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7200000021

第21章 烨,耀眼的火光(3)

杨烨在数学上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在鄂城小镇寂寞冗长的日子里,他曾写过一篇数学论文。他的任两院院士的科学家姨夫认为他的论文有发明建树的巨大潜力。

然而他走了,在他生命的第三十七个年头,他终于无法承受生命之重或生命之轻,选择离开。一个从青年走向壮年的生命,曾经那样坚定不移地信仰,那样满腔热血地革命,那样坚持不懈地努力,那样小心翼翼地活着,却不曾领略过一丝爱情,不曾有过肌肤之亲,就这样瞬间化成灰烬。

我想起北岛的诗,《献给遇罗克》:我是人/我需要爱/我渴望在情人的眼睛里/度过每个宁静的黄昏/在摇篮的晃动中/等待儿子第一声呼唤/在草地和落叶上/在每一道真挚的目光上/我写下生活的诗/这普普通通的愿望/如今成了做人的全部代价……

是什么让他写下了一首首生活的诗却又让他付出了做人的全部代价?

我不知道作为父母的杨宪益和戴乃迭有没有问过为什么,又该向谁发问。

杨宪益和戴乃迭在朋友之间是出了名的“酒仙”。他们常常以酒代茶,款待朋友,或是西方朋友送的轩尼诗、干邑白兰地,或是土产的五粮液、二锅头。曾被一度称为杨氏沙龙的杨家常常是高朋满座,觥筹交错,谈艺吟诗,论古析今。自杨烨去世之后,戴乃迭饮酒便不分时间场合,杯不离手。

儿子的悲剧在戴乃迭面前成了谈话禁区。

1979年夏,杨宪益、戴乃迭应英国汉学学会邀请,到英国利兹大学参加学术会议。与会前他们先去访问了希尔达。

午饭后,重逢的姐妹在起居室里聊天。

时值盛夏,宽阔敞亮的窗外是争奇斗艳的花园:近处的月季,深红、浅粉、米黄和桃红;开着串串淡紫色花朵的俄罗斯鼠尾草在草坪的另一端轻盈摇曳;相距不远的两棵果树已结满了绿里透红的苹果。戴乃迭站在窗前,轻声说:“如果在北京能有这样一个花园,该多好啊!”戴乃迭向来喜欢花木。在北京,她的“花园”仅限于屋后房前紧贴墙根的一长溜土地。戴乃迭推开门,手持酒杯,沿着园中的青石板小路走到花园尽头,希尔达随后。戴乃迭俯身撩起一串鼠尾草花,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沉浸在淡淡的芳香之中。

“我……我真的以为……杨烨好多了……”希尔达试探着说道。

这是姐妹俩在杨烨去世后首次见面,希尔达心里装着杨烨。她们怎能避而不谈呢?戴乃迭怎能不去看一下杨烨的房间呢?

戴乃迭直起身,原本轻松的面孔此时异常严肃,“我们决定了不谈杨烨!”戴乃迭边说,边举起左手,掌心向外,似乎要把这个话题推出去。

从此没有任何人可以在戴乃迭面前提杨烨。

儿子的悲剧是否因为应验了母亲的预言而令戴乃迭无法面对?

她是那样坚信自己的选择,虽历经种种困苦,包括四年牢狱,她仍然不屈不挠地克服着一切困难,始终不渝地信守着自己的爱情,但她的命运终归没能逃脱母亲的谶语。她责怪自己吗?她还能做得更好吗?她抱怨她所处的时代吗?她怪罪母亲的谶语吗?她深埋在心底不可言说的痛苦和对儿子刻骨铭心的思念,在酒精的作用下是麻木了还是更强烈?

她的未完成的自传一开头就是:“1939年,母亲警告我,‘如果你和一个中国人结婚,你会后悔的;如果你们有孩子,他们也许会自杀的。’”然后是一段空白——她似乎写不下去了,然后又重新开始,从她在北京的出生谈起。

母亲一语成谶的警告,也许是她永远无法摆脱的梦魇。

那一段空白,承载了太多无法言说的痛苦。

她的晚年失忆又何尝不是痛苦重压下的生理反应?

20世纪90年代一个冬天的夜晚。晚饭后杨宪益、戴乃迭在位于百万庄的外文局寓所对饮。酒酣之后他们唱起了年轻时喜爱的歌曲,两人放下酒杯,拍着手,一曲接一曲,唱到《丹尼男孩》:

哦,丹尼男孩,风笛在呼唤,

从山巅到山谷。

夏日已去,万花凋败,

你必须走了,而我只能等待。

等到夏天重绿草地,

或山谷静裹银装,

你再回来,我会在此等着你,

无论是阳光下还是阴雨里。

哦,丹尼男孩,我深深地爱着你。

眼泪顺着杨宪益的脸颊静静地淌着,他声音哽咽了,“我真想我们的儿子……”戴乃迭拿起自己的酒杯,又把另一支杯子搡给杨宪益,“咱们喝酒,喝酒!”戴乃迭边说边大口喝,白兰地溅湿了她蓝地白花的粗布中式棉袄前襟,她那曾像地中海般湛蓝的眼睛无光无泪。

我不忍追问杨宪益先生失手打了戴乃迭一个耳光的细节。一个痛失爱子的母亲,不得不靠酒精麻木那无法言说的苦楚;一个承载着同样痛苦的父亲,一个儒雅敦厚的丈夫,无奈之下打了酗酒的爱妻,从而留下难以释怀的悔恨。这个耳光足以让我们窥见这对翻译大家、恩爱夫妻在事业、成就、荣誉背后所承载的时代悲剧和巨大痛苦。

我曾经听希尔达谈到杨烨的手抄诗,赞叹杨烨的笔迹一丝不苟,几近印刷的艺术体。当我终于有一天亲眼看到了杨烨的手抄诗时,我还是震撼了。透过那娟秀的笔迹,优美的诗句,泛黄的纸张,尘封的页面,我看到一个伏案疾书的青年,触摸到一个倍受煎熬的灵魂……我多想抚慰他伤痛的心,多想告诉他熬过黎明前的黑暗,终会有一个载着阳光的白昼到来。然而,我们人生轨迹的交叉却是三十多年以后!冥冥中也许有根看不见的线,把他的遗物,那些凝聚着他的憧憬和绝望的诗篇,送到我的手中。我有责任、有义务把他的故事告知后人。

一个才华横溢的生命,在时代和命运的重压下过早地熄灭了。

我叹息他的生不逢时,我感恩自己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列车,感恩自己应当倍加珍惜的幸运。

2010年11月,我再次赴伦敦访问希尔达及大英图书馆。此行我与希尔达相约去亨敦公墓看望长眠在那里的杨烨。

杨烨没有墓碑、没有墓地,只有一个23498的编号和骨灰撒在4号草坪的记录,以及墓园纪念册上的记录:

杨烨(又名大卫·苏立文)

1942年8月2日生于中国成都

1979年1月6日卒于密尔希尔,享年36岁

北京杨宪益和戴乃迭唯一的儿子

2012年4月,我第四次赴伦敦大英图书馆阅读戴乃迭致亲友的书信,意外发现了牧师吉尔雷(Rev. Keith Gilley)于1979年1月19日在大卫·苏立文(David Sullivan)/杨烨葬礼上的讲道。

提起杨烨在笔记本里抄写的英国诗人威廉·厄内斯特·翰力的“永不屈服”一诗,吉尔雷牧师说:

这些诗句里饱含着一种坚强不屈的人生哲学,但是哪一个个人又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坚守这一信念?这首诗还体现了一种宿命论观点以及个人的意志和勇气与命运的抗争。大卫在这一抗争中经受了多么严峻的考验 !他生活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充满伤痛的年代,一个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两极分化、严重对立的年代。作为一个混血儿,少年时代的民族主义狂热,让他经历了非同常人的身份认同危机;而青年时代,在“文化大革命”的浪潮裹挟之下,他加入了大学里的红卫兵,满怀一腔政治热情,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这场运动。然而,当他又被这场革命运动抛弃后,失望与失落的打击是巨大的。他并没有采取“该怎样就怎样吧”的宿命态度。曾经奉若神明、全心全意追随的领袖如今变成他心目中的敌人,他开始像曾经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一样来反对他身边的中国元素。

生活中没有什么比瓦解粉碎一个人的希望、理想、信仰更残酷的事情了。大卫不是一个见风使舵、随波逐流的宿命论者,他对理想的追求是严肃的,他对命运的反思是深刻的,而这正是基于他诚信正直的人生态度。很多同代人一定也经历了同样的失望与失落,但我冒昧地猜测,由于他的特别的家庭背景和教育,大卫所经历的失望与失落一定远远大于他人。

在最后的祷词中,吉尔雷牧师说:“让我们用爱的祝福和同情的关切抚慰那些悲伤的心吧!让我们把深深的爱与同情送给那些悲痛欲绝的人,不管他们是何许人,不管他们身在何方。没有人能够逃脱生命中的悲伤,唯有爱才能抚慰悲伤的痛。”

戴乃迭与杨宪益正是用爱来缓解他们心中的巨大悲痛——他们把爱给了相继出生的外孙儿、外孙女,他们把爱给了倾注毕生心血的翻译事业。他们心中的悲痛也许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丧子的悲伤恐怕永远都藏在内心深处。

美国作家琼·狄恩说过:“悲伤原来是一个我们根本不了解的地方,直到我们自己走进那里。”这是她的回忆录《奇思幻想的一年》中悲悼因心脏病猝死的丈夫的一句话。(,获2005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荣登《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榜。)

“对于凡人来说,最大的悲痛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孩子死去”,这是狄恩在哀悼病逝的唯一女儿的回忆录《蓝色的夜》(,2011年出版,再次荣登《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榜)中引用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一句话。

我们永远无法知晓戴乃迭和杨宪益承受了怎样的悲痛。我只是听说过,在戴乃迭失忆的晚年,她有时会突然跪倒在地上,仰望苍天,用她的母语发出撕心裂肺的呼号:“我的儿子在哪儿?!我的孙子在哪儿?!我本该有好多孙儿、孙女啊!”

“悲伤没有距离,悲伤来袭如潮涌。”琼·狄恩如是说。

同类推荐
  • 国民党第一女将军

    国民党第一女将军

    20世纪30年代末期,太平洋上一个小小岛国的武夫们,竟用刺刀和大炮,将堂堂的中华民国政府机关从南京逼到了依山傍水的重庆。于是,原先并没有多大名气的这个山城,一下子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国共合作的非常时期,各党各派的头面人物聚集在这里,不断地酿制出一个个令人莫测的故事。1939年9月,一位身着灰布军装、短发齐耳、双目炯炯的中年女性,风尘仆仆走进了这座城市,住进了紧靠长江岸边的白象街一个小小的印刷所里。此时,日本飞机几乎每天都要光顾这个国民政府的陪都。而凌空扔下的—枚枚炸弹,回回都要爆响出令人惨不忍睹的悲剧。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一代澳门赌王叶汉

    一代澳门赌王叶汉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和大西洋城两座闻名世界的赌城里,几乎谁都认识一位黄皮肤的老赌客他每次光临,都会受到君王一样的待遇只要他一有“赌瘾”,拉斯维加斯的老板史蒂夫·温会主动给他提五百万美元的信用赌资,每次都由赌场派出房车将他从公寓接到机场,然后乘坐赌场的私家飞机抵达拉斯维加斯金银岛酒店赌场在赌场里,他要求为他提供服务的全是白皮肤的西方人,不论是,直站在他身后的保镖,还是专门为他点烟的杂役小厮,他每次出手都是一百美元的小费这个老人甚至连上厕所都有四个全副武装的保镖为他拨开人群开路在他身后,站岗的、冲厕的、递毛巾的、提裤子的等服务人员,各司其职据说,此老最贵的一泡尿为一千美金。
  • 静静燃烧的日本雪

    静静燃烧的日本雪

    川端康成的父亲川端荣吉是个医生,毕业于东京医学院。他的兴趣颇为广泛,曾跟大阪的一位儒家学者学过汉诗和绘画。在他的藏书中,汉文典籍相当丰富,此外还有大量的日本和西洋的文学作品。在川端康成不满两周岁的时候,因为患肺结核病,他就与世长辞了。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还惦记着儿女,希望他们长大了能有所作为,并且还挣扎着坐起来分别为儿子川端康成、女儿芳子写了“保身”、“贞节”两个字,作为遗训。也许是由于年龄太小,和父亲作最后告别时,川端康成好象没有感到悲伤。这是川端康成出世后经历的第一次死别。正因为有这样的童年,成就了他从无家可归的孤儿到独立于世的青年作家。
热门推荐
  • 田园小王妃

    田园小王妃

    方菡穿越了变成了九岁的方菡娘,身后还多了两个弟弟妹妹。爹娘不在,爷奶不爱,亲戚使坏,一手烂牌!然我偏要把命争,斗极品亲戚,养弟弟妹妹,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请叫我——致富小能手!只是,那个面瘫王爷,你能不能离我远点?你这条大腿,我并不是很想抱……姬谨行:那就抱腰。
  • 诡秘毒踪

    诡秘毒踪

    容州市近段时间毒品泛滥,吸毒人数大幅增加。上边责成警局尽快查明毒源。雷清警官接到任务后,感到非常棘手。容州地处中原,一向对毒品控制非常严格,对毒贩打击力度非常大;再则,毒贩子从境外往内地贩毒品,路途遥远,途中经过多处关卡,风险非常大,一般不敢轻易妄为。可近段为什么毒品突然泛滥起来了呢?难道毒贩子就不怕死了吗?雷清警官调动所有人力物力、启动内线外线跟踪探查,结果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近段并没发现新的贩毒团伙,容州连续半年各个关卡查抄毒品数量几乎为零。可以说毒贩子几乎没敢再往容州贩毒品。没有贩毒品,这毒品从何而来?是不是有人在本地制作毒品呢?
  • 用故事引导孩子得体待人接物

    用故事引导孩子得体待人接物

    待人接物是发展孩子社会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孩子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交往互动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积极的情感,为将来正常地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年幼的孩子因不具判断力,而模仿又是最原始的学习,父母白身的言行就更重要,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父母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毕竟,孩子的教养,是父母责无旁贷的天职。
  • 赶考

    赶考

    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与当年西柏坡时期不无相仿之处:都处在危机的漩涡中,又都面临着突破瓶颈之后的大辉煌。生机勃勃的中国共产党,就像一个进京赶考的青衿学子,背负行囊,黎明起身,踏着曙色,向前向前,一路走过南昌、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从农村到城市,从在野到执政,从落后到超越,从经济建设到政治建设,面对一个个全新的课题,交出了一张张真诚的答卷……
  • 浮世尘风

    浮世尘风

    要说在这个世界上洛清最怕的是师尊,最喜欢的也是师尊。有一次她笑嘻嘻的问着面前俊美的神祗,你最喜欢的人是谁,冷情淡漠的神祗将她揽入怀中,眉眼染上一丝笑意,如冰雪消融,没有一丝犹豫,是你。是你,无论是上辈子还是现在都是你,所以即便是逆天而为,他也不惧,都会守护在她身边……洛清笑着扑进他的怀中,所以她也愿意,愿意陪着他,一起承受这永世的孤独……1v1甜文,表面老实实则腹黑小徒弟×冷情淡漠的仙尊
  • 旧希望的延续

    旧希望的延续

    天空一片漆黑,大海与陆地早已全部消失。世纪末的岛屿,最后的人类在这里寻找着新的希望。早已被决定的未来以及末世的新神。被选择的五人,将决定出新的现实。
  • 危险关系:总裁大人他有毒

    危险关系:总裁大人他有毒

    明明在他眼里,女人只是用钱买来的玩物,不配让他付出感情,但是不知道为何,内心会隐隐作痛。更没想到的是这个为了家人,不惜耗尽七年青春,抵押尊严跟在自己身边七年的丫头竟然在想着逃离!“你竟然敢骗我,哼,什么命中不命中,我告诉你,我不要你了。”霍千颜说完跑了出去。惹得沈文墨直喊:“你是我命中的妻,是注定的,你跑不掉了……”
  • 雅各布斯恐怖小说

    雅各布斯恐怖小说

    本书收录了雅各布斯的12篇短篇小说,作品语言精练、情节跌宕,结尾往往出人意料。其中《猴爪》一篇堪称作者的代表作,语言平淡森然,直指人心,读完之后让人脊背发凉。
  • 总裁大人,请保持距离!

    总裁大人,请保持距离!

    一场车祸,一纸协议,一个为拿回资产,一个为查出真凶他是最好的老师,她不是最好的学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