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3200000029

第29章 长者(2)

谈话一旦开始就渐渐养成了习惯,她即便是随口说几句也能带给我一个文雅的世界。我毫不掩饰地抱怨学院里课程之拙劣,她微笑地说,倒真的不必来读戏剧文学系。"莎士比亚是位诗人,向他学编剧技巧委屈了他;中国话剧的发展,关键是导演;至于传统戏曲,剧本历来不重要,主要是演员的表演。"她从根本上动摇了我本来就不坚实的专业思想后,又兴致勃勃地介绍起我十分陌生的京剧女老生演员张文娟,用词之热烈在她平日的从容谈吐中很少见到。对此我不无惊异,但结果却是触动我日后渐渐建立起一种以演员为中心的比较健全的戏剧观念。对于在戏剧学院的课堂上已经消失、而在学生课余阅读中仍然热门的贝克、劳逊、亚却、斯坦尼、布莱希特,她以温和的语气提醒我都不太重要。

现在回想起来,这么多看似至高无上的大师早早地被一位女性温和的声音化解了一大半,这节省了我多少钻研的时间,提升了我多少鸟瞰的高度!减法比加法更值得感谢。

天暗了,一盏昏黄的油灯点燃了起来,房东又在叫我们去吃盐豆稀饭。饭后,农村干部李惠民和我们坐到了一起,他说:"你们经常在谈的东西我听不大懂,知道自己没文化,现在天天晚上练毛笔字,请你们帮我指点指点。"我和李惠民同室而居,知道他每天晚上都要练很长时间的毛笔字,有时我睡了一觉醒来看见他还在练,至于他已经练到什么程度了,却没有去注意。待到他拿出最近写的一大叠毛边纸来,我和张可老师都惊呼起来。才几个月,他手下的欧体九成宫已经非常像样。

一天,我正在门外洗衣服,从泥路上驶来一辆农民驮货用的自行车,骑车的是青年农民,而货架上却坐着一位满头白发的清瘦老者,一看就知道是文化人。车在我跟前停下了,老者跳下货架走上一步问我:"请问,许玄在哪个村?"许玄是我的同班同学,我立即断定,这是许玄的父亲,华东师范大学著名的文学教授许杰先生,全国闻名的"大右派"。那么衰老的他居然长途颠簸看望女儿来了,汽车站离这里很远,货用自行车显然是他从车站雇到这儿的。

"您是许伯伯吧?"我问。他高兴地点了点头,我就指给他看许玄的住处,自行车又驮着他上路了。我连忙叫出张可老师,张可老师看着许杰先生的背影深深叹了一口气,说:"受了那么多罪,还一心关心着女儿!"从许杰先生,谈起文学界。我说前不久读了陕西作家王汶石的几个短篇不错,她说从王汶石一篇谈结构的文章,可以知道他比其他农村作家要用功。如此平静地以"用功"一词来评价一位当时颇为轰动的作家,我看到了一种宁静的文化风度。

"国外的小说家你最喜欢谁?"她想把我从中国作家中引开。

"法国的雨果,俄国的契诃夫。"我回答。"那也一定知道翻译俄文的满涛?"她问。"当然。"我说。

"他是我家里人,哥哥。"她说。"他也姓张?"我愚蠢地问。她忍不住笑了,点了点头。

她既然提到了哥哥,我就大胆地追问:"张可老师,据说你有很传奇的经历?"她又笑了:"什么传奇?不值一提。"她没有顺着这个话题讲下去,而是换了一种口气对我说:"你的古文已经不错,现在最好把外语学好,光凭英语课本没用。我觉得你还应该再用功一点。"又是"用功"。我认真地点了点头,说已经把最容易买到的《毛泽东选集》英文版通读了一遍,她连忙说:"那是偷懒的办法,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的词汇,猜都猜得出来。读英语,先读狄更斯,再读莎士比亚。"这样的谈话,几乎天天进行,特别是在晚上。羊睡着了,老太太的咳嗽声有节奏地传来,李惠民继续在油灯下与欧阳询厮磨。北窗外是一道很高的长堤,长堤外是浩阔的长江,往东不远,有一个古老的阅兵台,是戚继光留下的遗迹;往西不远,是郑和下西洋的码头所在。江风阵阵,涛声隐隐,而我们居住着的村落,从明末以来一直是海盗的据点。当年让航船者们闻风丧胆的"七十二家村"就在这里,这个如此破败的小村落就是"七十二家村"的一部分。

长江、海盗、郑和、戚继光,现在又加上了雨果、契诃夫和莎士比亚。我纳闷:是一种什么缘分,让我在这样的一个地方遇到了这样一位长者?

春节到了,上级通知,每村三人中一个留守,两个可以回家探亲。留守者当然是我,他们两位走了。李惠民天天嘴上挂着未婚妻,何况他的炒米粉也早已被我吃完了。过几天,不知在哪个村庄,家家户户的春联都会换上漂亮齐整的欧体?张可老师回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呢?作为学生,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询问老师,就是不适宜询问老师的家庭。她日日夜夜给我讲了那么多话,怎么除了哥哥满涛,却从来未曾提起自己的家里人?

四从农村回到学校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们班级的同学,很少有家里不出事情的。作家、教授的后代自不待说,连"高干子弟"们也接二连三地大祸临头。郭沫若几经痛切检讨后还保留着位置,但他推荐来的曲信先却遇到了家庭出身问题。李婴宁同学父亲的党龄几乎和党史差不多长,但不幸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和文物鉴赏家,当造反派闯进他家打烂了那些文物,他也就不想活了。我父亲籍籍无名,居然也因是"阶级异己分子"而被关押,他可是我们一家八口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我这个大儿子虽然不到二十岁却面对着一副家庭生计重担,盘算再三觉得能救我们全家的只有在安徽工作尚未成家的叔叔了,但刚刚想到,叔叔已在一场游街批斗之后自杀。他游街批斗的罪名是"蓄意美化大毒草《红楼梦》"。

这样大同小异的悲惨故事,在几天之内都压到了各位同学身上。不久前还嘻嘻哈哈的班级,一下子变得很沉默。现在回想起来真不理解大家年纪轻轻为何那么懂事,不哭泣、不诉说、不求告,只是每天平静而怆然地走在处处飘拂着标语、大字报的校园里。背后的长者都不见了,热闹中的脚步迈得多么孤独。不知在何处阴暗的房间里,长者们正目光痴痴地悬想着这些脚步,而这些脚步却已走不到长者们身边。

学校中的造反派骂我们班级是顽冥不化的"三座大山",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个班级压着多少个家庭悲剧,有什么心绪在学校里胡闹,又有什么资格胡闹?有一天,突然在校园里见到了张可老师,她历来不是那种常能见到的老师,从农村分别后就很少照面,不知在干什么。那天她显得很疲倦,走得很慢。猛地看到我她非常高兴,彼此问对方好吗,回答都含糊其辞,艰难地找着话题。

"李惠民最近有联系吗?"她问。"谁?""李惠民。"她又重复了一次,这下我想起来了,与我们一起住了很久的农村干部。倒不是我忘了他,是没有料到张可老师会在这样的时刻提起他。那些谈莎士比亚、练九成宫的夜晚又浮现在眼前,我把张可老师搀到路边草坪上谈了一会儿。她又告诉我,她家有一个邻居,是我中学的校友,每次见面都把我作为谈论对象。我想不起那位校友,但请张可老师代我向他问好。

"听说你们又要下农村?"她问。

"是的,已经动员了。"我说。"多久?"她问。

"说是一辈子。""让带书吗?"她又问。"还不知道。总可以带几本吧。"但我心里明白,张可老师说的书,不是可让带的那几本。

"一辈子,与父母商量了?"我淡淡苦笑了一下。张可老师好像感觉到了这种问法有点不合时宜,便轻轻拍了拍我的手臂,说:"好好照顾自己。"这次下乡劳动的时间并没有预想的那么漫无边际,等我们在几度春耕秋收之后突然被通知回到上海,情况已发生很大变化。工宣队、军宣队和造反派之间吵闹得很厉害,造反派的一些头头被关起来了,又出了林彪事件,一来二去,上级居然下令要复课了。复课又没有教材,于是一窝蜂地成立各种各样的教材编写组。原先被作为运动对象或运动阻力看待的那帮人,开始有点事干了。先听说有一批教师要去参加修订《辞海》,名单上有张可老师;后来陆陆续续又有一些教师被抽调出去,一天在大食堂,有一个军宣队员找我谈话,要我参加设在复旦大学的一个现代文学编写组。"每个文科学校都有人参加,以复旦、师大为主,我们是小学校,要谦虚。"他说。

当时所有的修订组和教材编写组都由市里的写作组统管,写作组对我这样一个"文革"以来未曾参加过任何组织的年轻人有点看重的意思,然而毕竟我的运气太好,一九七五年年初就发觉得了肝炎。在家休息一阵还不行,只得住院,出了医院就到故乡休养去了。要不然,从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六年,我如果在上海,没准也会奉命参与一些诸如"反击右倾翻案风"和其他名目繁多的小运动,居然都让我逃过去了。古人说"因病得闲殊不恶",信然。记得回乡休养前在学院医务室里还遇见过张可老师一次,她说:"没关系,我爱人也得过肝炎,少吃药,多休息,增加营养。"顺便她还愉快地告诉我,学院里受人尊敬的朱端钧教授现在也在参加修订《辞海》。

这次她终于提到了自己的爱人。我曾听系里的老师说,她爱人是"胡风分子",究竟是谁,却不清楚。

说是回乡养病,故乡却只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祖母,我怕传染给她。后来是我同乡的老师盛钟健先生在奉化县的一个半山腰里找到一间小房子,让我住了下来。吃饭则有一顿没一顿,搭在山脚下一个极其简陋的小食堂里。那里连一份报纸也看不到,完全不知道天下发生了什么事。又是大幸,居然让我认识了一位八十多岁的沈老先生,他受当地文化馆委托管理着早年蒋经国先生在山间的一个读书室,经他点头,我就全身心地钻到那些旧书里去了。那儿除了《古今图书集成》、《二十四史》、《四部丛刊》外,还有《万有文库》和比较完整的二三十年代出版的文化杂志,我反正有的是时间,一本本阅读。正经书读累了,就去兴致勃勃地翻阅一大堆《东方杂志》。读书室外面是长天荒草,安静无比。我从来没有获得过那么优越的读书条件,当然绝不放过,连生病的事也忘记了。

那位沈老先生有点仙风道骨,那么大年纪还每天爬山,有时居然亲自提一小篮子家栽时鲜水果,到半山小屋来送给我,让我既惊讶又感动。我问他为什么不在读书室里交给我而要亲自送来,他说这是"礼数"。他倒是每天早晨在家听点广播,把重要的消息告诉我。有一天他说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你半山腰的小房子也危险,于是我几经打听搬到一个庙里躲避。在庙里又住了不少时日,仍然天天去读蒋经国先生留下的那些书。那个读书室造得很坚固,即使发生地震也会很安全。沈老先生说,蒋经国先生从来没有充分利用过这个读书室,这个读书室简直就是为我造的了。从古庙到读书室那条冷僻的荒路,我已经走得悠然陶然,几乎记不得年月了。终于有一天,我从两位过路山民嘴中得知,立即又在老先生那里证实,毛泽东去世了。

同类推荐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海盗

    海盗

    我们是海盗,有本领的海盗。美丽的姑娘们,请你来到我的怀抱。我们是海盗,自由自在的海盗。在骷髅旗的指引下,为了生存而辛劳。我们是海盗,没有明天的海盗。永远没有终点,在七大洋上飘荡的海盗..感兴趣吧,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海阔天空的海盗世界吧!他们挥舞刀枪,宣称与上帝为敌;他们抢掠成性,蔑视人间一切权威。他们抛撒金币,以生命疯狂下注;他们以船为伴,有着自己的道德规章--他们已成传说,被海与天封藏。独眼的船长、生锈的火枪、哗啦作响的金币,盛着财宝的木箱..纵横匕海的故事,并不只是幻想。暴风雨、坏血病、骷髅旗、私掠证,荒岛埋宝,公海搏杀..海盗的世界。
  • 古罗马神话(上)

    古罗马神话(上)

    罗马神话是世界文化遗产,通过罗马文学输入欧洲,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对欧洲文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罗马神话丰富了文学艺术,卓越的文学艺术又反过来给古代神话以新的生命。西方文化正是在神话和文学艺术互相推动促进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 中华茶道(第二册)

    中华茶道(第二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漫画脑

    漫画脑

    本书是“悦读日本”书系之一,是一部日本漫画小史。为什么说日本人有一个漫画脑?“漫画”一词是怎么来的?常磐庄如何成了漫画圣地,那里又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吉卜力的成功背后又有什么样的秘诀?书中从早期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讲到大正的漫画刊物,再到昭和时代与战争相关的漫画,而后是战后百花齐放的漫画黄金期,在这个阶段,诞生了铁臂阿童木、哆啦A梦这些为人们熟知的经典形象,而蓬勃发展的青年漫画和少女漫画则让漫画成为一种多元而又纷呈的、连通想象与现实的媒介,后有吉卜力工作室创作出大量以原画为基础的巨制动漫电影,漫画由此升级为全民式的文化现象,并衍生出了漫画咖啡、cosplay、轻小说等业态。漫画即日本,本书所呈现的既是一部漫画史,也是日本历史发展的动线,是日本国民的心灵史。
热门推荐
  • 树下世界

    树下世界

    戈五鞥,学生一枚,意外的撞在树上,结果此树非同寻常。拿着一块石头,来到树下世界。这个世界很疯狂,疯狂到了只有一条规则,实力为王!这条规则之下的世界,一石激起千层浪,戈五鞥随波逐流。奔波之中,发觉石头并不简单,同时也搞不清楚自己是谁。我是谁这样的千古难题,待他解开之时,疑问重重,我在哪?
  • 乱世佳人(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

    乱世佳人(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

    《乱世佳人(套装上下册)》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主线是好强、任性的庄园主小姐斯佳丽纠缠在几个男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与之相伴的还有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旧日熟悉的一切的一去不返……《乱世佳人》既是一首人类爱情的绝唱,又是一幅反映社会政治、经济、道德诸多方面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宏大历史画卷。
  • 大义觉迷录

    大义觉迷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诡夫难缠

    诡夫难缠

    我叫左冉,是一名滴滴女司机,中元节那晚,一个神秘的男人坐上了我的车,而他要去的竟然是土葬场!那一晚,我遭遇了有生以来最为可怕的经历,我原以为他就这样离开我的世界,可是他却一再而再的侵入我的生活。遇到他以后,我遭遇过高空抛物差点被杀,甚至卷入了一场无头尸案中,那个男人究竟是谁?他为何要这般算计我?
  • 魔王的逃跑小仙妻

    魔王的逃跑小仙妻

    “师傅,小奶娃尿了您的床榻!”“无妨无妨,拿出去洗净晾干!”“师傅,小师妹砸了您炼丹大鼎!”“小事小事,若不然要炼器师何用?”“师傅,小师妹被魔族首领劫走了!”“没事没事,早该劫走了,害老头子我帮着养了那么多年!”“可是,那是魔族!”“魔族怎么了?滚滚别挡着老夫看戏!”
  • 暴雨夜

    暴雨夜

    一个暴雨将至的夜晚,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一个复杂挣扎的灵魂,带给你一个习以为常却又令人惋惜的故事。。。。。。
  • 暖你岁月以情长

    暖你岁月以情长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万佛寺脚下,顾鱼望着山林掩映的塔尖,转过头问身边的人:“你真信佛?”傅瑾生答;“前半生信佛,后半生信你”顾鱼的眼睛眯成了两道好看的月牙。傅瑾生和顾鱼相遇在尘世的佛家重地,重逢后,傅瑾生步步为谋,让当年不知姓名的小姑娘成为了傅太太。新人首次写文,如有不妥不适不实之处还望读者海涵并指教。
  • 灵蛮

    灵蛮

    张蛮一个世俗家族的普通少年本应过着平凡的生活一场际遇造就开启不平凡的人生“只要你在人生便是多姿多彩你不在站在巅峰又如何”张蛮喃喃自语。。。
  • 清宫妾妃

    清宫妾妃

    不想当皇后的嫔妃不是好嫔妃,我们的目标是——教育乾渣龙!!新书《清穿咸鱼攻略》求收藏求养肥!宅女林羡余被宫斗APP绑定,开启快穿之路,本应智斗嫔妃、攻略帝王,然鹅……看看那些渣得各有特色的渣渣,林羡余表示,争宠是不可能争宠的,她宁可当一条混吃等死的咸鱼!谁敢坏老娘享乐大业,咸鱼甩尾抽死之!
  • 鲜妻有喜:暴君蛇王,撩上瘾

    鲜妻有喜:暴君蛇王,撩上瘾

    隐世家族姚氏嫡三房这一脉千年来必须以身饲蛇族的秘辛,姚贝儿却是在被送入秘洞空间之时才得以知晓。然,他们不该欺骗她。秘洞空间,一人一蛇三天三夜完成了纠缠。姚贝儿本以为自己死了,没想到,她竟然神秘的被送出秘洞空间,三天怀孕,七天生蛇宝宝。蛇宝宝三天会坐,七天会爬,十天会走,十三天会说话。“本宝宝是你的种?”蛇宝宝一小脸的狐疑。“本王是蛇,你也是蛇,不是本王的种是谁的种?”某蛇王被质疑脸黑黑。“切,你才半神,本宝宝也是本神,你也太差了,你怎么好意思和宝宝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蛇宝宝不屑极了,一脸的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