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9200000005

第5章 谁是乔布斯的目标顾客群

苹果自身散发出的魅力不仅吸引着不同类型的顾客,而且这些顾客对苹果的好评还是一如既往的。在这些顾客眼中,购买苹果的产品不仅可以极大地满足自己内在的虚荣心理,还可以提升自身的品位。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不难发现,很多人之所以热衷于苹果产品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因素在作怪。也就是说,这些人具有一定的心理模式。比如,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感而选择攀比,认为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一些人产生的猎奇心理致使他们做出购买行为……

虽然使用苹果产品的用户具有的心理模式远不止这些,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由于这些心理模式的作用,才让他们对苹果产品情有独钟。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可以看作是苹果公司制胜千里的心理策略。

1.权威效应:顾客跟着“行家”走

权威效应指的是一个地位高、有威信的人,他所说的话以及所做的事情都会引起其他人的关注,并让别人相信其正确性。现实中,一来是由于人们存在“安全心理”,即人们总是认为权威人物是正确的楷模,听从他们的建议会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安全感,避免出错;二来是由于人们具有“赞许心理”。也就是说,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和社会规范统一,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奖励或赞许等,从而致使人们跟着权威人物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特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给学生们讲课时,隆重地介绍了一位自称来自英国的著名化学家。实验中这位“著名化学家”高举着一个玻璃瓶子,称里面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该化学物质有一定的气味,让闻到气味的学生们举手,结果大多数学生都表示闻到了气味。其实,玻璃瓶中根本没有什么化学物质,那么学生们为何还要说闻到了气味呢?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心理现象——权威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权威效应的案例数不胜数。比如,生产商做广告时大多会要求知名人士对某一个产品进行赞美,从而让人们信服;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权威效应可以起到引导或者改变人们行为举止的作用等。

可以说,苹果在早期的发展中就有效运用了权威效应,从而达到了营销的目的。其实,苹果2代手机问世以后,起初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热捧。这主要是在人们看来,苹果2代手机并没有多少创新因素,因此销量上升一直非常缓慢。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却改变了这一现状。一天,持有苹果公司股份的沙特王子阿瓦里德·本·塔拉尔应邀在美国加州出席一次慈善晚会。晚会上,细心的人们发现沙特王子在使用苹果2代手机,于是当即有人问他使用该手机的感受,沙特王子表示使用苹果手机能给他带来很好的操作体验,并且他还当场向人们演示了手机的功能。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沙特王子用拍卖苹果2代手机的方式将慈善晚会推向高潮,令在场的人纷纷对此款手机给予了关注。在第二天报纸的醒目位置,也刊登了慈善晚会上沙特王子拍卖手机的图片。当越来越多人看到这条消息后,纷纷将目光投向苹果2代手机。在一些人看来,沙特王子使用的手机一定是操作简单、性能卓越的手机。如此一来,苹果2代手机的销量就得到了显著提升——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就卖掉了数十万部手机,而当时这对于苹果公司来说确实是个想象不到的奇迹。

或许有人会问:“难道人们在购买手机前没有了解手机是否真正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吗?”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一部分用户在购买苹果2代手机前并没有认真思考该款手机真正的性能,而主要是受到了沙特王子的影响。因为在这些人看来,连知名人物都在使用该手机,那么该手机自身一定具有独特之处,于是他们就做出了购买苹果2代手机的行为。

其实从心理学上来讲,当人们对某种事物拿不准主意,或者对某件物品判断不清时,如果接收到从别人口中传来的信息,尤其是权威人士发出的声音时,就会不假思索地相信权威人士的话,并认为这些话是最真实、最客观的。这些人认为,听从权威人士的意见不仅可以帮助自己节省了解某一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还可以避免出错,如此一来,他们就会跟在权威人士身后做出相同的行为。

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种人:当他们想购买手机时,面对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手机产品时,往往会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时,他们购买手机获取的信息大多会来源于广告或者媒体。假如一个人在此时从广告上看到某位德高望重的名人推荐某一种手机时,一定会加以关注,效仿广告中名人的行为——购买推荐的手机。而在他们决定购买的过程中他们大多会经历这样的心理变化,即名人使用的手机一定是功能卓越的,与其自己漫无目的地挑选,不如听从名人的建议,这样可以避免遭受挑选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当这种心理得以强化后,这些人就会跟着名人走。可以肯定的是,苹果产品就是借助权威人士来打广告的。因为乔布斯清楚地知道,权威效应不仅是一个撬动业绩快速增长的巨大杠杆,更是一个直抵用户内心世界的“便捷通道”。

2.攀比心理是促使人们购买苹果产品的主要因素吗

苹果产品自从问世以来,就得到了人们的热捧。当一些人看到别人都去购买苹果产品时,大多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攀比心理,从而做出购买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攀比心理可以被称为是一种赶时髦的心理,它表达的含义是,自己也要拥有别人拥有的商品。很多时候,攀比心理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追求,即当别人拥有某一东西的时候自己也想拥有,当别人没有某样东西的时候同样也渴望拥有。可以说,苹果产品之所以能够持续畅销,正是因为苹果公司恰到好处地利用了用户的攀比心理。很多时候,一些用户在面对价格昂贵的苹果产品时总是犹豫不决,但苹果公司似乎并不担心这一点,因为他们相信,用户自身或多或少存在攀比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有相当一部分人面对苹果产品时会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可以说,也正因为人们的这种攀比心理才让苹果产品不愁没有销路。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用户产生出的攀比心理是指用户由于对自身所处的身份以及地位的一种认同,从而选择以所在的阶层人群为参照而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和炫耀心理相比,用户的攀比心理强调的是“别人有的我也要有”。根据产生的作用不同,用户的攀比心理又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正性攀比、负性攀比。心理学分析认为,用户产生的正性攀比指的是正面的、积极的比较,也可以理解为理性意识驱使下的合理竞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引发用户积极的竞争欲望,从而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而负性攀比指那些消极的、伴随有情绪性心理障碍的比较,这会让用户陷入思维的死角,从而让其心理产生巨大的压力以及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用户产生负性攀比最突出的问题在于缺乏对自身以及外部环境的理性分析,不假思索地沉溺于攀比中无法自拔,如此一来,于人于己都是极其不利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用户产生攀比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自身经济原因。由于社会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使得社会财富大幅增加。大多数人认为,社会的财富是取之不完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主张消耗财富的心理便油然而生,于是这些人便毫无顾忌地攀比消费,从而选择购买昂贵的苹果产品。可以说,经济原因是攀比消费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因素的话,很难形成强有力的购买力。

第二,哲学原因。西方哲学认为,人类最大的使命就是要以自身的智力和体力充分了解外面的世界,进而控制和征服世界,并尽可能地成为世界的主宰力量。这种哲学思想并没有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一种长久和睦相处或者互利互惠的合作者关系,而是看成一种剥夺和被剥夺的关系。如果表现在消费领域,就是人类无限制地挥霍手中的财富,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感觉和视听需求等。因此,西方哲学思想可以看成是用户攀比心理形成的理论基础。可以说,拥有这样的心理后,用户形成攀比心理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第三,自身心态因素。一些人或许会因为机缘巧合而暴富,而由于这些人对财富本身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欲望,如此一来,就导致了消费的攀比。可以说,在购买苹果产品的人群里,这样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第四,自身家教因素。由于很多孩子长期生活在溺爱之下,从而产生了刁蛮、任性、贪图享受等性格。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的要求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种溺爱行为,会致使孩子们的欲望不断膨胀,从而使孩子形成盲目攀比的心理。

第五,消费宣传因素。现实中,一些媒体或新闻会不切实际地宣传透支消费的理念,这就会误导一部分人,特别是一些自身没有经济来源或者收入不稳定的人。由于这些人存在盲目攀比心理,从而选择透支去购买苹果产品,这对于他们来说显然是极其不理性的行为。

从追求的目的来看,存有攀比心理的用户,在购买苹果产品上,大多表现为苹果产品带给自身的心理愉悦程度要远远高于自身实际财力程度。而从攀比心理的性质判断,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心理特征。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有相当一部分用户会做出超出自身购买或支付能力的购买行为。比如,通过不断购买苹果公司新推出的新产品满足自身的愿望。假如任由这种愿望无休止地发展下去,不仅形成不了正确的消费观念,还会诱发其他问题。

虽然一些人也意识到自身在消费时存在攀比的情况,但却抵挡不住苹果产品的诱惑。与其说这是人们不能约束自身的行为,还不如说是苹果产品身上散发出的一种迷人魅力。正是因为这种魅力,迷倒了众多“果粉”,让其心甘情愿地去追捧苹果产品。由此而言,攀比心理确实是促使一些人购买苹果产品的因素。

3.苹果手机为什么会成为人们炫耀的资本

近一段时间内刮起的苹果iPhone 5手机“奢侈风”愈演愈烈,动辄数万元的高价手机,在大大小小的手机市场中被“果粉”们疯狂般购买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针对这种现象,人们不禁提出疑问:苹果新一代手机是真的物超所值,还是消费者一时冲动消费、炫富而已呢?“不差钱”的苹果手机消费观,又会引领手机消费文化何去何从呢?

人们或许听过这样一句经典的独白:“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现实中,的确有一些人将这句黑色幽默的台词变成了现实——在“越贵越买”的苹果手机市场上,这种现象早已司空见惯。

2012年9月,苹果iPhone 5在美国旧金山无疑是众目聚焦之所在。其中,iPhone 5手机因其“天价”而赚足了“镜头”。和其他品牌手机相比,iPhone 5手机绝对可以算得上“天价”,即便如此,价格不菲的iPhone 5还是出现了“不愁卖只愁货源”的局面。发布会刚一结束,数百万部iPhone 5就遭到了人们的“秒杀”,而在购买的人群中可以发现不同年龄与肤色的人。那么,这些不惜花费重金购买iPhone 5的顾客又会是谁?据了解,这一群体大多有比较显著的特点——年轻、消费理念前卫。在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看来,购买苹果新一代手机的人群中,年轻群体成为了购买的主力军。

一位长期从事苹果手机营销的人士说,购买苹果手机的客户呈年轻化趋势,而且这些人一般都拒绝“低调”,非常喜欢拿着苹果新出品的手机“招摇过市”。虽然苹果新手机价格不菲,但并没有阻挡住人们购买的欲望。

心理学家分析指出,奢侈的苹果手机往往被理解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一般情况下,用户舍得花大价钱去购买手机,更多的是一种社交的工具以及炫富的本钱,因为通常人们会以手机价格的高低去判断手机的好坏。对天价手机的抢购不仅显示出了用户“不差钱”的心态,还反映出了现实中存在的炫耀心态。其实,购买天价手机属于个人自由,本无可厚非,但普通消费者应该量力而行。那些在手机发布会现场一掷千金的人购买天价手机的行为,虽然不值得赞赏,但从客观角度来看,可以让一些人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这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满足人们内心的渴望。

通常来讲,产品审美和功能设计得到最恰当的平衡,就会极大地拉近人和产品之间的距离。而产品美丽的外观和操作的便捷性是否流畅,往往会成为用户体验不可或缺的检验标准。也就是说,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越高,就越能实现人机的有效互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机最好的互动就是按照用户的心理模式,采用最简单便捷的互动成本以及最愉悦的体验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所谓的用户的心理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用户长时间内积累下来的习惯以及认知。这些习惯和认知有可能来源于用户使用类似产品时产生的习惯,但更多的来源于生活,或者是那些与生俱来产生的认知。假如某个产品符合这些规律,用户心理就会产生被尊重的感觉,自然而然就会对产品本身产生信赖感和亲近感,这样一来,产品自然也会受到人们的热捧。

心理学中存在一种被称为“心理冰山原理”的说法。意思是说,人的需求永远无法得到全部的满足,因为需求是无止境的,但人们内心的渴望在某些时候却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在冰山模式里,内心的渴望是一种比需求更加深入的心理层次。虽然人们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但渴望却具有一定的共性。比如,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被尊重、被接纳、被赞美等,而产品设计上的简单好用,表面上让人们感觉到产品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实它恰恰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要求“被尊重”的心理渴望,这是相当一部分用户没有意识到的。试想,当产品符合人们的心理渴望时,它的销量又怎么会得不到大幅提高呢?这一点,苹果手机确实做得相当成功——它拥有的粉丝就验证了其中蕴藏的心理特征。

(2)审美本身就是生产力。

“坦白说,即使苹果iPhone 5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仍然喜欢购买它。使用它浏览网页的感觉,始终是美好的。”相信这句话道出了很多喜欢苹果手机的人的心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人处于紧张不安的情绪时,就会缺少耐性,创意也会随之减少。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曾做过一个课题研究:感受快乐,即通过一些手段,包括赠予糖果和图片,或以文字等方式让人们产生愉悦的联想。接受测试的人员按照要求,来测试自身的创造力。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戈尔曼发现当测试者在一个相对良好的氛围下时,更容易产生优秀且丰富的创意。

戈尔曼做出的真实研究让人们明白了乔布斯对自己设计的苹果手机有着近乎偏执狂的执着精神。不要以为,审美离人们非常远,其实它时刻伴随在人们身边;也不要认为审美只是少部分人的爱好,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谁意识到审美对用户心理的重要性,谁就能胜出。在这一点上,苹果手机无疑是最大的成功者。

(3)身份暗示的力量。

“果粉”们最大的爱好就是留意身边的名人或者影视明星使用什么牌子的手机,很快他们便发现了一个足以让他们兴奋至极的秘密:戴安娜王妃用苹果手机、沙特王子用苹果手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用苹果手机、施瓦辛格用苹果手机,等等。

当“果粉”们发现自己和现实中的一些代表权力、品位、创新、时尚的知名人士有着相同的爱好以及有相同的选择时,内心深处就会油然生出一种极大的满足。而从苹果公司在早期时候制作的一个名为《1984》的广告片中可以看出,广告中很明显地将人群划分为有魅力、独立以及面无表情,缺少独立精神的两种人,广告中用极其强烈的对比,告诉大多数缺少独立精神的人,自己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有所创新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皮革马利翁原理”,指的是,一个人期待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当越来越多的用户认为自己购买苹果手机的身份特质,包含时尚、品位、创造性时,他们的内心想法就会往这些方向延伸,在延伸过程中他们会独立思考、积极向上,而在行为表现上,他们会不断创新且充满激情,等等。而此时的苹果手机,就好比是一个指引用户精神方向的导航仪,时刻提醒着人们去实践。因此,苹果手机带给用户的不仅仅是产品,更多的是给予人们内心深处最渴望得到的心灵营养。

可以说,以上这些因素共同为苹果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正是这道防线,为苹果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可见,人们之所以使用苹果手机进行炫耀,是因为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最迫切得到的需求。

4.乔布斯为什么了解用户具有“拒绝复杂”的心理

熟悉乔布斯的人都知道,他在苹果公司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拒绝”。苹果电脑工程师赫兹菲尔德曾这样评价乔布斯:“称他(指乔布斯)为过滤器一点都不为过。每天都会有设计者向他提交提升产品性能以及加入新特性的创意,但他大多会予以回绝。”而乔布斯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为那些我们没有去做的产品感到骄傲,正如同我为那些我们做出来的产品感到骄傲一样。”乔布斯拒绝的原因不仅会考虑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他对复杂的设计非常反感。在乔布斯看来,制造期待效应非常关键,减少一些产品的新特性可能会制造出另外一种期待。也就是说,故意忽视一项用户本来想拥有的产品特性,会极大地激发用户对其产生的渴望性。

可以说,苹果公司反复运用这个策略,其目的就是要紧抓用户的心。以iPhone OS 4为例,它新添加了多任务操作功能,这一改进让用户增加了更多的操作体验。实际上,早在2007年用户就要求苹果公司添加这一功能。再来看看iPad,难道它真的无法添加摄像装置吗?其实,这只是苹果公司和用户玩的心理游戏罢了。

每当用户谈及苹果产品时,第一个反应或许就是简单性。的确如此,苹果产品以其独特的设计工艺以及简单性征服了万千用户。在用户心中,苹果产品界面操作简单,没有复杂的操作流程,非常容易上手。

全球移动设备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曾做过一个调查,在美国和英国地区随机找到3000名手机用户,听听他们对手机使用简单性的看法。有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使用一款智能手机的复杂程度相当于银行转账——由于手机设置过于复杂,所以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熟悉手机。有超过80%的人表示,如果手机设置可以简单些,将会更多地尝试新服务。当对使用苹果手机的用户进行调查时,结果显示,有超过80%的人认为苹果手机在设计和功能方面设计得比较人性化,而且操作简单,可以很容易让手机正常工作起来。

参与调查的专家认为,新款手机具有很多功能,但由于操作复杂,导致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使用,或者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学会自己手机的功能。事实上,在乔布斯看来,这一切应该在十分钟之内搞定,如果让用户在使用手机时产生烦躁感,用户一定会对该手机敬而远之。当用户接连遭受使用上的失败经历后,就会对该手机产生抵触心理。

乔布斯之所以伟大,在某些方面和他懂得用户的心理有关。他清楚地知道用户的心理特征,即在挑选某一款手机的时候,首先会挑选那些操作简单的产品,因为这不仅会节省熟悉手机功能的时间,还会让用户内心产生愉悦感,从而对该手机一见倾心。假如某一款手机功能设计过于复杂,使得用户很难在短时间内熟悉手机的操作,就会让用户产生劳累感,甚至会致使用户的心理产生挫败感。当这些感觉交织在一起时,势必会影响到用户挑选手机的行为。简单来说,操作简单的手机往往更能让用户从心理上感觉到愉悦,而操作复杂的手机往往得不到用户的青睐。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是因为手机厂商在读懂用户心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苹果手机深知用户内心深处的需求,然后为用户考虑,才设计出了让用户欣然接受且操作简单的手机,从而赢得了用户的心。与其说这是苹果公司的一种营销策略,还不如说是一种洞悉人心的心理计策。由此可以看出,乔布斯凭借高超的心理洞察术,读懂了用户的心理需求,从而为苹果的发展积攒了力量。

5.苹果的顾客群中为什么存在猎奇心理

现实中,每个人都会存在猎奇心理。简单来说,猎奇心理就是对外界没有弄清楚的问题要研究透彻,并且表现得好奇心十足。由于人天生就具备了思考的能力,虽然早期表现只是一种意识而已,但却具备了好奇的本能。比如在幼儿期,幼儿的本能就是肚子饿了吃饭,因为此时他们还不具备说话能力,但发现他们的每个肢体动作,都是心理探求的体现。随着年龄的增大,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外界未知的人或物,让他们产生了一种想学习的欲望,从感性开始,到手的触摸,然后反馈给大脑,让未知的事情变为可知。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好奇的本能会伴随人的一生。如果非要说好奇和猎奇之间的区别,那就是好奇是源自于人的本能,而猎奇却是强迫意识下产生的行为。

众所周知,苹果产品自问世以来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在这些人看来,苹果产品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新奇好玩。从心理学上分析,人们面临一个新事物的时候,大多会持有一定的好奇心。当这种好奇心越来越强烈时,人们的内心就会产生猎奇的心理。

很多购买过苹果产品的顾客都这样表示:“起初我并不知道苹果产品到底有哪些性能优势,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猎奇心理,很想知道它究竟有什么魔力。”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这些人就选择了购买苹果手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猎奇心理越强,就越能让一个人做出购买行为。以苹果第一代平板电脑为例,在它问世前,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外形以及性能。与此同时,苹果公司又将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在产品发布会前没有向外界透露出任何关于该产品的消息。而用户因此却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猜测该产品的形状以及性能。

有人评价乔布斯是一个懂得并能抓住用户猎奇心理的人,他知道猎奇心理可以快速地让用户追捧公司的产品。那么,乔布斯是如何抓住用户的猎奇心理的呢?

(1)苹果以其让人意想不到的产品勾起人们的猎奇心理。

以苹果早期的Apple Lisa电脑为例,这是拥有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电脑。这台被称为“史上最贵个人电脑”的新鲜物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当时,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它究竟有什么功能。由于人或多或少存在猎奇心理,所以那些新鲜的事物总是有人愿意去尝试。虽然这台电脑最入门级的配置在当时也接近1万美元,又加之乔布斯只向市场投放200台,因此,一些人由于要满足内心的猎奇感,便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乔布斯认为,对于任何一种事物而言,当人们对其感兴趣时,必定有尝试的愿望。当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时,就会做出尝试的行动。而对于苹果来说,苹果推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个人电脑时,人们对其产生的兴趣就非常浓厚,想知道电脑是如何工作以及工作时会产生什么效果,等等。当这些内在的愿望足够强烈时,为了让心理得到满足,人们就会选择去购买该产品。因此可以说,这是用户为了让心理得到平衡所采取的一种方式。

(2)新产品发布会异常保密。

果粉们都知道,苹果公司每推出一款新产品时都会召开隆重的发布会,但发布会却搞得异常神秘。其实在苹果平板电脑没有问世前,外界一直就在猜测苹果究竟会为用户带来怎样的产品。虽然很多人都想知道苹果公司在何时召开产品发布会,但这些人的努力似乎白费,因为他们费尽力气却得不到关于发布会的任何消息。按照常理,很多人或许会变得沮丧,兴致骤减,其实不然,一些人反而会兴致倍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就不难解释其中的原因。在乔布斯看来,人们对于新奇的事物具有一种执着的追求精神,他们越是没有体验过新奇的事物,新奇的事物对其就越具有吸引力。不得不说,这种吸引力是会持续增强的,好比是个强大的磁场,当到达一定程度时,人们就会被“磁场”吸引过去。在这种情况下,苹果产品发布会越保密,用户就越会对其予以关注,并充满期待,从而达到被苹果“磁场”吸引的目的。

或许乔布斯早已意识到不能过早将新产品透露出去的重要性,所以才决定将产品发布会工作做到足够的保密,其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让用户产生强烈的猎奇心理。

当苹果第一代平板电脑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人们惊呼了。因为一款超乎他们想象的产品出现在他们面前,这极大地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内心所期待的和产品自身之间得到了有效的吻合,从而让他们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最终让该产品在他们的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满足用户的猎奇心理就好比为成功打开了大门”,乔布斯不仅能深刻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还将其作为了苹果发展中十分必要的策略,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和心理有关的策略。因此可以说,乔布斯的过人之处也包括将满足用户的猎奇心理运用在了苹果日常的发展中。

6.比尔·盖茨为什么不在苹果的顾客群里

发挥一下想象,一个身家千亿的富豪,在现实中会使用什么样的电子产品?相信大多数给出的答案是:富豪当然会使用价值不菲的名牌电子产品,这样才能与他们的身价相匹配。其实,事实并不像这些人想象的那样。比如,曾长期蝉联世界首富之位的比尔·盖茨就从来不使用苹果公司的产品。虽然在一些场合他不会暴露自己所使用的电子产品,但细心观察的人还是发现了一个细节:盖茨使用的电子产品当中根本不会有苹果公司生产的产品。对此,一些人感到非常不解。

虽然盖茨的习惯让一些人感到惊奇,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其中表露出的不仅仅是他不使用竞争对手生产的产品的决心,还传递出他很高的自我认同感。然而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这样的精神,甚至有些人还常常被压力打倒。

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压力伴随在每一个人身边。虽然人们本能地想排斥它,但压力所产生的焦虑和不安却经常让人挥之不去。也就是说,人们越是躲避压力,它就越不消失,甚至会变本加厉。与此同时,一些人还用“有压力就会有动力”这句话主动寻找压力。这也就是说,压力是把双刃剑,促使人们成长的同时,也可能会伤害到人们。而当外界对某一件事情的紧张程度超过了人们认为自身所应该具备的处理事情的能力时,内心就形成了压力。由此而言,心理压力其实就是一个人最真实的主观感受。

很多时候,当一个人遭遇到一件不确定的事情时,自己缺少应对能力或者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产生某种程度的威胁时,一种无形的、给人产生不良心理体验的压力就产生了。而当一个人相信自身有实力去完成某一件事情时,就会将压力看成是一种激发斗志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压力不仅不会让这个人在心理上产生不适的感觉,反而是促使他工作或生活的动力。对此,盖茨总结出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做好,压力就是动力,而一个人缺少信心去做好一件事情时,压力就是最大的阻力。”

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压力不断增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感不足。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某些时候缺少足够的信心。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感降低,就会形成相对僵硬和被动的理念。现实中,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认同,就会难以忍受缺少足够关注的角色及处境,从而产生悲观心理;没有自我认同,一个人就会将外部标准的成功当成是一种极大的渴求,对于失败充满过分的恐惧心理,从而使自己丧失斗志;没有自我认同,一个人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会受到内心不安全感的支配,并需要用权力的外壳或者炫耀的身份标签等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比如,借助名车、名牌服装、高级别墅等炫耀自己)。

而对于那些缺少自我认同的人来说,要懂得学会欣赏自己,认可并接纳自身的全部特性——一个人建立起稳定、坚不可摧的自信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让一个人和“悲观预期”的心理干扰说“不”,对事情的重要性进行理性的取舍,积极主动地调控自身的压力。虽然一个人控制自身压力的对策分为不同的层次,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在自信问题上下好功夫,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升自身的自我认同度,用“不失去自我”的意念与内心自我怀疑引发的隐形压力相抗争。

自我认同就是对自己的无条件接纳和包容,最集中的表现就是一个人能够认可和接纳自身的全部特性,包括自身的缺点。自我认同不会因一时的得失而否定自己,不会轻易地受情绪的控制,无论顺利与否,一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可,不会让自己完全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特质。

现实中,人们产生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但自我认同是一种对个人心理平衡、与社会组织协调发展的真正健康、有力的概念。它强调,无论成功和失败,是遭遇挫折还是收获梦想,都要从自我欣赏做起——这样不仅可以使人们回归到快乐生活的本源,还能使人们做自己最好的心理治疗师。

盖茨之所以不使用被很多人热捧的苹果电子产品,与他对自身高度的自我认同紧密相关。因为盖茨不仅拥有足够的自信心,而且还是一个认可和接纳自身全部特征的人。也正是因此,他没有成为苹果顾客群里的一员,这或许就是他的不同寻常之处。所以说,那些像盖茨一样自我认同度高的人恐怕不会成为苹果的顾客,因为他们不会像大多数人一样盲目地去追求某种事物,反而会更加理性地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如此看来,乔布斯对这些人使用的心理战术恐怕就要失效了。

7.为什么说苹果在发展中运用了“人际吸引法则”

众所周知,苹果公司的电子产品闻名世界。由此而言,它的发展肯定离不开独具匠心的创新,但如果要说它在发展中运用了人际吸引法则,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不解。

夏洛特·布勒是美籍德国心理学家,他在对心理学的研究中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心理测试:实验安排被测试者在四种不同的情境下进行测试,以观察他们的心理。第一种测试会始终用肯定和赞美的评价方式评价被测者;第二种测试会始终用反对或否定的评价方式评价被测者;第三种测试用先认可再否定的评价方式评价被测者;第四种测试则用先否定后认可的评价方式评价被测者。通过研究的数据表明:在这四种评价方式中,大多数人更容易接受第四种先否定再认可自己的评价方式;而第三种先认可后否定的评价方式是大多数人最不能接受的。其实,布勒通过这样的测试就是要揭示心理学中非常有意思的“人际吸引增减原则”。

或许有人会发出疑问:“什么是人际吸引呢?”对此,布勒的解释是: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特有的一种喜欢情感或喜欢的积极态度。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不仅要相互认知并相互感觉,还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关系。比如,两个陌生人在进行深入了解后,会成为朋友,甚至会产生爱慕心理;而由于人们每天都会在工作中接触到同事,久而久之就会对同事产生一定的情感,这些情感就是人际吸引的表现。通常而言,人际吸引是在双方相互喜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吸引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喜欢对方或与对方建立起良好的友谊,甚至对对方产生强烈的爱慕心理。

布勒通过长时间对这种心理现象的研究,概括出了其具备的重要原则。在布勒看来,两个人之所以会互相吸引,首先要具有相似性原则,即人们更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这里所指的相似性是指人们感知上存在的相似之处,而不是客观上的相似性。感知上存在的相似之处包括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身品行、对事情所采取的态度。研究表明,两个人之间存在的感知上的相似性越多,越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喜欢。然而,这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在早期的交往中,自身的价值观、自身的言行举止以及对事情采取的态度往往不能表现出来,而其他一些因素,如年龄、外貌等则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两个人关系的深入以及交往的进一步加深,彼此的价值观、个性品质等随之就都凸显了出来。无疑,在这种情况下,彼此就能看清真实的对方,由此就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要么两个人之间产生人际吸引,要么两个人之间产生不了这种感觉。其实,两个人没有产生人际吸引最根本的原因是,彼此在价值观或者个性品质等方面产生不了相似性,也就是没有产生强烈的吸引动因,所以也就不会产生人际吸引。因此,两个人之间是否存在相似性是双方能否产生人际吸引的根本要素。

而产生人际吸引的第二个原则是双方能否产生互补性。比如说,一个主动支配型的男性与一个被动顺从型的女性之间就存在互补性,因为这样不仅能产生吸引力,还能相互满足对方心理的要求。通俗来讲,在支配型男性看来,自己就应该主动与女性交往,并做好她们的“护花使者”;而被动型的女性从心理上就总是认为男性应该支配自己,并为自己提供建议,而自己就应该做出一副小鸟依人的姿态。当两个人有这样的特征时,他们之间就会相互吸引,并产生人际吸引的效应。

布勒通过研究发现,外貌美的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无论是对于男性还是女性来说都是一样的。比如,男性喜欢看容颜美丽的女性,并以此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而女性也有同样的心理特征,她们也会对帅气的男性忍不住多看上几眼,只不过与男性相比,她们更懂得含蓄罢了。布勒认为,一个人的外貌秀美能给别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自古以来,人就有喜欢美好事物的倾向,尽管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对于美的标准会存在差异,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外貌美确实是增加人际吸引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

此外,交往频率的多少也决定着人与人之间能否产生人际吸引。布勒被邀请到纽约心理学院授课期间,曾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当以前从没有见过面的两个人在一起交谈时,让他们交谈一次就离开,然后把两个人的照片分别交给他们看。首先让他们看一次后说出对对方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只看了一次照片的两个人对对方的喜欢程度都不高,也不会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接下来,再让他们尽可能多地看照片,并让他们说出内心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竟不约而同地表示对方在自己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越来越喜欢对方,而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曝光效应”。也就是说,两个人相互曝光给对方的频率越高,双方产生吸引的概率就越高。

讲述完这个例子后,布勒继续说道:“人际吸引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解释了人们习惯与喜欢的人在一起的原因。不仅如此,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爱恋也是人际吸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布勒认为,当两个人产生人际吸引效应后,通过更深一步的接触就会产生出令他们更为愉悦或者兴奋的感受,当这种感受越来越强烈时,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就会得到升华,也就意味着两个人之间点燃了爱的圣火。但如果两个人产生了人际吸引后,并没有做出令对方感到愉悦的行为,反而做出了令对方从心理上产生恐惧和失落等情绪的行为,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及事态的恶化,两个人之间的人际吸引就会消失,这样一来,自然谈不上喜欢对方了。

从心理学中的人际吸引法则中可以看出,人们往往会对那些令自己赏心悦目或者抱有好感的人感兴趣。而这一点也恰恰可以运用在苹果公司的发展中。那么,苹果公司在发展中究竟是怎样将这一心理学法则运用开来的呢?

首先,苹果公司将产品打造成了艺术品。乔布斯曾说过:“将产品打造成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才是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在他看来,任何人都很难拒绝美好的事物,包括人或物。美好事物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可以让人们的内心世界变得宽广。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苹果公司才将赏心悦目的产品呈现给用户,让用户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从而致使用户对其留下好印象,而这就为此后用户购买苹果产品打好了坚实基础。试想,假如苹果公司的产品没有光彩照人,而是像其他产品一样没有特色,还怎能让用户感觉到眼前一亮,给用户留下美好印象呢?

其次,苹果产品能让用户的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和让自己内心得到满足的人交往(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因为这可以最大限度地让人们产生信任感,从而加深彼此的了解。苹果产品就是这样,它用超乎用户想象的功能满足了用户在使用方面的需求,让用户认为使用苹果产品是最有价值、最具舒适性的。当这种理念在用户心目中根深蒂固时,苹果就牢牢地“捆绑”住了用户的心,从而让一批又一批用户成为了苹果最忠实的粉丝。

其实,以上这些和人际吸引法则中的相似性原则非常类似。也就是说,苹果公司为了赢得用户好感,会不断制造相似性氛围,即让用户感觉使用苹果电子产品与自身性格、能力、价值观非常相近,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内心就会增强对苹果产品的喜爱。乔布斯曾不止一次地强调:“赢得用户最关键的因素是让他们感觉和苹果产品本身存在相似性。”正因为如此,苹果公司通过这一心理对策让用户找到了相似性的感觉,这不得不说是苹果运用得最经典的心理战术。

而从产生人际吸引的互补性原则来看,苹果公司也将其运用得非常娴熟。苹果公司生产的电子产品有效地弥补了其他品牌电子产品缺少的创新成分,并进行了有效互补。比如,苹果公司研发的ipad一代平板电脑和其他品牌平板电脑相比,在娱乐性能方面有了很大提升——高清晰的显示效果和其他产品形成了互补,如此一来,让用户备感满足,从而对苹果品牌钟爱有加。其实,互补性是苹果在发展中一直大力强调的,因为在乔布斯看来,每个产品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并不可能绝对完美。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互补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还可以让用户感觉到“以人为本”的理念。

苹果公司在日常发展中通过使用人际吸引法则,收获了令人称奇的效果,这不得不说是苹果公司发展中使用得最成功的心理学。

8.为什么会有人高价购买被淘汰的苹果第一代电脑主板

正当苹果公司推出新产品之际,却传来一个令人备感意外的消息:苏富比拍卖行将苹果第一代电脑主板以37.45万美元的高价拍出。此消息一经传出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的威力,人们在吃惊的同时不禁发出疑问:“一块废弃的主板为什么会使购买者心甘情愿地去购买它呢?”更有意思的是,一些人甚至认为苹果公司向购买者施了“迷魂药”,让购买者甘愿成为苹果最忠实的顾客。

在破解谜团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看看德国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库尔特·鲍利克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一天,库尔特·鲍利克在汉堡大学的实验室里找来了一个用化学颜料浸泡过的鸡蛋。鸡蛋的颜色非常鲜艳,发出了诱人的光泽。鲍利克叫学生将鸡蛋拿到市场上去卖,但不要真卖出去,只是尝试性地去卖,看这样的鸡蛋到底能卖多少钱。

学生按照鲍利克的话将这个色彩斑斓的鸡蛋拿到市场以后,掏出随身携带的白布,将鸡蛋放在白布上供路人参观。路人看到有人在卖鸡蛋,便围拢过来。其中,有人被鸡蛋的光泽所吸引,于是便开出了10美元的价格要来购买鸡蛋,学生摇了摇头。学生回到学校后,将别人出10美元买鸡蛋的事情告诉给了鲍利克,而鲍利克告诉学生再将这个鸡蛋拿到黄金市场尝试性地去卖,看可以卖多少钱,同样也不要真的将其卖出。

第二天,学生就拿着色彩斑斓的鸡蛋来到了黄金市场,当他把用白布裹着的鸡蛋放在地上时,一些人便凑过来看鸡蛋。随着看鸡蛋的人越来越多,鸡蛋的价格也开始涨了起来。从最初的50美元,上涨至200美元,甚至有个商人开口出价350美元。350美元在一般人看来已经很高了,但学生并没有与商人成交,而是摇了摇头,于是商人又将价格提高至400美元,可学生依旧没有与商人成交。学生回到学校后,很高兴地将这个情况告诉给了鲍利克,鲍利克又告诉学生将这个鸡蛋拿到收藏品市场去卖。学生听从了鲍利克的建议,又来到了收藏品市场。在收藏品市场,学生仍然拿出用白布包裹的鸡蛋供人们观看。当喜欢收藏品的人们看到色彩斑斓的鸡蛋后,便围观起来,一些人甚至称赞起鸡蛋自身的光泽,于是有人便开出以1000美元的价格购买鸡蛋。学生并没有因此出声,接着就有人加价,而随着学生不断地摇头,鸡蛋的价格也在不断被加价,一直被加价至3000美元,学生才高兴地将色彩斑斓的鸡蛋卖出去了。

学生将这一情况向鲍利克汇报后,鲍利克这样启发学生:“这就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总认为商品价格越高的东西就越好,如果你不追求更高的价格,就不会卖出好的价格。”

很多人不解的是:这个色彩斑斓的鸡蛋只不过是鲍利克用来做实验的一个普通鸡蛋,它为何能卖出如此高的价格呢?这便是“凡勃伦效应”在作怪,即人们的内心深处更加倾向于购买价格贵的商品。比如,购买价格高的汽车以表现自身的富有;收藏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则表示自身拥有优雅的情怀等。鲍利克曾经对他的学生说过:“金钱的力量始终是一个人表现荣誉的一种方式,当人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或者渴望得到荣誉时,就会用明显的消费来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凡勃伦效应随处可见。比如,皮质和款式相似的一双鞋子,在普通的店铺里可能卖20美元,可进入到大型购物广场后可能会卖到40美元,虽然价格翻了一番,但还是有不少人去购买。而类似于1万美元的纪念手表、10万美元的限量版钢琴等商品,这些在普通人看来天价的商品,往往也不愁销路。其实,人们购买天价商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享受,更重要的是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奇特的心理现象,即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购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凡勃伦效应可将商品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炫耀商品,一种是炫耀商品。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商品属于非炫耀商品,人们购买这些商品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这种商品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物质效能。而炫耀商品则是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商品早已脱离了其自身具备的实际价值,而是演变成了一种给人们带来虚荣功效,引起他人尊重和羡慕的昂贵物品。或许,很多人对这种心理现象不解,但鲍利克却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心理会随着财富的增多而发生改变,即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跨越到追求档次和品位。

既然人们存在这样的心理,商家就不妨以此作为“突破口”,运用策略向市场中投入高档消费品,以便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这样一来,商品在附带上一种高层次形象之余,也增加了人们对商品的认同度,从而牢牢抓住了人们的心理。鲍利克曾经说过:“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商品追求品位的心理是不会停止的,因为追求品位可以极大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鲍利克让学生将经过化学颜料“包装”的鸡蛋拿到不同场合去卖,均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而价格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一个普普通通的鸡蛋在不同场合里之所以被人们争相抢购,成交价格惊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心理因素所致。

其实,以鲍利克做的实验以及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心理现象就不难解释苹果第一代已经被淘汰掉的主板被高价拍卖的原因了。的确如此,这确实是苹果自身独具魅力的一种体现。而只要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高价主板卖出的背后和苹果公司发展的现状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

第一,苹果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热捧。一般情况下,被越来越多人热捧的产品一定是畅销产品。因为畅销的产品知名度高,拥有良好的口碑,所以购买了该产品,就会感觉自己走在了时尚的最前沿、自己的身份也有所提升,等等。假如,某种产品没有得到人们的热捧,在人们口中就形不成好口碑。在这种情况下,便很少有人去购买该产品。

苹果公司的发展态势可谓是异常迅猛,其产品知名度甚至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就更愿意购买苹果的产品,尤其是像苹果第一代电脑主板那样稀少而又彰显时代性的产品。因为购买者认为,购买这些经典产品不仅可以凸显出自身的品位,还可以让别人为此发出感叹,而这样的效果就是他们想要得到的。

第二,苹果市值稳步提升。苹果公司从开发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iPhone系列手机以及平板电脑以来,公司的股票市值就一路飙升,甚至被誉为全球最值钱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不同投资风格的投资者必定会将目光投向苹果,因为他们对苹果未来的发展抱有很高的信心。于是,一些自认为具有投资远见的人就花巨额资金购买苹果的产品,其中就包括苹果早期研发的主板等经典产品。在他们看来,这些物品一定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值钱,而虽然目前花费的高价会让别人不理解,但日后为自己带来的回报却可能会让别人羡慕不已。

以上这些就是苹果公司发展的现状以及一些投资者存在的心理特征,而由此也就不难解释有人愿意花高价钱购买已经淘汰掉的苹果一代电脑主板的原因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并不是被苹果施了“迷魂药”,只不过是苹果公司将心理学运用自如的表现而已。

同类推荐
  • 广告困局

    广告困局

    在Facebook上给一个黄油品牌“点赞”怎么一夜之间变成了时髦?虽说炒作和胡说八道在广告的世界里从来都不是新鲜事儿,但现在真的太离谱了。又是什么原因让广告从业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再也热爱不起来了?我会告诉你“品牌宣传活动”根本毫无意义,也没有人想和“互动式营销”进行互动,所谓社交网络、Web2.0、UGC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付费媒体,今天的广告业已经再也不复往日风光了,企业必须意识到网络时代并非他们以为的那样是个低成本塑造品牌的机遇。
  • 双赢的次序:韩国乐天百货创业人亲述合作的逻辑

    双赢的次序:韩国乐天百货创业人亲述合作的逻辑

    《双赢的次序:韩国乐天百货创业人亲述合作的逻辑》是这一神奇零售帝国的创业人李哲雨对于自己40余年来工作经历的独家分享。他在书中全面梳理了自己的企业经营秘诀,站在一个经营者的角度细致地论述自身与顾客、员工、合作伙伴乃至竞争者的关系,为读者们解答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双赢。
  •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简单实用的销售书,总结了与成功销售息息相关的忠告和方法,提出了操作性强的销售技巧。帮助每一位有志成为销售精英人士提升业绩水平,走向成功之路。本书通过产品推介、客户沟通、客户谈判、成交细节等方方面面的介绍,让读者掌握销售中的各种细节问题,发挥优势,规避劣势,真正地以卖出产品为目标。
  • 笑话中的管理学

    笑话中的管理学

    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是与个人最贴近的学问。它指明了现代企业运行的规律和秘密,解析商业帝国的波谲云诡,找出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内在逻辑,这对于躬耕于写字楼里的上班族而言,它使个人看清了自己所栖身的公司的真实图景。本书从智趣的角度审视管理学,从笑话中透析管理的本质。内容除了包含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外,还将很多的管理定律穿插其中,这些管理定律浓缩了众多管理学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思想精髓,使管理学大厦在历史的云烟中历久弥新。
  • 业务连续性计划和管理

    业务连续性计划和管理

    内容有业务连续性管理——360度全面灾难防御;制定符合业务需求的连续性管理方针;以业务价值为导向,实现企业持续经营;日本地震若发生在台湾,您的企业承受的了吗?防患于未然,然亦有备——提升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风险分析在业务连续性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企业风险意识,积极管理危机事件;基于KMV模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对公允价值的思考和审计风险防范;等等。可为包括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最佳实践。
热门推荐
  • 封魔斩天

    封魔斩天

    杀父之仇,修仙的酒鬼师傅,还有满天神佛,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凡界少年欲封天!
  • 来世的缘

    来世的缘

    出身官宦世家的一对璧人,指腹为婚、青梅竹马,原本可以琴瑟和鸣、连枝相依,奈何完美的爱情敌不过残酷的现实,亲情敌不过欲望。爱情在激烈的政斗、人性的罪恶面前不堪一击,显得那么得脆弱,命运就此改写。经过主人公的努力,找回了正义,却仍然找不回爱情,还因此失去了性命。万念俱灰,只得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那里一切随人所愿,那里虽然有磨难,但更有亲情,有正义,有光明,自然也有爱情。
  • 凡姝

    凡姝

    遭遇生存危机,机缘巧合之下,孟凡姝成了一名乐修,虽非本愿,却也是不错的选择。然而身体中有一种力量不断阻止她修行,直到有一天,她拿起剑,行杀伐,铸侠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剑修的道路。
  •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你是不是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别人想到的好点子,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其实这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差异。创新能力是人们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等。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横空夺爱:亿万冷少宠甜妻

    横空夺爱:亿万冷少宠甜妻

    我爱他,可从他跟着他妈出现在我家的那一刻起我就恨透了他。我攻击他陷害他不遗余力地伤害他。而他也默不作声地夺走了原本属于我的一切,我的生活,我的家庭我的父爱本该由我继承的财产甚至是我的身体?最后,他想要夺走的竟然是我的儿子!次奥,是可忍孰不可忍,老虎不发威你当姐是hellokitty?等着,看姐如何睡服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流言中的女人

    流言中的女人

    曾经,她为爱不顾一切。当曾经的爱人出现在她的面前,面对深爱她的男友,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背叛。只是,这一次……没有人理解她的爱,没有人原谅她的年少轻狂。爱,在流言中成为堕落。流言,犹如一支支的毒箭,将她伤得体无完肤。而她深爱的男人,却又一次弃她而去。流言中的生活,她该如何选择人生,如何选择爱情?
  • 诗意盎然

    诗意盎然

    凌小诗觉得,她这辈子最不应该遇见的就是唐韬。可是,不运气,偏偏从小就认识了他。而且,就这样时不时的萦绕在她身边,像不散的阴魂。凌小诗觉得,她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认识了姜成睿。上帝垂青,让他们从小青梅竹马。他体贴温柔的存在在她的生命中,像是最温情的阳光。可是,就是这样的他,不得不撇下她,全家移民去了英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推着煎饼摊救世界

    推着煎饼摊救世界

    推着一个煎饼三轮车就能拯救世界?无业游民徐风在接连下岗开了个路边摊维持生计,你以为摆个煎饼果子车除了要和城管斗智斗勇外就没了?还要拯救世界!
  • 沈太太今天心动了吗

    沈太太今天心动了吗

    世人都艳羡许姝嫁了个好男人,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但只有许姝知道,沈俞是一个极度阴暗、自私、多疑、病态的恶魔。本书又名《过分着迷》——————阅前排雷:男主是真的有病,不会治好。角色与剧情均为创作所需,不代表作者自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