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700000006

第6章 失去了绿色,我们得到了什么(2)

而位于南亚恒河三角洲上的罗哈恰拉岛本来与哥拉马拉岛咫尺相望,现在已经沉没在波浪之下。这座岛屿是两年前被海水吞没的,导致7000多人无家可归。哥拉马拉岛本身在过去的几年中也失去了1/3的土地。北面的撒格尔岛现在居住着2万名因海水腐蚀而失去家园的难民。加尔各答加达乌普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地质学家苏加达·哈兹拉指出,“这些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受害者,”哈兹拉说:“喜马拉雅冰川的加速融解使河流水量暴涨,河水在人们居住的平坦三角洲上横冲直撞。孙德尔本斯和住在印度一侧的400万人危在旦夕。在过去几十年里,该地区失去了72万平方英里的土地,这个地区都在经历一场灾难,其严重性完全可以看做即将到来的情况的警告。”

来自哥拉马拉岛的一位名叫安古尔巴拉的妇女回忆了失去家园时的情形:“海水冲进我们家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我的孙子淹死了,大水冲走了一切……面对大海,似乎我们已无处可逃。”

四、敦煌城,你会在我们的视线里消失吗

频繁干旱导致缺水,而地下水超采,则会引起另一个恶果:地面沉降。

我国华北平原曾因为地下水严重超采,京、津、冀17条主要河流年均断流335天,产生了10多处地面沉降中心,最大地面沉降近3米,出现了总面积达4万平方千米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还往往与石油、天然气、固体矿物的过度开采有关。在乱挖滥采下,松散的沉积层或塑性的岩层下会形成负压或空洞,造成了超过自然沉降速度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人为沉降。地面沉降的危害,轻则引起建筑物的倾斜、开裂、倒塌,破坏地下电缆和管道系统,重则引起海水倒灌,甚至淹没城市;更为恐怖的是,诱发大地震,使城镇毁于一旦。

世界上人为因素造成沉降较为严重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就大城市而言,则有美国的休斯敦、英国的伦敦、日本的东京、墨西哥的墨西哥城等。我国的地面沉降同样形势严峻,西安、太原、济南、天津、北京、上海、哈尔滨等20多个城市都在悄悄地下沉。看来,天至今尚未塌下来的杞人之忧,当务之急倒是应转而叩问:地有没有先陷下去的危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荒漠化的形成过程是当前最严重的环境危机。据联合国专家们估计,全世界35%以上的土地现正处在沙漠形成的直接威胁之下。每年有2100万公顷农田由于沙漠化而变得完全无用或近于无用的状态,每年损失的农牧业产量价值达260亿美元。

近50年来,世界最大的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向南扩大了56万平方千米;而从卫星照片分析,它的北缘已分别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蔓延侵入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

现在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的国家达110多个,10亿人口受到直接威胁。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3600万平方千米,占陆地总面积的1/4,却仍然以每年5万~7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张着。荒漠化已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

沙漠是不适于人类居住的不毛之地。当沙漠向我们一步步逼近时,其先锋沙尘暴已不期而至。北京在新千年的第一天,开门迎来的是一场肆虐的沙尘暴,这给我们敲响了世纪警钟。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在冬春之季频繁暴发沙尘暴,起因于西北的五大源区:蒙古国东南部戈壁荒漠区,哈萨克斯坦东部沙漠区,我国内蒙古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和阿拉善盟的巴丹吉林沙漠区,新疆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区,新疆北疆的库尔班通古特沙漠区。沙尘暴的危害是严重的。1998年9月源于哈萨克斯坦东部沙漠区的一次沙尘暴,不仅侵袭了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大量沙尘还通过高空一直飞扬到北美地区,形成大范围环境灾难。

英国气象办公室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预测出未来100年的气候变化。他们发现,如果气候以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到2100年,地球的1/2地区将成为干旱区,1/3土地将成为沙漠,而非洲肯尼亚境内的游牧部落可能成为第一批灭绝的人类。参与研究的科学家们说,由于计算模型中没有考虑到碳循环,这个结果还有可能被低估。

由于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目前全球土壤损失每年达到254亿吨。土壤的失去是很难挽回的,因为研究表明,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须花费100~400年的漫长岁月。

土壤还受到另一个人为的可怕侵害,就是各种污染,如化肥、农药、有毒垃圾,等等。

其实,受化肥、农药、重金属、有毒垃圾等污染的又岂止是土壤。例如,施用化肥过量,会导致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偏高,出现硝酸盐污染。农药黏附在农作物上,部分则被农作物吸收,再被充作食物转移入我们体内。污染物通过降雨,溶入地下水,或随地表径流进入江河湖海。可以这样说,从天上到地下到海洋,今天,在这个地球上,已经找不到一片原生态的净土了。

五、“圣婴”——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次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的时期,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平方千米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0℃~60℃。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度尼西亚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于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流的大气环流,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但有些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南方涛动”。

当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迅速升高,主要降水区由印度尼西亚地区,东移至日界线附近,直接导致该海域和南美太平洋沿岸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地异常多雨。厄尔尼诺还会抑制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热带风暴生成,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多。

另一方面,厄尔尼诺事件,又使热带西太平洋降雨减少,造成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大范围的严重干旱。厄尔尼诺还会导致加拿大西部、美国北部出现暖冬,使美国南部冬季潮湿多雨。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影响,首先,是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其次,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再次,是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最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根据近50年的气象资料,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当年冬季温度偏高的概率较大,第二年我国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容易偏多,而北方地区,往往出现大范围干旱。1997~1998年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在全球造成严重灾害。当时,墨西哥部分地区,因干旱时间过长,地里甚至会喷发出火焰和烟雾。

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则是当代科学之谜。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自然因素,赤道信风、地球自转、地热运动等都可能与其有关,也是赤道暖事件剧增的可能原因之一。二是认为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在东南信风的作用下,南半球太平洋大范围内,海水被风吹起,向西北方向流动,致使澳大利亚附近洋面,比南美洲西部洋面水位高出大约50厘米。当这种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后,海水就会向相反方向流动,即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动。反方向流动的这一洋流,是一股暖流,即厄尔尼诺暖流,其尽头为南美西海岸。受其影响,南美西海岸的冷水区,变成了暖水区,该区域降水量也大大增加。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大范围内,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

六、“圣女”——拉尼娜现象是怎么回事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名词。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它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一般情况下,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在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最近一次拉尼娜现象,出现在1998年,持续到2000年春季趋于结束。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通常交替出现,对气候的影响大致相反,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大气环流而影响气候的变化。从近50年的监测资料看,厄尔尼诺出现频率多于拉尼娜,强度也大于拉尼娜。拉尼娜常发生于厄尔尼诺之后,但也不是每次都这样。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相互转变,需要大约四年的时间。我国海洋学家们认为,我国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由“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和长江流域生态恶化共同引起的。

那么,拉尼娜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和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历史上出现过的拉尼娜年份有:1954~1955年,1956~1957年,1963~1964年。1968~1969年的冬季,我国也出现了很严重的低温雨雪异常天气。国家气象中心综合分析了这些年份的气候变化后认为,这个调皮的“小女孩”将对今年春、夏气候产生以下三方面的影响:春季北方沙尘暴日数,明显增多;全国出现干旱的范围较大,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南方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大。

1998年5月,厄尔尼诺现象才告结束,全球气候尚未恢复正常,拉尼娜现象又出来为患,令不少地方分别出现严寒、暖冬、风雪、干旱和暴雨等灾害。从世界范围来看,拉尼娜现象在南部非洲引起暴风雨和洪灾,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引起干旱,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酿成洪灾,在南美洲的南部地区,则是异常的潮湿天气,与厄尔尼诺引起的现象正好相反。

2008年,我国再次受到拉尼娜的影响,南方出现了四次历史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南方早稻播种的影响有:华南地区在2月中旬~3月份的早稻播种期天气,华南南部较常年同期偏差;华南北部,较常年同期偏好,仅在3月中旬前期有2~4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对早稻播种影响不大,江南地区春播气候条件偏差。台风活动的影响:拉尼娜年,由于热带太平洋海温西暖东冷的结构,使西太平洋暖流区对流活跃,容易造成夏季台风活动偏多,初夏生成台风和汛期,影响我国的台风较为活跃,并有利于北上台风的活动。

七、欲哭无泪的河水

同类推荐
  • 给孩子挑礼物:知道这些就够了

    给孩子挑礼物:知道这些就够了

    生活中的你会不会遇到需要给小朋友挑选礼物的场合?不论是你自己的孩子,还是朋友的孩子,又或者是兄弟姐妹的孩子。每次要给小孩子挑礼物的时候,你是不是都很头疼,到底应该给孩子选些什么礼物才合适呢?如果你正想了解给孩子挑礼物的方法,那这本书正适合你。现在就下载这本书吧!以后再也不会为这样的事情烦恼了。
  • 地球的神秘地带

    地球的神秘地带

    本书在注重知识性与科学性的同时,充分地体现了可读性,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地球的风貌。地表的演变,足以引发沧海桑田的感慨;地球的环境,定会让人感受到保护地球的紧迫;地球的史前文明让人不可思议;地球的自然景观叫人心旷神怡;地球的神秘地带让人闻之色变;地球之最,让人眼界大开……
  • 探索机器人的世界(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探索机器人的世界(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正是在促进民族富强和人类和谐繁荣的责任驱使之下,我们完成了动物与海洋、植物与海洋、宝藏与海洋、科学与海洋、海洋中的食物链、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等编撰,以进一步帮助广大青年朋友丰富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以期更多的优秀青年立志于投身海洋事业,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 游戏中的科学

    游戏中的科学

    本书以400多个游戏帮你揭开自然科学的秘密,了解自然科学的规律,探索动植物的行为方式。所有这些游戏都简单得让你吃惊,所使用的工具就在你的身边和家里。本书还为每个游戏提供了详尽的说明和图解,使你的实验轻而易举,快乐无穷!
  • 绿色出游,绿色假期(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出游,绿色假期(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游遍天下的愿望。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魂牵梦萦的地方。对于许多人来说,西藏就是那个最闪亮的坐标,就是那个最想要去旅游的地方。西藏,充满了奇迹与传说,也充满了神秘与变数;带着刚性和残酷,也带着空灵和幻想;既有生命禁区的漠然与冰冷,也有太阳之城的温暖和闲适。
热门推荐
  • 孤家不想修仙

    孤家不想修仙

    身为修真界第一美男子…………的徒弟,居然被坑的没下线,算了,不想修仙了………
  • 报告爹地妈咪已入坑

    报告爹地妈咪已入坑

    叱诧风云的S组老大居然是女的还有两个孩子有没有搞错,可谓流言不可信不可信。原本调皮的小公举哪去了?(爽文)吊打白莲花,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 千字文·增广贤文

    千字文·增广贤文

    《千字文》为南朝梁周兴嗣所撰,因辑录书法家王羲之笔迹不同字一千个,因而出名。《千字文》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历史、人事、修身、读书、饮食、居住、农艺、园林以及祭祀等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但其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
  • 废柴七小姐之暴王独宠

    废柴七小姐之暴王独宠

    简介:某日一早,苍狼国的所有民众都发现了一件大事。自家国内那个向来与异性有着绝缘体的残暴摄政王竟然去逛了“一红院”,并且和那花魁“舞魅”狠狠热舞了一番?各路人马听闻纷纷发来贺电。太子嘲讽万千脸:哟,万年老铁树开花了?摄政王听闻脸一黑。皇上若有所思脸:皇儿也大了,是该找个王妃了。摄政王听闻脸又是一黑。金老将军孙子金勋易玩味八卦脸:王爷昨晚滋味如何?什么都没做过的摄政王听闻脸又是黑了几度,气的心肝疼,大手一拍桌子。“去,把那装扮成本王的人给本王抓过来,本王要亲身上罚!”于是刚睡醒的冷萱迷迷糊糊的对上了狼一般的摄政王,啊啊啊啊!流氓啊!!
  • 和校花一起修真的日子

    和校花一起修真的日子

    林厌逃婚意外穿越到了地球,原以为可以开始崭新的生活,却没想到未婚妻竟然也追过来了,还成为了学校校花。无缘无故招惹了一堆的情敌,成了全校公敌。想泡妞?背后总有一双冰冷的眼神戳着脊梁。想偷懒?那女人的法术似乎又精纯了一些,下手也更重了!这日子快要没法过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林厌从此被迫走上了一条反抗之路……
  • 中国美学通史5(宋金元卷)

    中国美学通史5(宋金元卷)

    《中国美学通史5(宋金元卷)》是叶朗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中国美学通史》的第五卷即宋金元卷。本卷从宋金元时期的历史出发,对宋金元时期的美学史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从社会形态的发展来说,宋金元是中国古代社会最为成熟的时期,思想文化发生转向,有前期儒学向后期理学即所谓新儒学转变;从政治结构来说,周边民族进一步壮大进而建立全国性王朝;从经济结构来说,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文化、商业文化繁荣;从士大夫的精神生活来说,方式和内容丰富多彩。
  • 时光与他皆薄凉

    时光与他皆薄凉

    如若时光可以重新来过,我一定会对那个女孩说,我爱你,比你早。如若时光可以重新来过,她宁愿从来没有遇见过薄九,因为那样就不会将他拖入地狱的深渊……最后的最后,你是别人的,回忆是我的。
  • 圣堂

    圣堂

    一次裸奔捡到半神神格,圣堂底层的新嫩弟子王猛开始了华丽的传说,拥有五行体,逆藏神格,横行三界,有装逼有热血有妹纸。
  • 两世人

    两世人

    一个自认为爹不疼娘不爱的姑娘,为了报复父母,采取了自认为高明的方式——自尽。可死后的她却后悔不已,阳寿未尽让她两世为人。终于,她又以一个全新的面孔,全新的身份,重新站在了亲人朋友的面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许繁华求嫁王妃

    许繁华求嫁王妃

    她本是醉心于医术的官家小姐,天真烂漫,一场阴谋,自愿成为了他人的棋子;他本是叱咤风云的战神,得胜回朝之际,一场算计,变成了坐在轮椅上的皇子。她非他不嫁,惹恼了他;她执意与他和离,更是惹恼了他。有意无意的纠缠中,两颗心都乱了。千帆过后,这一世,也不知是谁许了谁一世繁华。····················· 某侍卫将千里出逃的王妃抓了回来,禀报王爷: “殿下,王妃要跟野男人私奔!” 某王妃淡淡解释:“我去采药了!” 某王爷温柔道:“本王信你,回去歇着吧!” 某侍卫急道:“殿下,她真的要跟野男人私奔!” 某王爷不悦道:“本王没聋,出去!” 某侍卫闷闷不乐,下定决心跟踪王妃捉双在床。 终于他发现在山洞中,野男人与王妃缠绵亲热。 他愤怒的提剑上前,“淫贼,拿命来!” 打斗中,野男人面具脱落。 某侍卫颤抖道:“殿,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