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9000000034

第34章 路德维希·贝多芬:创造音乐奇迹的人

路德维希·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在德国美丽的小城波恩市降生。他们家是音乐世家,祖父路易是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约翰也在宫廷里任职,是个高音歌手。当时,音乐家在德国的地位是特别低的。尤其是在宫廷中任职的音乐家,被蔑称为“音乐仆役”。微薄的薪金,使得贝多芬一家不得不干一些别的副业才能勉强度日。幼年的贝多芬视此为“最大的不公平”,养成了他高傲、圣洁的禀性。贝多芬的一生充满着战斗的激情,他幼小的心灵立志要改变这个不平等的世界。

1773年,贝多芬的祖父路易去世。家境更为窘迫,母亲不得不出外帮佣。小贝多芬被父亲带到乐团里去玩。在那里,小贝多芬表现出对音乐极强烈的爱好,在其他乐手哄着小贝多芬玩时,他很快学会弹奏羽管键琴,父亲被儿子的天赋所震惊,他觉察到儿子将来一定会成为出众的音乐家。于是,约翰开始正式教儿子学钢琴。在父亲严格的教导下,小贝多芬进步很快,在他6岁时,他已能弹出完美的作品,并且学会了演奏小提琴等多种乐器。1778年,贝多芬由父母带领到科隆与荷兰的鹿特丹等地作巡回演出,很受观众欢迎,这是小贝多芬的首次出台演出。外地美丽的风光,独特的风俗令贝多芬大开眼界。

幼年的贝多芬很小就退学专门学习音乐。1780年,幸运的贝多芬成为当时德国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的学生。聂费看出这个聪明伶俐的学生有很高的天赋,便以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法倾囊而授。贝多芬在这里开始接触广阔的艺术世界。聂费引导贝多芬去欣赏文学名著与美术杰作。这为贝多芬的音乐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聂费蔑视权贵的刚烈性格对高傲的贝多芬也有很大影响。1782年,贝多芬也开始了“音乐仆役”的生涯,他在瓦尔特斯坦伯爵的乐团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样,贝多芬的表演机会多了,他天才的演奏技艺很快传遍波恩,许多贵族慕名而来,请他去演出。高傲的贝多芬并不知足,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潜力。1787年,贝多芬自己弄了点路费来到维也纳,经朋友的介绍拜访了当时音乐之都最耀眼的名星钢琴之王莫扎特,当时,莫扎特正在与几位高贵的客人谈话,丝毫没有在意这个貌不惊人的年轻人,随手抓了几张乐谱让他去弹。高傲、倔强的贝多芬受此轻慢,暗下决心一定要引起这位大师的注意。于是,他以莫扎特的作品旋律为主题,即兴发挥,优美的琴声立刻吸引了莫扎特,他抛下这几位贵客,又拿过一张乐谱对这位年轻人说:“这是我刚作出的一支曲子的主题,你根据它弹个即兴曲吧!”贝多芬拉过来,粗略地看了看,便弹了起来,莫扎特被这位年轻人的才华惊呆了,就是自己也不能如此轻易地弹出这么美妙的旋律呀。莫扎特听完后激动地向那几位尊贵的客人介绍道:“大家注意!将来震惊世界的人一定是他。”于是,莫扎特欣然收下了这个优秀的学生。但不久,贝多芬最爱的母亲去世了,他匆匆返回家里。由于母亲去世,父亲情绪低落,整日酗酒,养活一家人的重担落在了少年贝多芬身上。为了挣钱糊口,贝多芬只好又去歌剧院演奏,并给贵族担任家庭教师,但是傲慢的贵族少爷根本瞧不起贝多芬。一次,贝多芬去给一个贵族学生上课,学生竟让老师在前厅等了两个小时。

贝多芬非常恼火。在上课时那个学生又弹错了键,贝多芬用木板重重地打了他的手心。那位贵族学生摸着通红的手掌,可怜地望着贝多芬,说:“今天您怎么这么急躁?”贝多芬平静地答道:“我的耐心已在前厅消耗尽了!”由于他的脾气他丢了很多份工作,一家人又陷入困顿。更不幸的是,惟一的小妹妹由于没有人照顾夭折而去。贝多芬也染上了天花,虽然死里逃生,但脸上落满斑点。

顽强的贝多芬没有气馁,他帮助两个弟弟找了工作,自己去波思大学哲学系作旁听生,继续深造。这时,法国大革命爆发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也摇摇欲坠。革命的浪潮让贝多芬激动不已,他不能再在这个小城呆下去了。1791年,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路过波恩,发现了贝多芬的才华,于是希望贝多芬去维也纳。经过多方努力,1792年11月,贝多芬带着简单的行李直奔维也纳,他拜师于海顿门下,并且在维也纳定居下来,一直到他去世。

贝多芬在海顿门下刚呆下不久,就对海顿那种墨守陈规的教法不满,于是师徒两人分道扬镳。但海顿依然十分满意这位学生,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贝多芬迟早会攀登到欧洲最伟大的作曲家之列,而我将为能把自己说成是他的老师而感到自豪。”海顿热情地向科隆推荐贝多芬。此后,贝多芬又跟维也纳的几位有名的音乐家学了交响乐、四重奏与歌剧的创作方法。贝多芬经过刻苦的学习,技艺非凡。后来,贝多芬投身于李希诺夫斯基公爵门下,年俸600盾。在维也纳,贝多芬充满激情的即兴演奏很快迷住了维也纳人。各地都邀请他去演出。贝多芬名声大振。但是,由于“音乐仆役”的出身,他依然被别人低看一等。1801年,贝多芬与一位伯爵小姐朱丽叶·琪查尔迪相爱。但她父亲因为贝多芬低贱的身份,硬拆散了这一对情人。遭受恋爱失败的打击,贝多芬情绪变得恶劣,更为不幸的是,他患上了神经性耳聋,听力逐渐衰退。贝多芬断绝一切来往,独自隐身于维也纳一个偏僻的地方。终于,高傲顽强的贝多芬又抬起了头。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许它毁灭我。哦!能把生命活上千百次那多美好啊!”1802年夏天,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到维也纳郊外的海里根什塔特村疗养,但情况更糟,弹琴是不可能的事了,于是他改为创作,陆续完成了《D小调奏鸣曲》(也叫《暴风雨奏鸣曲》)、《第二交响曲》、《第二小提琴钢琴奏鸣曲》等一系列作品。

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他的三部杰作《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及歌剧《菲台里奥》。《菲台里奥》是贝多芬一生中创作的惟一一部歌剧,大受欢迎。但贝多芬依然过着穷苦的生活,甚至有一次被警察当作流浪汉抓了起来。但贝多芬依然如痴如狂地创作,丝毫不在意这些。一天,贝多芬走进一家饭店要吃午饭,突然灵感出现,美妙的旋律在脑中回荡,他随手拿过菜单便写起谱来,很久,侍者立在他旁边等待他叫饭。写完之后,贝多芬抬头猛然看见了侍者,说:“结帐吗?”周围的人都知道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善意地笑起来,侍者笑道:“您还没有叫饭呢!”贝多芬这才觉出,自己的肚子确实很饿了。由于拿破仑大军攻打奥地利,维也纳人纷纷外逃。贝多芬不能演出,日子更加艰难,最终被房东赶出来,他不得不去求助一个朋友。1806年,贝多芬去好友弗朗茨那里,碰到弗朗茨美丽、大方的妹妹丹兰莎。两人又坠入爱河。丹兰莎得到哥哥的同意与贝多芬订了婚。沉浸在幸福之中的贝多芬创作了(第四交响曲》,但是,不久两人的婚事又告吹了。原来,丹兰莎也出身贵族,她父母坚决不同意这桩有辱声誉的婚事。贝多芬再次经历爱情的打击。1808年,拿破仑大军践踏欧洲各国,遭到各地人民的反抗,如火如荼的人民解放战争开始了。在革命热情的鼓舞下,贝多芬联想到自己所遭到的不幸,他以愤怒的激情完成了他的(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乐曲共分四个乐章,表达了战斗的激情,坚定而有力。

写完《命运交响曲之后》,贝多芬为了逃避城市的庸俗,经常到郊外田野中散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寻找到欢乐。于是他又奋笔完成了《第六交响曲》即《田园交响曲》以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

1809年10月,拿破仑大军攻占了维也纳。李希诺夫斯基公爵迎接了拿破仑的军官。他们听说名扬世界的贝多芬就在此地时,惊喜万分,纷纷表示要见一见这位世界一流的音乐家。公爵便把贝多芬叫来,这几位军官诉说了景仰之情。可是贝多芬却非常冷漠,因为他们是侵略者。当公爵为了讨好来宾,要求贝多芬演奏一曲时,贝多芬一口回绝。他看不起公爵这种下贱的样子,更痛恨公爵命令自己的傲慢态度。他冒着倾盆大雨愤然离去。回到家里,贝多芬给公爵写了一封信,其中说道:“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是的,岁月无情,它记住的只是那些伟大的人。此后,贝多芬离开公爵府,但是当时贵族阶层狼狈为奸,他们再也容不得这个敢于反抗的贝多芬。后来,洛勃科维支用年俸4000弗洛林招贝多芬去做了“音乐仆役”。高傲的贝多芬为了生存不得不仍走父辈的老路。但是,贝多芬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屈辱,他渴望着战斗,身体中充满着反抗的激情。1810年,贝多芬为歌德高昂的《哀格蒙特》配曲,曲中饱含着为自由斗争的精神。1812年,贝多芬在捷克的泰普里茨见到了这位让他崇敬已久的大诗人。但已成为魏玛公国枢密顾问的歌德已一心为官了,他再也不是那个高喊战斗、高喊自由的歌德了。一次,他与歌德在城外散步,遇到一群贵族迎面走来,歌德摘下帽子恭敬地闪到一旁让路,贝多芬恼怒地说:“您不该让路!”

说完背着双手高傲地向贵族迎面走去。贵族都知道是大名鼎鼎的贝多芬,客气地向他致意,贝多芬这才还礼作答。但他对歌德的行为却大为不满。歌德虽然也很欣赏贝多芬的才华,但他却对贝多芬音乐中的战斗激情非常反感。两人不欢而散。

1815年,欧洲各国开始了对拿破仑的反攻。贝多芬被胜利的消息鼓舞,接连完成《第七交响曲》与《第八交响曲》。贝多芬同时也积极地支援前线斗争,为救济伤员筹办大型义演活动。这是贝多芬最为高兴的时期。但是,不久贝多芬自由的理想破灭了。君主拿破仑被打倒了,各国的封建势力纷纷上台,人民依然被践踏在社会的底层。自由的思想艺术纷纷被取缔,激进的贝多芬更是首当其冲。贝多芬被迫退出乐坛,他的生活更为艰难。

在沉寂的日子里,贝多芬的耳朵完全失聪。作曲也更难了,但战斗不息的贝多芬知道自己不能放下笔,不能离开音乐。他请人特制了一支小木棒。在创作时,他把小木棒的一端插在钢琴箱里,用牙齿咬住另一端,利用小木棒的振动,来“听”自己弹出的旋律的效果。1823年,贝多芬便靠这独特的装置完成了规模庞大的《庄严弥撒曲》,献给大主教鲁道夫,以求取世界的和平。全曲严格按照弥撒祭曲的程式写成,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为“我主怜我”、“荣耀归主”、“我信我主”、“圣哉、圣哉”、“神之羔羊”。随着世界斗争局势的发展,贝多芬看到了群众的力量。凭艺术家的敏锐的直觉,贝多芬把目光投向了人民。“人民艺术家的作品,应该为穷苦的人们服务。”贝多芬这样说。

1824年,贝多芬在新的激情下完成了《第九交响曲》(也称《合唱交响曲》),这是贝多芬最后一部力作。它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于封建专制的反抗与斗争,对于自由的追求与渴望。贝多芬的朋友听说他完成了《第九交响曲》,纷纷写信要求欣赏一下,贝多芬答应了。剧场选择在维也纳的卡德剧院。1824年5月7日,沉寂多年的贝多芬出现在乐池中。久违的观众报以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当时,国王出现人们也只给以3次鼓掌欢呼。伟大的贝多芬一出现,人们都狂热起来,欢呼竟达5次之多,从未出现过的盛况把维持秩序的警察都惊呆了,好一阵过后,才纷纷跑出来制止过分狂热的场面。贝多芬虽然听不见,但也被眼前的场面所感染,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演出开始了,贝多芬情绪激昂地站在乐队前。虽然他听不见任何一种乐器的声音,也听不见歌者的演唱,他只凭自己的记忆,凭着自己的激情全力指挥下来。听众完全被这久违的充满激情的音乐所陶醉。他们如痴如狂,为之歌为之泣。

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

1825年,贝多芬搬进了一幢名叫“黑西班牙人”的大厦,贫困的生活使这位已进入暮年的伟人常常生病。虽然身受疾病与饥饿的折磨,贝多芬依然紧捏着笔,捍卫着这片自由的王国。他还要写《第十交响曲》,还要为《奥德赛》与《浮士德》配曲,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但是,上帝已不忍心再让这位伟人在世间受苦。1827年3月26日,维也纳上空阴云密布,狂风卷着乌云,惊雷挟着暴雨,贝多芬在床上安然睡去。伟大的音乐家逝世的消息让全世界痛惜不已。葬礼那天,几万人来到“黑西班牙人”大厦前默立。但是,由于贝多芬出身低贱而且没有留下财产,他只能葬在一个很小的公墓里。奥地利著名戏剧家格里尔帕策在他的墓前致词道:“从今天起,他将成为历代的伟人之一,永世长存。”

贝多芬离去了,他以自己勤奋的一生留下了256部作品,包括交响曲、奏鸣曲、歌剧、协奏曲、合唱曲以及改编的民歌等。

1888年,出于对贝多芬的热爱与怀念,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会员自愿捐资,在中央公墓买了一块墓地,把贝多芬与另一位穷苦一生的音乐天才舒伯特一起迁葬进去。贝多芬墓前那块洁白的大理石墓碑上,刻着一把镀金的竖琴,写着“贝多芬1770-1827”,没有一丝浮华,人们不愿用那种庸俗的东西打扰这位巨人。

同类推荐
  • 宋文骢传

    宋文骢传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歼10飞机总没计师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界一位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见证和浓缩了新中国现代战斗机研制的整个历史。他志存高远,却又严谨务实;他严厉刚毅,却又可爱可亲;在飞机型号研制中,他独树一帜成就斐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人生,丰富多彩而又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流畅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宋文骢传奇的人生。本书也是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我国现代战斗机发展历史的一本难得的读物。
  • 傅斯年传

    傅斯年传

    傅老虎、傅大炮轰遍高官显要;真学问、真胆识,道尽古今中外。是 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性情铁汉。傅斯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对于新文化建设、历史学新领 域的开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做出过很大贡献。本书以严谨的态度 客观论述了他的一生功过,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物传记。
  • 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李四光

    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李四光

    本书介绍了李四光的生平,内容包括:石头风波、求学经历、心向祖国、崭新的生活、地质力学的萌芽、石油之战、开发地热、“再给我半年时间”、李四光故居与“李四光小道” 等。
  • 千古孔子

    千古孔子

    本书的孔子不是一个神化的孔子,而是一个布衣孔子、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一个真实的孔子。全书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洋溢着感人肺腑的师生情。本书不仅成功地刻画了孔子,史诗般地再现了孔子的伟大非凡,而且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孔子的十个著名弟子:颜回、子贡、子路、曾子、冉求、闵子骞、冉耕、冉雍、宰予、子夏,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批杰出的贤人,讴歌了他们的情操人性和理想。该书文笔优美凝炼,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魅力,既给人以历史感悟,又让人得到文学美的享受。
  • 吴斌:中国最美司机

    吴斌:中国最美司机

    浙江省杭州长运公司快客司机吴斌同志在驾驶大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途中,一块铁块从空中飞落砸中吴斌腹部和手臂,导致其三根肋骨被撞断,肝脏被击碎。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完成了换挡、刹车等一系列安全操作,确保了车上25名乘客的生命安全,而自己却因伤势过重献出了宝贵生命。吴斌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被誉为全国人民心中的“平民英雄”、“最美司机”。长篇报告文学《吴斌:中国最美司机》是一部学习宣传吴斌英雄事迹,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良好教材。《吴斌:中国最美司机》作者孙侃以深入的采访,翔实的材料,生动的笔触,深刻的思想,再现了吴斌的成长历程和壮举瞬间,描述了英雄产生的生活背景和时代意义。
热门推荐
  • 解梦书店

    解梦书店

    男主被暗下毒手,惨遭人生低谷。一次住院开启了男主的解梦之路。与世界执法者开始了不一样的道路。
  • 重复力:如何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重复力:如何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本书告诉读者: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重复落的力量。同样的道理,柔弱的幼苗之所以能够破土而出,不是苗的力量,而是重复顶的力量。这样的重复充满了精气神。美国的马尔科姆曾经提出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就是做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以上,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能坚持一万个小时,即使没有发生奇迹,至少也会战胜自己。若是能再多学学反复倒油的卖油翁和反复试验的爱迪生,或许真的会有奇迹发生。
  • 逆袭快穿之浮生若梦

    逆袭快穿之浮生若梦

    云月年少横死,却有意外机遇,神选者,是摆在她面前的唯一道路。在不同时空之间穿越,她的任务是完成灵魂献祭者的心愿,让自己活下去,不断成长,直到让自己获得真正的自由。
  • 逍遥女剑仙

    逍遥女剑仙

    新书《快穿之男配大佬上线中》求支持(无男主)乔羽以为自己消失了,但是她发现她居然直接投胎成了一个男的?!而等乔羽修仙后她以为她是幸运的,结果她居然是一个女主修仙文的男配!乔羽以为她只要远离女主就能仙路可期,但是那个法则又要闹哪样!仙路遥遥,乔羽不想挡着任何人的路,但也不想当他人手中的棋子,如果不能退让,那便问问手中剑,执剑逍遥一世,问鼎大道!读者群号551903604
  • 回首一顾念北斗

    回首一顾念北斗

    这是一个裹着白面的芝麻馅汤圆一点一点把建着铜墙铁壁的小乌龟从龟壳里骗出来,并引导着小乌龟把铜墙铁壁打破后,一口吃掉的故事。苏璇:小时候一直听说情人湖上情人桥,情人走过能白头,咱们去走一遍吧。唐凌恒:阿璇,从二十到三十,我扮演了十年的独角戏,从三十到三十二,我用了两年来走进你的心里,在这十二年里,因为你的存在,我懂得了爱一个人的含义。
  • 精灵之虫王崛起

    精灵之虫王崛起

    当穿越成一名捕虫少年,当得知捕虫少年被誉为精灵世界最垃圾的训练师的时候。不甘于平凡的英士决定带领手中的精灵走上虫系崛起之路。(ps:本书世界观是动画的世界观!)群号码:1083595879
  • 千万别拿正眼看我

    千万别拿正眼看我

    四岁那年,他的眼神开始不对,医院的诊断是斜视,从此他陷入了悲惨苦难的深渊……幸而有你!曾经的悲惨懦弱小男孩终于长大,他有能力成为你的骑士,为你披荆斩棘,把你宠成公主,让你成为最幸福的女人!这是一个关于网络作家和女演员从学生时代起就结下缘分的故事。生活纵有坎坷,爱能融化一切!
  • 追随你的心:做你想做的人

    追随你的心:做你想做的人

    心灵能够达到自己渴望的高度,也会沦落到无所期望的水平,一切外界的境遇只不过是心灵收获的一种手段。人永远是自己的主人,即使在最软弱和最堕落的悲惨境地也仍然如此。
  • 道家玄幻

    道家玄幻

    众多玄幻小说千篇一律。本书绝对独出心裁。有意者。请认真熬过前面的伏笔。后方将是无限光
  • 巴别塔下: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

    巴别塔下: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十九世纪英国文人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研究》的结项成果。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正经历着“现代化”过程,经历着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面对前所未有的变革,文人在思考道德时,意识到了彼此之间在理念、概念和词语上的分歧并不断论争,导致了思想和话语层面众声喧哗的状态。他们对词语的无序状态可能造成的危害深感不安。这种焦虑不仅出现在用词语思考和写作的时候,还出现在对词语本身进行反思的时候。本书分析了这种“词语焦虑”的表现和原因,通过对关键词语和代表人物的个案研究,还原道德思考的社会史和思想史语境,指出文人重构意义体系的尝试也是转型时期抵制种种焦虑并重构道德的手段,反思现代化过程中伦理建构和文化调整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