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7800000028

第28章 绝不服输

我在大学求学时就常想:“我努力求取知识,目的在于日后能学有所用,希望将来能为人类社会贡献一点力量。虽然,我是残疾人,但‘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两件适合我做,而且是只有我才能做的事情,可是,是什么事呢?”我常常这样思考,却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奇怪的是,朋友们倒都替我想好了,有个人说:“你不必勉强自己接受大学教育了,如果你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与你有相同遭遇的儿童教育上,对社会的贡献一定更大,而且这正是上帝希望你去做的事。经费的问题你不必担心,我负责去筹募。你意下如何?”当时我答道:“我理解你的意思,可是在没有完成大学的学业之前,我暂时不考虑此事。”

虽然我这么说,可这位朋友却初衷不改,一直在试图说服我:不时对莎莉文老师和我进行疲劳轰炸。到最后,我们实在是疲于应付,索性不与他争辩了,而他竟误以为我们已经默许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还未起床,这位朋友已在前往纽约的途中了。他到纽约后,遍访朋友,宣称我计划献身盲人教育工作,而且有意立刻着手进行,显然,这是违背我的意愿的。

赫顿夫人听到这一消息后,感到十分惊讶,立刻写信给我,表示要我尽快赶往纽约,以便说明事实真相。于是,我与老师只好风尘仆仆赶往纽约,去拜访那些诚心关心我的先生们。

我们来到赫顿先生家,当时,洛奇先生正好有事,不能前来,由马克·吐温先生代表他。他们几个人曾为此事专门进行讨论,马克·吐温先生在代表洛奇先生发言时对我的那位朋友说:“洛奇先生明白表示,他不肯在这种事上花一分钱。”但那位朋友还不死心,还大言不惭地说,要海伦去替那些盲童设立学校是上帝的旨意。可是我并没有看到上帝所下达的命令文件呀!那位朋友一再强调是上帝的意思,难道他接到了上帝给他的委任状吗?这种话实在叫人难以信服。

类似的事情在我大学毕业之前曾发生过不止一次,有些人竟然叫我出任主角,四处去旅行表演,也有人计划由我出资,把所有的盲人都集中在一个城市里,然后加以训练。我对提出这些计划的人说:“你们的计划并不能让盲人真正独立,所以很抱歉,我不感兴趣。”听了我的答复,有人居然很生气地指责我是个利己主义者,只肯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幸好,贝尔博士、洛奇先生以及其他几位热心帮助我的先生都很开明、慷慨,他们给我最大的自由去做我喜欢的事,从不加以干涉。他们的做法令我感动,也给我很大的鼓舞,我暗下决心:只要是真正有益社会的事情,而又是我能做的,我都将全力以赴!

在我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可以替盲人贡献力量的真正机会终于来了。

有一天,一位叫查尔斯·康培尔的青年来看我,告诉我他的父亲从柏金斯盲校毕业后,在伦敦设立了一所高等音乐师范学院,致力于英国的盲人教育,而他本人此行的目的是劝我加入“波士顿妇女工商联盟”。当我得知这是一个以促进盲人福利为宗旨的组织时,我便很快加入了这一组织,我们曾一起到议会去请愿,要求为保护盲人而成立特别委员会。

后来,这个请愿案顺利获得了通过,因此特别委员会也很快成立了。而我的工作也以特别委员会为起点,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首先,我们在康培尔先生的指挥下,调查盲人所能从事的一切工作。为此,我们成立了一个实验所,专门教盲人做手工艺一类的副业。为了销售盲人的这些产品,我们又在波士顿开设了一家专卖店,其后,在马萨诸塞州等地又设立了好几处同样的商店。

搬到连杉之后,我就一心致力于思考盲人的出路问题了。在我看来,盲人有两件事为当务之急:第一件事是如何使每个盲人学会一种技艺,而具备自食其力的能力。第二件事是为了提高盲人的教育水准,应把目前美国、欧洲等地现有的几种盲文统一起来。

有一天,纽约的摩洛博士不辞辛劳地来到我们的委员会,他提出了失明的预防法,他说:“目前,盲校中的儿童,约有三分二是因为在出生时眼睛受到病菌感染而失明的,像这种情形,如果我们在孩子出生前先加以防范,是绝对可以避免的。”

因此,博士力主婴儿一出生就应该做眼睛消毒,而且认为应把这一点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希望我们的委员会能积极带动舆论。

“你既然知道病因所在,为什么一直没有采取行动呢?”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反问他。他带点无奈地说:“老实说,这种病菌感染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孩子的父母曾做了一些有损名誉的事,才会染上这种不可告人的病。这种情形连医生都无法公开说出来,报纸、杂志也都避而不谈,我当然没有办法,因此才来请你们帮忙。”

为了不让更多的孩子遭受失明的噩运,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在听了博士的说明后,都同意尽力推进这项工作。可是正如摩洛博士所说,事情并不简单,因为医生与大众传播机构对此事都有很深的成见,都不想谈及这类问题,因此都对我们表示爱莫能助。

这样又过了两年,也就是1907年,我到堪萨斯市时,与一位眼科大夫偶然谈到此事,他说:“这种事以报纸的效果最大,你们为什么不去拜访《堪萨斯市明星报》的总编辑呢?说不定他会同意你们在报上刊登关于盲童的问题。”

我立刻去拜会明星报总编辑尼尔逊先生,可是他却非常干脆地一口回绝了我的要求。我当时很失望,或许是我沮丧的表情打动了他,他忽又改变了语气:“这样好了,你们要写什么尽管写,可是能否刊载的决定权在我们,好吗?”

我很快写了几篇稿子送过去,结果尼尔逊先生把这篇稿子登在明星报的第一版上。至此,我们总算克服了第一道难关。

同一年,我又陆续写了几篇稿子,《仕女杂志》也刊载了同一问题的文章,于是全国的报纸、杂志纷纷加以转载,扩大了讨论面。之后,如《盲人世界》、《盲人杂志》等一类专门讨论盲人问题的杂志,也接二连三地创办起来了。

我还受托在《教育百科全书》上发表了有关盲人的论文。

从此,我的工作量逐渐增多,稿约不断,甚至有点应接不暇了。当然,除了写稿,我还得经常出席各种会议和演讲。

我的生活变得繁忙起来,常常是急急忙忙参加完一项会议之后,又有另一项邀请在等着自己,有时在同一天内要连赶五六场。此外,信件也特别多,因此处理的时间也要相对增加。由于过度劳累,老师与我的身体都累垮了。

虽然我们都忙得应接不暇,可生活上仍感拮据,有一阵子连女仆都雇不起。于是,莎莉文老师在每天早上送先生到火车站后,便在回程时顺道去买菜。这时,在家的我就得擦桌椅、整理房间、收拾床铺,然后到花园里摘花来插,或者去启动风车贮水,还得记住去把风车关掉等等。那时,我的工作量相当大,偏偏这个时期的稿约、信件又特别多。

1906年,由州长推荐,我出任马萨诸塞州盲人教育委员会的委员。每次委员会开会时,莎莉文老师总是坐在我身边,以手语向我转述会议进行的情形。我的感觉是,每位委员都喜欢做冗长无味的演讲,那些不着边际的问题和一些官样文章更叫人疲惫不堪,因此在担任此职四五个月后,我便请辞了。

但是,要想真正为盲人谋福利,就必须调动起团体的力量,惟有这样才能唤起舆论的关注与支援。因此,我仍然必须到各种公开场合参加一些公众会议。为此,我必须练习演讲的技巧,以期在面对大众时更具说服力。

基于此目标,我曾先后向多位老师学习表达的技巧,可惜效果都不尽理想。就在此时,我遇到了波士顿的怀特先生,他精研音乐理论,对人类的发声机能很有研究。于是,我抱着碰运气的心理去请他帮忙。

“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不过对我而言,这也算是一种研究工作,我们不妨试试看吧!”怀特先生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

于是,从1910年起,怀特先生每星期六都到连杉来,教我练习发音,星期日再赶回波士顿。

我还记得,在10岁时,莎莉文老师曾带我去找郝拉先生,那是我第一次学习发声法。郝拉先生为了让我了解声音响起时所引起的振动,就抓起我的手放在他脸上,然后慢慢发出“ARM”的声音,并要我尽量模仿。我们就这样反复练习,可是由于我当时太紧张,发出的声音总是很杂乱。

“把你的喉咙放松些,舌头也不要太用力。”他常常这么说。

他很耐心地对我说,应在练习发音前先使发声器官发达才对,而且应该从孩提时起就不断地练习,如果这样做,我的声音一定会练得很好,同时也可记住更多的单词。

因此,我现在非常希望聋哑教育能及早发展起来,这样就能教导更多的聋哑儿童练习发声了。

怀特老师原本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可是越教越感兴趣,竟连续教了我3年之久,而且其中有两个夏季几乎一直住在连杉。

怀特老师的训练方式是从训练发声器官开始的,然后再练习发音,最后才教节奏、重音及声音的音质、音调。如此,经过3年的学习,我终于可以勉强在大众面前开口说话了。莎莉文老师与我首先在新泽西州的蒙他克雷做实验性的演讲,那是一次相当吃力的实验,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有余悸。我站在讲台上一直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虽然早就拟好的讲稿在喉头上直打转,可我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最后,我终于攒够了足够的勇气,用尽全力喊出声来,此时我自己感觉就像射出了一发炮弹,可是后来别人告诉我,当时我的声音小得可怜。不过,我不是一个容易服输的人,虽说做得十分吃力,但仍然把演讲完成了。从讲台上走下来后,我不禁哭出声来,懊恼地说:“说话对我而言实在太难了,我有点自不量力,做不到的事就不该勉强自己做。”

不过,事实上,我并没有真的丧失信心,相反,我又重新鼓起了勇气,并开始更勤奋地练习。

现在,我总算可以在众人面前说话了,虽然我的声音不够优美,但是比起不会讲话来,这毕竟能够对我的工作有所帮助。至此,我的梦想总算实现了一部分。

同类推荐
  • 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

    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

    2014年5月,李泽厚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伦理学讨论班,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青年学生探讨道德和伦理问题,并与陈嘉映、杨国荣、童世骏和郁振华等教授围绕“何为哲学”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度交谈。这一事件成为2014上海学界一大盛事。本书的内容主要是李泽厚上海之行的讲课和对话录。
  •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本书讲述了教师工作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而对于孩子,也就是那些中小学生来说,由他们的本身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老师又必须要能抓住这些孩子的特点,避免成人化的教育方式。因此,老师在教育时,必须要能“蹲下自己的身子”。《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吸收了近几年教学实践中的经典案例以及中外教育的各种优势,对“蹲下来”的教育方式进行精辟的阐释,相信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会大有裨益。
  • 城市发展学

    城市发展学

    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头等重大问题,也是城市的根本问题。城市的一切问题,既是在发展中产生,又是在发展中求得解决。城市发展学是城市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城市学也可以说是城市发展学。因为城市学的本质所在就是研究城市方方面面发展的学问。当然,相对而言,城市学的研究范围应当更加广泛和深入,其内涵和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城市发展学的形成和建立,应当说是为城市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高中英语作文模仿秀

    高中英语作文模仿秀

    本书集纳了若干中学生英语作文的日常习作,按文章体裁分为日记、书信、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几个部分,并在每篇习作后附点评,在每部分后另附相应体裁文章的写作指导,以期对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鼓励和帮助。
  • 教你打门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打门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热门推荐
  • 美国未成年人法译评

    美国未成年人法译评

    本书所选译的六部美国未成年人法典,是在对美国联邦及各州未成年人司法法典与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发展进行比较、研判后最终确定的。本书译评之法典为美国联邦与各州现行未成年人法中较有代表性的,从译评法典中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洞悉美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发展现状与动向,本书的出版能给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发展带来一些域外借鉴。
  • 家常简易刀工分步图解

    家常简易刀工分步图解

    只需用简单的切割万式,就能让最家常的食材呈现出美丽又别致的样式,以及独特的口感。《美食天下(第2辑):家常简易刀工分步图解》选用最实用的切法,分步图解,详细演示,让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 沉沦:郁达夫小说集

    沉沦:郁达夫小说集

    本书辑录了郁达夫的经典小说篇目《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彩石矶》《她是一个弱女子》《迟桂花》等。郁达夫以惊人的取材与大胆的描写,开创了一个自我暴露的新的题材领域和中国浪漫抒情小说的先河,笔调新颖,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与现代精神。
  •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界之暗幽之旅

    灵界之暗幽之旅

    万界之物皆有生生灵气,尤幽林深谷为盛。生灵之旺气地,愈存生之意念,凡生之意念皆可聚生灵之气,再借日月之精华,经百千年修行,可化形实体,转为生命,归属灵物。可为精灵,可为妖怪,因意念不同而至。灵之万物所在地,称灵界,与古蛮界——因人类居众多又称人界——本无明确分界,但因人类的私欲、野蛮、杀虐,万灵之界划开人类。
  • 名人传记丛书:爱迪生

    名人传记丛书:爱迪生

    名人传记丛书——爱迪生——造福全人类的“发明大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凡间少女爆笑宠夫

    凡间少女爆笑宠夫

    一个是温润如玉、心怀苍生的帝君,一个是打破规矩、一心护她周全的异界少年。她,凡间少女,只想追求所爱,为何屡屡出错。到底谁,才是她的真心人?爆笑生活里,体会爱与恨,舍与得。文风轻松,力求有趣。
  • 金叶:来自金枝的故事

    金叶:来自金枝的故事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是一部严肃的研究原始信仰和巫术活动的人类学著作。原书共十二卷本,搜集了丰富的资料,被称为“人类学的百科全书”。他的夫人丽莉·弗雷泽从十二卷本《金枝》摘取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优美的文字编写成这部老少咸宜的通俗读本《金叶:来自金枝的故事》。其中不少精彩的故事未被通行的一卷本《金枝》收录。本书插图由英国著名插画家H.M.布洛克(Henry Matthew Brock,1875—1960)绘制。
  • 中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解读中国发展之书。过去不到40年的时间里,中国不仅成为全球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更重要的是走进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成为世界经济增长、贸易增长、投资增长、创新增长、信息增长的发动机。不仅我们在期待,世界在期待,我们的竞争对手也在关注。到底中国为世界做了什么?未来将会做什么?
  • 召唤契约的玩家

    召唤契约的玩家

    罗杰斯·兰顿:我是一名异界召唤师,我召唤到了第四天灾军团,现在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玩家:策划在论坛上就叫罗杰斯吧?你说,我们干掉他,有没有经验?掉不掉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