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9500000022

第22章 老主同场(3)

其实,这事刘统勋是知道的。作为一届的朝廷大主考,岂能不知此事!他亲眼见乾隆下了科场,并以御笔答了试卷。但是,他当时并没惊动。一是因他不明乾隆的意图;二是因乾隆经常微服下科场,借以表示对士子的关怀。作为一名臣子,一个主考官,只能是为圣上保守住机密,为圣上的安全着想便是了。至于他冒“王尔烈”名答卷事,直至试卷评出,才得以知晓。现在他听了乾隆的说明后,心中真为乾隆的厚重之举而感慨。于是,他匍匐在地,说道:“让臣替代诸士子和举国臣民,向圣上谢恩。”

乾隆见了,说道:“爱卿请起吧。其实,也是我弄巧成拙了。朕如果不下考场,王尔烈照样夺得第一,大魁天下,独占鳌头。而我这一下科场,不但没能成全了他,反而有碍于他,致使他落了个二甲一名,仅是个传胪,岂不可惜!”

刘统勋见乾隆有怜惜之意,便说道:“圣上之关怀,已胜过无数个状元。谁知今后科场受此勉励,要涌现出多少状元。再说,本科自传胪之上,圣上已谕,不予具名。这岂不同样是天下贡士第一人!这也就为关东争了光了。”

上述,即王尔烈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恩科殿试获取二甲一名进士的情况。其实,有很大程度上是属于传说罢了。笔者在撰写此件事时,查阅了《奉天通志》。在该书的第154卷《选举一·进士·清》栏目中,看到这样记载: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黄轩榜:上年皇太后八旬万寿,举行恩科乡、会试,王尔烈二甲一名,奉天省辽阳州人,组从子。馆迁考:字尧峰,授编修,历官大理寺少卿。《盛京通志》:官陕西道监察御史。《词林辑略》:官至通政司副使。《辽海志略》:作顺天府丞。按:尔烈癸酉拔贡,乙酉举人。《顺天府志》:乾隆三十二年,官平谷县教谕,至是中式始开缺。

由这段文字看,本科并非无一甲进士,亦并非无状元,状元即黄轩,在榜首已标名,并作为榜名公布开来,诏示天下。

黄轩,清代休宁人,即旧属安徽人。其自言:作秀才童试时,屡试高等。乾隆三十年(1765年),乙酉科乡试,上江学使梁溪峰厚爱其才,曾以拔贡许之。但科场不利,临考之日,突然头晕,兼之眼花,头脑缭乱,握笔不能一字。梁溪峰惋惜,不得不以吴岳龄代之。自此,他灰心于功名,自望能得个县佐,或者册判,即以足矣。然而,日后再试,竟然得福。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科会试,会元邵晋涵;殿试,黄轩拔为状元,授翰林院编修。此天下之幸,千古一举也。

如此说来,王尔烈仍是二甲一名进士,这还是准确的了。至于其他人云亦云的传说,恐怕也是出于对王尔烈的爱惜和对乾隆的颂扬所致。其实,这也无关大局,反倒使其传奇更为生色了。

旧时科举获捷,还要经历小传胪、大传胪两个程序。这两个程序,说成是两个荣耀,也是未尝不可的,先说小传胪。小传胪,是状元点定之后,皇帝还要亲自检验一遍。这次检验,在点状元的翌日清晨举行,由皇帝在太和殿亲自单独诏见。所诏见的人员,是新科前十名进士。这次诏见,主要看这些进士的相貌、谈吐、举止、五官是否端正,行为是否庄重。这次单独诏见后,才算最后确定,接着是填写金榜。大传胪,即“传胪大典”,也称“传胪唱名”,是殿试放榜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国家科举最为隆重的仪式。此外,殿试放榜,还有小金榜、大金榜之说。金榜,用黄纸填写、装裱,故也称“黄榜”,即“皇榜”,指皇家的榜。小金榜用于存在皇宫大内,大金榜用于大庭广众公开悬挂。据《大清会典》记载,清代传胪大典形式是这样的:

清晨,相关王公大臣和新科进士,都要穿着整齐的朝服,事先肃立在太和殿丹墀之上。礼部堂官奏请皇帝出宫。此际,钟鼓齐鸣,皇帝升座。乐止。再鸣鞭三响,奏《庆平乐章》。读卷执事官,即首席读卷大臣,出班向皇帝恭行大礼。礼毕,乐止。内阁大学士一人手捧金榜,授予礼部堂官。礼部堂官跪接,然后将其置于丹墀下的黄案之上,叩头退下。又由鸿胪寺官,即掌朝仪交聘事宜官,引诸进士面对金榜跪下。此时,鸿胪寺官高声宣读皇榜颁布的制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某年某月某日,策试天下贡生某某,即会员名若干人。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然后开始唱名。当唱到三鼎甲名字时,即状元、榜眼、探花,立即出列前跪。其余进士听到唱名时,则不必出班前跪。唱名结束,又是一阵奏乐,诸进士向皇帝行大礼。随后,礼部官手捧金榜,率诸进士出太和门至午门。“三鼎甲”有资格随礼部官从平时只许皇帝出入的午门中门出宫,其余进士则随鸿胪寺官从昭德门、贞度门、左右掖门出宫。此时,皇帝还宫。诸进士在状元率领下,随着有仪仗队开路的队伍,行至长安左门外,张挂和观看金榜。其中,武进士则在长安右门外观瞻。观榜后,由顺天府尹,即京都地方官,送状元回寓,传胪大典结束。

传胪大典后,便是琼林宴,此宴由状元率领新科进士赴礼部参加盛宴。明代称“琼林宴”,清代称“恩荣宴”。此后,还要由状元率进士到孔庙行释褐之礼,感谢孔子保佑读书人脱(释)下平民的黑衣,从此穿上官服。接下来,便是模仿唐代新科进士“雁塔题名”的故事,到国子监(太学)把状元及全科进士的名字刻在一块大石碑上,作为永久纪念,此碑称进士纪念碑。这样,考状元和整个科举考试才算全部结束。

旧时科举考试获捷,取得鼎甲一名的状元,鼎甲二名的榜眼,鼎甲三名的探花,二甲一名的传胪,都被视为极荣耀事。在京城里要临大街接受万民朝贺,称为“夸官”;在故里,除了“夸官”之外,还要在祖坟上和宅第前立旗杆、树碑碣,以光宗耀祖。至于立旗杆和树碑碣事,就是其他进士取中者,亦同样。

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夸官时,往往是十字披红,头上加冠,骑高头大马或坐轿。夸官时,有许多人参加,队伍前头打着“肃静”、“回避”等旗牌,接着便是打出的金瓜、钺、斧等象征威仪的器什,再加上鼓乐的吹打,其荣耀程度,可想而知了。

王尔烈获取传胪后,复授翰林院编修,同样是经过那些在大街上“夸官”、在故里“祭祖”等荣耀热烈的事情。

待他将这些事情办完,又照样地按着朝廷的规定,在家休养一年,翌年方可进京述职,赴翰林院编修任。这样做以示清廷对学子的关怀,亦示皇恩之浩荡。

王尔烈在家休养时,许多亲朋故友、邻里耆旧都来看望他,致使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一日,其妾陈月琴约王尔烈同往辽中看望父母。

到这时,王尔烈仍是两房女人,妻刘淑香长王尔烈五岁,已有了四男二女;妾陈月琴小王尔烈两岁,未有生育,但与王尔烈感情甚笃。

这会儿,月琴有此约,王尔烈是很愿意的。再说,这又是在科考高中、金榜题名之后,自是有些光宗耀祖的味道,四处走走,不仅给自己脸面上添彩,也为亲友族人争了光,贺了喜!

早饭后,早有家人备好了马车,打点些礼品,便出了府第,向辽中进发了。

这天天气极佳。秋阳高照,彩云万朵。远山近岭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田里农民正忙于收获。那熟了的庄稼倒也好看,红的是红,黄的是黄,绿的是绿。天空不时地有鸟儿飞来,伴着鸣叫的声音,实在是令人快活。

王尔烈与陈月琴夫妇二人端坐于车上,眼望着道两旁的景色,实在是心旷神怡。常言,人逢喜事精神爽,春风得意马蹄疾,这话也实在是有些道理,正合了他二人的心理了。

陈月琴毕竟是有些文采,不同于一般农家女子,自然是多愁善感。这会儿,她在车上,眼望着丈夫王尔烈,只见那徐徐秋风吹拂着他头上的帽缨,是那样的英俊、奇伟,心中充满了无尽爱惜之情。蓦地,她想起了自己在千山木鱼庵出家时,那日与王尔烈相见,异地重逢的情景。当时,她曾用“和尚撑船”联来讥笑王尔烈,那是何等的有趣。想到这里,她兴致大发,随即对王尔烈说道:

“夫君,我给你出一联可好?”

“夫人,有联只管出来,倒也适时。”

原来,王尔烈此时也想到了过去二人相恋时的情景,心里也觉得甜甜热热。此时,他听了月琴的话,自是爽快答出。

“夫君,你看出个啥联好?”

“夫人,随便。”

“好。那就别怪我嘲弄你了,我想就拿你来作上联。”

“可以。如要那样,我就用下联回击你,不然也算不恭了。”

“你听着。”

“请讲!”

于是,陈月琴将方才已经想好的上联,顺口说了出来。道:

风吹罗汉枉(王)和尚。

王尔烈一听,知道是夫人用和尚来比拟他,联中的“枉”字谐音“王”字。偏巧,车子来到一条河边,那河里有个渔家姑娘在摇桨摆船。他看了后,向月琴斜了一眼,随即说道:

桨打女尼沉(陈)观音。

陈月琴一听,心里更是明白,这是丈夫在揭她当年在千山当女尼的老底,联中的“沉”字即指“陈”字,又是谐音,自是妙绝。同时,上联的“罗汉”与“和尚”为同义词,下联的“女尼”与“观音”也为同义词,且上下对仗,可谓妙趣天成了。

正好,车行至前面,又见一座古庙。庙前有一方寺田,稼穑也已成熟。这个庙为二寺共用,左为和尚居住,右为女尼居住。此时,女尼与和尚正在田里忙于收割,几个女尼肩挑禾捆往寺院里送。

陈月琴本是出家人出身。她见到此番景致,自然是生情。随即,又想到女尼与和尚的生活常常让普通人想入非非,不禁兴致大发,随即说道:

尼姑田里挑禾上(和尚)。

王尔烈一看,见陈月琴的脸膛被那秋阳一照,只是红扑扑,鲜嫩嫩,美盈盈的,实在可爱,竟然幻化出当年她的容貌了。于是,他向月琴一笑,答道:

佳人堂前抱绣裁(秀才)。

上联的“禾上”谐“和尚”,下联的“绣裁”谐“秀才”,同时两船中又皆有男女作合,实在巧妙生趣。

二人由于这样一挑逗,兴趣更是高涨起来。车子正在行走间,忽见迎面又来两车。

王尔烈和陈月琴举目一望,只见迎面来的两辆车上坐着知县和知府大人。知府车在前,知县车在后,显然,这是知县在陪同着知府出巡。

王尔烈看着,词又来了,便脱口说道:

迎面走来两位爷,知县知府都坐车。

头上脚下一个样,只是腰间略差些。

陈月琴一听,明白。丈夫所说的“只是腰间略差些”,是指所扎的象征官职品级的玉带和衣服上所绣的补子不同罢了。

她想到这里,很想再找个话题,也好凑上两句,以助丈夫的兴致。正思索间,忽见迎面走来一个身穿布衣的监生和一个身着红袍的秀才。于是,她的诗题便来了,脱口咏道:

迎面走来两位客,监生秀才身边过。

头上脚下都一样,只是肚里略差些。

她的这句“只是肚里略差些”,系指肚子里的文采不同。王尔烈哪里不晓!他很想再琢磨出一个诗题来,最好带点刺激性的。正在他这样琢磨时,忽见前面不远处有一株老柳。在老柳的旁边,有一老一小两个男人。看样子,很像是爷爷与孙子。这祖孙二人,此刻正在柳树旁小解。王尔烈看了,诗题也就来了。只见他用手一点,让陈月琴看看,然后接着说道:

迎面走来爷两个,爷爷孙子在小解。

头上脚下都一样,只是那个略差些。

陈月琴一听,脸现桃花色,微红起来。像她这样的女儿家,岂能不知“那个”是指什么!心想,好个王尔烈,你真是能挖空心思,待我再凑上一题,也算作是回敬了。可是,她一时也想不出个题目来,不由得四下观望。正这时,远处走来两个人,中间距离拉得挺远,前面的是个尼姑,后面的是个和尚。见了这个场面,她心中暗想,今天这是怎么了,咋净见些僧尼呢!哎,也罢,管他作甚,还是凑句要紧,不然丈夫岂肯饶恕!于是她眼皮一撩,略加思索,说道:

迎面走来两位佛,尼姑和尚手不携。

头上脚下都一样,只是胯间略差些。

王尔烈听了,呵呵大笑起来,说道:“好你个红了夫人,果然厉害,比我的招还要高,竟然又将僧尼引进诗中来了。”

那位赶车的,本是个家里的佣人,不识字,也未有细听他们夫妇俩的逗趣。这会儿,他听夫人讲起和尚和女尼来,便也产生了些兴趣。只见他扬了扬鞭子,把马哄上正路,随后说道:

和尚也好,女尼也好,好就好在花开季节。

陈月琴一听车夫这话,觉得虽为粗浅些,倒也有些韵味,随即搭话道:“你这是上联,下联呢?”

那车夫又是一扬鞭子,说道:

女尼也孬,和尚也孬,孬原孬于叶落时分。

车夫的这一句话飘来,致使陈月琴心中生出一些悲凉和愁苦来。偏好,又有一丝秋风掠过,更是有些凄婉之感。

为何如此?原来,这年王尔烈44岁,她42岁。她想到自己伴王尔烈这些年,竟未有给王尔烈生下一男半女;而今自己又是红衰绿尽,风姿全然不似当初了;而王尔烈尚在壮年,尽管他未有表露出不悦之神色,但是作为一个女人,心中是不能不有所感觉的。况且,大夫人刘氏淑香,长王尔烈五岁,已是49岁的人了。常言,“女大五,赛老母”,再加上生育子女又多,胎次又频繁,显得非常苍老。这样一个家庭,虽有两房女人,却都是半老徐娘了,岂不是苦了王尔烈。再说,像王尔烈这样的年纪与身份,放在他人身上,早已选娶了小妾。她想到这里,不觉得有些对不起王尔烈了。

王尔烈坐在她的旁边,并未有看出她的心中所想。这会儿,他见她老半天没有出声,以为是肚子里词尽语穷了。于是,便笑道:

“夫人,何故眼神发涩?”

陈月琴听了,怕王尔烈看出,急忙露笑,说道:

“吾是看秋声雁影,树老鸦昏啊。”

王尔烈听了,随即无意答道:

“汝当念春风燕语,花心露重哟。”

哪想这一番话,只使得陈月琴激出两眼泪花来。待她用手帕轻轻一沾时,迷蒙中,只见娘家到了。

同类推荐
  • 呼伦贝尔之子郭道甫:家世生平、革命实践与著作研究

    呼伦贝尔之子郭道甫:家世生平、革命实践与著作研究

    郭道甫,本名墨尔森泰,习称墨尔色,号浚黄, 达斡尔族,1894年生于呼伦贝尔索伦左翼镶黄旗。达斡尔民族的政治家、教育家、民族革命家。为达斡尔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达斡尔民族的民族英雄。
  • 名人传记丛书:达·芬奇

    名人传记丛书:达·芬奇

    名人传记丛书——达·芬奇——名字与作品一样不朽于世:“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的诗词创作。《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他们,个性或狷介,或痴狂,或迂腐;他们,性情不失风骨、风趣和浪漫;他们,品格清风朗月、苍松劲竹。他们是近现代飘逸浪漫的士人才子,却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演绎着中国文坛江湖的风雨激荡和恩怨纷争。相知、相敬、相重者,莫如胡适与陈独秀,胡适与李大钊,冯雪峰与鲁迅,吴祖光与两任妻子吕恩、新凤霞;爱恨纠葛、难分难解者,莫如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交恶纠缠、怨怼一生者,莫如鲁迅与周扬,胡风与周扬,丁玲与周扬;孰是孰非实难道断者,莫如钱锺书、杨绛夫妇与鲁迅……
热门推荐
  • 青少年读懂人生的160个智慧感悟

    青少年读懂人生的160个智慧感悟

    《青少年读懂人生的160个智慧感悟》一书共收录160则精彩的小故事,还在每一个故事后面附上一段精彩的点评,小中见大,从平凡中感悟深刻的人生,激发每一个人对生命、人生等进行多角度的思考,点燃深藏在你心底深处的智慧火种。书中的故事是一笔笔珍贵的精神财富,蕴藏丰富。它可以激励我们从人生的低谷走出来,看见生命中灿烂的阳光,它可以鼓励我们继续向着生命中的高峰攀登,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拿来就用的博弈论

    拿来就用的博弈论

    我们博,就是博那个我们所期待的结果;我们弈,也是期望能够推动对手往我们期待的方向移动。我们学习博弈,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人生顺利地朝着我们期望的目标行进。研究博弈理论以及其中的各种均衡,是经济学家们的事。但是,把博弈论中的精髓拿来为我所用,争取获得每一次竞争和选择的胜利,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关注的事情。
  • 周海亮作品集(全册)

    周海亮作品集(全册)

    周海亮作品集(共22册)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22本由周海亮所著的作品,其中包括:石头里藏着一匹马、爱的颜色、浅婚、沉默的子弹、属于儿子的八个烧饼、一条鱼的狂奔、刀马旦、分钟与千年、在痛苦深处微笑、帘卷西风、天上人间、屋子里长出一棵香椿树、丢失的梦、天地生、山谷之城、别让外界浮躁了你、只要七日暖、太阳裙等。
  • 青鸟(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青鸟(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圣诞节前夜,伐木工家简陋的小屋里,男孩蒂蒂和女孩咪蒂下正在眺望着富家孩子过节。仙女扮成又老又丑的驼背老太婆来找他们,请他俩为她生病的女儿去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他们找到青鸟了吗?翻开童话事故《青鸟》,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 婚字当头

    婚字当头

    大龄被催婚,谈恋爱被小三,工作被顶包,安西一夜成长,扔掉柔弱不能自理的性子,成长为独立自信的新青年。工作,家庭,爱情她统统都要,老公不听话,婆婆不讲理,同事难相处,这都不是事。
  •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工作了多年,还是没有多少积蓄?自己已经很节俭了。为什么还是买不起很多东西?这时候你就需要好好反省自己的理财观念和方法了。实际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财富梦。但为什么有时候明明际遇相同,结果却有了贫富之分?为什么大家都站在相同的起点,都拼搏了大半辈子,竟会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人生结果呢?其实,根本差异在于是否理财,尤其是理财的早晚。理财投资一定要先行。这就像两个比赛竞走的人,在起跑线前提早出发的,就可以在比赛中轻松保持领先的优势等待后面的人来追赶。所以,理财要趁早。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若理财,财可生财。早一天理财,早一天受益。理财改变命运,投资创造财富。《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将教会你树立投资理财意识,掌握投资理财方法,运用投资理财工具,拥有价值百万的投资理财方法和经验,打理手中钱财,开辟光明“钱”途,实现财富自由。
  • 爱情不是一个味

    爱情不是一个味

    初中就被青春期情感困扰着的“我”,在高中时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生紫鹃,俩人很快就恋爱。同时另一个喜欢他的女生陈子超也因为他和紫鹃而痛苦伤神。“我”的父母为了让“我”考上北京的大学,通过叔叔的关系,第二学期转学到北京,离开了紫鹃和陈子超,在北京的第二学期便遇到了曾在武汉遇到的哑女若涵,因为若涵的善良和美丽,深深地打动了“我”,俩人很快陷入爱河,可是这件事被同学发现,很快就引来老师责备和父母的反对,“我”最终因为若涵和父母反目,一气之下与若涵离开北京回到武汉租房住在一起。面对即将失学的“我”,父母只好妥协,与若涵和“我”谈判达成协议,必须考大学,然后再考虑婚嫁。
  • 亿万老公,太撩人

    亿万老公,太撩人

    江时暮做人很有原则。可被拷的未来老公死不要脸,居然讹她来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