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0400000009

第9章 从洞里到洞外

——解读《防空洞里的抒情诗》

顾名思义,这是一首与防空洞相关的抒情诗,然而诗人的视线并未局限于防空洞里的狭小天地,而是以丰富的想象建构了一个洞外的世界,并凭借智性的思考和戏剧化的表达方式游走于洞里洞外,在两个维度之间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

全诗共7节,53行,下面分节解读。第一节开头写道:“他向我,笑着,这儿倒凉快,/当我擦着汗珠,弹去爬山的土,/当我看见他的瘦弱的身体/战抖,在地下一阵隐隐的风里。”这里的“他”显然并不特指某个人,而指代当时遭受战乱的民众中的任何一员。比起第一、第二人称的局限性,这里的“他”很自然地把苦难普泛化了。“我擦着汗珠,弹去爬山的土”,表明奔向防空洞有一段危险艰难的路途。有了这句铺垫,下面的“战抖”便更加合情合理。或者是因为一路跑来的疲劳,或者是因为地下冷风的吹动,总之,是因外界的刺激而导致的生理反应,而不是内心恐慌的外化。真正从诗中可窥见“他”内心世界的,是“笑着,这儿倒凉快”中流露出的轻松自在。接下去几行:“他笑着,你不应该放过这个消遣的时机,/这是上海的申报,唉这五光十色的新闻,/让我们坐过去,那里有一线暗黄的光。”这里又一次出现“笑着”,进一步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很显然,“五光十色的新闻”与“一线暗黄的光”形成对照,虽然洞里如此昏暗,“他”还能怡然品味报上的花边消息。对于这种庸常麻木的状态,诗人的讥讽不言自明。防空洞的坚固暂时隔离了死亡的威胁,洞里便成了“他”读报的好地方,本应惨淡的避难时光也化为“消遣的时机”。然而这一切轻松的叙述都出自“他”的视角,于“我”又感觉如何呢?接下去诗人将笔锋一转,触及到了“我”的内心世界。“我想起大街上疯狂的跑着的人们,/那些个残酷的,为死亡恫吓的人们,/像是蜂拥的昆虫,向我们的洞里挤。”“想起”表明后面呈现的场景出自“我”的想象,“疯狂”极言人们“为死亡恫吓”的恐惧之深,“蜂拥的昆虫”则点明逃难人群的数量之大,同时也勾勒出被战争异化的人的生存景象。人的生命被肆意践踏,就像昆虫一样随时可能遭到灭顶之灾。尤其“向我们的洞里挤”,更是写出了人们为逃生而做出的近乎疯狂的努力,这里的“挤”既是洞外世界对洞里世界的强大冲击,也是诗人主观想象对现实境遇的无形逼近。诗人用“想起”一词,自然地将目光从洞里透向洞外,在两个层面构成鲜明对比,一层是洞里的安宁与洞外的混乱相对比,表明了诗人对战争的极度憎恶和对民众的关切之情,另一层是“他”的漠然麻木和“我”的敏感痛苦相对比,隐含了对庸众麻木混沌的生存状态的深刻批判,体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高度自省。

第二节,诗人宕开笔墨,把视线投射到洞里的群体身上,由“他”的一人独奏变成了“他们”的众声喧哗:“谁知道农夫把什么种子洒在这土里?/我正在高楼上睡觉,一个说,我在洗澡。/你想最近的市价会有变动吗?府上是?/哦哦,改日一定拜访,我最近很忙。”这些没头没脑的对话看似杂乱无绪,实则是诗人的精心安排。通过插入语“一个说”表明这里的“我”已不是第一节中指代自身的第一人称,而是群体对话中的自谓。听听这些群体交流的内容:睡觉、洗澡、市价……皆是琐碎无聊的日常性话语。单看这些似也合乎情理,但一旦联想起此刻交谈的场所和那一触即发的战争,便不能不为这些生灵们浑浑噩噩的生存而感到悲哀了。这正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诗艺:以戏剧化的对白代替直抒胸臆的宣泄,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庸俗市侩的众生相。接下去:“寂静。他们像觉到了氧气的缺乏,/虽然地下是安全的。互相观望着:/O黑色的脸,黑色的身子,黑色的手!”这里的“寂静”与前面的众声喧哗形成对比。“氧气的缺乏”一方面显示了这是在防空洞里,另一方面也隐喻着战争的迫近。“像”是一种揣测,也是一种反讽,表明“他们”由闹而静的真正原因不在这里,而是为了后面的“互相观望”。“O黑色的脸,黑色的身子,黑色的手!”那触目惊心的“黑色”既是洞里光线昏暗而造成的效果,也是战争迫近而造成的一种悲观情绪。“这时候我听见大风在阳光里/附在每个人的耳边吹出细细的呼唤,/从他的屋檐,从他的书页,从他的血里。”这三行同第一节的最后三行一样,也是“我”对洞外世界的想象,不同的是,前面用的是视觉,这里用的是听觉。一看一听,诗人巧妙地完成了对外面世界的想象性建构。这里又一次出现“风”,却已不再是“地下一阵隐隐的风”,而是“在阳光里”的“大风”,显然它超越了前者具有的实际涵义,象征着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意横行的恐怖力量。后面的“屋檐”、“书页”、“血”也都各有所指,表明这种恐怖力量正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存环境、精神家园乃至整个生命。

第三节与后面的第六节插入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梦境,充满迷幻诡异的色彩。“炼丹的术士”为了炼出长生不老的丹药,在困倦中“不觉堕入了梦里”,他梦见“无数个阴魂跑出了地狱”,把他“悄悄收摄了,火烧,剥皮,/听他号出极乐国的声息”。这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反讽:妄想不死的术士会在潜意识里被死者“收摄”,不仅要忍受“火烧,剥皮”这样的酷刑,还要“号出极乐国的声息”供死者嘲笑,这对于术士不仅是肉体上的极度摧残,更是精神幻想的沉重打击。最终,由于灵与肉的双重覆灭,“在古代的大森林里”躺下了“那个渐渐冰冷了的僵尸!”乍看起来,对这个梦境的书写突如其来,令人不解,其实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所在。他藉此在潜意识层面隐现出术士对自身行为的怀疑和对死亡终将来临的恐惧,从而在解构术士空妄之举的同时也解构了自古及今人们幻想不死的欲念,更加凸现出现实苦难的不可避免和个体生命的短暂脆弱。

第四节,诗人又将思绪拉回到现实之中。“我站起来,这里的空气太窒息,/我说,一切完了吧,让我们出去!”“窒息”一词隐现的是一种深刻的自省品格:“我”终究不安于在防空洞里偷生,渴望到洞外的广大天地里。“但是他拉住我,这是不是你的好友,/她在上海的饭店结了婚,看看这启事!”当“我”已不堪忍受脱离现实生活的“窒息”时,洞里的庸众依然发出如此无聊的追问。诗人虽未直接言说自己的愤怒,却在“我”与“他”的言行对比中隐含着一声沉重而悲哀的叹息。

接下去第五节换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把叙述的视角投射到遥远的过去。“我已经忘了摘一朵洁白的丁香夹在书里,/我已经忘了在公园里摇一只手杖,/在霓虹灯下飘过,听Love parade散播,/O我忘了用淡紫的墨水,在红茶里加一片柠檬。”按照梁秉钧先生的解释,此处“因为采用了普鲁弗洛克式的独白,‘我’与‘他’不是那么容易分辨了”。不管“我”指代的是谁,这几行所回忆的都是战争前的生存状况。诗人排列出丁香、书、手杖、霓虹灯、墨水、茶、柠檬……这些精致优美的物象,旨在点缀一种高雅、浪漫的场面,同时,运用洁白、淡紫、红这些赏心悦目的色调营造出温馨、宁静的氛围。但这令人陶醉的一切如今都被我“忘了”。简简单单的一个“忘”字,在此重复三次,其中包含的无限伤感与沉痛令人回味。“当你低下头,重又抬起,/你就看见眼前的这许多人,你看见原野上的那许多人,/你看见你再也看不见的无数的人们,/于是觉得你染上了黑色,和这些人们一样。”换用第二人称书写,既方便言明“我”遗忘往昔的原因,也体现出诗人力图唤醒庸众的启蒙精神。由于对现实境况和生命存在的形而上思考,诗人的目光总是从洞里投射到洞外,于是“看见眼前的这许多人”,“看见原野上的那许多人”,乃至“看见你再也看不见的无数的人们”。这些显然都是指在战争中四处逃难的无辜民众,诗人时时在为他们的悲惨命运担忧。“于是觉得你染上了黑色,和这些人们一样”,这里的“黑色”与前面的洁白、淡紫、红等色调形成尖锐的对立,残酷的战争使大地上一切有生机的东西都凋零了,剩下的只是令人恐怖、绝望、悲观的黑色。诚如谢冕先生所言:“在这位学院诗人的作品里,人们发现这里并没有象牙塔的与世隔绝,而是总有很多的汗味、泥土味和干草味。”在那个流行战鼓号角、处处热血沸腾的大时代里,穆旦坚持着自己的表达方式,以智性的思考体现了对受难民众的悲悯之情。

第六节是对第三节的遥相呼应。时空尚未改变,恶梦已然醒来。“那个僵尸在痛苦地动转,/他轻轻地起来烧着炉丹,/在古代的森林漆黑的夜里”,似乎一切依旧,而在这时,“毁灭,毁灭’一个声音喊,/‘你那枉然的古旧的炉丹。/死在梦里!坠入你的苦难!/听你极乐的嗓子多么洪亮!’”这个声音在术士经历一场恶梦后骤然响起,仿佛是从那个神秘的梦魇中飘来,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术士在幻觉之中听到的呼喊。在经历了这样一场由生而死、死而复生的梦境后,术士终于彻悟出“毁灭”乃是不可抗拒的趋势,“枉然”、“古旧”意在讽刺一切妄想不死的努力都是徒劳,“死在梦里”表明术士已经在恶梦中为愚蠢的炼丹之举敲响了丧钟。“听你极乐的嗓子多么洪亮”与第三节中“听他号出极乐国的声息”相呼应,所不同的是,用第三人称“他”表明的是“阴魂”对术士的讥讽,而第二人称“你”却是术士的自我朝讽,这种自我否定显然比前面他者的否定要更加坚决和彻底。这里续写了第三节中的古老梦境,从而将历史与现实相互交织,延宕了诗的时间深度。同时,术士在梦中的自我否定也是诗人剖析现实境遇的历史回应。既然“毁灭”是人类有史以来不可避免的最终结局,那么如今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便更加具有一种令人绝望的悲观色彩。

最后一节,诗人又回到了洞外的现实世界中。“谁胜利了,他说,打下几架敌机?/我笑,是我。”在这里的一问一答中,“我”已经趋于虚化,其具体所指难以辨认。接下去几行展现的是一幅轰炸结束后的场景。“当人们回到家里,弹去青草和泥土,/从他们的头上所编织的大网里,/我是独自走上了被炸毁的楼,/而发见我自己死在那儿/僵硬的,满脸上是欢笑,眼泪和叹息。”这里写出了“人们”与“我”的不同举动:“人们”是“回到家里,弹去青草和泥土”,一个“弹”字,何其轻松、自如,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庸众漠然、麻木的心态。而“我是独自走上了被炸毁的楼”,“独自”表明“我”不甘沉沦于自保,而默默去凭吊轰炸后的遗迹。“发见我自己死在那儿”这句话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可以认为这里的“我”不特指某个人,而是民众中不确定的任何一员,因为战争形势的严酷,“我”可能随时在轰炸中死去。据此,梁秉钧先生的分析颇有见地。他认为:“诗最后写出‘我’的死亡,令人感到诗中的我是极度虚构的了……‘我’既生存亦死亡,既欢笑又流泪,既胜利,但亦失败了。‘我’是每一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这些角色去体会不同的人。”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这里的“我”还是诗人自谓。由于清醒地洞见了现实的残酷和个体生命的困境,诗人不愿和庸众一样浑浑噩噩地活下去,“回到家里”无非是又钻进另一个防空洞。他宁愿保持痛苦的清醒,勇敢地“走上了被炸毁的楼”,最终冲破了防空洞的束缚,放眼于洞外的苦难大地。所以,尽管为此“我”“僵硬的”死在那儿,却“满脸上是欢笑”,那分明是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而“眼泪,和叹息”则传达出“我”对庸众麻木冷漠的生存状态既忧虑又无奈的复杂心绪。

总之,在《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中,诗人以娴熟的诗艺游走于洞里、洞外两重天地,用智性的思考传达了自己对民族、时代和生命存在本身的形而上思考,在那喧闹沸腾的大时代里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难能可贵的独立品格和丰富深刻的自省精神。

(代琦)

同类推荐
  • 流逝的春天

    流逝的春天

    《流逝的春天》作者漫兮的散文集。漫兮,本名付金华,屈原故里秭归人。性情安然沉静,喜好读书写字。相信文字是心灵很忠实的朋友,愿与文字之手相待一生,愿以淡定从容的心态,静静地坚守潜流与文字之间的芬芳,且把这些当成人生很美的向往。有诗歌、散文、书(影)评、小说等文字散发于各类报刊杂志。
  • 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

    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

    本著对当代文学批评所涉及的价值观念系统,包括审美价值观、社会历史价值观、人性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并联系当代文学批评实践问题加以评析,进而思考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立场与价值观念重建问题。学理思考探讨与现实观照评析相结合,视野宽阔,富于启示意义。
  • 七里山塘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七里山塘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说到诗词里的苏州,除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要数七里山塘街的流风遗韵了。本书以苏州地方的诗文典故、人物事迹为中心,讲述古往今来苏州及苏州人的历史变迁、道德文章、诗意风情。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唐诗爱好者而编辑的唐诗选本,是新时代的唐诗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
  • 马语:六十年风雨

    马语:六十年风雨

    这是六位马年出生的老人在60岁来临之际为自己送上的一份特别的礼物。六位老人都曾参加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如今人到暮年,欲以文字的方式来梳理过去六十年人生的悲欢离合。书中内容多为对青年时代的追忆,对故土故人的怀恋,充满了人生的沧桑,也蕴含着对生命印记的深层思考。
热门推荐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人类的文明漫长而悠远,想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潮流。
  • 快穿之位面攻略我把自己给坑了

    快穿之位面攻略我把自己给坑了

    陵幽:冰晴,我恨你!【快穿1Ⅴ1】我就是来找个人,为什么把自己坑了?喂,你别乱叫,谁是你老婆!
  • 与你的七年

    与你的七年

    我为何无法无天,只因我生而为王,我的存在不允许失败!
  • 八卦线人G

    八卦线人G

    【推理,破案,甜宠,1v1,不甜不要钱】八卦有风险,入行需谨慎!热衷于搜集各种八卦的吴智慧,只因拍了几张照片就被卷入一系列凶杀案,从此化身“方”神,无差别攻击,见谁“方”谁。终于有一天,某人也难逃厄运。吴智慧:万能的朋友圈,老公失忆了,不记得我是谁,我该怎么办?ps:先k歌还是先蹦迪,选择困难,在线等挺急的!!!某人:……①正经推理文②案子都比较短,整体还是探案集的结构③有言情HE
  • 恋恋有情人

    恋恋有情人

    沈岁岁没穿书前的顾初年,冷漠无情,对原主厌恶至极。沈岁岁穿书后的顾初年,两种人格每天变着花样撩她。顾初年挑了挑眉,邪佞的威胁道:“以后还敢不敢逃了?”“不敢了,我保证乖乖做你的贴心小棉袄!”
  • 反穿现代养大佬

    反穿现代养大佬

    杨子妍前世也养过大佬,养得宋沂航平步青云,高门另娶。反穿现代,她看着家里的三个萝卜头。“给你们口吃的就行了,要什么自行车。”从小缺衣少食的弟弟们感动到泪目,姐姐是什么人美心善的小仙女。#惊宋沂航又又又被揍了!#听说是被某人按在麻袋里揍的。他还放出了狠话,以后见他一次打他一次。“我管你是不是上辈子的事,欺负我们家妍妍就是不行!”杨子妍无语极了,“可以,但没必要。”后来某人突然翻车,惊觉自己才是负了她的人。杨子妍:“呵呵”三个大佬弟弟:“来来来咱们比划一下。”我方输出1号选手:数学天才2号选手:计算机大佬3号选手:国际心理学家他有千万个成为奸臣的理由,但是为了杨子妍,他成为了一代名相。来于虚无,归于万物。极其所能,许她今生百岁无忧。『女主反穿』『男主轮回』『赚钱养家』
  • 斗罗大陆之永恒龙魂

    斗罗大陆之永恒龙魂

    他,缓缓经过.....他,缓缓走过.....他,缓缓离去.....而你却浑然不知。他不会回头。也不会停下,更不会离去。当一位少年与他对视之时,一个传奇,就此诞生!
  • 妖娆嫡女惑天下

    妖娆嫡女惑天下

    前世她收敛锋芒,帮他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结果也因他而成为过街人人喊打的“被小三”。今生在这个男子为尊的古代,女子只是附属品,又何谈爱情,只怪自己太傻,现在撕开爱情的伪善,冷心薄情,宁与青灯为伴,孤老一生。停,停,停,某女主:“说好的江湖呢?我的武侠梦呢?怎么变成凄惨悲情的故事了,重新写……”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女子追寻武侠梦,顺便捞了一个金主的热血女强文。【小剧场之一】“你这一身紫衣,天天穿不腻吗?”“你不知道江湖上如何称呼我吗?音刹紫衣,我这一换行头,破坏的是我好不容易在江湖上积累的形象,懂不!”司徒明静掏掏耳朵,“我的意思是,你衣服右边袖口上有一块污渍,这是得多久没洗衣服了?”……【小剧场之二】一个漆黑的夜晚,一只黑影从窗口跳进司徒明静的房间,唰地一声,被一阵掌风刮倒在窗外大树上。黑影无奈,喊道:“静儿,是我……”司徒明静揉了揉眼睛,道,“我还以为是一只猫呢。”黑影:“……”司徒明静继续道,“有门你不进,非得爬窗,你说你好好换着人不做,却要做猫,何苦呢?”黑影吐血怒吼道:“是谁说过的戌时不准找你!”
  • 请我让我

    请我让我

    深刻的情感伴随着我们的人生。人生中的每一份感情都是我们内心的渴望。情感没有好坏没有对错,每份感情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不应该去贬低不应该去破坏。请我让我予你祝福……
  • 姑姑

    姑姑

    我爷爷抱走我姑姑送人,我爷爷这一送,送走我父亲一生的幸福和安宁。我爷爷送走我姑姑,我父亲哭了一天一夜,绝食三天。第四天一早,我父亲坐在门槛,两眼空洞,身子软如面条。我爷爷揉搓咣当响肚子,喉咙打出冒番薯汤酸味儿饱嗝,脑袋昏昏,说:不吃,饿死你,我还能多一口饭吃,看你硬还是我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