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4000000011

第11章 割席断交

辽东王公孙度,可能有很多人知道后来他祖孙三代占据辽东多年,但对公孙度的生平可能了解的人就不多了。公孙度字升济,祖籍辽东襄平。后来他随父亲公孙延到了玄菟,并做了郡吏,玄菟太守公孙琙很看中他(主要是因为他小名叫公孙豹,跟公孙琙早死的倒霉儿子同名,而且他还跟那个公孙豹同岁!你看,巧吧,搞不好是公孙度为了讨好公孙琙故意编的呢!)后来在公孙琙的帮助下,他一路高升,最后居然做到了冀州刺史,但好景不长,朝廷听信谗言免了他的官。董卓专政后,董卓手下的大将徐荣(打败孙坚的那个)推荐他做了辽东太守(徐荣跟他是老乡)。公孙度到辽东去上任,因为他最初是玄菟太守手下的一个小吏嘛(官都算不上),辽东的官员、名豪大姓们都看不起他,襄平令公孙昭居然召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为伍长(想羞辱公孙度)!此时,公孙度表现出他强悍的一面,他一到辽东,就果断的杀了公孙昭,又以法诛灭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百余家,这事震动了全郡,从此公孙度在辽东站稳了脚根!

辽东郡是属于幽州的管辖范围,那就是说公孙度应该是当时的幽州牧刘虞的属下,但刘虞根本管不了他(刘虞连公孙瓒都管不了,何况是远在辽东的公孙度)!于是乎公孙度慢慢做大,他东征高句骊,西攻乌桓,又分割辽东郡的一部分,设置辽西郡、中辽郡,各设太守,并渡海去占领东莱各县,设置营州,委派营州刺史。他又自称为辽东侯、平州牧,建立汉二祖庙,代表皇帝发号施令,在郊外祭祀天地,并举行藉田之礼,以表示重视农业。他出入时乘坐皇帝使用的鸾车,设有旄头、由羽林骑士护卫。(等于就是变相称帝了,反正那时中原打来打去,也没人管他)

公孙度是个明显的乱臣贼子,但你不得不承认他的能力,在他的经营下,辽东郡日益强大、稳定,而他更是威行海外,中原地区人士为了躲避战乱纷纷来辽东归附于他,这之中就有一个着名的人物——管宁。管宁是北海朱虚(今山东省临朐县)人,管仲之后,字幼安,三国时的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管宁现在之所以这么有名,是因为一个成语——割席断交。

说起割席断交的故事,我应该都很熟悉,大家小时候语文课上都学过,但是我可以说这个故事毁了一个好官千年的清誉却一点不为之过。而这个好官,就是割席断交中另一个主人公——华歆。

割席断交的故事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及其门客所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集。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常常从中寻找素材。这里我们要重点注意,《世说新语》和《三国演义》那都是小说,是小说就是说里面的故事有很多是虚构的。其实小说故事虚构那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但好歹虚构的要有点谱啊,你不能把一个好官说成是奸臣,那好像就有点那个什么了!而华歆就是那个倒霉鬼。

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华歆和管宁是很好的朋友,俩人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还是一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还有个故事是说华歆和管宁一起在园中锄地种菜,看到地上有块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看了看才扔掉。我不知道这两个故事是不是真的,但至少能说明在世人心目中华歆的品德没有管宁高尚!

去年,我听复旦的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上说的《钱文忠解读三字经》里,也提到了这个故事,用来说明交友要交益友的道理。你看,像钱教授这样有名的学者,也受《世说新语》的影响,认为华歆有品德缺陷,不适合做朋友!(这其实也没什么,从前两个故事看,他的品德比一般人要好多了,可能管宁是近视眼,地上有金子他根本看不见)但他讲完这个故事,来了句:“后来因为华歆趋炎附势被杀了!”这我就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得来的了。《三国志》上明明说:“太和五年,歆薨,谥曰敬侯。”裴注引《魏书》说:“歆时年七十五。”那就是说华歆活到七十五岁才死,死后魏朝廷还给他封了侯,后来他弟弟因为他的功劳也封了侯!你说要是跟钱文忠教授说的那样他是被杀的,那他们兄弟能封侯嘛!再说他活到七十五岁容易嘛,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三国时人的平均寿命也就三十多!

至于说他趋炎附势那就更不知道是从那得来的了。《三国演义》上说华歆本来是豫章郡太守,孙策平定江东时投降孙策。后来孙权用顾雍之计,派他前往许都表奏刘备为荆州牧,此后华歆就一直留在曹操身边。曹操废伏皇后时,华歆亲自带领士兵进入皇后寝宫抓捕伏皇后。曹**后,华歆又同王朗等曹氏旧臣威逼汉献帝让位给曹丕。如果按照《三国演义》上的说他是个趋炎附势的人那还有点道理,因为他威逼汉献帝让位给曹丕嘛!

那我们就来看看华歆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三国志》钟繇华歆王朗传中,陈寿写道:“拜歆豫章太守,以为政清静不烦,吏民感而爱之。”(说明华歆做太守时为官清廉,勤于政事,官民被他感动而爱戴他。)

“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原宾客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人家为他送行,他表面收下,后来一一奉还,他不当面驳他人面子,说明他一不贪财,二能为他人着想,考虑事情周到)

“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当时华歆官居司徒,他平素就很清贫,朝廷给他是俸禄和赏赐他都去救济他的亲戚、朋友了,家里一担粮食的储备也没有。当时的俸禄那不是钱,就是粮食啊,司徒俸禄有两千石,而且司徒是管人事的,相当于现在的人事部长,你说这官他要是贪,那有多少油水可捞!这充分说明他的清廉!)

“黄初中,诏公卿举独行君子,歆举管宁,帝以安车徵之。明帝即位,进封博平侯,增邑五百户,并前千三百户,转拜太尉。歆称病乞退,让位於宁。帝不许。”(他多次举荐管宁,后来他做了太尉,还想把位子让给管宁,但皇帝不许!太尉那就是三军总司令啊,多大的官!你说要是那个割席断交的故事事真的,管宁这么对他,他却反过来这么对管宁。随便换个人,有几个能做到?这充分说明他不忘旧友,是个值得交的益友啊!)

《三国志》裴注引《华峤谱叙》说:“文帝受禅,朝臣三公已下并受爵位;歆以形色忤时,徙为司徒,而不进爵。魏文帝久不怿,以问尚书令陈群曰:“我应天受禅,百辟群后,莫不人人悦喜,形于声色,而相国及公独有不怡者,何也?”群起离席长跪曰:“臣与相国曾臣汉朝,心虽悦喜,义形其色,亦惧陛下实应且憎。”帝大悦,遂重异之。”(在曹丕篡汉的时候,华歆和陈群不像其他大臣那样面露喜色,曹丕问陈群怎么回事,陈群用我与华歆都是汉旧臣心喜不行于色胡混过去了。说明华歆与陈群对曹丕篡汉也不是十分赞同的。而且裴松之在这里没有提出异议,说明他也是赞同这个说法的,因为一般他要是觉得这个记载不合情理,他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的!)

通过《三国志》上的这些记载,我们知道了在历史上华歆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历史上的华歆和故事里的华歆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呢?这我们就不得不从我国古代的忠君思想说起了。在中国古代,忠、孝是最重要的道德标准。特别是在汉代,汉代的选官制度叫征辟察举制(科举制是在隋朝才有的),征就是皇帝征召贤人,辟就是大臣推荐贤人,但征辟所得的贤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大多数人当官靠的就是地方的从下而上的推荐,而推荐的主要标准叫“孝廉”(主要看你这人对父母孝不孝,至于廉还没当官这么看得出。)。古代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家对父母孝顺,做官后才能对皇帝忠诚。所以汉末时对这个忠、孝是看得非常重的。而我们的华歆,他起初在汉朝廷做官时,冀州刺史王芬想废了灵帝,要拉华歆入伙,他没同意(不是他不想,是他认为王芬这人不行,跟他一伙肯定倒霉,说明他不忠于汉室)。后来王芬的计划果然失败。灵帝死后,华歆先后在何进、董卓、袁术手下做过事,后来他投靠刘繇做了豫章太守,孙策进攻豫章时他又归顺了孙策。后来曹操想要华歆,曹操就问孙权要人(当时孙策已死),华歆糊弄了孙权两句孙权就放他走了(说明他不忠于孙吴),后来华歆在曹魏官居太尉。虽然他主子换了一个又一个,但这在当时本是稀松平常之事(君不见刘豫州?),和后世对他的评价并没多大影响!

那又是什么事是他名臭后世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部巨着《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提到:“(曹操)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收后玺绶,以尚书令华歆为副,勒兵入官,收后。后闭户,藏壁中。歆坏户发壁,就牵后出。”(曹操叫郗虑和华歆去捉汉献帝的皇后伏皇后,华歆砸门破壁,把皇后拖了出来。)这件事因为《资治通鉴》中记录了,所以在《资治通鉴》成书以后,华歆基本就被定性为奸臣了,《三国演义》也采用了这个说法,所以从此华歆的坏名声就人人皆知了!但是在《三国志》以及裴注中都没有这个说法,所以这种说法也就有待考证!希望有关专家考证后还华歆一个清白!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定疆

    三国之定疆

    孙策:公瑾,我老爹要挂了!周瑜:伯符,放心,我去救!孙策:公瑾,我要取江东!周瑜:伯符,放心,我陪你!孙策:公瑾,我要娶大乔!周瑜:伯符,放心,我……我去娶小乔!孙策:公瑾,我……我要挂了!公瑾:伯符,我……我想静静……孙策:静静是谁???这是一个少年周瑜得到了穿越者的记忆以后,在汉末搞风搞雨的故事。
  • 明朝浮生记

    明朝浮生记

    21世纪的大学毕业生陈浩穿越到了明朝一个少年秀才周小白身上,从此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阳光生活。
  • 重新发现上海

    重新发现上海

    上海滩的霞飞路,这个在近代历史中闻名中国的街道,就坐落于一个叫天平的社区。在天平社区的梧桐树之间,曾经来来往往地走过一些人,发生过一些事。这些人与这些事,或显赫轰动于当时,或幽幽影响于后世。在这梧桐之间,寓涵着与中国现代化转型息息相关的历史脉络,这里是历史的交汇点,可以说,它既是上海的小标本,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 召唤之东汉末年焚三国

    召唤之东汉末年焚三国

    他不近女色,却娶了个老婆;他不争强权,却几乎坐拥天下;他贪生怕死,却过得高枕无忧;只因他拥有了一套超级召唤系统……
  • 最牛土皇帝

    最牛土皇帝

    姜尚把自己给走丢了,醒来的时候发现在一妙龄少女的床上,然后莫名其妙就成了小地主家的倒插门女婿!吃不惯,用不惯的姜尚,在那个落后的时代,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创造。清河镇那个小小的镇子,在姜尚呆了一段时间后,成为了全国的中心,姜尚一不小心成了土皇帝,还是连皇帝小儿都不敢惹的那种。
热门推荐
  • 宠妻入骨:权少大人别闹了

    宠妻入骨:权少大人别闹了

    第一次见面,她是小白兔,他是大灰狼,他步步紧逼。错过多年后,再重逢。小白兔已经成长为小狐狸,聪明狡诈,步步为营。大灰狼却退化了锋利的爪牙,看似憨厚纯良,实则本性难移。他依旧在追,她依旧在躲。终于某日,他忍无可忍,恢复本色!
  • 至尊女纨绔

    至尊女纨绔

    天纨绔,地纨绔,比不上夜家的女纨绔。夜轻舞本是二十一世纪,黑金帝国的大小姐。居然好运地成为接连遇到两次穿越的倒霉蛋儿。最后很苦逼地成为了点苍大陆,天星帝国,夜大元帅府的大小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嚣张,跋扈,好色,烂赌,败家,草包,花痴,废物……种种光辉的名头,让她名动天下,无人出其右。草包就草包,纨绔就纨绔,谁让咱的出身好呢?上有并肩王的爷爷护着,下有大元帅的爹兜着。中有当将军的哥哥罩着,你能拿我怎么样?这就叫做高端,大气,上档次!而姐儿就是典型的白,富,美!羡慕,嫉妒,恨?闪瞎了你那钛合金的狗眼!可是草包,纨绔,居然也不断地被人算计,陷害。真以为我夜轻舞,当真一无是处?真以为我夜家,就好欺负了?我的亲人,我来护!于是当纨绔的外衣褪下,那是一个何等风华绝代的人儿啊。比歌,一曲,倾尽天下男儿心;比舞,一舞,九宵风云动;比鼓,一击,战鼓震苍穹;比武,一武,光芒毕现从此纨绔不再。至此后,掌乾坤,佐命运,笑傲云间。炼丹师很牛逼,鼻孔可以朝天开?真是可惜,我是药剂师,各种药剂淹死你。驯兽师也牛逼,眼睛专门向上翻?不好意思,我勾勾手指,万兽奔腾吓死你。铸造师更牛逼,走路都得横着走?对不起了,我召天雷火,灵器火中出砸死你。从此后一双纤纤玉手就那么生生地把这片天地搅得天翻地覆。“夜轻舞,你黑心黑肝,居然还穿着一件白衣?”“呵呵,不穿白衣,如何能显得我的心肝黑!”注:此文中,只有你想不到的美男类型,只要是你能想到的,都可以在文中找到。【游游出品,坑品保证,此文一对一,男强女强,身心干净!】爽文,一爽到底!吼,吼,吼,亲们,收藏吧!绝对不会让亲们失望的!☆☆☆☆☆☆☆☆☆☆☆☆☆☆☆☆☆☆☆☆☆☆☆☆☆☆☆☆☆☆☆☆☆☆☆☆☆☆☆☆☆☆☆☆☆☆☆☆☆☆☆☆☆☆☆☆☆☆☆☆☆☆☆☆☆☆☆☆☆☆☆☆☆☆【声明】1.本文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求的是内容精彩,不求过分考据。请看文的各位亲,不必太较真,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委婉提出。读者看文求一乐,作者写文求个心情,大家开心为上。2.不喜欢的亲,请点右上角小叉。作者非玻璃心,接受一切以尊重和善意为前提的意见和建议,但辱骂和人身攻击的评论,将一律做删评和禁言处理,谢谢。最后,祝大家看文愉快!☆☆☆☆☆☆☆☆☆☆☆☆☆☆☆☆☆☆☆☆☆☆☆☆☆☆☆☆☆☆☆☆☆☆☆☆☆
  • 方寸手札

    方寸手札

    世界上并非每个角落都是舞台,你也很难判定世界何处不是舞台。方寸诊室内,你是演员,也是编剧,更是导演,连椅子和照明都是你的道具。
  • The Moon and Sixpence 月亮与六便士(IV)(英文版)

    The Moon and Sixpence 月亮与六便士(IV)(英文版)

    Inspired by the life of Paul Gauguin, The Moon and Sixpence is at once a satiric caricature of Edwardian conventions and a vivid portrayal of the mentality of a pgsk.com Strickland, a conventional stockbroker, abandons his wife and children for Paris and Tahiti, to live his life as a painter. Whilst his betrayal of family, duty and honour gives him the freedom to achieve greatness, his decision leads to an obsession which carries severe implications.
  • 异动星空

    异动星空

    失去一切的少年,懦弱怯懦的心,愤怒与绝望,赌上一切的“复仇”,只是,什么是真实。孤单的少女,失去了最后的盔甲,独自步入黑暗,只为守护心中最后的柔软。星空之下,命运的相逢,幸运的轨迹,残酷的真实,或友或敌,新星们的乐章。
  •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

    她聪慧,正直,魄力无限。明明貌美如花,却偏偏才貌双全。国破家亡,爱恨情仇且看她如何谱写红尘恋歌!
  • 惟愿时间待你如初

    惟愿时间待你如初

    【1V1宠文】这是林晗和闻煜的故事。我曾见太阳,也曾经过没有太阳的黑夜。林晗的父亲在一场事故中死去,被污蔑是杀人凶手。林晗始终相信父亲的为人……林晗半生途径波折,渴望温暖,于是受命运眷顾,不断有人走进她孤独的生活,亦遇到了那个珍爱呵护她视她如生命的男人……每个人都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不负遇见,不负自己……
  • 第二个太阳

    第二个太阳

    作者在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的广阔的背景下,用饱含激情的笔触抒写了秦震、陈文洪、梁曙光等解放军高、中级指挥员和普通战士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亲人生离死别,战士流血牺牲,新中国如旭日喷薄——作者将其充满诗意的优美语言和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融于一体,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 拐了弯的日子

    拐了弯的日子

    老大先是被判了死缓,第二年秋天改判了无期。实际上,他只在新疆的监狱里蹲了二十年。你既然问到他的近况,我就跟你说一说吧。出狱后,他在咱们老家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他开着一辆白色“捷达”轿车,车身左侧的后车门掉了一大块油漆,远远看上去像是一块烂疮。副驾驶座位上的弹簧坏了,弯曲的钢丝刺透了包皮布,如同撅着几颗钉子。任何一个打车的人刚拉开车门时都会吓一跳。老大觉得这样正好。他不喜欢有人坐在旁边,因为坐在旁边的人总是问这问那。在你的记忆里,老大肯定还是留着长发、穿着喇叭裤,身边围着几个弟兄,整天在街头游来荡去的时髦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