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0100000013

第13章 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的环境

年轻的父母为孩子上学念书而高兴,然而可能没有想到从这时起,孩子就要告别无忧无虑,以游戏为主的生活时代,开始正式跨入以学习为主要的学生时代。孩子肩上的担子重了。学校生活是全新的内容,孩子入学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过着严格有纪律的集体生活,学习系统的最基本的科学知识,从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在这个转折和飞跃面前,有些孩子是不适应的,如,有的孩子怕上学,有的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有的孩子不懂每天要完成学习任务等。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

和孩子一起走进幼儿园

芹芹爸爸是工程师,他常常买一些材料回家,希望女儿能喜欢摆弄这些东西,发展思维和手指的灵活性,可是女儿偏偏不喜欢。有一天,幼儿园老师说她们正在组织有关房子的主题活动,想请芹芹爸爸到班里演示如何拼搭建筑模型,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观察力,芹芹爸爸欣然答应了。在主题活动中,芹芹爸爸三两下就搭出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上去跟着芹芹爸爸学。看着自己的爸爸那么受欢迎,芹芹满心的骄傲。回到家里,芹芹拿出爸爸买的材料开始堆起了房子,还搂着爸爸的脖子说:“爸爸你真棒,班里的同学都夸你呢!他们都羡慕我,有一个那么厉害的爸爸!爸爸,我也要跟你一样,长大了要当建筑师。”

芹芹爸爸来班级参加主题活动,不但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改变了自家女儿的看法。自从爸爸在幼儿园亮相后,平时对爸爸的建筑工作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女儿发现:爸爸和爸爸的工作原来是个“宝”。简单的一次班级活动,却成为沟通亲子关系的一大桥梁,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父母,也让父母更理解孩子的幼儿园生活。

亲爱的父母们,如果可以的话,请你尽量抽出宝贵的时间,关心你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有时候,不妨和孩子一同走进幼儿园,和孩子一起感受幼儿园生活的点滴。那样,你就会知道,孩子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和怎样的小伙伴玩耍、交流;孩子究竟需要些什么……但在家园互动中,家长也需要掌握一些技巧,这样才能让互动变得更为科学。

1.增进信任,加强联系

内向、胆怯的小英有一天突然哭哭啼啼地跑回家,对着妈妈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妈妈,我不要去幼儿园了,老师都不喜欢我。”听女儿这么一说,做母亲的并没有立即把气撒到老师身上,认为是老师亏待了自己的女儿,而是平心静气地去幼儿园和老师谈了一次,把相关情况告诉了老师。老师听了小英妈妈所讲的情况后,起先感到很诧异,因为她一直很喜欢班上的每一个小朋友,对小英也不例外。但听了家长的反映后,老师还是认真回忆了一下,认为可能是前两天在表扬几名小朋友时,没有提到小英的缘故。

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对孩子的照顾有时难免不能面面俱到,家长就要经常地、主动地去和教师联系,与教师面对面地直接交流,相互通报孩子在家和在园的情况,充分交换意见,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一般来说,沟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接送孩子的时机,在走廊或活动室沟通。这类沟通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且不需要回避他人。短短的三言两语就能帮助家长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并有效地增进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为进一步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2)在班上所有孩子离园后,在教师办公室或其他不受干扰的地方沟通。这类沟通内容往往较复杂,涉及的问题也较严重。如告诉老师,孩子近来一直不愿意上幼儿园,对某一活动特别不感兴趣,等等。家长要和教师一起分析、查找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3)讲究方式。众所周知,同一个想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就会给对方以不同的感受,谈话的方式往往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幼儿园教师工作烦琐,有时可能对你孩子的某方面疏忽了,但这并不表示教师不喜欢你的孩子。你可以真诚地去和教师交流,相信所有的教师都会接受你的想法,或许交谈后你会发现事情并不是你想像的那样。

2.统一目标,主动配合

一般来说,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都会在教室门口设置家长园地,每月初、每周一教师都会在这个园地上及时公布月教学计划和周教学计划,介绍近期的教育目标和主要活动内容。家长要及时主动地到幼儿园了解近期的教育内容以及孩子在园的表现情况,同时与老师商讨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

进了幼儿园的孩子获得的最大财富就是集体的教育力量,它有着家庭所不具备的影响力。孩子就是这样,如果他发现自己的家长跟老师多说话,参与班集体多做事,就特别自信和自豪;反之,如果他发现家长跟老师合不来,在班集体老不露面,一丝孤独和失意就会侵袭他的心灵。

3.及时反馈,促进发展

家长要及时与教师“互通情报”,帮助教师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理解自己的孩子。家长可向教师“提供”孩子最近最感兴趣的事物,家庭中某些事情对孩子的影响等。尤其是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发展有问题,要及时反映,可别等到下次开家长会时才向教师反映。不管出现了哪方面的问题,都应让教师尽早得悉各种“信息”。

总之,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双方配合。家长要和教师积极沟通,只有家长与教师双方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赖,才能取得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致意见,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年级很重要

一年级孩子的问题,是所有孩子都面临的问题。很多一年级的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小学生,这是人生的第一个转变。他从一个无拘无束的孩子,突然变成一个学校里要守纪律的小学生了,这是个转变。在这段时间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爸爸妈妈的耐心。人生最重要的是养成好习惯,而这些最重要的习惯都是一年级养成的。所以这段时间千万不能着急,因为人要改变的话,他需要个过程。

这个时期教育孩子不要训斥,只是需要告诉他应该怎样做。比如一年级的孩子要学会怎样坐,坐在那儿一定要坐得腰很直,然后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写有写相,这些“相”全都是一年级培养的。有一位家长,女儿非常优秀,现在已经出国留学,而且获得了双博士学位。他说自己教育女儿的方法是从一年级下的功夫。孩子上了小学,他就告诉她应该怎样吃饭,应该怎样写作业,要掌握时间。回家第一件事先洗手,吃点儿东西活动一下,然后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眼睛离桌面必须有一定的距离,不能趴得很低,手拿铅笔的时候姿势一定要正确。写得怎么样不管,只告诉孩子姿势要正确。然后他拿一根小棒,他管它叫“教女棒”。这小棒很小,跟筷子一样细。爸爸就坐旁边,看孩子的姿势不对敲她一下,腰弯了敲她一下,这都是很轻的,不是打孩子,就是提醒她。他也不给孩子检查作业,让她自己检查,一切由她自己做。

坚持了半年时间,孩子就跟人家的孩子不同了,坐有坐样、站有站样,写东西的时候姿势很漂亮,字也写得很漂亮。每天写完作业第一件事,先把书都收拾好,把书包收拾好。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先把外面的衣服脱下来,放在最底下,然后一件一件脱,最后把袜子搁在最上面……

所以一年级就要帮孩子养成好习惯,一个行为坚持21天,它就能成习惯,父母都要有点儿耐心。父母不要先给孩子扣帽子,只要你教育方法得当的话,他一定行。

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

学校一出现在孩子的世界中,就对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的经历本身只能部分解释这种影响。和这个因素至少同样重要的是,上学的孩子开始了一种有双重感情需求的生活。

在家中,学龄儿童明显是一个依赖他人的、受人爱护的和安全有保障的家庭成员,但是在学校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在那里,孩子是班级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成员,为了被他人接纳和获得安全保障,必须自己努力去获得同龄伙伴和老师的认可。

大部分时间,孩子们都能够相当成功地实现两种生活之间的转变。这些孩子在情感上获得的支持、自尊以及从家庭生活中获得的对人类行为的深刻的了解,可以帮助他们在学校生活中实现其学业上和社交上的个人目标。

不过,如果孩子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并不和谐,每种生活对孩子的感情都可能产生极具破坏性的影响。在学校出问题的孩子很容易在家里也出问题,反之亦然。被迫在这两种令人烦恼的生活中来来回回的孩子,无疑很容易变得焦虑、沮丧、心灰意冷、生气、恐惧和绝望。比如,因家里的紧张气氛而感到不安的孩子,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很容易分心。这会使他的学习变得一团糟,而这又会使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张。或者,这个孩子会在老师或者同龄伙伴面前发泄他对于家庭成员的不满,而这会使孩子在学校出现行为问题,这些又是父母最终必须处理的。

两种生活之间令人烦恼的转变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那些在学校碰上问题——或者在学业上或者在社交上——但是家庭生活相对比较快乐的孩子可能面临的困境。这个孩子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父母面前隐瞒任何与学校有关的问题,而只要欺骗继续下去,由它导致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就会不断加大。或者这个孩子可能通过反抗、畏缩或者在家中总是不高兴——他在学校不会表现出来的反应——来对与学校有关的问题做出反应。

作为学龄儿童的父母,你必须尽一切努力保证孩子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是和谐的。这里有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达到这个目标:

(1)鼓励你的孩子在家中谈论学校的生活。不要把你对这种兴趣的表述局限于例行的和可回答也可不回答的询问,比如“你今天在学校过得怎样?”每个星期有时间,你都要选择一个安静的、孩子不太可能因其他的事分心的时间,和孩子就学校的生活进行更加深入的谈话。

要注意孩子和你谈到过的特别的人名、事件和细节,这样在谈话时你就可以以提及他们作为开始。除了询问孩子的功课,还要问问他的同学、社会活动和老师的情况。

(2)经常与孩子的老师商讨孩子在学业上、行为上和社交上的问题。无论何时你感到不了解孩子学校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或者他有什么与学校有关的问题,或者他在学校的生活可能掩饰了他在家中的问题,那么立刻安排一次老师和家长的会面。实际上,你最好和孩子的老师至少每两个月交流一次,即使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问题。

在任何一次交流中——无论是为了某个特殊的问题还是一般的“检查”——你都应该告诉老师,为了使孩子从学校生活中获益,你愿意做任何事。如果你和老师之间有重大的分歧,尽量平静地解决它们,即使这意味着要和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协商。否则,你反而会使孩子处于极端尴尬的处境之中——在对于你的忠诚和对于老师的忠诚之间左右为难。

(3)要保持对孩子的课程、学校和学校体制的了解。你不仅一定要知道孩子的学校生活如何,还需要确保你有一个评价孩子是否在有益的环境中受到高水平教育的可靠根据。参加所有由学校发起的会议,或者由父母和教师组织实施的会议。同时,要经常从当地的期刊上了解孩子所在的学校和学校体制的情况。

从这些会议、阅读以及和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孩子正在学些什么,了解老师是如何向孩子传授这些知识的。你还应该探究的问题包括老师的水平、学校的课程安排、咨询服务和适合你孩子的教育选择。

(4)你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做家庭作业,但是不能实际上是由你代劳。给孩子安排一个做家庭作业的特定时间(比如说晚饭后一个小时),并要让孩子把这变成习惯。这还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你应表现出对孩子的家庭作业的兴趣,而且保证他做功课时有能发挥他最大能力的空间和资料。不过,如果你的孩子向你询问功课中的特定问题,你要鼓励他独立地寻找答案,而不仅仅是向他提供答案。

(5)避免把孩子的分数和“惩罚—奖赏”体系联系起来。你的孩子应该学会把学业上的成功看成是它自己带来的奖赏,失败看作是它自己带来的惩罚。当孩子在学校的确表现相当好的时候,表示出快乐之情和偶尔庆祝一下都相当不错。如果孩子在学校的确表现相当差,而且环境许可的话,表现出关注之情也是合适的,但同时应坚持要孩子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学校的功课上,要孩子把功课放在比其他活动更加优先的位置上。不过,尽量不要设置僵化的“奖赏和惩罚”习惯,比如,分数高的话每个晚上就可以多看半个小时电视,分数低的话就少看半个小时。这种习惯本身就很容易变成感情冲突的源泉。

(6)激发孩子对于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东西的兴趣。从已经让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着手,然后把它和学校的功课联系起来。比如,你可以把孩子对于电影的热爱变成阅读和他喜爱的电影有关的书籍的热情。另外,寻找能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实际应用于家庭活动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运用算术技巧按照食谱做菜,或者买些油漆刷在某个地方等。

(7)在孩子学校生活的重要转折点上,要尽力保持稳定的、对孩子持支持态度的家庭环境。比如学校生活开始的最初几个月,每个学年开始和结束,从小学毕业上初中,从初中毕业上高中,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是特别让他们紧张的时期。在这些时期,家里要尽量避免出现重要的变化和问题。如果孩子的家庭生活保持平静,那么就可以帮助他更有效地处理学校生活中的动荡。

消除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

一位老师讲述了他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情:

一天,我与两位学生一起从办公楼下来,即将走出楼门的时候,她俩突然停住不往前走了,我发现她俩迅速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对我说:“老师你先走,我们还有点事。”话音未落就往后跑,一溜烟的工夫就在楼梯口消失了。当我醒过神来,看见她们的班主任正好走进大门,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两个孩子惧怕自己的班主任。

表面上看起来是惧怕老师,其实是对老师的一种无形的抵触情绪在起作用,由于她们是女孩子,表现得不那么明显和直接罢了。有调查显示,现在的教师对学生痛心疾首,认为现在的学生不会尊重老师,见面不打招呼,有的还当面顶撞老师。在某一所学校里,甚至出现了学生跑到讲台上掴老师几个耳光的事情。有的老师甚至偏激地说,报纸上天天登载老师体罚学生的事情,学生抵触老师、甚至报复老师的事儿为什么不也说一说呢?

不可否认的是,学生抵触老师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蔓延之势。如果听任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无论是对整个的教育,还是对孩子自身的成长,都是危害无穷的。

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为什么如此紧张呢?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的逆反心理严重,通过发泄对老师的不满来反抗家庭。孩子的年龄越大,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越来越强烈。有的父母和老师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好问行为表现得十分不耐烦,简单粗暴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对父母的反抗经过多次尝试发现作用甚微,何况自己又要依赖父母生活,不能对父母进行反抗,于是不满情绪就转移到老师身上,一股脑儿发泄给老师。

(2)老师忽视或冷淡孩子,孩子通过抵触来引起老师注意。孩子在学校里,除了学业的优秀能给他带来成就感外,老师的关注与重视是他最大的心理满足。有的孩子经常碰到上课时老师不提问他,自己鼓足勇气与老师讲话时老师也是一副漠不关心的表情。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为了引起更多的注意,就通过抵触老师的方式来实现被注意的愿望。

(3)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当。有许多人认为,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教育改革是步履最慢的,无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式都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和孩子的需要,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激,但不无道理。有的老师习惯为学生贴标签,对学生产生刻板印象,好学生一好百好,差学生本性难移;有的老师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对孩子提出了不恰当的过高或过低的要求;有的老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会尊重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如此等等,都会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其实,在抵触情绪的背后也隐藏了许多积极的因素。孩子的抵触情绪表明了这些孩子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独立性强,不事事言听计从,依赖别人,这样的孩子以“抵触”的方式维持心理平衡,敢于发泄心中的不满,如果加以正确引导,抵触情绪还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呢!从另一方面来讲,孩子的抵触情绪也折射出我们教育方式的不够合理的一面,它也会提醒我们改善教育方式,以便更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孩子的成长。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呢?

(1)尊重孩子,让孩子发表对学校和老师的看法。当孩子产生了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后,家长首先要以一种温和的态度与孩子交谈,不要制造压力,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发泄对老师的不满,这种发泄还可以起到一种平衡心理的作用。家长提供了一双耳朵,认真地倾听,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烦恼得到了尊重,就会毫不隐瞒地把自己抵触老师的原因讲出来。家长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与孩子一起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利弊,客观地看待抵触情绪。如果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孩子,就要合理利用孩子争胜好强的心理,因势利导,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提高孩子认识自己缺点的能力。

(2)让孩子学会包容。作为家长,切忌对孩子的抵触情绪一棒子打死,让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老师,这样只会加剧孩子对老师的反抗。有的家长仅仅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过分溺爱孩子,甚至与孩子一起指责老师,更甚者跑到学校里与老师大吵一番,其结果只能更糟。孩子的认识有的时候有偏激的一面,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在这点上,家长要学会培养孩子的包容心,有的时候也称之为换位思考,与孩子一起站在老师的角度重新审视,必要时还可以创造场景去体会老师的情绪和难处,让孩子学会多体谅别人,为他人着想。这样的话,就可以改善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减轻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教孩子学会了尊重老师的同时还要鼓励孩子有想法,善于提问题,不能从此之后消失了声音,因此,教给孩子一些提意见的策略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3)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积极配合老师教育孩子。有一些孩子,在学校里与在家中的表现迥异。在家里非常勤快,又懂事又听话,是一个很乖的孩子,可一到学校,就情绪低落,不爱学习,表现糟糕,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也经常顶撞老师。

家庭与学校教育方式的差异导致了孩子的这种反差极大的性格表现。在这个时候,家长要主动地、心平气和地与老师沟通,向老师提供孩子在家的一些日常表现状况,让老师也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的另一方面,对孩子的行为有一个全面的评价。家长要与老师一起分析双方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求同存异,给孩子一个接近的教育价值观,不至于让孩子无所适从。

同类推荐
  •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帮助父母懂得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掌握与孩子沟通这一家庭教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为此,本书选取亲子关系中最为常见的场景,告诉父母如何应对孩子不同的情绪,如何正确地听、说、做,通过一系列简单、实用、高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主动积极地与父母配合。掌握了这些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您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
  • 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的教育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老威特的教子过程,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历程,以及老威特的教子心得和全能教育法。老威特早期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由天赋和遗传决定的,而是由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决定的;对于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尽可能正确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这样孩子就能成为天才。
  • 家长读本

    家长读本

    全国家长都在分享的孩子教育读本。父母学好它,你的家里也会有一个优等生。
  • 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

    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

    你的孩子会做家务吗?你的孩子爱锻炼身体吗?你的孩子懂社交礼仪吗?你的孩子懂团队合作吗?……如果以上的问题,你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你会不会因此而焦头烂额,不知所措呢?可是,为什么日本父母却能应付得从容不迫呢?难道他们有什么教子的秘诀吗?《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就是能够解答你上面的疑惑。本书从八个方面来说,希望能够给广大中国父母以参考和借鉴,使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进而顺利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抗挫折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自律的人。
  • 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

    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

    办法总比问题多,《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专为所有上班族妈妈提供全面的育子心得与案例解读,妈妈应该如何平衡工作与育儿之间的关系?是倾向前者还是侧重后者?有没有哪些育儿秘诀是专属上班族妈妈的?《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将告诉天下所有上班的妈妈:做事业成功的好妈妈,谁说你不可以?
热门推荐
  • 跟乔爷撒个娇

    跟乔爷撒个娇

    京城出了大新闻:乔爷守了十二年的小媳妇跑了,跑了!连儿子都不要了!一时间流言四起:听说是乔爷腹黑又高冷、婚后生活不和谐;听说是小媳妇和别人好上了;听说是儿子太丑。某天,小奶娃找到了叶佳期,委屈巴巴:“七七,爸爸说我是宠物店买的。”“宠物店怎么能买到这么漂亮的儿子。”叶佳期呵呵笑,“明明是……摸奖中的。”小奶娃望天:“……”二十岁前,他把她宠上天;二十岁后,他把她和小包子宠上天。从此,京城乔爷,眉间心上,唯独一人。
  • 夫君太撩人:小狐要反抗

    夫君太撩人:小狐要反抗

    九尾天狐从大魔界逃到人间了?好可怕!但她却失去了大部分的力量!好吧,你说什么,她还找了一个沾花惹草的老公!嗨,孩子还是太嫩呀。找老公就找老公,找这种沾花惹草的算你倒霉!你说你为什么还专门找一个喜欢战争到处抢人家城池的家伙呢?瞧瞧被利用了吧,看看被欺负了吧,活该!你说你一个小狐狸精没事你跑人间做什么死来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从院子内向外看去,马路上自行车流顺着横贯汴津城东西的滨湖路分两侧相向而行,那大多是归家的人们,下班的高潮似乎还未完全过去。苏艾卿从车棚里推出那辆乳白色的摩托车,戴好头盔,径直穿过滨湖路,过三岔口,驶上了汴江大堤。
  • 走向孤独

    走向孤独

    大约有十七八年了,我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田野调查上,了解中国土地荒漠化、江河与湿地等关于生态环境的状况,走得最多的是西部,更确切地说是河西走郎以西,风沙线和干裂的土壤以及大漠戈壁,胡杨红柳从此烙印在心的深处,成为一种生命感觉。我从大地之上、之中得到的启迪,由此而发出的思之种种,应是我写作生涯中最值得庆幸的一段历程,至少在这举世滔滔皆言利的年代,我曾在旷野中呼告守望,我没有变得更为浅薄,但,深刻与高贵是谈不上的,尤其是和大地之上的万类万物相比,我怎么能连根带叶地理解一根小草?我该如何去感觉在荒漠中兀自高大,而到了秋天那叶子金黄得醉人的独树胡杨呢?
  •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 三国第一军师

    三国第一军师

    熟知三国历史的陈子明穿越到三国,凭着他对三国历史的熟悉和华夏几千年的文明积累,帮助刘备统一三国,成为名满天下的第一军师,凭着华夏几千年的经验,结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乱世华夏,创建绝世大帝国。
  • 禅定荒野

    禅定荒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题涉及荒野对人们的意义,以及人类回归荒野的可能性。源于诗人的敏感,斯奈德对“自然”“野性”“荒野”等的不同概念进行了语源、语义上的考察,他深入美国的荒野,对当地与自然相和谐的土著文化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并结合自己早期的伐木工作及禅宗学习经历探讨了现代社会如何从文化上接纳荒野的问题。
  • 内心强大的女人最优雅

    内心强大的女人最优雅

    本书是卡耐基先生多年工作生活的经验结晶,是专门写给女人的人生教科书。书中有针对性地总结了女性获得正能量的途径;分析了女性快乐生活、打造个人魅力的秘密所在;告诉女性如何自信、自尊、自爱、自强;以及指导女性尽快成熟和永久留住幸福,从而帮助女性去改变生活,开创崭新的人生等。现在的你,可能在生活、事业、爱情上都不算是一个强大的女人,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坚信,你会把自己塑造成内心强大的女人,而且你会嫁给幸福!
  • 我这么美不能输

    我这么美不能输

    “瓜!瓜!不好了!”“跟你说了多少遍,要叫我老婆,怎么?又被人凶了?!”“是的老婆,好的老婆,知道了老婆,嗯嗯,有人凶我。”“老公,不要紧,你可以去拿我那粉色大刀去跟别人讲道理。”“老婆,可是他们人很多。”“啊?那你带上我那粉红色的护卫队配上粉色的大刀。”“知道了老婆!我这就去!”一位绝世美人看着自己夫君离开的背影,揉揉眉头,你这是要装傻到什么时候啊!李北辰俊美的脸浮现邪魅的笑容,自己还是将老婆那粉红色的大炮运过去好了……
  • 海道经

    海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