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8200000020

第20章 巨著《光学》

克拉斯琴·惠更斯(1629~1695年)是荷兰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和牛顿同时代并对牛顿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他在访问伦敦时期和牛顿结识。牛顿非常敬重他,说他是“德高望重的惠更斯”。惠更斯对光学有着很深的研究,对牛顿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而他和牛顿在光学上的争论也推进了科学研究的深入,给后人以许多启迪。

当时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之争的胜负关键,在于哪种学说能够更多地解释有关现象。两种学说在这方面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能解释的缺点,例如,微粒说令人满意地解释了光的折射、反射、衍射以及光的直线传播,据惠更斯原理还会引出倒退波存在的结论,而实际上根本没有倒退波,光总是向前射出来的。微粒说令人满意地解释了波动说不能解释的地方,但对于波动说的成功之处却又无法解释。

在对一个共同问题的解释上双方都大伤脑筋。最终出版的成熟著作《光学》第三编最后一个部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在疑问二十九中提出:“光线是否是发光物质发射出来的很小的物体?因为这样一些物体能直线穿过均匀媒质而不会弯到影子区域里去,这正是光的本性。”接着他又指出:“它们也能具有几种特性,并将在穿过不同媒质时保持它们的这些特性,这是光线的另一条件。”

《光学》中的疑问都是牛顿深思熟虑但仍有怀疑的问题。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顿对光的本性是真正理解的。

在牛顿和惠更斯在世时,关于光的本性问题并没有得出结论,而在他们死后这个问题仍一直争论不休。18世纪,这两派物理学家争论的结果是微粒说胜利了,部分原因是惠更斯没有能够用足够的数学严密性来发展他的观点,另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牛顿在他的同辈人中的权威超过了惠更斯,使之无力可击。然而到了19世纪,光的波动说在大量事实的支持下,不但被人们重新提出,而且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些事实中,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年)在1800年发现的光的干涉现象起了关键性作用。然而到了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理论,似乎使光的微粒说又复活了。

爱因斯坦受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路德维希·普朗克(1858~1947年)的量子假说的启发,提出光量子理论。他所说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的光里子,实际上就是牛顿所说的微粒。然而,爱因斯坦并非简单地复活微粒说而排斥波动说,他认为这两个学说分别反映了光的本性的两个方面。1909年,爱因斯坦明确提出,光不仅具有粒子性,而且具有波动性。爱因斯坦对光的本性做了结论,结束了这个持续二百年之久的争论。牛顿一生对光学研究的成果都结集在他的光学巨著《光学》中,《光学》是牛顿最重要的著作。虽然这部巨著是在1704年出版的,但实际上它的主要思想和基本理论都是在1666至1676年这一段时期形成的。他之所以推迟发表,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不愿当胡克在世的时候因他发表任何东西而引起无谓的争论。他与胡克之间有着很深的成见,既聪明乖巧又充满嫉妒心的胡克对牛顿提出的论文,尤其是光学方面的,总要加以非难,甚至说牛顿剽窃了他的思想,对此牛顿感到非常烦恼。1703年胡克在长期患病后与世长辞。第二年,牛顿就决定发表他的这部巨著。在序言里他写道:“为了避免对这些论点的无谓争论,我推迟了这部书的公开发行,如果没有朋友们的敦促,可能还要推迟一段时间。”

《光学》全书共分为三编。第一编首先列举“定义”和“公理”,然后讨论一般的折射与反射,太阳光谱与反光望远镜。从八个定义和八个公理开始,按顺序对他关于光和色的主要发现和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二编研讨薄膜的颜色,中心论题是讨论被称为“牛顿圈”的现象,实际上是讨论光的干涉效应。同时还对自然物体的永久颜色以及它们和薄透明板的颜色之间的类似性做了讨论,做出了物质的最小的不可能再细分的组成部分一定是透明的,它们的大小可以用光学方法推断出来。第三编讨论光的衍射、晶体内部折射和一般哲学问题,最后列举了三十一个“疑问”。

全书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是:“本书的意图不是用假说来解释光的性质,而是提出并用理性与实验证明这些性质。”他先列举了定义和公理,然后他接着指出:“这里我列举一些公理和它们的解释是总结前人对光学研究所得到的基本认识。凡是大家已经一致承认的,我认为是原则,按本书的次序列在这里。这一切对于具有才智,但是还不熟悉光学的读者,是一篇导论;对这门科学有相当了解或做过一些实验工作的读者,由此可以明白本书所叙述的意义。”

在1717年的第二版中,他又对他在这里所说的“原则”加了这样一段话:“这些原则我不认为带着什么神秘性,而是使万物形成的自然法则,虽然人们还没有发现真理都是用想像昭示人们。现象是客观的,只是引起现象的原因显得有点神秘。”

这些话表明了牛顿写作这部著作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法。牛顿的《光学》一书在科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不仅是由于他论述了“迄今为止光学中谈论过的一切”,从理论上进行了概括和总结,还在于他的科学探索精神。这种探索精神集中体现在《光学》出版第二版时,他在结尾部分加的三十一个“疑问”上。他写道:“在第三编的末尾我加进了一些问题……我之所以用提问的方式把它说了出来,乃是因为缺乏实验,我对它尚不感到满意的缘故。”

这些问题虽然名为“疑问”实际上却是牛顿多年研究的结果,是他深思熟虑但感到仍须深入探讨的一些问题,范围之广超过了光学,涉及到自然界诸多的其他现象。后人认为,“疑问”是这部著作的特色所在。“疑问”带有猜想的性质,对后来的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启发。

科学的发展证明,牛顿的这些天才猜想很多都是正确的,或者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发。尽管有些被证明是不正确的,但是,这是由历史的局限性造成的,对任何一个伟大人物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是这样,反倒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了。《光学》出版之后,于1717年、1721年和1730年分别修订再版。现今流行的版本是根据牛顿逝世前最后一次修订的第四版重印的。爱因斯坦为这个版本写了前言,对牛顿及其光学成就做了高度的评价:

“幸运啊牛顿,幸福啊科学的童年!谁要是用闲暇和宁静来读这本书,就会重新生活于伟大的牛顿在他青年时代所经历的那些奇妙的事件当中。对于他,自然界是一本打开的书,一本他读起来毫不费力的书。他用来使经验材料变得有秩序的概念,仿佛是从经验本身,从他的那些像摆弄玩具似的而又亲切地加以详尽描述的美丽的实验中,自动地涌溢出来一样。他把实验家、理论家、工匠和——并非最不重要的——讲解能手兼于一身。他在我们面前显得很坚强,有信心,而又孤独;他的创造乐趣和细致精密都显现在每一个词名和每一幅插图之中。

“反射、折射、透镜成像、眼睛作用的方式,光分解为各种颜色以及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的再合成,反射望远镜的发明,颜色理论的最初基础,虹的初步理论,都历历在目。而最后出现的,是作为下一步理论巨大进展的起源——他对于薄膜颜色的观察,这一步要等一百多年以后由于托马斯·杨的到来才得到实现。“牛顿的时代早已被现代人淡忘了,他那一代人探索科学迷宫的努力和痛苦遭遇后人已无法得知;只有一些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的为数不多的作品流传了下来,这给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带来了欢欣和高尚的情操。牛顿的各种发现已进入公认的知识宝库;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使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面对现代科技所创造出的巨大的物质财富,我们应当感谢像牛顿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因为物理和数学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两大基石。牛顿不仅对科学事业,也对每个现代人的生活做出了贡献。”

同类推荐
  • 教你打台球·保龄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打台球·保龄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 语文里的经典:一生必读的文学名篇

    语文里的经典:一生必读的文学名篇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所撰写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名篇赏鉴文章,九十篇文章,二十五万字,所选赏读原文本多是中小学语文教材名篇。多年来,教材变化较大,但名篇相对稳定。解读研究比较个性化,富有创意,力求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深思,力图突破教学参考书的思想内容,融进自己的个性体会,融进自己的情感体验,多元解读,有新的思考和发现。选例涵盖初高中,兼顾中外古今多体,极具代表性。很多名篇出现在多种版本的教材里。适合广大师生阅读,有助于提高师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对教师教学亦有很大帮助。
  •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郝朴宁教授领衔的“现代影视艺术研究团队”学术研究的成果之一。教材借鉴了众多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采写经验,众多广播电视媒体组织和部门的新闻工作者,以其辛勤的工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和研究的案例。写作的过程中也从各种版本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著作和教材中汲取了宝贵的营养,并听取了兄弟院校教授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课程同仁们的中肯建议。
  • 人文常识悦读

    人文常识悦读

    人文,是人类创造的精华,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结果。人文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人创造的一切东西,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除了自然之外的一切都是人文,人文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正在增长知识,正是积累知识的绝佳时期,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只有拥有的知识越扎实,赢的实力才会越大。
  • 与名人一起品味小品(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与名人一起品味小品(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与名人一起品味小品》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心挑选了一些经典美文。文章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或纯粹唯美,或质朴平实,或慷慨激昂,或侃侃而谈,不仅文字优美,文笔流畅,而且思想精湛,见识深邃,闪烁着智慧的灵光。
热门推荐
  • 大道梦界

    大道梦界

    是梦,还是现实,当幻想能够带入现实时,是机遇还是灾难的前兆,当现实变为虚幻,虚幻变为现实时,你该何去何从。吕一鸣从咸鱼般的失败生活中,回到了起点,只是这个起点有些怪……
  • 如何与婆婆相处

    如何与婆婆相处

    中国有句俗话: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其中最难的莫过于婆婆和儿媳妇的相处。婆媳关系存在着十分不稳定性,她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势必给整个家庭带来阴影。从我国的优良传统、伦理道德和精神文明出发,对婆媳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论述。告诉天下的婆婆、媳妇们,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婆媳不是母女胜似母女,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使整个家庭和谐温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XX千金(完)

    XX千金(完)

    一句话引发的‘桃花案’!一夜之间变成XX皇帝的独生女儿,在无数XX枭雄碾转彷徨。到底是谁才是她厮守终身的那个男子?他,冷斯宇,野心勃勃的一方霸主,邪魅狡诈,温柔地接近,究竟是爱还是利用?他,华小无,一个聪明而又玩世不恭的少年,自问没有那个女人可以栓得住他的心,挑逗她,究竟是玩笑,还是真心?他,慕容泽,温柔多金的他,淡然微笑的他,只有他能够给她最安全的幸福,然而,他们的身份……
  • 球之王

    球之王

    身在人间,心向桃园,一指挽月弓,十指破苍穹
  • 二憨中选

    二憨中选

    这是1986年的事。当了20多年的生产队长,紧接着又当了两年多村民小组长的余爷突然宣布再干一年就不干了。这事一时成了枣树岭组的重大新闻和村民们的热门话题。村民们不相信这是事实,因为余爷只有50多岁,精力充沛,经验丰富,而且一直干得好好的。“听说余爷不想当组长了,有这回事吗?”黄昏时分,刚从二舅家串门回来的二憨,在村口碰见大聪,这样向大聪问道。大聪也不答话,而是习惯地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做成剪刀状,二憨自然知道,这是大聪向自己讨烟抽。
  • 做人活一点

    做人活一点

    成功的机会到处都有,但成功的路上别人对你的阻力和助力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你做人能灵活一点,就能给你带来很多帮助的。 如果你懂得与人相处之道,就可以减少很多敌人,多很多朋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一定要相信我

    你一定要相信我

    子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你一定要相信我,我现在真的是对未来没有信心了,我被现实给彻底打败了。我感到自己的血液就要凝滞了,呼吸有时都困难,我的那颗心也麻木了。深圳这个城市是坚硬的,并不像人的心那样柔软,可以说这个我曾经热恋的城市现在已经容不下我了,现在我就想去流浪,真的想离开这个城市随便去什么地方。你一定要相信我,我不是真的想加入黑社会,我和他们不是一路人,我还是想做一位纯粹的诗人。
  • 我成了反派

    我成了反派

    穿越董天宝,喊出了为后人所知的那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