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6400000032

第32章 间谍风波:历史上美国与俄罗斯的间谍战(1)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是战争指挥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对对手的情况有准确而清晰的认识,从而进行分析和判断,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中,“间谍战”十分盛行,其规模和手段几乎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各国纷纷建立情报机构来获取情报,辅助战争。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英国的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苏联的克格勃,以色列的摩萨德等均是世界上有名的情报机构。这些情报机构为自己所属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一度救自己的国家于危亡之中。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争夺最为激烈。两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采用谍战来获得情报,以获取争夺战的胜利。因此,美苏两国涌现出了一大批的间谍与反间谍案例,其间的谍战之惊心动魄让人难以想象。“间谍战”并不是战争年代的专利,即使是在和平年代,这些谍影都重重闪现。

由此可言,谍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安娜·查普曼:后冷战时代的“快乐间谍”

自古以来,英雄救美造就了一段又一段的传世佳话。美女配英雄似乎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完美配对。而现今社会,美女不一定要靠英雄来拯救,甚至也可以拯救英雄。

美国前中情局分析师斯诺登曝光了美国的“棱镜计划”,遭到了美国的强力追捕,开始了他在世界范围内的逃亡。虽然他向二十多个国家提出避难申请,但至今仍少有国家做出正面回应。就在斯诺登的去向成谜之际,俄罗斯美女特工安娜·查普曼在推特上公开向斯诺登示爱。2013年7月4日凌晨,31岁的查普曼在自己的推特(国外的即时通讯软件,类似于中国的微博)上用英文写道:“斯诺登,你愿意娶我吗?”这样的一条推特势必引起广泛关注。且不论安娜发出的这条求婚信息的动机如何,是希望从斯诺登身上获取重要的情报还是真心的美女救英雄?抑或是普京策划的“美人计”?在这个敏感时期,作为曾经备受关注的俄罗斯美女安娜·查普曼,必然会将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2010年6月28日,美国联邦调查局破获了一支11人的俄罗斯间谍团,他们表面上都是普通的美国中产阶级,有的是基金经理人,有的是媒体作家,有的是企业家,有的是交际花。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这位外表美艳、身材火辣,美貌与智慧并存的经济学硕士安娜·查普曼。

安娜·查普曼,原真实姓氏是“库斯琴科”,结婚后,将原来的姓氏改成了“查普曼”——她的英国丈夫的姓氏。安娜于1982年2月出生于乌克兰,父亲瓦西里·谢库诺夫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名高官,母亲叫艾琳。安娜虽出生于乌克兰,但她与父母一直居住在伏尔加格勒市,后来进入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主攻经济学位,并最后取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一向自信的安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成为了一名俄罗斯女企业家。2004年,她离开了俄罗斯,开始在世界各地游历。

安娜从事过多种工作,并有很长一段时间居住在英国伦敦,一直居住到2006年。在英国期间,安娜表示曾做过“导航者”公司的市场经理和巴克莱银行的投资银行家。但是,伦敦巴克莱银行否定了安娜在本行工作过的说法。同时,在这段时间里,安娜嫁给了一名英国男子,并随了丈夫“查普曼”的姓氏。结婚后不久,安娜与丈夫一起离开了伦敦,去了美国纽约。两人在纽约金融区购买了一套公寓。来到纽约后,安娜组建了一个房地产在线交易网站,开始通过网络进行房地产交易。安娜性格开朗,在网络上结识了许多好友。她游历过许多地方,喜欢将自己旅游时拍的照片上传到Facebook上与朋友分享,展现她生活的多姿多彩。

安娜的履历所展现出来的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任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位漂亮自信,穿着时髦的女人,会是一名特工。就如同安娜在网上认识的一位好友所说的:“安娜喜欢与那些成功的企业家谈论他们经商和旅游的经历,没有人会想到她竟然会是一名俄罗斯间谍。”

据FBI透露,这位拥有美艳外表的安娜是十分优秀的特工,她在执行任务时十分的沉着老练,从未出过任何差错,甚至她的间谍行动就像间谍小说里的一样刺激、神秘。根据FBI的调查,安娜和其他人接头的地方一般是安排在书店或者是咖啡馆,而为了掩人耳目,接头时他们一般不进行直接接触,通常都是使用笔记本电脑,把机密暗中传输给对方,所以他们的行动一向都是神不知鬼不觉的。一次,安娜走进一家咖啡馆,坐在靠街边的临窗座位上上网,约10分钟后,另一位俄罗斯情报员开着一辆小货车从咖啡馆旁边经过,当距离足够近时,安娜立刻通过网络与接头人员交换情报。他们的行动竟是如此让人难以察觉。

事实上,从2010年1月份开始,FBI就秘密监视着安娜的行动,一直持续到6月底才掌握充分证据,将安娜正式逮捕。FBI说,这半年内,安娜通常是在星期三准时前往书店或者咖啡馆与其他俄罗斯情报人员进行接头,十分有规律。FBI曾多次行动想要掌握安娜间谍的证据,但是都被机警的安娜给逃开了。由此,FBI得出结论:“安娜·查普曼是一名接受过高度情报工作训练的特工人员。”同年6月,老谋深算的安娜最终敌不过强大的FBI组织,落入了他们所设下的圈套之中。

6月26日,下午4点半左右,由FBI特工假扮的俄罗斯驻美领事馆的俄罗斯官员与安娜·查普曼在纽约曼哈顿中心的一家餐厅里进行了面对面的接头,而非以往的电脑传输。在对过暗语之后,假扮俄罗斯官员的FBI得到了安娜的信任,他将一本假护照交予安娜,并要求她将这本护照交给另外一位间谍,安娜利落地答应了。两人确定了一下接头暗语,对方会问:“去年我们是否在加州见过面?”安娜则回答:“没有,我想我们应该是在汉普顿见过面,对吗?”在与“官员”接过头之后,FBI继续追踪着安娜的行踪。他们通过跟踪发现,安娜为了避开美国当局的监视,随后就用假地址和假名买了一部手机。不知是机警的安娜察觉到了什么还是有人提醒,最终安娜并没有进行这次任务。但是她的另一位间谍同党却陷入了FBI的圈套之中,被FBI探员抓获。因为联邦调查局已获得充分、确凿的证据,6月27日晚7点38分,安娜被正式逮捕。7月,安娜·查普曼等人被美国驱逐出境,返回俄罗斯,受到了英雄式的欢迎,并获得了由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颁发的国家最高荣誉勋章,而安娜是为数不多获得这项荣誉的年轻人。

间谍,广义上来说,指的是从事秘密侦探工作的人,从对手或者敌方刺探、窃取机密情报,从而进行破坏活动,有利于其所效力的一方。在普通人的认识里,间谍是十分隐秘的,他们从事着非法的情报工作,窃取国家的机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间谍是贬义词。我们从电影里面获得的间谍形象是:从事间谍工作的人,做事情总是神神秘秘,躲躲藏藏,穿着一袭黑色的大衣,戴着墨镜,不轻易露出脸,经常于夜晚出现在各个神秘的领域,监视着某个重要人物,以获取有价值的情报;他们是永远处于黑暗中的,一旦被捕,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他们对其窃取情报的国家来说是破坏分子,但是对于他们所效力的国家来说是功臣。

但是,从2010年美国FBI破获的11人的俄罗斯间谍网中,我们发现,事情似乎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不堪,这些由俄国派往美国的间谍的生活简直是快乐的,而且是乐不思蜀的。

这十多位间谍不同于以往的“沉睡者”。“沉睡者”一般在敌国潜伏多年,一直要谨记自己的暗语和任务,等待着有一天,“祖国”接头人用暗语唤醒他们,然后他们抛弃所拥有的一切,誓死为祖国效力。而这十多位从后冷战年代里派遣出来的间谍,甚至可以称作是“快乐间谍”——他们一般都是在90年代中后期被俄国派遣出来的,当时苏联刚刚瓦解,俄罗斯国内可以说是“民不聊生”,而他们却持着新的身份、带着高的薪资,来到在当时如同天堂般的美国,在适应了美国的生活与成功掩饰了自己的身份以后,他们就如同美国的中产阶级,融入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后,他们剩下的似乎就只有享受了。

在FBI破获的11人俄罗斯间谍中,有企业家,有作家,有房产经纪人……他们多是美国的中产阶级,生活快乐。其中一对落网的夫妻间谍辛西娅和理查德·墨菲,住在新泽西州克莱尔的一座两层高的民居中,而间谍谢缅科是一位30岁左右的“型男”,开着一辆平治S500房车,有一个金发女朋友,能够说俄、英、西、中四国语言,在旅行社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帮助华人和西班牙人安排旅游行程。而我们文中的女主角,安娜·查普曼,在曼哈顿的商业区拥有一套公寓,总值两百万美元,从事网络房产经纪工作,是个不折不扣的美国中产阶级。另外,容颜美艳的安娜经常出席曼哈顿的名流聚会,认识了很多贵族名流,而安娜也利用自己的魅力,扩张了丰富的人脉关系。同时,这也为她搜集美国政府的敏感情报提供了有利条件。

“快乐间谍”就像是一位公司职员一样,把能够报销的支出都报销,所有的支出都戴上了工作的帽子,比如,为了掩护工作旅行,2000美元;教育费用4000美元。甚至有间谍要求报销购买房子的费用,上级认为此与任务无关,否决了。但“快乐间谍”理直气壮地说,解决了房子问题,才能在此立足,融入本地获得情报。

“快乐间谍”避过了本国的慌乱时期,在美国过着安乐富裕的生活,即使被捕,最差的结果就是被遣送回国。所以,用快乐来形容他们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2金唇窃听器安装事件,美国国徽向苏发情报

美国同俄罗斯之间的争战由来已久,在20世纪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美苏(俄)两国关系时好时坏,从“二战”时期的盟友到冷战时期的对手,再从冷战结束初期的蜜月之旅到目前既合作又对抗的关系,美苏(俄)两国每一次的关系变化都与世界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这复杂的国际关系中,间谍活动一直都是公开的秘密。随后,苏联解体,世界两大对立格局土崩瓦解,敌人的概念渐渐模糊,间谍活动依然没有停止,但是,现今的间谍活动与冷战时期的间谍活动已有了天差地别,而“快乐间谍”的出现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此外,现在的间谍活动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单纯,否则就不会发生斯诺登爆出美国大规模的监听其同盟国的事件。

日新月异的高新科技,为间谍活动提供了便利,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监听设备得到广泛的运用。小说、电影里的间谍活动情结已经不再出现,让人始终无法忘怀的经典的007黄金间谍时代也已经逝去,取而代之的是符合现代间谍的行动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变化,间谍史上的经典监听事件都始终留在人们的心里。

回顾美苏(俄)百年来的历史关系,时而合作,时而对立,不论是在合作时期还是在对立时期,这两个超级大国都没有停止过他们对对方的监听工作,其间也发生过无数次令人惊心动魄的间谍战。其中最让人们铭记的是,1945年到1953年,苏联对美国驻苏大使馆实施的代号为“自白”的间谍活动,又被称为“金唇行动”。

1933年11月16日,美国和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苏联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开始了对美国驻苏大使馆的监视与监听,并且再也没有停止过。

为了对美国驻苏大使馆的内情有更加细致具体的了解,苏联克格勃使用了“美人计”,他们派遣了许多克格勃的美女特工进入美国使馆,以刺探内情。这些女特工们假扮成芭蕾舞演员,凭着她们的美貌与智慧,成功地进入美国使馆,并进入了美国外交官们的卧室,同时,那些守卫大使馆的女兵也频频地向热情的美国士兵暗送秋波,那些美国士兵终敌不过美女们的柔情攻势,被苏联女兵“俘获”。这些进入美国大使馆的女特工们收获颇丰,经过她们的侦查,了解到美国大使馆的“心脏”之处在大楼的顶层,大使办公室、会议室、密报室、武官处等重要部门都设于此。

1943年,反***战争进入后期,为了早日打败德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晤,三大盟国首脑商讨开辟第二战场,共同抗击敌人,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史称“德黑兰会议”。会议结束后,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立即命令当时克格勃的领导人贝利亚不惜一切代价和手段监听美国大使阿维列拉·哈里曼的办公室。随后,贝利亚率领克格勃的高参日夜苦思冥想如何窃听美国使馆的“要害”部位,设计窃听活动的方案。

为了实施他们的窃听行动,克格勃专门研制了一种针对美国使馆的窃听设备。同年12月,这种窃听设备成功通过检验,它的设计与功效令人惊叹。这种专为窃听美国使馆研制的设备,名为“金唇”,因此,此次行动被命名为“金唇行动”。

“金唇”窃听器外表小巧,形同蝌蚪,极容易被隐藏,而且这种窃听器不需要外来电源,也不需要电池,因此它不可能被当时的任何反窃听设备捕捉到信号,而且它的工作寿命也可以无限制的延长。另外,“金唇”可以接收300m内大耗电量振荡器所发射出的微波脉冲。“金唇”窃听器的制作在当时来说,绝对是当时窃听器世界的巅峰之作。它的出现给代号为“自白”的间谍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为了将这些窃听器安装到美国大使馆,克格勃的特工们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们把美国大使馆对面的一栋居民楼的居民全部替换成克格勃的工作人员,并将蓄电池和微波振荡器安装在居民楼的楼顶。每到星期天,那些假扮成家庭主妇的女特工们就在阳台上晒被子,和抖落被子上的灰尘,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灰尘一样的蝌蚪窃听器抖落进美国大使馆内。

接下来,克格勃要做的就是将这种窃听器安装到美国大使的办公室,但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进入美国大使阿维列拉·哈里曼的办公室也比想象中的更加困难。为了实施他们的计划,克格勃的特工们可谓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机——他们策划了一起火灾,打算让那些装扮成消防人员的特工们进入大使哈里曼的办公室,但是最终没有成功。

同类推荐
  • 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与理论武装

    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与理论武装

    重视理论创新,推动理论武装,加强思想建设,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本书共八章,主要围绕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呈现新面貌、充分发挥思想建设的基础性作用、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推动全党来一个大学习等方面展开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的推进历程和实践走向,内容丰富、主题鲜明、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针对性,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启发、巨大激励,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比较与鉴别: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思潮流派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比较与鉴别: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思潮流派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本书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研究了五四时期对中国影响较大的新村主义、基尔特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四大社会主义思潮。
  •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导读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导读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导读》系我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中的一种,第一辑10种出版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青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关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及性质的政治著作。本书以原著为蓝本,对原著的写作背景与出版过程、主要内容、主要概念、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进行系统解读,对中国社会古今发展历程以及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全面介绍,从而帮助读者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 改革热点大聚焦

    改革热点大聚焦

    本书聚焦供给侧改革、简政放权、科技体制改革等十个领域的重要改革,以新华社公开播发的系列稿件为基础,分类整理汇编而成。为使本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编者还为每个专题配设了图片图表,并对其中个专家观点、媒体精彩评论等内容进行了专门设计。全书图文并茂,权威客观,适合作为广大时政爱好者的参考读本。
热门推荐
  • 简单与简爱

    简单与简爱

    细水长流的青春与成长,在人言可畏的年代,抑或在喷子泛滥的当下,痛并快乐是人物迭代更新的必备要素。
  • 我刷的深渊很有问题

    我刷的深渊很有问题

    穿越到了某个尴尬的年代本应该是一件好事,而带着坑肝坑钱的深渊派对也是个好事,只不过……某白衣剑客:此剑乃寒铁……你那是什么剑?什么?光剑?某峡谷adc:啊,背后五把剑,一定是新的父亲……什么?辅助?!某红眼病少年:原来如此,是生产力不足和分配不均导致了乱世啊。人家的深渊派对是去打深渊恶魔,但是李珂的深渊派对则是去一些只存在于幻想的世界。并且,将他所在的这个异世界搞得一塌糊涂。
  • 恋小雨之恋氏雨帝

    恋小雨之恋氏雨帝

    三即为多,情看缘,你看我,生生世世,缘起缘灭。最后也只有默默地离开,一切都是天注定,冥冥之中都必有联系,生者向往自由,死者则向往生。让我一起看看这缘起缘灭的故事吧……
  • 诸天杀戮商城

    诸天杀戮商城

    手机上多出神秘app,能够购买源自于不同位面的神器,更能凭此穿梭诸天万界!昔日杀伐大将,重生蹉跎多年,一朝惊醒,手握杀戮商城app,穿梭无尽世界,于尸山血海中崛起为王!
  • 我的厄运男友

    我的厄运男友

    看尽世上所有人的运气的陶贝贝根本没有料到。怎么会有这种人。恶运不断,麻烦不断?而且好死不死赖上她,不放手?
  • 霍格沃茨与白凤凰传说

    霍格沃茨与白凤凰传说

    一位来自东方的男孩来到霍格沃茨,开始了一段奇幻的魔法旅程,他在奥利凡德魔杖店里拿起了传说中的白魔杖,获得了白凤凰的力量,从此以后哈利波特不再是唯一,霍格沃茨有两个话题人物,一个人唯一活下来的男孩,另一个是唯一拿起白魔杖的男孩。
  • 过度色

    过度色

    讲述了画家任润贤,在文革中遭遇不应有的罪责。评反后重新走了工作岗位,以追求“色”为主要的方式来弥补曾经遭遇的损失,引起包括同情敌械斗等等荒唐之事,最后的人生灰暗。故事引人入胜,起伏跌宕。让你对人生产生更多的思考。
  • 重生之校花王者保镖

    重生之校花王者保镖

    柳逸重生了,不小心成为大小姐的保镖,而都市中居然还有修炼者……
  • 这个老太婆25岁

    这个老太婆25岁

    赤发女巫,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字。有人说她是专门噬食人类灵魂邪恶女巫,也有人说她是普渡众生的神。既给别人带来希望,又亲手摧毁别人生命。白天是七十多岁老太婆,晚上是二十五妙龄女子。诡异女人身上藏有太多不可告人秘密。阴森、恐怖,亦正亦邪,谁来界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