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9900000005

第5章

方兄

“典源”

《汉书·食货志下》“钱圆函方”注引孟康语:“外圆而内方也。”《晋书·鲁褒传·钱神论》:“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释意”

我国古代有各式各样的钱币,战国晚期曾经有用金属铸造的“外圆而内方”的钱币。南北朝时,人们称钱为孔方兄,又称孔兄、方兄。

“含义用法”

后以“方兄”或“孔方兄”用为指称钱币的典故。也作“孔方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典源”

《国语·周语上》: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释意”

西周的周厉王昏庸无道,全国百姓对他多有指责不满之言。

周厉王知道后,为了封住民众的口,在全国各地设了许多耳目,一旦发现有谁批评他的政事,议论他的不是,或是发牢骚表示不满,马上就抓起来杀头。于是人们都不敢在公开场合指责,在路上遇见只敢互相使眼色。周厉王自以为天下终于太平了。

有一个叫邵穆公的大臣不赞同厉王的言行。一天,他到宫里求见厉王,苦口婆心地劝谏他道:“要想阻止人民说话,不许他们批评朝政,就好比堵住河水不让它奔流。善于治水的人,应该替河水除去障碍,让水流畅通无阻,才不会发生大的灾害。现在大王阻止人民说话,比堵住河水更有害,应该让民言畅通,然后根据民众的意愿办事,这样国家才不会出大乱子,方可长治久安。”

可是,周厉王毫不放在心上,依然独断专行。三年后,他的统治被推翻,他自己被流放到北方去了。

“含义用法”

后人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典故表示封建统治者压制民主,不让民众说话,是办不到的。

飞将数奇

“典源”

《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卫)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释意”

李广是汉朝的名将,擅长骑射。他不擅言谈,但十分喜爱射箭。和将士们在一起,他总喜欢和人比赛射箭。每到一处,打听得有虎,他就一定要亲自去射。在右北平(今河北省东北部地区)的时候,他射死了猛虎,自己也因此受伤。一天,黄昏时分,在山林中的丛草里,见有一块巨石,以为是虎,就射了一箭。第二天去寻找猎物时,看到那支箭深深地射进石头里去了。唐诗人卢纶听说此事,写了一首诗赞道: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李广在孝文帝时就参军了,在抵抗匈奴侵略的战争中,立过不少功。在汉景帝和汉武帝时代,李广几乎参加了抵抗匈奴的每一次战斗。而且屡次以少击多,出奇制胜。匈奴侵略者对于李广,又害怕又敬佩,称他为“飞将军”。

有一次,李广带领少数兵士越过长城去和人数众多的匈奴侵略者作战。因双方实力过于悬殊,李广不敌被俘。在被解往敌营的途中,他想方设法逃了回来,但是回来后,汉军却“按军法”判他死罪。他输纳了大量赎金,才以撤免官职了事。

过了几年,匈奴又大举进犯,李广又奉命带四千骑兵去抵抗。他被匈奴四万兵团团围住,部下都深感不安。李广派他儿子李敢,只带几十骑兵,从左到右,直穿敌人阵地,回来报告道:“没什么,匈奴不难对付!”使部下感到心安。李广亲自用最强劲的大弓,射杀敌人部将。连杀好几人,敌人的攻势渐见减退。李广指挥将士,沉着应战,气概从容,毫无慌乱之色,使大家信心大增。这样支撑了两天,终于等到了援军的到来,打退了敌军。

李广最后一次与匈奴作战,已经六十多岁了,可是他精神抖擞,毫无老态。这一次,大军由大将军卫青统率。李广在经过东路时因没有向导,迷了路,未能如期开赴指定地点,被借此问罪。李广气愤不过,自刎而死。

李广有个堂兄弟,名叫李蔡,汉文帝时,与李广同为郎一级的小官。声望远比不上李广,才能也很平凡。然而到了武帝时代,李蔡已被封侯爵,官居丞相。而李广这位一生与匈奴侵略者作战七十余次的“飞将军”,却下场悲惨。人们为李广抱不平,抱怨命运对他不公平,于是产生了“飞将数奇”这句成语。

“含义用法”

古人迷信,以偶数(双数)为吉利,奇数(单数)为不吉利。后来比喻能人而遭遇不佳,便叫“飞将数奇”。也作“飞将军”、“飞将”、“汉飞将”、“李飞将”等。

非同小可

“典源”

《水浒》第二十九回: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释意”

蒋门神靠着孟州张团练的势力的帮助,霸占了施恩的市井酒店快活林,又重伤了施恩。施恩病体稍有好转后,就请武松为他报仇,去快活林打蒋门神。武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于是满口答应,交换条件是在去快活林的道路上,每遇一个酒店要请他吃三碗酒。施恩想,从这里到快活林,沿途有酒店十几家,每遇一个酒店吃三碗,那武松不就烂醉如泥吗!

武松看出施恩的内心活动后,大笑道:“你怕我醉了没本事,我却是没酒没本事。喝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

武松在路上每家酒店喝三碗酒,到达快活林时已吃了五七分酒,他却装做十分醉的样子,前颠后偃,东倒西歪。武松刚一进入快活林酒店,就立刻要上等酒喝,故意寻衅滋事。酒保见状,慌忙去报告了蒋门神;蒋门神得知后,急忙奔来捉拿武松。蒋门神见武松从店里出来,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去。二人在大路上相遇,武松二话不说便冲向了蒋门神,武松先用拳头虚晃一晃,便转身,再飞起左脚,踢中了,转过身来,又飞起右脚。这一招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趴在地上连声求饶。

“含义用法”

“非同小可”用以形容事情重要或形势严重,不可轻视。

分道扬镳

“典源”

《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孝文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及出,与彪折尺量道,各取其半。

“释意”

南北朝时代的北魏,国都原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魏孝文帝时迁都洛阳。当时元志担任洛阳令,他和御史中尉李彪曾经因为让道问题有过一次争执。

元志这人,是河间公元齐之子,仗着自己是皇帝亲族并有些才能,相当骄傲,看不起那些学问不高的达官贵族。有一天,他坐着车子正在街上走着,恰巧遇见李彪的车子迎面过来。那时,官员出门,总是前呼后拥的,官职越高,随行人马就越多,威风气派也就越大。老百姓早就在遇到时远远躲开了。官职低的官,也得让官职高的先走。如遇官职相仿,客气些的也就让道。元志官职比不上李彪,可是他瞧不起李彪,所以故意不让。李彪很生气,与元志就争吵起来。

元志和李彪到孝文帝面前去评理。李彪说,他是御史中尉,元志是地方官,理应给他让道。元志说,他是国都所在地的长官,住在洛阳的人都编在他主管的户籍里,不需要像普通地方官那样向一个御史中尉让道。

孝文帝听了,不愿意评判他们谁是谁非,便下令让他们分开走,各走各的。

“含义用法”

“分道扬镳”——镳,是马嚼子;扬镳,是驱马前进的意思。形容分路而行。比喻彼此才力相当,各有自己的地位,不让对方独步,也叫做“分路扬镳”。

风马牛不相及

“典源”

《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尚书·费誓》有“马牛其风”一语。风谓放佚,此处指牛马牝牡相诱相逐。

“释意”

春秋时期,齐桓公率兵打败蔡国。又继续去攻打楚国。

楚国认为齐桓公讨伐他们没有依据,派使者对齐桓公说:“齐国地处北海,楚国地处南海,彼此之间风马牛不相及。你这次为什么要侵犯我国领土呢?”

齐国借口说楚国进贡的东西太少,还以齐昭王南征时淹死在楚国等为理由,坚持要攻打楚国。后来,楚国又派大夫屈完去齐国说理。齐桓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与威风,将大军在召陵排列起来,带领屈完乘兵车观看。齐桓公对屈完说:“这样强大的军队,肯定攻无不克。用它去攻城,哪一座城池不能攻克呢?”

屈完毫不害怕,从容地回答说:“大王如果坚持要凭借武力来使我们屈服,楚国决不妥协,我们以方城(楚国的一座山)为城墙,以汉水为护城河,坚守顽抗。敌人人数再多,我们也不害怕。”

齐桓公见屈完说得的确有理,便下令停止了对楚国的进犯,与楚国订立了盟约。

“含义用法”

后来用“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不能生拉活扯到一块。

风中残烛

“典源”

刘因,字梦骥,元初睿城(现在河北省容城县)人。他非常聪敏,并且肯下苦功读书。著作有《静修集》、《四书集义精要》等。

“释意”

刘因自幼便死了父亲,因此刘因对母亲很孝顺,长大以后,曾在朝廷任右赞痒大夫。后来他因为母亲生病,就辞去了官职,回家侍奉母亲。

不久,朝廷又召他入朝为官,却被他婉言谢绝。有人问他为什么放弃做官的机会,他回答说:“我母亲已经九十岁了,好比是‘风中残烛’,怎么可以远去贪图一时的富贵呢?”

“含义用法”

人们用“风中残烛”形容老年人衰退三竭,在世不久。“风中残烛”亦作“风前之烛”或“风烛残年”,比喻年老体衰,朝夕不保。

冯唐易老

“典源”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释意”

冯唐的祖父是赵国人,父亲迁居到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汉初时迁居到安陵,冯唐十分孝顺,远近闻名,文帝时曾担任中郎署长。

文帝即位十四五年来,北方的匈奴经常侵扰边界,文帝十分担忧。

一天,文帝乘着车出外巡视,路过郎署时,看到一位老人前来迎驾,十分惊奇地问他是不是现任郎官,家住哪里。

“臣姓冯名唐,祖上原来是赵国人,臣父亲时才迁居到代地。”冯唐回答说。

汉文帝即位前曾在代地为王,就问他说:“我从前在代地时,经常听说赵将李齐,非常骁勇,可惜他现在已经去世,不知道你对他了解吗?”

“臣一向知道李齐非常勇敢,但我认为他远远比不上廉颇、李牧。”冯唐说。

文帝也知道廉颇、李牧是赵国的良将,不由叹息:自己没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名将,才使匈奴猖狂。

冯唐大声说:“依我看,陛下手下就是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您也不能重用他们!”

文帝听了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掉转车头回宫去了。

文帝回到宫中以后,想想冯唐肯定有自己的理由,就命令内侍把冯唐召进宫来,问他为什么那样说。

“我听说李牧在赵国做大将的时候,他镇守边境市镇所收到的租税,全部由他支配,用来犒赏官兵,赵王丝毫不过问。所以李牧能竭尽全力守卫边防。现在陛下您却做不到信任将领。比如,魏尚做云中太守的时候,所收到的租税也全部用在手下的官兵身上,因此将士们都很听他的指挥,多次打败匈奴。可是陛下却为了他所报的斩敌数目稍微有点出入就罢了他的官,把他抓往监牢。所以臣才说陛下不能重用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冯唐这样回答道。

文帝听了恍然大悟,立即派冯唐去监狱释放魏尚,并仍任命魏尚做云中太守。接着,文帝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

匈奴听说魏尚又出任云中太守,就不敢再入侵骚扰。北方一带的边境,暂时又安稳下来。

文帝死后,冯唐没有被景帝重用,带着儿子冯遂回到家乡,过起了隐居生活。后来直到汉武帝即位,在全国寻访贤才,有人又推举了冯唐,可这时冯唐已九十多岁,已经没有能力再为朝廷效力了。

“含义用法”

现在人们常用“冯唐易老”这个典故来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了。也作“悲冯”、“冯公老”、“冯唐已老”、“冯唐头白”、“老冯唐”。

妇人之仁

“典源”

《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释意”

秦朝被灭,刘邦与项羽共争天下,韩信在萧何的推荐下被拜为大将,辅助刘邦。拜将之礼完毕后,刘邦与韩信谈论天下大事。韩信说:“项羽平时对士兵慈爱关怀,但当有人立功封爵时,他却迟疑不决,舍不得把大印交出,致使大印被磨光了棱角。他只给人小恩小惠,这是妇人之仁,比不上天下豪杰的气魄啊!”

“含义用法”

本指妇人式的仁慈。后用于指只给人小恩小惠。

傅说版筑

“典源”

《尚书·说命上》:“高宗梦得说……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

“释意”

商朝传到武丁帝时已经历了二十多朝,相传武丁在民间长大,比较了解平民的生活。他继位时,商朝国势已很衰弱,他决定招贤士来巩固自己的国家。

一天晚上,天帝托梦于武丁,给他介绍了一位相貌堂堂的贤人,说:“这是我赐给你的贤相,名字叫做说。”

武丁醒来,急忙召来画师,让他画出自己梦中的贤相,然后派人带着画像到各地去寻访。这时,在北海州的傅岩(今山西平陆县东),确实隐居着一个名叫说的贤人,他以所住地名为姓,名叫傅说。此人十分博学,忧国忧民。因为傅岩附近有一条大道经常被河水冲坏,给行人带来很多不便,官府便调派了一批服劳役的囚徒来修路。修路是一件很苦的事,尤其是夯实路基更为辛苦。一些囚徒家里富有,又不愿吃苦,就雇人顶替。傅说为了一日三餐,就受人雇用,和囚徒一起筑路,干得汗流浃背,浑身泥巴。

过了些日子,朝廷派出的使者来到傅岩,他们在筑路的囚徒中找到了傅说,带他到了京城。

武丁听说找到了梦中所见的贤臣,十分高兴,连忙召见。见他果然和自己梦中所见一模一样,而且名字确实叫说。交谈之中发现傅说学识渊博,很懂得治国之道,立即任命傅说为相国,辅助国政。

傅说做了国相,大力改革,用心辅助武丁,商朝渐渐又兴盛起来,国力也越来越强。

“含义用法”

后来,“傅说版筑”这一典故用来形容有才能的贤士隐居在野,用“版筑士”来称呼做过苦役而有才德的人。也作“板筑”、“版筑”、“傅岩之梦”、“高宗梦”、“梦相”、“商岩发梦”、“版筑士”、“板筑臣”。

覆水难收

“典源”

春秋楚国·冠子《冠子》:“太公(周姜尚,又名吕尚、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即封齐侯,道过前妻,再拜求合(妻求复婚),公取盆水覆地,令收之,惟得少泥。公曰:‘谁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晋王嘉《拾遗记》、宋王《野客丛书》卷二八、清王仁俊《类林》亦辑此事。

“释意”

姜尚,字子牙,又称姜太公。他的祖先据说曾经帮助夏禹王治洪水,有过功劳,封在吕地,因此又姓吕,又名吕尚。他虽然很有才学,深通兵法,但是一直怀才不遇。他曾在朝歌(当时殷商的京城,今河南淇县)屠过牛,又在孟津(今河南孟县南,当时黄河上一个重要的口岸)卖过饭,还在别的地方做过一些别的行业,但是一直很困顿。他的妻子马氏,看不起他,不愿意过苦日子,于是和他恩断义绝。

后来,姜尚来到渭水边的蟠溪(今陕西宝鸡附近),在那里搭了间茅屋,住了下来,以钓鱼为生。渭水一带,那时是周民族的地区,首领就是周文王(姬昌)。姜尚很希望能遇见周文王,以使自己的才能有施展的机会。所以一直等待时机。终于周文王路过渭水边,遇见姜尚。谈话之后,周文王发现这位渔翁竟是个学识高超的大才,于是高兴地对他说:“老先生,先父太公说过:‘将来准会有能人来帮助我们,我们将因此兴盛发达。’您就是太公所盼望的能人啊!”周文王恭敬地把年已八十岁的姜尚请回,并且拜他为国师,称他为“太公望”、“师尚父”或“尚父”。所以后来人们叫他姜太公,也叫吕望。

姜太公后来果然帮助周武王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的天下。他有功于周,被封为齐侯。这时,姜太公从前的妻子马氏,便后悔起来。当姜太公前呼后拥、风风光光地到齐国(在今山东)去时,在路上遇见一个妇女,跪着哭泣,一看,正是前妻马氏,她叩头要求恢复夫妻关系。姜太公于是叫人取过一盆水来,泼在地上,姜太公说:“若是你那样走了,竟然还能恢复关系,那么这盆水泼了,你也一定能收回来!”

传说,汉朝朱买臣也有一段这样的故事:朱买臣家贫好学,依靠打柴卖得的钱来维持生活和学习。妻子嫌贫爱富,抛弃了他。后来,朱买臣做了大官,衣锦还乡,他前妻跪在他马前请罪。朱买臣命人泼下一盆水,叫她收回水来。还大大羞辱了她一顿。后来这段故事被编成了《马前泼水》一出戏。

“含义用法”

形容事情已经到了不能恢复、无法挽回的地步。也作“反水不收”、“泼水难收”、“水覆难收”。

干戈化玉帛

“典源”

《左传·僖公十五年》:穆姬闻晋侯将至,以太子莹、弘与女简璧登台而履薪焉。使以免服衰逆,且告曰:“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若晋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乃舍诸灵台。

“释意”

春秋时期,秦穆公对晋惠公很友好,晋国发生饥荒,秦国送去粮食,帮助晋国度过难关。有一年秦国受灾,向晋国借粮,晋惠公却不答应,因此,秦穆公派人攻打晋国。晋国战败,军队撤退到韩地。晋军与秦军在韩地交战,刚刚拼杀,晋惠公的战车陷在泥坑中,结果晋惠公被俘。

秦穆公想把晋惠公带回国都,他的夫人穆姬听说后,非常悲伤。秦穆公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晋惠公夷吾是晋献公的儿子,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妹。秦穆公夫人认为晋惠公忘恩负义,丧尽天良,沦为阶下囚是她极大的耻辱。所以她反对将晋惠公带入国都。

一天清早,秦穆公夫人领太子莹、儿子弘和女儿简璧,一齐登上一座高台,台下堆积柴草,准备烧死自己和孩子。她派侍者去通知秦穆公说:“秦国和晋国本是友好邻邦,却不能玉帛相见,而是举师动众,大起兵戈,厮杀不断,这是上天降下的灾祸。我决意不见夷吾,如果你领夷吾早晨进入国都,那么我就晚上自焚而死;如果你领他晚上进入国都,那么我就早上自焚而死,请你自己拿主意吧!”

秦穆公无可奈何,只得把晋惠公留在灵台。有的大夫主张杀死晋惠公,有的提议留晋惠公的太子当人质。秦穆公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放回晋惠公,允许晋国与秦国媾和。

“含义用法”

“干戈化玉帛”,用以表示战争双方化敌为友。

干将莫邪

“典源”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莫邪,干将之妻也……于是干将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

“释意”

据说春秋时,越国铸的剑,无论是硬度和韧性方面,还是锋利程度方面,在各诸侯国中都是无与伦比的。原因是越国不仅出产的金铁(即铜锡矿石)质地好,而且有一些铸剑高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干将。

干将与一个名叫欧冶子的人,共同拜师学铸剑。他俩曾合作铸过三口铁剑,称为“龙渊”、“泰阿”、“工布”。后来干将来到吴国,与一个名叫莫邪的女子结成夫妇。他俩以铸造农具为生,有时也铸剑。日子久了,人们也就把他当作吴国人了。

吴国出产的金铁,质地不及越国的,设备也受到限制,所以干将在这里铸的剑,比不上先前与欧冶子合作铸造的。但比当地工匠所铸的剑,毕竟要强多了,所以他也有不小的名声。

公元前514年,阖闾即吴王位。为了加强军事实力,他很重视兵器制造。剑,是当时作战的主要兵器,它是从原来较短的发展为较长的,并且武装到下层军官,成为进攻性的普通武器。吴国使用战车的士兵少而徒步行走的士兵多,剑的需要量更多。所以,阖闾上台后不久,就下令征发铸剑良工。于是,干将被征发去铸剑。阖闾听说干将应征,非常高兴,要他为自己铸一两口品质优良的宝剑。根据干将的要求,阖闾下令辟出一个铸剑场,调来许多工匠,还特地征发了三百名童男童女,专门为铸剑的炉子装炭鼓风。干将接连铸了好几把剑,送上去后都被阖闾退了回来,说是质地比不上他拥有的欧冶子所铸的剑。干将对来人申辩说:“请你禀报大王:铸质地好的剑,一定要有质地好的金铁、合适的火候和高超的技术,三者缺一不可。我的技术与师兄欧冶子不相上下,但这里的金铁和火候比不上越国的。”好说歹说,阖闾才同意再给三个月铸出好剑,不然就要严惩干将。干将于是立即开始了工作,莫邪也协助丈夫照料炉火。但近两个月过去了,炉子中的金铁还是没有熔化。一天,莫邪问干将:“金铁至今没有熔化,是否质地有问题?”

“是啊,先师当年最后一次铸剑时,也碰到这个问题,后来……”“后来怎么啦?先师采取了什么方法?”

“后来……”干将哽咽着说,“后来先师偕同先师母跳入炉火之中,才熔化金铁,铸出了好剑!”“这样不是要烧死的吗?”“铸不出好剑,越国的大王也要处死他。想不到我今天也碰到了这种情况。”莫邪坚决地说:“既然先师母能做到这样,那我也能做到这样!”

干将想了想,说:“也许可以不必投身于炉火之中,我以为如果把头发和指甲投入,也可能会使金铁熔化。”

于是,莫邪立即剪断头发,剪下指甲,将它们投入炉火之中。果然,在三百名童男童女不断地装炭鼓风下,金铁渐渐熔化。最后,终于铸成了两口好剑。

这两口剑,满饰龟甲纹的是雄剑,称为“干将”;满饰水波纹的是雌剑,称为“莫邪”。经过试验,锋利无比,可以用来切牛马、削金属、劈石头,质地超过了阖闾拥有的欧冶子铸的那口剑。

“含义用法”

后来,人们把“干将莫邪”比喻为宝剑,或比喻为良才美器。也作“干将”、“干镆”、“莫邪”、“镆铘”。

杲卿发

“典源”

《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中·颜杲卿》:“初,杲卿被杀,徇首于衢,莫敢收。有张凑者,得其发,持谒上皇。是昔见梦,帝寤,为祭。后凑归发于其妻,妻疑之,发若动云。”

“释意”

唐颜杲卿字昕,曾经代理常山太守之职。安禄山发动叛乱之时,杲卿守城,六日陷,因骂贼被断舌杀死。尸体没有人敢收。后有张凑得其发,拿给妻子看,妻子怀疑是否是颜公的头发,而头发竟然会动。

“含义用法”

后用为忠臣不屈尽节之典。

割席分坐

“典源”

《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释意”

三国时魏人管宁和华歆,年轻时在一起读书,一同学习。但是两人却性格迥异。管宁俭朴好学,不慕富贵,华歆则恰恰相反。

一天,两人在菜园里锄地,忽然锄出一块金子来。管宁好像没有看到似的继续锄地。华韵却惊喜万分,立刻把金子拾起来,准备偷偷地装进腰包,但看到管宁一副冷淡的表情,又不好意思地悄悄抛下了。

又有一次,两人正在书房读书,恰巧有一位达官显贵从书房边经过,旗伞人马,前呼后拥,十分威风。管宁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一心读他的书。华韵却抛下书本,连忙奔出门去看热闹,看了好一会才回来。回来以后,还对管宁大谈那位贵官的排场如何如何阔气,流露出非常羡慕的神情。管宁对此深恶痛绝,于是抽出刀来,把两人同坐的席子,从当中一刀,割成两半,很严肃地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你别跟我坐在一起!”

“含义用法”

形容朋友因意见不合而绝交,彼此割断关系。从此就叫做“割席分坐”或“割席断交”、“割席绝交”、“管宁割席”。

同类推荐
  • 老春水

    老春水

    《世说新语伤逝》载:“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每读这段,都确信自己亦难脱情之所钟范畴。流行歌曲里的“忘情水”,是不可能取来的,即便有,我也不会喝。在春光春色春水里,让我的情感涟漪至老不绝吧!写文章,需要用情,但最忌滥情。为文时,控制感情,少用形容词,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春水可以晃动荡漾,但不能泛滥,泛滥即成灾害。文字亦然。那么,就认认真真听天由命地生活,小小心心克制冷静地用情。春水无尽,长流到老。
  • 阅世心语

    阅世心语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拥抱与决裂

    拥抱与决裂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描述手法,向人们展现了张国焘如何由一名马列主义者蜕变为右倾机会主义者,其中披露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更是令人深思。如毛泽东的妻弟在毛尔盖被击毙,成为党内严酷斗争的牺牲品;廖承志靠一杆铁笔和一杆画笔保住自己脑袋没有“搬家”;为实现会师,毛泽东下了一个生死攸关的赌注。
  •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增订版)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增订版)

    汉语史上有两本天书,《易经》和《红楼梦》。重新发现“红楼”,重新发现“中国”……《红楼梦》的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中国历史文化的全息性,得以在《红楼梦》里获得淋漓尽致的呈现。李劼此著问世已有二十年,仅在大陆就出过好几版,本版今扩至十六章,增订内容是近年在美国西部伯克利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长文,即《红楼梦》与西方文艺复兴经典之间的对称性,从而补足了此前未曾充分展开的想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既解读了《红楼梦》,又解读了中国文化及其作为参照的西方文化之背景。
  • 大轰炸 昆明血海记忆

    大轰炸 昆明血海记忆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发生了一件令我终生难忘的事情。一个偶然又偶合的际遇,不可思议地触碰到尘封岁月中那神秘的暗道机关,历史沉重的幕布,唰一下在我眼前猛地拉开,貌似沉睡但仍悄悄流淌着的苦难长河,顿如火山爆发,狂浪汹涌。惨烈,严酷,血腥……飕飕扑面而来。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55年初春的一天,当时,我正读小学五年级。和所有同龄的男孩子一样,春风一起,我们最疯魔、最快乐、最魂牵梦萦的游戏,便是放风筝。我所居住的青云街老宅毗邻翠湖,一到放学时间,大伙便涌向翠湖边各显神通。
热门推荐
  • 宝藏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宝藏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萌妻嫁到:云少请小心

    萌妻嫁到:云少请小心

    姐姐婚礼前夕,却嫁给了别的男人,所以姐夫就要她这个妹妹来抵债,面对男人的强势,明媚欲哭无泪。“可,我们还没有互相了解过啊!”“那就从现在开始了解!”
  • 七战拾遗

    七战拾遗

    不生不死,怎样的悲凉?幼年有机缘,有天资,获得了太多的荣耀,然而人心难测,面对血海深仇,他变了。离开熟悉的大陆,一步步艰难的行走,跌跌撞撞,却始终不能停下,他有太多的执念。然而。当他接触到更强的层次,一个巨大的疑惑浮现。那些至强着为什么甘愿不生不死的活着?他们不敢生,用尽办法隐藏自己,封印镇压自己。他们不敢死,那样就会变成罪人。到底是怎样的悲楚。五行练体第一步。修灵第二步。修魂第三步。而之后登临道之极境的七境。心中一丝清明,抛却凡尘往事,对吗?心魔?不,那不是阻挡我摒弃执念的理由。打碎它,还我本来面目!
  • 女皇复活系统

    女皇复活系统

    上登凌霄劈星月,下踏九幽斩黄泉。阻我女皇复活者,虽强必诛!
  • 恰似故人归啊

    恰似故人归啊

    仙国子民都知道皇宫里有一个荒诞不经的仙后,喜欢美男,还霸着国君不放,强嫁给小白兔国君,蓝瑟听着传言后气得吐血,到底谁强嫁啊!一朝离奇死去,却在冥君驶月飞车中醒过来的,从此人间不再是归途,而是戏场,她不过是执笔写故事的旁观者。
  • 爱迟了,再等等

    爱迟了,再等等

    从被接回顾家的那天起,她受的欺负和诬陷就没断过,而她的容忍换来的却是被卖到会所进行拍卖。她觉得整个人生都毁了,她不甘心,她怨恨,都这个时候了,上帝的窗怎么还不开呢?后来,他为她推开了门,拥她入怀,给她肩膀,给她阳光。我弱,你们欺我!我强了,你们欠我的,是不是该还了呢?若前路一片黑暗,那别急,再等等,爱迟早会来的,只是来得早晚的问题。
  • 这个魔神你惹不起

    这个魔神你惹不起

    【免费火爆,百万在读】宠妻狂魔,世界上最后一个神,魔神苏阳降临地球!兵王,医圣,系统拥有者,重生仙帝通通不是我的对手!我一挥手,银河系爆炸!苏阳道:“老婆,今天吃红绕龙肉,还是酥炸凤凰?”林倾衣:“我要吃烤鲲鹏!”……本书为无敌文,杀戮果断,宠妻文!(详情请看文章)欢迎加入这个魔神你惹不起,群聊号码:882798033
  • Second Chances

    Second Chances

    Second Chances is a hopeful and thoughtful compendium of anecdotes from people who have wanted another chance at something—and have taken it. It's the big stuff like going back to college after the kids have grown up, as well as the little things like getting a judo belt when you thought you could hardly manage a push-up. The book collects the hopeful examples of people who found a leg up, another spurt of energy, a hidden talent, or even an untapped strength, sometimes with the unexpected help of friends or strangers. Combining the feel-good qualities of One Good Deed and the crowdsourcing methods of Like My Mother Always Said, Erin McHugh's latest book is an inspirational guide about letting the future win over the past.
  • 九月七日喜欢你

    九月七日喜欢你

    一个厚颜无耻,一个薄情无义。厚颜无耻:她死皮赖脸的住进他家,“大白,我的早安吻呢?”“大白,我的午安吻呢?”“大白,我的晚安吻呢?”“大白,你在哪呢?大白,大白?大白,我的日常吻你还没给我呢...大白!”躲在暗处的大白,静静的看着那个索吻的疯女人,还是这里比较安全!薄情无义:“宝宝,我要抱抱~”“好~”“宝宝,我要和你一起睡觉觉~”“好~”“宝宝,我要亲亲~”“好~\(≧▽≦)/”“宝宝,我们来生娃娃吧!”“……这个,不太好吧~#^_^”一旁的南,顿时无语,我看你好的很,巴不得和老大生个足球队,可怜他家老大的清白啊……
  • 华严宗章疏并因明录

    华严宗章疏并因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