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4000000030

第30章 治国为政篇(2)

如果政府独占了山岭和河流、湖泊的开发权利,不允许老百姓在那里从事采矿、打柴、打猎、打鱼的工作,那么,那些厌恶农业生产而又懒惰、贪婪、靠山岭和河流、湖泊谋生的人就没有饭吃。如果这些一人没有饭吃,他们就必然会去从事农业生产,这样的话,荒芜的土地就必然会被开垦了。

如果政府提高酒肉的价格,加重对酒肉所征的税,让税额比成本高出十倍,这样一来,卖酒肉的人自然就会减少,那么,老百姓就不可能爱好饮酒作乐,各级官员们也就不至于整天沉湎于花天酒地之中,不务正业。如果从事酒肉买卖的商人少了,国家就不至于浪费许多粮食在这方面。如果老百姓不爱好饮酒作乐,就不至于懒于农业生产。如果官员们不沉湎于花天酒地,国家的正常工作就不至于拖延推诿,政府的一切措施也就不会发生不必要的错误。只要国家不浪费粮食,老百姓们也不懒于农业生产,荒芜的土地也就必然能够被开垦出来了。

政府应该给贵族大家族中那些没有职业的子弟平均地分配徭役,并且按照花名册来役使他们,并提高解除徭役的条件,同时,还要设立管理徭役的官吏,以提供粮食给那些一正在服徭役的人。如果这些一人不可能逃避徭役,想要做大官也没有把握,那么,这些一子弟就不可能投入到权贵们当中,去做他们的爪牙,因此他们一定会去务农。只要这些一人也去务农,荒地必然能够被开垦出来。

如果政府不允许各级官员们去追求广博的见闻,不允许他们作无谓的辩论,不允许他们无所事事地到处闲逛,尤其是不允许他们在各县闲居游逛。这样的话,老百姓就听不到什么奇谈怪论,看不到种种怪异的能力。只要老百姓听不到奇谈,看不到异能,那么,那些聪明的老百姓就没有办法抛开他的旧业,那些一愚昧的老百姓也没有办法获得知识,而且也不喜欢对学问的学习。这样一来,由于他们没有知识,而且不爱好学习,就能够致力于农业生产。只要那些一愚昧的农民能够积极努力地从事农业生产,那些一聪明的农民也就能够不抛开旧业,荒地必然就能够被开垦出来了。

【原文】

令军市无有女子。而命其商,令人自给甲兵,使视军兴;又使军市无得私输粮者。则奸谋无所于伏,盗输粮者不私稽,轻惰之民不游军市。盗粮者无所售,送粮者不私,轻惰之民不游军市,则农民不淫,国粟不劳,则草必垦矣。

百县之治一形,则从迂者不敢更其制,过而废者不能匿其举。过举不匿,则官无邪人。迂者不饰,代者不更,则官属少而民不劳。官无邪,则民不敖;民不敖,则业不败。官属少,征不烦。民不劳,则农多日。农多日,征不烦,业不败,则草必垦矣。

【译文】

如果政府规定军营之中不得有女子参与;并且规定军营之中的商人必须自备铠甲及兵器,要求他们密切注视军队的动向,提前作好参加战争的准备;同时,制定办法,使军营之中不得私运粮食。这样一来,各种奸巧的计谋就没有办法隐藏在军营中了;那些偷军粮的人就没有办法将偷来的军粮卖出去;那些运送军粮的人也没有办法私自拖延军粮的运送;那些整天浮荡、懒惰的人也没有办法在军营中游逛。如果能够使那些偷军粮的人无法将偷来的军粮卖出,使那些运送军粮的人不敢私自拖延军粮的运送,使那些一浮荡、懒惰的人不敢在军营中游逛,那么,农民也就不会心绪浮荡,国家的粮食也就不会枉费,这样一来,荒地也就必然能够被开垦出来了。

如果全国每一个县的政治制度都是同一个形态,那么,人人都会遵从它,即使是贪婪的官吏也不敢玩弄花样;接替的官吏就更不敢变更已有的制度;由于犯了错误而被废除职务的官吏也就没有办法掩盖他的错误行为。如果官吏有了错误行为却没有办法掩盖,自然就不会再出现贪污舞弊的官吏。如果本意贪婪的官吏不敢玩弄花样,接替他的官吏不敢变更制度,那么,官员的数量就可以减少,老百姓也就不会疲于应付给官吏们的供应。如果官吏们不再贪污舞弊,老百姓就不敢随处游荡。只要老百姓不敢随处游荡,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就不至于失败。同时,随著官吏的减少,向老百姓征收的赋税也就不会太多。如果老百姓不再疲于应付给官吏们的供应,他们就有了多余的时间。一旦农民有了多余的时间,并且向他们征收的赋税又不多,那么,他们的工作就不会失败,荒芜的土地必然就会被他们开垦出来了。

管子

牧民

【原文】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顺民之经,在明鬼神,祇山川,敬宗庙,恭祖旧。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野芜旷则民乃荒,上无量则民乃妄,文巧不禁则民乃淫,不障两原则刑乃繁。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不祇山川则威令不闻,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译文】

凡是占有土地而役使百姓的统治者,必须抓好农时,保障粮食储备。国家富裕,远方的百姓就会前来归附。土地开垦,百姓方能安居乐业。粮食仓储充足,百姓便知晓礼节。丰衣足食,百姓才懂得荣辱。君主遵守法度,六亲才能团结坚固。“四维”得到发扬,政令才能贯彻执行。所以,减少刑罚的关键,在于禁止奇技淫巧;巩固政权的法则,在于整治“四维”。教导百姓的要领,在于敬畏鬼神、祭祀山川、供奉祖先和尊敬宗亲老臣。不抓好农时,就不可能增长财富;不重视土地利用,就没有充足的储粮。田野荒芜废弃,百姓将会怠惰;君主敛取无度,百姓就要妄为;不禁止奇技淫巧,百姓就会失去节制;不杜绝妄为和无节制这两个根源,刑罚就会日趋繁琐。不敬畏鬼神,小民就不会信从;不祭祀山川,威令就不会广传远闻;不敬奉祖先,百姓就会犯上作乱;不尊敬宗亲老臣,百姓就不会孝敬父母兄弟。“四维”得不到发扬,国家就会灭亡。

【原文】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译文】

治理国家必须以“四维”为纲领。缺一维国家就会倾斜,缺两维国家就岌岌可危,缺三维国家就会颠覆,四维皆无,国家就会灭亡。倾斜尚可以扶正,岌岌可危尚可以挽救,颠覆尚可以再建,灭亡了就没办法了。所谓“四维”是什么呢?一是礼,二是义,三是廉,四是耻。礼,要求不违反等级制度;义,要求不去钻营;廉,要求不掩饰过错;耻,要求不去干坏事。所以,不违反等级制度,君主的地位就会安稳;不去钻营,百姓就不会弄虚作假;不掩饰过错,行为就自然端正。不去干坏事,就不会滋生邪恶之事。

【原文】

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译文】

政令所以能够推行,是因为它顺应民心,政令得不到推行,是因为它违背了民心。百姓讨厌忧劳,君、王就应使他们安乐;百姓讨厌贫贱,君主就应使他们富贵;百姓讨厌危急,君主就应使他们安全;百姓讨厌无后,君主就应使他们繁衍生息。能使百姓安乐,百姓才能为君主分担忧劳;能使百姓富贵,百姓才能为君主忍受贫贱;能使百姓安全,百姓才能为君、王担当危急;能使百姓繁衍生息,百姓才能不惜生命而效忠君主。所以,依靠刑罚不足以使百姓害怕,凭借杀戮不足以使百姓心服。刑罚繁多,而百姓并不畏惧,法令也就无法推行;杀戮众生,则百姓内心不服,君主的地位也就摇摇欲坠了。因此,如果满足了百姓上述四种愿望,疏远的自然会亲近;如果强迫百姓去做上述四种讨厌的事,那么亲近的也必然会叛离。于是乎,懂得了“取得必先给予”这个道理,便是掌握了治国安民的法宝。

立政

【原文】

国之所以治乱者三,杀戮刑罚,不足用也。国之所以安危者四,城郭险阻,不足守也。国之所以富贫者五,轻税租,薄赋敛,不足恃也。治国有三本,而安国有四固,而富国有五事。五事,五经也。

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宁过于君子,而毋失于小人。过于君子,其为怨浅;失于小人,其为祸深。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三本者审,则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审,则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如此则明塞于上,而治壅于下,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三本者审,则便辟无威于国,道涂无行禽,疏远无蔽狱,孤寡无隐治。故日刑省治寡,朝不合众。

【译文】

决定国家太平或混乱的因素有三个,仅仅依靠刑罚是不行的。决定国家安定或危急的因素有四个,仅仅依靠城池险阻是不能固守的。决定国家富裕和贫穷的因素有五个,仅仅采取减免赋税的办法是不足依靠的。所以,要使国家太平就必须注意三个问题,要使国家安定就必须重视四项基础措施,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做好五件事情,所谓五件事情就是五项纲领。

君主要重视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大臣的品德是否与其地位相称,二是大臣的功绩是否与其俸禄相称,三是大臣的能力是否与其官职相称。这三个根本问题是国家太平或混乱的根源。所以,在一个国家里,对于那些德义未明于朝廷者,不能随意加官进爵;对于那些功绩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显现者,不能随意给予优厚的俸禄,对于那些一主持政事而失信于民者,不能随意任命为高官。那么,德行深厚却被授予卑贱的地位,这种做法称之为有过,而德行浅薄却被授予高贵的地位,这种做法称之为有失。宁愿有过于君子,不能有失于小人。有过于君子,带来的怨恨浅;有失于小人,带来的祸害深。因此,在一个国家里,有德义没有显露于朝廷者,却处于尊位,那么,贤良的大臣就不再进取;有功绩未在全国显现的,却享受厚禄,那么,有功之臣就得不到鼓励;有主持政事而失信于民者,却做了大官,那么,有才能的大臣就不会被重用。如果对这三个根本问题能够加以重视,臣下就不敢妄求,如果对这三个根本问题不能加以重视,奸臣就会上通君主,宠臣就会篡取政权。如此这般,君主就会耳目闭塞,政令就不能下达于民。正道就会被抛弃,邪事就会日益滋长起来。所以,只要审察好这三个根本问题,宠臣就不会篡权,道路上就不会有禽兽横行,与官方疏远之人就不会蒙受不白之冤,孤寡无亲之人也就不会隐藏其心中的冤屈了。这便称之为:刑罚减少,政务精简,朝廷也就无需再召集大臣议事了。

【原文】

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二曰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三曰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四曰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此四固者,安危之本也。故曰卿相不得众,国之危也;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兵主不足畏,国之危也;民不怀其产,国之危也。故大德至仁,则操国得众;见贤能让,则大臣和同;罚不避亲贵,则威行于邻敌;好本事,务地利,重赋敛,则民怀其产。

【译文】

君主要谨慎从事的基本措施有四项:一是对懂得大的道德却不行仁义者,不能授予国家大权;二是对见到贤人却不能谦让者,不能使之处于尊贵的地位;三是对执掌刑罚却徇情枉法者,不能让他统帅军队;四是对不重视发展农业,不重视地利,却轻易加征赋税者,不能让他做地方的长官。这四项基本措施,是国家安危的根本。所以说,卿相得不到众人的拥护,必将危及国家;大臣不能够齐心协力,必将危及国家;军队统帅不能使士兵畏惧,必将危及国家;百姓不怀念其劳动和生产的土地,必将危及国家。因此,懂得大的道德,并能行仁义者,可以掌握国家大权且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见到贤人能谦让者,可以使大臣齐心协力;执掌刑罚而不徇情枉法者,可以威震邻敌;重视发展农业,重视地利,重视赋税的适度合理者,百姓才能够怀恋其生产和劳动的土地。

同类推荐
  • 三十六计(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三十六计(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三十六计》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既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本书史论结合,充分发挥战争事件对计谋的诠释,让读者能够在故事中理解计谋。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典籍,该书并非成于一时,亦非一人所写。《山海经》传世版本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本书是《山海经》的白话文全译本,且对生僻字词、名物有适当的注释。此外,还配有大量古本《山海经》中所绘的插图。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书收入曾国藩家书126封,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既阐述伦理纲常,又慨叹人生艰辛,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 史记(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史记(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本书的内容丰富,记述了帝王将相、英雄人物,也写了下层人士的生活,是一部浩瀚的著作。全书使用了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几种体例,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史记》记述的是从上古到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司马迁曾自述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总写作风格史无前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著作。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零下二十度

    零下二十度

    进入24世纪后半叶时期,太阳系内的人类在经历数次战争后陷入文明发展的低谷期,没有人知道是否已经到达了谷底,而战争结束后的短暂平静不过是新的暴风雨来临的征兆......
  • 辅政

    辅政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建不世之功,且全身而退。姚广孝法名道衍,明朝政治家、佛学家。年轻时在苏州出家,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并担任《永乐大典》总编纂官,世称“黑衣宰相”。永乐十六年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细节,全景展示姚广孝人生发展轨迹,通过姚广孝胸怀中所寓之对人世的深挚情感、对宇宙的知性观照昭显一代谋臣的宏志雄心。
  • 摘星换书

    摘星换书

    把星星和月亮捣碎,熬成糖浆,看着你甜甜的模样,就着你给的一句晚安,把小猪玩偶搂在怀里,让小铃铛响着,然后就乖乖睡觉。星星很甜,有你很好。
  • 加冕为王ing

    加冕为王ing

    旌旗猎猎,战鼓雷雷。将血与泪挥洒,在希望中孕育和平。这是一个猎人的世界,冲突不断,战火纷飞。为了便于攻击,人们把猎人分为n个等级。S级。堪称无敌,大多拥有秘术,实力高强,拥有各自的代号。不过S级猎人的内斗是经常有的,大多在深海或是沙漠等无人地带进行,其震撼程度不言而喻。A级。在猎人世界已经算是凤毛麟角,带有各自的小队,每个小队由一名A级猎人带领。B级。优秀的猎人,常由A级猎人带领完成任务。C级。猎人中最普遍的等级。
  • 快穿佛系女配美如画

    快穿佛系女配美如画

    【1v1,强宠甜文】清晚觉得自己未来人生一片灰暗,别人家的系统都是各种吊炸天,她家系统简直是一言难尽,无奈,只好靠自己,一路上吊打白莲花女主,狠虐心机婊,顺便攻略个超高颜值的反派回家。某天,清晚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家出走,去撩别的小哥哥,哪知道才刚踏出家门就被某男给逮了回去。清晚欲哭无泪:“退货,我要退货。”某男幽深如墨的眸子微眯,将她揽入怀中:“老婆,你说什么?”,见势不对,清晚秒怂。
  • QAQ重生才不要当炮灰啦

    QAQ重生才不要当炮灰啦

    「正常向」再一次醒来,她发现自己回到了当年那场杏花微雨,他就站在不远处,眯着眼将她给盯着。“侯爷,别来无恙。”她不知为何,眼眶微湿。“这才几日未见,如何便是别来无恙了?”曾经,他们阴差阳错,殊途陌路。“方瑜,我已经等你十八年了。”终于有一天,她抵在他的肩头。“怎的?你从记事起就开始惦记我的美貌了?”他眉眼带笑。「沙雕向」上一世的她作为女主,却莫名其妙地活成一个职业女炮灰,年纪轻轻便领了便当?重活一世,面对那些曾经在她缠绵病榻时日无多时,不辞辛苦也要来跟她说几句风凉话的故人……女主沈字酒眯着眼睛微微一笑,表示:脾气不好,见人就咬。1.纯架空,没有历史背景参考。2.女主重生,前世好惨一女的。3.阴阳怪气矫情鬼女主×傲娇乖巧矫情鬼男主4.才疏学浅,阴阳怪气,酸话十级。
  • 无厘头的各种故事

    无厘头的各种故事

    书如其名,有很多无厘头的是,比起小说,更像是对往事的回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