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0200000064

第64章 论隐逸/蒙田(1)

对于活动与孤寂的比较问题,我们暂且不谈;至于野心与贪婪用以掩饰自己的这句好听的话:“我们生来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众”,让我们大胆斥责那些在漩涡里的人们;他们谁扪心自问过,究竟那对于职位、任务和世上许多纠纷的奢求是否反而正是为了假公济私。现在一般人借以上进的坏方法很清楚地告诉我们那目的不值得。让我们回答野心,说令我们爱好孤寂的正是它自己,因为还有更比它要避开人群的吗?还有更比它要寻找活动的余地的吗?无论什么地方都有为非作歹的机会;不过,比雅这一句话说得对:“险恶成了主流。”或者《传道书》里的这一句:“一千人中难有一个良善的。”

和群众接触真是再危险不过。我们不学步于恶人,便得憎恶他们。两者都危险:因为他们的数量很多;因为恰恰不愿与这些很多的数量苟同。

那些航海的商人留心那些与他们同舟的人是否淫逸、亵渎、冥顽,如果有这种人,便把这些伴侣看作不祥,实在很对。

所以比雅很诙谐地对那些和他同在大风中疾声呼救于神明的人说:“住口,省得他们知道我和你同在这里。”

还有一个更雄辩的例子:代表葡萄牙王埃曼奴尔驻印度的总督亚尔卜克克,当船快沉的时候,把一个幼童托在肩上,惟一的目的是:他们的命运既联在一起,幼童的天佑可以作为他对于神恩的保证,使他得以转危为安。

我这样说并不是将哲人置于孤寂与规则之中,不过如果可以选择,他就会说,连他的影子也不要看。不得已时,他会忍受前者;但是如果由他作主,他就选择后者。他不会妄自以为他完全免除了恶,因为他还得和别人的恶抗争。

夏龙达把那被证实常和恶人往来的人当恶人惩罚。

再没有比人那么不宜于交际而又善于交际的:前者因为他的恶,后者因为他的天性。

我觉得安提斯典并没有圆满答复那责备他好交结小人的人,他说:“医生们得经常生活在病人当中。”因为他们如果想帮助病人复原,就要冒疾病的传染以致损害自己的健康。

我可以肯定地说,至少我认为,一切安逸的目的都如出一辙:要更安闲、更舒适地生活。可是我们并不能经常找着正当的路。我们常以为已经放下了一切纷繁扰人的事务,实则不过改换而已。治理一家的烦恼并不比治理一国轻多少:心一有牵挂,便整个儿放在上面;家务虽没有那么重要,却不能因而减少烦恼。而且,我们虽然已经摆脱了闹市,却不曾摆脱我们生命的主要烦恼。

有人对苏格拉底说,某人旅行之后,无论哪方面都不见得有改进。他答道:“有什么稀奇!他把自己一块带走了。”

若我们不先把自己和灵魂的重负卸下,行动起来将会增加它的重量:正如船停泊的时候,所载的货物便显得没有那么沉重;给病人换床位对于他害多益少。移动会把恶摇到囊底,正如一根木桩愈摇愈牢固一样。所以单是远离众生还不够;单是迁离地方也不够,我们得把我们里面的凡俗之恶习涤除净;得要摒绝一切杂念,恢复自己的自主。

现在,我们既然要过隐逸的生活,并且要息交绝游,让我们使我们的满足全靠我们自己吧;让我们割断一切,把我们维系于别人的羁绊吧;让我们克服自己,以至于能够真正独自活着而且快乐地活着吧。

司梯尔彭从他的被烧的城里逃出来,妻子、财产均不见了。狄密提犁·波里阿尔舌特看见他站在故乡的废墟中,没有惊慌、恐惧之色,问及他的损失,他答道:“没有,多谢上帝,他并没有丢掉他自己什么东西。”这正是哲学者安提斯典的意思。当他诙谐地说:“人应该带些可以浮在水面的粮食,以便沉船的时候可以借游泳来救人及自救。”

真的,一个明哲的人只要没有丢失自己,那么他就等于没有丢失一切。当娜拉城给野蛮人毁坏之后,当地的主教,丧失了一切而且成为俘虏,他这样祈祷上帝:“主呵,别使我感到有所损失,因为你知道他们并没有触着我什么。”那令他富有的财富,那令他善良的产业还丝毫无损。这就是所谓善于选择那些可以免除灾劫的宝物,把他们藏在无人可知,而且除了自己,无人能泄漏的地方了。

如果可以,我们应该有妻子、财产,尤其是健康,但是不要粘得那么厉害,以致我们的幸福全倚靠它们。我们得要保留一所“后栈”,完全属于我们的,完全自由的。在那里,我们建立我们的真自由,更主要的是退隐与孤寂。在那儿,我们日常的晤谈是和我们自己,而且那么秘密,简直不存在为外人所知或泄露出去的事儿;在那里面,我谈的对象——妻子、产业和仆从都一无所有。这样,当我们偶然失去它们的时候,不能再倚靠它们,对于我们来说也就并非突如其来了。我们有一颗可以环绕自己、可以给自己作伴、并且有着攻守和予取的器械的灵魂;我们不必担心在这隐逸里我们全沦于那无聊的闲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做的大多并不是为了自己。你眼前那个爬着颓垣,狂怒而且失了自主,冒着如雨的枪弹的;还有那个满身疤痕,饿得面色灰白了,誓死也不愿给他们开门的。你以为他们是为自己么?为了一个,也许,他们从未见面,而且对于他们的命运漠不关心,同时还沉溺于荒淫与逸乐里的。还有一个,肮脏、眼泪鼻涕淋漓,你看见他半夜从书房出来,你以为他在书里找那怎样使他更良善、更快乐、更贤智的方法吗?不是的,那里将是他的葬身之地,不然就会教后代怎样读蒲鲁特的一句诗或一个拉丁字的正确写法。谁不甘心情愿地把健康、安宁和生命去换取光荣和声誉,这种种最无用、最空虚和最虚伪的货币呢?我们自己的死还不够使我们害怕,我们还要犯愁我们妻子、奴仆的死。我们自己的事还不够烦扰我们,还要为我们邻居和朋友的事呕心沥血。

我们的生命已经为别人耗费了大半,让我们去拥有那剩下的一点点吧,让我们把我们的思想和意向带回给我们和我们的安逸吧,要妥当布置我们的隐逸并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即使不掺杂别的事,我们也已经够忙的了。既然上帝给我们工夫去布置我们的迁徙,让我们好好地准备吧:收拾行李;及时与社会告辞;打破种种把我们纠缠和让我们分身分心的羁绊。我们必须解除这些强有力的束缚,从今天起,我们可以爱这个或那个,可是只是为了自己。也就是说,其余的身外之物也都可以笼络我们,但是并不紧紧粘附在我们身上,以致我们拿开它们的时候,还得剥去我们的一层皮,连带撕去身上的一块肉。能够正确、准确无误地将自己给自己是世界上的头等大事。

这正是我们和社会断绝关系的时候,既然我们再不能对它有什么贡献。虽然不能借出,至少也得设法不要借入。我们的力量渐渐减退了。让我们把它们撤回,完全集中在我们身上吧。谁能够把友谊和社交都排斥而只注重自己的话,让他做去吧,在这使他对别人变为无用、累赘和骚扰的衰落景况里,让他至少不要对自己是累赘、骚扰和无用吧。让他把自己宽待、抚爱,尤其是约束。人敬畏自己的理智和良心到这样程度,以至不能在它们面前走差一步而不觉得羞耻。因为能够自重的人的确很少见。

苏格拉底说,年轻的人应该受教育,成年人则勉力善行;老人们卸去一切军民职务,起居随心所欲,不必受什么固定的生活秩序所约束。某些天性也许是遵守这些隐逸的戒条最合适的安身之所在。比方那些理解力薄弱、情感和意志敏锐,而且不愿意服役或承担任务的人——我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们由于天然的倾向与自我的反省都容易听信这忠告,比起那些活泼忙碌的心灵,事事包揽,处处参与,凡事都兴奋,随时都自荐和自告奋勇的人,我们应该利用这些身外的偶尔机缘,适可而止,而不必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命脉;它们原不是这样,无论从理性或天性这方面看。

同类推荐
  • 梅山诗稿

    梅山诗稿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写诗歌集结,主要为古体诗,内容多以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抒情为主,辅以叙事,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全书由四百多首诗歌组成。以时间为轴串联起来。书名取自书中诗《梅山诗稿》。
  • 山水间

    山水间

    《山水间》是一部旅游散文集。作者施立松以女性独特的视角,温婉的笔调,把自己旅行中的景、人、物巧妙地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卷,用诗意般的文字带着读者们走进那些或有名、或无名的山水间,领略美和温暖,关注爱和失落,获得全新的心灵体验。
  • 郭文斌论

    郭文斌论

    中国“西部文学”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之后,曾在文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时期文学的格局。发展至九十年代,在一些知名的知青老作家仍然具有影响力的同时,一批新的以本土为主的作家蓬勃崛起,再度把西部文学推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前台。“西部”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概念,“西部文学”中的“西部”指在地理西部之上由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劳作习惯及民族、宗教、文化等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特色彩的文化文明形态。
  •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

    面对历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本书为汇聚中国知识分子的访谈集,所涉主题聚焦当代生活,钩沉往昔历史,省察社会现实,彰显公共关怀。作者在其十年的职业记者生涯,遍访享有广泛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探究他们的生命旅程,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独立观察和个人之思,重现他们对重大公共问题的自由发言。本书记录时代风云,呈现社会变迁,是一部集结中国知识分子的洞见之书。如果亿万人只用一个脑袋思考,真辜负了造化孕育了这么多的万物之灵。我想要写出我自己经历的那个时代,我的视力所及,这个历史是什么样的,我就怎么样写。——崔永元。
  • 踏着鲁迅的脚印:鲁迅研究论集

    踏着鲁迅的脚印:鲁迅研究论集

    本书收集了作者半个世纪以来鲁迅研究的散篇文章,内容包括对鲁迅思想、生平的研究,有关鲁迅创作的总论和具体作品的分析,有关鲁迅的学术随笔,以及为别人的鲁迅论著所作的序跋等。文章虽非宏篇谠论,然而观点明晰,文字朴实。在许多问题上,作者不跟风、不随众,勇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观点,或多或少可为几十年的鲁迅研究留点微弱的印痕,并于“众声喧哗”之中,保有小小的一席之地。
热门推荐
  • 中国古代宦官传

    中国古代宦官传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 午桥之死

    午桥之死

    大波蒲殿俊是最早知晓朝廷将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的少数几个四川人之一。诏令下达的当天,他正在北京。身为四川谘议局议长的蒲殿俊,此番和副议长萧湘一起来京,是出席一个重要会议。这个会议对外的名义是第二届直省谘议局联合会,实际上是一个组党会议。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如果你正在经历挫折,《老人与海》会给你直面的勇气!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双料作品!海明威说:“我再也写不出比这更好的作品了!”内附原创海明威小传,特别收录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特别收录海明威获奖感言。84天了,老人一条鱼都没有打到。第85天,老人决定再次出海。经历了两天两夜的苦战,他终于捕到一条大鱼,却在返航的途中被鲨鱼抢食,带着一副鱼骨上岸。《老人与海》,一个仅有4万字的简单故事,却触碰到了人类意志力所能到达的极限,让我们意识到人在面对挫折时可以拥有多大的勇气。
  • 不要苛求孩子成为1%:与孩子一起解决成长过程中的12道难题

    不要苛求孩子成为1%:与孩子一起解决成长过程中的12道难题

    教育孩子似乎是件很简单的事。很多不识字、贫穷而卑微的父母照样培养出了品行优秀、学业精良的孩子。教育似乎又是件很不简单的事。常常让很多十分重视教育的家长苦恼不堪、不知所措。经常的时候,纵然你能挣来万贯家产、纵然你能统领三军、纵然你能学贯东西,你不一定能对付得了你的孩子。我们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至此一次当爹当妈,教育孩子真就不是天生就干得好的事。你不用心琢磨、学习和反思还真就不行。我学习实践了22年的家庭教育。期间我哭过、笑过,悲过、喜过,累过、闲过,别的家长遇到的问题,我都遇到过。现在,我觉着我只能做三件事,而这是对孩子最最重要的事: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不仅能让孩子学习不错,更能让孩子受用终生。
  • 秦相吕不韦

    秦相吕不韦

    战国末期,巨商商不韦游历列国,目睹战争频仍、百姓惨苦,立志一统天下,求得国富民安。在一次去邯郸的路上,他与赵女邂逅,彼此引为知己。随后,他遇见秦国在邯郸的质公子子,觉得此人闵是他赖以实现抱负之人。经他一番运筹,原本无望嗣位的子楚成了王位继承人。不久,子楚看中赵女。为了不至断送已经开始了的事业,吕不韦忍痛割爱,此时赵女已经有两个月的身孕,想到崇高的理想或在儿子身上实现,二人决定为实现理想做出牺牲。后来吕不韦做了相国,为秦国完成了由霸业向帝业转变战略,赢政继位,吕不韦被罢相,离开咸阳,最后,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回到秦宫,在对心上人和儿子的守望中默默死去。
  • 宿缘之前世今生

    宿缘之前世今生

    一个过于简单的故事铺陈开来,有着悲欢离合,有貌合神离,也有一点喜乐安稳……
  • 无限防御

    无限防御

    追求突破极限的防御,各种抗性全部拉满,做最嚣张的人!防御的真谛,就是守护一切。天灾?神兵?神术?邪魔?恶鬼?在我面前,没有丝毫力量可言!放眼望尽,皆是弱者!无限防御书友群:711769249
  • 玩研部

    玩研部

    在大学生活中,一名和自己父亲打赌的人,为了赢过父亲,在学校召集了几名情投意合的朋友,一间房子下的生活趣事就此展开……
  • 长蓁

    长蓁

    穿越有、重生有、穿书也有,金手指巨粗,女主心理有些扭曲、变态,虽行事狠辣、杀戮果断、睚毗必报,但思怨分明。坐收美男,坐看美男各种争宠的宅斗文……简单来说这就是一本女主吊炸天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