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6000000010

第10章 有时需要“一问一答”(1)

了解别人策略的最简单办法就是提一些恰当的问题,对方往往会以你的提问方式,决定如何向你显示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所以,注意提问的方式,将有助于你更好地了解对方。

进行适当的提问

奥斯卡·维尔德曾经说过:“绝对不要冒失地提问。要在适当的时机提出自己的问题。”人们常常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感觉来提出一些问题,但有时这种问题并不是对方所需要的。

如果你完全出于好奇,或是打探耸人听闻消息的心理,你提出的问题,会使别人感觉好像被人寻根摸底,被人利用,甚至可能受到伤害。因此对方根本不会对这样的问题感兴趣,当然也不会对这种问题作出详细的回答,你的目的也会落空。

当你粗鲁和冒失地向他人提问时,对方会觉得自己的私人领域受到侵犯,精神上受到伤害或者侮辱。而检查性的提问则使别人感觉被人盘查,被逼入某种困境,因而会拒绝交流。诱逼性地提问很有可能引导别人作出回答,但这种问题对双方而言都没有什么成效,因为你根本期待不到真诚的回答。追根究底的提问,会导致别人过早地处于防守地位,不利于交流。

这些都是不当的提问,这些问题会使别人产生反感的情绪,让人早早地失去继续交流的动力。这种情况下,你也难以了解对方的详细信息。

那么,如何正确地提出问题呢?第一,你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涉及所要表达的意图。因此,应该尽你所能,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真正意图。如果你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个简短精确的回答,那么你就应该使用所谓的“封闭性提问”或者是“选择性提问”。例如:“你现在想要冰激凌吗?”对于这样的问题,任何人给出的答案都只有“是”或者“不是”。如果你希望双方能够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交流,那么这一类的回答“是”或者“不是”的提问方式,难免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如果你希望从交谈的对象那里得到一些更加确切的回答,同时又不想给对方造成太大的压力,那么可以选择“半开放式的提问”或者说是“关联提问”。这种提问的方式,你事先并不会给出或者暗示任何可供选择的答案。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方的回答是比较自由的,他可以讲得多一些,也可以讲得少一点,可以相对详细一点,也可以只是表面上介绍一下。例如:“你为什么不喜欢这部电影?”“你为什么非得现在开始休假呢?”

如果你并不希望给予对方任何的思路或者暗示,也不想太多地表露出自己的意图,你希望给予对方尽可能大的选择空间,那么你可以使用“完全开放式提问”。例如:“你最近过得怎么样?”

如果你希望通过自己的提问方式,让对方觉得你是在为他考虑,是在设身处地为他着想,那么你可以使用“具有感染力的提问方式”。例如:“这两天我觉得你有一点无精打采,我想,可能是你的工作压力太大了,你觉得如果把我们的约会稍稍往后面推迟一点点,对你来说会不会要好一些呢?”

通过这种提问方式,你不仅给自己留了回旋的余地,以便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同时你也给对方留了一种印象:你能够体察到他身上的问题,你对于他的状况很关心。

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那些一眼看上去完全相同或者类似的问题,经过仔细的审视与思考以后,往往可以发现它们会对对方产生不同的效果,更有助于你了解对方。不妨将自己置于下面的场景中,好好感受下面这些简单的问题:

——咖啡?

——要不要喝一杯咖啡让自己清醒一下?

——要不要喝一杯咖啡?

——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喝一杯咖啡吗?

——现在你不想来一杯咖啡吗?

——你觉得现在喝一杯咖啡对你会不会有好处呢?

——你给我一种印象,好像你现在需要喝一些东西,来杯咖啡怎么样?第二,想正确地了解别人的心理,请避免用自己的观点来解说从别人身上看到的现象,你只要提出你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如果你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对别人的状况做出判断,通常出于礼貌,他将不得不向你作出一个合乎情理的回答。而这种回答很可能不是你想了解的实情。

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到他的主治医师那里进行治疗,医生说:“你能告诉我你有什么问题吗?”

该男子提到了他在生活和工作中负担过重的问题。他向他的主治医师非常详细地解释:他要做的事怎样怎样多,每天他要完成多少工作,他每天要处理多少大大小小的问题。因此,他根本没有留给自己的时间。

他的治疗医师耐心地倾听着,当这个男人终于说完了之后,他问这个男人:“你对我说,每天你都要忍受很重的负担。可是为什么你还这么自豪地对我讲述这一切?为什么你在讲述这一切的时候,脸上始终洋溢着喜悦?”

通过提问和观察,医生很快就意识到,在生活中追赶该男子的并不是这些工作,虽然他的工作的确很多,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根据他的自我价值观念,他需要这么多的工作来维持这种大人物的感觉。他很自豪,他是如此重要,有那么多的事情要他去做,有那么多的人需要他的帮助。

医生并没有给该男子一个结论性的回答,他只是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最后,该男子越发详细地告诉医生他的许多症状,医生给了他一个准确的治疗方案。

不只是医生,对每一个希望了解别人的人来说,有一个根本原则,那就是:你只要提出你看到的和感觉到的,而不要根据你自己的所见所闻,总结出解决别人的问题的办法。比如你应该这样说:

——“你今天脸色苍白”,而不是“今天你看上去好像很累(或者是病了)”。

——“你今天根本不能安静地坐下来”,而不是“你今天非常激动,烦躁不安”。

——“你今天一点儿也不健谈”,而不是“你今天怎么又发脾气了”。

——“你今天穿得很时髦,很漂亮”,而不是“你今天是不是与你的男朋友有一个约会啊”。

为什么前一种表达方式比后一种表达方式要好一些呢?非常简单,你从别人身上观察到的表象,可能对应很多事实。比如说某人脸色苍白,可能是因为疲劳,也可能是由于生病,或者是他故意把自己化妆成脸色苍白的样子。真正的原因应该是由他自己对你说——如果他真的愿意说的话。

如果你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对别人的状况做出判断,在你非常疲劳或是生病的时候可能会表现得脸色苍白,那么你的判断可能会给别人带来压力,使他不得不作出一些不必要的解释和辩解。

即使他不想对此说些什么,也不会粗暴地回答:“让我自己待会儿。”通常出于礼貌,他将不得不向你作出一个合乎情理的回答。而这种回答很可能不是你想了解的实情。

你看,在提问某些问题时,相互之间只有很细小的差别,所表达的意思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对于比较敏感的人来说,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对方可以通过你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的提问,了解你的意图或者愿望,因而对方对你的感觉可能也会随之不同,他们往往会以你的提问方式,决定如何向你显示自己的情绪和心理。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通过了解一个人的言论、谈吐可以看出他的志向。人的许多行为都是观念的产物。是非面前,如果一个人的志向不同,那么其表现也各不相同。是非有对错,志向有高低。每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观,对大事大非的问题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甲参加过公司的一次招聘,由经理在初选入围的三个应聘者中确定最后聘用谁。三个人的条件差不多,甲看过他们的资料,其中A和B毕业于名牌大学,而C是一般大学。甲猜想经理会在A和B两个人中选一个,但结果经理选的是C。

甲问经理:你是根据什么做出这个选择的?经理说:根据他们对我的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问题是:你是因为什么离开原来工作单位的?

A回答:“那个地方太糟了,头头什么也不懂却自以为是,喜欢瞎指挥,下面拉帮结派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职员升职不是靠本事而是靠关系……我看不惯,不干了!”

B回答:“那个单位排外,欺生,我是外地来的,他们合伙挤兑我,不好干的活让我干,不是我的错也把责任往我身上推。”

C的回答是:“我原来那家公司不错,员工的素质很高,同事也好相处,我是不想离开的,可惜我经验不足,工作出了差错,老板把我辞退了。”

经理说:“人际关系是一面镜子!与其说照出了别人的缺陷,不如说是照出了自己的缺陷。其实到处的情况都差不多,差别在于自己如何去对待。我们需要的是有学识的员工,同时也是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员工。后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就无法顺利开展工作。”

对于被录用的C,经理说:“被老板辞退了却不怨恨老板,而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点很可贵!说明他能够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自己,持这种心态的人比较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对原来单位的评价就是一个是非问题。对离职者来说,离开原单位,就像摆脱了牢笼,可以对其肆意评价。这时的评价,可以客观,也可以肆意诋毁,还可以抱着一种感恩心态进行赞美。不同的评价方式代表着不同的志向,不同的心理,也反映出不同的人格。

这个事情,该怎么办?

在不了解人才之前,我们可以向他请教谋略,看他是否有真知灼见。向对方提出方方面面的问题,让他思考相应的计策,看他的谋略是否深远,看他的见识是否独特,看他审时度势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晋末,赵州中丘人张宾是一位博涉经史,豁达大度,很有才能的儒生,他经常对朋友说:“我自信才智见识不亚于张良,但可惜没有遇上汉高祖。”张宾曾先到中丘王帐下当都督,因中丘王不合他的心意而以病告退。

永嘉年间天下大乱,石勒被刘元海任命为辅汉将军,带兵到河北、山东一带作战,张宾对他的朋友们说:“我经历和观察了许多将领,唯独这位胡人将军可与其共成大事。”于是,张宾提剑到石勒军营门前,大声呼喊请求接见。

石勒开始并不了解张宾,也不相信他,但经过询问计谋,很是惊异,加上这些计谋“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才知张宾确实有王佐之才。于是便引张宾为谋主,并称为右侯。

后来,张宾死时石勒亲去哭丧,对左右说:“老天爷不要我成就大事啊,为何这么早就夺去我的右侯啊!”

其他还有齐桓公与管仲、秦孝公与商鞅、汉高祖与韩信、刘备与孔明等都是先互慕其名及问计定策之后,才互知是明主、能臣的。所以,要想知道一个人见识的大小的最好的办法是向他请教谋略。

同类推荐
  • 人生总会有办法:思路决定出路

    人生总会有办法:思路决定出路

    本书即旨在帮助读者找到成功的思路、塑造成功的心态、掌握成功的方法,在现实中打破思维定式,克服心理与思想障碍,确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机遇,能为人之不敢为,从而开启成功的人生之门。
  • 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5)

    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5)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 盲点心理学

    盲点心理学

    生活中,我们有着太多视而不见或者考虑不周,有着太多的心理盲点,这些盲点大多是因为我们不自知造成的,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错误的认知和行为。人性盲点有着两面性,如果我们了解不够,我们可能就会深受其害;如果我们能充分了解并运用它,那么,它将让我们的人生收益。本书从人生、生活、人际、思维、成功、工作、恋爱七个方面出发,列举大部分人在每个方面常存在的盲点,让我们做事少出错,并且减少因为不当与不自知的言行造成的各种错误。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有趣而又深刻的故事,揭示了大部分人可能存在的盲点,帮助读者透视自我、改善人际,最大限度地提升个人的心理修养,更好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 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

    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

    男人有男人的心绪,女人有女人的心思,男女心理千头万绪、幽微奇妙。两性的婚恋世界,交织着心理的磕磕绊绊,充满着心灵的冲突对抗。两性婚恋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理困惑不断滋生、心理矛盾不断激化的过程。能否顺利解决这些心理困惑和矛盾,将决定恋爱中的男女能否拥有美满幸福的婚姻。《去梯言—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由心理学入手,从两性心理差异、两性交往心理、择偶心理、爱情心理、婚姻心理、家庭生活心理等方面系统解读婚恋中男女的心理问题和困惑。
  • 小众行为心理学

    小众行为心理学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常被视为疯狂的人、不正常的人,很少有人用正常的眼光看待他们。通过《小众行为心理学》,作者将带我们带入这个疯狂的、不可思议的世界:也许,他们平时看起来比正常人还正常,可他们的荒谬行为却常常令人感到震惊。《小众行为心理学》视角独特、思考深入,以通俗幽默的笔调刻画了各种千奇百怪的人,不仅让人一窥人类行为中隐秘部分的真相,还引发人们对当今世界状况的种种思考。
热门推荐
  • 美味良缘

    美味良缘

    【1V1甜爽文】最落魄的病秧九皇子上官凌风,竟然是各国皇帝闻风丧胆的神秘人物!他的皇妃沐雪更加让人不敢惹。因为她是个有毒的食霸,她做的美食可以让人垂涎欲滴,吃了百病痊愈。也能让使坏的人吃了瞬间恶心呕吐,疾病缠身。某日,九皇子突然对沐雪说:“雪儿,你想办法做一道能让人吃了一次生几个包子的佳肴。”沐雪:“是要给谁吃的?”九皇子:“你和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魔君索债之还债吧作者君

    魔君索债之还债吧作者君

    “儿砸,在我的世界就得听我的!”柔思思对南景瑢琰说道。心中得瑟:你作者老妈还是你作者老妈!后来.......柔思思到了南景瑢琰的世界。“儿砸,老妈错了!”柔思思一把抱住南景瑢琰的大腿喊道。再后来......“娘子,我错了!”南景瑢琰跪在地上对着柔思思说到。“以后还敢不敢了?”“不敢了!”
  • 长歌浮生

    长歌浮生

    因传闻埋葬着武林秘籍和万千金银珠宝而叱咤风云的明德山庄遭遇灭门惨案,被视为凶宅,长久以来无人打理,甚至无人敢前往。多年之后,盐商之子,拥有不少身家财产的富豪郭昊乾挥霍千金买下了江湖上曾经一夜之间销声匿迹的明德山庄。自那之后,郭昊乾的人生开始走向一条不能回头的路,江湖也好,快意也罢,麻烦上身总是甩也甩不掉的……
  • 穿越爱恋:今世桐花开

    穿越爱恋:今世桐花开

    世世桐花落,今世桐花开。掩面看人间,只为与他相遇。前世埋下的因,只能默默承受。今生埋下的果,只想平淡经历。她没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没有沉浮大海的志向,她只想做个普通人,可是,为什么不行?三生石旁,她被尘世束缚,被无助囚禁,只能做千年前的她,十八年前的她。她不想,她不要,她要做自己!不管是三生石还是梧桐树,她只要做自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煮酒烧红叶

    煮酒烧红叶

    季忆觉得“爱”是这世上最不靠谱的东西,爱让人不理智,卑微并且失去自我。向思宸觉得婚姻不过契约一场,重要的是棋逢对手,旗鼓相当,适合的一定比深爱的靠谱。季忆便是他认为最合适当“向太太”的那个。直到季忆推给他一纸离婚协议。后来,林怡朵问季忆:“为什么突然离婚?”季忆思索良久答:“他不爱我。”林怡朵翻白眼,“你们协议结婚的时候,难道不清楚这点?”季忆愕然。原来爱已不知不觉滋长,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遥望虹霓

    遥望虹霓

    本文讲述的是职场小白林瑶,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凌云实业的第一名员工,最终在经历了各色各样的奇葩后,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
  • 回到唐朝做首富

    回到唐朝做首富

    当代好青年何明远穿越唐朝开元年间。在被乱捶一通之后,发现自己竟然是长安恶霸?本想过败家子儿的生活,没想到家早已被抄人人针对?处处挤压?好不容易装一次逼,怎么又被捶了?我太难了…………………… 我的唐朝,没有梦想,没有美好,全是黑料,皇帝手黑,宰相手黑,为了活下去,主角当然也很手黑,就这还是加了滤镜的,很可惜没能一黑到底,给个机会,下次吧!
  • 致一去不复返的日常

    致一去不复返的日常

    普通青年邓纪元,商业大亨邓纪元,再之后……转生穿越,三世为人,世上仅二人,不受此为变。这个一个为了迫害某人而不断变化的世界,仙人,神明,都市传说等等如日常一般出现,邓纪元他该如何面对?「当传说融入现实,爱的猎人邓纪元登场。kimo。啊,我不是那个意思啊!kora(? ̄д ̄)?!」对了,这不是商业文。
  • 男神今天恰柠檬了吗

    男神今天恰柠檬了吗

    某日,封先生微博@封先生的头号粉,并配文:以后我是你的头号粉千万粉丝震惊了。啊啊啊我粉的大神谈恋爱了,并且对象大家都很熟悉,我到底是该祝福呢还是祝福呢还是祝福呢?某次,封先生微博上说:女朋友到底什么时候才愿意和我领证,哎,愁人。后来,封先生每发一次微博,评论区的画风就变得格外清奇:封神今天和他的娇妻领证了吗?封神我远在大明湖畔的奶奶还能看见你们领证吗?封先生你们到底啥时候结婚?一人血书求你们快点结婚!万人血书求结婚!(小甜饼,无虐无误会,请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