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4000000084

第84章 刘晔之死

魏明帝太和六年(戊申,公元232年),二月,魏明帝颁诏改封诸侯王,都由郡改称为国。

明帝的爱女曹淑去世,明帝极为悲痛,追谥为平原懿公主,在洛阳建庙,在南陵安葬,取甄后已亡的侄孙甄黄与她合葬匹配,追封甄黄为侯爵,并为他选立继承人,承袭爵位。明帝想要亲皇送葬,还想前往许昌。司空陈群直言规劝说:“八岁以下的孩子死亡,没有丧葬的礼仪,何况还未满月,就以成人丧葬之送葬,加穿丧服,满朝都穿白衣服,日夜在棺哀哭,自古以来没有能与此相比的。而陛下还要亲自去察看陵暮,亲自送葬。愿陛下抑制割舍这种有损无益之事,这是普天下最大的愿望。又听说陛下打算驾临许昌,太后、皇后两宫上下,都一齐随驾东行,满朝大小官员无不感到震惊奇怪。有人说这是想要避灾,有人说是打算营缮宫室而迁移殿舍,有的则不知什么原因。我认为吉祥和凶险,全是天命,灾祸和福分,由人掌握,用移居来祈求平安,也无益于事。如果必须移居避灾,修缮整治金墉城西宫及孟津别宫,都可暂时分住,为什么要举宫上下暴露在旷野之地,公私花费巨大,难以计算。而且贤人吉士还不轻易迁居搬家,以便乡里安宁,使乡亲们没有恐惧之心,何况陛下是天下的主人,一举一动怎么可以如此轻率呢!”少府杨阜说:“文皇帝、武宣皇后去世,陛下都不送葬,为的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以防不测,为什么要给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送葬呢?”明帝都不接受。三月,癸酉(初七),起驾向东巡游。

侍中刘晔为明帝所亲近器重。明帝将要讨伐蜀国,朝廷内外都说:“不可。”刘晔入朝与明帝商议,则说:“可讨伐”;出来和朝廷大臣讨论,则又曰“不可”。晔有胆有识,谈论起来,有声有色,很动听,中领军杨暨是明帝的亲信大臣,也看重刘晔,是持不可伐意见中最为强硬的人,每次从朝廷出来,就去拜访刘晔,刘晔都讲不可讨伐的道理。后来,杨暨和明帝谈起伐蜀之事,杨暨恳切规劝,明帝说:“你是个书生,怎么知晓军事!”杨暨谢罪说:“我的话诚然不足采纳,侍中刘晔是先帝的谋臣,常常说蜀不可讨伐。”明帝说:“刘晔与我说蜀可伐。”杨暨说:“可以把刘晔叫来对质。”明帝下诏让刘晔来,问刘晔,刘晔始终不说话。后来刘晔单独晋见,责备明帝说:“讨伐一个国家,是一项重大的决策,我知道这件大事后,常常害怕说梦话泄漏出去增加我的罪过,怎么敢向人说这件事?用兵之道在于诡诈,军事行动没开始时,越机密越好。陛下公开泄漏出去,我恐怕敌国已经听说了。”于是明帝向他道歉。刘晔出来后,责怪杨暨说:“渔夫钓到一条大鱼,就要放长线跟在后,必须到可以制用时再用线将它牵回,那就没有得不到的。帝王的威严,难道只是一条大鱼而已!你诚然是正直的臣僚,然而计谋不足以采纳,不可不仔细想一想。”杨暨也向他道歉。

有人对明帝说:“刘晔不尽忠心,善于探察皇上的意向而献媚迎合,请陛下试一试,和刘晔说话时全用相反的意思问他,如果他的回答都与所问意思相反,说明刘晔经常与陛下圣意相一致。如果他的回答都与所问意思相同,刘晔的迎合之情必然暴露无遗。”明帝如其所言检验刘晔,果然发现他的迎合之情,从此疏远了他。刘晔于是精神失常,出任大鸿胪,因忧虑而死。

刘晔曾经进谗言说尚书令陈矫专权,陈矫十分害怕,将此事告诉儿子陈骞。陈骞说:“主上圣明,您是大臣,如果不能融洽,不过不当三公而已。”几天后,明帝的不满之意果然消除。

尚书郎乐安人廉昭因有才干受到宠信,他喜好收集群臣的微小过失用以向上献媚。黄门侍郎杜恕上书说:“我看见谦昭上奏说左丞曹有罪罚应当禀报,但曹不依据诏书,应深入追究责问。还说:“其安应当处罚的人另行奏报。”尚书令陈矫上奏说自己不敢逃避处罚,也不敢陈述理由,辞意恳切悲恻,我暗自哀怜而为朝廷惋惜。古代帝王所以能矫正世风抚育人民的原因,没有不是远得百姓的戴,近靠群臣的竭尽智力。而今陛下日理万机,担忧劳苦,有时还在灯光下处理公务,但很多事情仍不能安顿,刑法禁令日渐松弛。察究原因,并非只是群臣不尽忠心,也是主上不能恰当地使用他们。百里奚在虞地愚钝而在秦国足智多谋,豫让在中行氏那里马马虎虎过日子,而在智伯那里显出了节操,这些都是古人的明证。如果陛下当今之世没有良才,朝廷乏贤能辅佐,难道可以追望稷、契的遥远踪迹,坐等来世的俊杰吗?现在所谓的贤能,都做了大官而享受着厚禄,然而侍奉君王的节操没建立,奉公守法的心思不专一的原因,是由于对委任的职责没有独断的权力,而时俗有许多禁忌的缘故。我以为忠臣不必是亲信,亲信不一定就忠心耿耿。现在被疏远的人批评别人而陛下怀疑是挟私报仇,赞誉别人则陛下怀疑是出以私情偏爱,左右亲信有的就乘机顺着您的心意说话,于是使被疏远的人不敢提出批评或赞誉,以至政事中的变更也都受到猜嫌。

陛下应当思如何使朝臣的心胸开阔起来,鼓励有道之士的气节,使他们自行向古人看齐,垂名史册,可是现在反而让像廉昭这种人在中间扰乱,我恐怕大臣们将会只要求安身保位,而坐观国家得失,成为后世的鉴戒。古代周公警告鲁侯说:“不在使大臣抱怨不任用他们。”这是说不是贤能就不可用为大臣,凡是大臣就不可不用。《尚书》举出舜的功劳,称他除去四凶,不是说有罪的人可以不问大小一概赶走。而今朝廷大臣不是认为自己没有才干,而认为是陛下不任用;不是认为自己无知,而认为是陛下没有询问,陛下为什么不遵照周公和贤能,大舜排除奸恶的作法,使侍中、尚书坐则在帷幄中侍侯,行则跟从在御驾左右,亲自答对陛下诏问,各尽所知,那么群臣的品德行为都可以了解,忠成贤能的人进用,愚笨恶劣的人降职,谁还敢模棱两可而不竭尽才能。以陛下的圣明,亲自与群臣商议国家大事,使群臣人人能竭尽才能,是贤能还是愚劣,在于陛下使用恰当。这样治理事情,什么事不能办;这样来建立功勋,什么功勋不能成就!每有军机大事,诏书上常说:“谁能忧虑这些呢?我只能自己忧虑。”

最近诏书上又说:“忧公忘私的人必定不能这样,但先公后私自己就可以做到。”恭读圣明诏书,才知道陛下对下情了解得很深很透,然而也对陛下不根本上治理而只忧虑枝节问题感到奇怪。人贤能与否,当然有先天本情,就是我也认为朝廷大臣不都完全称职。圣明的主上用人,是使贤能的人不敢保留他的能力,而使没有才能的人不得占据不能胜任的官位。推选不是贤能之人,未必是有罪过;满朝上下都能容得这种不适当的人,才是怪事。陛下明知某人没有尽力而为他的职责忧虑,知道某人没有才能而教他办事,岂不只是主上辛劳而臣下安逸吗?即使圣贤同时并存于世,也终究不能认为这样就算是治理国家。陛下还担心台阁禁令不够严,人情请托不能断绝,定出迎客出入的制度,让凶恶的官吏守卫官府厦门,这实在不是实行禁令的根本作法。以前汉安帝时,少府窦嘉征召廷尉郭躬无罪侄儿,还有人止书控,纷纷弹劾。最近司隶校尉孔羡聘用大将军狂妄无理的弟弟,而主管官员不说一句话,那种望风迎合的态度,甚于接受嘱托,这是不按实情选用人才的结果。窦嘉有皇亲的宠信,郭躬不是国家重臣,还尚且如此;用今天的情况和古代相比,这是陛下自己没有作出必要的处罚用以杜绝结党营私的源头。也入禁地的制度,让恶吏守门,不是治世的办法。假使我的话有一点承陛下明察采纳,还怕什么邪恶不除灭,而豢养廉昭之辈!

本来,检举揭发奸恶,就是尽忠的举动;然而世人憎恨小人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不顾情理而只是以迎合以求提拔。如果陛下不再察究事情的来龙去脉,一定以为违背众议抵世事是为奉公,窥人过失向上告发是尽忠节。那么为什么真有才能的人反而不去做这种事?实在是顾及正道而不去这样做而已。使天下的人都背离正道而去谋取私利,本是君王所最忧虑的,陛下还有什么可高兴的呢?”杜恕是杜畿的儿子。

明帝曾经突然来到尚书台门,陈矫跪着向明帝说:“陛下要去哪里?”明帝说:“我想看一看公文。”陈矫说:“这是我的职责,不是陛下应该亲临的事情。如果我不称职,那么就请罢免我,陛下应该回去。”明帝惭悔,乘车返回。明帝曾经问陈矫:“司马懿忠贞不渝,可以答得上是国家大臣吗?”陈矫答:“他是朝廷中有声望的人,国家能不能依靠他不知道。”

同类推荐
  • 乱世魔王——黄巢

    乱世魔王——黄巢

    “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多次科举未中之后,见证了长安城的繁华,以及门阀士族对官场的垄断。即使自己读再多的书又能怎样,还不是摆脱不了自己贩卖私盐的老路。无奈之下,黄巢回家继承了家业,在同行与官府之间的夹缝中生存。唐僖宗即位前后,连年的灾害,官员的剥削。导致了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其中较为代表的便是王仙芝起义。在王仙芝的号令下,黄巢也加入了起义军。经过五六年的努力,黄巢竟然实现了他当初的梦,满城尽是黄金甲。一战功成万骨枯,梦想实现后的黄巢也没有了欲望,覆灭只是时间问题,最后是谁将其推翻呢……
  • 蛮荒的足迹

    蛮荒的足迹

    新书《回到上古当大王》发布了,求点击收藏!如果6500万年前的那场大灭绝没有发生时间长河从这里分出一条支流那么世界将走向何方人类还存不存在这个世界是否依然是巨兽横行一次意外王朗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地球.书友交流群:558328338
  • 明时归之续南明

    明时归之续南明

    南明之所以灭亡,有很多原因,或是党争,或是汉奸卖国,或是君王无能,或是争正统之位大打出手。“这都不是事,老子有火枪,有大炮,有兽人,有精灵!方锐崭叫嚣着,作为一位被系统评估成智障而放养的宿主,真不知他哪来的信心。
  • 买宋

    买宋

    一翩翩少年郎,梦回大宋,阴差阳错买了个爹,没想到这个便宜老爹竟然是赫赫有名的八贤王,这……更凑巧的是,仁宗皇帝无子,论宗亲自己最近,要让自己继承大统,这……以武举之身入仕途,天下第一武状元,本是文人鄙夷的武夫,却以才华名满天下,这……平西夏,征辽邦,拥新法,促变革,继皇位,争礼仪,且看一介翩翩少年郎,如何买爹买来一个大宋……………………(本书为戏说党,并非考究党,许多桥段来源于历史典故,相声评书,如王华买爹神马的,不喜勿喷QAQ~~~)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为什么分久又必合?为什么…… 在中国,《三国演义》使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翻阅雾满拦江的这本《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你会发现,你所知道的三国简直是一点儿也不靠谱!
热门推荐
  • 雪球专刊第026期:揭秘“非赚不可”

    雪球专刊第026期:揭秘“非赚不可”

    首先什么是雪球?我恐怕也没有答案。但我知道雪球是一个用互联网产品和技术服务于投资者需求的公司。在有雪球之前,投资这个事情已经存在,互联网这个事情也已经存在。那么互联网满足了投资者的什么需求呢?
  • 作者沙雕日常

    作者沙雕日常

    我是一名写手,当我投第一个字的时候,我知道我已经离改编影视作品,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十万八千里梦想又走进了一厘米……
  • The Adventures

    The Adventur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高效执行的员工(典藏版)

    做高效执行的员工(典藏版)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高效执行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所有职场人的必修课。本书结合大量生动、贴切的案例,系统讲解了成为高效执行者的实用方法,告诉读者怎样才能高效地工作,怎样才能打破工作中的困局,怎样才能通过团队促进自己的成长等,希望能给在职场中打拼、有志于创立一番事业的人以启示。
  • 逆乱诸天

    逆乱诸天

    陈石魂穿异世,绑定系统。任务期间持续打酱油,冷眼看各类任务目标入坑。非传统诸天流,以惩恶为主。不燃,不热血。严重非套路。
  • 神州志之剑尊前传

    神州志之剑尊前传

    这是一个只有剑道的世界。剑者,开双刃,生而为杀。方尘,手持断剑,登临剑道巅峰。
  • 带全家通关

    带全家通关

    明麻良最大的愿望是全家团聚!却悲催的一出生没妈,刚成年没爸,好多人都说谁沾她谁倒霉,结果毕业的这一天她挂了。她居然能把她自己给克死了!一睁眼是另个世界,第一次新手任务居然是逆袭另个自己?还顺带把自己给攻略了?什么破任务!正犹豫要不要继续接任务,听说多了个全家闯关模式,明麻良美滋滋去的接了。这个愿望刚实现一小会,父母被仇家弄死了,明麻良决定,死之前,先嫁过去,把仇家全克死先【脑洞文脑洞设定,女主发展为主――】
  • 漫威之暗影女王

    漫威之暗影女王

    叶颖:绿巨人那边怎么样了?影子:报告女王,我方全军覆没了。叶颖……嗯,在预料之中。叶颖:雷神那边呢?影子:也是全军覆没。叶颖……就不该对你们抱有希望。叶颖:(有气无力)托尼那呢?影子:牺牲了三个影卫,任务完成了。叶颖带着苦笑感叹了一句:果然你们这群菜鸡只能欺负一下普通人阿。
  • 换他

    换他

    她,公孙晚清,为报父仇,断情绝爱,逢场作戏。他,穆楚臣,包容她的一切,默默温暖着她。当千年的冰山遇到炽热的火焰,只会火花四溅……
  • 异世逃生魍魉之城

    异世逃生魍魉之城

    在未来世界的米亚大陆,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环境严重破坏,变异生物横生。埃米尔城邦拥有最顶尖的科学技术,然而软矿巨头DR集团为获取暴利,将从变异生物身上提取的“魍魉”病毒,将被奴役的下层人们制造成不知疲倦的怪物,称为“劳工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