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100000025

第25章 海底磁性条带成因之谜

19世纪末,着名科学家居里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磁石的一个特性,就是当磁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磁性会消失。后来,人们把这个温度叫“居里点”。组成地壳的岩石含有铁矿物质,在成岩过程中因受到地磁场的磁化作用,获得微弱磁性;显而易见,被磁化的岩石与当时的地磁场是一致的。人们还发现,无论地磁场怎样改换方向,只要它的温度不高于居里点,岩石形成的磁性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说,只要能测出岩石的磁性,也就能推知当时的地磁方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化石磁性。正如地层中的生物化石一样,化石磁性完全可以用来指示地层形成时的环境条件,可以用来指示岩石形成时的地磁场强度及其方向。研究地球历史的地磁场变化规律的学说,叫做古地磁说。

为了寻找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古地磁学家把研究的重点转向大洋底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人们对海洋的探测技术有了很大提高,高灵敏度的磁力探测仪研制出来,并被运用到海洋调查中。首先进行这项研究工作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拉蒙特地质研究所和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这两个研究所的地质学家共同合作,从1948年开始,用了近10年时间,使用拖曳式磁力仪,在大西洋中脊上的海面上,往返航行近20个航次,进行古地磁调查。之后,另外一艘美国海洋调查船“先驱者号”在美国政府的资助下,使用全磁场磁力仪,以密集的测线和站位布点,对太平洋特定海域进行了古地磁测量。这两次调查,使人们获得了较为系统的大面积洋壳岩石磁性资料。科学家把所获取的古地磁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把磁力强度相同的洋底岩石用等值线的方式标绘在地图上。结果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些等磁力线条带,大都呈南北方向平行于大洋中脊两侧,而且磁性正负相间;每个条带长约数百千米,宽度多在数十千米。磁化强度很高的海底磁性体,形成了正向磁性条带,而相邻近的磁化很弱的海底戳性体,则形成负向磁性条带。分布在大洋底部的一条条磁性条带,就像是海底岩石呈条带状被磁化后引起的。海底磁性条带的发现,成为当时地学研究的一大奇迹,它的成因机理也是人们探讨的课题。

海底磁性条带被发现之后,引起世界各国地质学家的极大兴趣。人们对海底磁性条带的形成机理,提出过种种假说。在众多假说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剑桥大学的两位学者,一个叫瓦因,另一个叫马修斯。这两位学者提出的海底磁性条带成因假说,直到今天仍为大多数地质学家们所接受、所承认。

从1963年开始,瓦因和马修斯就对人们已经获得的一大堆海底磁性条带的资料进行研究,力求找到海底磁性条带成因机理,和它存在的地学意义。在他俩从事这项研究之前,海底扩张说已在地学研究领域中初步形成,特别是着名地质学家赫斯提出的“盖奥特”(即平顶海山)成因说理论对海底扩张说提出了有力证据。早先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板块说被冷落一段时间之后,又再度兴起。在这种背景下,这两位英国学者,把自己的研究和海底扩张说联系在一起,力图从古地磁学的角度来解释海底扩张说。瓦因和马修斯认为,海底磁性条带的出现,不是由于磁化强弱不均引起的,而是由于某种原因,在地磁场转向的背景之下形成的。当新的海底岩石在大洋中脊形成之时,如果当时地磁场正处在正向时,那么,就能获得正向岩性磁性条带;反之,则得到反向岩性磁性条带。这就是说,由于海底发生扩张,具有正向的海底岩石将被后来形成的新岩石推向两侧;如果此时处在反向地磁场的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当然具有反向磁性。在地球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地磁场曾发生多次反复转向,伴随的是新洋壳沿中脊不断地形成,不断扩张。这就在今天的洋壳上留下一系列磁化方向正反相间的磁性条带。从海底磁性条带分布的情况看,每次地磁场转向,都在当时新形成的海底上留下磁向的标记。也就是说,海底磁性条带实际上可以被看做是地球磁场不断转向的历史记录。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假如世界上各大陆自古以来从来就未发生过移动的话,那么地球上只能留下一条磁极迁移线。但是,地质资料告诉人们的事实是许多条极向不同的磁性迁移线。通过技术手段,人们在北美洲和欧洲大陆上,分别测得北磁极的迁移线,尽管北美和欧洲相距遥远,但磁极迁移线却十分相似,而且几乎是平行的。如果想把它们合并成一条线,只要把北美大陆向东移动3000千米,使两块大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大陆板块。这个大陆块正好占据了大西洋今天的位置。这种推理假说如果成立的话,不正好与半个世纪之前,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不谋而合了吗?

瓦因和马修斯关于海底磁性条带的解释,又使“海底扩张说”得到一个有力的证据,人们有理由相信,地球上的大陆是在漂移的。

如果“海底扩张说”和瓦因、马修斯的假说是正确的话,那么,合乎逻辑的推理是,组成大西洋的岩石年龄不应该是均一的,而应该是有差异的。对此,加拿大地质学家威尔逊的研究小组,在1963年对大西洋洋底年龄进行了测定,通过丰富的资料分析,以及使用多种测年手段,果然印证了上述推理的存在。人们发现,在大西洋上,几乎所有的岛屿都是火山岛,它们的年龄相差十分悬殊。科学家们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越是靠近大洋中脊的洋壳,年龄越轻;越是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壳,年龄也越大。例如,地处大洋中脊上的扬马延岛的年龄只有1000万年,离洋中脊较远的百慕大群岛的年龄则是3600万年,远离大洋中脊快要靠近非洲西海岸的裴尔南多波岛和普林西比岛的年龄最大,有几亿年。威尔逊研究小组发现的大西洋火山年龄及其分布规律,是海底扩张说和瓦因、马修斯假说的一个极有力的证据。这与大西洋是在侏罗纪(距今约15亿年前)开始形成的说法相吻合。

假说毕竟是假说,今天,科学家们仍然在对海底磁性条带进行研究探索。海底磁性条带的许多未解之谜,仍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例如,是什么原因使地球磁场发生转向和地球为什么是一个巨大的磁性星体一样,让人们感到迷惑不解。地球发生磁场转向的内在机理是什么?是周期性的,还是非周期性的?今后地球的磁极还会转向吗?地磁场发生转向对地球的影响是什么?这种种问题,都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难题。

早先,对于地球磁场机理,前苏联科学家提出过“发电机说”。他们认为,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就像一个发电机,不断产生电场,使地球磁化,成为一个磁体。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状态不同,则造成地球的磁性转向。这是从地球的内在因素提出的一种假说。地质学家又从太阳黑子的出现来认识地球的磁性变化。他们认为,太阳黑子的大规模出现是地球磁性变化的直接诱因。今天,更多的学者似乎赞成地球内的软流层系是决定地磁场变化的主要因素。人们普遍认为,地球的外壳是由坚硬的岩石圈组成,在岩石圈之下,蛰伏着由炽热熔融物质组成的软流圈。尽管人们对地壳下软流层系的存在方式还不清楚,但可以推断,软流层系的流动方式直接影响地球磁场变化。在地球地质历史过程中,软流圈物质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着,或是上涌,或是在岩石圈子做某种方式的流动。这种软流圈的存在和活动决定地球磁场的存在和变化。然而,有谁能真正了解地球内软流层系的变化规律呢?这其中的奥秘有待于科学家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同类推荐
  • 日常节能、环保并不难(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日常节能、环保并不难(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日常节能环保并不难》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阐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以很大篇幅来阐述环保对生态、家居环境、生活习惯、生命健康等的影响,突出了主题,阐明了立场。另外,还适当地介绍了与环保相关的环保组织的建立、结构、功能等问题,对主题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 宇航时代

    宇航时代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有趣的化学

    有趣的化学

    在化学世界中,充满了无限的神奇,可以说化学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需要我们去探索、去认知。
  • 文明的记录:科技发明

    文明的记录:科技发明

    人类的文明总是在科学汇集的道路上前进,人类的生活总是在无数的发明中改变。有时候,很多发明的问世都源于一个一闪而过的奇思妙想,一次不经意的偶然失误,一次特立独行的大胆尝试……由此走进智慧之门,进入发明创造的趣味王国,使发明带来了“种豆得瓜”的科学效应。新技术的大量使用,使世界科学体系得到逐步完善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得到了发扬。本书精心编选了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讲述每一项发明的来龙去脉,描述发明者在创造过程中是如何经历无数次的探索与改进,弘扬他们艰苦耐劳与顽强执着的精神,开拓大家的视野,扩充知识,陶冶心灵,不断地提升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灵感,培养我们独具特色的创造力。
  • 五彩缤纷的光(探究式科普丛书)

    五彩缤纷的光(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内容包括:光的形成、本质、速度、介质以及光在层状分布等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运用及光电反应等。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魔神不想当帝后

    魔神不想当帝后

    肖萧觉得自己可能是天道的私生子,前世没爹没妈,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喜欢的人还把自己玩穿越了。进府第一天,国师:“徒儿,徒儿叫师傅”肖萧:……进府的第二天,国师:“肖萧来了好好伺候!”肖萧:丫的,国师府地牢一日游真好!进府第三天,国师:“我睡不着,你好好泡着,我看看星星。”肖萧:半夜把人扔山顶!进府第四日:……………多年以后,二人早已成了世界的主宰,故地重游,看着这片大陆,不禁感慨:有事你深陷泥潭,遇到的那个人可能不会救你,还会和你一起玩泥巴。
  • 隔壁大神等等我

    隔壁大神等等我

    从一开始的相识,相知,到离不开对方……某一天萧璃:你还是不是我之前认识的高冷大帅比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第一代才女”的她,集佳话、传奇、艳情、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及作家,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一生的传奇经历都为当世仰叹。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其中,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小说《九十九度中》堪称经典。《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收录了林微因的散文、小说、书信等有代表性的美文,包括对古代建筑的看法及评价,真正将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展示在我们面前。
  • 保护我方余年年

    保护我方余年年

    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唐宋明清,别人穿越不是公主王妃,就是京城名妓绝世才女,再不济也是夫妻美满儿女双全什么的,余年年看看眼前破败不堪的茅草屋,唯一的亲人刚刚离世,这日子她十一岁的小丫头一个人怎么过?哦,不是一个人,她还有一只猫……
  • 继风云再起

    继风云再起

    他是江湖正派鄙弃唾骂的魔教教主,亦人人畏惧;她是他曾经的女人,亦做过他的影子,如今与他陌路。他与她,虽是魔教中人,但在众人看不到的另一面,于邪恶阴险,心狠手辣之后,有了心,有了情;在追寻爱情的世界里,会受伤,会害怕。他们,将会有怎样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 狂剑欢

    狂剑欢

    梨花剑雨笑你痴,闲云野鹤声声思。自是不问江湖事,奈何江湖照相思。江湖仇恨江湖了,袅袅朝廷把酒辞。不忍生灵具涂炭,却叫美人泪相思。美人体寒相思苦,把酒苍天问青天。本不欲久经江湖事,放浪形骸,可偏偏遇上玉女教和护元教。正所谓似正非正似邪非邪,半路居然杀出了西域和东瀛,真可谓扑朔迷离,迷雾重重耳!
  • 末日游戏厅

    末日游戏厅

    身为游戏测试员的张宇轩穿越到了异世界。本以为自己可以当个文抄公,随便做几个游戏就能走上人生巅峰。但没想到世界跟他开了个玩笑。世界变成了末日。在他勇敢的走向死亡的时候,世界又变成了一个游戏厅。当他意识到,这个世界的人们没有玩过的游戏,全部都是他那个世界的游戏时候。他知道,这里,才是他的天堂!超级玛丽,自走棋等等玩游戏就能变强?从此,末世最可怕的不是丧尸了,而是……人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