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0500000007

第7章 闻歌有感/夏尊

一来忙,开出窗门亮汪汪;二来忙,梳头洗面落厨房;三来忙,年老公婆磅茶汤;四来忙,打扮孩子进书房;五来忙,丈夫出门要衣裳;六来忙,女儿出嫁要嫁妆;七来忙,讨个媳妇成成双;八来忙,外孙剃头要衣装;九来忙,捻了数珠进庵堂;十来忙,一双空手见阎王。

十一岁的阿吉和六岁的阿满又在唱这俗语了。阿满有时弄错了顺序,阿吉给伊订正。妻坐在旁边也陪着伊们唱,一边拍着阿满,诱伊睡熟。

这俗谣是我近来在伊们口上时常听到的,每次听到,每次惆怅,特别是在那夏夜的月下,我的惆怅更甚。据说,把这俗谣输入到我家来的是前年一个老寡妇的女佣。那女佣从何处来,不得而知了。

几年前,我读了莫泊桑的《一生》,对女主人公的一生的经过,感到不可言说的女性世界苦。好好的一个女子,从嫁人,生子,一步一步地陷入到“死”的口里去。因了时代和国土,其内容也许有若干的不同,但总逃不出那自然替伊们预先设好了刻版的铸型一步。怪不得贾宝玉在姐妹嫁人的时候要哭了!

《一生》现在早已不读,并且连书也已散失,不在手头了,可是那女性的世界苦的印象,仍深深地潜存在我心里,每次见到将结婚或是结婚了的女子,将有儿女或是已有儿女的女子,总不觉要部分地复活,特别是每次听到这俗谣的时候,竟要全体复活起来。这俗谣竟是中国女性的“一生”!是中国女性“一生”的铸型!

我的祖母,我的母亲,已和一般女性一样都规规矩矩地忙了一生,经过了这些刻版的阶段,陷到“死”的口里去了。我的妹子,只忙了前几段,以二十七岁的年纪,从第五段一直跳过到第十段,见阎王去了!我的妻正在一段一段地向这方走着!再过几年,眼见得现在唱歌和阿吉和阿满也要钻入这铸型去!

记得有一次,我那气概不可一世的从妹对我大发挥其毕生志愿时,我冷笑说:

“别做梦吧!你们反正要替孩子抹尿屎的!”

从妹那时对于我的愤怒,至今还记得。后来伊结婚了,再后来,伊生子了,眼见伊一步一步地踏上这阶段去!什么“经济独立”,“出洋求学”等等,在现在的伊已如春梦浮云,一过便无痕迹。我每见了伊那种憔悴的面容,及管家婆的像煞有介事的神情,几乎要忍不住下泪。可是伊却反不觉什么,原来“家”的铁笼,已把伊的野性驯伏了!

易卜生在《海得加勃勒》中,借了海得的身子,曾表示过反这桎梏的精神。苏特曼在《故乡》中也曾借了玛格娜的一生,描写过不甘被这铁笼所牢缚的野性,且不说世间难得有这许多的海得、玛格娜样的新妇女,即使个个都是,结果只是造成了第三性的女子,在社会看来也是一种悲剧。国内近来已有了不少不甘为人妻的“老密斯”,和不愿为人母的新式夫人。女性的第三性化似已在中国的上流社会流行开始了!如果给托尔斯泰或爱伦凯女士见了,不知将怎样叹息啊!

贤妻良母主义虽为世间一部分所诟病,但女性是免不掉为妻与为母的。说女性于为妻与为母以外还有为人的事则可以,说女性既为了人就无须为妻为母决不成话。既须为妻为母,就有贤与良的理想的要求,所不同的只是贤与良的内容解释罢了。可是无论把贤与良的内容怎样解释,总免不掉是一个重大的牺牲,逃不出一个“忙”字!

自然所加给女性的担负真是严酷。《创世记》中上帝对于第一对男女亚当夏娃的罚,似乎待女性的比待男性苛了许多。难道真是因为女性先受了蛇的诱惑的缘故吗?抑是女性真由男性的肋骨造成,地位价值根本上不及男性?

中馈,缝纫,奉夫,哺乳,教养……忙煞了不知多少的女性。个人自觉不发达的旧式女性一向沉没在自然的盲目的性意识里,千辛万苦,大半于无意识中经过,比较地不成问题。所最成问题的是个人自觉已经发展的新女性。个人主义已在新女性的心里占着势力了,而性的生活及其结果,在性质上与个人主义却绝对矛盾。这性与个人主义的冲突,就是构成女性世界苦的本质。故愈是个人自觉发达的新女性,其在运命上所感到的苦痛也应愈强。国内现状沉滞麻木如此,离所谓“儿童公育”“母性拥护”等种种梦想的设施还很远很远,无论在口上笔上说得如何好听,女性在事实上还逃不掉家庭的牢狱。今后觉醒的女性在这条满是铁蒺黎的长路上将怎样去挣扎啊!

叫新女性把个人的自觉抑没了,来学那旧式女性的盲目的生活,减却自己的苦痛吗?社会上大部分的人们也许在这样想。什么“女子教育应以实用为主”,什么“新式女子不及旧式女子的能操家政”,种种的呼声都是这思想的表示。但我们断不能赞成此说,旧式女性因少个人的自觉,千辛万苦都于无意识中经过,所感到的苦痛不及新女性的强烈,这种生活自然是自然的,可是与普通的生物界有何两样!如果旧式女性的生活可以赞美,那么动物的生活该更可赞美了。况且旧式女性也未始不感到苦痛,这俗谣中所谓“忙”,不都是以旧式女性为立场的吗?

一切问题不在事实上,而在对于事实的解释上。女性的要为妻为母是事实,这事实所给于女性的特别麻烦,因了知识的进步及社会的改良,自然可除去若干,但断不能除去净尽。不,因了人类欲望的增加,也许还要在别方面增加现在所没有的麻烦。说将来的女性可以无苦地为妻为母,究是梦想。

我不但不希望新女性把个人的自觉抑没,宁愿新女性把这才萌芽的个人的自觉发展强烈起来,认为为妻为母是自己的事,把家庭的经营,儿女的养育,当作实现自己的材料,一洗从来被动的屈辱的态度。为母固然是神圣的职务,为妻是为母的预备,也是神圣的职务。为母为妻的麻烦不是奴隶的劳动,乃是自己实现的手段,应该自己觉得光荣优越的。

“我有男子所不能做的养小孩的本领!”

这是斯德林堡某作中女主人公反抗丈夫时所说的话。斯德林堡一般被称为女性憎恶者,但这句话却足以为女性吐气。我们的新女性,应有这样自觉的优越感才好。

苦乐不一定在外部的环境,自己内部的态度常占着大部分的势力。有花草癖的富翁不但不以晨夕浇灌为苦,反以为乐,而在园丁却是苦役,这分别全由于自己的与非自己的上面,如果新女性不彻底自觉,认为为妻为母都不是为己,是替男子作嫁,那么即使社会改进到如何的地步,女性面前也只有苦,永无可乐的了。

心机一转,一切就会变样。《海上夫人》中,爱丽妲因丈夫梵格尔许伊自决去留,说“这样一来,一切事都变了样了!”伊就一变了从前的态度,留在梵格尔家里,死心塌地做后妻,做继母。这段例话通常认作自由恋爱的好结果,我却要引来作心机一转的例。梵格尔在这以前并非不爱爱丽妲,可是为妻为母的事,在爱丽妲的心里,总是非常黯淡。后来一转念间,就“一切都变了样了!”所谓“烦恼即菩提”,并不定是宗教上的玄谈啊!

妇女解放的声浪在国内响了好几年了,但大半都是由男子主唱,且大半只是对于外部的制度上加以攻击。我以为真正妇女问题的解决,要靠妇女自己设法,好像劳动问题应由劳动者自己解决一样。而且单攻击外部的制度,不从妇女自己的态度上谋改变,总是不十分有效的。老实说,女性的敌就在女性自身!如果女性真已自己觉得自己的地位并不劣于男性,且重要于男性,为妻,产儿,养育,是神圣光荣的事务,不是奴隶的役使,自然会向国家社会要求承认自己的地位价值,一切问题应早已不成问题了。唯其女性无自觉,把自己神圣的奉仕认作屈辱的奴隶的勾当,才致陷入现在的堕落的地位。

然也不能反对。但我认为无论男性如何强暴,女性真自觉了,也就无法抗衡。但看娜拉啊!真有娜拉的自觉和决心,无论谁做了哈尔茂亦无可奈何。娜拉在以前未能脱除傀儡衣装,并不是由于哈尔茂的压迫,乃是娜拉自身还缺少自觉和决心的缘故。“小松鼠”“小鸟儿”等玩弄的称呼,在某一意义上可以说是娜拉甘心乐受,自己要求哈尔茂叫伊的啊!

正在为妻为母和将为妻为母的女性啊!你们正“忙”着,或者快要“忙”了。你们现在及较近的未来,要想不“忙”是不可能的。你们既“忙”了,不要再因“忙”反屈辱了自己,要在这“忙”里发挥自己,实现自己,显出自己的优越,使国家社会及你们对手的男性,在这“忙”里认识你们的价值,承认你们的地位!

同类推荐
  • 可以享受的散文系列:思想独步旅行+夜深朗读者(套装共2册)

    可以享受的散文系列:思想独步旅行+夜深朗读者(套装共2册)

    经历了时间洗刷的大师,并不全是大部头,也有小篇章,本书汇聚的,都是大师作品,篇幅不大,但很有营养独步旅行,适合孤独的时候阅读,是轻松的,也是愉悦的去向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独步走进自己的心灵。本书汇集最适合读出声音的经典文章,思悟人生,文字隽美。不用去朗读亭,自己在家,就能重拾朗读的爱好,通过朗读感受文字的力量,表达内心的情感。有思有悟,大脑放松,心情愉快。
  • 草原生灵笔记

    草原生灵笔记

    本书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是能让现代都市人开启心灵秘境的神奇“密码本”,是能让草原生命永驻心灵深处的一捧“圣水”。草原赋予了作者无限宽广的胸怀,让作者引领读者走进草原的怀抱;作者赋予了草原阳刚绵长的精神,让草原感染读者敞开闭塞的心路。一个个感人的草原故事,一个个动人的草原生灵,在不经意间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让人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草原的辽阔、草原人的爱就这样进入了人的心海,挥之不去。
  • 愤怒的乡村:鲁彦作品精选

    愤怒的乡村:鲁彦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瑜伽师

    瑜伽师

    从大都市到小县城,瑜伽作为时尚女性的代名词,早已风靡城市的大街小巷,这个故事正是击中了潮流的G点。三个性格迥异的女瑜伽师,彼此支持鼓励,从公司辞职,合伙创办瑜伽馆,宣传自己的瑜伽理念。之后,又在比赛中辗转受挫。办馆过程中的幕后操作、拼比心机、苦涩情感,逐渐扭曲了一些人的初心……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套课程,而是将瑜伽作为生活的一种方式,每个人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之光”。
  • 闲庐谈艺录

    闲庐谈艺录

    《作家文库系列:闲庐谈艺录》分为:文人的根器、秋天的歌手、一条文化的河,三个部分,收入了《乡愁是一次匆匆的登临》《刻在石头上的历史》《中国出了个晃晃叫李更》《读了明朝不明白》《绝响的楚凤》等散文。《闲庐谈艺录》适合散文爱好者阅读。
热门推荐
  • 城里城外

    城里城外

    本书为小说集,包含作者5个中短篇作品。这里有进城为师却为人排挤,渴望原有乡村单纯生活的《城里城外》;描写一辈子勤勤恳恳,象老黄牛一般含辛茹苦勤恳工作老校长的《伯父的临终遗嘱》;讲述贤良淑娴追求幸福生活,农家寡妇再嫁的《桑榆二梅》;生动准确地刻画出苦乐相伴农村现实的《黄土村里黄土人》;具有一定反讽性,直面现实乡村的《消失的村庄》。每部作品都情真意切,寄托着作者的乡土情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倾生相守

    倾生相守

    万年前的回眸一眼,今世的轮回,你我又再次相遇,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可惜我不信命!浮生虚幻,准备好,跌入这一段梦幻奇缘吗?入梦,缘起缘灭,忆过万年!“你,还是不信我吗?”泪落,无声。“丫头,你还是不愿原谅我吗?”“对不起,我们只能成为敌人。”(中间会有点虐,结局会看读者的倾向再考虑。女强男强,不喜勿喷。)
  • 寻药记之卖药人

    寻药记之卖药人

    一个想找到解脱生死药和世间烦恼的卖药人的历险故事。由一个一个小故事构成,每个故事都给你讲述一段亘古不变的人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十六计白话全译

    三十六计白话全译

    本书将融意蕴颇深的古文、准确到位的译文、鞭辟入里的解析、精彩绝伦的典例、图片等于一炉,内容丰赡,文字精练。阅罢本书,不仅能让你享受一次智力的盛宴,更能让你深获心灵上的启迪。从“围魏救赵”中,能学到在困难面前逆向思维,出奇制胜;从“瞒天过海”中,能知晓即便是事前准备再周全,也绝不能放松戒备,否则,易让对手寻到破绽,趁虚而入;从“远交近攻”中,能懂得人际交往的平衡之道,从而有利于施计者目标的实现;从“指桑骂槐”中,能体悟到规避正面冲突,巧妙进行旁敲侧击的言辞艺术……
  • 缘君颂

    缘君颂

    叶婧安轻笑:“你这个新郎官,连夜逃婚,还失了这么一个美娇娘,果真舍得?”他一把将她拉入怀,对着月色:“浮世三千,吾爱有三爱: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我又怎舍得,你一个人?”她本是一个只求平平淡淡度余生的小道姑,却不料命运捉弄,无知惨死。重生十三岁,时异命改,开阴阳,见鬼怪,通神灵,改天命。原本一心只想知道真相的她,却遇上了某无良世子……
  • 国民校草不够宠

    国民校草不够宠

    女主入学第一天,被校花推进水里,男主路过,把女主救了上来,女主上岸后脚滑了一下,往后摔去,误打误撞亲了男主……
  • 黑鸽子

    黑鸽子

    这一天和往常再一样不过,天还那么高,那么蓝。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的心情,因为,这一天我们选择了出走。晨曦散开,我们终于出了村口。路两边,是绿色苍茫的庄稼地。我们乘坐的是那种四轮农用车,车体白色的。车上面,还拉着不足一车的茴子白菜,这样的车行驶起来,倒也很平缓。我们乘坐这样的车,仰面看着蓝蓝的天空,有点像孙悟空驾着一朵白云的感觉。有几只黑鸽子,在空中自由自在盘旋。它们在天空游啊飘,我们在绿野上漂啊游。我们多像它们。这样一想,我们的心里就滋生出乡下女人独有的惬意和浪漫来。
  • 前尘:民国遗事

    前尘:民国遗事

    文学对既往的书写,与历史教科书的臧否扬抑,着眼点不同;文学对人物的书写,尤看重的并非其端正的思想,标准照似的行止,而是被大时代话语遗忘的栩栩如生的个性。那种率见性情、俯仰自由、我行我素、癖好不遮、胸臆无碍的面目,其实任何时代都有,只不过,大时代的火车轰轰隆隆过后,路边的野菊花狗尾巴草之类,要么零落,要么被遗弃与遗忘的居多。这也是已故作家汪曾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表《受戒》、《大淖纪事》等小说,意在勾沉扶奇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