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1400000383

第383章 番外七 促膝谈正统(上)

番外七促膝谈正统(上)

范昭回想几日来与吕四娘的连番舌战,忽然道:“天意。我想,一定是天意。”吕雁梅问道:“什么天意呀?”范昭道:“咱俩的相遇,一定是天意。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其实正统什么的我根本不在意。”吕雁梅害羞得低下头,然后又抬头道:“正统之事不能儿戏,正统是天下人心所在。昔前秦王猛告诫苻坚不要伐晋,只因东晋是人们心目中的正统。苻坚不听,才有淝水之败。”范昭点点头,自嘲道:“我说怎么会败给令慈,令慈手握大明玉玺,代表汉家正统,我输给她再正常不过了。足见上天待我何其厚也。”吕雁梅道:“福份因果,冥冥之中自有天定,朝代兴衰,个人荣辱,岂非都是天定。”范昭微微皱眉道:“话说回来了,什么才是‘正统’?才是天定?”吕雁梅一笑,道:“范哥哥的样子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个典故。”范昭一愣,问道:“什么典故?”吕雁梅答道:“三国时,曹睿问黄权,天下三分,到底哪一个是正统?黄权答道,正统不正统不是我们说了算,得验证于天文,往年荧惑守心,而文帝卒,这就是验证。”范昭抱拳道:“燕姑娘家学渊源,在下佩服。”

吕雁梅莞尔,道:“你不用恭维我了,其实你说得也挺有道理的。”范昭道:“可是你娘的驳辞,我无话可说。清廷的文字狱确实为祸尤烈,就说吕家这件事情,源头在于曾静案,曾静案实为谋反案,尊祖吕公受其牵连而祸至子孙。吕公不过是著书立说,学术探讨而已。如果看了书的人做事需要写书的人负责任,那谁还敢写书?反倒是康熙一朝虽也有文字狱,但是史家认为‘文禁稍宽’,所以,清初思想大家如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不但没事,还能著书立说。吕公学说也能安然流传。大抵康熙皇帝能理解前朝遗臣遗民的心情,故而以安抚为主。”吕雁梅道:“我娘虽然痛恨雍正,但对康熙却偶有赞言。前明遗老王夫之晚年集毕生心血着史论《读通鉴论》,内有‘(对付夷狄)杀之不能为不义,诱之不能为不信’等等大忤逆之言论,康熙帝视而不见,足见其胸怀宽广,非雍正能及。”

范昭来了兴趣,详细问《读通鉴论》。吕雁梅详为解答。异史氏不一一记之,只总结如下:王夫之大约从六十九岁开始论著,至其七十三岁逝世前才完成。此书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分析历代成败兴亡,总结经验,探求历史发展规律,寻求中国复兴的大道。全书约六十余万字,分为五十卷,每卷之中以朝代为别;每代之中以帝王之号为目,共三十目;目下又分作专题;另在卷末附有叙论四篇。

最后吕雁梅道:“我娘非常赞同王夫之的一句话:‘夷狄之蹂躏中国,亦非必有固获之心,中国致之耳’。”范昭道:“原来令慈的捡漏说根源于此!”吕雁梅点点头,道:“明朝已经亡了多年,亡国原因早已有人详细总结了。清朝是不是正统,还可以争议。我娘曾提到,按照北宋欧阳修的说法,正统可以传递,也可以绝统,比如宋遥继唐的正统,而五代时就是绝统。眼下清廷是胡人,是正统还是绝统得全面仔细审视。”范昭道:“原来如此,是正统还是绝统要看是不是复兴汉学,所以文字狱就成为清廷复兴汉学的污点。满清文字狱,坏就坏在文人自己身上。”吕雁梅道:“也不能这么说吧。大抵文人总有文人情结。俗话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仁政者必不会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奸恶之徒,必会党同伐异,置之于死地而后快。满清文字狱之毒,始于庄廷鑨《明史》案,始作蛹者,其无后乎!”

范昭想起《鹿鼎记》中的双儿,遂问《明史》案来龙去脉。吕雁梅思索一下,说出一番话来。

吕雁梅细说庄廷鑨《明史》案:“明熹宗天启朝内阁首辅朱国祯受魏忠贤排挤,告病回到老家浙江乌程,编了一本《皇明史概》并刊行,未刊的稿本有《列朝诸臣传》。明亡后,浙江湖州富户庄廷鑨,是个盲人,有感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也想留下一部传世史作。但他自己并不通晓史事,于是出钱从朱国祯后人处买了史稿,并延揽江南一带有志于纂修明史的才子,补写崇祯朝和南明史事。在叙及南明史事时,仍尊奉明朝年号,不承认清朝的正统,还提到了明末建州女真的事,如直写努尔哈赤的名字,写明将李成梁杀死努尔哈赤的父祖,斥骂降清的尚可喜、耿仲明为‘尚贼’、‘耿贼’,写清军入关用了‘夷寇’等等。这部《明史辑略》刊刻后,起初无事,只因几年后几个无耻小人,想去敲诈庄家,才惹出事来。当时主事者庄廷鑨已死去多年,庄父仗着有钱买通官府将敲诈者一一顶回。不想一个叫吴之荣的小官一怒之下告到了北京。权臣鳌拜等人对此大感兴趣,颁旨严究。于是与庄氏《明史》有关连的人大祸临头。康熙二年(1663年)五月二十六日,清军在杭州城将《明史》案一干‘人犯’七十余人(为《明史》写序的、校对的,甚至卖书的、买书的、刻字印刷的以及当地官吏),在弼教坊同时或凌迟、或杖毙、或绞死。‘主犯’庄廷鑨照大逆律剖棺戮尸,另有数百人受牵连发配充军。”

范昭道:“这么说,《明史》案开了以‘逆书’索赂之恶劣先河,致使一些恶棍效法吴之荣,去挑别人书文中的纰漏,牵强附会,指为“逆书”,漫天敲诈。”吕雁梅道:“是。大儒孙奇逢所编的明史资料《甲申大难录》被人控告是纪念亡明,孙奇逢因此被押进京入狱,后被人营救出狱。更有歹徒索性自制逆书,想敲诈谁就把谁的名字列上。这要数沈天甫、夏麟奇、吕中等人胆最大、心最黑。他们刻印一本诗集,假托为陈济生所编,书中作者为大江南北名士巨室七百余名。康熙六年,沈天甫到内阁中书吴元莱家索银两千两被拒,遂将此书检举报官,经刑部审理大白真相,沈天甫四人被斩于西市。”

范昭感慨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清朝文字狱如是,明朝呢?”吕雁梅微微一怔,道:“文字狱不过是朝政者清除异己,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明朝也有文字狱,但因是汉人江山,所以,忤逆者鲜有涉及华夷言论、谋反罪名,也就不会连累家门族人。燕王朱棣登位后,杀方孝孺,令‘藏方孝孺诗文者,罪至死’。方孝孺诗文改名为《侯城集》,才得以行于后世。永乐三年十一月,庶吉士章朴家藏方孝孺诗文,被斩。与方孝孺有关的文字也不行,比如方孝孺的老师宋濂(《元史》的作者)诗集中有“送方生还宁海”,全部被删节涂墨。另外,有关建文帝及殉难诸臣的诗文一律被禁,并鼓励告密。”

范昭皱眉道:“人治社会不如法治社会甚矣。”吕雁梅微微一笑,道:“明清都有律令,如何不是法治社会?倘若执法犯法,平民百姓有冤向何处伸呀?”范昭一扶额头,道:“是。我糊涂了。”吕雁梅道:“文字狱并不限于民间,官场上也有文字狱。比如康熙五十年的文字狱《南山集》案,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检举当朝名士、翰林院编修戴名世‘妄窃文名,恃才放荡。前为诸生时,私刻文集,肆口游谈,倒置是非,语言狂悖’。康熙命刑部查处。”范昭脱口道:“都是当官的,怎地不官官相护?莫非赵申乔和戴名世有嫌隙?”吕雁梅不答,侃侃而谈。

为方便今人阅读,异史氏整理如下:

康熙五十一年,刑部上奏康熙,查实戴名世十年前刊印的一本叫《南山集偶抄》的书中“悖逆”之处有:《与余生书》一文中录有南明三王年号,并将南明与蜀汉、南宋相比,认为未可以伪朝视之。在另一文《与弟子倪生书》一文中提到清开端应为康熙元年,顺治朝不得为正统。《南山集》中尚记有以下内容“….(前明太子朱慈烺)徒步至前嘉定伯周奎家。奎,太子外祖也。是时,太子秭长公主,栖于奎家,相见掩面器。奎举家拜伏称臣。已而奎俱祸,言于官曰:‘太子不知真伪,今在臣家。奎不敢匿也’。因召群臣识之。或言为真,或言为伪,谓真者皆死。太子后杀于狱中”。

《南山集偶抄》为十年前戴名世之门人尤云鄂所刊印,南明三王年号及事迹是戴名世从方孝标一书《滇黔纪闻》处抄得。方家的与戴齐名的一个大名士方苞为此书作序。这使此案一下又牵涉到了另一大家族——安徽桐城方家。

方孝标,别号岗楼,安徽桐城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曾官弘文院侍读学士。八年后(1657年),“南闱科场案”发,因其弟方章钺卷入其中,“方章钺……俱着责40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并流徙宁古塔”。三年后,康熙即位大赫天下,方家得回故里。

康熙九年,方孝标游历了一次滇黔,回来后追记成书,名曰《滇黔纪闻》。书中记录了永历帝在滇的覆灭,南明的忠义之士、遗民的事迹,李定国北伐等史事。

刑部原拟对此案以“大逆”论处。这样戴名世将被凌迟处死,其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十六岁以上者将被立斩,十五岁以下者及女眷将发边或作功臣奴仆。为《南山集》作序者方苞等人将处绞刑。同时与此案有涉的方孝标家族也将被一并治罪。

康熙却没有对此立即处理,因为即使按《大清律》,此案也够不上“大逆”的罪名。康熙其实对此案中的所谓“悖逆”文字并不十分在意。但康熙最终还是没有放过此案,只是从轻论处。二年后,五十二年(1713)康熙下诏:戴名世立刻处斩,方孝标此时早死,被发棺“戮尸”。方孝标的儿子方登峰等,孙子方式济等,以及方家的族人方苞,方贞观、方世军等被流放黑龙江。

康熙成此冤狱原因很多。有人分析认为,《南山集》记录前明太子朱慈烺被睿亲王多尔衮以假冒太子的罪名杀死,犯了康熙忌讳。康熙亲政后,不断有反清复明志士打着朱三太子(朱慈照,实为崇祯第四子)的旗号反清复明,达十起之多。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浙江东部有一位志在反清复明的念一和尚听到朱三太子健在的消息,遂打起了朱三太子的旗号在大岚山起事。朱慈焕(早已改名王士元)闻讯,立刻带着一个儿子由浙江逃到山东,两年之后被朝廷抓获。康熙最后以假冒朱三太子罪名杀了王士元。此后,再无人打着朱三太子旗号反清复明。此事距《南山集》案发不过三年,戴名世算是撞在枪口上了。康熙冤杀王士元,导致九阳会的成立,卷四《风起云涌》叙述详细,不再赘记。至于《南山集》案中的一些人后来的命运,可参看注解,并非后人想象中的那么悲惨。

那么,戴名世和赵申乔有何嫌隙?据《清史稿》记载,戴名世自三十四岁后即游历“燕、赵、齐、鲁、河、洛、吴、越之间”,效太史公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所为,大约从此时戴名世就有“(康熙)方宽文字之禁,欲成一代之(明)史”(其着《孓遗录》)。游历期间,戴名世文名满天下。戴名世才华横溢,免不了有些恃才傲物,得罪了一些贵人。或许戴名世早年对清有低触情绪,但后来天下太平,国家日盛,逐渐认同满清。戴名世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从苏州进北京,考中举人。四十八年(1709)参加会试,中第一名贡士,殿试获一甲第二名进士(俗称榜眼),被授翰林编修,参与编篡明史。本来,以戴名世的文名及会试第一,戴名世理所当然会成为今科状元,却不料状元竟为一无名小子赵诏熊所得。赵诏熊就是后来首告戴名世的赵申乔之子。于是,朝中有些清议,认为赵申乔可能作了手脚。平心而论,此事更可能是康熙有意为之,因为状元都是钦点,以康熙之精明,赵申乔不可能操弄他;且赵申乔是个清官、能吏,颇有操守,未必肯冒险行此无耻之事。可能是戴名世一向狂名在外,康熙有意治其傲气耳。故而,赵、戴结怨在所难免。

范昭不懂,道:“王士元为什么要承认自己是朱三太子朱慈焕?他全盘否认,推个一干二凈,不就没事了吗?”吕雁梅道:“个中详细外人难知。王士元之案,流传中也只得大概。”范昭道:“这么说,康熙成《南山集》文字狱,与负王士元一家的原因一样,为的是宁天下人?”吕雁梅点点头,道:“康熙两年后才给此案定罪,足见其用心良苦。”范昭叹道:“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做皇帝的,也有难以自己的时候啊。”吕雁梅道:“是。康熙虽然冤杀戴名世,于律法也不算太过,毕竟戴名世在其文集中承认南明,否认顺治朝,这对承接汉文化、注重皇室正统传承的满清皇室是一大挑衅。戴名世出生于顺治十年,并非前朝遗民,实为清朝翰林,康熙处死他,也能说过去。”范昭一怔,道:“是呀,如果他自认明朝遗民可就麻烦了,中国历朝历代的,谁的祖先不是从前朝过来的,按这个理还怎么确定?”吕雁梅笑道:“没什么不好确定的。文化传承、历史人物、家庭血统、社会地位本来就是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概念,不能简单混为一谈。一朝天子一朝臣,世间常态。民养君,君事民;臣食君禄,臣尽忠心。”范昭突然一笑,道:“当官的屁股决定脑袋,原来古人也讲这个。”

九觉道长瞅了吕雁梅一眼,道:“你这个准剑仙,不简单哪。看来,今后贫道可以不和范昭见面了。”

注:方苞(1668~1749)字风九,一字灵皋,号望溪,桐城派创始人。32岁参加江南乡试中举,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中进士第四,因母病,未参加殿试。五十年,因《南山集》案牵连入狱两年,后经李光地营救免死,编入汉军旗籍管制,以白衣平民入南书房,后移养蒙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充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元年(1723)赦还原藉。九年,授左右允,次年迁待讲学士,十一年,迁内阁学士、礼部待郎,充《一统志》总裁。乾隆元年(1736)充《三礼义疏》副总裁,七年,因病辞归,赐翰林院待讲衔。治经以宋儒为宗,尤致力于《春秋》、《三礼》。论文提倡“义法”,认为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以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后桐城派的文论,以此为纲领加以补充发展。着有《周官集注》、《周官辩》、《周官析疑》、《考工记析疑》、《仪礼析疑》、《丧礼或问》、《礼记析疑》、《左传义法举要》、《春秋通论》、《春秋直解》、《春秋比事目录》、《离骚正义》、《方苞文集》等。

方观承(1698~1768)字遐谷,号问亭,又号宜田。清治水与植棉专家。式济子。少年因《南山集》案牵连,祖父、父亲被流放黑龙江,他与兄观象寄居于江宁清凉山僧寺。因书法被平郡王福彭赏识,任症郡王记室。清雍正十年(1732)随福彭征准噶尔,十三年,补内阁中书。乾隆二年(1737)充军机处章京,累迁吏部郎中。七年,授直隶清河道,后历任按察使、布政使、山东巡抚、浙江巡抚、直隶总督。二十年,加太子太保,署陕甘总督。闪年仍任直隶总督。总督直隶20年,重视治水、兴修水利以及棉花生产,先后治理永定河方略数下疏,延赵一清、戴震辑《直隶河渠书》130余卷。三十年,绘制《棉花图》(又名《木棉图说》)16 幅进呈乾隆,系统地说明从种植到制成棉布的过程,总结了每个生产程序的生产经验,并在当地推行。病卒后,谥恪敏。蓍有《述本堂诗集十八种》、《述本堂诗续集》、《薇香集》、《燕香集》、《问亭集》,另与秦惠田同撰《五礼通考》。

同类推荐
  • 经验与教训:中国历史人物的成败

    经验与教训:中国历史人物的成败

    读史使人明智。因为,知己者明,知人者智,知世者通。中国历史人物的是非和成败虽然都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我们依然在谈论着他们,是他们人生的方法和经验,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视野。
  •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特种兵在古代

    特种兵在古代

    一个从没有失败过的特种兵,阴差阳错地来到了古代。过人的技术,冷漠的性格,让他在新的时代成为无可替代的万人迷...
  • 四方凌云志

    四方凌云志

    男儿当展凌云志,一步青云踏四方!一封书信引动天下风云,沉寂多年的宝木王朝,终于迎来了这乱世的到来。追溯过往的道门道子,守国平乱的年轻将军,霸刀镇世的铁血刀客,在宿命的安排下相遇。三种不同的选择,三条不同的道路。苍茫乱世,谁能勾勒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壮阔四方?
  • 大明帝国之再起

    大明帝国之再起

    君非君,臣非臣,千乘万骑漫胡尘。大明王朝已经到了危若累卵的时候,关外有凶残的建虏环伺,盘踞辽东,关内的士大夫们却依旧歌舞升平,醉生梦死,朝堂上党争依旧没有停歇,甚至越演越烈。崇祯皇帝朱由检望着这满目疮痍的乱世,手持三尺之剑,决心重塑一个崭新的大明王朝。故事从崇祯二年的冬天开始......
热门推荐
  • 韶华尽负薄情欢

    韶华尽负薄情欢

    白茗从未想过,她与沈修竹数年的相依为命竟比不过许挽婉的一句话!于是,她为她的傻赔进了一切……孩子死了,双手残了,被逼的跳崖寻死!而她深爱的沈修竹呢?亲手了结儿子的命,废了自己的武功和双手,拿自己给她挡剑!本以为这一世就这么结束了,却不曾想老天垂怜,就让自己捡了条命,既是如此,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就一定要付出代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您有一封邮件,请查收

    您有一封邮件,请查收

    女友离弃、父亲病重、朋友背叛、惨遭陷害、工作丢失、负债累累。谁知,这不是砸死赵阳的最后一根稻草。被查出晚期癌症仅剩7天的他,在面对车流穿行的马路时有人将他送向弥留......“你是否愿意完成一份差事?”“可我只有7天。”“如果报酬是帮你解决所有困境。交换这七天,你是否愿意?”赵阳在犹豫,而你们是否愿意......
  • 邪王丑妃

    邪王丑妃

    传闻,笛丞相千金,奇丑无比,花痴成性,不知羞耻,见到帅哥就会飞奔而上…传闻,这名丑女,深受皇后疼爱,在适婚年龄,皇后要赐婚,却被不少于十个男人拒绝,最后,皇后被迫放弃…传闻,这名一无是处,琴棋书画,女红舞蹈,样样不通的丑女,只会拉着自己丞相爹爹的衣裤到处招摇,专门欺负楚楚可怜比她漂亮百倍的姑娘,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出于妒忌,妒忌别人比自己长得更美…当然,这只是传闻…一切未经证实!却已闻遍全国,甚至远播他国…这名丑女早已丑名在外,听其名,足以让人奔离四方…但是,有谁知道,这会只是一个表象,是聪明的大小姐为了瞒骗那些肤浅的人的表象…从来只会按自己心意行事,从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直奉行自己改编的名言: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但是,光芒又怎会轻易被遮掩,无论保密工作做得有多好,终究还是会有人发现!可,为什么发现她的秘密的人越来越多,追逐着她的妖孽美男一个比一个帅,一个比一个强势?可怜她小女子一名,难道好不容易接受了自己穿越的这个事实,决定过些逍遥人生的生活都这般艰难!片段一:金銮殿上,一个女人傲世而立,身上散发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质,此时的她无论是身姿还是气势,都足以让男人拜服,只是转眼看上她的满布雀斑且有一个胎记大大地印着的脸上是,大家便再次选择了望向别的地方,毕竟谁也不想被这丑八怪污了自己的眼睛!不过,殿上左上方的位置上,一道意味繁深的眼光却是丝毫没有避讳,直直看向了她…“小女子实在配不上绝王爷,而且,小女子希望自己的婚事能自己做主,这也是皇上欠小女子的一个承诺,现在便请皇上兑现…”语句是何其谦卑,只是这话说出来却让人听不出一丝的谦卑,而更有着决断…对着皇上,也能如此高傲地说出一个“欠”字,这是史前第一人!而且还是女子,这更让人感到意外…片段二:“本王要的就是她!”大殿上,妖孽般绝美的男人的一句话,便让全场震惊,大家都纷纷望向男人那修长而白皙的手指指向的方向…不过还好,她的身边还有两个小姐,一个清秀羞涩,一个妩媚动人,而最中间的那位,还是不要看的好,毕竟邪王根本不可能选上那个丑女,除非邪王瞎了…“奴家参见邪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落日传说

    落日传说

    神秘的宿命之镜,晶莹的镜子城堡。到游乐园游玩的女孩易沐悠,开启了她命运中的第一个转折。被妖魔缠身的她为了得到他们的保护,不得已定下契约,穿梭于各个时空,收集镜子碎片。安静悲伤的赛修,腹黑的迪洛斯,神秘的痕,头脑简单的凯弥尔。一个个原本离她生命很遥远的少年就这样悄悄走入了她本该平凡的生活。历史、神话、传说。她在这些或存在、或消亡的历史中穿梭,邂逅着一个个未曾被史书记下的故事。
  • 混沌灭世决

    混沌灭世决

    落魄书生,惨遭穿越,初来乍到,得人传承。灭世绝学,共进五层,层层致命,层层盖世。混沌大陆,一切未知,修仙之路,困难重重。塑造仙源,蓄气练气,我欲修仙,法力无边。
  • 追忆那份美

    追忆那份美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追求,每个人心底深处都会封存一些无法忘记的那份美,本书男主偶然进入一个小学同学群,在群里因一个名字勾起回忆,通过现代科学实验未完成的梦幻时光机梦回学校,试图追求那份美好时刻,也在追寻那份爱!追溯心中“挚爱”将会如何!我们继续观看随手记《追忆那份美》
  • 别让学习折磨你

    别让学习折磨你

    书中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介绍了12个优质的学习观念,通过获得正确的学习观念,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走出对待学习的误区,学生朋友才会发现学习中的乐趣,从而爱上学习。书中附有古今中外名人关于学习读书的名言,希望青少年朋友能从中获得一些鼓励和启迪。还附有名人的学习读书心法,希望你从中能学到一些方法和观念,开启你的学习新纪元。
  • 民国老好人

    民国老好人

    重生民国,有什么好处吗?有,就是换了一个活法,换了一种人生,活出自己。
  • 云之阙

    云之阙

    一场不动声色的暗流正在进行,云瑾究竟是布局人,还是千丝偶?盛世繁华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黑暗,他,又会怎样选择呢?昔日的爱人,无尽的孤独,这千年的等待,终是,乱了这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