格莱迪斯身旁,很是惬意。不知课堂上他们是陷入纷飞遐想,还是沉浸在当下格莱迪斯的美丽光彩之中?一次,老师请他们翻译《罗兰之歌》,点到杨宪益头上。“我、我、我很抱歉,”杨宪益结结巴巴地说,“我没有准备,我是旁听生。”他说话的声音很轻,头也越来越低,面颊绯红。这一次难堪居然促使杨宪益开始发奋学习法文。虽然法文课只上了一两个学期,但这一经历在日后却派上了大用场。

邦尼是否想过“三人行”的潜在风险?或许身为《察威尔报》的编辑,又弹一手好钢琴的邦尼十分自信,自以为细眉长眼、温敦儒雅的中国朋友绝不是他的对手。然而,杨宪益和格莱迪斯之间的相互倾心却在邦尼不知不觉中迅速发展。除了“三人行”的活动外,杨宪益和格莱迪斯还肩并肩地在中国学会工作。

当时,中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其实,从1937年的夏天开始,杨宪益就已经利用暑期在伦敦积极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揭露日军在中国的暴行。作为最年轻、也最富有活力的中国留学生,他成了中国学者、学生抗日宣传的领导者,不仅到处演讲,还自己出资购买了一台油印机,和当时在伦敦学习、研究的吕叔湘、向达等办了一份中文的抗日简报。因为当时在伦敦的中国人大多为从事洗衣、餐饮的劳动者,未必能读懂英文报刊。杨宪益把每天英文报刊关于中日战事的报道摘要编译,再由吕叔湘、向达刻板印刷,然后分发给伦敦的中国人。

后来,杨宪益还单枪匹马地办了一份英文杂志,定名为Resurgence(意为“复兴”“重生”)。他独自编社论、写文章,鼓舞士气、分析形势、谴责侵略者,而且每月都自费将三四十本杂志分别邮寄给英国一些与中国友好的机构。甚至有一次心血来潮,年轻的杨宪益竟给驻扎在天津的日军守备队司令部寄了一份。“当时我只想气气他们,”七十多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童颜鹤发的杨宪益仍露出一副顽皮的微笑。在英媒纷纷报道了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的第一个胜仗——山西平型关战役后,杨宪益备受鼓舞,写了一个以平型关战役为题材的英文独幕话剧,把它刊登在自己办的英文杂志里。

当然,杨宪益在伦敦的抗日宣传活动都是利用假期进行的。牛津学期期间,他就回到学校上课,但仍然在牛津的中国学会从事宣传抗日工作。他很快成为中国学会的主席,后来格莱迪斯担任秘书,成了他的得力帮手。他们共同努力,组织各种活动,力求提高学生们对日本侵华暴行的认知。他们自己出资组织雪利酒会、察威尔河撑篙划船游等活动,吸引学生们加入中国学会。杨宪益继续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组织学生抵制日货。杨宪益的演说和组织能力在同学中颇有影响,所以杨宪益身边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响应支持他的小团体。机灵、热情的弗兰克·B就是这个小团体中的一员。七十年后,他这样评价杨宪益:他善于演讲、富有亲和力,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弗兰克回忆说,为了支持杨宪益的工作,他把自己的打字机捐献出来,以便杨宪益可以打印活动通知等等。

为了引起当地居民对抵制日货的关注,杨宪益和他的团队一起去“购物”,面对店家呈上的丝绸领带,他们会严肃地指出:“这些都是日本货,我们不要!”他们要求买毛料的领带。因为当时东方的丝绸等物大都来自日本。女孩子们则拒绝买日本的丝袜,她们坚持要买棉纱长筒袜。杨宪益还会借此机会向商铺里的员工、顾客们介绍中国的抗战形势,要求店家抵制日货。喜欢吃橘子的弗兰克,因为橘子是从日本进口的,也忍痛割爱,坚持不买橘子。

杨宪益和格莱迪斯团结了一大批支持者,中国学会在他们的领导下迅速壮大,很快就达到了他们制定的千人会员的目标,超过了日本学会。日本学会原本资金雄厚,背后又有日本大使馆的支持,所以一直比较强大。

同类推荐
  • 张宗宪的收藏江湖

    张宗宪的收藏江湖

    《张宗宪的收藏江湖》一书,讲述了收藏大家张宗宪先生的传奇故事。这是“嘉德文库”的重要出版项目,我们希望这本书既平实可信,又能生动地再现张宗宪先生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从雕刻名匠张楫如,到古董商张仲英,再到中国及世界古董界和拍卖界的著名收藏家张宗宪,张宗宪家族的历史与文物艺术品有着深厚的渊源。
  • 名人传记丛书:孔子

    名人传记丛书:孔子

    名人传记丛书——孔子——“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天字第一号:章太炎传

    天字第一号:章太炎传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奇人。他热心革命,是一位超卓的政治家;又是首屈一指的学术宗师,影响深远。章太炎是大名士,而且有不少奇特的行为和言谈,经历很有传奇性。作者许寿裳是太炎先生的学生,记录生平所见所闻,细节生动,感情真挚,读者如在现场。章炳麟,号太炎,既是革命元勋,又是国学大师。本书是许寿裳的传记代表作之一。本书记述了章炳麟与孙中山先生同谋革命、缔造民国的功勋,以及其对古今东西文化的融会贯通,在语言文字上的著述与贡献等。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军事将帅。如圣马、安东万·约米尼、左宗棠、玻利瓦尔、温菲尔德·斯科特、尤利塞斯·格兰特、加里波第、毛奇。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老子断你修仙路

    老子断你修仙路

    浩浩灵墟,五色仙谪,钟灵万秀,争锋造诣。这儿是异界传说,这儿灵贝无数,有趣的灵魂碰撞出异样的花火,蓟洛,一个人类,将在这片灵土演绎一段传奇……
  • 对手是个小个子

    对手是个小个子

    局里新调来了一位一把手,名叫郑志风,四十二岁。郑志风的突然到来,让一直做着春秋大梦的副局长钟北男仿佛挨了当头一棒,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把手的位置,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坐在了姓郑的屁股下?自己觊觎了多年的宝座,为什么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你郑志风算个什么东西?不管你学历有多高,背景有多大,能力有多强,为什么我栽树你乘凉?你们当领导的、组织部门难道是瞎子是聋子吗?说出大天来,我也不服!此时的钟北男好像一只斗败的猛兽,不得不躲在丛林中默默地舔舐着自己的伤口。这是他带着分管科室的科长干部们,到北戴河休养的第三天上午。
  • 独宠魔瞳财女

    独宠魔瞳财女

    一场阴谋,她身染剧毒。走出戒毒所,迎接她的却是哥哥的死讯。重生,花季年华从此不再平凡。前有黑道压榨,没事,数月后便知这是谁的天下。后有喽啰炸桥,没事,数月后,便知谁才是他们的女王。华夏传言,13少女,数天之内,成为神秘的古玩专家;数月之内,将黑道玩弄于股掌;数年之内,成为商界传奇。重生,抢黑帮,控黑道,玩商战,拼古玩!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只为一件事——财!黑道教父,强势来袭。痴情兄长,不离不弃。商界美男,甘心臣服。古玩妖少,玩味进攻。今生重来,又岂会耽念男色?玩转人世,赚尽钱财,位及至尊,方为大乐。◆◆◆◆◆男强女强、无虐爽文◆◆◆◆◆◆◆◆◆◆结局一对一◆◆◆◆◆◆◆◆◆◆收藏要给力◆◆◆◆◆
  • 王子少年的故事

    王子少年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国王皇后的故事》、《王子少年的故事》、《公主千金的故事》、《官员商人的故事》、《庶民百姓的故事》、《能工巧匠的故事》、《女人儿童的故事》、《魔鬼妖怪的故事》、《动物植物的故事》和《生灵怪象的故事》等10册童话故事,其中包括安徒生、格林、豪夫和王尔德的作品,也包括了世界各国许多民间童话故事, 很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相信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能够启迪儿童的心灵、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情趣、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智力,成为广大父母和少年儿童们的良好读物和收藏品。
  • 九天神斧

    九天神斧

    狂风席卷着乌云,鲜血染红了大地。原本生活惬意的雷氏一族却因看护神兵而被魔域群魔屠杀殆尽。雷氏唯一血脉,改名换姓,暗中修炼,几经生死,吃尽苦头。却并未因此具有悔退之意。倔强的性格,变态的天赋加上勤奋的苦修。只为一朝功在手,踏平魔域报血仇。
  • 海啸防范与自救

    海啸防范与自救

    自然灾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能力阻止它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害。大多数人在突然遭遇自然灾难时会彻底崩溃,他们或哭泣、或尖叫.却不知此时是需要迅速行动的最关键时刻。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利用自己所学的灾害自救知识,并迅速采取行动脱离险境、减小损害。因此,如果幸运的你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自然灾难,请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在何时遇到何种灾难。
  • 荣囚

    荣囚

    不想宅谋怎么办?杀夫!不想宫争怎么办?弑君!跟一群女人争个男人有什么意思,不如跟男人争天下!被屏蔽的章节在群相册。交流群.932296580
  • 妖帝的嚣张狂后

    妖帝的嚣张狂后

    妖皇苏世,世人眼中的他容貌绝世,嗜血成性,杀人如麻,是妖孽的化身。历经白月光与红玫瑰后,遇见了第一个敢咬他的小皇后。平日里的皇上霸气威武,可在面对嚣张娇小的皇后时,总是忍不住变成各种萌哒哒的小狗。皇后不开心了,变成小奶狗要亲亲。皇后开心了,变成小狼狗,要亲亲抱抱举高高。皇后无聊了,根据情况变成各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