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000000028

第28章 母亲的信仰(6)

妈看见爷,就丢掉小哥朝爷跑去,妈和大哥把爷爷弄回屋去,家里刚刚得到的一点快乐又消失了,妈妈的计划全部成了泡影。妈把小哥叫到身边说:“都是走哪了,回去找。”妈就领着大哥和小哥出去找那十块钱。我坐在爷爷的身边,爷爷两眼空空地望着屋顶,那眼睛像两口深深的枯井。半天,爷爷才用他的右手抓起他的烟嘴。可是烟包里空空的,没了烟叶。爷爷吃力地坐起来,掀起被子,他把烟袋踩在右脚下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烟锅烟嘴和烟竿分开。爷说:“乖,把刀给爷拿过来。”我把刀递给爷,爷用刀把烟竿劈开了。在爷爷劈开烟竿之后,我闻到了一股浓重的烟油气,我看到劈开的烟竿芯里积满了黑乎乎的烟油。爷爷小心地用他细长的指甲盖一点点地挖着竿芯壁上的烟油,而后又用一根火柴杆去挖烟嘴和烟锅里的烟油,烟油一点点地积在一片发黄的旧纸上,慢慢地堆有一粒枣那么大。爷爷两眼死死地盯着那堆烟油,他的手有些发颤,爷把那堆烟油捂到嘴里,我看到爷爷脸上的皱纹极其痛苦地伸展着,最后那堆烟油艰难地从爷爷的喉头滑过。爷爷抓住我的小手,我看到爷爷的眼里滚动着泪水。爷苍老的手握住我的手,使我感到恐惧。半晌爷爷才说:“乖,去吧,找妈去吧,爷爷要睡觉了。”

爷爷轻轻地躺下去,爷爷说:“来,给爷盖好。”我帮爷爷把被子拉到胸前。爷爷说:“还拉,盖住爷的脸。”

我就又拉,一直把被子往上拉,一直到盖住爷爷的脸。

爷爷躺在那里,我已经看不到爷爷的脸了,爷爷只露一只土黄色的手在外边,我想把爷爷的手放到被子里去,可是我没敢,爷爷就那样睡着了。那天我没敢动,我先站在门口往外望,我没有看到妈和哥,我又不敢再回到爷爷的身边去,我就搬了一只小凳子在门口边的太阳里坐下来,我一直等了很久妈才回来,我对妈说:“爷睡着了。”妈没有哼声,妈黑搭着脸儿,小哥小猫似地站在门边,钱没有找到。妈去忙她的了,爷爷就一直那样睡着。等到天黑妈去叫爷爷吃饭的时候,爷的身体已经开始发凉。

到后来我才明白,在爷爷决心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在他的身边,他的儿子却跚跚来迟。三年过后,当爹从劳改农场里归来的那天晚上,爹就带着我们兄弟三人给爷去上坟。爹久久地跪在爷的坟边,他低低的哭泣声像河道里的寒风一直在爷的坟边响了很久。

在我的记忆里,1967年的冬季是最寒冷的一年。那一年的颍河里封了凌,宽阔的河面如同一面大镜子,我坐在被窝里也忍不住发抖,这使我分外思念爷爷,思念爷在牲口屋里燃起的火。在接近春节的日子里,俺爷的去世无疑对我家又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妈领着我们兄弟三人头戴白孝在镇子里挨家挨户地磕头,刘秧子手里拿着一个小本本一户一户地记,三块两块,五毛八毛,最终给爷爷置了一口白茬薄棺。大年初一俺妈领着兄弟三个给爷上坟,回来饭没吃就躺在床上蒙头大睡。人家的孩子都穿红佩绿地在街上跑来跑去或到邻居家去拜年,可我们兄弟几个都坐在被窝里,目光散淡地望着灰色的墙壁,望着俺妈那张灰黄的脸。妈就那样躺着,不吃也不喝。到了初二,大哥悄悄地出了门,一会儿,婶子大娘来了三四个,妈见有邻居来,不得不坐起来。妈头发纷乱目光无神,泪还是一打一道地流。

大娘说:“起来,起来吃饭。不吃饭能中?人是铁饭是钢。”

妈说:“不饿,一点也不想吃。”

婶子说:“你得想开点,不为别的,就为这三个孩子,你万一有个好歹,孩子咋办?”

妈妈无言,妈看着我们,妈的眼睛暗淡无光,那眼睛却使我们感到温暖,使我们心里有个依靠。

大娘说:“别愁,没有过不去的事儿。那一年跑反难不难?一会儿新五军,一会儿黑马团,咱几个就在玉米地里趴着,飞机从头上嗡嗡叫着飞过去,在咱前边屙个炸弹,炸得土落了咱一身。秧子他小姐不就是那一回炸死的吗?胳膊挂在了树枝上,咱都吓得要死要活哩,那难不难?咱不都过来了?”

后来婶子大娘又给妈出了主意,让妈去给供销社食堂里推麦面。婶子说:“起码也能管着几个孩子吃饱肚子吧?”妈说着着也来了精神。跑去给管食堂的刘兴生一说,就成了。刘兴生也是俺的街坊邻居,当年他去供销社干事还是俺爹推荐的。这样俺妈就忙着准备推磨用的东西。刘兴生答应先借三十块钱买一盘石磨,往后再用推麦面的工钱慢慢地还。俺家买来的那盘石磨是白马牙石的,片大,就支在俺家的当门里。

过了十五,俺妈就去供销社里领了一袋麦子,六十斤,没到天黑就推完了,妈没顾上拍打拍打满身的面尘就把面送到食堂里去了,我们劳动的报酬就是微薄的工钱和剩余的麸子。妈领着我们再把麸子推上两遍,下面就是我们的食粮。从此,在黑夜降临的时候,我家就会响起呼呼的石磨转动的声音,因为白天大哥小哥要上学,妈还要去生产队里去挣工分。在那些冗长的白天里,我一个小孩子孤独地守着家,我常常望着那盘石磨发呆。石磨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可是一到夜晚那石磨就呼呼地转起来。磨盘上堆着山尖一样的麦子,麦子在石磨的转动里一点点地塌陷下去,石磨吃着麦子的声音使我兴奋,于是那些日子里我非常憎恨白天,我渴望着黑夜的光临,一到黑夜我就会听见石磨转动的声音了。可是后来,当我们兄弟坐在一起谈论往事说起家里的那盘石磨时,小哥说:“我怕天黑,可天又总是黑得那么快!”哥的话使我吃了一惊。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大哥和小哥为什么害怕黑夜的降临,对于两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那些繁重的体力劳动是多么地残酷呀。那一年大哥十四小哥十二,—个十二岁的孩子一到天黑就要抱着磨棍像头驴子一样在磨道里转圈,摇曳的油灯使他的小脸恍惚不清,他的腰够不着磨棍,只有把棍横在胸骨上。为了减轻磨棍对胸骨的挤压,他不得不把双手翻垫在磨棍下,他们在用力地推着,为了让母亲少出一些力,一圈一圈,一个黑夜又一个黑夜,他们童年的幸福全都被泡在那呼呼的石磨转动的声音里了。在那些日子里,大哥、小哥和我持着相反的心理,我渴望黑夜,渴望黑夜来给我赶走孤独。而我的两个哥哥却害怕黑夜降临,他们的身体实在是难以承受那么繁重的体力劳动呀。他们有时推着推着就会趴在磨棍上睡着,那个时候妈就停下来,把我们一个个地抱上床去。妈一声不哼,她会重新抱起磨棍呼呼地推动石磨,她朝前探着身子,两手抓住磨棍,磨棍深深地吃到妈的肚子里,妈脸上的汗水在微亮的光线里闪耀。为了支撑这个家,妈就这样推呀推呀,日子就在这磨声里一天天地碾过来。我们在石磨的转动声里醒来又在石磨的转动声里睡去,在那些日子里,明亮的月光闪灼的星星开满小黄花的河岸和一张张远去的白帆都没有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任何印象,只有那石磨的转动声时常在我的耳边响起。在那些日子里,细细的春雨声欢乐的柳笛声粗犷的颍河调子都像风一样飘离而去,只有妈妈推动的石磨声如血一样流进了我的血脉里,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转眼到了1968年的春天,清理阶级队伍的运动开始了,镇上的大喇叭里开始通知全镇的党员去参加会议。那个时候妈就会停下手中的活仔细地听。可是从头听到尾也没有妈的名字。妈说:“咋没叫我哩?”妈的神色显得慌张。大喇叭又响时,妈就对哥说:“听着,都听着,听听有我没有。”

喇叭不响了,大哥说:“没有。”

妈又问小哥:“你听见没有?”

小哥说:“没有。”

妈喃喃地说:“咋会没有哩?”那一天妈神不守舍、丢三忘四的,大喇叭一响,妈就会停下手中的活,仔细地听,她屏住气,听完后就喃喃地说:“咋就没有我哩?”妈说:“一定是把我写忘了。”她在心里盘算着,以前开党员会哪一回也没少过呀?这回咋忘了哩?妈黑夜里白天盼望着有人来通知她,说:“叫你开会哩,你这几天咋就没去开会哩?”可是没有谁来叫她。到了第四天头上,妈实在坐不住了,天没黑多大一会儿,就把我安顿在床上,妈说:“今个不推了,都好好地歇歇,我上恁大娘那儿找个针,一会儿就回来。”

半夜里,小哥醒来,他的腿没有蹬住妈,他就把大哥叫醒说:“哥,咱妈哩?咱妈咋还没有回来?”大哥点上灯,床上果然没有妈。大哥有些慌,大哥说:“穿衣裳,出去找去。”大哥把我也叫醒,给我穿上衣服,我们兄弟三人就出了门。春天的夜风还有些凉,我们哆嗦着越过大堤,看到妈要去找针的大娘家瞎灯灭火。大哥说:“妈没有在那。”

我们就一起来到大街上,大街上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影。哥突然说:“对了,妈八成去大队开会去了。”大哥就领着我们沿着大街往里走。到了大队门口,就有嗡嗡的说话声从大队部里传过来,明亮的灯光从门缝里窗子里透出来,照亮了一片地。我们迟疑了一会儿朝西走,快到门口时,突然从一棵树后闪出一个人影来,是妈。妈拉着我们就往回走。那天晚上妈没有对我们说一句话,妈坐在床上望着那盘白牙石磨痴痴地发呆。

第二天刘秧子来了。刘秧子那个时候已是大队里的支部委员。刘秧子来到我家坐在那儿闷闷地抽烟,好大一会儿才对妈说:“哎,没办法,叫退就退了吧。”

妈说:“你拍拍胸口,说我亏不亏?”

刘秧子无言。

妈说:“你说说看,俺哪点对不起党?”

刘秧子仍旧没有话,他坐在那儿闷闷地抽着烟。

妈说:“你说说看,俺啥时给党不一心?”

妈的手在颤抖,妈说过那句话之后再也没有对刘秧子说话,妈用衣角檫擦泪,站起来走到屋里去。刘秧子把烟头扔在地上使劲地用脚拧一下也勾着头走了。可是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刻下了深深的一道,我知道,妈那句普普通通的一句话,胜过千万句华丽的辞藻。

现在,妈的头发已经花白,妈的背已经驼了,她老人家用汗水把我们兄弟抚养成人,我们都已经成家立业了,都能治钱了,可是妈还在辛勤地劳动着,妈每天还要到镇子里个体户开办的脱水厂里去领一百斤蒜剥。妈瘦小的身子蹲在那里用刀一朵朵地切蒜头,妈瘦小的身子还要跳进缸里去使劲地把泡好的蒜皮崴掉,妈瘦小的身子坐在桌前把一个个白亮的蒜瓣捡出来,妈的腿和脚被蒜毒烧破了皮,一块一块地红肿起来……妈,我一看见您这么大的年纪还在那里累死累活地干,我的心里就发酸,妈,儿子用他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儿子不能帮您,儿子不能使你从繁重的劳动里解脱出来,妈,我的心被这铁一般的现实撕裂着。我远远地看着妈坐在那儿一朵朵地切蒜头,泪水就忍不住地流出来,这使我深深地感到人生的艰难。

1991年8月作。

原载《上海文学》2005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刺秦前传

    刺秦前传

    战国七雄有燕国。燕国西靠太行,北枕燕山,东出渤海,有上下二都。燕山近匈奴,下都邻齐赵。易水发自太行山中,流至燕下都己成气势。小说讲述历史上荆轲刺秦王之前的曲折离奇故事。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北大老教授的耶鲁三题

    北大老教授的耶鲁三题

    5月的纽黑文牵动着多少人的心。一年一度的耶鲁毕业典礼总在5月最后的一个星期一(阵亡将士纪念日)举行,2003年是5月26日。城中的旅馆早已住满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家长和亲朋好友,就连附近城镇的旅馆也火爆一时。这是耶鲁建校以来第302个毕业典礼,首届毕业典礼是在1702年9月16日。但那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学院,校名还不叫“耶鲁”,地址也不在纽黑文。我和学敏来纽黑文,已是第二次。
  • 日落俱乐部

    日落俱乐部

    印度2011年最畅销小说。是作者在96岁高龄写下的最后一本小说。小说描写了三位宗教信仰各异(一个伊斯兰教,一个锡克教徒,一个婆罗门)的耄耋老人相交四十年来的友谊。他们每天傍晚公园里的长椅上聚会、聊天(由此而得名“日落俱乐部”),虽然宗教信仰不同,爱好不同,出身不同,母语不同,人生轨迹不同,但这些差异恰好折射出这三位老人在漫长人生经历中收获的不一样的生活的智慧。对各自的爱情、家庭,对印度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的过去与现状有着独到和宏阔的见解,特别是三个男人年轻时的私生活,热烈、大胆。读者既能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中品尝到优美风趣的文字、诗歌,也能对当代印度的市民生活有全新的探索。
  • 等路人

    等路人

    “我”为了相恋多年的女友来到北京,谁知女友却突然提出分手,还没明白分手原因的时候,女友乘坐的那架飞机就意外坠落,“我”陷入疑惑和悲痛中无法自拔,在“我”试着去寻找几次新的感情之后,终究因放不下前女友而告终,而“我”也在一次意外中得知女友的消失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并且“我”的朋友们全都知情,于是事情一下子变得混乱起来,“我”最相信的人不可信,最好的朋友不可信,一件又一件措手不及的事情接踵而来……面对人生和爱情,我们都是站在路口的那个人,在等待来路上的人时也在目送着远去的人,没有谁能够为谁永远地停留……
  • 无法悲伤

    无法悲伤

    长篇小说《无法悲伤》是四川著名小说家田雁宁的代表作,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一出版便产生了轰动效应。本文着重论述这部小说在描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知识精英在人生旅程,特别是爱情婚姻上所怀抱的美好理想追求及其在严峻的现实环境中所经受的折磨和苦难。不少人物在巨大的悲痛中仍然坚韧顽强地向往着美好未来的乐观主义情怀,正是这悲伤中不言放弃、喜极而泣的强大艺术感染力,成就了《无法悲伤》有别于同时期同类题材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意蕴。
热门推荐
  • 惊世嫡女:邪王,来暖床!

    惊世嫡女:邪王,来暖床!

    一朝穿越,楚清音成为将军府人人可欺的懦弱嫡女。听说她草包无能,受尽姨娘欺辱?很好,我教你们通通重新做人!只是那位王爷,我都退婚了你还缠着我做什么?楚清音冷眼:“你想横着死还是竖着死,我满足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个娃娃两个爹

    一个娃娃两个爹

    白天,她是可爱八岁娃娃黑夜,她是妖媚妙龄娇娘是遭受诅咒,还是身患奇症白日的单纯可爱夜晚的婀娜妖娆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哪个才是心中的她午夜化身为狼,爬上美男大床送去处子身,带走腹中宝遇上那个邪魅的男人,是其幸,还是其不幸爱上或恨上,只是一线之间的事大娃娃生小娃娃娃娃成娘亲为爱而重生【娃娃语录】*1*、“古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爹爹难过娘亲关,娃娃不是美人不过关!”*2*、“娘亲,你好漂亮,我们私奔吧,不要管那个糟老头子了!”(糟老头子乃其父东方仕南)*3*、“哇,娃娃好可怜,亲爹爹不要,养爹爹不疼…”(某日东方仕南要责罚娃娃时,娃娃猜想自己不是其亲生之女,劲爆开口)【伊月语录】*1*、“把衣服脱了,让我生个宝宝!”(某午夜,伊月潜入一美男房间,冷冷道)*2*、“是男人就快点,不是男人就去给我找个真男人来!”(躺在美男床上,看着眼前一动不动的人,伊月微微眯起好看的水眸)*3*、“宝宝生下了谁要谁拿去,我只是想回家而已。”(十月怀胎后,伊月看着站在眼前的几个性格外表迥异的男人,淡然道)视频地址——http://m.pgsk.com/deux_m.pgsk.com【妖自己的文】【狂女】——穿越女强文【豪门童养媳】——豪门虐恋文【王爷,走着瞧】——温馨穿越文【养个奴隶做老婆】——都市虐恋文【一个娃娃两个爹】——新奇架空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千面女人心

    千面女人心

    婚姻本就是座坟墓。我没想到我和徐千千会在我们认识十周年那一天离婚。我曾以为她就是我的爱丽丝,我们可以快快乐乐的相爱一辈子,我爱着她,她亦爱着我。可当我们真的踏进婚姻生活当中,有些事情就往往不是我和徐千千简单地相爱着这么简单。我们开始有了争执,进而有了争吵,而后发展到感情破裂。最终我们以离婚收场。不久,在地下铁里,我和徐千千再次相遇,看着她憔悴的样子我心中一阵酸楚,我发誓从今以后我要向十年前我们刚认识时那样,我要好好爱她……
  • 一九八四(奥威尔小说全集)

    一九八四(奥威尔小说全集)

    《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奥威尔式”、“奥威尔主义”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 龙窝的幻想

    龙窝的幻想

    当天堂变得绝望,还会有人向往吗?当地狱变得美好,还会有人厌恶吗?但是认真问你,你们任然会选择天堂,因为天堂依然很美好。当朋友与你决裂,你们还会与他好吗?当敌人与你合作,你们会对他真诚吗?我敢肯定,如果要你们严肃回答,你们依然会选择朋友。也许在最初的你们,对谁都怀着真诚的心,真诚的思想。但是在墨迹的敲打之下,会不会直接被染黑,从此褪去白玉般的外表,带上虚伪的面具,成为贵族人类一样!?到了一切的最后,也许一切,包括我们,你们,他们的梦想,理想,都变成了幻想。
  • 十七英里

    十七英里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人杰

    人杰

    他现在叫萧杰,他只能重头开始。他有一个姐姐叫萧玉,对他很好,萧杰所有的记忆,就从这里重新开始。他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拥有奇异力量的少年,在一路阴谋陷阱里,他一步步沦陷,一步步揭开真相。当他撕开那层神秘的面纱时,面临他的是幸福还是真正的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