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8000000005

第5章 《皋陶谟》——尧舜时代的思想导师

《皋陶谟》集中展示皋陶的政治智慧。据《尧典》记载,皋陶是舜任命的大法官。他通常也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法官,甚至可以视为“法官”这种职业的开山之祖。同时,他也许还是中国有史以来实际政治地位最高的职业法官。他的见解并不仅仅局限于司法或狱讼,相反,他思考了那个时代最重要、最根本的政治问题。有一些文献,把皋陶与尧、舜、禹合并在一起,统称为“上古四圣”,这当然是一个很高的荣誉。然而,《皋陶谟》表明,他确实配得上这样的荣誉。在这篇以他作为主题的文献中,他主要论述了为政、识人、安民等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政治问题。就像柏拉图写下的那些著名的对录话一样,他对于这些政治问题的基本观点,也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的。他当然是对话过程的主导者,大名鼎鼎的禹,反而屈尊地为他充当了配角,充当了他的倾听者——单是这样的角色安排,就已经烘托出某种意味深长的效果,包含了一种无言的评价。因此,《皋陶谟》的全文虽然只有400余字,却是一篇不可忽略的经典。

先看皋陶说了什么。

对话一开始,皋陶就提出了一个命题:“如果君主诚信地践履古代圣王的德性,就会得到贤臣的襄助,政治就会趋于和谐。”禹赞同这个说法,并进一步追问:“那么,怎样才能践履古代圣王的德性呢?”皋陶告诉他:“一方面,要慎修身,常思长久之道;另一方面,要亲九族,让大家都能理解、并进而追随君主的想法。只要慎修身、亲九族,即使行之于近处,也可影响至远方。”禹再次表示信服。皋陶又进一步指出:“君主要行此道,在于能知人善恶,择善而任用;在于能安顿民众,为政以安民。”禹说:“能知人善恶,就是大智;能安顿下民,就是惠政,两者都颇为不易。如果尧帝能做到这两点,朝廷中怎么会有欢兜、苗君这样的恶人、佞人呢?”于是,皋陶向禹全面介绍了知人与安民的具体方法:

要了解一个人的德性,可以从九个方面加以考察:宽宏而坚定,柔和而卓立,谨慎而恭敬,多才而认真,驯服而刚毅,正直而平和,简易而方正,刚正而充实,坚韧而良善,等等。这九项德行,如果能坚持其中三项,就可以做卿大夫;如果能坚持其中六项,就可以做诸侯;如果把众多具有三六之德的人都用起来,政务就会得到很好的处理。至于安民的方法,则要求君主:不图享受,没有私欲,警惕事变之微,兢兢业业,国事无小事;要设官佐治,要人尽其才;典礼德刑都源于天,因此,上天规定了基本的人伦关系,君主应当弘扬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常性;上天又规定了基本的等级关系,君主应当推行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种礼法;上天又要求任命九德之人,分任五爵;上天还要讨伐有罪之人,因此,应当规定五种刑罚,使处罚轻重有据。而且,民之所欲,天必与之,天意与民意是相通的,为君者不可不敬惧。

皋陶的这些政治见解,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所谓“一个中心”,是指君主的德性。这是美好政治的起点,也是美好政治的关键所在。政治是否上轨道,是否政通人和,主要取决于君主内在的德性修养,以及这种德性的外化、践履。因此,美好政治的第一步,在于提高君主的道德修养。君主的德性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就能够让他的整个宗族得到感化,亲善和谐。而且,宗族之内的每个人,又可以进一步影响与他们相联系的其他人。因此,君主的德性,虽然只能被君主身边的人直接感受到,但是,君主身边的人却可以把这种德性向外部、向四夷、向天下不断地传递、扩散。这就是皋陶的政治哲学的精髓。

皋陶的政治哲学与《尧典》叙述的唐尧的政治哲学,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都认为,君主是政治的发动机,是政治的第一推动力,他们都把君主的“内圣”作为“外王”的依据。这样的政治哲学,构成了中国数千年来主流政治哲学的内核,一直到清朝末年,才逐渐衰歇下来。这种政治哲学衰歇的原因,是民主政治的兴起,及其所带来的新的政治观念:民众是政治的起点。在西方式的选举制度中,尤其是在“大选”中,未来的政治领袖只有迎合多数民众的价值偏好、内在需求,才可能在“大选”中胜出。因此,政治领袖的想法、愿望,就不大可能超越多数民众的想法或愿望。政治领袖的神圣性或韦伯所说的“奇理斯码”,也就失去了根基。不过,在人类文明初期,把政治秩序、文明秩序建基于政治领袖的个人魅力,并不是一个特殊的现象,而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譬如,《圣经》中的摩西,与中国的尧、舜、禹,就属于风格相似的魅力型领袖。从后来表现出来的发展、演变规律来看,这也许是神权政治时代的必然产物。

如果说,君主的德性作为“一个中心”,可以归属于实体性的政治问题,那么,与之相对应的“两个基本点”,则可以归属于程序性的政治问题。因此,在君主践履古代圣王的德性的同时,要实现美好的政治,还有待于两种程序性的方法,一是识人,二是安民。

所谓识人的方法,主要用于选拔官员。用现代的流行语言来解释,就是: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为了选拔优秀的官员,皋陶提供了九项标准,这些标准其实也是考核官员的标准。一个理想的官员,就应当符合这九项标准。不过,颇具实践智慧的皋陶并不要求所有的官员都符合这九项标准,因为,这九项标准实际上描绘了一个政治完人的形象。退而求其次,皋陶认为,如果有人符合其中的三项,就可以出任卿大夫;如果有人符合其中的六项,就可以做诸侯。这就是说,一个人政治职位的高低,与他的道德水平的高低应当保持正比例关系。政治地位越高的人,对于他的要求也应当越严格,他的德性修养也应当越高。

虽然皋陶已经列出了九项识人的标准,但从技术的眼光来看,这九项标准事实上并不能严格区分。九项标准所包含的十八个汉语词汇,都是一些褒义词,或者说,都在于描述人的德性的各个侧面,它们之间实际上是相互交叉的。后来,为了描述一个完人的形象,常常就把这些词汇堆积在一起。一个典型的事例是慈禧太后的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皇后”之前的修饰词长达23字。如果要追根溯源,皋陶提出的九项识人标准,可谓这类谥号的滥觞。这些原本用来选拔、考核官员的美好词汇,经过变形处理之后,被君主们用到自己身上了。

所谓安民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理庶众。按照皋陶的论述,其方法又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重视人,要发挥人的作用。这里的“人”,主要是指承担着治国重任的君主及其百官。其中,君主自己要敬业,官员的集体智慧也要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要重视制度建设。皋陶主要谈到了三种制度:五种伦常制度,五种等级制度,五种刑罚制度。五种伦常制度与五种等级制度主要立足于正面的、建构性的规定:不同身份的人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当做什么。较之于这两类正面的、建构性的制度,五种刑罚则是负面的、惩罚性的制度,主要针对那些违反了五种伦常关系、五种等级关系的人。如果要比附现代的法律体系,那么,五种伦常制度和五种等级制度近似于现代的宪法、行政法、民法之类的旨在建构、形成秩序的法律,而五种刑罚制度则近似于刑法、处罚法之类的旨在修补、救济秩序的法律。

可见,皋陶关于识人与安民的设想,足以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政治运行图:既要发挥君臣的德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注意建章立制。强调君臣的德性,以及这种德性的发挥、外化,不仅增加了政治的正当性依据和道义基础,而且还可以为世俗的政治实践赋予形而上的意义和价值,这些具有超越性的意义与价值,既安顿了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也孕育了中国早期的政治哲学与法律哲学。强调建章立制,主要在于完善政治的运行制度、技术、规则,可以归属于政治的形而下的部分。这些“五伦”、“五等”、“五罚”,开启了中国早期的政治科学与法律科学。政治哲学面向主观的人,关注人的德性;政治科学面向客观的法,关注制度与技术。在皋陶的论述中,这两个方面,都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表达。

在西方思想史上,柏拉图关于人治与法治的观念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早年强调哲学家之治,晚年强调法律之治。在中国思想史上,由子思、孟子一派所开创的心性儒学,主要强调“内圣”对于政治的决定作用;比较而言,公羊学派更多地强调制度对于政治的决定作用。这些“轴心时期”的思想巨人,大多在人与法、心与物、德性与制度等二元划分中作出了非此即彼的选择。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早在“轴心时期”之前,在更古老的皋陶的叙述中,我们就已经看到了德性与法制的结合对于文明秩序的积极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确实出现过一个美好的“三代”,如果“三代”时期确实有一个皋陶,如果《皋陶谟》确实体现了皋陶的思想,那么,皋陶的政治思想很可能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三代”时期的政治实践。在中华文明的初始时期,如果说政治领袖是由尧、舜、禹先后担任的,那么,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导师,也许就是皋陶。正是因为皋陶的这种不可替代的思想地位,在“虞书”的多篇经文中,皋陶都出场并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因此,不论《尚书》各篇的真伪到底如何,流传至今的尚书文本中的这种安排,必然隐藏着中国早期文明在逻辑上真实的某些信息。

同类推荐
  • 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陌生人/韩少功作品系列》是该系列第五卷,收录作者六十四篇随笔。关于社会与历史、关于人生与道德,关于文学与文化等各方面,作者都有精到的见解和完美的诠释。作家中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对转型期的现代中国进行多角度的反思与批判,对全球化时代众多尖端性的人文话题有广泛介入,颇具时代的厚重感与人性的震撼力。《文学的根》、《性而上的迷失》、《“文革”为何结束》等重要篇聿在境外评介发表,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同行们的关注。
  •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本剧是前身为莎士比亚纪念剧院的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演出频度最高的剧目。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瑟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 2016年中国诗歌排行榜

    2016年中国诗歌排行榜

    本书内容包括《吉隆坡云顶赌城联想》、《父与子》、《在猎户星座下》、《许多的骨头》、《在什么的边缘》、《饮酒》、《植物的哀歌》、《狗的悲剧》等。
  • 眼光

    眼光

    本书是本散文集,文中虽然很多写的是生活中的事,但作者有一双锐利的审美眼光,擅于将许多人眼里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东西,从中发现美、提炼美,体现出智慧、善良、美、真、自由、希望和爱。每一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供人品尝和回味。
  •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奥威尔纪实作品全集)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奥威尔纪实作品全集)

    西班牙内战是奥威尔第一次亲临体验战争的残酷和萧条,为他以后作品的反战基调奠定了基础。可以想象,从未涉足政治的文人奥威尔面临残酷的意识形态斗争和政治的党同伐异时内心的彷徨、无助和绝望。在目睹了许多曾经在前线共同作战的友人没有战死在前线,却死于自己人的迫害之后,奥威尔对苏联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怀疑,从此走上了反对极权体制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是西班牙内战这个熔炉促使奥威尔的创作热情和才华从控诉外在的世界表象的不公转向了对内在的体制和人性进行深刻反思。而共产国际、西班牙政府与英国媒体对西班牙内战的歪曲描写和为达目的操纵宣传工具的做法促使奥威尔开始思考历史的真实性,并在《一九八四》中升华为对极权主义操纵历史手法的反思。1946年,奥威尔写道:“自1936年后,我所进行的严肃创作的每一行话,都是在直接或间接地反对极权主义体制,并为民主的社会主义体制鼓与呼。”
热门推荐
  • 她是一只猫头鹰

    她是一只猫头鹰

    来自月亮的猫头鹰少女苏夜在人间寻找丢失的月魇之茧,意外成为某高校一品校草的宠物。从此开启了保护校草,为校草洗衣做饭,打梦魇的女仆生涯。但是好心没好报……
  • 农家小厨女

    农家小厨女

    穿越沦为农家女,未过门便死了未婚夫,婆家还要来讨礼金,婶婶们又天天算计。她周小溪怎么这么倒霉,碰上这么多牛鬼蛇神。我呸,看我厨艺在手,如何发家致富虐渣渣,手撕极品白莲花。烦的是那只妖孽美男穷追不舍,死缠烂打……蒋朗书:来来来,我们来聊聊人生。周小溪怒:说好只是聊人生,怎么就开始生人了呢???
  • 星空脑回旋

    星空脑回旋

    穿越多维时空,找到另一个自己,回到二十年前。重回那似水流年,跃不过此间年少。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 香江之大亨崛起

    香江之大亨崛起

    1979年胡兵来到纸醉金迷的香江,开始了声色犬马的生活……曾经渴望不可及的,幻想式的,一切一切都一一实现……
  • 幻星游记

    幻星游记

    探险队在鄂西的森林,发现陨落的天外怪船,和散落地面的动物骨架。不知是谁开启存封N年的按钮,奇迹出现了!
  • 汉末之袁氏争霸

    汉末之袁氏争霸

    21世纪的屌丝袁旭,走在大马路上低头玩着手机,咚的一声掉进了没盖好的下水道了,啊,我再也不低头玩手机了。然后当袁旭清醒时发现自己变成了婴儿,苍天那,大地啊为什么会这样......于是袁旭在汉末开始了征战天下。
  • 顾家夫人不简单

    顾家夫人不简单

    生活总是充满惊喜,在花样年华时,苏荼就收获了一份惊喜,那是顾盼生,这个人住进了她的心里就再也没有出去过。随着生活的浮沉,他们在一起过,也分开过,所有的欢笑悲痛中,见证的是他们之间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也是对世界原有的认知的破裂。当世界和平不复,且看他们如何一起携手改变这个世界。【本文纯属虚构,不喜勿喷,不服王者来战!】
  • 有妖气:蛇王的倒霉妃(全本)

    有妖气:蛇王的倒霉妃(全本)

    谁有她倒霉,捡块玉石穿越,算命的还说她是天煞孤星,连自己也克死了!而且这是什么魔幻世界啊,美男成群,神魔乱舞的,个个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尤其这位蛇王大人,虽然俊美,但冷酷无情不说。修炼要她陪,喝酒要她陪,不高兴了也要她陪,睡不着也要她陪!可盖棉被纯聊天可以,她没打算做蛇王的女人啊!“陆静茗,你只能是我的女人,不准你喜欢别的人,想也不可以!”他还想封她为妃?做梦去吧。她不要嫁给这个冰块蛇王,绝不!你不看那狂野的龙王,还有风情万种的狐狸精,都在算计着想抢走她。那邪魅的美男子和紫眸少年为她争风吃醋,就为争谁是好师兄。更有那谪仙和黑暗邪魔在旁虎视眈眈。她是什么,神女?人形法宝?还是香饽饽?反正她要逃,正好有美男帮忙——干脆一起私奔吧,先逃出这可怕的地方再说。“你是我的女人,永远都别想从我手里逃出去,想逃,先生个宝宝再说吧。”俊美无情的蛇王冷笑道。“god,我不要生个蛇宝宝!”-------思思的新文,大家撒花票票支持哈。《凤凰斗:第一嫡女》http://m.pgsk.com/a/469117/---思思的微博:http://m.pgsk.com/weiyin1987欢迎围观。木有钻石,木有神笔,木有鲜花,泪,连咖啡都没了,更新啊,思思在努力更新了,伤不起啊有木有!
  • 胡风的革命心态

    胡风的革命心态

    1955年夏天,信心满满“站起来”的新中国,发生了一件在后来被反复提及和纠缠的案件——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这件事在现在看起来,与建设一个从战乱中走出来的强大的中国,与摆脱一穷二白的国家目标是如此的不协调。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充满了期待,认为在这个摆脱外乱内战的和平的社会中,一个休养生息的时刻已经来到,国富民强的梦想将成真。然而,对于革命的转向,从军事战线转向思想文化领域,并且将渗透在自己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对于其后果并没有足够的准备。胡风案件无疑对此后不断的思想文化运动有着预示的作用,从那以后以政治的手段整治文艺成为这个国家现代史上常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