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7100000019

第19章

1907年,沙克尔顿自己组织了探险队,再次前往南极。这次的探险船叫“猎人号”。沙克尔顿的目的,是亲自把英国的国旗插在南极点上。船员们在南极海岸建起了营地。沙克尔顿把营地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家。他们于1908年11月3日出发向南极挺进,到了11月26号,他们已经打破了上一次“发现号”探险的纪录了。但是沙克尔顿使用了一种中国东北种的小马来运输,结果证明是不成功的。在挺进南极的过程中,最后4匹小马掉进了一个冰窟窿里,还差点把一个伙伴也拽进去。这个事件几乎排除了他们到达南极的可能性。他们又艰难的走了一个月,100年前的今天,1909年1月9日,他们向南极作最后的冲刺,最后把英国国旗插在了南纬88度23分(88°23"S),此地距南极只有大约180公里。大家已经筋疲力尽,他们4人不得不日夜兼程往回赶,以便在饿死前赶回船上。4个人都染上了严重的痢疾。为防止船等不及他们而开走,沙克尔顿和另一个较强壮的伙伴先出发,把另两个人留在一个储备丰富的补给站。出发的伙伴在3月1日获救。刚上船的沙克尔顿坚持亲自带队去接人,两天后他们带着两个掉队者回到船上。

第二次南极探险再次以失败告终,但是沙克尔顿到达了前人从未到达的深度,并且以他对伙伴儿的关爱获得了尊敬。英国皇室授予他爵士的称号,他开始享誉全世界。许多国家邀请他去演讲,沙克尔顿非常尊重邀请国家,他经常请人把他的演讲词翻译成当地语言,然后亲自把他念出来。尽管口音不标准,但是非常受欢迎。据说他还可以用中文进行演讲。对于自己的失败,他也非常理性。他自己评论说,活着的驴要好于死去的狮子。

两年后,1911年,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终于抵达南极点,沙克尔顿失去了成为到达南极第一人的机会。他曾经的领导者,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和阿蒙森的竞争中,仅仅晚了几个星期,并且和他的同伴,一同死在回往海边的路上。沙克尔顿给阿蒙森发了一封电报,上面写着:最衷心的祝贺,最伟大的成就。他对自己说,我还等什么呢?他随即开始筹备横贯南极大陆的探险。

1914年8月1日,沙克尔顿爵士率领“持久号”(Endurance)从伦敦出发。这次探险的目标是徒步横穿南极大陆。事实上,这次他们甚至根本没有登上南极的海岸。浮冰将“持久号”团团围住,使它寸步难行。沙克尔顿和船员不得不弃船搬到浮冰上。“持久号”在10个月后沉入海底。此时,沙克尔顿只有一个愿望:把全体船员一个不少的活着带回去。在随后的5个月里,他们28人登上了一块巨大的浮冰,这块浮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碎裂,慢慢的变小。1916年4月9日,浮冰彻底碎裂了,3艘从“持久号”留下来的救生船再次被扔到海上。在经历了7昼夜的冰海漂流之后,他们登上了荒无人烟的象岛。沙克尔顿随后和另外5个人乘上最大的救生艇,横渡大约1300公里,漂向南佐治亚岛。这一史诗般的航行在气候极端恶劣的海上持续了16天。上岸后,沙克尔顿继续徒步翻越南佐治亚山脉,去寻找捕鲸站以获得帮助。

1916年5月20日下午3点,沙克尔顿和他的两个伙伴挣扎着走到最近的一个捕鲸站。来自挪威的捕鲸人向他们表示了极大的钦佩和敬意。3天后,他们登上了一艘捕鲸船,开始了解救围困在大象岛上的同伴的行动。在8月30号,经过4次失败的尝试,他终于找到了一条从浮冰上穿过的路,发现他的所有的22个同伴都安然无恙的留在岛上。每个人都获救了。此时,他们已经在南极度过了两个黑暗的、充满了暴风雪的冬天,他们所在的区域,最低温度要超过零下50度。这是一次成功的逃脱,但却仍然是一次失败的探险。

沙克尔顿在世界探险史上没有写下过一个“第一次”,但却在所有探险家的心中树立了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他对队友的无限尊重、信任和关爱,始终闪耀着光芒。他总是能使队员们在极端逆境的情况下充满希望,并总是能够创造出生命的奇迹。正像“持久号”的名字所寓示的一样,他浑身都闪耀着难以磨灭的领袖光芒。

一位英国探险家说过一段有名的话来评价南极的探险者:“若想要科学探险的领导,请斯科特来;若想要组织一次冬季长途旅行,请威尔逊来;若想组织一次快速而有效率的探险,请阿蒙森来;但是如果你处在毫无希望的情景下,似乎没有任何解决办法,那就跪下来祈求沙克尔顿吧!”

沙克尔顿在绝境中曾经把自己节省下来的一块饼干让给了他的队友弗兰克·怀尔德,怀尔德没有舍得吃这块饼干,把它保存了下来。他在日记中深情的写到:除他之外,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了解这块饼干代表怎样的慷慨和关怀。60多年后,怀尔德的孙子把这块仅仅几个便士的饼干交给着名的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卖,最终以4935英镑(约合8202美元)的高价成交。

沙克尔顿的最后一次南极探险同样是以失败告终。探险船“探索号”于1921年9月18日离开英国,并1922年1月4日到达他曾经获救的南乔治亚岛。1月5日凌晨,沙克尔顿爵士因心脏病发作去世。应他妻子的要求,他被安葬在南佐治亚岛上的Grytviken地区。

最先证实北极是冰雪海洋的探险家

南森是挪威人,自小立志要到北极探险,长大后成了动物学家,曾乘渔船到格陵兰岛东部海岸实习。1888年5月组成探险队,由挪威东海岸出发,先到冰岛搭乘驶往格陵兰以东海域的捕海豹船,于8月15日开始翻越冰盖,经受风暴和严寒,9月5日登上海拔2718米的最高点。26日到达西海岸阿梅拉利克海峡湾,在戈特霍布度过严冬,并研究爱斯基摩人,为以后出版《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一书收集资料。1889年5月胜利回国。

南森在格陵兰岛上发现冰雪里竟长出了松树,这证明地底下有股暖流;他在一篇报道中看到,美国一艘“珍妮”号探险船在西伯利亚冰海触礁沉没,可是它的碎片遗物却经北极飘流到格陵兰东岸。南森根据这两点推测:北冰洋里一定有一条向西的海流经过北极再流到格陵兰岛的东岸。他为证实自己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就不顾人们的指责和劝阻,决定要去探险。他总结了前人失败的种种教训,自己亲自设计出一种没有龙骨、没有机器的特别船,命名为“弗雷姆”,意思是“前进”号。

这艘船模样很怪,像切成两半的椰子壳,船壁坚厚,船头上斜伸出一根又粗又硬的长“角”。

为了摸清这条海流规律,南森的考察船连船帆都不挂,硬是冒着生命危险,故意让自己的船和冰块结为一体,无声无息地在严寒的北极海中漂流。1893年6月24日,南森一行从克里斯蒂安尼亚起航。船上有13个人,3个月中只漂流60千米。可怕的冰块互相挤压,有好几个队员的衣服被冰尖划破。但他们很乐观,不时还在船上开晚会。当漂流到离极点500千米时,他们发现浮冰群已不再向北极移动,北方已是无边无际的冰原。

南森看到,他的船无法再到北极。1895年3月14日,他改乘雪橇向极点挺进,可是冰块冰山崎岖不平,而且到处都是七缝八沟,随时都有掉进去的危险。他们在离极点360千米左右时再也无法前进,被迫返回。这在当时来说是最高纪录了。

南森没有返回“弗雷姆”号,而是到一个岛上过冬。他们在这个孤岛上被困达9个月之久,饥寒交迫,苦不堪言。一天夜里,一块巨大浮冰擦过岛岸时,一只北极熊突然从他们身后扑来,那锋利的爪子已伸到南森的胸口,南森机灵地一闪,北极熊扑了空,他的战友立即向熊开枪,击中熊的头部,北极熊倒下了,南森才避免了一场惨祸。

1896年6月间,一艘给杰克逊送东西的船来到这里,南森就搭这条船回到祖国。一个星期后,他的“弗雷姆”号也挣脱冰块回到挪威。这时已过去3年2个月,但他们没有死一个人,这在探险队里是个奇迹。

南森首次证实北极不是陆地,而是冰雪的海洋。他们测量了北冰洋的水深,完成了一系列海洋学方面的勘测目标。南森很快成了响当当的人物,他记载这次探险的《极北地区》于1897年出版。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科学常识

    不可不知的科学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名胜:从古到今看名胜

    名胜:从古到今看名胜

    科学教育与学习,能够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小断地努力探索。在未知的及已知的领域重新发现、才能创造崭新的天地,才能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才能从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 大自然的奇闻趣事(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大自然的奇闻趣事(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大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早于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诞生了,千万年来,人类就在大自然的“拥抱下”一路走来。大自然包含了太多太多的神秘和奇闻,虽然从诞生伊始,人类就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并且在很早就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探索,试图了解大自然的种种奥妙之处,但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说已经了解了大自然,大自然依旧以它的神秘傲立于世。
  • 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地理知识知道点)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气象的问题,依此安排自己的出行、生产等问题。这里的气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气。天气是指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所以可以理解为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统称。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本章着重讲述了大气层、天气与人类生活、天气预报、气象卫星,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 历史与文化

    历史与文化

    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灿烂辉煌的文明,他们推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也给后人展示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本书分辉煌古中华、灿烂的世界文明、历史文化名人、文化的传承四大版块。
热门推荐
  • 角落的目光

    角落的目光

    初思陌是一个高二学生,每天跟自己的好闺蜜陈小凡除了吃就是玩,直到有一天遇见了萧瑾楠,每天都会在窗口等待他的经过,后来初思陌在窗口成了一个习惯。
  • 略微清凉

    略微清凉

    走走看看,做做停停,听到看见,闲聊笑谈,略微清凉!
  • 捕汝

    捕汝

    正经的世界不正经的人不正经的世界正经的人。
  • 隔壁男神是房客

    隔壁男神是房客

    苏婷:“我是房东你是房客。”将寒夜回道:“房子我买了,你才是房客。”苏婷气至跺脚,恶狠狠的瞪着将寒夜。将寒夜邪恶一笑,走到苏婷面前,伸手抬起她的下巴。“看什么看,在看,小心我连你也给买了!”
  • 戴望舒诗文:雨巷

    戴望舒诗文:雨巷

    戴望舒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蜚声中国文坛的天才诗人,他以别样的诗情与诗艺在诗坛上独树一帜,成为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名作《雨巷》含蓄地表现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本书收录了戴望舒文学作品中的散文、诗歌、书信等,让读者领略到戴望舒创作的另一种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水鬼”是这样打天下的

    “水鬼”是这样打天下的

    前两年,央视10频道连续播发将近一年的公益广告引起我们的注意:一位圆脸中年渔民对着镜头说:“生命是无价的,我能在海上救那么多人,感到很幸福。”字幕上写道:“郭文标,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小沙头村渔民。郭文标三十年如一日,守护着浙江东南温岭一带海域,不计报酬、不计得失、不顾个人安危,已在惊涛恶浪中救起了五百多条生命。”在温岭,渔民习惯称他为“标哥”,有事找“标哥”,好使;在那片海域,过往的船老大称他为“水鬼”,或在“水鬼”前加“平安”两字,即“平安水鬼”。不论谁在海上遇到麻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他的手机号码成为海上110。
  • 种田也异能

    种田也异能

    从现代的公司白领穿越到古代给比自己小几个月的11岁丈夫当童养媳。婆婆压榨,生活窘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无妨!手有重宝,身有异术,带着乖乖相公发家致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汉坑少女奋斗学

    汉坑少女奋斗学

    作为一个有梦的汉坑少女,当然得左手菩提雪,右手汉客丝路,身穿明华堂,头披司南阁,脚踩钟灵记,睡觉十三余,做饭梨花渡,洗碗重回汉唐,拖地汉尚华莲。正经文案:一夜之间拥有逆天系统,杨丝的脑海中浮现出四个字,大!明!贵!妇!没错,她要从一个普通的汉坑少女进阶成为大明贵妇。本以为人生的道路就是这样买买买,但突然间她觉得一个人的大明贵妇太寂寥如雪,因此她成了一个白菜的汉服商家。
  • 地下铁

    地下铁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