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9900000008

第8章

家徒四壁

“典源”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释意”

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人,蜀郡成都人。司马相如从小喜欢读书,学过剑,琴也弹得很好。

司马相如年轻时来到长安,花钱买了个卫士的职位,伺候着汉景帝。可汉景帝是相信道家之术的,不喜欢做诗写文章,司马相如又没有多少武艺,因此也没有受到重视。

后来,梁王刘武带着几个文人来朝见汉景帝。司马相如趁机和那些文人交朋友,接着便辞职投靠了梁王。他在梁国一住几年,写了一篇著名的《子虚赋》,从此名声大震。

梁王刘武死了,司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家境穷困又无事可干,于是就到临邛县去投靠他的好朋友王吉,王吉当时任临邛县县令。在临邛,县令王吉为了抬高司马相如的身价,两人商量了一个办法:王吉请司马相如住在高级的驿馆中,自己每天亲自去拜访他,这样没过多久,临邛城里都知道司马相如是县令的贵客。

临邛城中有一个大财主名叫卓王孙,卓王孙有个女儿叫卓文君,刚死了丈夫,住在娘家。卓文君长得十分美丽,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司马相如知道后,很爱慕卓文君,他和王吉商量后,趁卓王孙宴请宾客之机,介绍司马相如来到卓王孙家作客。卓王孙见能请到县令的贵客,也很高兴。席间,王吉提议司马相如弹琴,司马相如优美的琴声引来了卓文君。她从屏风后露了一面,恰被司马相如看到,四目相视,一见钟情。司马相如又弹了一曲《凤求凰》,大胆地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看到司马相如风度翩翩,又很有才华,便也倾心相许。

当天晚上,司马相如得到王吉帮助,买通了卓文君的使唤丫头,转给了卓文君一封求婚信。卓文君看了,怕父亲不同意自己与司马相如的婚事,毅然跟着司马相如私奔,回到了成都。

卓文君来到成都司马相如家中,才知道司马相如是个穷光蛋,家里穷得简直是家徒四壁,除了四面的墙壁外,家具陈设一无所有。但是,卓文君没有灰心,没有丧气,她把随身的首饰变卖了,和司马相如一起艰苦度日,夫妻俩过得十分恩爱。

过了一段时间,卓王孙承认了这门亲事,给了他们很多钱,他们的生活才逐渐富裕起来。

“含义用法”

后来,“家徒四壁”这一典故用来形容家境贫寒,一无所有。

渐入佳境

“典源”

《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顾恺之)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释意”

东晋人顾恺之,字长康,小名叫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顾恺之多才多艺,不但诗赋写得很好,而且字也写得十分漂亮。他最擅长的是绘画,是当时著名的画家。人们称他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大司马(最高军事统帅)桓温的参军。那时东晋地方割据十分严重,桓温主张国家统一,常常率领部队去讨伐那些割据势力,顾恺之也跟随桓温南征北战许多年,桓温很器重他,两人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

有一次,顾恺之跟随桓温乘着一艘大船到江陵去视察部队。到江陵的第二天,江陵的官员前来拜见桓温,并送来了很多捆当地的特产——甘蔗。桓温见了十分高兴,就说:“这里的甘蔗是十分有名的,大家一起来尝尝。”

他的部下听了就每人拿了一根吃了起来。大家一面吃,一面高兴地说:“真不亏是特产,甜极了!”

这时,只有顾恺之独自一人出神地欣赏着江陵的美好景色,没有去拿甘蔗吃。桓温见了,故意挑了一根长长的甘蔗,走到顾恺之面前说:“你也拿一根尝尝。”

说着,他把甘蔗末梢那一头塞到顾恺之手中,顾恺之仍专心致志地欣赏着风景,看也不看,就拿着甘蔗末梢啃了起来。

桓温见了顾恺之的吃相,忍不住笑问:“这根甘蔗甜吗?”

旁边的人也一起嬉笑着说:“我们吃的甘蔗甜极了,不知顾参军吃的甘蔗甜不甜呢?”

顾恺之这才回过神来,看到自己啃的是甘蔗的末梢,才明白大家为什么嬉笑。他灵机一动,举起甘蔗说:“你们笑什么!我看你们根本不懂甘蔗的吃法,吃甘蔗可大有讲究呢!”大家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笑着问道:“吃甘蔗还能吃出什么名堂来呢?你说说你为什么要从甘蔗末梢吃起吧!”

顾恺之半真半假地说:“你们一开始就吃最甜的那一段,越吃越不甜,吃到后来,就倒胃口了。而我从梢部吃起,越吃越甜,越吃越有味道,这种吃法叫‘渐入佳境’。”

大家听了,一起大笑起来。

“含义用法”

现在“渐入佳境”这个典故常常用来比喻境况一点点好起来。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典源”

《战国策·魏策一》:“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君与之地,知伯必骄。骄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人,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释意”

春秋时,晋国权贵知伯向晋大夫魏桓子强行索要土地,被魏桓子拒绝了。

大夫任章问桓子:“你怎么不给他呢?”桓子很气愤地说:“知伯实在是毫无理由,所以不能给他。”任章说:“依我看,不如给他。”

任章又进一步劝他说:“《周书》上曾说过:‘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就是说,要想打败对方,必先暂时扶植他;要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必须先给他一点东西。所以,不如先给知伯一点甜头,让他骄傲起来,才好使天下人团结起来对付他。”

魏桓子采纳了任章的计策,给了知伯五块有万户人家的土地。知伯非常高兴,更加猖狂,进而又向晋大夫赵襄子索要大片地方。赵襄子当然不会给他,就联合晋大夫韩康子和魏桓子进攻知伯。在大家的努力下,知伯最终败亡。

“含义用法”

后人用“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典故引申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必须先给对方一点甜头。

介子推不言禄

“典源”

《庄子·盗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疏:晋文公重耳也,遭骊姬之难,出奔他国,在路困乏,推割股肉以饴之。公后还三日,封于从者,遂忘子推。子推作《龙蛇之歌》,书其营门,怒而逃。公后惭谢,追子推于介山。子推隐避,公因放火烧山,庶其走出。火至,子推遂抱树而焚死焉。

“释意”

介子推为拥立晋文公重耳登上国君宝座立下了汗马功劳。晋文公即位后,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表白自己的功劳,介子推却在一旁默不作声。封赏时,晋文公一时疏忽,竟忘记了介子推。

回到家里,介子推对母亲说:“晋献公共有九个儿子,现在,除重耳外,都死了。重耳之所以当上国君,有各种原因,而一些人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真是天大的笑话!”母亲说:“你在私下怨恨,又有什么用呢?不如向国君说明。”介子推说:“争着表白自己的功劳,实在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我又何必效仿呢?”母亲说:“既然如此,我们干脆去隐居吧。”

后来,晋文公重耳发现介子推不见了,通过多方了解才知道是他因受了委屈而隐居了。晋文公感到无比的惭愧,派人到处查访。后来,得知介子推隐居在绵山之中,他请求介子推返回。但是,介子推反而逃往深山之中。晋文公于是放火烧山,打算逼介子推出山。不料介子推却被烧死在山中。晋文公知道后,内疚地说:“这是我的错误啊!”为了表示不忘恩负义,晋文公就把绵山一带的土地都作为祭悼介子推的地方。

“含义用法”

后人用“介子推不言禄”这一典故表示某人不居功自傲。

近水楼台先得月

“典源”

《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

“释意”

北宋,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推荐提拔了许多关系亲近的人。他手下有个叫苏麟的,在外县任巡检多年,也未曾得到升迁,于是便给范仲淹寄出一首诗,其中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两句,范仲淹明白了他的心思,不久便提拔了他。

“含义用法”

后比喻由于近便而优先得到好处。

居安思危

“典源”

《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释意”

春秋时,晋、齐、宋、卫等十二个国家联合进攻郑国。在慌乱中郑国采取了聪明的做法:向十二国中最大最强的晋国求和。晋国同意了,其余十一个国家也随之停止了进攻。

事后,郑国向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以示感谢和服从。这其中有著名的乐师三人,各种装备齐全的兵车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重的乐器。晋悼公收下这些礼物后,极为高兴,对功臣魏绛说:“几年来你为我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我将郑国送来的歌女分给你一半,我们一同来享受吧!”

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好意,不但没有接受赠给他的八名歌女,而且认为国君贪图安逸,追求享受,对国家是很危险的。于是,他趁机劝谏晋悼公说:“事情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大王,还有群臣的协力配合。我个人又有什么功劳呢?我希望大王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要随时考虑危险的存在。《书经》上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望大王能谨记这句话。”

“含义用法”

后人用“居安思危”的典故形容在安乐的时候随时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困难;又用“有备无患”表示事先提高警惕,有所准备,才能避免突然的祸患。

卷土重来

“典源”

唐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释意”

楚、汉相争历经五年,最后以项羽自杀、刘邦称帝告终。《史记·项羽本纪》描述项羽最后失败的情况道:项羽被围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晚上听得四面汉营中都唱着楚地的山歌,大惊失色,心想,汉军中既有这么多楚人,莫非是楚地都被汉军占领了。眼见大势已去,不禁潸然泪下。

项羽当即上马,带领骑兵八百余人,冲出包围。汉军派五千人去追。渡淮河后,项羽只有百余人了。至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只剩下了二十八人。汉军把项羽团团围住。项羽把这二十八个骑兵分作四队,叫大家分向四面猛冲,然后按指定地点集合。他说:“我要杀一个敌将给你们看!”于是,大喊一声,冲杀出去,汉军惊惶溃退,果被斩杀一将。汉军探知了项羽骑兵的集合地点,便又把他层层围住。项羽再冲一阵,又斩汉军一名都尉,杀了百余个汉兵后又重新集合骑兵,检点人数,己方只牺牲了两名。骑兵们个个佩服项羽的神勇。

项羽来到乌江边(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镇)。乌江亭长已经为他准备了一条渡船,对他说:“江东虽小,也还有几千里土地、几十万民众,也足以称王。请大王赶快渡江吧,这里没有别的船,汉军没法过江的。”(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项羽笑笑说:“想我当初带领八千子弟兵渡江西进,现在无一生还,江东父老纵然不责备我,我又有何面目再去见他们呢!”接着,又对亭长说:“我这匹马,日行千里,我骑着它作战五年,所向无敌,我不忍杀它,现在送给你吧!”

项羽命令二十几个骑兵,一齐下马,抽出刀来,同汉军再作最后一战。单项羽一人,就杀了汉兵几百。偶一回头,见汉军的骑兵将领正是熟人吕马童,项羽便对他说:“老朋友,汉军不是正以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取我的头吗?来,你拿去请功吧!”于是,自刎而死。由于这段故事,后来形容辜负了家乡父老的培养和期望,不好意思回去,就说是“无颜见江东父老”或“羞见江东”。对于那些执迷不悟、不到死亡不肯罢休的人,就说是“不到乌江不肯休”。

唐代诗人杜牧游乌江时,经过项羽自刎的地方,凭吊古迹,有感而写了一首题为《乌江亭》的诗,对于项羽当初没有渡江东归,表示惋惜之意。诗曰: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含义用法”

比喻经过失败之后,力图恢复,重新再来,叫做“卷土重来”。卷土,形容人马猛冲时卷起尘土。

空城计

“典源”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屯兵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已知宣帝垂至,已与相,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释意”

三国时,蜀将马谡失守街亭后,魏军统帅司马懿率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反而大开城门,让兵士洒扫街道,自己在城楼上焚香弹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于是引兵退去。

“含义用法”

后指为掩饰力量的空虚而采取的一种计谋。

口蜜腹剑

“典源”

《资治通鉴·唐纪》:口有蜜,腹有剑。

“释意”

唐玄宗时期,李林甫做宰相前后共达十七年,这在古代是极为罕见的。

李林甫取得皇帝如此信任,完全靠阿谀奉承、欺下瞒上、溜须拍马。那时,唐玄宗正宠幸杨贵妃,整日沉迷在声色之中。李林甫趁机对唐玄宗说:“现在天下太平,皇上可以放心游玩。人生苦短,陛下要珍惜啊!”唐玄宗正希望有时间来放纵私欲,就把朝廷的事都交给李林甫处理。

高力士知道此事后,曾劝唐玄宗说:“自古以来权力不可借给别人,如果他利用权力造成了威势,谁还敢说他的不是?”

唐玄宗听后,讽刺高力士说:“看样子你不相信李林甫,如果你不是太监,我也让你当一回宰相。”

高力士见唐玄宗如此相信李林甫,也只好默不作声。

李林甫经常打击有才能的大臣。绛州刺史严挺之有才干,唐玄宗曾在李林甫面前说:“严挺之现在在做什么?这个人是可以重用的。”李林甫怕严挺之抢了自己的宰相位置,对严挺之弟弟说:“皇上想念你哥哥,想见他,但他在外地做官,不好回京城。不如他假称有风湿病,借故回京治病,就可以见到皇上了。”严挺之不知是计,就照李林甫的话办了。结果,李林甫以严挺之有病为借口,罢了他的官。

当时的人评价他说:“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意思是嘴上说得很甜,背后却陷害人。

“含义用法”

后以“口蜜腹剑”比喻嘴甜心毒。

胯下之辱

“典源”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韩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释意”

韩信年轻时家境贫困,居无定所,常常住在别人家里。有一次,他寄住在南昌亭长家里,一连数月,光吃不做。亭长的妻子想了个办法:她趁韩信睡懒觉时,早早地做好饭,一家人端在被窝里吃,等到韩信起床后,什么吃的也没有。韩信知道是捉弄他,一怒之下,离开了亭长家。

一天,韩信来到护城河边钓鱼,想钓一条鱼来充饥,可怎么也钓不起来。有一位在河边漂洗棉絮的妇人见他实在可怜,把带来的饭给他吃。韩信见有饭吃,就天天来河边钓鱼,一连吃了十天,最后他对妇人说:“我一定要报答你!”不料那妇人反而骂他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立,还谈得上报答么?我同情你,才给你吃,谁稀罕你的报答!”韩信羞愧地离开了那妇人。

有一次,一群少年围上来对他指手划脚地说:“韩信,别以为你长得高大,身上佩着剑,我们就怕你!其实你是一个懦弱的小人。”他们并对韩信挑衅说:“你如果有胆,就拿剑把我们杀死;如果你没胆,就从我们胯下钻过去!”说完,这群少年都张开双腿。

韩信想:一个人连这点侮辱都不能忍受,今后还怎么能有所成就?于是,他趴下身子,从他们胯下慢慢地爬了过去。

“含义用法”

后人用“胯下之辱”形容受人侮辱,也指能忍辱负重。

快刀斩乱麻

“典源”

《北齐书·文宣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释意”

南北朝时期,齐高祖高欢有五六个儿子。高欢想试探试探他们当中谁最聪明、最有才能,于是命人取出几团乱麻来,让儿子们每人理顺一团,看谁理得最快,方法最好。他的小儿子高洋却并不动手理麻,而是拔出剑来说道:“乱者须斩。”几剑就把麻剁碎了。他这话有两种意思:一是乱的麻,需用剑来斩最方便;一是凡烦乱的事须果断处理。高欢非常赏识这个儿子。后来,高洋在他哥哥死后,即位为文宣帝。他做皇帝果然处事坚决果断,但就是太过严厉和残酷。

“含义用法”

“快刀斩乱麻”用以比喻处理复杂问题需用果断手段加以解决。

老蚌生珠

“典源”

汉孔融《与韦端书》: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仲将复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释意”

三国时,魏人韦端的两个儿子韦康和韦诞德才兼备,声名远播。北海相孔融对他俩非常推崇,曾对他们的父亲韦端说:“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含义用法”

后比喻老来得子。

梨园弟子

“典源”

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卷二二:“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

“释意”

唐玄宗不仅懂得乐理,还能亲自演奏乐器。为了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他曾经亲自在全国挑选了三百名年轻小伙,安置在长安城内光化门北的梨园中。闲暇时候,还亲自教他们演奏乐曲,玄宗甚至把这三百人叫作“皇帝梨园弟子”,意思是梨园内的学生。

后来,玄宗又挑选了几百名宫女,也要置在梨园里学乐理。有一年的六月一日,杨贵妃在骊山过生日,唐玄宗亲自率领皇家梨园弟子在长生殿演出。当一支新曲演奏完后,杨贵妃上前说:“这支曲子真好听,我从未听过,它叫什么曲名?”唐玄宗说:“曲子是我谱的,忘了取名。”二人思来想去,也没有定下曲名。

恰巧这时,南方送来荔枝,唐玄宗灵机一动,笑着说:“就叫它《荔枝香》吧。”

说完,唐玄宗、杨贵妃和一旁的梨园弟子们都笑了起来。

“含义用法”

后人称戏班子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

廉颇善饭

“典源”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释意”

战国时,赵悼襄王即位后免去了老将廉颇的职务,廉颇一气之下跑到魏国都城大梁去了。秦兵不断进攻赵国,赵国接连败退。这时赵王又想起用能征善战的老将廉颇,便事先派人到大梁试探廉颇是否还能带兵打仗。为了显示自己雄风不减,廉颇一顿饭竟吃下了一斗米、十斤肉。但由于使者的毁谤中伤,廉颇最终还是没能被起用。

“含义用法”

后喻指老臣旧将报国心切,希求重用。

同类推荐
  •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阁与八仙渡迤北海面上经常出现变幻莫测的海市奇观,令每个得饱眼福的人惊叹不已,“异事惊倒百岁翁”,一代文宗苏东坡大学士的感叹,正是所有目睹海市者的共同感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一海天景象所陶醉,所倾倒。在历代文人雅士留在蓬莱的诗文中,以海市为题材的咏唱俯拾皆是,占了很大比重,充分印证了它的魅力所在。
  • 坐在马桶上仰望星空

    坐在马桶上仰望星空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错觉:仿佛在不久的将来,我将推出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我将撰写一部鸿篇巨制的小说,或者实际点,我要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我要拿到某家知名企业的offer。而这基本上都是坐在马桶上时的胡思乱想。尤其是当手边没有报刊杂志,洗手间没网或手机没电的时候。提上裤子之后,又是一切照旧,懒散如故,也许有人会象征性地坚持片刻,但能坚持到下次脱下裤子的人却是寥若晨星。你以为有个牛逼的想法,不画上几叠错综复杂的结构图,不写上几抽屉密密麻麻的代码,不经历卑躬屈膝的融资和推广,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就应运而生了?
  • 孔雀翎:赵丽宏经典美文100篇

    孔雀翎:赵丽宏经典美文100篇

    本书收入著名作家赵丽宏所作散文代表作100篇,是他近40年散文创作的精华,内容包括记事、写人、纪行,以及个人生活、写作经历与文坛交谊,每篇都写出了切身的感受,渗透着比较深刻的思想,充满感动人鼓舞人的力量,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高远的情怀,语言优美,生动,富于意境和诗意,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和青少年的阅读范本。
热门推荐
  • 我和墨少的养娃日常

    我和墨少的养娃日常

    三年前,她生下一对龙凤胎宝宝。三年后,两个宝宝的亲生父亲找上了门,“为了孩子,勉强结个婚。”“……”“小柚子想要弟弟,小龙眼想要妹妹,嗯,我可以再勉强一次。”“……”去你的大爷的!谁要你勉强!他,高高在上的墨家大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婚后却患上了宠妻癌,病入膏肓那种——
  • 爱笑的人

    爱笑的人

    Klee Wyck是Emily Carr的印第安朋友给她起的名字,意思是“爱笑的人”。女画家走遍了加拿大西岸的山山水水,和温哥华岛的原住民一起生活,这本自传记载了她的经历以及心灵所受的震撼。Klee Wyck是她的第一部作品,出版以后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对加拿大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 企鹅公路

    企鹅公路

    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生对镇上突然冒出的企鹅和谜一样的牙科大姐姐展开了研究计划……继口碑作品《四叠半神话大系》、《有顶天家族》、《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后,森见登美彦又一动画化作品,5月17日上映。
  • 贵族学院:腹黑少男少女

    贵族学院:腹黑少男少女

    在苏倾辰消失了一年后,我没有想到在圣斯塔贵族学院会再次遇见他,还是一样极致俊美的长相,可是我却渐渐发现他的不一样…花花公子莫俊熙接连不断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通过莫梓茜,我却看不透他接近我到底隐了几分假意,又存了几分真心……当两个一模一样的少年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的世界瞬间崩塌……
  • 百年家国

    百年家国

    一个家族,就像是织机前一团可以无限延伸的彩线,亿万条彩线编织成经纬,就是一幅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长轴画卷。作者选取在当时当地具有代表意义的唐氏家族,以睿智优美的文字将过去几十年中围绕家国的波澜起伏的家业故事、缠绵悱恻的爱恨长歌一一呈诸笔端,洞察力深刻却不炫耀,行文恣肆,余味无穷,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好作品。同时,作者试图告诉读者:要了解中国的过去。要实事求是的面对中国的未来。中国的事情还需要几代人殚精竭虑地努力,才能最终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
  • 逐步江湖

    逐步江湖

    得传承,遇侠士,昔恩怨,今朝醉,江湖武林恩怨纠纷,情仇恨别落笔成书,且看平凡少年持善心,热心,真心闯江湖.........
  • 联灯会要

    联灯会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仙带上炼妖界

    修仙带上炼妖界

    炼妖壶,自成一界。当你拥有了炼妖壶,就能够掌控整个炼妖界,无数妖魔听从你的指挥,普天之下哪里不能去得。
  • 安全生产与事故赔偿

    安全生产与事故赔偿

    随着中国的复兴,华夏儿女们更加强了富强国家的生产积极性。生产活动中的民主性也更为明显。但是,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实践中也暴露出大量的生产事故,使我们意识到只抓生产,是不足以实现国家的更可迈进,如果没有安全生产的规则,没有安全生产的理念,摩天大楼也会毁于一个烟花上,热情的矿山也会沉默在一片气体中,英俊的小伙也会痛苦在粉尘里……。
  • 金璧故事

    金璧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