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9500000035

第35章 少主御师(2)

“爱卿,朕今天要你来,实则是因为家事也。”

王尔烈道:

“圣上历来对微臣恩重如山,有何事相托,只管说来,臣万死不辞。”

乾隆道:

“爱卿,那就好。我就直说了吧,朕想请你做皇十五子永琰的御师,不知卿可愿意否?”

王尔烈听了这话,瞬间在脑际回旋过好多事情——乾隆帝共有皇子17人,而留下名子的只有13人,他们是:大皇子永璜、二皇子永琏、三皇子永璋、四皇子永珹、五皇子永琪、六皇子永瑢、七皇子永琮、八皇子永璇、九皇子永瑜、十一皇子永瑆、十二皇子永璂、十五皇子永琰、十七皇子永璘。

在这有名的13个皇子中,见存的只有6人,他们是:皇长子永璜定安亲王、皇三子永璋循郡王、皇六子永瑢质庄亲王、皇八子永璇仪慎亲王、皇十一子永瑆成哲亲王、皇十五子永琰。在乾隆的这诸多

的皇子中,其地位的摆

布,都是经历着不同的

命运的。“虽然同为

帝王家,却是前程有

二一”,这话是有一定

依据的。

永琰,系乾隆帝第

十五皇子,乾隆二十五

年(1760年)十月初

六日,生于圆明园“天

地一家春殿”。他的生母,为魏佳氏,内管领清泰之女,原属汉军,后转入满洲旗人,并无特殊身份和神秘背景。她入宫后,好长一段时间都是个普通的“贵人”,仅列在“答应”、“常在”之上,居“嫔”、“妃”之下,更谈不上是什么“后”了。她于乾隆十年(1745年),被册封为令嫔。乾隆三十年(1765年),被晋升为贵妃。她为乾隆生了四子二女,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死去,追谥曰孝仪纯皇后。

乾隆生永琰时,已年逾50岁。

关于永琰以后的身世,王尔烈并不清楚。只知道在他之先,有这样几个皇子。

元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生有二子。一是皇次子永琏,早在乾隆即位的当年七月,被封立为皇太子,作为嗣子,然而他在乾隆三年(1738年),即已死去。二是皇七子永琮,是乾隆十一年(1746年)出生的,他只活了一年零八个月便死去了。

继后纯帝继皇后乌喇那喇氏,是佐领那尔布的女儿,满洲正黄旗人。当乾隆还是皇子时,雍正帝便把她赐给乾隆当侧福晋。乾隆登极后,被册封为娴妃。乾隆十年(1745年)晋升为娴贵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太后钮祜禄氏的再三叮嘱下,被立为皇后,赐号孝贤贞皇后。

她为乾隆生二子一女。二子中,一是皇十二子永璂,三岁夭折。一是皇十三子永璟。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偕她南巡游杭州,由于她劝谏乾隆不要贪花恋草,应以龙体为重,因而触怒乾隆,乾隆就此打了她。她随即剪掉头发,要出家为尼。她郁郁寡欢,于翌年逝去。正因如此,永璂一直未能得到乾隆的钟爱,死去后连个封号都未得到。

在这些皇子中,只有皇次子永琏,被公开封立为太子,但是他不久便夭折了。

永琰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年14岁时,被乾隆秘定为太子,选作为皇储。他的名字,被乾隆秘写好,密封,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由于是秘定,只有乾隆一人知道,他人都不知道,也不能过问。因此,王尔烈也不知道。

永琰6岁从师傅礼部侍郎奉宽读书,受启蒙教育;13岁通学五经,从师傅工部侍郎谢墉学近体诗,从师傅侍读学士朱珪学古体诗。

乾隆对于皇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他所选拔的皇子师傅,都是一些学识渊博的大学士之类的人才。他说:“皇子年幼,但陶冶涵养之功,必从小开始。教导要从严,而不得松懈。严有益而宽多损,此当谨记。”

宫廷中,每日五更,天头还在麻麻黑时,便隐隐有白纱灯引路,迤逦进入隆宗门,那便是皇子们去书房读书。所学的课业,有满语满文、汉语汉文、作诗为赋、骑射武功诸事。

永琰秘定为皇太子后,其书房命名为“味余书室”。

乾隆常将自己谕旨写于纸上,贴于“味余书室”墙上,以为勉励永琰攻读。

是年,永琰18岁,乾隆63岁。尽管乾隆尚未有明谕,但是从那种种迹象上看,必立他为太子无疑。

而今,乾隆竟然要将这样一副重担加在王尔烈身上。

凡皇子,几乎都是傲慢难教。而永琰,更是个放荡不羁、飞扬跋扈的人,且年龄又大了,实在难以教授。想要将这样一个皇子培养成有作为的皇帝,谈何容易!

这会儿,他听了乾隆的口谕后,急忙跪地伏身,竟一时没有说出话来。

乾隆看了他的神色,几欲明白了他的心理。说道:

“爱卿,此事朕思虑多日了。这次让你提前归宫,其中就有这件事情。觉得这事非你莫属。看来,你尚有些难处吧。说句实话,这事还是珅儿所提醒朕才想起来的。不然,朕一时着急,还真有些记不起来了。”

和珅是乾隆的义子,故以珅儿相称。

这事确实是和珅所提。一日,他见乾隆为永琰选择师傅事而着急,便灵机一动,奏道:“启禀万岁,微臣保举一人,不知圣上意下如何?”乾隆听了,大喜,说道:“珅儿,何不快快说来。”

和珅听了,这才近前一步,硬是装着亲热的样子,说道:

“此人就在身边,正是万岁爷所器重的当今关东才子王尔烈。此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落笔万言,潇潇洒洒,慷慨陈词,大有曹子建之才干,宋祁之智慧,且性情耿直,秉赋忠正。如用此人为皇子之师,万无一失!”

乾隆听了,一拍案,说道:

“对呀,朕怎就没有想起来呢。他与朕同下科场,几次相遇,多有了解。好,就这样定了。”

和珅见乾隆已将此事定下,脸上便露出一丝讥笑意味。他想,这个关东来的老夫子,遇事动不动地与我作梗,今儿个,我用此法将你拴上。你要教好了皇子,我也有举荐之功;你要是教不好皇子,违背了圣意,我再进一言,吹吹风,收拾你也容易。如此看来,你王尔烈就是我手中的人了。

历来机敏过人的王尔烈,岂能不识和珅的心肠。不过他此时没有说,只奏道:

“回禀圣上:承蒙垂悯,才有今日。又降此厚爱,更是感恩不尽。此恩不报,还待何时。只是微臣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又缺造化。若因本人愚笨无识而延误了皇子的颖慧天资,岂不是难弥之罪过也。”

乾隆笑道:

“此意非朕本人,圣母太后也有此心,而且多次跟我说过了。一定要请你做永琰师傅,才肯放心。若他人来教授这个皇孙,她实在是挂念之至啊。”

太后听了,也笑了,说道:

“咱虽是在宫廷说话,却是同在家一样。所唠也都是家事,因此并不见外。自辛卯科殿试你取中传胪,我心中就有了你这个世间奇才的学士。上年,正值我85岁寿辰时,你又奉献祝寿诗十二首并序,至今我还保留着。前前后后,我深感你学识渊博,忠恳无虚。当今,教授我皇孙永琰这事,如不是你,还能有谁!”

太后的几句话,说得王尔烈心动起来。

太后钮祜禄氏,其父凌柱,其兄伊通阿,满洲镶黄旗,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生。13岁时嫁于当时还是雍亲王的雍正帝。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乾隆帝,是年19岁。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太后86岁。上年,85岁时,朝野隆庆。当时作为翰林院编修、三通馆纂修官的王尔烈曾献《恭祝圣母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皇太后八旬万寿七律十二首并序》,云:

臣闻胥登启瑞,嫄姒流徽,明德则汉号谦冲,宣仁则宋称尧舜。罔不躬膺繁祉,代仰懿型,顾笃庆无穷。景福莫先于寿考:隆文有恪,至孝莫大乎尊亲,必行健足以配,天长生未艾,输诚极夫率士爱日方新。斯德福备兼,回超古昔矣。钦惟圣母皇太后,黄裳正位,宝婺呈祥。淑惠以立母仪,徽柔而播邦宪。瑶图神尊,德合无疆。珠斗月华,贞明不息,得天豫顺。值大一统之承庥,佐治恬熙,方亿兆人之蒙福。兹恭逢慈宁圣节八旬万寿,实呈上龙飞三十六年。纪庆典之垒兴三辛载历,喜履长之屈候半子初开。数合义图,始肇贞元之运;福先箕范,群归皇极之隆。我皇上圣孝无方,天伦是笃。以万方玉食为奉养,以圣人大宝为尊崇,惟孝道之普存,更德心之克广。承颜养志,凡所以慰圣慈者靡弗同,锡类推恩;凡所以顺舆情者无不至,宏开寿域。六合皆夏屋春台,敬事璇宫,百礼胥天经地义。于是奉琱舆而涉岳,载受鸿釐;镂华玉以扬徽,聿垂宝册。恩纶垒沛,冠绅与蔀屋均霑;锡赉频加,黄发及黔黎并贺,于斯时也。远人内附,遐域来归。越绳桥而款玉关众逾数万;沐和风而餐恩信观如一家。其人为自古所难驯,乃今知中国之有圣帝,其来非一时所强致,于以徽多福之会慈宫,爰及嘉辰,同瞻黼座,皇上珠旒龙衮,率群下以称觞;百官鹭立鸳排,伏金阶而祝嘏。华镫错落,耀万国之共球;仙乐铿锵,来九成之仪舞。天街焕彩,移将海上蓬瀛;绀宇腾辉,散作旃坛花雨。敷天遥庆,纷向瑶池;大地兴歌,同颂葵藿。臣幸生东土,荷长养于留都;初近北辰,休陶成于秘苑。长忆迎鸾辇路,随父老以邀恩;何期称兕椒闱,侧班联而献寿。深承宠渥,莫扳涓埃,敬颂升恒,殊惭芜陋。爰成七字,用祝万年。谨拜稽首而献诗曰:

升平嘉会庆方长,寿永璇宫圣节芳。华诸徽祥天有眷,金瓯卜祚地无疆。

一人大孝隆尊养,万国同欢效颂扬。东观追随臣窃幸,初瞻云日预称觞。

长乐居尊盛母仪,鸿庥申锡正繁滋。圣人冕藻承欢日,寰海梯航介寿时。

齐月花明双凤阙,和风不冻百年枝。由来厚泽培元气,自有遐龄慰孝思。

瑶宫宝箓奏长春,八裘方看茂祉臻。洪算岂惟彭比寿,仙算应纪岁如椿。

寝门日至天颜喜,篽宿时游物象新。福备箕畴从上古,缘知仁德迈雎麟。

岱岳巡方清宴余,群黎翘望一时呼。金根屡有蠲除令,玉检何烦封禅书。

万物齐荣春旭后,百神群拥日升初。鸿釐廷纳恬风雨,夏谚频德出里闾。

两阶干羽静氛埃,禹甸尧封万里开。雨露所濡殊域化,雷霆不震远人来。

一家气象班恩 ,四海风光入寿杯。仪舞共随朝圣母,云韶欣更谱南陔。

棫朴菁莪雅氏存,同游寿宇荷推恩。珊瑚入纲皆经琢,兰芷升堂喜就尊。

矍铄耆英纡紫绶,联翩人瑞集金门。公车更有遗珠惜,博选同欣汇吉繁。

万宝书登讫岁功,初开半子正呼嵩。添将福绪随宫线,吹动春机有凤筒。

玉树迎阳香蕊绽,金阶铺瑞雪花融。熙熙世宙春晖蔼,总是慈云覆帱中。

蓬莱宫阙五云深,天乐锵鸣寿酒斟。绣帐飘香趋宝胄,丹墀拥霭拜华簪。

泰阶已惬含饴志,觞鼎初倾孺慕心。孝治自徵天下顺,乾隆同爷婺光临。

睿藻辉煌艺苑传,蔼如仁孝仰昭宣。徽音敬上思齐颂,寿考欣赓倬彼篇。

缪玉文垂敛宝字,钩铃星焕纪瑶编。和声鸣盛群相庆,喜获奎章炳在前。

紫诰舍泯锡类宏,百寮同此佩恩荣,天边丹凤从容下,仗外祥云纠缦呈。

鸿藻已从观大号,雉竿还共听欢声。亿人愿惬慈颜喜,允矣坤宁协广生。

酺宴欢腾祝嘏朝,翠华润色焕层霄。尧厨周鼎分甘遍,蜀锦吴缣挟纩饶。

蜃市增辉珠结彩,梵音合响宝花飘。康衢击壤歌声起,治象长看玉烛调。

豳岐草木湛恩波,雨露滋培浃太和。作矣高山殿莫极,申之天命庆弥多。

欣依北阙龙光近,犹忆东都凤辇过。瑞气郁葱绵福履,万年长晋九如歌。

诸事似烟云一样,在他的眼前急速地掠过了。他抬头望了望已年逾六十有三的乾隆皇帝,又看了看已年逾八十有六的太后钮祜禄氏,心中油然地升起一股热浪,深感皇恩浩荡,百感交汇。于是,他当即匍匐在地,叩恩谢道:

“圣母万寿,万寿,万万寿;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叩谢圣母、圣上隆恩,自当永生难忘。皇上乃圣明天子,自登极承继大统以来,文治武功,韬略阔豁,非昔能比。举目天下承平,万民安乐,百业俱兴,皆圣主之恩德也。微臣自浴吾皇之恩泽以来,更是屡受佳荫厚顾。辛卯年大比,圣上曾代臣下科场,以期关东能出个鼎世人才;壬辰年修典,圣上又诏以三通馆阁臣。在此四库尚未完竣之时,圣上又委以重任。教授皇子,乃定国安邦、承先继后之大事,更是非他业所能喻之。吾自识职责千钧,当严己修身,施以教化,以尽天职。只是微臣能力不佳,知识寡闻,还诚望圣上及时施措,严谨教谕,亦使吾不辜负圣上一片厚恩。”

王尔烈拜谢完毕,已有乾隆差公公将等候在外间的永琰皇子召来,令他拜认师傅。然后,这才离去。

王尔烈被钦命为永琰师傅后,消息很快传遍宫中。《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及副总裁官刘纶,首先知道了,便说与翰林院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片时一百余名翰林全部都得知了。王尔烈的座师、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更是高兴,他当下让刘墉出面,以翰林院众同仁为名,召集翰林聚餐,以贺王尔烈升迁,直沸沸扬扬地闹腾了两天这才散去。

未想,又有大事来临。

就在这年,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年已八十有六的皇太后钮祜禄氏病危。在她清醒之际,先后召见了诸皇子、皇孙、皇曾孙、皇元孙,以及其夫人;再召见了各部尚书及阁臣;最后,她将乾隆、永琰及王尔烈留在身边。她用两只枯老的手,一边拉着永琰,一边抚着王尔烈,说道:“皇孙永琰是我的连心肉,你们两人,一个要用心学,一个要鼎力教,方不辜负我最终愿望了。”随即,她又向乾隆叮嘱一番。然后,一口气未上来,便归西了。

待太后丧期过后,王尔烈心情变得愈加沉重了。他深知他这个被人誉为“老主同场少主师”的人物,前面所摆放着的是什么。然而,他一句话也没说,也没有停止住脚步,径直向隆宗门内永琰书房“味余书室”走去。

此时,天头正闪着一颗蓝湛湛的寒星。

同类推荐
  • 东方隆美尔:蒋氏父子为何置孙立人于死地

    东方隆美尔:蒋氏父子为何置孙立人于死地

    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突然传出消息:陆军总司令孙立人被蒋介石软禁。其深层的背景和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作者用纪实文学的形式,表现了曾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隆美尔”的孙立人,于抗战期间超凡脱俗、豪气冲天的丰功伟绩:参加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期间,率新新38师在仁安羌,一战救出七千多名被日军包围的英美溃军与新闻记者;蓝姆迦练兵,将当年在日军面前一战即溃的中国军队,练成了一支脱胎换骨的精锐之师;随即展开的反攻缅甸作战中,率新一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痛歼日寇。国民党丢掉大陆后,作者又浓墨重彩地表现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与美国的矛盾,以及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冲突。而孙立人,正是这两种矛盾的牺牲品。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大家风貌:潘耀明说文化名人

    大家风貌:潘耀明说文化名人

    本书作者潘耀明受著名国学大家曹聚仁先生的影响,从事当代中国作家的研究。他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对沈从文、巴金、叶圣陶、艾青、王蒙等几十位当代著名作家进行访问和评介,记叙他们在“文革”中的经历,以及 “文革”结束后的生活及创作情况。本书的相关文章,极具史料价值。此外本书还涉及白先勇、陈映真、聂华苓等港台及海外作家,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坛的大家风貌。
  • 悲壮刺客:荆轲

    悲壮刺客:荆轲

    《中国古代武将壮士:悲壮刺客荆轲》为丛书之一,写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刺客荆轲的传奇故事。他为了信念和承诺,视生命为浮尘,在刀光剑影中挥洒游侠义气,所体现的,正是“士为知己者死”的牺牲精神。
  • 列女传

    列女传

    中国古代妇女史,也是一部指导女性言行的书。《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拥抱太阳的月亮》推荐。
热门推荐
  • 万古最强丹帝

    万古最强丹帝

    六道大帝被杀重生。曾经的仇人,要一个一个死在自己脚下。闯圣域、灭帝宗、踏古门、毁轮回!天要挡我,我要捅破这天!我六道大帝,誓要毁天灭地!
  • 防晒技巧(下)

    防晒技巧(下)

    防晒不仅是一种爱美的表现,更是一种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提前的预防、晒伤后的补救办法、护肤的小诀窍。只有护肤与防晒措施充分结合,方可起到优化防晒措施的效果。本书将帮助大家从源头上解决皮肤的防晒困扰。通过阅读本书,你会详细地了解到关于紫外线及皮肤防护措施的具体内容。本书将帮助大家从源头上解决皮肤的防晒困扰。
  • 吃的风度

    吃的风度

    本书弘扬餐桌上的中国文化。它像一条中国饮食文化审美风尚的历史长廊,用生活随笔与读书笔记两条腿走路,带我们欣赏这条长廊。是生动的饮食生活素描,又是深厚的饮食文化的阐释;在展示食物的同时,也展现了人物。与我们一同走在长廊里的,有孔子、苏轼、袁枚、李渔、汪曾祺、钱钟书、施咸荣、刘恒、李国文,最后我们会认同作者的体认:中国胃决定了中国心。而保持住中国胃与中国心的中国人情味,正是作者的独到眼光与特别关怀。
  • 只有先当好秘书,才能后做好领导

    只有先当好秘书,才能后做好领导

    如何做一个好秘书,这里面的学问可谓博大精深,除了拥有足够的“硬件设施”以外,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判断能力、预见能力、决策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这些,不仅是领导具备的能力,同时秘书也需要多年的学习和磨炼,在行动中感悟、体察。更重要的是,秘书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将从一名普通秘书成长为卓越领导的“野心”付诸实践。在平时的秘书工作中,要端正态度、找准位置、修炼内功,获得领导赏识,把握升职机会。
  • 噶玛阑志略

    噶玛阑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

    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可以写成一本书,只不过内容不同而已。青春年少的我们苦过、甜过、哭过、笑过、虽然有些事情回忆起来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但是我们毕竟走过,美丽的我们珍藏,伤心的我们遗忘……
  • 旧事新知风雨声

    旧事新知风雨声

    本书汇集散见于数十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物刊载的文人原创作品,包括鲁迅、梁遇春等多位大师和学人,他们共同学习文化的本质,学习哲学的本义,学习研究国故的方法,了解科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含义,了解心理学的真正意义。这是一本围绕文化、哲学、科学、心理学等诸多常识和新知而展开讨论的文集,是大师和学人奉献给我们的新知盛宴。从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他们对于科学对于真理孜孜以求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也看到了他们对于各种知识不止步于权威和众论的可贵思想。
  • BOSS凶猛:顾少,轻点宠

    BOSS凶猛:顾少,轻点宠

    何晓玥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一时脑热就嫁了人。而且嫁的那个人还是地位显赫,腹黑深沉的商业帝王顾云倾。商场上他手段狠辣闻风丧胆,却偏偏对她宠妻入骨。“顾先生,公司真给夫人拿去玩?难道卖了公司您也不管?”“卖你家公司了?”“顾先生,这家报社头条说您惧内,要不要我让他们关门?”“夫人怎么说?”“夫人笑着说他们在瞎说什么大实话。”“哦,这样,写这篇报道的人重重有赏。”“顾先生,今天有人在分公司门口对夫人表白了,要不要……哎?顾先生人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同桌

    同桌

    郭海生在红光小学读书。当时的班主任姓徐,叫徐革英。郭海生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两件事:一件是在五年级新学期开学的时候转来一名女生,叫肖婉晴;另一件是在五年级第二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郭海生的父亲偷了厂里一根无缝钢管,被抓住后在大街上游街了。这两件事后来就影响了郭海生的命运。郭海生没等小学毕业就匆匆离校了。当然红光小学后来又改回原来的校名叫工厂街小学,就像这条街上的许多商业服务行业如红光副食商店、红光照相馆、红光电影院……后来又都改回叫原来的名字。不过这都和郭海生没有任何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