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1200000020

第20章 让浦东告诉世界(2)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模型,犹如一阕恢宏壮丽的凝固音乐:7.5公里长的滨江风景带曲径通幽,东方音乐厅静卧其中;10公顷中央绿地和无数的花园水池,衬起了林立的大厦。这些错落有致的大厦组成了有序的城市建筑空间,468米高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拔地而起,三幢超过400米的摩天大楼比肩而立,18幢高约200米的超高层建筑如众星捧月般簇拥在周围,构成沿江一条高层带,与百年外滩遥相呼应;后面,纵深成扇面展开的,是数十幢30层左右的大厦。这里的每一幢建筑物都匠心独运,风格迥异,而从整体布局上,又显得跌宕起伏,散聚相宜。这里的越江车行隧道和人行隧道、地铁、轻轨、道路、立交、轮渡等立体交通系统,也是那样地和谐完美……

显而易见,在全国各地的支持下,运用全世界的资金、智慧和物力,一个“多心组团”的现代大都市的框架已经搭起。

在功能开发的同时,规划中的第二轮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更大,起点更高,仅资金投入,就要比第一轮建设增加4倍。

地铁2号线——这条与浦西横贯南北的地铁1号线相交的地下大动脉,将于1999年10月通车。

外环线浦东段——这项构建上海外圆的跨世纪工程,将在本世纪末完成过半。

浦东航空港——远东最大的国际航空港,比现在的上海虹桥机场还要大4倍,1999年10月1日,它的第一条跑道届时将会把第一架巨鸟送上蓝天。

浦东深水港——它将结束上海没有深水港的历史。

信息港——正在构筑浦东连接全国和全世界的网上高速公路……

倘若从飞机上巡视浦东,从东方明珠塔上俯瞰浦东,从外滩遥望浦东,我们看到了什么呢——潮涌浦东,连天波涌的建设热潮托起的是一轮希望的太阳!

融汇百川

长江——一条负载着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与希望的“母亲河”,一条奔腾不息、浩荡入海的滔滔巨流。

从浦东新区最东端的外高桥保税区回首西望,祖国的千里沃野绵亘不绝;凭海临风,浩浩淼淼的太平洋连接着五大洲风涛。

浦东的全部启示——正是在长河入海的轰鸣中撞响一部全新的历史!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访问浦东时,上海市副市长赵启正向他介绍说:“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三幢超高层楼宇中,两幢已分别由中国和日本投资。”

一向思维敏捷的基辛格听了,立刻幽默地回答:“这第三幢楼应该由美国人来投资,以体现世界的美、中、日格局。”

一年后,已兼任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的赵启正副市长访问美国,应邀在基辛格博士的寓所共进午餐。席间,基辛格旧话重提:去年我去了浦东,看了以后,发现浦东是我去过的所有地方中最令人神往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地成功。

基辛格关于浦东的一席幽默话语,足以表明浦东今天的发展和进步,正在消除许多人对中国融入全球经济能力的最后一点怀疑。

世界,正在快速地走向未来。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领域不断获得突破。它们互相组合交叉,形成一个个前所未有的高技术群,并创立了一系列高技术产业。

抢占高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竞争的热点。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努力抓住世纪轮转的关键时刻,加速推动高技术产业化,并为之在全世界范围寻找新的市场。

浦东——正是一个世界级的新市场,集结了世界级的投资规模与世界级的人类智慧。

一批批国际政要来了……

一批批跨国财团和跨国公司来了……

他们带来了对市场的渴望,带来了与中国合作的诚意。

他们留下了自己的经济观念、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

而浦东,正是在日复一日与世界对话和交流之中,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热点。

在激烈的竞争中终于击败强有力对手日本汽车公司后,1997年6月12日,全球最大汽车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执行副总裁路休斯,与另一位副总裁、出任通用中国公司总裁的施雷思一同出现在浦东。

两位副总裁此行的重要任务,是要为中美间迄今最大的合资项目——总投资额高达15.7亿美元的“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公司”落户金桥出口加工区剪彩。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吴邦国分别为这两个项目题了词。出席这个隆重仪式的,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汽车工业领导小组组长黄菊,上海市市长徐匡迪,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可以说,中美双方都排出了颇为强大的阵容。

当时还称为“八佰伴国际集团”的和田一夫总裁,于1996年4月23日在东京郑重宣布:该集团总部将于同年6月从东京迁往上海浦东,并开始推进以中国为轴心的国际发展战略。

1996年7月1日,如期前来的八佰伴总部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典礼。几天后,李鹏总理在北京接见和田一夫,对八佰伴总部迁入浦东表示赞许。

也许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重大,和田一夫举家搬迁,入住了浦东的明城花苑。他特别喜欢不怕大海的企鹅,他自喻“他是第一只跳进大海的企鹅”。

和田一夫作过精细的测算:谁最先进入浦东,谁就能摘取“创业者的利润”。

效仿者如斯米克、西门子、欧姆龙、阿尔卡特等世界级跨国公司,也都纷纷涉洋渡海,抢滩进驻浦东以便开创它们更为辉煌的业绩。

据有关统计表明:到1997年3月底,浦东的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已有136个;世界上最著名的500家跨国大公司,已经有72家进入浦东,投资了110个项目。它们将一大批世界先进技术和产品移植到浦东,使浦东成为国际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最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浦东也随之作出了回报:到浦东投资的外资企业,成功率达到97.6%,投产企业的赢利率达到82%。浦东的投资环境,浦东的人才和技术优势,都给这些跨国公司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毫无疑问,众多跨国公司的介入,对于驱动浦东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尤其在调整产业结构、注重产业导向、建立产业基地、形成产业规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截至1997年3月,浦东累计引进外资项目4470家,总投资额197.06亿美元,协议引进外资达129亿美元。

在张江,由于一年前国家科委、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政府签约,要在这里共建“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确立了它中国“药谷”的产业地位,最近更是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好势头。

首先,是一批世界医药巨头纷纷抢滩张江。瑞士罗氏、美国美敦力、挪威奈科明、日本麒麟、香港华晨等十多个生物医药项目,已经或者即将在这里开工投产。这些生物医药项目在每公顷土地的投资超过1800万美元,每公顷土地上的科技人员有20人以上,建成后每公顷土地上的平均产值将超过2000万美元。

与此同时,以上海先锋药业、东昕等为代表的民族医药工业也在张江崛起。其中,前身为上海第三制药厂的先锋药业,是我国医药工业投资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孢菌生产基地,如今在张江建起了占地面积达16.8万平方米的新厂房。而东昕公司的产品,则是我国自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基因工程产品。

今天,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经济大潮,浦东已确定了自己迈向21世纪的“四个目标”、“四大科技工程”和“七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这四个目标是:到2000年和2010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0%和6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和30%;基础设施现代化、第三产业电子化、政府办公自动化、行政信息网络化;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建成现代化城郊型农业。

这四大科技工程是:东上海科技城工程,浦东信息港工程,浦东生物医药谷工程和第三产业电子化工程。

这七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是:现代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现代通信技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产业,计算机及其软件产业,微电子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海洋工程技术产业。这些产业在“九五”期间的增加值少则数十亿元,多则几百亿元,将给浦东带来勃勃生机。

1996年9月24日,世界高空王子科克伦来到浦东,在刚刚矗立于这里的裕安大厦和宝安大厦之间,走过了一根细细的钢丝。1997年8月中旬,一幢更高的大厦——金茂大厦在浦东封顶,它将以420.5米的高度,成为“中华第一高楼”。

不过,浦东的高度,仍然没有从此被标定。

因为1997年内要动工的另一幢超高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不久又将在浦东拔地而起。它460米高的巍峨身躯,会超越芝加哥443.5米的西尔斯大厦和吉隆坡450米的佩特罗纳斯双峰大楼,成为在建大厦的全世界第一。

谁也无法确定,数年后,高空王子科克伦会不会又被邀请来这里,在一个崭新的高度,表演一场再次打破吉尼斯纪录的高空芭蕾呢?

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在为上海带来法国有史以来在海外举办的最大一个高科技博览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对浦东的热情。这位第三次访问中国的法国总统,选择在浦东发表他题为《我喜爱中国,让我们携手共事》的演说。

希拉克在演说中说:上海是中国现代化的熔炉,是在进行人类历史最惊人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国家向世界开放的象征。我愿意在浦东发言。在浦东——黄浦江的东岸,太阳升起的地方,上海正营造21世纪的美好未来,一定会重返亚洲经济大都会之列。

融汇百川,有容乃大。

开放的浦东已经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坚持改革开放路线的巨大气魄,以及浦东要成为中国同世界经济新的连接点的博大胸怀……

巨龙腾舞

长江流域对于中国经济之举足轻重,犹如密西西比河之于美国,莱茵河之于西欧。

溯古至今,长江流域发展历史悠久并延续至近代。一千多年来,长江沿岸经济发展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发展断层”,尤其是在近代,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纽带。

浦东,万里长江的“龙头”。

开发开放浦东,让巨龙昂首跃起,以牵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新的腾飞,是邓小平破题的一篇跨世纪力作。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精辟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为此,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十六字方针”——其全部内涵和外延为:浦东、浦西联动,黄浦江两岸“珠联璧合”,一齐向全国全世界敞开大门,广揽天下英才,融通全球资金,腾飞中华巨龙。

浦东开发开放,激荡一江春水。

“龙头”摆动,“龙身”与“龙尾”随之起舞——长江流域九省市和沿岸几十个城市,纷纷打破区域界限,抓住机遇,全局在胸,思路一致,规划衔接,主动接受“龙头”辐射,携手共写“龙头”这篇大文章。

长江三角洲上的江、浙两省,首先在地缘优势上重彩泼墨——苏州新区、无锡开发区、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开发区、宁波开发区……一条条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一个个新建、扩建和在建的海、陆、空港,一条条铁路新复线、航运新干线……将中国这片最发达的城市群紧密连结起来,将这群焕发勃勃生机的明星城市,同全国、全世界紧密地连结起来。

长江沿岸几十个城市业已形成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四大协作区,则是浦东开发这篇“龙头”文章中的又一点睛之笔。据粗略统计:四大协作区累计达成协作项目1万多个,新增产值200多亿元,实现利税30多亿元,融通资金4000多亿元,商贸物资交易额近2000亿元。

四大协作区串起了整条长江经济带——初具雏形的长江经济带以先强起来的企业集团为发端,正通过合营、合资、控股、参股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地向中部、西部和中国其他地区渗透、扩展。

“长江经济发展集团”——是浦东开发催生的长江经济联姻第一个新生儿。

同类推荐
  • 述而批评丛书:销魂者考

    述而批评丛书:销魂者考

    《销魂者考》共收录15篇文章,主要聚焦于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问题和作品,话题涉及“潘晓”讨论、刘震云小说中小人物对历史的承担、卫慧小说的历史隐喻功能等等。同时,也有对于相关学术著作的评论,如对于蔡翔《革命/叙述》和张新颖《沈从文的后半生》的评论。这些文章显示了很强的哲学气质,作者往往从文学出发,抵达更为抽象的文学观乃至世界观,试图以文学的思考来回答有关审美、他者、正义等更为根本的哲学问题。
  • 拂挲大地

    拂挲大地

    关于黄土高原上的两个村庄让义村、马咀村的乡村调查,它们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基因,但是在中国城镇化的洪流中都受到冲击,后者努力适应,主动迎接,前者保守闭塞,竭力抵挡。?书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正、反、合,每部分20章节。正篇展示村落里保存的传统基因,反篇展示两个村庄被城镇化洪流破坏的现状,合篇是目前村庄发现的可喜的回归,它们正在发生着惊心动魄的变革。?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调查《拂挲大地》,就是一本关于农村命运和农民状况的纪实作品。展示一个让人振奋的现代新农村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主要写两个村庄农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自十八大以来在基层的探索实践,它不同于小岗村,也有别于华西村,它吸收了新中国诞生以来,包括改革开放至今的经验和成就,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

    世界已经在谎言中变得老残,只等着最后那慈悲的一刀。本书是《船夫日记》的续篇,写于1991到1995年,是凯尔泰斯日记体哲思文集的第二部。凯尔泰斯延续了《船夫日记》中对尼采、卡夫卡、维特根斯坦、加缪、贝克特、伯恩哈德等人广阔的阅读和对话。然而,相比《船夫日记》,本书与作者当时的生活经验联系更为紧密,在五年的记录中,可以看到作者游历欧陆各国。在这些游历的记录中,将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与对生命、人性、民族、自由、伤痛等不间断的思考,与自己的文学创作观念结合起来。看似散落的碎片,而加以艺术的表达。虽然其中有鲜明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痕迹,但作者对人在大的历史命运中艰难选择的反思,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视角独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读者收藏!
  •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我一直都在渴望一种另类爱情,以想像为空间,以绵延不绝的思念为填充物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某种程度上要比俗世的爱情来得更真实,因而也就更有魅力。
热门推荐
  • 阳光明媚不忧伤

    阳光明媚不忧伤

    15岁的懦怯女孩因为一次事变而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原本无忧无虑的年纪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成熟与稳重......
  • 那些还未绽放的花朵

    那些还未绽放的花朵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比喻的是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可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又是那么的脆弱……
  • 做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做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如何做事决定命运、财富源于方法。这是每个人都应认可的名言。人与人的差别,从根本上说首先是做人做事的观念方式上的差别。我们从小就会被教导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观念,也是一种人们所习惯的常理。做事的态度要讲究方法,讲究思路,思路对,就会柳暗花明、思路错,就会山重水覆。凡事换角度,凡事逆向思维一番,也许这样一换,对事物的本身原貌就会看得更清晰,准确。从而正确地把握事物,进而产生正确的思路和行为。如果本书能帮助各位读者发现自己的盲点,修正自己某些偏颇式错误的观念,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有所助益,那么我将感到由衷的高兴。
  • 冒险小王子24:塌陷的地坑

    冒险小王子24:塌陷的地坑

    《冒险小王子》系列书是一套优秀的儿童小说读物。故事中的主人公包小龙,天生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他和小伙伴汤诺、于萌萌等人,来到了与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纳尤古精灵国度,和小精灵们一起对抗力量强大的邪恶精灵师,挫败了邪恶精灵师一个又一个险恶的阴谋。此系列书刻画了一群智慧、勇敢,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优秀儿童人物形象。
  • 汉末张家记

    汉末张家记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与冲突的故事。梁旭,一名生于和平年代、痛恨侵略者、厌恶单边霸权主义的新华夏老青年,很不幸地被送去了即将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动乱的年代让他亲眼目睹到了本以为是热血挥洒和浪漫的战争的真面目,让他切身体会到战争的可怕与恐怖;后来还因为父亲的离世,使他从旁观者变成了历史的直接参与者。热爱和平的灵魂在他体内觉醒,但和平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通行吗?他能为乱世带来什么?和平与发展?
  •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胡金铨都是老北京人,都爱好书画曲艺、民俗文化。作为同乡,胡金铨喜欢读老舍的小说,创作电影时也曾受其影响。1973年到1975年,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发表了研究老舍的系列文章,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本书是胡金铨对老舍生平、作品和文艺活动的梳理,从老舍的出生起笔,详述其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文协”的经历。胡金铨认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点——“安于现状,不做过激的事情”,他称之为“北京(骨泉)人”。这种个性影响了老舍的为人处世,也在其笔下人物的身上得到展现。书中所引资料包括老舍的自述、友人的回忆和其他发表于世界各地报刊上的文章等等,由胡金铨走访英美大学图书馆调查整理而成。擅拍武侠电影的胡金铨,银幕内外都处于行走的旅途中,老舍在其笔下也有了漂泊者的形象。以故乡北京为连接点,“走”成为这两位大师人生轨迹的关键词,其间的艺术影响和气韵传承可以借本书一窥。
  • 陛下免礼

    陛下免礼

    天庭电视台主办了一场大型古装真人秀节目,不幸成为签约选手的吴驰因此来到了公元950年……嘘,节目开始了——一本披着历史外衣的玄幻小说上线了。书友群:89941815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娑婆路

    娑婆路

    天界神秘的老者到底是谁?奇幻的轮回石又是什么?为何陆风反复天界徘徊了九次,却又每次都失去了以前的记忆?无尽的杀戮,难道真的能达到修行的终点?一切尽娑婆路
  • 农家妙女郎

    农家妙女郎

    80后穿古代,吃货一枚,唯有美食打救。手握美食食谱APP,发家致富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