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2700000015

第15章 小说(7)

言至此,泪随声下。余思此女求友分深,爱敬终始,求之人间,岂可多得?徐慰之曰:“吾闻渠在苏州就馆,吾愿代小姐寻之。”女曰:“吾亦为先生寻五姑耳。”女云住海边石窟,言已遂别。余同老人子行阡陌间,老人与估客候余已久,余见估客愈喜,私念如五姑亦相遇于此,将同栖绝境,复何所求!

余三人居岛中共数晨夕,而五姑久无迹兆,心常动念。凡百余日,忽见海面有烟纹一缕,如有汽船经过。须臾,船果泊岸,余三人遂别岛中人登船。船中储枪炮甚富。估客颤声耳语余曰:“此曹实为海贼,将奈之何?”余曰:“天心自有安排,贼亦人耳,况吾辈身无长物,又何所顾虑?”时有贼人数辈,以绳缚秋云于桅柱,既竟,指余二人曰:“速以钱交我辈,如无者,投汝于海。”忽一短人自舱中出,备问余辈行踪,命解秋云。已而曰:“吾姓区,名辛,少有不臣之志,有所结纳,是故显名。船即我有,我能送诸君到香港,诸君屏除万虑可也。”

五日,船至一滩头,短人领余三人登岸,言此处距九龙颇近。瞬息,驶船他去。估客携其侄女归坚道旧宅。停数日,女为余整资装,余即往吴淞。维时海内鼎沸,有维新党、东学党、保皇党、短发党,名目新奇且多。大江南北,鸡犬不宁。余流转乞食两阅月,至苏州城。

一日,行经乌鹊桥,细雨,沾余衣袂。余立酒楼下,闻酒贩言:有广东人流落可叹者,依郑氏处馆度日;其人类有疯病。能食酥糖三十包,亦奇事也。于是过石桥,寻门叩问。有人出应,确是梦珠,惟瘦面,披僧衣。听余语颠末,似省前事,然言不及赠玉之人。心甚异之。饭罢,檐雨淅沥,梦珠灯下弹琴,弦轸清放。

忽而据琴不弹,向余曰:“秋云何人也?盍使我闻之乎?”余思人传其疯病,信然。余乃重述秋云家散,至星嘉坡苦寻梦珠及遇难各节。梦珠视余良久,漫应曰:“我心亦如之。夫睹貌而相悦者,人之情也;吾今学了生死大事,安能复恋恋?”余甚不耐,不觉怫然曰:“嗟乎!

吾友如不思念旧情,则彼女一生贞洁,见累于君矣。”遂出。

至沪,遇旧友罗霏玉明经于别发书肆,因谈及梦珠事。霏玉言:“梦珠性非孤介,意必有隐情在心。然秋云品格,亦自非凡,梦珠何为绝人如是?”余即曰:“君与我当有以释梦珠之憾乎?”霏玉曰:“窃所愿也。”

霏玉,番禺人,天性乐善,在梵王渡帮教英文,人敬且爱之。霏玉招余同居于孝友里。其祖母年八十三,蔼然仁人也。其妹氏名小玉,年十五,幽闲端美,笃学有辞采,通拉丁文,然不求知于人也;尝劝余以书招秋云来海上,然后使与梦珠相见。余甚善其言,但作书招秋云,未尝提及梦珠近况。小玉又云:“吾国今日女子殆无贞操,犹之吾国殆无国体之可言,此亦由于黄鱼学堂之害(苏俗称女子大足者曰“黄鱼”)。女必贞,而后自由。昔者,王凝之妻因逆旅主人之牵其臂,遂引斧自断其臂。今之女子何如?”

此时闻叩环声,霏玉肃客入,即一细腰女郎,睨笑嫣然,望而知为苏产也。霏玉曰:“密司爱玛远来,故倦矣。”女郎坐而平视余,问余姓氏。小玉答之。已而女郎要余并霏玉乘摩多车同游。既归,余问霏玉与此女情分何似,霏玉曰:“吾语汝:吾去夏在美其饮冰忌连,时有女子隔帘悄立,数目余,忽入帘,莞尔示敬,似怜吾为他乡游子。此女能操英吉利语,自言姓卢,询知其来自苏州,省其姨氏。吾视此女颇聪慧,遂订交而别。是后,常以点心或异国名花见赠。秋间吾病,吾祖母及女弟力规吾勿与交游。吾自思纵此女果为狐者,亦当护我,我何可负义?明日复来,引臂替枕,以指检摩尔登糖纳吾口内,重复亲吾吻,嘱吾珍重而去。如是者十数次,吾病果霍然脱体。即吾祖母亦感此女诚挚,独吾妹于此女多微辞。今吾质之于子,此女何如人也?”余未有以答。

数日,女盛服而至,谓霏玉曰:“吾母在天赐庄病甚,不获已而告贷于君。”霏玉以四百元应之。省其家贫亲老,更时有接济,前后约三千元。

女一夕于月痕之下,抚霏玉以英语告之曰:“I don"t care for anybody in the whole world but you. I love you.”

秋候已过,霏玉与女遂定婚约。

至十一月二十六日,午膳毕,霏玉静坐室中,久乃谓余曰:“吾甚觉耳鸣,烦为吾电告龙飞备乘,吾将与子驰骋郊野。”俄车至,余偕霏玉出游,过味莼园,男女杂沓。霏玉隔窗窥之,愕视余曰:“归欤?”吾亦以此处空气劣,不宜留,遂行。霏玉于途中忽执吾手狂笑不已,问之,弗答。吾恐霏玉有心病,令马夫驶马速行。至家,余扶将以入。

此时,霏玉踞椅如有所念,余知必有异事。时见小玉于女红坐处告余,有西班牙女子名碧伽,修刺求见,自云过三日重来。霏玉闻言甚欣悦,祝余曰:“是为五姑将消息者。”余心稍解。讵知霏玉即以此夕自裁于卧内!

明晨,余电问龙飞马夫昨日味莼园曾有何事。答云:“卢氏姑娘与绸缎庄主自由结婚耳。”

余始晓霏玉所以狂笑之故。然余不欲其祖母、妹氏知霏玉为女所绐,今笔之于书以示人者,亦以彰吾亡友为情之正者也。

吾友霏玉辞世后三日,碧伽女士果来,握余手言曰:“五姑自遭难以来,无时不相依,思君如婴儿念其母,吾父亦爱五姑如骨肉。谁知五姑未三月已成干血症,今竟长归天国。五姑是善人,吾父尝云:‘五姑当依玛利亚为散花天使。’今有一简并发,敬以呈君。简为五姑自书;发则吾代剪之,盖五姑无力持剪。吾父居香港四十九年,吾生于香港,亦谙华言。遇秋云小姐,故知君在此。今兹吾事已毕,愿君珍重!”女复握余手而去。余不敢开简,先将发藏衣内,惊极不能动。隔朝,泪启之,其文曰:

妾审君子平安,吾魂甚慰。妾今竟以病而亡,又不亡于君子之侧,为悲为恨,当复何言?始妾欲以奄奄一息之躯,渡海就君子;而庄湘老博士不余许,谓若渡海,则墓亦不得留在世间,为君子一凭吊之,是何可者?博士于吾,良有恩意。妾故深信来生轮回之说,今日虽不见君子,来世岂无良会?妾惟愿君子见吾字时,万勿悲伤,即所以慰妾灵魂也。君子他日过港,问老博士,便得吾墓。

简外附庄湘博士住址,余并珍藏之。

时霏玉祖母及妹归心已炽,议将霏玉灵柩运返乡关。余悉依其意,于是趁海舶归香港。既至,吾意了此责,然后谒五姑之墓。遂雇一帆船赴乡,计舟子五人。船行已二日,至一山脚,船忽停于石步。时薄暮,舟子齐声呼曰:“有贼!有贼!”胁使余三人上岸。岸边有荒屋,舟子即令余三人匿其中,诫勿声。余思广东故为盗邑,亦不怪之。达晓,舟子来笑曰:“贼去矣。”复行大半日,至一村,吾不审村名。舟子曰:“可扶榇以上,去番禺尚有八十四五里。”舟子抬棺先行,余三人乘轿随后。余在途中听土著言语,知是地实近羊城,心知有变。

忽巡勇多人,荷枪追至,喝令停止。余甫出轿,一勇拉余襟,一勇挥刀指余鼻曰:“尔胆大极矣!”言毕,重缚余身。余曰:“余送亡友罗明经灵柩归里,未尝犯法。尔曹如此无礼,意何在也?”视前面轿夫舟子,都弃棺而逃,惟霏玉祖母及妹相持大哭。

俄一勇令开棺,刀斧锵然有声。时霏玉祖母及妹相抱触右而死,勇见之不救,余心俱碎。小间,棺盖已启,余睨棺内均黑色。余勇启之,乃手枪、子弹、药包,而亡友之躯,杳然无睹,余晕绝仆地。

比醒,余身已系狱中。思欲自杀,又无刀,但以头碰壁,力亦不胜。狱中有犯人阻余,徐曰:“子毋尔!今日即吾处斩之日。闻之狱卒云,子欲以炸药焚督署,至早亦须明日临刑。计子命尚多我一日;且子为革命党,党中或有勇士相救,亦意中事,愿子勿寻短见。若我乃罪大恶极之人,虽有隐忧,无可告诉。冤哉吾妻也!”余答之曰:“吾实非党人,吾亦不望更生人世。然子有隐恫,且剖其由,吾固可忍死须臾,为子听之。”犯人曰:“吾父为望族,英朗知名。父有契友,固一乡祭酒,与吾父约,有子女必谐秦晋。时吾在母腹中仅三月,吾父已指腹为吾订婚矣。及吾堕地后七日,吾妻亦出世。吾长,奢豪爱客,而朋辈无一善人,吾亦沦于不善,相率为伪,将吾父家资荡尽,穷无所依,行乞过日。吾外家悔婚,阴使人置余死地者三次。吾妻年仅十七,知大义,尝割臂疗父病,刚自英伦归,哭谏曰:‘是儿命也,何可背义?’其父母不听。适吾行乞过其村,宿破庙中。吾妻将衣来,为吾易之,劝余改过自新,且赠余以金。天明,余醒,思此事甚奇,此金必为神所赉,即趋至赌馆,一博去其半,再博而尽,遂与博徒为伍,时余实不知其为偷儿也。前晚雁塘村之事,非我为之,不过为彼曹效奔走,冀得一饱。杀人者已逍遥他去,余以饥不能行,是以被逮。然吾未尝以真名姓告人,恐伤吾妻。”言至此,狱卒入曰:“去!”犯人知受刑之时已到,泪涟涟随狱卒去矣。

余记往昔有同学偶言玉鸾事,与此吻合,犯人殆玉鸾之未婚夫耶?因叹曰:“嗟乎!天生此才,在于女子,而所遇如斯,天之所赋,何其驳欤?”

少选,狱卒复来,怒目喝余曰:“汝即昙鸾乎?速从我来!”遂至一厅事,人甚众,一白面书生指余曰:“是即浙江巡抚张公电嘱释放之人。此人不胜匕箸,何能为盗?”众以礼送余出。余即渡香港,先访秋云。秋云午绣方罢,乃同余访庄湘博士。博士年已七十有六,盖博学多情、安命观化之人也,导余拜五姑之墓如仪。博士曰:“愿君晚佳。”遂别。

亡何,春序已至,余同秋云重至海上寻梦珠。既至苏州,有镜海女塾学生语秋云云:“梦珠和尚食糖度日,苏人无不知之。近来寄身城外小寺,寺名无量。”余即偕秋云访焉。至则松影在门,是日为十五日也。余见寺门虚掩,嘱秋云少延伫以待,余入。时庭空夜静,但有佛灯,光摇四壁。余更入耳房,亦阒然无人,以为梦珠未归,遂出。至廊次,瞥见阶侧有偶像,貌白皙,近瞻之,即梦珠瞑目枯坐,草穿其膝。余呼之,不应,牵其手,不动如铁,余始知梦珠坐化矣。亟出,告秋云。秋云步至其前,默视无一语。忽见其襟间露绛纱半角,秋云以手挽出,省览周环。已而,伏梦珠怀中抱之,流泪亲其面。余静立,忽微闻风声,而梦珠肉身忽化为灰,但有绛纱在秋云手中。秋云即以绛纱裹灰少许,藏于衣内。此时风续续而至,将灰吹散,惟余秋云与余二人于寺。秋云曰:“归。”遂行。

至沪,忽不见秋云踪迹。余即日入留云寺披剃。一日,巡抚张公过寺,与上座言:“曾梦一僧求救其友于羊城狱中。后电询广州,果然,命释之。翌晚,复梦僧来道谢。宁非奇事?”

余乃出,一一为张公述之。张公笑曰:“子前生为阿罗汉。好自修持。”

后五年,时移俗易,余随昙谛法师过粤,途中见两尼:一是秋云,一是玉鸾。余将欲有言,两尼已飘然不知所之。

焚剑记

广东有书生,其先累世巨富,少失覆荫,家渐贫,为宗亲所侮。生专心笃学,三年不窥园。

宣统末年,生行年十六,偶于市买酥饼,见贵势导从如云,乃生故人,请为记室参军。生以其聚敛无厌,不许。他日,又遇之。故人曰:“我能富人,我能贵人,思之勿悔。”生曰:

“子能富人,吾能不受人之富;子能贵人,吾能不受人之贵。”故人大怒,将胁之以兵,生遂逃。至钦州,易姓名曰陈善,为人灌园,带索褴褛,傲然独得。

是时南境稍复鸡犬之音,生常行陂泽,忽见断山,叹其奇绝,蹑石傍上,乃红壁十里,青萼百仞,殆非人所至。生仰天而啸。久之,解衣觅虱,闻香郁然,顾之,乃一少女,亭亭似月也。女拜生,微笑而言曰:“公子俊迈不群,所从来无乃远乎?妾所居不遥,今禀祖父之命,请公子一尘游屐,使祖父得睹清辉,蒙惠良深矣。”生似不措意,既又异之,觇其衣,固非无缝,且丝袜粉舄,若胡姬焉。女坚请,始从。生故羸疾,女为扶将。不觉行路之远。俄至木桥,过桥入一庐,长萝修竹,水石周流。女引至厅中。

斯须,一老人出,须鬓皓白,可年八十许,笑揖生曰:“枉顾山薮,得无劳止?顷间吾遥见子立山上,知为孤洁寡合之士,故遣孙女致意于子,今观子果风骨奇秀,愿息吾庐,与共清淡,子有意乎?”生知老人意诚,而旨趣非凡,应声便许。老人复嗟叹曰:“吾山栖五十年矣,不意今之丧乱,甚于前者。”言次,因指少女曰:“此吾次孙也,姐妹二人,避难来此,刚两月耳,以某将军凌其少弱,濒死幸生。不图季世险恶至于斯极也!”老人言已,凄怆不乐。生亦喟然曰:“嗟乎!有道之日,鬼不伤人。于今沧海横流,人间何世!孺子所以彷徨于此。今遇丈人,已为殊幸。孺子门户殄瘁,浪志无生,慢而无礼,惟垂哀恕。”老人聆生音词,舒闲清切,每瞻生风采,甚敬悦之。

俄,少女为设食,细语生曰:“家中但有麦饭,阿姐手制。阿姐当来侍坐……”言犹未终,一女子环步从容,与生为礼,盼倩淑丽,生所未见。饭时,生窃视女。少女觉之,微哂曰:

“公子莫观阿姐姿,使阿姐不安。”女以鞋尖移其妹之足,令勿妄言,亦误触生足,少女愈笑不止。时老人向生言他事,故老人不觉。饭罢,老人请生沐浴易衣,馆生于小苑之西,器用甚洁。二女为生浣衣,意殊厚。生心神萧散,叹曰:“天之待我还未薄也!”于时升月隐山,忽闻笆篱之南,有抚弦而歌,音凋凄恻,更审听之,乃老人长孙也。生念此女端丽修能,贞默达礼,恍然凝思,忆番禺举子刘文秀,美貌年少,行义甚高,与生有积素累旧之欢,此女状貌,与刘子无参差,莫是刘子女弟耶?时女缓轸还寝。明日,生欲发问,而未果言。

老人语言,往往有精义,生知为非常人,情甚相慕。又经日,老人谓生曰:“吾二孙欲学,子其导之。”乃命二女拜生,生亦欣然,临阶再拜。既已,老人谨容告二女曰:“公子人伦师表,善事公子,无负吾意也。”

生于是日教二女属文,长女名阿兰,小生一岁,次女名阿蕙,小生三岁,二女天质自然,幼有神采,生不胜其悦,而恭慎自守。二女时轻舟容与于丹山碧水之间,时淡汝雅服,试学投壶,如是者三更秋矣。

一日,阿蕙肃然问生曰:“今宇宙丧乱,读书何用?识时务者,不过虚论高谈,专在荣利,若夫狡人好语,志大心劳,徒殃民耳!”生默而不应。他日,又进曰:“女子之行,唯贞与节。世有妄人,舍华夏贞专之德,而行夷女猜薄之习,向背速于反掌,犹学细腰,终饿死耳。”生闻女言,怪骇而退。喟然叹曰:“此女非寿征也!”无何,生寝疾甚笃。二女晨夜省视,敬事殷勤,有逾骨肉,生深德之。

月余,生稍愈,徐步登山,凌清瞰远。二女亦随至,生止之,二女微笑不言,徘徊流盼。久之,阿蕙问生曰:“公子莫思歇否?”生曰:“不也。”此时,阿兰怅然有感,至生身前言曰:“公子且出手授我。”遂握生手,密谓之曰:“公子非独孤粲耶?妾尝遇姻戚云,公子变易姓名,尝佣于其家。姻戚固识公子有迈世之志,情意亦甚优重,特未与公子言之。请问公子,果如所言否?”生曰:“果如所言。”生良久思维,遂问阿兰曰:“识刘文秀乎?”阿兰惊答曰:“是吾兄也。曩日吾等避乱渡江,兄忽失踪,后闻在浙右,今即不知在何许。妾亦尝闻兄言,朋辈中有一奇士,姓独孤,名粲,妾故企仰清辉久矣,不图侍亲得公子之侧。

妾向者朝晚似有神人诏妾曰:‘独孤公子,为汝至友,汝宜敬奉。’妾亦不知其所以然,然妾心侍公子,实奉神人之诏。妾早失父母,公子岂哀此薄命之人,而容其陋质乎?”言毕,以首伏生肩上,凄然下泣。生亦嗟叹无言。忽闻阿蕙在侧曰:“公子病新瘥,阿姐何遽扰公子?阿姐固情深,公子岂是忍人?悲乃不伦,不如扶公子归耳。”

时夜将午,忽红光烛天。老人执生臂曰:“噫,乱兵已至此矣!”言已,长揖生曰:“吾老,不复久居于世,我但深念二孙。吾久将阿兰许字于子;阿蕙长成,姻亲之事,亦托于子。

”老人言毕,抚其二孙,恸极,呕血而死,生与二女魂飞神丧。时有流弹中屋,屋顶破,三人遂葬老人于屋侧。

同类推荐
  • 自得其乐

    自得其乐

    精心收录33篇美誉最多、极具代表性的散文,如人间草木、葡萄月令、自得其乐、北京的秋花等经典篇目。“自得其乐”为汪老的散文名篇,代表其对生活的态度。汪老写草花鱼鸟、生活琐事,总能从朴素生活中找到凡世之乐。正如汪老所言,“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嘛呢!”
  • 披风

    披风

    《披风》是苏忠近作的汇编,多为短句、短章,无冗词,无赘语,简约是他的基本风貌。有时深情绵缈,飘逸着记忆的风烟;有时关涉现世,聚结着日常的烦忧。山晴雪,雨离别,枝乱颤,都是他的所见、所感,美言词,深邃而别有意蕴。
  • 八千湘女上天山

    八千湘女上天山

    五十年代初,新疆和平解放,新中国的决策者们命令驻疆二十万官兵垦荒屯田,扎根新疆,立志改变自古以来屯垦一代而终的局面,以达到长治久安的战略目的。在党中央建设新疆的号召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参军狂潮席卷了湖南三湘四水,一时间,激情澎湃的湘女们蜂拥古都长沙,报名参军。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3)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捕鱼者说

    捕鱼者说

    《捕鱼者说》收录了《终于能管你一回》、《心境》、《失眠》、《张山的相好》、《后妈》、《女人》、《捕鱼者说》、《福婶的心情》等近百篇微型 小说作品。
热门推荐
  • 漫威世界里的英雄联盟

    漫威世界里的英雄联盟

    史上最良心店铺开业啦!走过的路过的,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咯!“嘿!那位铁人先生,我推荐您来个法师套装,面具,帽子,在加个卢登的回声,秒了灭霸不再是梦想。”“绿巨人先生,要是您的话我就推荐出坦克套装了。荆棘之甲,狂徒铠甲,振奋盔甲。从这一刻开始,您是无敌的!”“这不是洛基先生吗,俗话说的好,不想当刺客的法师不是一个好法师。要不您买个巫妖之祸,德拉克萨的暮刃,再加个岚切,任何脆皮都是一套带走。”一秒一千真实伤害无视魔抗无视护甲还能回血的泉水防御塔很牛逼吧?李义告诉你,像这种东西,他还有一百个。
  • 域外生命寄生日志

    域外生命寄生日志

    编号为FY1729的域外生命流浪地球,寄生在可怜的碳基生命体内,一切都是为了离开地球
  • 外科理例

    外科理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彼岸之秘

    彼岸之秘

    韩立果,意识化身成为一朵彼岸花,矗立忘川岸边十万年之久,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数一数自己的灵魂走过了几次忘川。当他的灵魂不再出现,当无数的彼岸花开始凋零,韩立果知道,整个世界大难临头了。每一朵彼岸花,都代表了一个生命,它的凋零,就代表着某个生命的终结,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是包括灵魂和意识在内的消亡。韩立果也做好了随时凋零的准备,没想到竟然重生成人,虽然只是个木头人,但他还是担负起了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告诉诸天的大人物们,世界大祸临头了,不要再在外面瞎转悠了,抓紧回家陪媳妇孩子吧.....
  • 森罗生

    森罗生

    直到有一天,我才开始醒悟,剩下的路我要和你一起走下去,就算要杀上九天,我也要和你一起回家……
  • 跨越千年禁忌曲

    跨越千年禁忌曲

    他等她千年,入轮回,历炼狱,只为她!一朝洛璃的金手指小蚕蛹破茧成蝶,离“他”而去。洛璃的人生从高峰期跌落谷底,重重危险迎接着“他”。各种鬼,一听说洛璃灵魂师消失了蛊惑眼,便报仇雪恨!谁也不知道“他”是女生,而男女于“他”无谓。“他”从小是个家人放弃的那一个,有了蚕蛹才踏上了与鬼为敌的道路,不曾想:“为何杀鬼?”“鬼本为敌!”“若你为鬼,何为敌?”小剧场:只因洛璃偷他的玉佩又被她偷走了……洛璃:“还我玉佩!!!”夜曲:“本该是我的,谈何汝而言。”洛璃:“你的便是我的!!!”——洛璃:“救命多次,当以……”夜曲想到后面一句,脚步往后退了一步:“举手之劳,不足挂齿。”洛璃:“什么⊙?⊙?足如何挂上齿?”夜曲:“……为何不能栓绳子挂上齿?”洛璃:“对哦对哦!”夜曲:“……”——洛璃站在弥霓山上,听他一曲。洛璃道:“这曲子甚是好听,悠扬悦耳,使人留恋往返……”曲,听了,勿忘!——吾等在此,恭迎鬼王!洛璃恢复记忆,历劫成功,走上那个让人端倪众生的位置,那他呢?“这一世的你竟鬼王?”
  • 斩道帝君

    斩道帝君

    仙是道,武是道,丹是道,器是道,……万般法门终是道,道之广,无涯。
  • 话渡

    话渡

    和尚遇见姑娘会怎样?和尚无意,姑娘失意。
  • 他来自炼狱

    他来自炼狱

    他来自炼狱,十八年后重回都市,开始一条复仇之路。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提倡一种以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引,更俭朴、更严整的生活态度,以求挽救他所认为自清中叶以来,日渐松散的社会……了解书的意义是第一步,下一步则是借由反思,摸索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模式,寻出当代的出路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