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6200000029

第29章 父亲和母亲

我的祖父和外祖父是浙江官场的同僚,他们为我的父母在两人分别只有七岁和六岁的时候就订了婚,以纪念两个父亲之间的友情。我曾提到,旧中国子女的婚姻完全是父母的责任,没有哪个体面人家会让他们的儿女在这个关系他们终生幸福的问题上说三道四——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吧。那时候,就是对自己未来的伴侣偷窥一眼都会被看作不正经、不害臊。因为我父母都出生于书香门第,他们自然循规蹈矩,直到成婚时才第一次见面。

那时候,中国人通常同省内、县内的人结为夫妻,很少有人从他省、特别是千里迢迢的外省娶妻的。原因很简单。各地方言不同,风俗各异,在遥远的他乡也很难找到亲戚。最后这点对新郎和他的家人一点都不重要,但对新娘却至为关键。因为在父权中心的中国家庭制度下,婆婆执掌着太后一样的大权。如果婆婆是近亲而婆家的日子与娘家的又大同小异,那新娘的日子就好过多了。这点在一个中国女人的生命中是那么重要,以致她的父母处心积虑地要为她找到这样一个能让她感到自在些的婆家。

不过,我母亲的娘家庄家对于陈家并没有常人的这些顾虑。陈家世代为官,因为他们宦游各地,所以对四方的奇人异事习以为常。因此,他们家的思维方式不受省际界线的约束。另外,我的祖母来自常州当地的一户书香门第,而庄家也地处常州。陈氏和庄氏就这么联姻,两家从此走到一起。

每当我们抱怨当了他人的替罪羊的时候,母亲常给我们讲这样一个故事。她订亲的那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可是只能被迫呆在她家隐蔽的一间小屋里,以免她看见来送彩礼的未来婆家的人或被他们看到。她是个聪明的孩子,知道这样做的道理,所以尽管外头客人欢声笑语,她却默不作声。她一整天都呆在那间小屋里,而且努力摆出羞涩的样子。

有个馋嘴的婢女就趁机作乱了。事情是这样发生的。两家除了珠宝绸缎等等正式彩礼以外,还互赠了不少小食盒,里面装着糖果、蜜饯、水果、坚果、莲心等等,叫做“多生贵子果”,其中一部分分给那天来道贺的客人共享。剩下那些“多生果”收起来放在我母亲呆的小屋里。那个馋嘴的婢女走进来,吃了又吃,直到她撑得再也吃不下了。接着她又用自己的围裙拿了一大包吃食回房去了。要是在平时,她一定不敢在小姐面前这样放肆,可是她知道那天母亲不能责骂她也不能制止她。否则,那个婢女就会用手指刮着脸皮对母亲说:“哟,我们小姐为婆家的‘多生果’操心呢!哈,哈,哈!”那可就有损母亲遵循礼数规矩的形象了。所以,母亲看着那个婢女偷嘴却一声不响,但事情还没完。

当我的外祖母在晚上客人走后进来查看“多生果”的时候,她很奇怪怎么只剩下那么一点了。她问那个婢女是谁吃的,婢女不要脸地撒谎说是三小姐,也就是我母亲吃的。故事讲到这里,母亲对我们说:“孩子们,要是你们被一个贪嘴又说谎的婢女诬告了,你们能不作声吗?不会。你们一定不怕羞地大叫:‘不是我,是那个婢女干的!’可是你那么做就太不懂规矩了,而且那个婢女会造谣,她不但会坚持说是你偷吃的,而且会向你母亲和所有人散布谣言说你不知羞耻。所以你们看,有时候一点耐心、一点对不公平的忍受最后对你有益。不要什么样的小不平都抱怨。”

“外婆后来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吗?”我们都会问她,心里头快被那个婢女的罪行和母亲小时候的忍耐挤炸了。

母亲微笑着说:“她后来知道了,可那是在我出嫁十年以后!”

这个小故事不仅揭示了旧中国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传统到什么样的地步,而且显示了一个中国女人在行为举止方面受的训练。从童年时代起,她就要学习忍耐,学习能忍受一切委屈和不平。她必须沉静寡言,喜怒哀乐不形于色,特别是在婚姻恋爱问题上更得如此。不管这样的训练(如果适可而止的话)如何令人敬佩,它对花季的年轻生命都是一种压制和摧残。在我看来,它带来的害处远大于好处。

我父亲是个感情热烈的人,心肠软可是脾气暴躁。母亲的性格正巧相反,她脾气温和,遇到困难从不大惊小怪,对感情的事无动于衷,而且处理实际问题时总是头脑冷静。由于两人个性上的差异,虽然我父母亲彼此相爱(在父亲方面更是热烈的爱),但他们的家庭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父亲不仅爱母亲,而且非常仰慕她的艺术天才。正是由于父亲的一再督促和鼓励,母亲才会在绘画领域获得深湛的造诣。

小时候我常常听见父母亲面对一张摊开的宣纸或绢绸,相互讨论画的“布局”。我不懂这个词的意思,可是可能因为父母亲用它时的严肃态度吧,听见它我心中总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我发现每当母亲要画什么重要作品时,父亲都会向她提出建议,而她只有在两人商定了画的“布局”,或者说是画的轮廓之后才会动笔。因为父亲是位称职的艺术鉴赏家,他富于创造性的批评是母亲艺术生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这些孩子渐渐长大后,母亲曾告诉我们他们年轻时经历过的纠纷。她会说:“你们的父亲是个好人,诚实守信用,又有学问。可是他脾气暴躁,容易发火,所以不能在别人面前显示出他的真正价值。你们这些孩子不知道,为了保全这个家我受了多少苦。”

“可是,母亲,”我们会说,“他给了你那么多帮助。你自己也承认,要是没有他,你永远都只能是个庸庸碌碌的画家。”

“他当然帮了我很多,”母亲会微笑着回答:“可是我们年轻时他是怎么帮我的!你们听听这个故事。我新婚时每月要回一次娘家。你们的外婆会派轿子和轿夫来接我。那时候你们父亲急着要我的画技有所长进,他规定每天早晨我得先画完一张画才能开始料理家务。那一次我又要回娘家,正巧轿子在我开始作画之前就到了。我急着要见外婆,就说那天我不画了。可是他非要我画,他的固执也惹起了我的犟脾气,结果我们大吵了起来。后来我不再理他,径自坐进停在外厅的轿子里。你们父亲气得一脚踢翻了我才坐过的凳子,而且一直把它踢到轿子刚才停的地方。姑娘们,你们瞧,他虽然一片好心,可是表达的方式那么暴烈,我简直希望他对我的艺术生涯少关心点才好。”

他们那么大吵的时候都还不满二十岁。实际上,我父母亲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父亲十八岁,母亲才十七,即使在那个年代他们也算是早婚的。父亲年仅十三岁时,祖父母就去世了。而他的哥哥姐姐又都成家了,剩下他一个孤儿无依无靠。母亲从小就有能干的美名,所以大家都觉得最好让他们早点成婚,父亲也好有人照顾。

我有两个伯父,一个在当时的都城北京当翰林院的翰林,另外一个在江西当官,他的妻儿也在那里。因此,只有我们家住在祖母造的房子里,我也就不曾亲眼目睹中国大家庭中婆婆像皇太后那样统治她结了婚的各房儿子家庭的复杂情况。但是,母亲的日子并不那么轻松简单,因为我的某个伯父有时候会带着一两个小妾回来探亲。这些小妾因为太太不在,就摆起了太太的架子,甚至要母亲像对待嫂子那样敬重她们。母亲是个大家闺秀,当然不能失礼,可她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要能两全其美真的很难,可是母亲以自己的练达、温柔和忍耐做到了这一点。

我们家在经济上并非大富之家。但过去在中国金钱并不受重视,特别是读书人常常以他们的清贫自傲。我们今天可能会说这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可是也不尽然。比如,过去女孩一般宁愿嫁给贫穷的读书人也不嫁有钱的商人,当然这种想法现在是快要完全消失了。

父亲从祖父母那里继承了一栋房和一些钱,这在他那个阶级算是富裕的。但随着家里人口的增多,他的经济负担也增大了,而且当时他还在读书没有挣钱。那时候,中国读书人唯一可从事的职业是当官,如果当官不成,教书是另外一条体面的出路。所以父母亲自然盼望有一天父亲能进入众目所瞩的官场。

清朝末年,有两条路可以进入官场,或者通过买官或者通过程序复杂的科举考试。父亲开始不愿考虑前者,一来因为费用高,二来因为这样做有伤他的自尊心,所以他就为后者坚持不懈地努力了。要获取成功,他必须像他那个当翰林的哥哥那样连中三元。不幸的是,他只考取了举人:相当于西方的学士学位。我懂事时他还在考进士。因此,他必须常常离开家去北京的哥哥家参加考试。他去了北京好几次,但每次都落第了。这倒不是因为他学问不佳,而是因为他的书法不够工整而他的文风又不合科举考试的规范。

父亲三十三岁时,听从了他明智又实际的朋友们的劝告,放弃了从“正途”进入官场的希望。他捐了一个四川的缺,带了除我之外的全家人在那儿一直住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我父亲不在本乡本省做官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法律规定不准任何人在他的家乡做县官,虽然他们能在家乡做县官的助理:书办或主簿。道理很简单,因为县官集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只受制于远在他方的巡抚或总督。虽然一个好官从不忽视民声民情,但民声民情是那么一种无形无踪的东西,而且老百姓必须完全依赖于地方官的善意才能表达民情,所以不到事情弄得不可收拾,所谓民情对地方官并不具备约束力。

在一个要求人将他亲戚的利益置于个人最重要的利害之上的社会里,我们对一个大权在握的县官必须离开家乡才能做个公正独立的好官的情况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所以,任何人都得离开家乡做官的规定,正如我的祖先所经历过的,不但不是一个障碍,而且还是帮助人忠于职守的有利条件,另外,这样也防止了一心只为个人或亲戚谋私利的人给国家和民众造成过分的危害。

这种强迫性的移民还带来了其他一些好处。首先,因为县官通常必须和地方上的乡绅结识交往,有时甚至还结为通家之好,它增进了中国人的互相了解。第二,因为县官和当地人方言不同,他们必须使用一种通用语,这种通用语至今还被叫做“官话”,成了我们现在国语国文的典范。第三,县官和他的家人因此而变得比从未离开过本省的人头脑更开放。小时候我常常听见家乡的当地人用轻视和势利的口气谈论外乡人,但我从来没有听见任何与陈家有关的人歧视外地人。这是因为一百多年以来,我们家族在扬子江上来往宦游,早就习惯了各处的奇人异事。这就是中国的“国际主义”,它同世界上的大国际主义没有什么大区别,而后者在我多年后留学异国时将对我产生莫大的吸引力。

我说过父亲常常离开家去北京参加考试。那时候男人很少带着太太一道出门的,所以母亲从来没有跟父亲一起去过北京。我长大以后,意识到父亲离家的日子里母亲常感到寂寞,虽然她从不对人说,甚至也不对我们这些她的孩子说。父亲离家的又一个晚上,我看到母亲独自坐在窗口,一边看着透过窗棂的明月,一边在一张纸上写着什么。我猜测那是首诗,虽然母亲从来没有以能诗而知名。而且,我认定那是写给父亲的情诗。母亲注意到了我的关心,可她没有意识到我的怀疑,也没有想到我的好奇心有多强。她一写完就把那张纸撕碎,扔进了一个插着几枝毛笔的笔筒里。我想她根本没有把那首诗寄给父亲,因为她显然认为就是向自己的丈夫倾吐衷肠也是不雅的!

但我的好奇心很强。第二天,当我一个人呆在她书房里时,我从她桌上拿了那些碎片拼到一起。我能认出这几句:“明月透窗棂,光照离人思。”但别的我就看不出来了。我又把那些碎片放回老地方,母亲直到几年前才发现我做的事。那时她在病中,心情不好,正对父亲发作,我突然想到这件往事,就当着父亲和弟弟姐妹们的面把它都说了出来!父亲很高兴,他问母亲:“你为什么不把那首诗寄给我呢?”母亲脸红了,她所有的不悦也随即消失了。弟弟姐妹们哄堂大笑,他们笑的不但是这个故事,而且是母亲的脸红。他们叫喊着:“看哪看哪,母亲脸红了,哈哈哈!”一天的风暴就此散去。

母亲不仅是个富有才华的艺术家,而且是个出色的女人。因为有了她,父亲的坏脾气才没把亲戚朋友都赶跑。父亲是个重感情的人,对朋友很忠诚,可他年轻时这些优点都被“不讨人喜欢”的外表掩盖了,所以很少有人能有机会欣赏他。但母亲在亲戚朋友圈中却是人见人爱,以致她常常因为应酬累坏了。她甚至能在赌徒身上发现优点,并帮助他发扬那些优点。她在经济方面也很有才干。父亲从不愿为家庭的开支问题操心,他通常把他挣的钱全交给母亲,只留一小部分供他在书店、古玩店的消遣——这些至今仍然是他最爱光顾的地方。不管他一月挣一千块也好还是一年挣十块也罢,他决不操心。因此怎么保证一家大小衣食无缺就成了母亲的责任。我从没见过她因为金钱问题跟父亲闹纠纷,她也从不曾要父亲给她买首饰或衣服。所以我至今仍然认为一个女子向丈夫索要钱物十分庸俗,仍然相信一个女人应当克己奉人。

我的父母共有八个孩子,五女三男,但我们最小的弟弟五岁就夭折了。现在还在的七个孩子,六个已经成婚。我写下这章的时候,父母亲正在母亲的老家游览那儿的名胜古迹。但愿为丈夫和孩子操劳了四十年的母亲的晚年生活无忧无虑!

至于父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脾气也变好了,他现在真成了一个和蔼可亲的中国老先生了。他现在的乐趣是一杯酒,每天一趟古玩店,打打牌,再就是读书,读书,读书。他也写诗,偶尔还作画。因为我们俩现在相处得像朋友,他会挑最好的画送给我,还让我评点他写的诗。他仿佛是在为把文言诗给一个提倡白话的人看道歉,说:“不管怎么说,你懂诗,而且从你提到的西方文学来看,世界各国的诗人有很多共同之处呢。”

同类推荐
  • 中国诗歌与文赋经典品读(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诗歌与文赋经典品读(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这本书是周作人的散文集,在他的早期同人如胡适、陈独秀、鲁迅等纷纷选择了各自的政治立场时,唯独周作人选择了生活本身,试图耕耘“自己的园地”。周氏散文一般为闲话式的,“大至宇宙,微如苍蝇”,无所不谈。他写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北平的春天,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确乎很需要一些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平和、淡泊、娓娓说来、不浮燥凌厉,读来令人心生闲适。他认为,平实、自在的个人生活,才是真实的、应然的,他相信近切实在的生活本身,更相信个人生活的完成。周作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渴望微妙地美地生活,这些都表现在了他的散文里。
  •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无疑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唐诗内容博大精深,将我国古典诗歌中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词以独有的方式见证着两宋王朝的悲喜历史和感人肺腑的文人情怀,或委婉含蓄。或奔放豪迈;元曲将典雅的诗词艺术与民歌、俗语等杂糅在一起,诙谐、洒脱,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气息。
  • 我曾悲伤地爱过这个世界: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

    我曾悲伤地爱过这个世界: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

    20世纪全世界最杰出的诗人纪伯伦的诗集,由知名文学家冰心翻译,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和人生的智慧书。《沙与沫》由一篇篇韵味悠长的短章组成,好比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折射着作者的深刻思想和瑰奇想象,与泰戈尔的《飞鸟集》堪称双璧,二者都以简短而寓意隽永的诗句,点滴深入读者的心灵,而纪伯伦的《沙与沫》比起《飞鸟集》的灵动洒脱,则更显端庄大气,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先知》被誉为“东方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是一部指引人生路途的经书,字字珠玑,诗意盎然,宛如一道甘泉,潺潺滋润读者的心田。
  • 樱桃豌豆分儿女

    樱桃豌豆分儿女

    本书收入“锄禾日当午”、“漂水花”、“留在门上的钥匙”、“枯叶带虫飞”、“西湖山水”、“后门头的池塘”等散文120多篇。
热门推荐
  • 有一种境界叫舍得

    有一种境界叫舍得

    《有一种境界叫舍得》舍得不仅是生活中的哲学,也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更是一种境界。舍得,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于舍得中见智慧,在舍得后感悟人生!“舍得”是哲学,是思想境界,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是处世之道,是东方禅意中的超然状态。舍得是增长智慧的必备元素,更是成就人生的最佳养分。人类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永远是属于对少数人舍得之后的犒赏。古往今来,得大成而永载史册莫不深谙此道。实无所舍,亦无所得。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要。我们只要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惊讶,便等于把握了打开人生成功之门的钥匙。
  • 余晚仙记

    余晚仙记

    注:女强、女主无CP,传统修仙、升级流余晚因一场天灾泥石流,她魂穿异世前世,因父母离异,她渴求一份亲情;今生,上苍开恩,圆了她的梦想!每日鸡犬桑麻,她也愿瓜藤满架欣然享受。本以为这样温馨的田园生活,可以过到白发苍苍;哪知,这个异世,超出她的认知修仙!修成正果,便能得道成仙!起初,她务实甘于现状,那般玄幻的人生,并非她所求,可命运的齿轮,却不允许她如此安逸!都说:凤有虚颈,犯者必亡,世道迫她于道尽途穷;让她踏上这条与她初衷背道而驰的修仙之路,那就莫怪她杀伐果断,走出自己的心中的道!且看这个修仙菜鸟,是如何走向问鼎苍穹的巅峰之道!
  • 极品麻辣王妃

    极品麻辣王妃

    中华美女特种兵,意外穿越到大明成化年间。救太子,订婚约;寻古墓,上演古墓丽影;闹黑市,虎口脱险;惩贪官,救民于水火;调戏四大才子,建造军事强国;不管你是太子、公子,还是将军、侠客、小才子,通通给本宫洗白白等好了。惊险,刺激,轻松,搞笑,啼笑皆非,嬉笑怒骂,一代刁蛮性感王妃,带你闯荡,不一样的大明王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到娘化奥特宇宙我要开宝箱

    重生到娘化奥特宇宙我要开宝箱

    高斯因为他而寻遍宇宙。贝莉娅因为他而背叛光之国。他还是L77星云蕾欧公主的驸马爷。宇宙黑暗皇帝安佩菈入侵光之国失败居然是因为爱情?!“请您相信我!我们是真心相爱的~”某个无耻的奥一脸真诚跪在赛文面前说着。赛文不顾佐菲和初代的阻拦也要一冰斧劈死眼前这个宇宙色批,指着着自己女儿怀里面的小婴儿欲哭无泪道:“这都有孩子了还有脸过来跟我说这些!”“主人,我饿了~”伊芙拉着卡欧斯的手一脸萌萌哒的样子。开局重生高斯奥特曼里面的混沌奥特曼卡欧斯。到娘化的奥特曼大宇宙位面还自带金手指:宝箱系统。齐羽表示:我只想开个宝箱而已,没想到会这样~PS:本书风格战斗和日常都有
  • 绝世册

    绝世册

    一篇一个人物故事,展示亿万年间,绝世之风采!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才子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才子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才子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才子们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乏

    “小胖子”从噩梦中惊醒,盯着空白的天花板露出一丝苦笑,果然,还是忘不了吗?“小胖子”也就是高醉,他本该在校园里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课间休息时活泼的玩耍,上课的时候认真的听讲。可如今的高醉,已在家里呆了一月,他的家长为他办理了退学手续。
  • 初恋学长住隔壁

    初恋学长住隔壁

    【青梅竹马】【沙雕可爱小青梅vs“狂拽炫酷”小竹马】 别人家的小青梅哪个不是软绵绵易扑倒可爱兮兮的呀?!可程舟家的……好一只皮皮虾!顾桔经典语录之小学:“程舟程舟!我觉地主家得你是如此的聪明伶俐帅气逼人貌美如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呀,一定不会介意我偷吃了你的三颗水果糖对吧对吧对吧?”程舟:“……你先跟我讲一下貌美如花是什么鬼。” 顾桔经典语录之初中:“什么你的作业呢?哦……我交给老师了。”程舟:“……我没记错的话,我跟你差了一个年级。” 顾桔经典语录之高中:“程学长,早恋不好啊!早恋影响学习,但是你非要早恋的话……那看看我?”程舟:“……白痴。” 当有人向程舟问起顾桔——某人淡定微笑:“顾桔?认识啊。我学妹,我青梅,我聪明伶俐美若天仙气质如兰明目皓齿仪态万端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的亲亲女朋友。”【这是一只炫酷狂拽吊炸天的沙雕(划掉)皮皮桔和一只闷骚傲娇宠桔能力max的沙雕(划掉)撩撩舟的超甜恋爱故事】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