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0800000033

第33章 被远方退回的一封信(1)

弋舟

那么多我以为已经忘掉的事带着更奇异的痛楚又回到心间:

--像那些信件,循着地址而来,收信的人却在多年前就已离开。

--菲利普·拉金

师范学校在沽北镇,沽北镇在沽河边。秋天的雾来到沽北镇,沽河上下像一个通体朦胧的容器,贮满了过去乃至未来时光的水分、空气和尘埃。沽北镇的尘埃比其他地方多,一条狗跑过去,黄尘都要跟着跑上一阵。

正午的时候,17个年轻人在小镇的火车站下了火车,步行五公里,从朦胧里走来,一路踢踏出滚滚的黄尘,像一支虚张声势的大部队。

一群新到的师范教师走在沽北镇的街上,当然是一件大事。摆在街道两旁的凉粉摊、肉摊、布匹摊、菜摊,还有挂摊,发生了片刻的骚乱。沽北镇的人被这群灰头土脸却又趾高气扬的年轻人吸引住啦。市声倏忽敛住,仿佛被一双大手拎了起来,又陡然撒手,将攥紧的喧哗一把松开。这种动静,令年轻的教师们颇感有趣。他们认为,是自己队列中那个戴黑墨眼镜的家伙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他不仅戴着黑墨眼镜,而且还穿着西装,打着一根火红的领带。这个招摇过市的人物,是未来的美术教师小虞。

一干新人被安置在师范学校操场边的一排平房里。一排平房,不多不少,正好17间。是专门为他们的到来配套搭建的吗?又不像。房子的外墙用和着麦衣的黄土垒就,金灿灿的,但内里,黑漆麻乌,烟熏火燎,显然不是一天两天酿成的。那么就是凑巧了,17对17,这里面暗合了哪种玄秘的因果呢?平房的后墙外是铁路,路基高于学校,从操场上展望过去,火车宛如悬浮于空中。当天夜里,未来的语文教师小宋上了趟厕所,回屋时恍惚间扫视一眼17间亮着灯光的平房,便觉得自己是面对着一列夜行火车的17节车厢。这个比附令小宋一阵激动,恨不得立即将大家召集起来,当众指认一番。第二天早起,大家在房门外蹲成一条线,就着脸盆洗漱。小宋激动依然,大声宣布道:

“知道吗,咱们的宿舍像一列火车!”无人响应他的激动。大家都有些莫名的消极。这队人马,尽管只有小虞戴黑墨眼镜,穿西装打火红的领带,但每个人的内心,也都是颇为洋气的。不是吗?毕竟他们都读了大学,是时代的轿子。可十多颗洋气的心,如今被扔在了沽北镇漫天的黄土里。

也真是漫天的黄土。未来的化学女教师小范,此刻便对着自己的脸盆呆愣起来。那盆水,刚刚还可见底,但小范她洗了把脸,水就成了黄色的。小范记得昨夜是洗漱干净了的,难道,一夜之间,自己便蒙尘如斯?

可不就是一夜之间!小范感到自己想哭,扭身回了房子,将那盆黄色的水遗弃在外面,像是一地动山摇,一列火车呼啸而过。大家集体仰望,感觉那压在头顶疾驰而过的火车仿佛碾压在了他们年轻的神经上。连小宋心中那微不足道的关于车厢的诗意,都在顷刻间荡然无存。

宛如一套组合拳,火车过后,更多的打击接踵而至。其中最为凶狠的一拳,是关于纪律--当然是纪律,除了森严的纪律,还有什么会更加令一群年轻人的心疼痛?学校组织了欢迎的大会,但主旨,却是向17个新人宣布纪律。校长墙皮一般黄灿灿的,像土里长出来的一个人,在他的授意下,教导主任,另一个土里长出的黄灿灿的人,一二三四地罗列:禁止与学生发生纠葛;禁止不备课;禁止迟到早退……大家都听明白了,用目光心照不宣地交流。其实,诸般禁忌,唯有第一条事关重大--禁止与学生发生纠葛。什么样的纠葛呢?真是暧昧,莫不是和学生拳脚相向,打作一团?怎么会!谁都清楚此间含义。未来的男教师们就去打量未来的女教师们。女教师们正襟危坐。小范依然纠结在清晨的那盆水中,是怅然若失的神情,仿佛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着那盆水经历了怎样的化学反应。这个核心的禁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为了强调出纪律的严肃性,教导主任唯有在其他律令上严厉规定,将迟到早退这些事情格外夸大,似乎触犯了,便无可饶恕。可不是吗?这些鸡毛蒜皮的规矩都如是重大,那个核心的禁忌,大家就自己掂量好了。就好比,做次贼都要被枪毙,杀了人会如何,还需要说明吗?

气氛就有些凝重了。当然,这是防患于未然。但那个莫须有的禁忌,还是令年轻人感到了刺激。这刺激又被疾言厉色地警告着,所以便凝重了。

会议室的门突然洞开。一个姑娘施施然进来,花衣裳,大辫子,气定神闲。姑娘环视一圈,亮起嗓子叫:

“刘双喜!刘双喜!”年轻的人们面面相觑,然后拭目以待,看哪位应声而起,成为一个刘双了出去。姑娘也配合,不过是出门前又回头响亮地叫了两声:“刘双喜!刘双喜!”小虞呵地笑了,把自己胸前火红的领带捏在手里,抖个不停。大家以为对此会有个说明。但是没有。没有人替大家解释,这个倏忽来去的刘双喜是怎么一回事。还在错愕间,新人们便被率领着去熟悉校园了。公允地说,在那个年代,在沽北镇这个背景下,校园还算堂皇。教学楼,宿舍楼,小石桥,东边的花园,西边的树林。

学生们果然需要提防,那些女生,个个朝气勃发,头从窗口探出来,迎风吃土,观望着自己的新老师们。未来的数学教师小汪抬头仰望,自觉不能看得分明,便摘了眼镜,擦一擦,重新戴好,扶正,仔细凝视那一张张兴奋的脸。

这招来了女学生们的哄笑。教导主任重重地咳嗽一声,以示告诫。“刘双喜!刘双喜!”

又来了。那个姑娘,旁若无人地闪出来,穿过参观的新人,顾自四下里放声呼唤。戴黑墨眼镜的小虞更加敏感一些,拉住身旁的一位前辈问:

“她是谁?在找谁?”前辈愣了一下,继而羞涩地摇摇头,一脸讳莫如深的样子。就此,时间开始了。开始了吗?新人们又觉得时间是停滞了,凝固了,出了故障,不动了。大家很快对一切都熟悉起来,一切在大家眼里却都愈发含混不清。教物理的小孙始终分不清镇上卖蒜的刘二与骟驴的吴七。教生物的小张对四处可见的柿子树感到迷惑。柿子树大都冠盖如云,绿荫匝地,即使小张有心为它们编了号,也常常发生混淆--当他依照内心的序列按图索骥来到某棵柿子树下时,往往发现自己仍是迷了路,本来要去火车站,却来到了邮局。这种状况,不怪柿子树,怪小张。沽北镇的路其实平铺直叙,是小张自己,一厢情愿地沉溺在他的专业里。小张对于柿子树太着迷啦。用不了很久,他就知道了哪一棵枝杈平斜,能让他躺不辨冷暖,路不分东西。所以本来要去火车站,结果却到了邮局。说到邮局,那可是新人们的一个重要去处。报到的当天夜里,17封书信便在那排火车车厢般的平房内生产了出来。第二天接受完入学教育,不约而同,大家就在去往邮局的路上相遇了。就像每个人都成为了一封信,被某种力量所指派,前进在被投递的路途上。

信丢在了邮筒里,人的心居然会随之发出咣当一声,一下子便仿佛失去了依托,没有了底气。于是就开始了等待。等那咣当一声再回来,重新给自己添力。也有等不回来的。教政治的小莫就陷入在杳无回音的境地。信的收发都需要他们前往邮局亲自办理,小莫往来的次数最多,每一次都是有去无回。所以小莫便越来越落寞。小张比较关心小莫,一个周日,他躺在邮局前的树杈上招呼小莫:

“上来躺会儿?”小莫索然地望他一眼,低了头,走自己的路了。

一个寒暑过后,新人们成了旧人。尽管大家仍是难以明白,沽北镇周边几百顷几百顷的麦子齐刷刷绿了,又齐刷刷黄了之后,是怎样在一夜之间又齐刷刷地倒伏在地--大家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这种事情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还是让人心生疑窦。

尤其是美术教师小虞,当他透过自己的黑墨眼镜观察一切时,沽北镇便在他的眼里发生了小小的错乱。他一度相信,麦地的底部会有一架精密的仪器,至少也是几组性能良好的滑轮,而耕作其上的农民,在他的眼里,被固执地看作了采矿的苦力。小虞将这样的场面描绘在了画布上,送去参加美展。参展无果,但这样的画面,打动了教化学的小范。小范跟着小虞去采风。他们来到农家,农家妇女擀面条招待两位教师:擀好的面就地铺展,晾晒在扫净的黄土地用不完的力气--麦子收完后又是一茬玉米,而且是豆角洋芋套种,如此这般,作物都能保持茂密的态势。一想到这些,小虞就觉得浑身来劲儿。小范怎么想,他却并不知道。

原来小范和小虞的感受不同。吃过几次黄土,小范就不再跟着小虞采风了。小范开始出没于音乐教师老杨的宿舍。老杨五十多岁了,据说刚被平反出狱不久。从老杨弹奏的曲子当中,年轻的人们相信,在他那架脚踏风琴的旋律里,一定藏着长袍和礼帽,藏着花前与月下。老杨把民国时期的音乐教材摊开,然后唱歌:

可怜的秋香,暖和的太阳他记得:照过金姐的脸,照过银姐的衣裳,也照过幼年时候的秋香。

金姐,有爸爸爱,银姐,有妈妈爱,秋香,你的爸爸呢?你的妈妈呢?

哦,真令人神伤。唱歌时的老杨,细长的布满皱褶的脖子,让人想到一根拼命疯长的丝瓜。小范被老杨的歌声俘获,小虞就只有形单影只地浪迹乡间了。

语文教师小宋喜欢将学生带到沽河边去朗诵。河面上总有男人背着缰绳,握着长篙在撑船。小宋这样启发自己的学生:

“想一想,你们想一想,这些男人,会从河里打捞出什么来?”“鱼!”

“烂泥!”

“花裤衩!”

“尸体!”小宋在一片嬉笑中,郑重地指出:

“不错,都很不错。不过,如果要我来想象,我会想,没准,他们能打捞出一本线装的书。”

学生们噤了声,被某种无法说明的感触吓住了。不仅仅是小宋,在沽北镇,青年教师们都活在一股玄想的情绪里。生物教师小张在课堂上言之凿凿地宣讲:柿子树在某一天会结出碗大的太阳。英语女教师小林和校园里著名的女疯子要好起来。女疯子就是那位满世界寻觅刘双喜的姑娘。关于她的身世,大家还是不明就里,只听说她是这所学校数年前的学生。至于那个刘双喜,对不起,就更加无从知晓啦。教物理的小孙好奇心重一些,他被抽到校办帮了几天忙,于是趁机翻阅了教师花名册,结果也是一无所获。疯姑娘日复一日地穿行在几百人的校园里,青年教师们很快就习以为常了,熟视无睹,习焉不察,随着自己置身的这所学校沉入一个白日梦里。英语女教师小林,本身就是一个孤僻的人,所以,当大家发现某一天小林和疯姑娘并肩而行时,也没有感到太大的诧异。

“刘双喜!刘双喜!”疯姑娘依旧喊。她喊的时候,小林就警觉地替她四处张望。因此,这个时候被小林看上一眼是很可怕的。被看的人会张皇失措,骤然觉得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刘双喜。教地理的小赵一直在暗恋小林,看到小林与一个疯子为伍,内心不免忧愁。小赵怨怼地向大家说:

“沽北镇是全世界黄土最厚的地方!”鉴于他的情绪,大家不知道是不是该相信他。可这个论断毕竟是出自他这个专业人士之口,于是,大家便口口相传,随即还将这句话写在了书信里,作为一种抒发离愁别绪的凭据:

沽北镇是全世界黄土最厚的地方……

教政治的小莫想必也将这句话投递了出去。但收效甚微。他依然难以等到及时的回复。渐渐地,大家都有些为他着急了。有一天,躺在柿子树上的小张看到,小莫站在邮筒边将一张明信片塞了进去。这好像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小张却大惊小怪地跑回学校,向同伴们散布惊人的消息。

“我看到了,明信片是用血写的,是一封血书!”小张急迫地向大家说明。

“看清楚了?”小虞持怀疑的态度。这时候他已经不戴黑墨眼镜了,西装也换成了粗布的褂子,同样是标新立异,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一个沽北镇的人。

“没错,我在树上,一切尽收眼底!”小张信誓旦旦。“什么颜色?血什么颜色?”“血?--当然是红的咯……”

“写成血书,血就不是红的了,跟黑的差不了多少。”

“这个我当然知道!”小张有些张口结舌,“我解剖了那么多动物,我当然知道血是怎么回事。”“那你确定看到的是血?”“我确定!”

小虞就决定信任小张了。色彩小虞拿手,但毕竟教生物的小张,血见得比他多。

莫衷一是地说了半天,最后一个方案拿出来了:由小宋落实,以匿名的方式给小莫回一封信。小宋在这封信里写了什么呢?没有人知道。大家追问,他便含糊其辞。唯一明朗的是,小虞却因为这封信而改变了命运。这封信由小虞负责异地投寄。

小虞在星期六的傍晚出发,被大家目送着去了火车站。小虞的家在兰城,坐火车大约需要走五六个小时。本来,这段时间他并没有回家的打算,但借着这封信,他便顺道走了这么一趟。说好了星期天回来,结果星期天小虞却没有回来。由于小虞身负着投递那封信件的使命,大家便对小虞也牵挂起来。

点四十五分,有什么好说的呢?他迟到了五分钟。这可是犯了天条。校长对此深恶痛绝。在校长眼里,准时到校是一切规矩的基础,是篱笆,是栅栏和安全阀,只有守住这个底线,其他的罪恶才能被避免。堡垒总是一点点被攻破的,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高枕无忧。所以校长要小题大做。他认为年轻人总是得寸进尺的,只有把他们镇压在“寸”的苗头里,才能守住那个致命的“尺”。

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也讲得过去。但处理的结果,还是让年轻的人们大为震惊:小虞将被扣除全学期的补助。

小虞倒很冷静。他轻微地喘着气,好像还没从赶路的状态下缓过劲来。

但是第二天小虞却失踪了。小虞留给大家的最后一个记忆是:前一天的黄昏,他凌空坐在墙外的路基上,将侧影对着操场上的人。他在那里坐了多久?没人留意掐算过。大家只是觉得,夕阳下飘浮的黄尘就要没住小虞的喉咙了。起初校方认为小虞是在闹情绪,无组织无纪律,私自跑了,过两天便会回来。校长为此还颇为作难。小虞迟到了一次他便使出了霹雳手段,这令他的惩罚措施没有了弹性。校长不知道,旷工的小虞归来后,他该将如何下手。这个难题很快不存在了。因为难题的制造者小虞,再也不回来了。一周之后,校长坐不住了。他倒不是担忧小虞的安危,是担忧小虞这样旷日持久地破坏纪律,到头来只能令校方被动。总不能宰了他吧?校长决定派人去兰城一趟,把小虞请回来。至于请回来怎么处理,校长心里提前做了打算。他决定了:开除!教导主任带着两位老教师上路了,去兰城请一个注定要被他们赶走的人。

两天后三位使者回来了。那时小张被大家派在路上瞭望。大家也很挂念小虞,期望早些看到他归来的身影。小张坐在一棵柿子树上。这棵柿子树在镇上觉得远处沽河的流速都变得缓慢下来。小张于薄暮中,于烟雾和黄尘里,看到那三条人影从火车站的方向袅袅而来。一瞬间,小张感到了凄凉。他的内心毫无理由地确信:小虞,他们的这位信使,这位伙伴,再也不会回来了。事后,小张甚至因此谴责自己,好像是自己一刹那的感触诅咒了小虞的命运。

同类推荐
  • 湖底女人

    湖底女人

    香水商金斯利一向招蜂引蝶的漂亮太太走了,她捎来一封要求离婚的电报,马洛受命追查。在香水商位于小鹿湖边的渡假小屋,马罗却意外发现:小屋跛脚管理员的金发老婆,竟然深埋在湖中……
  • 浮城纪

    浮城纪

    穿越三座喧嚣繁华的都市,遇上19个怅惋幽微的爱情瞬间,总有一种滋味能够打动你的内心。本书是作者章缘写给现代男女的爱情笔记,以女性的角度观照细火慢炖的人生,写出了都市男女那些隐藏于穿衣吃饭下、一触即发的躁动与不安。作者长于台湾,留美多年而今长居上海,小说糅合了上海台北纽约三座城市的情致与韵味,深入探索欲望的涌现和情感的流向,被誉为是“张爱玲回到了上海”。
  • 新七宗罪(三)

    新七宗罪(三)

    当人们合上了眼睛,整个世界就陷入了黑暗之中。但世界并没有欺骗我们,阻挡我们发现真相的,只是自己的眼皮。可是睁开就能看到真相么?这时,柜中人正屏住呼吸,通过一道狭小的缝隙,两眼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外面的世界。那床上的女孩似乎察觉到柜中有人,但只是惊讶了一下,恐怖的神色在脸上稍纵即逝。我似乎增加了她的恐惧。柜中人暗暗地想。但不论有多恐惧,女孩都无暇顾及这边,一个男人正企图侵犯她,女孩做出了最后的反抗,尽管那是徒劳的。
  • 海客谈瀛洲

    海客谈瀛洲

    主人公刚到杂志社工作不久,即与古航海史青年专家纪及一起接受了任务:为霍老撰写传记。在考察中,纪及发现了传主的许多瑕疵甚至污点,加上与传主长期霸占的山村少女的爱情,引起了权高位重的霍老深深的嫉恨。纪及结合研究秦王东巡等事件,发表了多年未能完成的古航海专著,结果引起了一场霍老暗中推助的疯狂围剿。于是长期聚集在霍老身边的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演出了一场亦庄亦谐且血泪交织的现代悲剧。
  • 那不勒斯的萤火

    那不勒斯的萤火

    马尔切罗是银行职员的儿子,性格乖顺温和,一次偶然,使他的人生与黑手党的儿子利奥有了交集。利奥桀骜、叛逆、无畏而又自由,他们彼此吸引着,一起度过了美好的童年。然而在利奥十六岁那年,父亲在一次追杀中丧命,利奥和马尔切罗也开始渐行渐远。马尔切罗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少年,利奥则开始了抢劫、贩毒的浑噩生活,仿佛在一步步沿着父亲的轨迹走下去。三年后,利奥离开了那不勒斯去往美国,在那里娶妻生子,生活渐渐恢复正常。此时的马尔切罗也一步步按照计划好的人生平顺地生活着,他们的人生好似再没了交集。然而一通电话,利奥再次回到那不勒斯,并意外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囚徒生活,而马尔切罗看似风光优秀的人生也是暗潮涌动……
热门推荐
  • 首席的致命情人:抵死不承欢

    首席的致命情人:抵死不承欢

    “你想逃?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也逃不过我顾家大少爷的手掌心!”他阴翳的说,带着玩世不恭的笑。“是吗?”她冷笑,骄傲的昂起头:“我的人你得到了,心你揉碎了,你还没玩够?”“乖,不是说了吗,你还没爱上我呢!”他是顾念北,在青江,他完全可以只手遮天。她不语,转头望着窗外蔚蓝的天空——她是夏雨桐,是青江艺术世家的小提琴公主,然而,如今,她却没有一只小鸟自由。……十日缠绵,画地为牢,他对她的好,她全都视而不见。一朝沦落,万劫不复,她对他的恨,他早已加倍偿还。谁叫她是总裁的女人,却抵死不承欢?
  • 至强杀戮之神

    至强杀戮之神

    杀气浸盛,遮蔽四野;剑气激扬,震慑八方。楚流风单凭一人一剑,要在这汹涌乱世之中闯出一番新天地。
  • 干翻系统

    干翻系统

    在一次不公平的招聘中,面试官面前坐着两个人,你们都有什么优点。主角,我长得帅。反派,我有系统主角,额,勤奋坚韧。反派,我有系统主角,我,有很多工作经验,很多证书。反派,我有系统。面试官:嗯,没想到反派是一这么优秀的人才,我们公司很需要你这样的人,欢迎,至于主角,抱歉,我们公司不适合你。主角出来后,仰天长叹,老天啊,为啥你这么不公平,我也要系统!我也要穿越!我也要逆天啊!!!在这个穿越者满地走,系统多如狗的年代,主角只能小心的在夹缝中生存,可是他没想到,他这个安静的美男子还是被生活盯上了,它要开始对他下手了…
  • 这个王妃没档次 (全本)

    这个王妃没档次 (全本)

    一穿越来,她直接成了新娘。没有伴娘,没有家人,甚至直接躺在冷冰冰的地上!睁开眼眼,她更夸张地看到一个虚弱的病美男在她面前上吊自杀。有没有搞错呀,她可是是响当当的人物!虽然她彪悍了点,嚣张了点,几个哥哥管太多了点,以至于她至今剩女嫁不出去——但——她指天大骂:“你丫的,我要的是老公,你给我一个病秧子干什么?”啥,他就是她老公,那个病得要死的七皇子就是他?如果是这样,那她身边愤怒大骂贱人的俊美男子,又是谁啊?这是哪出狗血戏码……她恼得大吼一声:“都给我住嘴!”------
  • 莫不可测

    莫不可测

    【外表萝莉却是个隐藏的大佬VS单手开法拉利,帅腹黑男】传闻,K城莫家的小小姐因为某种原因自小就被送到相距两百公里的V城生活。时隔十七年因母亲跟阿姐意外去世,被莫家的人再次接回K城,然而……莫离并没有乖乖的做她的小小姐,虐渣怼人样样不少。后来,陆家的太子爷身边多了一个人,据说很神秘
  • 电话行销的100个关键细节

    电话行销的100个关键细节

    每一名电话行销人员都渴望成功,可有的人却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他们忽略了电话行销的关键细节。本书正是为了能够提高电话行销人员掌握细节的技巧而编写的,其中包括了电话行销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100个细节问题。如果你能在电话行销中注意到本书所建议的关键细节问题并且运用其中的技巧,那么相信你的电话行销水平一定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本书语言流畅、案例生动,每个细节之后都配有相应的实践练习,可读性和互动性很强,适合电话行销人员、其他销售人员及销售主管阅读。
  • Shirley(V) 雪莉(英文版)

    Shirley(V) 雪莉(英文版)

    Shirley, It was Bronte's second published novel after Jane Eyre. Today it is regarded as a distinctly female name and an uncommon male pgsk.com in Yorkshire during the time of the Luddite unrest—a labor movement that began in 1811-1812 in an effort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working class—the novel consists of two narrative strands woven together, one involving the struggles of workers against mill owners, and the other involving the romantic entanglements of the two heroines. The novel's popularity led to Shirley's becoming a woman's name. The title character was given the name that her father had intended to give a son. Befor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novel, Shirley was an uncommon – but distinctly male – name and would have been an unusual name for a woman.
  • 蝉鸣录

    蝉鸣录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各种各样的人也就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故事。自宣帝继位以来,表面天下太平,实则各方势力暗中涌动,所有人都在等一个时机。凌霄重伤醒来,不仅不记得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为此,她踏上了一条漫长的旅程。这一路上,她被卷入江湖恩怨与朝堂纷争,一卷荡气回肠的时代画卷就此展开。=======以女性为主角的传统武侠。
  • 二小柄随手杂

    二小柄随手杂

    随手散文,诗歌,微小说等随手散文,诗歌,微小说等
  • 冷婚入骨:陆少一吻成瘾

    冷婚入骨:陆少一吻成瘾

    沈慕离从噩梦中惊醒,铁窗外的阳光明媚刺眼,她摸了摸自己平坦的小腹,随后努力的又捏又推,却终究徒劳,因为小腹,再也隆不起来了。她出狱,再次遇到那个日日出现在她梦中的男人,她逃却又逃不掉,终于崩溃,“陆霆深,我是你的杀父仇人,你想杀我报仇就动手吧!”陆霆深却箍她入怀,在她的耳边咬牙切齿,“沈慕离,你休想死的这么痛快。”爱情不过是,我把能伤我的刀,心甘情愿给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