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2700000021

第21章 凄怨(2)

因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咸丰逃往热河,将恭亲王奕訢留于帝都与洋人斡旋,恭亲王临危受命,幸不辱命。后人不免感慨,若当初由精明强干的恭亲王奕訢即位,或许大清国运不止于此,后来亦无两宫垂帘,西后慈禧专擅祸国,晚清,乃至整个近代的历史都将改写。

但在当年,道光帝有他的考量。六阿哥奕訢精明强干,在他看来却是城府不足。四阿哥奕詝遇事谨慎,喜怒不形于色,在他看来正是老成持重,足堪大任。他诚然喜欢、疼爱文武全才的六子奕訢,内心深处真正信赖,寄予厚望的却是四子奕詝。

再者,四阿哥奕詝的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道光帝一生最钟爱的女人。钮钴禄氏,道光二年(1822年)封为全嫔,三年封为全妃,五年进为全贵妃,十一年生四皇子奕詝(咸丰帝)于圆明园湛静斋,十三年,因孝慎皇后过世,六宫无主,全妃晋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十四年册立为皇后,谥为孝全成皇后。

《清宫词》中有诗赞她:“蕙质兰心并世无,垂髫曾记住姑苏,谱成六合同春字,绝胜璇玑织锦图。”道光帝赐号为“全”,可见对其之满意,可知其才貌双全。她与道光帝的感情也颇有为人称道之处。

道光年间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爆发,孝全皇后支持道光帝改革吏治、禁烟等举动,惹来杀身之祸。

道光二十年(1840年),时年33岁的孝全皇后死于宫廷家宴,暴卒于东六宫的钟粹宫中,是为道光年间一大宫廷疑案。此为宫闱秘事,道光帝明知祸端为何,祸首是谁,碍于当时宫闱与外朝局势错综复杂,亦只能饮恨不言。这是他一生最深憾事。

《清宫词》咏孝全其二云:“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孝全皇后无论身前死后都极受道光帝爱重,这份深情,爱屋及乌,惠及了他们的独子奕詝。

有人说,道光帝在清朝诸位皇帝中,无论资质还是才干都是平平,不幸却赶上国运由盛而衰的多事之秋,忧患日深,力有不逮。如果嘉庆年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挨到道光年间就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了。

奕詝和奕訢之间争夺嗣君的暗战,虽不似康熙晚年九王夺嫡那般血腥,却也是暗潮汹涌,寸步不让。道光帝临终前留下“一匣双谕”,可谓用心良苦,借此调和兄弟二人的矛盾,希望他们能体察“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古训。以奕詝为人主,奕訢为股肱大臣的搭配,恐怕也是这位命不久矣的老人自以为能做出的最“绝佳”的安排,以期兄弟二人能共同应对日后错综复杂的局面。

这兄弟二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和日后的龌龉均为道光帝所难料。

封亲王是遵皇考遗命,这个“恭”字却是继承大统的咸丰苦心钦赐,以示恩赏和告诫。咸丰对奕訢心存忌惮,赋予他闲差,结结实实让他坐了三年冷板凳,直至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北伐,李开芳的部队已进逼直隶,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咸丰才任命奕訢为署理领侍卫大臣,处理京城巡防事务,恭亲王奕訢处理防务井井有条,颇得赞许。咸丰又下圣谕,令奕訢入值军机。恭亲王奕訢才干彰显。他审时度势,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军政的政策,起用了曾国藩、李鸿章等一系列将领,鼎力支持湘军、淮军的筹建和发展,如此一来,湘军、淮军迅速发展壮大,同时,以海关关税做担保,大量购置洋枪洋炮,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对太平军的困局,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对太平军的战事节节胜利,恭亲王功不可没,声望日隆。此时正值兄弟二人政治上的为数不多的蜜月期,咸丰帝就势卖了个人情,传谕下去:“恭亲王战事有功,着宗人府从优议叙。”

这“从优议叙”人情不小,就是让宗人府组织宗室本家坐在一起为奕訢论功评赏。虽然赏什么最后仍是由皇上说了算,但这份殊荣,却是连开国摄政王多尔衮也未享受过的。年轻而又大权在握的王爷便也如当年的多尔衮一般,踌躇满志,飘飘然了。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他在为生母讨封的事情上矫旨而行,惹得咸丰翻脸,撤销他的差事,返回头又做了清闲王爷。整个咸丰朝,除了镇压太平天国和日后与英法联军谈判,这样兵临城下不得不用他的时候,奕訢几乎没有受重用。

奕訢忘记了,纵然这在位的皇帝才干不及他,见识不及他,气魄不及他,却依然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只要皇帝存了整人的心,那还是很容易得手的。

奕訢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在道光年间被封为静皇贵妃,摄六宫事,实为后宫之主。惟道光帝心念着早逝的孝全成皇后,一直不肯再立中宫,她的名位也就始终距离实际上的皇后名位有一步之遥。

奕詝自幼随母居于钟粹宫,孝全皇后薨逝时,奕詝才九岁,皇命交由静皇贵妃抚养。静皇贵妃由永和宫转居于钟粹宫,从道光二十年(1840年)开始直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才离开钟粹宫,移居供太妃养老的寿康宫。

奕詝在钟粹宫中居住了17年,对此很有感情。即位之后,他将自己当皇子所居的钟粹宫赐予孝贞皇后钮钴禄氏(后来的慈安太后)作为寝宫。初时奕詝与奕訢年龄相仿,同在上书房读书,感情深厚,如同胞兄弟一般。但长成之后争夺皇位,暗成敌手,很难不生嫌隙。在咸丰帝的角度,一方面生母含冤九泉,都未及享受到皇太后的尊号,为人子的难免心有憾恨,他自然明白道光帝的心意,先皇生前都不封静皇贵妃为后,且临终前的安排亦表明在他心中,静皇贵妃终此一生是妃,而不是后,今时今日的自己又何必越俎代庖,多此一举?

另一方面,他自觉仁至义尽无可挑剔,咸丰即位之后即尊静皇贵妃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效道光朝成例,奉养先帝侧室又非生母的博尔济吉特氏于绮春园寿康宫。

咸丰帝以道光帝侍奉孝和太后的方式来侍奉皇考康慈太妃,而探病问安,又无异于亲子,在他看来,他的所作所为已经逾制,给她提供了皇太后的生活条件,足够表现诚意,报答养母的抚育之恩了。

自己的做法无可厚非,为何奕訢还居功自傲,得陇望蜀,不知进退?对这个弟弟,他有一腔怨愤,实难忍下。

从奕訢的角度,在其母临终之前完成她的心愿,为母讨封的事又不得不为,此乃他为子的一片孝心。博尔济吉特氏在宫中耗尽一生青春心力,甘苦自知,论功劳苦劳也够得上一个虚无缥缈的封号。

为母争得一个名正言顺的封号,既是他今时今日权势地位的体现,也是对一个后宫女人地位的盖棺定论。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皇太妃病笃。恭亲王几次讨封,咸丰帝都不置可否。

一日,咸丰帝入寿康宫问安,路遇恭亲王,遂问病况。恭亲王跪泣回奏:“额娘病危,若再不封皇太后,将死不瞑目矣!”咸丰帝不便多言,随口应了两声:“哦,哦。”恭亲王借自己军机大臣的身份,到军机处传谕,令礼部准备册封皇太后典礼事宜。此等“圣意”一经散播,咸丰帝骑虎难下,只好封博尔济吉特氏为康慈皇太后。

事后,察觉被算计的咸丰帝不是不恼火的。他对这位敢僭越的弟弟的报复来得也快,先是在博尔济吉特氏丧礼之际,以“恭办丧仪疏略”的罪名降下谕旨,剥夺奕訢主理丧事的权利,再来就是在六天后降下严旨申饬,将遵父命封奕訢亲王的始末,存档入牒,昭告后人。这番羞辱,不是不重。

此后奕訢又坐了六年冷板凳。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临死托孤,遗命立独子载淳即位,令肃顺等为顾命八大臣,辅佐载淳。作为近支亲王的奕訢反不在顾命之列,被排斥在最高权力决策圈之外。直至“辛酉政变”成功后,两宫回銮,改年号为同治,恭亲王被封为议政王,才重返权力核心。

【肆】

咸丰帝逃往热河,娱情酒色以自戕,亦是千万个不得已。咸丰年间江南未平,山东战端又起,域内未弭,夷人又至。嘉庆以前,只有边陲的鳞甲之患,传至道光,也不过是英夷为了鸦片逞凶,哪像这几年内忧外患,纷至迭起,不独东南半壁糜烂,甚至夷人内犯,进迫京师,不得不到热河来避难。

他所面对的,一一均是前人所未曾遭遇过的艰难困境。京师既破,城下之盟,咸丰所肩负的责任和担当的骂名亦是前所未有。

内忧外患,咸丰既无力挽狂澜,内心自责,秉性体质又孱弱,遂于盛年而亡,他临终前的安排不可谓不周详,既封了八位顾命大臣,亦称“赞襄政务大臣”,又将自己刻有“御赏”和“同道堂”的两枚印玺赐给皇后和懿贵妃,以二玺代替朱笔。诏谕,凡日后辅政大臣所拟上谕,必须前后加盖这两方印章才能奏效。

鉴于康熙年间鳌拜专权的先例,咸丰帝此举,意在使双方相互牵制,望他们同心辅弼,图一个江山稳固,却不料遗下日后争权的祸端。年轻而又野心勃勃的慈禧不甘受制于人,联合在京蓄势待发的恭亲王等,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翦除了顾命八大臣的势力。

究其本质,“辛酉政变”是清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事缘于帝允贵族同宗室贵族的势力角逐。两宫皇太后特别是西后慈禧,联合了帝允贵族的势力,打击宗室贵族,取得了胜利。

政变的真正的起因是君权与相权的冲突,它成功的结果是造成了清朝政治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经过“辛酉政变”,否定“赞襄政务”大臣,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是重大的改制。

“辛酉政变”后,恭亲王奕訢被加封为议政王,同时身兼领班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宗人府宗令、总管内务府大臣数项要职,权倾一时,犹如当年睿亲王多尔衮辅政的局面再现,此时的风光实不亚于彼。

两宫太后为笼络恭亲王,将其长女收入宫中封为“固伦荣寿公主”。固伦为满语,意为“天下、国家、尊贵”,固伦公主是清朝公主的最高等级,一般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册封为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只能封为和硕公主。

但也有例外,比如乾隆帝的小女儿固伦和孝公主(淳妃所生),咸丰帝唯一的女儿固伦荣安公主(丽妃所生),是受到皇帝的特别宠爱才获此封号。

亲王之女被封为公主的最高等级,是特例中的特例。对恭亲王而言,此等恩遇风光,也是一时无两。

与顺治年间的不同在于:此时既由帝允贵族担任议政王、军机大臣,又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皇权出现二元:议政王总揽朝政,皇太后总裁懿定。

这个体制最大的特征是皇太后与恭亲王联合主政,后期才逐渐演变为慈禧独揽朝政的局面。随之产生一个制度:领班军机大臣由亲贵担任,军机大臣有满族两人、汉族两人。同治年间,大体维持了这种五人的军机结构局面。

“辛酉政变”后的四年中,是奕訢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他处于政治生涯的巅峰,年轻的慈禧羽翼未丰,仍需借重恭亲王等亲贵的力量来平复众议,应对局面。辛酉政变后未大肆株连政敌。叔嫂二人配合默契,任用能臣,打造了“同光中兴”的局面。

公平地说,此时的恭亲王若存了篡位私心,取而代之,也不是全无可能。身为晚清洋务派的核心首脑,清朝权贵中少有的清醒之人,奕訢确实雄才伟略,见识过人,能够顺应时势,知所进退。

同类推荐
  •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她的很多小说,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精品,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同样,萧红的散文创作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她的散文文字优美,凄切忧婉,在情感浓度和抒写张力上都较深刻强烈,刻画人物注重心理深层的挖掘,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开拓视野、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 一个行乞的诗人:徐志摩散文

    一个行乞的诗人:徐志摩散文

    本书内容包括《落叶》、《想飞》、《求医》、《我的彼得》、《我们病了怎么办》、《论自杀》、《丑西湖》、《巴黎的鳞爪》、《泰山日出》等。
  • 漫长的告别

    漫长的告别

    在这一消息没得到确认的过去二十八年里,我虽早已有心理准备,待终于等见尘埃落定,面对着后院一角那朱槿被北加州冬雨洗得青翠欲滴的一树繁枝,悲从中来。我下意识地扳着手指:于青是在2008年去世的;那一年五月,四川汶川发生了惨绝的大地震,二十多万人丧生;也是那一年,八月,在于青的家乡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在这些重大的时间点之间,是于青在无知无觉中寂静地离开,一如在二十八年前的冬天,她在美国西北的漫天大雪中被推上飞机的时刻。2008年的世界,其实已经与她脱离了18年的干系。我低头再看了一遍瑾的短信息,目光停在最后一句:“她的母亲一直陪到她离开。”——到那个时刻,她母亲已经在她的床边陪了十八年。
  • 郭沫若散文

    郭沫若散文

    郭沫若一生涉足广泛、著作甚丰。他的散文气势浩荡,清丽、浪漫,富有艺术魅力。自传性构成了郭沫若散文明显的特征,是作者个性张扬的产物。他的感时型散文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咏物抒怀型作品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营造诗的意境。
  •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此书将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首次完整集结,并配有纪伯伦为该书特别绘制的插图,十分精美。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充满了反叛的精神,正如他所说:是在深渊最深处对自由之神的呼唤。《叛逆的灵魂》呼吁人民打破奴性的桎梏,纪伯伦也因此激怒了当局政府而被驱逐;《草原新娘》歌颂了爱情的纯洁,并控诉舆论与礼教对爱情的摧残;《被折断的翅膀》是作者以自己的一段经历为蓝本而作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文中的哀恸与绝望扣人心弦。此书没有纪伯伦在《先知》等其他作品中一贯的包容、温柔的模样,而是满满的愤怒与不平,他将他一生中所有的无奈与绝望都借文中主人公的口呐喊出来,震撼人心。
热门推荐
  •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先秦、汉魏、两晋时期的文学,是中国文学逐渐成熟的阶段,是一幅幅陶冶性灵、崇尚自然,充满激情的生活画卷,它们的美满溢着情窦初开、浪漫忧思、风骨铮铮,为后世的文学树立了不同的典范。
  • 影子大厦

    影子大厦

    小说讲述的是幸福县龙贵集团由兴盛到衰败的故事,说明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反映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本着“想要活得像个大人物”的李贵书凭借自己的智慧,使用各种手段,在幸福县缔造了自己的金钱帝国——龙贵大厦,坐拥呼风唤雨的大权。龙贵大厦看似人人激情四溢,实际上却各怀鬼胎,各种排场、光鲜、显赫的背后,暗藏着各种权谋、虚伪和利益关系,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影子大厦”。随着房地产商欧阳老师、做矿产生意的陈灯山、司机小王对龙贵的精心算计,龙贵集团经济被掏空,大厦将倾,内部腐败曝于天下。这时,被虚荣和权欲所浸泡的李贵书才从梦幻中惊醒,最终,他选择了跟这座倾斜的大厦一起毁灭……
  • 首席星妻有点甜

    首席星妻有点甜

    推新书《大佬你有桃花劫》 林家三小姐,因为一场算计,异国他乡遇到樊城太子爷。传言,寒北城生性薄凉,不近女色,却在樊城灯火阑珊处将她揽入怀抱。“林小姐偷了东西就想逃?”男人风清霁月,嘴边噙笑。“我偷了什么?”“心!”……他宠她入骨,他助她事业有成。她成为了娱乐圈里的新晋影后。她以为她拥有的就是爱情最好的样子。……谎言被戳破,昔日柔情也就成了打脸的手。登顶影后的庆功宴上,恢复单身的她笑魇如花,成了男人们追捧爱慕的对象。暗影里,他将她抵在墙上,轻吐烟圈,“林影后,闹也闹够了,是不是该回家了?”
  • 糖尿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糖尿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的疾病。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而位列第四的世界流行性疾病,十分普遍。据有关报道,其发病率国外约5%,国内约2%,世界上糖尿病患者近2亿,其中我国患者就达到3000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据预计,15年后,亚洲糖尿病患者将增加3倍,到2010年患者将达到1.5亿,特别是我国患者将增加到15%,这个可怕的病魔严重地威胁着世人的生命健康,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 第七十一个电话

    第七十一个电话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外道帝王

    外道帝王

    本应平凡度过一生的他,只因一朝情动,从而拔出锁魂钉,踏上成帝之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烈焰之誓

    烈焰之誓

    从诸神末日的神话,到魔法文明的璀璨。从人族的黑暗时代,到帝国的横扫八荒。“如今,千载帝国褪去繁华外衣露出了腐朽和虚弱。”“历史的车轮把人族的命运拉入了深渊。”“北地绝境的蛮人。”“南域荒原的兽人。”“西方大漠走出了死人军团。”“东方海族掀起了滔天巨浪。”这是末法时代的最后绝唱,这是世界史诗的伟大节点。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我是索伦。”“我将恪守我的誓言。”PS:本书慢热,之后节奏会慢慢起来。读者老爷们可以先收藏肥后再宰。
  •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说话法则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说话法则

    老狐狸认为,一个人要想把话说好,就必须遵循一些法则。在这些法则的指导下,自然能够在人群中游刃有余。具体来说这些法则主要涵盖了六个方面:谨慎、时机、底气、氛围、换位和自制等。这六个方面也是说话艺术的六个结点。老狐狸不是在教你诈,而是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存,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和水准,同时寻找到发挥的舞台。希望本书对所有致力于提高说话技巧的读者有所帮助。
  • 旧爱撩人:权总别来无恙

    旧爱撩人:权总别来无恙

    当面前的男人西装革履,坐在沙发上以睥睨的姿态对着她时,尹婉安真的受不了了。管你是谁,我不伺候了。正式开战,尹婉安不留余地,誓要将对方赶回国外。不过现实总是很打脸,对手太过强大,自己还未冲锋,便败下阵来。明明欺负她到体无完肤的是林启枫,为什么能舍命相救的人也是林启枫呢“你真的什么也不记得了吗”尹婉安有些慌了,“难道……我们之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