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000000003

第3章 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之父(1)

彼得·德鲁克(1909~2005),当代最伟大的管理学家,管理学的创始人。作为“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的思想几乎涉及了管理学的各个层面,他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是新思想的领跑者。而他的家庭环境和经历,又促使他形成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旁观者”。他的思想属于经验主义学派,注重实践,有非常强的实战效果,受到各类管理者的推崇。

彼得·德鲁克生平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1909年11月19日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人。其家族在17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Drucker原意为“印刷者”)。他的父亲阿道夫·德鲁克是一位经济学家,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卡罗琳学的是医学——这在当时奥地利妇女中非常罕见,并且她曾经在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指导下学习精神病学。德鲁克从小生长在独特的人文环境中,这使他的视野极为开阔。在他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旁观者》中对自己的成长历程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

德鲁克的童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度过的,战争带来的不仅是恐惧,还有饥饿,这些都铭刻在他的记忆深处,并对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德鲁克在奥地利度过了他的小学和中学时光。为了矫正他书写的字体,在他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母将他转到一所私立学校。这所学校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一对姊妹花老师——埃尔莎小姐和索菲小姐给童年时的德鲁克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然后德鲁克就读公立的拉丁语高级中学,在这里他待了8年,过着单调乏味的生活。

德鲁克一直梦想离开维也纳,去广阔的世界增长见识。完成学校教育后,他马上动身去了德国汉堡,并且在一家贸易公司找到了一份职员的工作。为了取悦父母,德鲁克进入汉堡大学的法律系学习,在那里,他阅读了大量书籍,并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尔后,德鲁克前往德国法兰克福,在一家华尔街公司当见习分析员,除继续研习法律之外,还学习统计学。德鲁克对行情的分析预测相当准确。1929年,纽约股市大崩盘后,德鲁克进入法兰克福最大的一家报纸《法兰克福纪事报》撰写金融评论文章,并且很快晋升为资深编辑。此时,他只有20岁。

很快,他从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还幸运地邂逅了多丽丝·米茨,她后来成了德鲁克的夫人。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社会正在分解,***主义的上台刺激德鲁克写下了他的第一本著作《经济人的末日》。面对日益严峻的政治环境,德鲁克永远离开了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

1937年德鲁克移民美国,开始了他的管理学研究、教学和咨询工作。1942年到1949年德鲁克任本宁顿学院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1942受聘为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1945年德鲁克创办了德鲁克管理咨询公司,自任董事长。第二年,他把自己在管理咨询中的经验积累思考,并结合在通用公司的调查研究,写作出版了《公司的概念》一书。1950年起任纽约大学商业研究院管理学教授。自1971年起,德鲁克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作为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学家、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曾经担任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和IBM公司等大企业的顾问。

德鲁克一生著述颇丰。著作多达40余本,传播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

1946年出版的《公司的概念》一书首次提出了分权化、组织等概念,是研究大企业内部运作的第一本管理学著作。1954年出版《管理的实践》一书,开创了管理学,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并由此奠定了他管理大师的地位。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和概念,如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客户价值;管理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使命;目标管理等等。他于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1973年出版的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则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百科全书式”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1999年,他以90岁高龄出版了《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详细论证了21世纪管理的新范式以及知识社会的管理等问题。

鉴于德鲁克在管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2005年11月11日,这位改变了世界的管理学泰斗在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他留给世界的是一笔巨大的思想财富,他以追求完美的信念和精神为自己的生命划了一条完美的弧线。

德鲁克管理思想渊源

作为“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的思想几乎涉及了管理学的各个层面,他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是新思想的领跑者。德鲁克的著作对学界、企业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菲利浦·科特勒说:“如果人们说我是营销管理之父,那么德鲁克就是营销管理的祖父。” 比尔·盖茨说:“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德鲁克的著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透射出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他总能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他的预见几乎都被证实了。他的文字精当而富有感染力,描写生动,展现出他那独特的维也纳气质和深厚的奥地利文化底蕴。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使德鲁克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异乎常人的洞察力呢?探究他成长的足迹,感受他别样的人生阅历,或许就能发现他如何孕育思想,淬炼生命,展现智慧,也就能更为清晰地洞悉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渊源。

童年生活,知识盛宴

要了解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源流,我们必须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走进他的童年、他学习和工作的历程。

对德鲁克的人生产生影响的第一个人是他的奶奶。在他的纪传体小说《旁观者》里,他将《奶奶与20世纪》作为全书的开篇。奶奶是一个热爱音乐、相信直觉、善良乐观的老人。德鲁克的音乐才能,就是在奶奶的引导下培养起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前一打鸡蛋只要25克鲁泽(奥地利货币),战时变成35克鲁泽。老板向奶奶解释说:“最近要喂这些母鸡得花不少钱。”奶奶却说:“骗人!母鸡又不信奉什么主义。它们不会因为改朝换代,变成共和国了,就吃得比以前多。”父亲向奶奶解释通货膨胀的道理时,奶奶说:“你们这些经济学家把钱当做是价值的标准。”在奶奶的意识中,如果钱还是钱,一定要是价值的标准,若这个标准由政府任意操控,钱就没有价值了。奶奶用最朴素的个人直觉来诠释社会经济的变化,这使德鲁克意识到:认识事物不能只看到它的表面,简单平实的直觉往往可以抵达真理的彼岸。德鲁克在他后来的管理思想中认为,在公开的现实背后还有更隐蔽的现实,在表面的趋势下还有更深藏的趋势。这与他奶奶朴素的见解真是互为表里。

德鲁克的父母对他的人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父亲是个经济学家,非常热爱音乐,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德鲁克和父亲的关系很融洽,他非常欣赏父亲的个性和人格。父亲善于人际沟通,而他沉默、不擅言辞。德鲁克还小的时候,父亲就跟他辩论,而且始终都是站在对立的立场上,在他父亲91岁离开人世之前,据说他们还在辩论。这种辩论的精神是维也纳知识分子的传统,也锻炼德鲁克形成慎性明辨的思维素质。

德鲁克的母亲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她从德鲁克很小时就注意培养他的洞察力。母亲是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有心理学的知识背景,所以每接触一个人,她就要德鲁克描述一下他看到的人物,说出他觉得这个人怎么样,从而培养他观察人的敏锐度,训练他精准的遣词造句能力。因此我们看到德鲁克对人和人性的刻画,甚至可以和一个小说家媲美。而他对社会及组织的精确的洞察能力,与她母亲独特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德鲁克父母是维也纳的上流人物,地位显赫,家庭条件优越,他们家是当时维也纳政要、知识分子定期聚会的场所。这些聚会,把当时社会顶尖的人物聚集到一起,他们一边吃饭,一边高谈阔论。这种以沙龙的方式开讲的聚会,有时事,有音乐,有哲学,有心理学,有文学……包罗万象。但每一个领域都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像时事辩论,就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学和经济学知识。小德鲁克听到的,或者是高水准的经济财政“研讨会”,或者是医学前沿研究的盛宴,或者是精彩绝伦的文学晚会,或者是唇枪舌剑的国际政治晚会等。想想看,德鲁克那么小就有机会与当时欧洲最著名的知识分子如弗洛伊德、熊彼特、波拉尼等人交往,这种绝佳的成长环境胜过任何最优质的教育,同时也造就了德鲁克对知识的热爱,更使他拥有远远高于常人的思维视野。终其一生,德鲁克都坚守维也纳知识分子的传统,甚至在学问上和奥地利经济学派相呼应。德鲁克立足社会的角度研究企业,用由外向内的研究方法第一次把社会的历史和企业的历史打通,他童年时所享受的知识盛宴应该就是他绵延不绝的学术长河的源头。

成长足迹,恩师教诲

如果说独特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德鲁克耳濡目染,开阔了他的思维视野,那么成长中记忆的点点滴滴,则使德鲁克对世界的认识愈加深刻。

德鲁克的记忆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然而战争带来的不仅是恐惧,还有饥饿。他在自传《旁观者》中讲到,他和当时维也纳所有的孩子一样,是胡佛救的。胡佛的食物赈济组织提供了学校午餐,这种午餐使德鲁克对粥和可可茶厌恶至极。但是无论怎么说,这些食物救了德鲁克的命,也使德鲁克对非营利组织抱有好感。战争让成千上万的人失去生命,可是发动这场战争的政府却对处于饥饿中的人民无动于衷,而一个外国组织却能使他们活下去。德鲁克主张,组织存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使命,履行责任。同时他认为,追求利润不是组织的目的,组织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及为顾客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从他的经历中,我们能够找到他这一思想的原始出处。德鲁克毕其一生,始终以不同的形式帮助非营利组织,因为他坚信: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就是改变人类的生活。他对人性的重视和他强烈的人文关怀,都可以从他的生命历程中找到恰当的注脚。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金融学

    每天读点金融学

    本书系统讲述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浅显的语言普及经济学常识,以轻松的笔墨回答金融学问题。书中没有艰深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以金融学的基本结构作为骨架,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血肉将金融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金融学的全貌。并学会用金融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金融现象,读懂靠前热点事件背后蕴藏的金融原理。书中将金融学中最生动的一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 读故事·作测试·学管理

    读故事·作测试·学管理

    本书汇集了100个经典的管理故事,并附带100句经典的管理名言和管理点评,同时为了使管理更科学,使管理者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书中还精选了37个管理小测试,同样是以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在诠释管理。如果企业的发展遭遇不顺利,如果你的团队出现了裂痕,如果作为领导者的你思路有些混乱,如果你的企业在经济的大潮中裹足不前,那么读读这些故事,也许这种轻松简单的方式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就像故事里说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灰姑娘变成了王妃。
  • 如何创办美容美发店

    如何创办美容美发店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围绕农民朋友所关心的话题展开,主要讲述了美容与美发、筹办美容美发店、美容基础知识、美容化妆技术、美容运用实例、美发的操作、发型设计运用实例及美容美发店的经营与管理,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领袖心经

    领袖心经

    卓越的企业管理者既要有超高的智商、情商和财商,还要有一定的佛商。佛教经典虽浩如烟海,但其精华都集中在了《心经》一书当中。本书作者通过对《心经》逐字逐句地解读,将佛教思想中的精华深入浅出地分析开来,并将其运用到如何提高企业领导者领导力的实践当中。为迫切需要提升自身领导力的领导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认识自我、升华自我的途径。
  • 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才华与容貌成反比、“骗子”、“疯子”、“狂人”、打开“藏宝洞”的现代版阿里巴巴、草根创造的全球神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带着梦想起航、初次“下海”的惊险传奇、改变一生轨迹的“触网”、不容易的“中国黄页”、男儿当有冲天志、开启湖畔时代……
热门推荐
  • 绝地求生之潜伏者

    绝地求生之潜伏者

    有一天,莫名的收到一台高配置的电脑,让他接触到绝地求生,当他进去游戏之时,才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 靳先生你来的刚刚好

    靳先生你来的刚刚好

    瞿麦:说爱我的是你背叛我的还是你要和好的也是你鹿衔:对不起,我是爱你的。靳祁:如果可以,我希望早点遇见你。
  • 低调是一种大智慧(精华版)

    低调是一种大智慧(精华版)

    低调是一种做人处世的大智慧。低调是表示一种谦虚谨慎的生活态度,低调是不张扬的处世经。低调是暂时隐藏自己的能力,不到处炫耀自己,张扬自己,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的人确实很聪明,但因为不懂得低调做人的道理,结果一事无成,甚至是落得了很悲惨的结局。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大有人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很多。其实,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人怎么使用。懂得低调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那是因为他们懂得低调,懂得深藏不露,不到火候不会轻易使用。一味地耍小聪明,时时处处显露精明,不仅不会帮助你成功,反而会招灾引祸。低调是一种更具智慧的竞争策略,低调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自我保护。
  • 捡到个女帝

    捡到个女帝

    那一年,我左刀右剑,江湖小儿闻我名不敢夜啼,但是别人叫我......小白脸。因为,我捡到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女人,之一。她要包养我!
  • 咽喉脉证通论

    咽喉脉证通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月连城

    风月连城

    为与卓王孙“天下”一诺,风流骏赏的武林盟主杨逸之来到漠上,用一袭白衣,万朵桃花,弹奏出一曲千古风流的《郁轮袍》。可惜世事变幻,天涯隔知音。为救他生命中的公主,杨逸之于千军万马中浴血杀进杀出,更身陷地底之城,被作为非天向梵天所供奉的祭品。谶语迭出,江湖风波恶,漠上风尘,万里独人归。而当尘埃化成的一切蓦然在历史中沉碎时,那白色的妖魔发出了凄楚的怒啸。那是流传千年万年的悲哀,更如一件件隐秘出现的天人五衰一般,降临在杨逸之和相思身上。天人将命尽,重入六道轮回。谁是这个谶语的起咒人?谁又是谶语的应验者?谁是宿命的操盘手?谁又是宿命的演绎道具?
  • 薛定谔之猫

    薛定谔之猫

    据资料显示,中日战争中是没有关中国战俘的战俘营的,中国战俘都是直接杀了或者送去做苦力。唯一的战俘营在沈阳,只关押欧美战俘。故事发生在1940年初,抗战爆发三年以后,正是中日抗战拉锯期,以雷子为首的八名战俘成功逃出日军战俘营,进入了战俘营旁巨大的原始森林山脉。战俘怀着喜悦和对未知前途的忐忑,在森林中不断深入,可迎接他们的却是一系列诡异的遭遇:没有活物的环境;异常漫长的白昼与黑夜;沉满腐尸的水潭;潜伏在身边的吸血怪物;以及一个不应该出现在原始森林中,却又确实存在的神秘机构……战俘营伪军军官邵德带领几个日军士官和一个排的伪军紧随其后进入这片森林,所遭遇到的各种奇怪现象也接踵而来:与外界离奇地没了联系;士兵接二连三死亡并消失。而紧跟着战俘逃亡路线,越来越多不可以解释的疑团出现。在这追捕过程中,邵德发现整个战俘逃亡事件与三年前同样发生在战俘营的另一起事件竟惊人般的雷同!并近乎绝望地察觉到自己和这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自己与正被追捕的战俘雷子,和三年前同样逃出战俘营的战俘曹正等人正在慢慢重合……
  • 手杖论

    手杖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理想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理想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重生老婆我们恋爱吧

    重生老婆我们恋爱吧

    白伊一直不懂什么是爱,爸爸爱妈妈,可是在她11岁的时候带回了一个姐姐,妈妈爱爸爸,可是在她16岁那年离了婚。所以爱情是什么?谈书然告诉她:“我愿意用后半生,换她一个安息。”沈倾寒告诉她:“如果注定是错误,那我愿意自食这恶果,哪怕粉身碎骨。”唐陆告诉她:“爱就是一刹那的烟火,让人想尽办法想抓住她。”而墨亦年却告诉她:“我愿意用一辈子教你什么是爱!”墨少和他的夫人准备谈一场恋爱,墨少夫人问恋爱怎么谈,墨大灰狼看着小白兔说:“我来教你吧!”于是乎,牵手拥抱是日常,亲亲是情调。终于有一天晚上,小白兔问:“谈恋爱还要做这些?”墨大灰狼理所当然的说:“当然,这是象征我们爱情的结晶!”最后,白伊总觉得被墨亦年骗了,他说她是他的初恋,可是怎么看起来他都是情场老手了,墨亦年默默的哄着老婆,心里嘀咕:活了两辈子,能不有点经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