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9500000059

第59章 东幸南顾(2)

这年,王尔烈、和珅、阿桂、于敏中、刘墉随乾隆护驾,西巡甘肃和新疆。这是在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后,这是在乾隆的爱妃香妃死去后,他为了纪慰,这才带领文臣武将西巡。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初,乾隆一行来到甘肃地界。这时,只听来自甘肃前方军报的情况,每次都提到因雨多阻止进兵的情形。这事,使乾隆回想到过去甘肃连年奏报干旱,灾情严重,多有赈济诸事,遂起疑心。于是,立即停止游历,命令王尔烈、阿桂等仔细访查办理,看赈济有疏漏否。

阿桂,系阿克敦子,字广廷,号云崖,乾隆时举乡试,初以荫入官,旋补兵部主事。历官经理日讲起居注官、武英殿大学士管吏部刑部事、翰林院掌院学士,加太子太保衔。他平生中,定伊犁,讨缅甸,平大小金川,皆有功,封诚勇公。谥号文成。

此次西巡时,阿桂正在武英殿大学士管吏部刑部事任上。王尔烈正值陕西道监察御史卸任准备另行供职不久,对于甘陕一带情况颇为了解。正因如此,乾隆本次西巡,亦让他作随从。此时,乾隆发现甘肃疑点,便令阿桂、王尔烈以钦差大臣名义进行经理查办。

阿桂、王尔烈办事干练精明,很快查出事实真相,发现重责都在王亶望身上,并干系到有关官员计102人之多。

事情是这样的: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四月,乾隆下发谕旨,批准陕甘总督勒尔谨在甘肃执行捐监集粮以度荒年的请求,并将浙江布政使王亶望调任甘肃布政使,主持捐监一事。

所谓捐监,就是用钱粮购买监生学衔,以之做进身之阶,以抬高自己身价。

当时,甘肃是全国有名的贫穷省份之一,时有灾荒发生,户部每年都要拿出部分粮食赈灾。这部分粮食若由国库拨给,负担甚重。若通过捐监,每人交上几十石粮食,既使其人能得到所捐之监生学衔,又能筹集上数量可观的粮食。遇有灾情,进行赈济,于国于民都有好处。同时,甘肃过去也曾搞过捐监。因此,这一义举很快得到于敏中的批准。

于敏中,江苏金坛(今金山县)人。字叔子,一字重棠,乾隆年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编修,历经任日讲起居法官、文华殿大学士管户部事、翰林院掌院学士、文渊阁馆阁事、世袭一等轻车都尉,加太子太保。他天资过人,才识勤练,博学广识,尤熟习掌故。曾参与平定大小金川事。廷议多出其手。卒谥号文襄,著有《临清纪略》。

对于甘肃捐监事宜,乾隆本人也赞同。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引出一起震惊全国的侵吞国家赈灾粮食的案件。

王亶望领旨赴甘肃任后的第六个月,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七月,王上奏疏曰:所收捐的甘肃安西州、肃州及口内各属,到九月底止,共捐监生19 017名,收各色粮食827 500石。

乾隆是个精明天子。他凭借执政经验,认定有“四不可解”:一是甘肃既贫,如何在短时间内能有这样多人捐监;二是甘肃历年多灾,何以有如此多余粮供捐监用;三是仅半年就收粮80余万石,若沿及数年,当何处去放,为何不提及增仓;四是粮食毕竟出自民间,集粮如此之多是否有利?

乾隆有此疑心后,即谕令勒尔谨回答。

结果,勒尔谨按照王亶望所想好的圈点,多加诡辩,终于使乾隆未能即刻找出破绽,只好暂时放下。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五月,王亶望升任浙江巡抚。他在甘肃任上不到三年,即收捐监粮食六百多万石。

这次,经阿桂、王尔烈访查,真相大白。所谓甘肃收捐监粮食六百余万石事,纯属乌有,为纸上谈兵,实际上并未收粮食,而是折收银两。真相大白后,乾隆谕令接替王亶望而现任甘肃布政使的王廷赞呈报监粮折银收纳实情。王廷赞奏称:本人到任后,原不许以粮折银,但无人捐报,只好按此办理,每名监生交银五十五两。这又是一次诈骗圣上的行径。经阿桂、王尔烈查处,很快查出王亶望、王廷赞等在甘肃将监粮折收银两、冒销赈粮实情。其作弊手法非常简单,即将捐监粮数折成银两,再以因灾赈济名义冒销,这样其银两便落于王亶望等官员手中了。

此时,王亶望因父过世,正在家中丁忧守丧。乾隆按阿桂、王尔烈所查结果,谕令闽浙总督兼管浙江巡抚的陈辉祖,查询王亶望,事情很快弄清,王亶望等亦供认不讳。

于是,乾隆决定大开杀戒。同年七月三十日,将王亶望就地正法,令勒尔谨自尽,将王廷赞绞监候。到本年十月,陆续正法的甘肃官员有56名,发遣流放的甘肃官员46名。

然而,此案并未完结。

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陈辉祖,竟丧心病狂,在负责查抄王亶望家资时,采用以银换金、隐藏珠玉等手段,将所搜部分赃物窃为己有。

乾隆闻知后,即行查清,即令陈辉祖自尽。在处理此案过程中,乾隆深感王尔烈的精明和忠正。然而,王尔烈却说道:

“此非微臣力所为,而是圣上神明。”

“如何有此说?”

王尔烈说道:

“前时,有贵妃的弟弟高恒,在两淮盐政任上,凭职权之便,贪污白银三万二千两,被圣上处斩。又十年后,高恒之子、叶尔羌办事大臣高朴,因在叶尔羌勒索回民、贪污银两,又被处死。这事,可以说是圣上大义灭亲。如无此,哪有今日的清明?”

“那么说来,此事今后当坚持下去?”

“政清则国固,法正则民顺,自当效之。”

乾隆听了,大为感动,说道:

“爱卿,不仅是太子之师,也是朕之师也。看来‘老主同场少主师’之说,确大为准当也。”

果然,此事后,因贪污案件,乾隆曾先后处决山东巡抚国泰、江西巡抚郝硕、闽浙总督何提纳、福建巡抚浦霖、浙江巡抚福崧等。这样一来,全国震惊,贪弊事遂大减,呈一时清明。

甘肃捐监贪污银两案刚刚结束,人们的心境似乎平静了些,于是便恢复了正常的巡游。

途中,乾隆心境还是系在甘肃案子上,脸略呈不悦状。和珅一直在乾隆面前应酬,善解人意,便想讨乾隆喜欢,以求快活一下。

可是,以什么为话题呢?偏巧,前面逢上一座高山,高山前面有株枯树,长的样子像个晃杆。于是,他对身边的王尔烈说道:

“王大人,你看那树那山,直挺挺的,既高又大。离远看,还真与你的个头差不多。”

王尔烈生得身材魁梧,个头高大,很有关东人的相貌。他听了和珅的话后,知道他这是有意要讽刺戏弄自己,但他没有出声,打算听一听他的话音。

不料,和珅见了,以为王尔烈没有察觉,便转身对刘墉说道:

“刘大人,你看王大人的个头像何?”

刘墉很是知道和珅的用意,也想调解一下气氛,引乾隆一乐。于是,他借回答和珅话题为名,有意要戏耍王尔烈一下,随即说道:

“对于王大人的奇伟身躯,鄙人是不敢多言,怕有碍贵体。但是,我对前面的山景倒有个见解,想用一首山形的诗说之,不知可否?”

和珅说道:

“当然可以。只是有一点,我怕王大人怪罪,还是征求一下他的看法为好。”

王尔烈听了,知道他俩要联合起来进攻自己了。他很想要听听刘墉话的究竟,便说道:

“有话说在当面,无妨无妨。”

“好,那就别怪我了。”

说罢,刘墉便面对眼前的景物和身边王尔烈的形象,将二者融为一起,顺口说出一首诗来,道:

晃杆

骆驼鞍

上床不攀

只是要翻船

啊哟呐喊呼唤

两头不颤当腰颤

王尔烈一听,知道刘墉这诗是七句,一句比一句多一字,最后一句为七字,写出来,便形成了一首类似宝塔的诗。在诗钟里,人们习惯地将这种诗称为“宝塔诗”。至于其内容,无疑是在讽喻自己的了。

自然,他要回敬一下了。

刘墉,生来有个缺欠,罗锅,腰弯,走道面磕头,回首能看天。那形象,既像犁辕,又像弯弓,还像豆芽。

王尔烈看了,心中一阵好笑。心想,还说我像个大晃杆呢,看我给你的尊容和上一首诗来。于是,他说道:

“刘兄的诗,写得甚高,佩服。不过,我也有一诗,不知可愿听否?”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文天祥

    名人传记丛书:文天祥

    名人传记丛书——文天祥——一代民族英雄的赤胆忠肠:“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传奇的一生。
  • 从囚徒到文化大师:利哈乔夫传

    从囚徒到文化大师:利哈乔夫传

    瓦列里·波波夫怀着敬意创作的这部传记,“不虚美,不隐恶”:回顾俄罗斯著名学界领袖和公共知识分子利哈乔夫的光辉一生,再现了他的种种优秀品德和他对俄罗斯民族的杰出贡献;同时也不回避他与其他学者的矛盾、与当局的妥协,对之做出了较为公正的判断;对他的家庭生活,也留下了忠实的纪录,让人动容和叹息。译者为翻译这部著作做了大量工作,字斟句酌,保证了译文的质量。
  •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热门推荐
  • 神级boss饲养员

    神级boss饲养员

    修仙大佬苏宣渡劫失败,重生后惊觉原来的修仙界变成了一款虚拟游戏。苏宣以玩家的身份回去,机缘巧合却成了boss饲养员。“这胖虎是吃金坷垃长大的么?为什么升级比我还快?”某肝帝觉得自己的肝好像不够用。“这算什么,我们公会精英团被一只猴子团灭了。你敢信?”某区服第一公会会长觉得自己是不是钱没到位。“那你们经历过五千血被一只兔子一脚踢死的绝望吗?”某国服第一坦克怀疑自己的血条是假的。当玩家们被各种boss打的怀疑人生的时候,始作俑者苏宣却在想,我七百年前养的宠物现在都成终极boss了,我还要升级吗?
  • 纯恋,对不起我是反派

    纯恋,对不起我是反派

    一觉醒来,自己竟穿成修仙小说里的苦命大反派,谁能告诉她怎么在这个必死无疑的小说里活下去啊!第一步,先和男女主搞好关系。第二步,和女主师傅搞好关系。第三步,做一个与世无争的魔界尊主。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剧情不一样了呢?那个仙仙的师傅到哪里去了?这个不要脸爬她榻的男人是谁?谁来救救她啊!!
  • 逐梦专家

    逐梦专家

    我不知道他人的梦如何,只知道整天自己脑子里梦的都似是而非,完全不明所以。我将接手这个案件。希望各位不要过于惊讶,因为接下来鬼神将不再限于传说。同时也要求各位严守机密,泄露者,严惩不贷。术业有专攻,正常的案件,我们不会处理。梦境实现,因为追逐过,所以我们就是专家。梦,结局就等在那里,看不到,活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致命贤妻

    致命贤妻

    他爱的她,在她的世界里本应该有着完美的爱情,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爱情应该为何物?毕业后,再次相遇,他想方设法,只为让她回到他的身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雾满西楼

    雾满西楼

    魔界之主花兮觉得管理一方很心累,便偷偷溜到人界。听到讨论围剿魔教,花兮觉得亲切,决定去“魔教”助他们一臂之力。路上遇见了刚刚化为人形的少年燕绥之,还结识了迟九、于秋,四人行热闹是热闹。渐渐的花兮察觉自己喜欢上了燕绥,可是,在她的眼里,燕绥只是一个凡人,最终决定,等他死后,去抢他的魂,让他随她回去魔界。却不知燕绥之早已谋划许久,就差她主动送上门!
  • 藏在时光深处的谎言

    藏在时光深处的谎言

    许天衍是学校追捧的男神;陌寒是班里敬仰的学神;陈侨枫是所有人的竹马;而我,只是个爱撒谎的校花。我不断地编织谎言,告诉人们,我有一个小说里的男主宠着。有的时候,我多希望童话代表爱情,小说代表现实。然而不可能。童话不可能代表爱情,小说更不可能代表现实。长得美又怎样?不一样成就不了幸福。再会撒谎又怎样?不是女主,没有人会心疼。可是,不都说女孩子是宝贝吗?那为什么没有人来宝贝我?哦对,女孩子是宝贝没错,但那不代表一定会有人宝贝。既然这样,那我就只能让我谎言里的男主来保护我了。可我真的好不甘心。明明我们四个曾经那么要好,你们还扬言要娶我,怎么会转头就离开了人世、娶了她人为妻?独留我一个人。
  • 衍姮传

    衍姮传

    “女子的眼泪,原是这般味道,涩,咸,为何不是甜的呢?”“你这个疯子,不可理喻......”“阿衍,每一个生灵从混沌中挣脱枷锁入世,获得意识,看到绚烂的色彩,听到自然天籁,体味悲欢离合,是莫大的福分,来世间走一趟不容易,你这般哭哭不休,岂不暴殄天物?以后不要轻易流泪了,你可知道,你笑起来的样子蛮可爱的。”“世间那些思春少女总是说鸟儿需要一个窝,可遮风挡雨,可安心生儿育女,如今有一个绝世难寻的好窝摆在阿衍面前,阿衍真的不想要?”“不要,不要,你的窝留给想要的姑娘罢,我真的要走了,你放不放?”
  • 破灭修真之大符仙

    破灭修真之大符仙

    一令聚灵化天地,挥笔符纹凝乾坤。符法一脉如今已经沦落到民间卖艺,可又有谁知,万古以前符师们指尖凝千纹,一念搬重山,挥手填沧海!这天地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为何符道遭此大劫,符气难聚,仙路崩塌?修真为恶,强占他界,吾定以符法之威,杀出一条属于符道登仙的血路!(这是一本颠覆传统仙侠的网文,结合了复苏流和玄幻构架下的庞大世界观,传统的仙侠境界将会在这里统统打破,全新的道家体系彻底踏碎修真之路!)
  • 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

    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

    以前我一直觉得对爱情还是不要太认真的好,不然会伤的太重,但是遇见你之后,什么伤的重不重都不管,我只想用所有来爱你。也许最后我们可能不会在一起,可我还是想把什么美好都给你。70多个爱的故事,10多万字的心灵独白,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感悟,却还远远写不尽你带给我的从未有过的感觉。当我朝你看过去时,发现,你已经在凝视着我,这是最美妙的感觉。《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愿欢喜和困惑交织、告别与告白不断、受伤与成长并行的美好时光在此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