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1800000005

第5章 田中角荣: 勇敢与魄力兼具的“庶民首相”

日本前首相、著名政治家田中角荣就是这样一位佼佼者。在他那七十多年的人生之旅中,充满着奋进的足迹。

没有高贵的身份,没有显赫的家族。田中角荣,1918年5月4日诞生于日本新泻县刈羽郡二田村的一个牛马商家庭。

1939年3月,田中应征入伍,在侵华日军盛冈第三骑兵旅二十四团一连服役。1941年田中病愈退役,回到了阔别两年半的故乡,在家住了三天,又回到东京,重操旧业,并且扩大了事务所的规模。1943年,田中将事务所改组为“田中土建公司”。作为经理的田中干劲十足,每天早出晚归,甚至亲自上工地杠木料。在他的影响下,职员们都十分卖力。公司业务迅速发展,一跃而居全国五十家(建筑)公司之列。战后,东京房地产生意兴隆,田中更是精于此道,大发其财,成为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家。

1946年1月,田中为准备竞选回到了家乡新泻,请求恩师草间先生指教。当地有包括田中在内的四人参加竞选。多年离开家乡的田中,知名度甚低,在本地是一个连姓名都没有听说过的青年。他的竞选中落败。

在第二年举行的日本战后第二次大选中,28岁的田中角荣终于当选。此后,田中连续16次当选。

当选为众议员之后的田中,开始了向政治家目标迈进的历程。1948年,田中担任自由党新泻县支部干事长,并出任政府法务省政务次官,跨入了东京这个首都政坛的大门。1954年,36岁的田中出任自由党副干事长,以党的主要领导成员的身份活跃于政界。第二年,田中在当选为众议院商工委员长之后,他就在草间、金井两位先生面前表白:如果继续做众议员,我决不做一个普通的议员。

1957年,田中出任岸信介内阁的邮政大臣,这是他政治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在任内,田中的几个魄力之举,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政坛强人。一是对参加当年日本春季斗争中多达十分之一的邮电工会会员的不同处分,二是果断地处理了86个公司153个局提出申请开设民营广播电台的报告,只批准了39家。

1961年,43岁的田中出任自民党政调会长,如此年轻就担任党内要职,这是没有先例的。翌年,田中又担任池田内阁的大藏大臣,和大平正芳一起,成为池田的左右手。1965年,田中登上了自民党干事长的交椅,成为执政党内有名的实权人物。他尽管年轻,但他在党内的威望是众所周知的,他多次充当党内权力斗争的调解人,有时甚至在党内元老和首相之间充当仲裁者。并不是田中没有想当总裁、首相的宏愿,而是他心理明白;在目前党内频繁的权力斗争过程中,自己的资历还不足。水到渠成总比急于求成好得多。正如他自己经常警戒自己的口头禅:“首相、总裁这个职位,必须经过党的推荐,并不是谁想要就可以要得到的。”

到20世纪70年代初,佐藤的内外政策愈来愈不得人心。1972年7月,佐藤内阁终于在国内外的一片谴责声中倒台了。在随后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54岁的田中角荣击败福田纠夫当选为总裁,随即出任首相组阁,成为日本战后最年轻的首相。此后,日本政治开始了一个大变化的田中时期。

新首相给人的总的印象是:精于谋算,办事果断。上台后支持率高达61%。很快,田中对日本内外政策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在内政方面,倡导“日本列岛改造论”,提出了以开发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政策。在外交上,实行和睦、平衡政策。一方面确认日美之间“不可动摇的友好关系”,出访英、法、联邦德国,加强同西方营垒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田中于1973年率政府代表团访苏,发表日苏联合声明,间接明确了日苏间存在的领土问题。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田中首相采取重大外交举措,谋求日中和解,在他任内实现了日中邦交正常化。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田中就对佐藤内阁在日中关系上的僵化政策大为不满。受命组阁后,田中深感日本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华政策完全落后于形势,不采取果断措施,将“搭不上最后一班车”。因此,田中在7月7日就任首相时的讲演中明确指出:“要加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正常化的步伐。在激烈的动荡的世界形势中,积极奉行和平外交”。在中国作出反应后,田中立即接受了周恩来总理的访华邀请,为早日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而积极准备。

1972年9月25日,田中首相抱着“决断与实行”的政治信条,率领大平外相、二阶堂官房长官等人乘专机直飞北京,开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热烈欢迎。在当晚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包括田中首相一行、备忘录贸易办事处的有关人士、日本记者和各国常驻北京记者600多人参加,超过了尼克松访华时的宴会规模。在人民解放军管弦乐队演奏的《樱花樱花》、《佐渡小调》、《金毗罗船》等日本传统歌曲声中,周恩来劝田中喝茅台酒,并亲自用筷子往田中盘子里夹菜。

然而,谈判桌上的气氛却大不一样,尤其是在第二、三轮会谈中,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仍距离较远,谈判的前途凶吉难卜。田中、大平心里都捏着一把汗,因为他们的这次北京之行是冒着很大风险的。田中后来称“的确是一次豁出命来的旅行”。如果谈判破裂,空手回国,田中很可能在党内受到追究,导致内阁总辞职。这对于刚刚上台两个月、前程似锦的田中来说,是无论如何不愿看到的结局。来北京三天了,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主席一直未露面,田中感到事态严峻。

双方代表在加紧接触,互作妥协。在第三轮会谈结束后,中方通知日方代表团,毛泽东主席准备于27日晚会见田中首相。双方最高领导人会见达一个多小时。毛泽东的会见实际上已为日中谈判开了“绿灯”,直到这时田中一行才松了一口气。经过谈判代表艰苦努力,双方终于在主要原则问题上达成一致。9月29日上午10时20分,举世瞩目的《中日联合声明》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举行签字仪式。田中首相和周恩来总理分别代表日中两国政府在文本上签字,至此,标志日中这两个亚洲大国宣布结束了几十年的敌对状态,恢复邦交正常化,这在日中关系史上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田中角荣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同中国第一、二、三代领导人之间都有着深厚的友谊。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访问日本时专程去田中寓所,看望了这位前首相。同年8月,田中先生坐着轮椅访问中国,参加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纪念活动。

1993年3月4日,田中先生在家对前来辞别的中国驻日本大使杨振亚表示:希望在日中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之际,再次访问中国。只是没有料到,无情的病魔剥夺了他的这一良好心愿。1993年12月16日,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因病医治无效在东京逝世,享年75岁。中国国家领导江泽民、李鹏等分别致电田中家属,对他的病逝表示沉痛哀悼,并高度赞扬这位前首相的远见卓识和非凡胆略,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开创了中日关系史的新篇章,为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类推荐
  • 罗斯福大传

    罗斯福大传

    本书详述了罗斯福传奇的一生,剖析了罗斯福的政治风格及政治谋略,给大家呈现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政治领袖。希望本书能让您更多地了解罗斯福,用罗斯福的智慧、魅力和魄力,去充实自己、鼓舞自己、从而走向人生的辉煌。对于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本书都会是个不错的启发工具。
  • 名人传记丛书:梵高

    名人传记丛书:梵高

    名人传记丛书——梵高——天才画家为何割耳自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毛泽东读书与写作纪实

    毛泽东读书与写作纪实

    毛泽东并非出生于书香门第,对读书的酷爱,也并非从书斋式的学问研究出发,而是基于一种朴素的社会理想、人生目标。当他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便自然而然地将读书运用到救国、治国,治理天下的革命实践当中。读书,可以说是毛泽东一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写作,观点鲜明,理由充足,逻辑性强,而且文采飞扬。毛泽东的写作,都是说他想说的话,从不回避实质问题,更不会随波逐流。他的文章讲究通俗,风趣幽默,借助于具体的语境和语势的触发,自然而然地涌出笔下。 本书以毛泽东读书和写作为出发点,全面、客观阐释了毛泽东在读书和写作中与众不同之处,是学习毛泽东读书与写作才华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志大才疏的李自成

    志大才疏的李自成

    李自成是贫苦农民的儿子。和尚、牧羊奴与驿卒的经历,孕育了立志反抗的决心。于米脂揭竿而起,自称闯将,历尽艰险,败而复振,总结经验教训,以“迎闯王,不纳粮”为号召,开仓济贫,尊贤礼士,赢得民心,众逾百万,成为明末农民起义的主力。五溃明军,建国大顺,推翻明王朝,登上胜利高峰。由于志大才疏,驾驭不了全局,忽视对正在崛起的清军策略,兵败山海关,形势急转直下,接着放弃北京,退出西安,流落江南,销声匿迹,为后人留下了诸多思考。
  •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

    本书以林海音的一生为背景,来扫描、透视人们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断,有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图片说明。
热门推荐
  • 时间修复者

    时间修复者

    遥远的未来,宇宙即将面临时空危机,为此,时空修复计划开始实行……“3277年时间修复者候选人之一……”“系统检测中……”“姓名?”“萧索”“物种?”“地球文明华夏人种”“编号?”“10086”“是否通过检测?”“是!”“滴滴!时空修复系统确认植入”“时空跃迁开始……”
  • 不让青春再流泪

    不让青春再流泪

    我常常想,如果上苍只给我最后一天,我会把生命的这最后一段旅程也奉献给你,和你在一起,以一种懒洋洋、平静的姿态与你交流……慌张地闯入人生的又一驿站。不知何去何从,望着这陌生而又拥挤的人群,心也随着潮起潮落,说不出的言语在心中。秋,我最好的朋友。这朵盛开的生命之花,点缀着我并不美丽的人生。从相识相知到相离,我们的历程是那样地平淡,而又不缺乏单调。
  •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的永恒经典(未删减),著名翻译家陈筱卿全新译本。影响刘慈欣的科幻经典、影响人类150年的大师名著,入选2018年教育部新课标必读书目。《八十天环游地球》菲利亚·福格先生跟朋友打赌能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周,他带着仆人万事达从伦敦出发途径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一路游历了香港、日本、美国等地最终回到伦敦,原本以为晚了一天却因为时差实际上提前了一天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印度贵妇的五亿法郎》法国医生萨拉赞和德国化学教授舒尔茨分别获赠了一位印度贵妇人的五亿法郎遗产,前者在建立了一座法兰西城,提供给居民幸福快乐的生活,后者则建立了一座兵工厂,专门生产毁灭性武器。舒尔茨的阴谋被深入兵工厂的工程师马尔塞破坏了,而他自己也被冻死在兵工厂中。
  • 青藏时光

    青藏时光

    《青藏时光》是藏族作家格绒追美最新的短篇小说、随笔集,选取了作者最新创作的七十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对藏地藏民的热爱与深情。作者笔下的人物各有不同,僧侣、牧民、说唱者,在作者幽微的笔触下,每个平凡人物的一言一行都能给读者带来巨大的精神震撼。这本书极富民族特色,充分展示了浓郁的藏地风情。
  • 狂后倾天下

    狂后倾天下

    他是被罢黜到八荒之地的王,无权,无势,终生不得回京,但谁又能知他手握精锐雄兵,一朝崛起,八方震惊。她是被毁家灭国的落难公主,有才,有貌,手无寸铁之力,但谁又能知她精于文韬武略,锋芒初绽,天下侧目。世人皆道他冷酷,无情,却不知他最为情深,爱她之心始终如一。世人皆道她铁血,疏狂,却不知她最为重情,恩义情仇历历分明。他说:“她是天上的鹰,谁也不能阻断她展翅飞翔,哪怕是我。”她说:“我不会做那笼中的雀,但我可以与他并肩站在城楼之巅,一同傲视天下。”一朝穿越,险葬虎口,英雄救美,强强相遇。似乎很完美的开始。可事实上……【精彩小剧场】1.风雪交加夜,本是好眠时。红烛高照,英俊的男人一身狼狈,俊颜怒火高炽:“我是个正常的男人!”她从容起身,淡淡而视:“这个问题不需要我来验证。”他愤然立起:“你是个正常的女人!”她走到案边拿起军报,着墨:“这个问题也不需要你来验证。”他双手撑案,气息迫人:“你我婚约在前,你没有理由踢我下床。”“陛下,动气伤身。帐外风雪正疾,陛下若是内火太盛,不如出去享受片刻清凉,以免长夜难眠,自己受累。”2.深秋露重,人人加衣。凉风飕飕的院子里,男人只着单薄纱衣,凤眼含春:“你看,我未娶你未嫁,咱俩正好凑成一对。”她睨他一眼,点尘不惊:“我不喜欢男人。”他笑得欢快:“正好,我也不喜欢。”她转身,将他从上到下打量一遍,唇角勾起:“说得具体点,我不喜欢你这样的男人。”他惊讶,握住她的手,凤眼里月光皎皎,情意切切:“啊……我哪里不好?你说,我改。”她推开他的手,负手上阶:“把衣服穿上,否则你哪里都不好。”
  • 昆虫记:松毛虫的行进行列(第6卷)

    昆虫记:松毛虫的行进行列(第6卷)

    《昆虫记》是一部涵跨文学与科学领域的经典巨著,百余年来一直誉满伞球。本套全译插图珍藏本在最大限度重现《昆虫记》原著全貌的同时兼顺原著的文学性、可读性,特别插入了近1800幅细致的于绘图以及精准的图说,力求将一部完整美妙的《昆虫记》奉献给读者。相信这一切精心的编辑将带给您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昆虫记》卷六中,法布尔悉心研究了松毛虫、埋葬虫、白面螽斯、蝗虫等,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的美貌,并针对昆虫着色的议题展开讨论……语言优美,妙趣横生!
  • 御夫记

    御夫记

    穿成农家小孤女,亲戚极品,名声吓人,看我踩牛鬼蛇神。 夫婿钱财都得抓,改善处境,挣钱发达,种田经商两手拿。 提前选个好夫婿,好好调教顺心意。 重活一世,委屈谁都绝不委屈自己!
  • 为什么别人总能超越人性的弱点

    为什么别人总能超越人性的弱点

    成功的唯一敌人就是你自己。要想改变命运,首先得超越自身的弱点,战胜根深蒂固的人性弱点——这是由原野编著的《为什么别人总能超越人性的弱点》的论点立意所在。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虚荣、自我、贪婪、懒惰、自卑、胆怯等,这些弱点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 许你放肆

    许你放肆

    她第一次谈生意,好事被他破坏打断,她泼他一脸酒水,却惹来他最冷酷的报复。“你要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直到,本少爷有兴趣愿意接受你的恳求为止。”再次见面,她屈服,他甩她冷眼外加贱踩她的尊严,“你除了一张脸之外,还有什么值钱的吗?”“如果你对我没有兴趣,现在我应该站在房外才对,不是么?”
  • 追忆似水年华:索多姆和戈摩尔(第四卷)

    追忆似水年华:索多姆和戈摩尔(第四卷)

    《追忆似水年华》以回忆的形式对往事作了回顾,有童年的回忆、家庭生活、初恋与失恋、历史事件的观察、以及对艺术的见解和对时空的认识等等。时间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凭着智慧和想象力,使时间变得具体、生动、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种主题构成的交响乐,爱情、嫉妒、死亡、回忆、时光,时而交叉重叠在一起,时而又游离开来,然而在宏观上,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追忆似水年华》被公认为文学创作的一次新的尝试,开意识流小说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