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4300000004

第4章 重阳节的习俗(1)

(一)登高

登高是重阳节的第一件大事。古人登高是为了避难,源于汉朝桓景率家人躲避汝河中的瘟魔。因汝河在低处,躲避汝河中的瘟魔当然要到高处去了。

当年桓景登高的地方,现已成为著名古迹。其地在蔡国(今河南蔡县一带)故城西面的一处高台上,高97米,现在叫芦岗。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现在的山冈只留下一个高60多米的小山头了。芦岗上的望河楼即当年桓景登高的地方。

后人模仿桓景登高避难,渐渐形成了重阳登高的民族习俗,取逢凶化吉之意。

有些地方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无高可登,人们便登上高阁、高塔、高楼或城墙,如江西南昌人登滕王阁,北京人登金刚宝座塔,上海人登摩天楼,河北平原人登城墙。

有的人十分聪明,别出心裁,以吃重阳糕代替登高,因“糕”与“高”同音,还在重阳糕上插纸旗代替插茱萸,其用意仍在避祸免灾。

最初,人们在登高时,只是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目的是为了驱灾辟邪。久之,登高成了人们的娱乐活动,活动的内容越来越多:赏菊、吃重阳糕、放风筝、骑射、吃烤乳猪、扫墓、敬老。这一切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插茱萸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有杀虫消毒、驱寒祛风的功效。

茱萸雅号“辟邪翁”,因此人们在过重阳节时,都喜欢采集和佩戴这种植物。

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按中国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时,臂上要佩戴插着茱萸的布袋,称“茱萸囊”。

茱萸都可以入药,但以吴茱萸功效最佳。吴茱萸树高一丈余,叶子又阔又厚,春天开白花,秋天结紫黑色的果实。茱萸的果实可以入药,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佩戴茱萸可以防蚊虫叮咬。

茱萸是一味中药,《中国药学大辞典》解释说本品南北皆可入药,以吴地所产最佳,称吴茱萸。吴地指江浙一带。

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说重阳佩戴茱萸的习俗在唐朝已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可以辟邪消灾:或佩戴于手臂之上,或把茱萸插在香袋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阳节佩戴茱萸,历代盛行。宋朝,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来相赠佩戴的。清代,北京过重阳节时有将茱萸枝叶插在门窗上的,用于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在重阳节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连绵,天气潮湿,秋热尚未退尽,衣物容易发霉。因为这段时间正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而茱萸有微毒,有除虫作用,佩戴茱萸香囊正好可以除虫。在重阳节这天,采摘茱萸的枝叶,连同果实盛在用红布缝成的小囊里,佩戴在身上,是古人用以防疫的普通中药,古人认为可以除邪恶之气。

吴茱萸别名曲药子、伏辣子、茶辣,高2—8 米,生于温暖地带的山地、路旁或疏林下。吴茱萸花为单性异株,密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果实紫红色,有粗大腺点,每粒果实含种子1粒。花期在6—8月,果期在9—10月。

山茱萸别名肉萸、药枣、山萸肉等,生于山沟、溪旁或较湿润的山坡。山茱萸花呈黄色,四瓣,卵形;花盘环状,肉质。核果椭圆形,成熟时呈红色。花期在5—6月,果期在8—10月。

食茱萸别名红刺葱、大叶刺葱、越椒、鸟不踏等,分布于中低海拔山区到平地,常见于开阔地与次生林中,现在主要分布于我国台湾地区。食茱萸的枝干上有尖刺,鸟儿不敢在上面栖息,因此有“鸟不踏”之称。食茱萸春季开花,圆锥花序,黄白色,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开花时常吸引许多蝴蝶、蜂类、甲虫等前来吸食花蜜,形成“蝴蝶树”的奇观。果实于秋季成熟,球形,直径0.5厘米。在辣椒传入前,食茱萸是川菜辣味香料的主要来源之一,称“艾子”。明朝中叶时,食茱萸已成为四川食物中广泛使用的调味品。《本草纲目》里说食茱萸味辛而苦,四川湖北一带的人于农历八月采其果实捣滤取汁,搅成艾油调味用,也称辣米油。

在中国历史上,茱萸曾是十分重要的辛香角色,清代以后随着辣椒的传入,茱萸逐渐退出辛香料的历史舞台。

插茱萸是我国重阳佳节的重要内容,为重阳文化添了一笔浓彩。

(三)赏菊

菊花雅号“延寿客”,因此重阳节时人们都喜欢佩戴菊花。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了。约在明末清初之际,中国菊花传入欧洲,走向世界。

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菊花开在深秋,不畏秋寒,深受我们祖先的喜欢。菊花被赋予了高傲、自强、吉祥、长寿的含义。每到重阳佳节,人们都要登高赏菊。菊花历来被视为廉洁、高雅的象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高尚品德。

中国历代诗人和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者极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神财富,并流传久远。

菊花经过长期人工精选和培育,已经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品种多达千余种。

因菊花开于晚秋,争奇斗艳,并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称。

菊花属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拥在一起。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

雌菊花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色;筒状花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十分壮观。

菊花花序大小和形状各有不同:有单瓣和重瓣,有扁形和球形,有长絮和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实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

根据花期迟早,菊花分为早菊花和晚菊花。早菊花十月至十一月开放,晚菊花十一月至来年元月开放。此外,还有五月菊、七月菊、八月菊等。

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菊花不仅供观赏,布置园林,美化环境,而且用途广泛,可以吃,可以酿酒,可以饮用,可以入药,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

菊花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人们欣赏它那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清隽高雅的神韵、沁人心脾的香气。尤其在百花纷纷枯萎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陪伴辛苦了一年的农夫,甚为可贵。它不畏寒霜欺凌的气节,也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因此,菊花成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三国时,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曾经给他的好朋友钟繇写了一封谈菊花的信,信上说派人送给你一束菊花,因为在秋天万木凋谢的时节,只有菊花绚丽多姿,茁壮地生长,可见它有天地的真气,是人们可用来延年益寿的好东西,因此送给你,供你研究长生的道理。

晋代名医陶弘景赞成人们吃菊花,并说真菊花味甜,假菊花味苦。

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常提到服菊,即吃菊花,并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的说法。

我们祖先喜爱菊,不但观赏菊花,也认识到菊花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了。

关于菊花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多。早在两千多年前,汉朝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说河南南阳郦县(今内乡县)有个叫甘谷的村子,村后山上长着许多菊花,一股山泉从山上菊花丛中流过,花瓣散落水中,水中含有菊花的清香,十分甜美。村上三十多户人家都饮用这眼泉水,一般都能活到一百三十岁左右,最低的也有八九十岁。

汉武帝时,为了长寿,宫中每到重阳节都要饮菊花酒。

菊花主要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四川等地。浙江桐乡的杭白菊和黄山脚下的黄山贡菊最为有名。产于安徽亳州的亳菊、滁州的滁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浙江德清的德菊、河南济源的怀菊都有很高的药效。

菊花品种繁多,头状花序都可以入药,味甘苦,微寒,能散风,能清热解毒。

黄山贡菊是从菊花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原产于歙县金竹岭一带,历来被当做一味重要的中药材。

清光绪年间,北京流行红眼病,光绪皇帝降旨遍求名医良药,黄山知府献上大量黄山菊花干。北京人泡服菊花干后,红眼病立即痊愈了。从此,徽菊名气大振,被称为“贡菊”。

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始办于1983年,每年举行一次,名扬海内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开封菊花种植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远在唐朝就初具规模了。唐朝诗人刘禹锡在诗中描写开封菊花说:“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北宋时,开封菊花闻名遐迩。每逢重阳佳节,不仅民间有花市和赛菊活动,而且宫内要插菊花,挂菊花灯,饮菊花酒,甚至还开菊花花会。

明清时,开封养菊、赏菊之风依然很盛。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特地绕道到开封禹王台赏菊,还留下了“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诗句,被刻在禹王台的乾隆御碑上。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封人民酷爱菊花的传统习俗更浓了。1983年,开封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决定把菊花命名为开封市“市花”,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为“菊花花会”的会期。

在历届全国菊花品种展赛中,开封参赛菊花艳压群芳,取得了四连冠的好成绩。而1999年在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菊花专项大赛中,开封参赛菊花夺得了大奖总数第一、金奖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形成了“开封菊花甲天下,开封菊花走天下”的局面,为重阳文化增光添彩,愉悦了千家万户。

(四)饮菊花酒

每逢重阳佳节,我国人民就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做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即已盛行。东晋葛洪《西京杂记》里说:“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西京杂记》还说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南朝《续齐谐记》里说:“九月九日……饮菊酒,祸可消。”

到了明清时,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药效更好了。制作时用干菊花煎汁,加曲、米酿酒,再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

菊花酒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说菊花能“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

古时的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些青翠的枝叶,掺入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加曲酿酒,于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重阳佳节时,天气凉爽,菊花盛开,片片金黄。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花酒,共赏菊花,别有一番情趣,令人心旷神怡。尤其是读书人,饮酒赏菊,吟诗唱和,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名篇。

由于重阳节要饮菊花酒,重阳节也成了祭祀酒神的酒神节。山东民俗于重阳节这天,酒坊要祭缸神,这缸神即酒神杜康。在贵州仁怀县茅台镇,每年重阳节开始投料下曲酿酒,传说九九重阳,阳气旺盛,能酿出好酒来。这时,老板在贴有“杜康先师之神位”的地方点起香烛,摆上供品,恭恭敬敬地祈求酿酒顺利。

菊花为常用中药,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及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由于产地及加工方法不同,又分为杭菊、亳菊、祁菊、贡菊、滁菊、怀菊、济菊、黄菊八大类。陶渊明在诗里说:“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菊花酒确实有祛病延年的作用,传说重阳节饮菊花酒还能辟邪祛灾。

社会在前进,人类也在不断地进步,菊花酒的制作方法也翻新了。现在,人们将干菊花去蒂后洗净晾干,泡于低度粮食酒中,一两天后就可以饮用菊花酒了。常饮菊花酒可以活血行气、抗御衰老、延年益寿;如果再向酒中加地黄、当归、枸杞,对头晕目眩、疲劳多梦有很好的疗效。

因此,菊花酒古称“长寿酒”。

重阳佳节是秋收季节,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往往积劳成疾,如能饮上菊花酒,对身体是相当有好处的。因此,劳动人民大量制作菊花酒,发明了不少配方:

配方一:甘菊花一斤,生地黄六两,枸杞子、当归各二两,糯米六斤,酒曲适量。将前四味水煎二次,取浓汁五斤备用。再将糯米用药汁一斤浸湿,沥干,蒸饭,待凉后与酒曲、药汁拌匀,装入瓦坛中发酵,味甜后,去渣即成菊花酒了。此酒能养肝明目,滋阴清热,主治肝肾不足引起的头痛、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手足震颤等症。此方引自《药酒汇编》。

配方二:菊花、生地黄、枸杞根各五斤,糯米七十斤,酒曲适量。前三味加水一百斤煮至减半,备用。糯米浸泡,沥干,蒸饭,待温后同酒曲、药汁一同拌匀,倒入菊花酒瓮密封,熟后澄清备用。此酒能壮筋骨,补精髓,清虚热,延年益寿。此方引自《太平圣惠方》。

配方三:菊花、杜仲各一斤,防风、附子、黄芪、干姜、桂心、当归、石斛各四两,紫英石、肉苁蓉各五两,萆薢、独活、钟乳粉各八两,茯苓三两,以酒七斗浸五日即可饮用。此酒主治体虚寒冷,腰背疼痛,食少羸瘦,能去风冷,补不足。此方引自《奇效良方》。

民间菊花酒配方:

配方一:将甘菊花、当归、生地黄、枸杞放入锅中,加水煎汁,用纱布过滤待用。将大米煮半熟沥干,和药汁拌匀蒸熟,再拌适量酒曲,装入瓦坛中,四周用棉花或稻草保温发酵,直到味甜即成菊花酒了。每日二次,每次三汤匙,用开水冲服。此酒可补精气不足,能明目安神,润肺生津,养神益智,令人长寿。

配方二:用枸杞子一斤、甘菊花四钱、麦冬二两、酒曲五两、糯米十五斤酿制菊花酒,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主治虚劳消瘦,腰脊疼痛,足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迎风流泪,肺燥咳嗽。

配方三:用鲜菊花一两二钱捣成汁,用黄酒一两冲服,每日二次,一次一剂,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菊花酒不但能为重阳佳节助兴,还能为辛苦一年的农夫疗疾,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五)吃重阳糕

重阳糕也称“花糕”,南北朝时就已经有了。这是重阳节的必备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

重阳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现在仍在流行。制作时,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制作而成。制作时还要加糖,点缀枣、栗、杏仁等果馕。因为“糕”与“高”同音,重阳登高吃糕,有“步步高”的寓意。

一说:重阳节这天之所以登高,本是为了避祸免灾,但有些地方是平原,没有山,又无高可登,便以吃糕代替登高,因为“糕”与“高”同音。同时,人们还在糕上插纸旗代替插茱萸,用意仍是避祸免灾。

汉朝时,宫中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的风俗。据《周礼》所载,饵用于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类似于今天的糕。“蓬”即蓬子,蒿类植物;“饵”即富于黏性的食品。蓬饵就是用蓬子掺和米粉做成的糕。汉高祖刘邦时,宫中于九月九日吃蓬饵,可见这种习俗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其实,重阳糕的源头就是秦汉时期的“蓬饵”。

宋朝时,吃重阳糕之风大盛。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因而大受人们的青睐。

古书上有好多重阳吃糕的逸事:

唐朝时,袁师德有一次重阳节到朋友家做客,主人请他吃糕时,他推辞不吃。后来,人家才知道他的父亲叫袁高,因为“糕”与“高”同音,犯了忌讳,所以他不肯吃糕。

同类推荐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一书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辽沈地区老字号的缘起、特色、掌故与传承,并对新时代辽菜菜品的研发进行了探讨。同时,该书也对辽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该书为人们读懂辽菜,并通过辽菜文化理解关东风情提供参考。
  • 金台集:维吾尔族诗人名作(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金台集:维吾尔族诗人名作(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金台集》是元代维吾尔族诗人纳新的代表作。为危素所编,纳新通过努力学习,充分掌握了汉民族文化,在文人才子云集的京师和江南,以诗文知名于世。其诗文以游览酬唱居多,亦不乏针砭时弊之作,风格清丽,不刻意雕饰。陈垣在《元西域人华化考》中对他极为推崇。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热门推荐
  • 美人骨

    美人骨

    “朕一生追逐戎马,得了天下,却靠的是你的一副残骨!”最终我得了这天下,却失了你,那我要这天下又有何用!
  • 黑司街的纸钱(上)

    黑司街的纸钱(上)

    本书为海归青年作家马大湾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英国伦敦西部郊区黑司,文弱疲懒的华人小说家明必在30岁这一年结束了短暂的婚姻,又间接结识了24岁的华人女孩梅依依。梅依依富有东方的纯真魅力和西式理念,明必对她一见钟情,狂热地迷恋上她。然而梅我行我素同时与英国绅士哈维暧昧,直到明必怒火中烧给了哈维一记重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世界改造进行时

    世界改造进行时

    把幻想变为现实,让文明不断碰撞。陈墨说:我只想让世界充满爱而已,真的,请相信我。(毒文慎入)
  • 我能召唤魔王

    我能召唤魔王

    李明重生成为了第三代魔王。魅魔妹妹想要学习新的知识召唤了李明,数百G福利一夜消失,老司机纷纷泪奔恨透了魔王。混沌之王感到无聊召唤了李明,某站突然变成了404,还让混沌之王学会了一句口头禅:你出招的样子很像练习生。财富女神想体验挥金如土的生活,DNF让她有了一万种破产的可能:“我套死你猴子的,给老娘上去……”……直到有一天,一个充满圣洁的女孩找到了李明说:“魔王大人,我想体验一下堕落的感觉。”“滚,老子这里不做月老的生意……但是嘛,你可以考虑一下我。”李明忽然变得很不正经了起来。
  • 逆道苍天

    逆道苍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仙,高高在上,屠戮众生,而凡人,仰其鼻息,沦为可笑玩物,这是一个不平等的乱世,且看季礼如何逆道苍天。
  • 残年

    残年

    上午九点钟左右,他上了一辆公交车。那趟车是通往太平路的。他当天的目的仍是去那里。不过,车才驶出几站地,距太平路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的时候,他却从车上下来了,被自己的身影牵引着朝北山广场走去。几只风筝点缀在广场上方云影稀疏的天空中,形同一只只盘旋的飞鸟。当初清除的雪都堆积在广场四周,现在大部分已经化开,水迹漫延到广场剁斧石道板上,一片湿漉。出门之前,窗外明晃晃的阳光令人感觉异常温暖。事实上,竟然是掩人耳目的假象。尤其是一步入北山广场,冷风便生硬地袭来,吹得他周身透凉,瑟瑟地缩起脖子。他小心避开地上波纹四起的积水,寻向广场中心那些放风筝的人。
  • 倾城迟暮

    倾城迟暮

    南城达奚家,北城冷家,东城澹台家,西城司徒家,四个大家族为何从不与皇族联姻?究竟有什么隐情?
  • 快穿宿主她武力爆表

    快穿宿主她武力爆表

    【这是一个系统很崩溃与宿主无奈的文】唉,玩腻了大好山河的仙尊打算玩新的世界,脑抽的动用母亲留下的东西,没想到还是个黑化系统。…系统:宿主,你看你看高冷校草,霸道总裁,星际指导人,末世魔王.....等等那么多美男任你选你确定不心动吗?唐玥:考虑考虑。某男勾起一抹笑:不用考虑,她就对我心动。系统:溜了溜了。…这绝对很亲妈!【甜的,但有时有刀子..】
  • 相女盲嫁

    相女盲嫁

    战功赫赫,意气风发的少年南予珽又一次大胜而归。在御前论功行赏的时候,他一不要封赏二不要金钱,却只要一个盲女凤濁缨。“我不要嫁给他。”凤濁缨嘴巴抿得紧紧的。“他是当今皇上的三弟,是成武王。皇上至今尚无所出,他就是以后最有可能登上王位的人,你嫁给他就相当于嫁给了天下,你为何不嫁?”“我不爱这些。”凤濁缨将头偏到一边,“我只想和我喜欢的人在一起。”后来岁月如重锤一般摧毁了所有人的生活,失去一切的他拉着凤濁缨的手说:“我现在没有地位,没有金钱,更没有未来。”“我不爱这些。”凤濁缨轻轻抚摸着他散乱的发丝,“我只想和喜欢的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