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4000000008

第8章 孙破虏传

说起孙坚,我想很多人知道他,主要是因为他的两个英雄儿子,小霸王孙策与东吴开国皇帝孙权!这主要是因为《三国演义》把他的功劳都给了别人,把他过分贬低了,我认为,单以武功和勇气而言,孙坚可说是三国第一人!(可能有人要向我扔鸡蛋,我请各位鸡蛋慢点扔,听我慢慢道来!)他是反董第一功臣!

孙坚孙文台号称江东猛虎,后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这节的名字“孙破虏传”就由陈寿《三国志》中的“孙破虏讨逆传”而来)。我们前面讲过,孙坚在黄巾起义时立过赫赫战功,拜为别部司马!(身先士卒,当先登城)凉州之乱时,朝廷派司空张温行车骑将军,讨边章、韩遂!“温表请坚与参军事,屯长安。”当时董卓为中郎将,他不肯服从张温调度,孙坚劝张温把董卓杀了,但张温不肯。当时长沙人区星带领一万多人起义,朝廷封孙坚为长沙太守平定叛乱,孙坚三下五除二搞定了区星,又越境平定了零陵、桂阳的叛乱,被朝廷封为乌程侯!后来因为荆州刺史王叡以孙坚是武官看不起他,被孙坚杀了!(长沙郡属荆州。这孙坚就做得不地道了,人家好歹也是你上司)孙坚作为长沙太守也参加了反董联盟(刚才说过他以前就想杀了董卓),他带兵至南阳,南阳太守张咨不给他粮草,他也把张咨给作了!(这就更不地道了,人家跟你是平级,说明孙坚做事比较鲁莽)孙坚进军到鲁阳,与袁术合兵(前面说过袁术是从京城逃出来的,史书没说他的兵事怎么来的)。袁术因此得以占领南阳,上表保奏孙坚代理破虏将军、兼豫州刺史。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进军讨卓,遣长史公仇称将兵从事还州督促军粮。施帐幔於城东门外,祖道送称,官属并会。卓遣步骑数万人逆坚,轻骑数十先到。坚方行酒谈笑,敕部曲整顿行陈,无得妄动。后骑渐益,坚徐罢坐,导引入城,乃谓左右曰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籍,诸君不得入耳。卓兵见坚士众甚整,不敢攻城,乃引还。”这段话大概是说:孙坚派长史公仇称带兵去催促军粮,为此,他在鲁阳城东门外集合官属,设帐饮酒,给公仇称送行。孙坚与部下官员正在饮酒聚会,董卓部下数万步、骑兵忽然来到。孙坚一边敬洒谈笑,一边整顿军队,不许轻举妄动。后来骑兵逐渐增多,孙坚才慢慢站起身。他率领大家入城后,才说:“刚才,我所以没有立即起身。是恐怕部队慌乱,互相拥挤,使你们无法入城。”董卓的军队看孙坚部伍严整,不敢进攻而退还。

大家看到这个记载可能感觉很熟悉吧,没错!这就相当于唱了一出“空城计”!看见董卓大兵压境而依然饮酒自若的孙坚与看见司马懿大军到来而依旧弹琴摇扇的诸葛亮是多么相似!但历史上,孙坚这事是真实存在的,但诸葛亮的“空城计”却是后人虚构的!我想后人在虚构诸葛亮的“空城计”时,很有可能就是参考了孙坚的这件事,而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为了神话诸葛亮也可能故意把本属于孙坚的事,搬到诸葛亮头上!

而我要说的第二件事,那就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了,那就是着名的“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以文学角度而言,罗贯中对“温酒斩华雄”这个故事的刻画,那真可说是神来之笔,以至于读《三国演义》的人,无人不知“关公温酒斩华雄”,关羽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真是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但今天在这里,我要遗憾的告诉各位,把华雄送上西天的却是江东猛虎孙文台!《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中的记载是:“坚复相收兵,合战於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这里没明确说华雄是被孙坚亲自杀的,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华雄一定是被孙坚率领的部队所杀!这又是一个《三国演义》把孙坚的功绩套别人头上的案例!

这要说明的是,一般都认为华雄武功很了得,但那也是《三国演义》我们烘托关羽更了得而故意夸大的,实际华雄武功怎样史书没写!还有三国时期主要是步骑兵作战的年代,冲锋陷阵的是士兵和下级军官,主将处于保护地位。但有时为了攻坚挫锐,主将也要亲冒矢石,以激励士卒(比如孙坚在黄巾起义中的表现),但很少造成两方主将对打的局面。所以《三国演义》中动辄就单挑的场面,史书上是很少见到的。三国时能见于史书的单挑,可能就只有孙策单挑太史慈、吕布单挑郭汜等几个而已!

在阳人大破卓军后,孙坚本可乘胜追击,但因有人挑拨使袁术对孙坚产生怀疑,袁术不发给孙坚粮草,这使孙坚焦虑万分。当时,孙坚驻地阳人距离袁术所居鲁阳一百多里,孙坚连夜乘马,直奔鲁阳,拜见袁术,孙坚运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袁术,于是他的粮食危机得以解除,他继续向董卓挺进!董卓对孙坚的勇猛颇为忌惮,于是派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并且让孙坚开列子弟中能任刺史、郡守的名单,答应保举任用他们。结果被孙坚骂个狗血喷头!(当时他只是个挂名的豫州刺史,凡事还不得不听从袁术的调度,能断然拒绝如此利诱,可见他人品之高)

孙坚拒绝董卓的利诱之后就带兵进军大谷,此时他离洛阳只有九十里了,董卓见孙坚势如猛虎,就一把火烧了洛阳西逃了(皇帝在反董联盟成立之初(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初),就已迁都长安,而董卓是在初平二年四月到的长安)!于是孙坚进入洛阳,看见了被董卓糟蹋的不成样子的洛阳城!洛阳变成了废墟,当然不能驻军了,于是,他带兵返回了鲁阳!至此,《三国志》中对孙坚讨伐董卓的战争的描述结束了,但因为《三国志》写得太简单,对很多事都没记载,比如说攻下洛阳后孙坚为什么不继续进攻而返回鲁阳,还有那着名的“传国玺事件”等等!所以裴注引了大量的材料来说明这些《三国志》没提到的事,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些裴注所引的《三国志》没提到但很有名而且被《资治通鉴》所收录的事!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在张让等宦官挟持少帝、陈留王逃出宫时,曾记载“六玺不自随”,而在迎回少帝后又说“失传国玺,尔玺皆得之”。这说明司马光认为东汉时皇帝的御玺有六颗,传国玺是其中一颗,后来其他五颗都找到了,唯独传国玺没找到!但这种说法与《三国志》裴注的记述就有矛盾了,裴注引《虞喜志林》说:“天子六玺者,文曰“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此六玺所封事异,故文字不同。”“传国玺者,乃汉高祖所佩秦皇帝玺,世世传受,号曰传国玺。案传国玺不在六玺之数,安得总其说乎?”这说明裴松之认为,传国玺不在六玺之内,而且他是有史实根据的,这说明皇帝的御玺有七颗,最重要的是传国玺!而陈寿在写《三国志》时也正是看到了六玺与七玺的矛盾,所以干脆有关御玺的事情他就干脆不写,省得出错,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陈寿下笔的谨慎!至于我为什么写“御玺”而不写“玉玺”,那是因为这御玺并不一定就是玉做的,孙皓降晋时呈上的那六颗御玺可是金子做的!裴松之对此评论说:“无有玉,明其伪也。”所以你看《资治通鉴》也只写作“传国玺”,可见我们今天“传国玉玺”的说法是不准确!至于孙坚得到的那颗传国玺是不是《三国演义》中的那颗王莽时留下的“金镶玉”,那我就不得而知了,感兴趣的人可以去考证一下!

据《资治通鉴》记载“(孙坚)得传国玺于城南甄官井中!”这与《三国演义》的记载大致相同!但《三国演义》把这事做了一番加工,你去看《三国演义》(毛本)第六回的题目就是“匿玉玺孙坚背约”。那这就是天大的冤枉了啊,裴注上明确说:“臣松之以为孙坚於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若得汉神器而潜匿不言,此为阴怀异志,岂所谓忠臣者乎?如其果然,以传子孙,纵非六玺之数,要非常人所畜,孙皓之降,亦不得但送六玺,而宝藏传国也。”这说明裴松之相信孙坚根本没藏传国玺,你看孙皓降晋时也只有六颗金玺嘛!(再说孙坚得传国玺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陈寿写书时不就因为有矛盾没写进《三国志》嘛!)如果《三国演义》说的是真的那孙坚的人品就大大有问题了!

传国玺的故事还没完,《三国演义》在后面又说道,在孙坚死后他儿子孙策之所以能起兵创立东吴大业,是因为最初他用传国玺跟袁术换的兵!而袁术得到御玺后就野心膨胀,后来自称黄帝,结果兵败身亡!(我怎么看这传国玺比灾星还灾星呢)

攻下洛阳后孙坚为什么不继续进攻而返回鲁阳呢?裴注引《吴录》说是因为袁绍派会稽人周喁为豫州刺史来袭取豫州,当初袁术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自己的州郡被袭(而且还是名义上的自己人),他当然要回救!他兵力本来就不多,与董卓战时还消耗了这么多,与袁绍力敌自然没胜算,那他就不得不借助袁术的力量了!

孙坚虽为一代英豪,但他的结局却是很悲惨的!《三国志》说:“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於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孙坚是被袁术派去打刘表时被刘表的部将黄祖的部队射死的(估计乱箭穿心,死的壮烈)!后来,刘表与东吴为此成为世仇!

纵观孙坚的一生,可以说是纵横疆场无人可敌啊,连大名顶顶的吕布都败于他手(见《资治通鉴》),但最后却死于小小的黄祖箭下,不能不说是种遗憾!(当然前面还有被徐荣打败过一次)他的死与他勇武刚烈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应该说孙权是很了解他这个父亲的,从他给他老爸的谥号“武烈皇帝”就可看出一二!

《三国志》评价他说:“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然轻佻果躁,陨身致败。”说明陈寿对孙坚的忠勇刚烈是很推崇的!但同时对他做事鲁莽、浮躁,以致陨身致败的结果也非常惋惜(这点孙策与他父亲最像)!这个评价是非常到位的!裴松之对孙坚的忠烈也是大为赞赏的!而《资治通鉴》用董卓的话说:“坚以佐军司马,所见略与人同,固自为可;但无故从诸袁儿,终亦死耳!”(这肯定是司马光杜撰的,他难道能知道董卓说过这话?)这句话也可以说是司马光从侧面对孙坚的评价(当然是用董卓的口气来说)!孙坚的死,固然与二袁脱不了关系!而我对孙坚的评价这节开头就讲过:“三国勇武第一人!”这时可以再加一句,那就是:“中国历史上难道的一位忠勇刚烈之士!”(这里排不上第一,呵呵)

同类推荐
  • 武唐风华

    武唐风华

    天授元年,武瞾革唐改周。丽景门犹如虎兕出柙,成为朝堂梦魇。混世小魔王狄景晖横空出世,开武唐一世风华!狄仁杰:“元芳,你我身陷囹吾,此事你怎看?”“阁老,丽景门里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在里面的。”
  • 小二的崛起

    小二的崛起

    刚刚结婚了,还没有来得及洞房,就来到了这个地方,这是那里啊,有没有人来救救我啊。一个普通的教授,来到了一不简单的时代,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杨伯涛回忆录

    杨伯涛回忆录

    本书是杨伯涛亲笔撰写的回忆录,书中详细记录了他自己从军入伍,参加内战,亲历两次“围剿”,在陆军大学学习,参加抗日战争,参加宜昌战役,参加鄂西、常德、雪峰山三战役,亲历湘阴受降,亲历国民党军队的整编,参加淮海战役,以及他获得特赦后的新生活和晚年生活。本书内容翔实,文情并茂,不仅是杨伯涛个人历史的记录,也是我国近代史上一部很重要的资料。
  • 胜日寻芳

    胜日寻芳

    本作品为《草熏风暖摇征辔》的续篇,主要讲述郑之囿四个儿子的情感经历,文章读起来轻松愉悦、乐观阳光,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文字优美、不失幽默、充满正能量。
热门推荐
  • 苍穹武圣

    苍穹武圣

    以废物之名成天骄之人,身拥远古四大神幡,修炼太虚苍穹诀万夫莫敌,九清灵藕助力修炼披荆斩棘。前世的荣华已是白云苍狗,今生的强大亦能所向披靡,立苍穹神殿威名神域,成圣境之躯莫敢不从。
  • 王爷蹲墙角

    王爷蹲墙角

    强要她?没事她淡定!虐待她、羞辱她,没事她很淡定,将她腹中的孩子打掉?没事她……她蛋疼!行不?喵了个咪的!老虎不发威拿她当凯蒂猫,看她如何七十二变,王爷你给本宫墙角蹲着去!
  • 甲胄戮天仙

    甲胄戮天仙

    仙武末世,修真业术凋敝,十不存一;修真门派依附强权而存,凡俗眼中的仙人亦为强权的相争——纷纷陨落;世间鬼魅妖魔亦各成一派,占据一方;且看豪门青年如何率甲胄而戮天仙,重振修真!
  • 无限之辞仙降临

    无限之辞仙降临

    主角无敌,辞仙曲只是系名预定世界,火影,斗破,斗罗,海贼,漫威,地球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极为深厚。汉语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一脉相承地记载下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风起云涌,而成语则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精练、准确……
  • 证魔道

    证魔道

    这是一个热血的舞台,这是一个强者的角逐。尤天本就嚣张,敌人却更加猖狂。噬魂殿既然骑到小天头上,那就毁灭吧。嗜血宗也欺负上门,忍了。咱打不过人家。不过,嗜血宗这三个字,我记住了。待得强势崛起……
  • 血泊重生男神是女生

    血泊重生男神是女生

    【女扮男装】“起来。”君席用手推了推眼前的男人。“你先把刀,放下。”男人盯着她握住刀的手。就差一毫米,就会要了他的命。“我不。”君席摇头。“席儿,你这是谋杀亲夫啊~”男人挑逗的话进入君席的耳朵。【简介无能,具体看正文。】 【各位小主评分和评论的时候手下留情好嘛~作者伤不起】
  • 专属独宠,少爷们的齐宠甜心

    专属独宠,少爷们的齐宠甜心

    被爸爸妈妈未来公公婆婆和姐姐下了圈套,直接被送到了竹马的怀里。
  • 重生之神魂颠道

    重生之神魂颠道

    魂天帝重生之时,便是天赋血脉觉醒之日。少年林凡,得元神传承,炼化真身,得不死神魂逆天之力,一步步踏破诸天,独宰万古!
  • 时停499年

    时停499年

    PS:萝莉的新书《阴曹地府:活人只有我自己》。欢迎大家来围观,一如既往的高爆发,高质量。《怪诞》是一款以魑魅魍魉,怪谲诡异为核心的游戏。吴昊拥有一个满级游戏账号。这一天,他发现真实的世界人类的时间暂停了,某种存在开始以《怪诞》这款游戏为模版,进行改造世界。而他,则转化成了最低等的一头游魂鬼怪。时间暂停499年!他该何去何从?群一:741137016(时停499年第一群)1500人群二:619055921(时停499年第二群)600人V群:851858220(可怜的只有13人全定入群)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