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7200000020

第20章 齐楚争霸

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使中原各诸侯国都聚集在了齐国的旗帜下,成就了一番霸业。但是,有一个大国并不把如日中天的齐国放在眼里,它就是位于南方的楚国。强大的楚国开始对齐桓公的霸业进行挑衅。那么,面对来自南方的强大楚国,齐桓公和管仲会怎样应对?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是否会遭到威胁呢?

先搞定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建立了霸业。中原许多中小诸侯国,也都聚集在齐国的大旗下,唯齐桓公马首是瞻。但是南方的大国——楚国,却不把齐国放在眼里。

楚国和别的诸侯国不一样。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楚人的先祖是五帝之一的颛顼,而颛顼是黄帝之孙,所以楚人也是炎黄子孙。

但是,楚人的部落一直在向南方发展。在夏、商两朝,这个部落起起落落,一段时期在中原跟华夏集团一块儿混,一段时期又跟蛮夷玩儿在一起。

渐渐地,他们就形成了和中原不太一样的文化,连语言也有了分歧。由于这些原因,楚国一直被中原诸侯视为异己,不怎么招人待见。

在周文王时期,楚人的首领为周文王之师。这样一来,楚国就跟中原王朝重新建立了联系。

但是,大部分时候,周王室对楚的态度都很冷淡。直到周成王时,才给楚人首领封了个子爵。

西周这么对待楚人,楚人当然有意见了,所以二者的关系一直若即若离。后来,楚国首领干脆自己封了王,将周王室撇在了一边。

周王室那时候已经开始衰微了,周天子连中原诸侯都顺不过来,就更甭提去管僭越的楚国了。所以楚国国君的爵位就变成了王爵,虽然这是他自封的,但是从名义上讲,已经和周天子平起平坐了。

楚国地处长江中游,据有江淮流域,是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中地盘最大的,而且楚国自然条件也很好,地广人多,资源丰富。

正当齐桓公在北方指点江山时,楚国开始崛起了。当时楚国的国君是楚成王。成王的国相对楚国进行了一场改革,使楚国的国力迅速强大。

这位国相的改革内容其实跟管仲的大同小异,最重要的就是削弱贵族的势力。在改革前,楚国贵族巨室封邑过大,滋生了种种弊端。国相下令,贵族巨室都要割出一半田产归公,以充国用。他自己以身作则,先把自己的地盘割给国家,令别人无话可说。

与此同时,楚国主动向周天子进贡,重新和中原诸侯建立了外交关系。

周王见楚国有主动臣服的意思,当然很高兴,他对楚王说:“你们就别来中原找麻烦了,南方的地儿那么大,随便你怎么折腾。”

于是,楚国就灭掉了江淮间的众多小国,地盘不断扩大。随后,楚王在国相的建议下,发起了全国总动员,动员楚国原住民大量开垦江汉之间可耕的土地。楚国的国力因此大增。

周朝曾经在汉水一带封了很多同姓诸侯。到了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这些姬姓诸侯国差不多都被楚国摆平了,灭亡的灭亡,臣服的臣服。

楚国把自己这一亩三分地打扫得差不多后,就将目光转向了北方。这样一来,齐、楚两个大国,就难免迎头相撞。

干仗前要占领道德制高点

楚国人有一个特别大的爱好,就是喜欢占地皮,就跟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商似的。南边基本打得差不多了,楚国就把目光投向了北边。他们第一个相中的是地处中原的郑国。

当年郑庄公虽然称霸一时,但此时的郑国已经是一个二三流的国家了。楚国原本可以轻轻松松地拿下郑国,可比较麻烦的是,郑国是齐国的盟国。

齐桓公虽然在北方大会诸侯,可楚国不管这一套,他们看上了就想要,不给就打。楚国一连发动了两次军事进攻,郑国顶不住了,就打算投降。

这时候,郑国的国君在大臣的劝说下,暂缓了投降的计划,转而向齐国求救。

楚国一打郑国,管仲就明白了楚国的意图——明摆着是冲齐国来的。

这时候,齐桓公家里出了点事儿。他有一个蔡国来的小老婆,耍小姐脾气惹怒了齐桓公,齐桓公就把她赶回老家去,本意是让她回去后好好反省反省,但没说要把她休了。结果蔡国人没弄清形势,一看姑奶奶被人赶回来了,就给她又说了一门亲事,把她给嫁走了。

齐桓公一看着急了,他这还没办手续呢,老婆就改嫁了,换谁谁都受不了。正巧这时候楚国打郑国,管仲就说:“蔡国人为什么胆子这么大,就是因为它背后站着楚国。”

齐桓公心想:“嗯,还真是这么回事儿,楚国和蔡国是邻国,这俩关系肯定不一般。既然你楚国打我的盟国,好,那我就去打你的狗腿子蔡国。”齐国迅速组织起一支联军,浩浩荡荡地就朝蔡国杀了过去。

蔡国老百姓一看齐国领导的联军打过来了,连抵抗都不抵抗,就投降了。打完了蔡国,联军的矛头顺势一指,带着胜利的余威就打进了楚国。

楚国自打西周后期以来,就没吃过这个亏。楚军个个摩拳擦掌,想要教训一下这些个不知好歹的家伙。

但是楚王比较清醒,他一看这联军人多势众,不能硬碰,于是就派了个使臣,去见齐桓公,对齐桓公说:“您老人家住在北边,我们住在南边,咱两国说到底风马牛不相及也,根本就不在一个小区里,您为什么要兴师动众地来打我呢?”

面对楚国使者的疑问,管仲是这么回答的:“当年天子将齐国封给姜太公的时候,说全天下大小诸侯,不管谁犯了错,齐国都有权力征讨。”

管仲这句话,等于把齐国抬到了道德的制高点上,让楚国人落了下风。话中的意思也很明确:姜太公在世时,你们楚国人还在深山老林里玩儿捉迷藏呢,敢跟我们叫板!至于为什么要打你,是因为你小子不识抬举,不认我们做老大。

当然,后面这条理由不能明说,于是管仲又找了两个与周王室有关的理由。

第一个,责备楚国人不给周王室进贡苞茅草,让周王没法将酿好的酒过滤,所以齐国要代表天子来打你。

第二个,当年周昭王南征楚国,楚国老百姓给他弄了个胶糊的船,最后这个船在江心散了,周王也给淹死了。按理说这事儿都过了几百年了,属于陈年旧账,但管仲还是要问责。

管仲这第二点理由很厉害,等于给楚国扣上了害死天子的大帽子,所以以齐国为首的联军,就在道义上站住了脚——他们不是靠武力征讨,而是师出有名的。如果楚国害死周昭王这件事情坐实了,那就算把楚国灭了,都不为过。

楚国使臣赶紧回答道:“我们不进贡苞茅草,确实是我们的错,我们一定改正,马上就上供,而且还要把以前差的那些,连本带利一块儿上供。至于周昭王这件事儿,对不起,我们确实不清楚,您要不到汉江边上,去问问汉水吧。”

楚国使者的心里明白,小错可以承认,大错一定不能认,能推就推。

楚国使臣这么一回答,就说明他服软了,以后会尊重周王室。可问题是,一百多年来,楚国都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现在一个使者在大兵面前说要尊崇王室,管仲能相信吗?

皆大欢喜的昭陵之盟

这一次楚国派来的使臣是个小官,任务就是摸清齐桓公的底。随后,楚国又派出了大夫,和齐国正式谈判。

这位楚国大夫来了之后,跟齐桓公、管仲就以上两项内容,又谈了半天,但在第二个问题上,双方怎么谈都谈不拢。楚国大夫坚持声称当年周昭王淹死的地方不是楚国的地盘,跟楚国无关。双方互不相让,最终不欢而散。

这时候,楚国大军也集结好了,做好了战斗的准备。齐桓公一看楚军来到,就命令联军后撤。楚军一路开到前线,与联军对峙。

楚王再次派大夫去齐营谈判。齐桓公命令联军排列成庞大的阵容,让楚国的使者乘车观看——这无非是想炫耀武力,让楚国害怕,赶紧服软。

没想到楚国的大夫不卑不亢地说道:“您若是以德服人,谁敢不服?但您若是想以武力压人,我们楚国也不是吃素的!我们那儿水网密布,您这些战车还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齐桓公也在心里掂量了一下,若两军真是硬碰硬,自己还真没有把握能取胜。

于是,在这种平衡下,双方都妥协了,签约和解,达成昭陵之盟,然后各自撤回。

对于齐桓公来讲,他率联军发动远征,以强大的武力威慑并遏制了楚国大举北上的势头,已经算是出尽了风头。所以,史书上就将这一次和解,说成是楚国主动求和。

昭陵之盟,说明在春秋时期的军事思想当中已经高度重视发挥武力威慑的作用。强大的武力威慑,和成功的外交斡旋,是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要手段。

楚王面对齐国领导的联军大军压境,既不服软,也不蛮干,而是适度地让步,既避免了因蛮干而导致的惨败,也保全了国家的体面,不失为明智之举。

在这个回合中,齐国有面子,楚国也有面子,毕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能够审时度势,避免失败,就是胜利。所以从这层意思上讲,楚国也是胜利者。

按照《史记》记载,楚国果然遵守盟约,向周天子进贡了苞茅。不仅如此,楚国还进贡了丝绸,就是让齐国别挑理了。

楚国的进贡把周天子高兴坏了,周王一高兴,就把祭祀的胙肉赏给了楚王,让楚国使者带走。

在古代祭祀的时候,牲口被杀后要献给神吃。神当然不吃了,但也不能浪费,所以祭祀完成后,天子会将原本献给神的肉,切出来发给亲近的大臣,这种肉就叫胙肉,属于厚礼。

虽然周王一高兴把胙肉赏给了楚王,但问题是这么一块肉,要怎么完好地从洛阳带回楚国国都呢?那时候又没有高铁、动车,也没有冰箱,这肉带回去不就坏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周王也考虑到了。他赏给楚王的胙肉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一只小猪,上供时都是赶过去的。

楚国给周天子进贡后,齐桓公在诸侯中的声誉又上了一个台阶。

齐国霸业的巅峰之作

楚国的进贡让当时的周王飘飘欲仙,开始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公元前655年,齐桓公组织诸侯再一次会盟。当时的周惠王派人游说郑国国君,让他不参加会盟。

这下可把齐桓公气得够呛。他可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召集诸侯会盟的,这对周王原本没什么坏处。可为什么周惠王要挑拨齐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破坏齐国的霸业呢?

这是因为周惠王喜欢小老婆生的孩子,想来个废长立幼。对于周惠王的这一举动,齐桓公坚决反对。所以这次会盟,齐桓公就特意邀请了王长子,也就是后来的周襄王参加,明确向周惠王表态,王长子才应该是王位的继承人。

齐桓公捍卫王长子的地位,周王当然不高兴了。其实齐桓公也有自己的考虑。当时天下大乱的原因,就是君不君,臣不臣。如果周王因为小老婆受宠,废长立幼,给天下树立了坏榜样,那还怎么让别人尊王?

所以,齐桓公坚决支持王长子。周惠王不高兴,于是派人游说郑国国君,让他中途溜号,导致会盟最终无果而散。

对于郑国的退出,齐桓公特别生气,立马率军去打郑国。齐国一打郑国,楚国就上去把齐国的小弟许国给胖揍了一顿。

这时候管仲意识到,天天打群架这种事儿以后得少干,否则对霸业无益。于是,他向齐桓公提出了八个大字,“招携以礼,怀远以德”。

齐桓公在称霸期间,齐国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各诸侯国的使臣来齐国时,带的都是空口袋;回去时,这些口袋里都装满了齐国给的好东西。这就是管仲招携、怀远的表现。他还放低身段,用柔性的方法协调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管仲这么一干,郑国首先幡然醒悟,觉得还是齐国大哥好,于是赶紧改变策略,与齐国恢复了友好关系。

到了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这次大会来的诸侯很多,宋国、卫国、邢国都来了。

这个时候,周惠王已经死了,周襄王上台。襄王因为是齐桓公给他撑的腰才继承了王位,所以特别感激齐桓公,还专门派了一位大夫代表自己参加会盟。

在这次大会上,周大夫代表周王向齐桓公赏赐胙肉。按照原先的规定,齐桓公要从高台上下来接受赏赐,这种礼节是必需的。

但这时候的齐桓公可能年纪也不小了,正当他要下台时,周大夫说道:“天子还有一条旨意,说您年纪大了,可以不下台了。另外还要再给您多加一个爵位。”诸侯再加一个爵位,那就跟周王的级别差不多了。

周王突然间给了自己这么一个荣耀,齐桓公有点不知所以,于是他问管仲该怎么办。

管仲说:“天下大乱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君不君,臣不臣。”齐桓公马上明白了——该下拜还得下拜,不然“尊王”的口号就玩儿不转了。

于是他走下台来,规规矩矩地行礼,同时说道:“天子威严,国家体统,时时刻刻在我心中。假如我这次不下来,大模大样地接受赏赐,会让天子蒙羞。”桓公这话,说得那叫一个体面。

其他诸侯一看,彻底心服口服了。孔夫子后来讲,人要正名,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君要像君,臣要像臣。当老师的要遵守教师守则,当学生的要遵守学生守则,这样才不会天下大乱。

葵丘会盟后,大家达成协议,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条:

第一条,“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就是不要废长立幼,也不要宠爱小老婆。

第二条,“尊贤育才,以彰有德”。就是要尊重和培育有能力和有品德的人。

第三条,“敬老慈幼,无忘宾旅”。这个不用多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四条,“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就是要给底下的臣子相应的待遇和尊重,不能无缘无故地杀臣子。

最后齐桓公总结陈词:“大家都规规矩矩地过日子,该干吗干吗,不要找事儿。凡是参加这次会盟的人,既然咱们签订了盟约,就要遵循它,这是要领。”

葵丘会盟的盟约,可以说是齐国霸业的巅峰之作,齐桓公的称霸目的就此也已基本达到。中国是一个地域广大的国家,华夏诸侯不能完全按自己的利益发展,你打我,我打你,和平共处才是相处的基本准则。

葵丘会盟后六年,管仲去世。又过了两年,齐桓公也命归黄泉。

齐桓公一死,齐国的霸主地位就成了明日黄花。在华夏大地上,很快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霸主。那么,这个霸主是谁呢?

同类推荐
  •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发现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发现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云梦睡虎地泰简的发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水浒之天下争锋

    水浒之天下争锋

    大型游戏“水浒之天下争锋”即将上线,程序员叶小白连续工作几十小时,终于猝死。他魂穿游戏,到了宋代,成了花花太岁高衙内。尽管成为了他自己不齿的角色,可是既然他已来到这个时代,为什么不做一番争锋天下的事业。程序之中的秘技,还有他写的原代码,这些能帮助到他在水浒之天下争锋之中一展身手吗?纵能万般不是,他的今世高衙内已将娇滴滴的林冲娘子强有,怀着前世叶小白对于张歆玥的臆想,他决定让高衙内为了她而改变,他不再是禽畜,而将成为英雄,坐拥美人,收伏众条好汉,指点江山,让大宋威扬天下。
  • 庶子要登基

    庶子要登基

    生为庶子,又做人质。是不是心有不甘?嘿嘿,没有的事。半空掉下个皇子的身份,偷着乐还来不及呢。左眼红颜,右眼江山。借力使力,隔山打牛。看我上演一出庶子夺嫡、一统天下的大戏。
  • 续南明

    续南明

    “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大明宣德六年,郑和第七次率舰队出使西洋,曾自豪在《天妃灵应之记》碑如此宣示,此时大明国力如日中天。然时间到了崇祯末年,大厦将倾,帝国将亡,乱世来临的阴影,笼罩每个百姓心头。胡虏横行,流寇肆虐,天灾人祸,饿殍遍野,文明就要毁灭,前方看不到希望。自五胡乱华,蒙元入寇,中华又将步入黑暗无底之深渊。也就在这崇祯十四年秋,一个后世的灵魂,意外来到大明,在淮北那片奄奄一息的饥民中…………老白牛第三本历史大作,敬请期待!已有完本作品《回到明朝做千户》,《明末边军一小兵》。
  • 中国历史博览3

    中国历史博览3

    《中国历史博览3》主要内容分为“隋唐”、“五代十国”、“宋”三个章节。
热门推荐
  • 与往事和解(中国好小说)

    与往事和解(中国好小说)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赵恒看到自己档案里的东西。并且为此改变了他已经平静了许多年的退休生活。档案中记载着三十年前一桩他不愿记起也极为隐秘的事,是文革那个特殊年代里的事。而他原来以为这一切除他之外,无人知晓,如今却被堂而皇之地记在档案中。赵恒像中了魔障一样,两眼无神毫无目的地慢慢走着。三十多年前的往事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在他眼前回放着……他决定找到泄秘的可能的当事人,接下来他的生活就被寻找三个当事人左右着。三个当事人中,一个人患了老年痴呆,一个人竟然莫名其妙地失踪了。现在只剩下一个核心人物罗小娥了。而罗小娥究意能不能找到,究竟会怎样将冰山一角暴露出水面之上?等待着赵桓的那个真相到底是什么?
  • 撩表我心:老婆我输了

    撩表我心:老婆我输了

    他的基因太好,她不过是生个娃养,结果却发现他竟是……于是她扮猪吃老虎,削婊妹,掐后妈,斗小三,擒小四,最后拿下他。在她以为从此登上人生巅峰之际,却狗血的发现,真正扮猪吃老虎的是他,而她只不过是他的棋子……
  • 真仙九墟

    真仙九墟

    天罗大陆,以武为尊,宗门无数,万族林立。少年顾天恒因窍穴不通,炼体十年,不能突破,受尽冷眼。偶得神秘力量,从此一路崛起,无人能敌!以傲人之姿,威震四野,成为九天十地第一真仙!
  • 变形校车魔法师(乔冬冬奇趣幻想系列)

    变形校车魔法师(乔冬冬奇趣幻想系列)

    乔冬冬是个五年级的男生,他调皮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幻想,乐于助人,总是希望遭遇新奇有趣的事情,于是在他的生活中,便有了很多好玩刺激的故事,以及好多稀奇古怪又真诚善良的朋友,正是这些事情和朋友,帮助了他的成长。本系列丛书正是描写了这样一个城市中的普通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的奇幻故事,第一季出版4本,分别是《电脑骑士战记》、《变形校车魔法师》、《72变小女生》、《拯救狼族特别行动》。
  • 神医魔妃

    神医魔妃

    紫云熙,绝色之姿,拥有绝世医术,因被好友背叛,一时伤心过度,穿越架空世界。第一次见面,她六岁,他十岁,她笑说:“少年,等我长发齐腰,你娶我可好?”第二次见面,她十六岁,他二十岁,她笑说:“美男,治好你眼睛,你娶我可好?”然而,奉旨成婚,她却成了别人的云贵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是我不曾拥有的美好

    你是我不曾拥有的美好

    我和你的每一天的日常都像是在慢慢靠近的未来的日子,长路漫漫,我想陪你一起走到死亡的尽头。我会在每一个新的起点对你信赖,无条件支持你、相信你,直到变成有意义的我爱你。
  • 空间农女之一品夫人

    空间农女之一品夫人

    一朝穿越到农家,身体原主生活悲催。有个极品后娘,懦弱老爹,仗势欺人的弟弟妹妹!压榨劳动力的恶婆婆,死板脸的老公公,妯娌之间的明争暗斗!好吧!当我忍耐到了极限时就是我发威的时候!恶整极品后娘,婆子,叔嫂!看我如何发家致富奔小康!
  • 重生贵女娇妻

    重生贵女娇妻

    何为贵?身为曲家嫡出之女,父亲官居正二品,嫡出长兄为大将军,庶出兄长也是三品官员,深受皇帝器重。曲灵歆表示,这些都不算什么。在曲灵歆心中,觅得如意郎君,才能真正算是一个“贵”字。深得太后皇上喜爱曲灵歆,虽未嫁入皇室,却嫁入侯门。奈何良人心有所爱,成婚一年她便香消玉殒。所谓的“贵女”成了玩笑。重生的曲灵歆忍不住大笑,这一世,她不要任人摆布,也不要什么良人,只要活出真正的“贵”字。一身医术与毒术傍身,曲灵歆要让欠她的都还回来。
  • 三分圆满

    三分圆满

    文案将就着看吧!作者真的是个文案废了一位粉丝每次直播都风雨不改的打赏一万元,其他粉丝都习惯了。直到这一次直播结束,这位粉丝居然没有出现,其他粉丝纷纷猜测,甚至上了热搜#818圆圆酱直播间的那位万元打赏#
  • 瓦托夫没有浪漫

    瓦托夫没有浪漫

    欧列娅来到我们中间,是一个让我们辨不清早晨和傍晚的时候。因为我们经过几天的颠簸,这期间包括乘船、乘火车、乘飞机以及我们对时差概念的混乱,好像早晨、傍晚对我们都不重要。欧列娅清脆的声音提醒了我们:“青苞米旅游团的朋友们,你们早晨好。”这才使我们从两天的昏然中幡然猛醒。我以团长的名义向我面前几个狼狈,其实也很优秀的团员们喊话:“青苞米的同仁们,这位是我们的新朋友,我们的随团导游,也是我们的翻译维力诺·卡西列·欧列娅,我们大家鼓掌欢迎。”我们放下了手中所有的旅行物品,虔诚地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