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9600000010

第10章 重视“性别教育”,女孩不能当男孩养

家有爱女的父母们都知道,女孩天生就比男孩柔弱。女孩就像一朵盛开在清澈湖水中的莲花,看起来那么温柔、细腻、惹人怜爱。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不同,父母们不再要求女孩子“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是希望她们“巾帼不让须眉”,于是很多父母就希望把女孩当成男孩养,岂不知这种错位的性别教育给孩子日后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场景:

茜茜是独生子女,自从她出生后,家里人就一直把她当男孩来打扮,一直把她当儿子养,使得茜茜性心理倒错,对男孩子产生了莫名的崇拜。一天,茜茜妈妈听到茜茜和其他小朋友在院子里争吵,然后看到女儿正把拖把夹在两腿之间,大喊着:“我是男孩,不是女孩!”

如果你是茜茜的妈妈,你会作出何种反应?是冲上去一把夺过拖把,随手给女儿一巴掌,并说道“你这孩子怎么不知羞,竟然玩男孩子的游戏!”还是走过去,把女儿抱在怀里,温柔地说:“茜茜,你不是男孩,你是个女孩子。男孩和女孩是有差别的……”

毋庸置疑,后一种方法才可取。倘若你没有及时纠正女孩的认知,没有及时告诉她男女之间的差别,就容易导致女孩性别认同混乱或“异性化”心理变态,种下异性装扮癖、易性症及同性恋等心理的恶果。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好女孩的“性别教育”工作呢?

方法一:父母的性别角色要拿捏准确

“男人是山,女人是水”,寓意男性的形象应该是刚毅、粗犷的,女性的形象应该是柔弱、细腻的,假如一个家庭里父母的男女性别角色模糊或错位,例如父亲遇事像个女人似的哭哭啼啼、犹犹豫豫,母亲则表现得像个男的似的“大嗓门”,那么受这种家庭环境影响的女孩很容易各方面的表现越来越男性化。

因此,父母一定要拿捏好自己的性别角色定位:作为男人的父亲,就应该在女孩面前表现出男性阳刚、坚毅、勇敢的一面;而作为女人的母亲,则多在女孩面前表现出女性温柔、善解人意的一面。

方法二:母亲要做女孩的良师益友,穿衣打扮要注意

母亲是女孩“性别教育”最好的导师,她不但给予了孩子宝贵的生命,还成为女孩一生都在模仿的对象。母亲的一言一行、穿衣打扮、做事态度等等,这些都会成为女孩模仿的对象,女孩会从自己的母亲身上看到“什么是女人”。因此,母亲要做的不仅仅是照顾好整个家庭,还有怎样培养女孩成为一个拥有健康思想、良好品格和习惯的女孩。

另外,妈妈在给女孩选择衣服的款式上,应该以美观大方、舒适健康为主,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意识。在为女孩选择衣服时,妈妈最好要考虑女孩的年龄、喜好等各方面因素,可适当征求女孩的意见,问她喜欢什么款式、颜色,以便时刻了解女孩的审美动向,必要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以便从小就培养女孩对衣着的品味。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著名教育专家王金战对于性别教育问题是这样回答的:

1.在家庭中,父母双方要共同负责孩子的教育,形成优势互补。

2.不要排斥孩子的个性发挥。

3.父母的性别角色要拿捏好。

同类推荐
  • 卡尔威特的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斯托夫人的教育大全集

    卡尔威特的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斯托夫人的教育大全集

    本书是三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最优秀的三本经典教育著作《卡尔·威特的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和《斯托夫人的教育》的合集。无数父母按照书中的方法成功地教育和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本书将这三本顶级教育经典结集出版,让读者可以同时掌握教育的精髓和养育孩子的新方法。
  • 新编孕产妇保健百科

    新编孕产妇保健百科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从孕前的充分准备,到孕期每一周准妈妈与胎宝宝的变化、营养“孕”味、日常护理、快乐胎教以及不适与疾病的应对,乃至分娩、坐月子、产后恢复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详细地诠释,以便指导准爸爸、准妈妈在各个时期采用科学的方法应对各种不同的保健问题,从而轻松地度过孕期的每一个阶段,顺利地迎接小宝宝的到来!
  • 只给男孩看的青春秘密书

    只给男孩看的青春秘密书

    一本合适父子共读的书。本书从男孩身体的变化、私处、性、健康、女孩、心理、情绪、叛逆、诱惑、父母沟通等10个关乎男孩青春期隐私和特点的方面出发,收集了实际生活中一些男孩的隐秘和心声,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实用的指导建议和措施,帮助男孩平稳、安全、愉快地度过青春期。
  • 多忙也能做个好父母

    多忙也能做个好父母

    无论有多忙,只要善于激发,照样能让孩子的潜能完整发挥和快速提高。要知道,所有的孩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才能,而所有的好父母都要有一种善于发掘孩子潜能的本领。
  • 科学育儿0—6岁(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科学育儿0—6岁(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在内容方面秉持专业品味,在时间跨度上从孕前一直到儿童满6周岁,专家们将他们多年的经验与科学孕产、育儿、早教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百忙的工作中笔耕不辍,为读者奉献出了最好的作品。
热门推荐
  • 蠲戏斋诗话

    蠲戏斋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瓷商

    大瓷商

    《大瓷商》选择从1910年至1945年这个中国历史大变革大动荡时期为背景,以主人公陶振江和陶家制瓷事业的命运为叙事中心线,以诚信、创新为精神支撑,以精品意识和品牌为导引,形象地反映了三十多年间的中国民族制瓷业和瓷商的发展史奋斗史,题材是独特的,内容是新鲜的,主题是丰富而又昂扬的,并富有许多积极的现实启示,当属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之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洛氏夫妇

    洛氏夫妇

    蛋糕店的惊鸿一瞥,纠缠的缘,洛晴本来以为男友是富二代,为啥竟有人害自己?!洛晴本来以为跟着爸爸平淡小康,冒出的超级boss爷爷怎么回事?!***小剧场洛晴:总有人想谋害我洛安:老婆放心!已经让他们身败名裂了!洛晴:要见婆婆好担心婆婆:你怎么这么好看,快来快来我家,洛晴:爷爷我不想留你身边?!爷爷:我都八十了,你舍得吗?嘤嘤嘤。嗯?!怎么和设定不一样?!本文情节虐少甜多,双向单一,轻松向。
  •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获第五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特等奖】这是一代人的故事。一个并不久远的年代,一群熟悉的“陌生人”。从一九九O年开始的故事,很多在今天看来显得粗鄙和幼稚,甚至有些可笑,但他们却是这个时代的“底色”。友情,爱情,亲情,财富,成功,奋斗……一个个普通的耳熟能详的词,在时间的维度上,却有不同的诠释。时代的浪潮打过来,被打倒并不奇怪,能成为弄潮儿的,总是那些被打倒还能站起来的。
  • 终成眷属

    终成眷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新西兰等你

    我在新西兰等你

    人生的间隔年,有一个女孩决定过不同的人生,流浪到老,决不妥协。新西兰工作度假签证面向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没有充足的旅游资金的情况下,可工作度假一年。每年只有1000个幸运儿,她是其中一个。在奥克兰国际机场,林摇滚接到满身故事的女孩卓尔,始料未及这个安静的女孩生命力竟然如此顽强,一步一步让他心动而心痛,她在青旅换宿,在牧场打工,明明惧怕着感情却依然能从天空塔192米蹦极跳下,勇敢喊出对他的爱。
  • hp心灵的救赎

    hp心灵的救赎

    哈利波特同人,纳威隆巴顿,原本是一个懦弱的小男孩。纵使心中有着真正的勇气,却也是当了许久的受气包。我想写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一个纳威是主角的故事,女主赫敏,一天一更,空闲时间多了会加更
  • 都市叶凡

    都市叶凡

    二十年前紫禁城一战,叶无双身受重伤,二十年后其弟子叶凡下山历练,也为寻得未婚妻走上了这条路,在世俗界,叶凡凭自己一己之力为叶无双斩杀仇人,可第一天下山却........
  • The Painted Bird

    The Painted Bird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65, The Painted Bird established Jerzy Kosinski as a major literary figure. Kosinski's story follows a dark-haired, olive-skinned boy, abandoned by his parents during World War II, as he wanders alone from one village to another, sometimes hounded and tortured, only rarely sheltered and cared for. Through the juxtaposition of adolescence and the most brutal of adult experiences, Kosinski sums up a Bosch-like world of harrowing excess where senseless violence and untempered hatred are the norm. Through sparse prose and vivid imagery, Kosinski's novel is a story of mythic proportion, even more relevant to today's society than it was upon its original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