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5400000006

第6章

“大王尝与吴人战,五战而三胜,阵卒尽矣;偏守新城,存民苦矣。臣闻功大者易危,而民敝者怨上。夫守易危之功而逆强秦之心,臣窃为大王危之。

“且夫秦之所以不出兵函谷十五年以攻齐、赵者,阴谋有合天下之心。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楚人不胜,列侯执珪死者七十馀人,遂亡汉中。楚王大怒,兴兵袭秦,战于蓝田。此所谓两虎相据者也。夫秦楚相敝,而韩魏以全制其后,计无危于此者矣。愿大王孰计之。

“秦下甲攻卫阳晋,必大关天下之匈。大王悉起兵以攻宋,不至数月而宋可举,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也。

“凡天下而以信约从亲相坚者苏秦,封武安君,相燕,即阴与燕王谋伐破齐而分其地;乃详有罪出走入齐,齐王因受而相之;居二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夫以一诈伪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壹诸侯,其不可成亦明矣。

“今秦与楚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使秦太子入质于楚,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室之都以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伐。臣以为计无便于此者。”

于是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与秦,欲许之。屈原曰:“前大王见欺于张仪,张仪至,臣以为大王烹之;今纵弗忍杀之,又听其邪说,不可。”怀王曰:“许仪而得黔中,美利也。后而倍之,不可。”故卒许张仪,与秦亲。

黄歇

HUANGXIE

黄歇(?-前238),战国时楚国人。初仕顷襄王,任左徒,出使秦,上书秦昭王,劝其与楚亲善,旋伴太子完入质于秦。考烈王(即太子完)即位,被任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曾率兵击秦救赵,解邯郸之围。后又灭鲁。前248年改封于吴。门下有食客三千人。考烈王死后,在内讧中被李园所杀。

中华千年文萃中华千年文萃良臣谏章奏本良臣谏章奏本上书秦昭王

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臣请言其说。

臣闻物至则反,冬夏是也;致至则危,累棋是也。今大国之地,遍天下有其二垂,此从生民已来,万乘之地未尝有也。先帝文王、武王、王之身,三世不妄接地于齐,以绝从亲之要。今王使盛桥守事于韩,盛桥以其地入秦,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王可谓能矣。王又举甲而攻魏,杜大梁之门,举河内,拔燕、酸枣,虚、桃,入邢,魏之兵云翔而不敢救。王之功亦多矣。王休甲息众,二年而后复之;又并蒲、衍、首、垣,以临仁、平丘,黄、济阳婴城而魏氏服;王又割濮、磿之北,注齐、秦之要,绝楚、赵之脊,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单矣。

王若能持功守威,绌攻取之心而肥仁义之地,使无后患,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也。王若负人徒之众,仗兵革之强,乘毁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其有后患也。《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易》曰“狐涉水,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终之难也。何以知其然也?昔智氏见伐赵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祸,吴见伐齐之便而不知干隧之败。此二国者,非无大功也,没利于前而易患于后也。吴之信越也,从而伐齐,既胜齐人于艾陵,还为越王禽三渚之浦。智氏之信韩、魏也,从而伐赵,攻晋阳城,胜有日矣,韩、魏叛之,杀智伯瑶于凿台之下。今王妒楚之不毁也,而忘毁楚之强韩、魏也,臣为王虑而不取也。

《诗》曰“大武远宅而不涉”。从此观之,楚国,援也;邻国,敌也。《诗》云“趯趯趯趯:音yueyue,跳跃貌。毚兔,遇犬获之。他人有心,余忖度之”。今王中道而信韩、魏之善王也,此正吴之信越也。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何则?王无重世之德于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焉。夫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将十世矣。本国残,社稷坏,宗庙毁。刳腹绝肠,折颈摺颐,首身分离,暴骸骨于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父子老弱系脰束手为群虏者,相及于路。鬼神孤伤,无所血食。人民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仆妾者,盈满海内矣。故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今王资之与攻楚,不亦过乎!

且王攻楚将恶出兵?王将借路于仇雠之韩、魏乎?兵出之日而王忧其不返也!是王以兵资于仇雠之韩、魏也。王若不借路于仇雠之韩、魏,必攻随水右壤。随水右壤,此皆广川大水,山林溪谷,不食之地也,王虽有之,不为得地。是王有毁楚之名而无得地之实也。

且王攻楚之日,四国必悉起兵以应王。秦、楚之兵构而不离,魏氏将出而攻留、方与、銍、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齐人南面攻楚,泗上必举。此皆平原四达,膏腴之地,而使独攻。王破楚以肥韩、魏于中国,而劲齐。韩、魏之强,足以较于秦。齐南以泗水为境,东负海,北倚河,而无后患。天下之国莫强于齐、魏,齐、魏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一年之后,为帝未能,其于王之为帝有馀矣。

夫以王壤土之博,人徒之众,兵革之强,壹举事而树怨于楚,迟令韩、魏归帝重于齐,是王失计也。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手。王施以东山之险,带以曲河之利,韩必为关内之侯。若是而王以十万戍郑,梁氏寒心,许、鄢陵婴城,而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而魏亦关内侯矣。王壹善楚,而关内两万乘之主注地于齐,齐右壤可拱手而取也。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燕、赵无齐、楚,齐、楚无燕、赵也。然后危动燕、赵,直摇齐、楚,此四国者不待痛而服矣。

范睢

FANSUI

范睢(?-前255),字叔游。战国时魏国人。家贫,初为魏中大夫须贾家臣,因事受贾所诬,被魏相魏齐令人笞击折胁。后化名张禄,在郑安平帮助下,通过秦国使者王稽潜入秦国。游说秦昭王,罢逐专权的秦相魏冉。前266年任秦相,封于应,号应侯。执政时,实行远交近攻政策,蚕食韩、魏、赵国土。长平之战后,忌功谗毁白起,使秦王逼其自杀。推荐郑安平任将,王稽为河东守。后郑、王二人获罪,他谢病请归相印,不久即死。

中华千年文萃中华千年文萃良臣谏章奏本良臣谏章奏本上秦昭王书

臣闻明主立政,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众者其官大。故无能者不敢当职焉,有能者亦不得蔽隐。使以臣之言为可,愿行而益利其道;以臣之言为不可,久留臣无为也。语曰:“庸主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则不然,赏必加于有功,而刑必断于有罪。”今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而要不足以待斧钺,岂敢以疑事尝试于王哉!虽以臣为贱人而轻辱,独不重任臣者之无反复于王邪?

且臣闻周有砥砨,宋有结绿,梁有县藜,楚有和朴,此四宝者,土之所生,良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然则圣王之所弃者,独不足以厚国家乎?

臣闻善厚家者取之于国,善厚国者取之于诸侯。天下有明主则诸侯不得擅厚者,何也?为其割荣也。良医知病人之死生,而圣主明于成败之事,利则行之,害则舍之,疑则少尝之,虽舜、禹复生,弗能改已。语之至者,臣不敢载之于书,其浅者又不足听也。意者臣愚而不概于王心邪?亡其言臣者贱而不可用乎?自非然者,臣愿得少赐游观之间,望见颜色。一语无效,请伏斧质。

蔡泽

CAIZE

蔡泽,战国时燕国人。初,游说诸侯,不被任用。前255年,他得知秦相范睢因所荐郑安平、王稽获罪内心不安,遂入秦劝说范睢辞退,被任为秦相,出谋攻灭西周。数月后,辞去相位,封纲成君。居秦十余年,至秦王政时,为秦出使燕国。中华千年文萃中华千年文萃良臣谏章奏本良臣谏章奏本说应侯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应侯闻,曰:“五帝三代之事,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困我而夺我位乎?”使人召蔡泽。蔡泽入,则揖应侯。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应侯因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蔡泽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夫人生百体坚强,手足便利,耳目聪明而心圣智,岂非士之愿与?”应侯曰:“然。”蔡泽曰:“质仁秉义,行道施德,得志于天下,天下怀乐敬爱而尊慕之,皆愿以为君王,岂不辩智之期与?”应侯曰:“然。”蔡泽复曰:“富贵显荣,成理万物,使各得其所;性命寿长,终其天年而不夭伤;天下继其统,守其业,传之无穷;名实纯粹,泽流千里,世世称之而无绝,与天地终始。岂道德之符而圣人所谓吉祥善事者与?”应侯曰:“然。”

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应侯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夫公孙鞅之事孝公也,极身无贰虑,尽公而不顾私;设刀锯以禁奸邪,信赏罚以致治。披腹心,示情素,蒙怨咎,欺旧友,夺魏公子卬,安秦社稷,利百姓,卒为秦禽将破敌,攘地千里。吴起之事悼王也,使私不得害公,谗不得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不为危易行,行义不辟难,然为霸主强国,不辞祸凶。大夫种之事越王也,主虽困辱,悉忠而不解,主虽绝亡,尽能而弗离,成功而弗矜,富贵而不骄怠。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也,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唯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

蔡泽曰:“主圣臣贤,天下之盛福也;君明臣直,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妻贞,家之福也。故比干忠而不能存殷,子胥智而不能完吴,申生孝而晋国乱。是皆有忠臣孝子,而国家灭乱者,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故天下以其君父为戮辱而怜其臣子。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待死而后可以立忠成名,是微子不足仁,孔子不足圣,管仲不足大也。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各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应侯称善。

乐毅

YUEYI

乐毅,中山国灵寿(今河北灵寿)人。魏将乐羊的后代。通晓兵法。初在赵,后去赵往魏,燕昭王时入燕任亚卿。前284年,联合赵、韩、魏、楚等国率军击齐,大败齐军于济西。攻入齐都临淄,先后攻下七十多城,因功封于昌国,号昌国君。惠王即位,燕中齐反间计,改用骑劫为将,毅出奔至赵,封为望诸君。

中华千年文萃中华千年文萃良臣谏章奏本良臣谏章奏本报遗燕惠王书

臣不佞不佞:犹不才,没有才能,不能奉承王命,以顺左右之心。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今足下使人数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亲,其功多者赏之,其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窃观先王之举也,见有高世主之心,故假节于魏,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厕之宾客之中,立之群臣之上,不谋父兄,以为亚卿。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令承教,可幸无罪,故受令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曰:“夫齐,霸国之馀业而最胜之遗事也。练于兵甲,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必与天下图之。与天下图之,莫若结于赵。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赵若许而约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以为然,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而举之济上。济上之军受命击齐,大败齐人。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齐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磿室,丘之植植于汶篁汶篁:也作“汶皇”,指齐国汶水上的竹子,自五伯已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承教,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

臣闻贤圣之君,功立而不废,故着于《春秋》;早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馀教未衰,执政任事之臣,修法令,慎庶孽,施及乎萌隶,皆可以教后世。

臣闻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伍子胥说听于阖闾,而吴王远迹至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鸱夷:皮革作的口袋。而浮之江。吴王不寤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早见主之不同量,是以至于入江而不化。

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絜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不察疏远之行,故敢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

鲁仲连

LUZHONGLIAN

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善于出谋划策,而不肯仕宦。常周游各国,为人济危解难。赵孝成王时,秦军围赵都邯郸,他向赵、魏大臣辨析利害,劝其毋尊秦昭王为帝,坚守待援,终退秦军。后齐田单率军收复失地,燕将坚守聊城,久攻不下,他又写信劝说燕将撤守。齐授爵于他,不受而逃隐海上。

中华千年文萃中华千年文萃良臣谏章奏本良臣谏章奏本连遗燕将书

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智也。三者世主不臣,说士不载,故智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

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而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小,不如得济北之利大,故定计审处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衡秦之势成,楚国之形危;齐弃南阳,断右壤,定济北,计犹且为之也。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公勿再计。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且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栗腹以十万之众五折于外。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戮笑。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今公又以敝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外之心,是孙膑之兵也。能见于天下。虽然,为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车甲全而归燕,燕王必喜;身全而归于国,士民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更俗,功名可立也。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世世称孤,与齐久存,又一计也。此两计者,显名厚实也,愿公详计而审处一焉。

同类推荐
  • 素书(全集)

    素书(全集)

    《素书》分为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虽然文字简略,但每句话的内蕴却含意精湛。本书是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于一体的智慧之作。它充分发挥诸家思想观点与方法,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并以此认识事物,对应物理,对纷繁复杂的事理予以厘清和指导。本书采用了《素书》的权威原著,参照《四库全书》并加上了宋代宰相张商英的注和清代王氏的点评,力求为读者提供原汁原味的原典,并在此基础上甄别、博采众家之长,为原典作了简易通俗的译文以及入情入理的精彩评析。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千字文(普及版)

    千字文(普及版)

    《千字文(普及版)》全文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天地开辟等自然情况以及人文概貌;第二部分着重讲述为人处世的标准和原则;第三部分讲述与统治有关的政治历史方面的知识;第四部分主要描述修身养性方面的生活。为了传播这部经典读物,普及国学知识,作者金波精心编撰了《千字文(普及版)》。本书围绕着每一个句段的思想内容,经过注释、点评,再用相关故事延伸其内涵,并用“知识链接”进一步扩大其知识面;全书行文新颖,通俗易懂,融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和教诲,提高修养。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君子必修课目

    君子必修课目

    《君子必修课目》内容简介: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科技教育。科技方面包括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纺织、冶铸等,教育方面包括官学、私塾以及科举制度等,都取得了伟大成就,极大地推动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热门推荐
  • 洪荒亿万年

    洪荒亿万年

    不知是重生还是穿越成为了十大先天灵根之一的黄中李,是坐等大道安排与盘古大神一战,最终落得个身死道消!还是奋积勃发,逆天改命,成就大道,一切的谜底尽在洪荒亿万年。
  • Mary Barton(V) 玛丽·巴顿(英文版)

    Mary Barton(V) 玛丽·巴顿(英文版)

    Mary Barton is the first novel published in 1848 by English author Elizabeth Gaskell. The story is set in Manchester, and deals with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Victorian lower class. It is a subject of some debate whether the first person narrator in Mary Barton is synonymous with Gaskell. The story begins in Manchester, where we are introduced to the Bartons and the Wilsons, two working-class families. John Barton is a questioner of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rich and poor. Soon his wife dies—he blames it on her grief over the disappearance of her sister Esther. Having already lost his son Tom at a young age, Barton is left to raise his daughter, Mary, alone and now falls into depression and begins to involve himself in the Chartist, trade-union movement.
  • 影后莅临:为凰戏天下

    影后莅临:为凰戏天下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鱼眠枝陪睡门”六字,当真是让她看了心烦,索性将网线电话卡通通拔掉,蒙头打算好好睡一觉。可谁知这一睡,就睡到了这儿——东华大陆!不过既来之则安之,鱼眠枝就不信凭她影后的实力,还不能在这儿混个风生水起?不过,那个灵魄为凤的国师大人,好像有点帅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一个莫名其妙得了另一个平行世界记忆的家伙,野蛮粗暴的一头扎进了文娱圈。他像一个鲶鱼一般,搅的整个文娱圈鸡飞狗跳,人人见之变色。他是一个不是明星的明星。是一个会说相声的作家,是一个会武术的诗人,是一个演小品的歌手,还是一个会演戏的农民。他叫郭大路,人称郭大炮,又名郭大坏。“要想死得快,请惹郭大坏!”——《文娱时报》
  • 粗暴的治愈者

    粗暴的治愈者

    神创造众生,我治愈沉沦者,可谁来救赎我?
  • 冥冥之缘

    冥冥之缘

    世人皆道,云界公主云澜温雅娴静,淡漠出尘,是众闺秀之典范。然而某天无意撞见“典范”杀人不眨眼的血腥场面,才惊觉这个神仙不简单!杀恶鬼,镇地狱,战四方,一怒而六界惧。果然,女魔头就是一个战事扫描机,哪里有战扫哪里……小剧场:故人:最近过得如何?云澜:emmm挺好的,就是好奇为何冥帝近日总往我这儿跑!(本文事业为主感情为辅)
  • 最好的人生,是做足八分刚刚好

    最好的人生,是做足八分刚刚好

    从健康角度来说,饭不宜吃得过饱,八分为最好。其实,我们为人处事从智慧与和谐的角度来说,遵循八分饱的尺度也是最合适的。所谓人生的八分饱智慧,指的是为人处事行止有度,屈伸合拍。八分饱的人生智慧,讲究的是一种和谐、有弹性的生活方式。遵循八分智慧的人,不会认为自己所提倡的是绝对的真理,他们只是在努力地接近生活的内核,并希望能窥探到八分真相。因此,八分饱的人生智慧,本身就是一种“在路上”的智慧。
  • 我家宿主脑子有坑

    我家宿主脑子有坑

    【快穿】大概是个扮猪吃老虎的沙雕女主还有一个乌漆嘛黑的系统以及一个诡异王朝的故事
  • 天下第一嫁

    天下第一嫁

    她是天朝第一才女,朝堂第一女官——白素萱。一场无情的大火,一句畏罪自焚,让她从地狱归来。三年后,她成了人们口中恶名昭彰的天辰宗妖女——秦玖。她练逆天邪功,调教少男,勾引皇叔,戏弄权臣,扳倒宠妃,欺凌贵女……面对诽谤冤屈、污蔑厌恶,她唯一的反应就是——妩媚而笑。谁又能想到,这妖媚的皮囊之下,包裹的却是世间至纯至洁的灵魂!是谁让她从端庄雍容的夜光白,成为一朵开在权谋土壤中,用鲜血浇灌的罌粟?而她借魔教门主的身份回京城颠覆天下,当年心爱的男子早已丝毫认不得她,而她是否也早已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