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9100000027

第27章 三分管人,七分做人(6)

200不与下属谈个人隐私问题

每个人都有一些纯属于个人私事的东西,很多人不希望自己的隐私被别人知道,却对别人的隐私充满好奇。在职场中,身为管理者,你应该注意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威严,不要让下属们知道自己的隐私,尤其是不太光彩的隐私,否则,你就会非常被动。

同样,对于下属的隐私,你也不要过于打听,因为如果下属告诉你了,你要承担保密的工作,一旦下属的隐私传出去了,下属很自然地认为你失信于他,从此也会对你失去信任。所以,干脆不知道为妙。下面介绍几点建议,以便管理者更好地对待“隐私问题”。

(1)不要好奇,不要向下属打听其隐私。有些管理者想了解下属更多的情况,乃至下属的隐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向下属打听,或直截了当地问,或旁敲侧击地引导,下属出于对上司的敬畏,不回答不好,回答出来又显得很为难。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糟糕的,会令下属非常反感,使下属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所以,把工作管好就行了,不要对下属的隐私太好奇。

(2)不要与下属谈论自己的隐私。即便你是管理者,你也有自己不为人知的事情,无论你与下属关系多好,请不要随便把自己的隐私透露给下属。因为隐私之所以为隐私,或多或少不那么光彩,还是少说为妙,不说最佳。

(3)当下属的隐私涉及公司利益时,要以公司利益为重,但同时也要尊重下属的隐私。作为管理者,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公司的利益,当下属的隐私涉及公司利益时,管理者必须站出来捍卫公司的利益,但同时也要本着尊重下属隐私的心态处理问题。比如,公司的财务人员由于家庭困难,急于用钱而做假账,私吞公司的欠款。你在处理的时候,只需让下属把钱款退还即可,切不可宣扬下属家中的困难。

对于上司来说,不与下属谈论个人隐私问题,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乎一个管理者的基本素养问题,如果不能把握住这个原则,你就可能会失去威信,失去下属的信赖。

201有十分的把握,说七分的话

杯子留有空间,才有容纳新鲜液体的空间;气球留有空间,才不会因充气而爆炸;说话留有空间,才不会因意外事件而下不了台,才有转身的余地。所以,不要把话说得太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只说七成,既给别人留点悬念,也给自己留点回旋的余地。这样,当事情办成时,别人会惊喜于你的努力,当事情没办成时,别人也不会责怪你。

一天,一名员工向老板提了一个请求,希望公司准许他请一周的假,因为他的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必须回家处理。当时老板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没问题,家里有事你就回去处理事情吧!”可是第二天,老板却对那位员工说:“下周无法准你一周的假期,因为公司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缺少人手,我只能准你3天假。”

员工很恼火,说:“什么?我都和家人通电话商量好了,你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老板说:“你不知道,事情不像你想象得那么简单,我得为公司的利益着想啊!”

员工说:“昨天你答应得那么爽快,今天却说有难度,为什么昨天你没想到难度……”

有些管理者面对员工的请求和求助时,往往会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放心吧!”可话说出之后,又改变了主意,这种出尔反尔或不守承诺的行为,很容易惹恼员工,从而失去员工的信任。这就是把话说得太满给自己造成的窘迫。

管理者说话要注意分寸,切忌把话说得太满,因为凡事总有个意外,而这个意外并不是你所能预料的,为了容纳这个意外,为了让你在这个意外面前能够从容地转身,你有必要有十分的把握,说七分的话。

如果你细心地观察一些大人物的答记者问,你就会发现,他们非常喜欢使用诸如“或许”、“可能”、“考虑考虑”、“尽量”等不确定性的词语。他们之所以用这些词语,就是为了不把话说得太满,不把话说死,这是一种高明的说话艺术,你也应该掌握。

202用口才来展现你的魅力

口才不仅是沟通的重要工具,还是展露才华,表达性情的重要手段。身为管理者,如果你有三寸不烂之舌,那么胜于拥有百万雄师。拥有良好的口才等于拥有强大的魅力,因为口才本身就是一种魅力的体现,它不但可以使你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观点,还能有效地传达你的思想,从而影响他人。

凯末尔是土耳其的开国元勋,他为土耳其的独立发动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当时,有两个敌军的败将向凯末尔请降,在去往凯末尔司令部的路上,他们被沿途的民众辱骂。可是,当他们见到凯末尔时,发现凯末尔却没有一点架子,还和他们握手,并谦逊地说:“胜败是兵家常事,很多名将运气不好,也容易吃败仗,请二位不要难过。”这种态度和言辞,不仅给两位败将保留了面子,也把凯末尔的形象彰显得更加高大。

不管你是哪个行业或哪个层级的管理者,你都是一个群体或团队的代表。因此,好口才对你十分重要,它是你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如果你想把队伍带领好、把事情处理好、把企业管理好,就必须用口才来展现你的魅力。

作为管理者,说话的水平主要体现于引起共鸣,使下属理解决策,明白你的意图,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工作顺利展开。

203不要信口开河,说话之前要深思熟虑

身为管理者,在谈话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在开口说话前,务必深思熟虑,注意措辞的严谨性、合理性,而不要想到哪儿说哪儿,信口开河。否则,管理者的话就难以让大家信服。

西汉初年,刘邦战胜了项羽,平定了天下。在论功行赏时,他想当然地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但又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当他宣布封萧何为侯、封给萧何的地最多时,群臣们马上表示不服,私下议论纷纷,他们说:“平阳侯曹参功劳才是最大的,他屡立战功,身受70处伤,而且率兵攻城略地,屡战屡胜。”

一时间刘邦显得有些尴尬,但他还是想把萧何放在首位,就在气氛尴尬之际,关内侯鄂君及时站了出来,帮刘邦说明了萧何的功劳何在,最后使群臣心服口服,这才给刘邦留了面子。

尽管刘邦最后顺利把萧何排在功劳榜的首位,但刘邦在论功之前,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说萧何功劳最大,这种贸然的言行还是不够明智的。这就启示管理者们,在说话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想说服大家就要找到有力的论据,而不要等到众人不服时,才顿时慌了手脚。

不要信口开河,而要深思熟虑,这就意味着管理者不要轻易跟下属下保证。比如,对下属的加薪要求、休假请求等,不要信口开河地答应,而要学会深思熟虑。否则,一旦失信于下属,就会失去下属的忠心支持,这对管理者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管理者应对所说的每一句话负责,要做到一言九鼎,才能树立公信力,才能赢得下属的心。如果说话不经大脑,信口开河,又随意反悔,那么只会把下属对你的信任践踏在脚下,最后让你失去管理者应有的威望和影响力。

204不知道的事坦率地说“不知道”

很多管理者给人“无所不能”、“万事通”的印象,他们所了解的、所懂得的确实比下属们多一点,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真的无所不能、万事皆晓。对于那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如果他们能坦率地说:“我不知道!”这比不懂装懂地用虚伪包装自己更能赢得下属们的尊敬。

一位美国加州大学著名的教授在演讲中提出了用老鼠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当时一位学生突然举手发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问教授:“如果用小狗做这个实验,是否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呢?”

所有的听众都看着这位教授,想看他如何作答。这位教授不慌不忙地说:“真的很抱歉,我没有做过这个实验,我不知道是否会得出相同的结果。”当教授说完之后,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受人瞩目的领导者,往往不愿意说出“不知道”这三个字,他们认为这会使下属们小看自己,使自己没有面子。事实上,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坦率地说出“不知道”,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正如古人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坦率地说出“不知道”,不仅不会让人小看,还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诚实、谦虚的人。

心理学家邦雅曼·埃维特曾指出,敢于说“我不知道”的人,往往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因为承认自己无知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坦诚和谦虚。身为管理者的你,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不妨坦率地说不知道,并虚心地请教下属,这样会使你更有人气。

205喜欢拍马屁的人不可重用

不可否认,几乎所有的老板、管理者都喜欢听“漂亮话”,这就是“马屁精”受领导者欢迎的原因。然而,公司有这样的下属没有什么不可,但不能重用他们,因为一旦他们受到重用,往往会因吹牛拍马而误事。

原因很简单,他们往往是为了自己的升迁,才会想方设法在领导面前逢迎拍马,在他们看来,吹捧领导就会得到好处,反驳领导只会吃亏。这种人一般没有责任感,没有脚踏实地干事的精神。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国君因为听信谗言、重用拍马屁者而误国误事。春秋时期,伯嚭举家受到迫害,他逃亡到吴国,在孙武的举荐下,他在吴国得到了吴王的宠幸。伯嚭好大喜功,贪财好色,最关键的是擅长阿谀奉承、迎风拍马,把吴王“哄”得非常开心。因此,伯嚭能够屡获升迁,直至宰辅。到后来,伯嚭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内残忠臣,外通敌国,最终使吴国失去了称雄的优势条件,使吴国逐渐走向了衰败。

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拍马屁者可能带来的危害,因为他们善于察言观色、适时出击、巧舌如簧,能把稻草说成金条。大凡爱拍马屁的人,往往是一些喜欢投机钻营、攀附权势的小人,他们缺乏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而是靠阿谀奉承获得名利。他们嘴上说一套,手里做一套,实际上暗藏祸心。这种人根本不值得重用,如果你不想企业被祸害,就离那些爱拍马屁的人远些。

企业发展靠的是脚踏实地的经营,而不是靠溜须拍马者整天在领导耳边说漂亮话。作为管理者,你一定要认识到哪种人才是企业最得力的帮手,坚决不要重用爱拍马屁的人。这样才能纯净团队风气,激发实干者的积极性。

206不要忽略“小人物”

所谓“小人物”,是指无职无权、地位不高,没有名望的普通人。很多人大人物看不起小人物,认为他们要能力没能力、要地位没地位、要名望没名望,因此,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对他们表现得很轻慢。殊不知,要想成就大业,就离不开小人物的支持。

唐朝宰相魏征把君民关系比喻为船和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小人物也蕴含着大能量。事实上,小人物也有自己的特长和才能,小人物不甘于永远当小角色。如果你在小人物低迷时扶他一把,也许日后小人物也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官渡之战前期,曹操与袁绍处于对峙状态,当时曹操处于劣势。一天,曹操听说袁绍的谋士许攸来访,兴奋得来不及穿衣、穿鞋,跑出来迎接许攸,对许攸十分敬重。许攸被曹操的诚意打动,立即为曹操出谋划策。在许攸的帮助下,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胜袁绍。

曹操之所以对许攸如此礼遇,很大的原因在于许攸是个“人物”。如果许攸是一个小人物,曹操会怎样对待他呢?这一点我们无从猜测。不过,我们可以从曹操如何对待小人物张松来推断曹操对待小人物的态度。

当年张松面见曹操,给他一张西川的地图,曹操却态度傲慢,张松觉得曹操轻贤慢士,对曹操产生了不好的印象,于是改变主意,把这张地图献给了刘备。这件事对曹操来说,不能不说是事业上的一大损失。试想一下,如果曹操对待张松像对待许攸那样,也许西蜀的地盘就是曹操的。

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记住:不要带着成见看待小人物,因为小人物也有大用处。也许有一天,你心目中的小人物,会在某个关键时刻给你提供大帮助,并彻底改变你的命运和前程。

对待小人物,应该以礼相待。不要轻易得罪他们,而应该与他们交朋友,毕竟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要记住,你在小人物身上花费的精力、时间、关心和尊重,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带给你无法想象的回报。

207只有先“摆平”自己,才能“摆平”他人

每个管理者或许都有一种期望:“摆平”每一个不服从管理的员工,让大家对自己心服口服。这样才能显示出管理者应有的风范。然而,“摆平”别人谈何容易?因为很多时候,管理者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如果连自己都摆不平,又如何“摆平”别人呢?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摆平”别人,靠的不是武力和权力,靠的是美好的德行、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这样一个故事,能带给管理者们很好的启示:

春秋时期,有个名叫宾埤聚的齐国人,此人颇为聪明,而且在当时也较为有地位。因此,他表现得有些过于自负。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武士把他当做奴仆一样呵斥,还往他脸上吐唾沫。醒来之后,他耿耿于怀。

第二天,他把这个梦告诉了朋友,说:“我活了60多岁,从来没有摆不平的事情,昨晚的那个梦实在让我憋屈,我必须找到那个人,讨个公道,否则,我愿意以死来洗刷耻辱。”

朋友劝他不要和自己过不去,但是他不听,只好陪着他在大路上等了三天,可是并没有等到梦中的那个武士。之后,宾埤聚回家后,就自杀了,这就是“因梦自殁”的故事。

没有敌手,宾埤聚却倒在了自己的手下。没有摆平别人,反而被自己“摆平”了,这都是愚蠢的思想在作怪。

也许管理企业是一种无奈的事业,许多事情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称心如意,许多员工也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顺眼,你很想摆平他们,但问题是,你必须先摆平自己。何谓摆平自己呢?其实就是和自己做朋友,而不是与自己为敌,不是和自己过不去。怀着一颗善意的心,对待自己,对待别人,这样你自然容易赢得别人的尊敬和欢迎,这不就是摆平了别人吗?

在管理中,摆不平的事、摆不平的人比比皆是,面对一些不顺心的人和事时,你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而没必要自寻烦恼。要记住一句流行语:“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妥协就是和谐。”你若能与人和谐相处,那么一切也就顺心顺眼了。

208有权力但不能玩权术

在企业管理中,“权术”是普遍存在的,很多管理者痴迷于玩弄权术,以为这样可以提升自己的威信,强化自己的管理能力。然而,玩弄权术会带来颇多的问题,不但达不到应有的管理效果,还容易导致管理偏离预计的轨道。

蔡先生是某公司的老板,他有一个管人的习惯,每当公司来了一个新人,他就会给他布置一个任务,只是为了驯服对方。比如,销售岗位上来了一名新员工,暂且称呼为小李。蔡总会对他说:“一周之内,制定一个针对改变现有市场占有率下降、销售疲软的可行性方案。”

小李年轻,充满闯劲,事业心很强,接到任务后马上紧锣密鼓地进行市场调研、访谈、分析,寻找市场衰退的原因,制定了一个完整的市场运作报告,按时上交了方案。可是两个星期过去了,小李也没有听到蔡先生的反馈。

一个月以后,蔡总又安排小李开始另一个市场开发项目,小李忍不住提起那个市场运作报告,蔡先生却说:“那个方案不用了,你再做另一个方案。”说完这句,蔡先生还不忘提醒小李:“记住了,以后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不要问东问西。”小李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又毫无办法,这也让小李感受到蔡先生的“威严”十足。

像蔡先生这样,为了“驯服”下属,故意布置一个不是任务的任务,让下属忙活几天,费尽心思完成,最后却把下属晾一边。这是不人性的权术手段,虽然表面上能控制下属,让下属听话,但绝对带不出忠诚的员工。

事实上,真正的管理智慧并不是玩弄权术,而是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作为管理者,不应该狭隘地以个人感受、得失、态度来评判下属,而要从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本着对员工负责,关爱员工的心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下属对其工作负责,对企业负责。这样的管理才有领导力,才有影响力。

某集团公司的总经理方总一旦有空,就会到车间去转悠,问员工工作累不累,家中有没有困难;过节的时候,他又问员工:单位发的礼品,有没有领;还鼓励员工好好干,公司不会亏待他们。大家都能从方总那里感受到一种被领导关怀和激励的感觉。

为什么员工跟着方总都能士气高涨呢?因为方总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让员工感受到了关怀和鼓励。这才是激发员工积极工作的原因所在。由此可见,作为管理者,有权力可以,但不要玩弄权术,否则,只会引起员工的反感,对管理并无好处。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管理者玩弄权术,带给员工的是压迫感,最终会激起员工的反抗。如果改变管理方式,用人性化管理,用人格魅力来影响员工,所产生的管理效果将是截然不同的。

209自我揭短,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该做的事

虽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还要学会自我揭短,并不断补上“短板”,不断提升自我能力。这样才容易赢得别人的敬重。对一个有影响力的管理者来说,自我揭短是应该具备的素养之一。面对员工时的自我揭短,可以拉近管理者与员工的距离;面对客户时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揭短,可以更好地赢得客户的信任。自我揭短看似“家丑外扬”,像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但实际上却是高明的自我营销策略。

亨利·霍金士是美国亨利食品公司的总经理,有一天,他突然从化验报告单上发现他们生产的食品配方中,为了起到保鲜作用而添加的一种添加剂。虽然这种添加剂的毒性不大,但如果长期服用,对身体存在危害。倘若把这种添加剂清除,又会影响产品的鲜度。如果公布于众,则会引起同行的强烈反对,还会损害自己产品的信誉。但是经过再三思考,他毅然做出了自我揭短的决定,把这种添加剂的危害性公之于众。

这种添加剂一经公布,同行企业的老板们纷纷集合起来,用一切手段指责亨利·霍金士,说亨利·霍金士是在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为此,他们联合起来共同抵制亨利公司的产品,导致亨利公司濒临倒闭。

在这场长达4年的斗争中,亨利公司虽然受到了同行们的排挤,但是却受到了广大消费者和政府的支持,亨利公司的产品也成了大家争相购买的放心货。原因很简单,因为亨利公司是一个坦诚的公司,敢于把自己的短处公诸于众。

此后,亨利公司很快就恢复了元气,公司规模扩大了两倍,一举登上了美国食品加工业的第一把交椅!

在市场竞争中,几乎每家公司都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夸大自己产品的优点,隐瞒自己产品的缺点。生怕自己产品的缺点一旦暴露,就会被顾客抛弃,殊不知,越是懂得自我揭短的商家,越容易赢得顾客的信赖。

事实上,公司的管理者和公司产品一样,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与其绝口不提自己的缺点,谁提找谁麻烦,不如坦诚一点,主动自我揭短,这样更容易展现自己的亲和力,更容易赢得员工的信赖。而一个被员工信赖的管理者,自然是一个有影响力的管理者。

任何一个管理者、任何一家企业的产品,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短处”,对于这些短处,与其捂起来,藏起来,不如坦率地自我揭短,这样反而更能表现自己的坦诚,更容易赢得人心。当然,自我揭短之后,关键要想办法弥补“短板”,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同类推荐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管人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管人术

    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 小经验大财富

    小经验大财富

    本书将作者本人在生活、经商、学习、旅游中遇到的一些与经营管理、职场生涯密切相关的真实故事,再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把自己经商的所遇、所想、所悟、所乐、所苦……进行了一下盘点,其中有经验、有教训、有快意、有辛酸、有感叹、有思考……
  • 领导力提升与开发

    领导力提升与开发

    从领导力的内涵和起源入手,以东西方理论互相借鉴、中外思想互相参照的方式,分析如何提升领导力:提升领导力应注重行为、态度和风格;提升领导力应考虑权变和情境;提升领导力应把握好权力与政治的运用;提升领导力应注重激励和沟通;提升领导力要善于变革和创新。同时,提出通过领导胜任力模型、领导者的职业生涯规划、领导力开发技术与实施等方面进行领导力的开发。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领导力即获得追随者的能力,表现为“跟我来”、“看我的”、“一起干”。制约领导力提升与开发的因素主要有:道德失范;权力滥用;决策失误;用人失察;协调失衡;思维僵化;心理障碍;言行失体;眼界限制。
  • 看不懂报表,就当不好经理

    看不懂报表,就当不好经理

    业务越发展,报表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业务活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越来越复杂。这对企业的掌舵人—经理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客观形势要求经理们从纷繁芜杂的众多信息中准确把握住嘴游泳、最关键的信息,而报表就是现在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所以聪明的经理人一定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他们都会在报表这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终端用足功夫。
  • 一胜九败:优衣库全球热卖的秘密(全新修订版)

    一胜九败:优衣库全球热卖的秘密(全新修订版)

    什么是企业?在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看来,企业是一个有生命期限的个体。如果没有良好的效益,企业将随时消亡。柳井正用37年的创业人生诠释了这个理念。从24岁接管父亲的西服店开始,他经历过向银行贷款的难堪,经历过盲目扩张后的倒闭,经历过老员工不屑一顾的离职,经历过消费者的冷落。为了让公司存续,他通过书本自学管理经营知识,到处拜访专家和同行,并从采购、销售、库存、运营、店铺、财务、人事、信息系统等各个角度不断梳理和整顿,最终将优衣库打造成一个年销售额达数千亿日元的全球化品牌。54岁时,柳井正终于写下了这本创业回忆录,并附赠给创业者、经营者“十诫”和“23条理念”。
热门推荐
  • 一生要倾听的100个忠告 一生要坚持的100个准则

    一生要倾听的100个忠告 一生要坚持的100个准则

    一部让人脱胎换骨的处世交际全书,这不仅是一部做人做事、说话办事、经商理财的人生指南,更是一把收获幸福、迈出成功、开启致富之门的黄金钥匙。
  • 请妻入婚

    请妻入婚

    未婚夫背叛了我,为了得以让我和未婚夫解除婚约,他为我设了一场局,但我却掉进了他早已为我设好的圈套里!
  • 白契

    白契

    “那个,大家好,我是这本书的主角白契。”“首先呢这本书设定比较老套文笔也没啥水准,估计又臭又长。”“文风因为作者是个老不正经所以大概会比较欢乐。”“然后就是,大概会有金手指?随便吧反正我也不知道作者会怎么搞我。”“呃……我好像没什么要说的了,反正这本书是作者写来玩的,不怎么好看,各位请便吧。”
  • 情思殇

    情思殇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枕一人幽梦,许一世倾城。写一字诀别。言一梦长眠。我倾尽一生,囚你无期······
  • 医师大人宠妻玩命

    医师大人宠妻玩命

    自从幸漫清救过前男友之后......从此被坑到底。差点免职、进警局不说,还被薄璟予内外吃死。对此,幸漫清只想说一句:“说好的隐婚呢?”......三年前,幸漫清给一院之长薄璟予埋坑被识破后,从此冠上已婚名头。某天,她穿着一身性感的小裙子;薄院长道:“穿什么情趣内衣,自己就是医生,倒不如来个制服诱惑!”某天,她被迫医院换衣,却不想......薄院长道:“难道你希望别的男人来吗?”之后......某天,他穿着一身魅力无限的休闲套装到医院;幸漫清道:“穿什么定制?倒不如白大褂来得顺眼。”某天,他亲自送花给她;幸漫清道:“什么时候院长大人改行做送花小弟了?”——对幸漫清来说,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对薄璟予来说,幸漫清是最重要的存在。
  • 众神墓地之上古战场

    众神墓地之上古战场

    上古众神的混沌之战,神、妖、魔三族的爱恨情仇,各种动物系。植物系。超能系宝石的寻找开发,男主路贝特·罗的多情善恋,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大陆来客带来的危机,光怪陆离的场景,激烈血腥的打斗场面,令人啼笑皆非的感情之路,令人体泪横流的亲人之情,一切的一切尽在—《众神墓地之上古战场》
  • 瑞霖前传

    瑞霖前传

    地狱不在现实,地狱只在人心。这终还是人性的扭曲,没有人能逃过这一切。打开似梦非梦的内心世界,她会点燃烽火,照亮你。
  • 旧年的血迹

    旧年的血迹

    本书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作品集。收录老房子、奔马似的白色群山、环山的雪光、寐、旧年的血迹、生命、远方的地平线等小说。 当十年前的文学新星丛书收录阿来的这部小说集时,人们还不能真正体会这些描写阿坝藏族历史和现实生活小说的真谛,可随着他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获奖,他早期的这些小说便透露出真正的艺术价值:那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不正是土司制度衰微的缩影吗?那一步一趋的朝拜队伍不正是藏族寻求精神家园的写照吗?阿来正是从这本书开始起走向中国文学圣殿的。
  • 谁家侧妃闹天下

    谁家侧妃闹天下

    不平凡的她,拥有控制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的灵力,在这个以武功为主,斗气为辅的大陆,如何站稳脚跟?她引水,差点淹死腹黑嗜血的王爷夫君;她纵火,差点烧死冰冷如山的武林盟主;她砍树,差点砸死温润如玉的一国之君;她掘土,差点活埋神秘莫测的杀手帮主;她淘金,差点噎死痴心痴情的富家少爷……阴谋浮出水面,她被迫远走高飞,多年之后携带着他的一双儿女归来,儿女却叫别人爹地,而她,翩然而至,只是为了要他的命……【本文女主由弱变强,男主极其强悍,团圆结局,有虐】
  • 两个人的战争

    两个人的战争

    男女主人公都是曾经沧海,于是都懂得了保护自己,好好的给自己一个壳,牢一点,再牢一点,却殊不曾料想,拒绝了伤害的同时也拒绝了所有可能的缱绻温柔。当时第一个联想就是张爱玲的白流苏与范柳原,不一样的时代,一样的男女,爱到后来都不由得算计了又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