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600000009

第9章 清朝文人画

在清朝,绘画延续明朝的发展趋势,文人画牢牢地占据艺术的主流,不仅风靡官场和民间,也进入宫廷供奉御用。这时,文人的内部出现剧烈的分化,正统文人画家立足于传统,非正统文人画家则张扬个性。

整个清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较明显地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正统的画家是清初六家,即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和吴历、恽寿平,其中四王的影响非常大。清朝非主流画坛以清初四僧(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为代表。中期以扬州画派为代表,晚期以上海画派为代表。

清朝中期,扬州经济发达,盐商的介入产生了文艺消费的需求,使市民阶层接受艺术的程度进一步扩大,形成既不同于正统文人士大夫与贵族阶层,也有别于纯农民阶层的审美观,扬州画派顺应这种审美观,所以在地方兴盛起来,扬州画派的总体风格呈现出以俗入雅、雅俗共融的特色。它一方面突破了传统文人画在意蕴上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民间审美层次。扬州画派的成员按身世、际遇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卖画的文人。代表画家:郑燮、李鱓、李方膺等。第二类是淡于仕途或在科举竞争中失败的文人,从文人转变为职业画家。代表画家是金农、汪士慎、高翔等。第三类是出身寒苦,有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这些人的出身使他们的思想更为贴近下层人民,因早年以卖画为生,所以他们练就了深厚的功力,比较注重适应民间欣赏习惯;又取文人画之长,兼擅诗、书、画,放笔写意。代表画家:罗聘、华嵒、黄慎等。

上海画派形成于近代。中国近代的上海,自从海禁被西方列强打开之后,成为沿海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由在封建王朝控制下转变为在资本主义控制下的商业中心。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美术产生了强烈的变革要求。19世纪后期,这里集聚了来自各地的艺术精英,形成了驰骋封建社会末期画坛的“上海画派”。从1840年到1911年是中国从古代社会急剧过渡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期,传统美术也和社会变动一样,有旧的延续,同时也有新的变异,外来文化渐渐与中国古代文化交融。宋代形成的宫廷、文人和民间三大艺术圈子呈现相对封闭的状态,到此时进一步打破界限。在发达的城市出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与外来因素及传统民间艺术结合的趋势,形成雅俗共赏的新局面。上海画派的成员中最有影响的是虚谷、任伯年和吴昌硕(吴昌硕是清代最后一位著名绘画大师,也是现代第一位巨匠)。

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江苏太仓人,出身书香仕宦之家。祖父王锡爵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家中富有,收藏甚多。1594年,董其昌出任太子讲官之职,得力于王锡爵的提携,又应邀担任王时敏的老师。董其昌画各种树、石为王时敏做示范,王时敏深得董其昌的真传,他与董其昌的关系既是师生又是朋友,二人是明末“画中九友”的成员。在崇祯时王时敏官至太常寺少卿,1640年辞官归隐。清朝时期,他本人不出仕,但子孙通过科举入仕途的较多。他的绘画风格平和、静穆、浑厚,布局严谨,笔墨精确。

王鉴(1598—1677),字玄照,号湘碧,江苏太仓人,与王时敏并非同族,但出身相似。他的曾祖父是万历年间的文坛领袖王世贞,在书画收藏方面驰名东南,而且王世贞还是吴门画派后期的重要支持者和赞助人。王鉴出身书香门第,与董其昌、王时敏等合称“画中九友”。入清后隐居不仕,以画自娱,他学古人以元四家为主,兼学宋人,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笔墨功力,淡墨烘染,境界幽深。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江苏常熟人。出身文人之家,祖上四世擅画,家学甚厚。开始专门模仿黄公望,因家贫当了职业画师。二十多岁就有很强的仿古能力,后来得到王鉴的赏识,收为弟子,又转给王时敏。王翚35岁后形成自己的风格,把文人画的笔墨和职业画家的造型能力统一起来,风格多样,技法精熟。《仿古四季山水·春》是与他大量仿古作品不同的画作,写景清新、滋润、秀雅,是他作品中的佳作。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是王时敏的孙子。康熙时中进士,长期做地方官,工作之余坚持作画。后被招入宫廷,实际成了宫廷画家。王原祁大多数作品都是仿古人的。在画面中,精心布置山丘岩壑,使画面构图更为完美。他归纳性强,理性设计面多,情绪性的表现较少,在笔墨的内在韵致上表达充分。

吴历(1632—1718),号渔山、墨井道人,常熟人,学画于王时敏、王鉴,用笔沉着谨严。他家道衰落后,以卖画为生。吴历与王翚同乡、同年又是同学,但后来却与王翚命运各异,王翚走向荣华富贵之路,吴历则历经生活坎坷,在丧母、丧妻后,先信佛教,44岁后信奉天主教,与外国传教士五次去澳门,57岁时在上海成为一名神甫。他画工精润,用湿笔绘出生动、有焦点透视的图画,具有很强的真实意境。

恽寿平(1633—1690),原名格,字寿平,号南田,常州人。早年随父参加南明抗清斗争。15岁时,在福建遭到闽浙总督陈锦的军队的围攻,城门被攻破,父子离散,他本人被俘。因其长相俊朗又会画画,被总督陈锦夫人收养。四年后,陈总督去世,母子俩在杭州灵隐寺超度亡灵时,他意外与生父相遇,父子团聚。他一生甘于贫困,以卖画为生,与王时敏的弟子一起郊游的次数很多,最终与王翚成为好友。他画如其人,清逸、淡雅,虽然着色,艳而不俗,淡而有味,把没骨法运用得十分成功,兼工带写。他是对当时的文人花鸟画影响最大的画家之一,受他影响的画家有很多,被统称为“常州画派”。

八大山人(1626—1705),名朱耷,江西南昌人,朱元璋的后裔。号称“八大山人”,落款时,把四个字中上两字、下两字分别连写,看起来就像“哭之”和“笑之”。他以花鸟画成就最高,鱼、鸟在画中有孤愤之情,白眼向上,画面空白处居多。现实中的自然物象在他的画面上变成点、线、面的结合,极似西方现代派构成特点。黑白灰的对比,具象、抽象、意象的组合,构图险怪,笔墨精深,物象少而含量多,是我国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家中继徐渭之后的又一伟大人物,他的作品是后世文人花鸟画家学习的典范。

石涛(1642—1707),本姓朱,名若极。他先祖是朱元璋的侄子,到他父亲这辈,朱氏集团内相互残杀,全家遇难,4岁的朱若极被家臣救出,二人均出家为僧。他法名原济,字石涛,又号苦瓜。晚年住在扬州,对扬州画派影响很大。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一书,是我国第一部自成体系的绘画美学著作。《搜尽奇峰打草稿》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氤氲变幻和奇妙之处,技法不拘一格,随着境界和意趣的不同而变化,山体跌宕,山势纵横,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同时又是内心思想的体现。石涛用笔肆意洒脱,在当时画坛上属于大胆创新的画家。

弘仁(1610—1664),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出家后法名弘仁,安徽歙县人。小时候孤寂贫苦,他喜欢攻读五经,学习书画。他在福建和武夷山之间组织队伍抗清,失败后在武夷山出家,后到黄山,一生未下黄山。《黄海松石图》的画面显示出相当高的概括力,构图洗练、简易,用线较多,画中的山体、山势来自黄山,但画面意境却是心境,这种冷寂是超脱的,是世尘杂俗不能染污的。

髡残(1612—1692),俗姓刘,出家后名髡残,字介丘,号石谿。自幼爱画,丧母后倾向于佛教思想。壮年时参加反清斗争,失败后,于40岁时出家为僧。他的画中气氛不像弘仁那样冷,又比石涛的润,以全景构图为主,笔墨运用巧妙自如,苍劲和温润互含互动,大自然的生机、茂美都在其中完美地体现。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时的秀才,雍正时的举人,乾隆时的进士。50岁才出任山东范县县令。后调任潍县做县令,由于为人正直,得罪上司,开仓赈灾遭到诬陷,只得来扬州卖画为生。他的诗文清新平易,直抒胸臆。他的书法,以楷、隶为主,糅合草、篆,又融入兰竹笔意,以作画之法写字,自创一格,自谓“六分半书”。字体扁而夸张,肥瘦大小、章法疏密不一,错落有致,人称“乱石铺街”。他的书法常常写在竹、石之间,物象与书法相互穿插,共同谱写了视觉美。他笔下的兰、竹,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喻体。他的画强调“意在笔先”,布局以少胜多,笔法瘦劲挺拔,带有不屈的人格精神。他的字有画意,画有字意,他是有史以来诗、书、画结合最好的画家之一。他性格孤拔倔强,不畏强势,同情弱势,如一幅画中题诗“两枝修竹出云霄,几叶新篁倒挂梢。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抨击社会森严的等级,体现了他人人平等的思想。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浙江钱塘人。他修养广博,工诗文,精鉴赏,善篆刻,融合汉隶、魏碑创造出一种个性化的字体——“漆书”。举博学鸿词落选,没有出路,晚年在扬州卖画兼出售古董。他有深厚的学养和金石书法功底,虽然学画较晚,但成就突出。他的画风有稚拙而苍老、清秀而浑厚的独特面貌,巧和拙互用,耐人寻味。他注重诗、书、画的结合,画面个性极强,别开生面,是扬州画派中极具个性色彩的艺术家。

罗聘(1733—1799),字遯夫,号两峰,原籍安徽,后迁居到扬州。他不只是职业画家,还博闻好学,喜欢藏书,师从金农,是清朝晚期的文人画家。罗聘擅画人物、花卉、山水。曾三次赴京师,因《鬼趣图》一画而轰动画坛。他运用漫画的手法,描绘出扑朔迷离的鬼怪世界。《丁敬像》,是一张真实的肖像画。丁敬是清代篆刻家,生性耿介,开酒铺为生。罗聘夸张地表现了他的长脖子,突出了丁敬的爱好与特长。

虚谷(1824—1896),原姓朱,名怀仁,出家后名虚谷。因不愿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出家为僧。他居住在扬州,经常到上海卖画,并长居扬州,与任伯年来往十分频繁。虚谷擅长画动物、花朵,最擅长金鱼、松鼠,造型夸张,追求雅拙与生动并重的趣味,好用重笔作画,以逆锋居多,兼用中锋、侧锋。从艺术视角来看,造型和笔墨的表现力都很独特、强烈;从技法上看,以用笔为主、墨为辅,体现了他冷傲的性格。他的作品表现出孤寂、傲峭、超脱世俗、清隽凝练,在上海画派中独树一帜。

任伯年(1840—1896),初名润,字次远,后改名颐,字伯年。“任伯年”是他最广为人知的名字,他的父亲是一个米商兼民间画师。任伯年早年受父亲熏陶,很早便展露出绘画天赋,跟父学肖像画。22岁那年,他加入了太平军做旗手,太平天国失败后,他到外地流浪,并以卖画为生。他是任熊的弟子,又拜师叔任熏为师,后又来到上海定居,不到30岁,就已在上海享有盛名。任伯年有个叫刘德斋的朋友,西洋素描功底深厚,常教任伯年,大大坚定了他的造型能力。但任伯年没有忘记中国传统艺术精髓在“得意忘象”,他从中国传统中找到灵感,学习石涛、八大等大写意绘画,成功地把精准的造型和水墨大写意结合为一体,一收一放之间,看似信手拈来,实则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地。任伯年是一个全能型的画家,技法非常全面,山水、花鸟、人物都很擅长,工写兼能。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肖像画家之一,作品有肖像,也有历史故事、神话以及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任伯年的绘画改造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雅”的标准,在传统文人画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洋画造型的准确性和市民阶层的通俗性,受到了当时市民和文人的共同欢迎。代表作有《蕉荫纳凉图》《酸寒尉像》《四季平安图》等。

总之,明末及整个清朝,文人画特别明显地出现了分裂现象,有仕宦知识分子的绘画,也有世俗文人绘画。在正统画坛很保守、复古的情况下,民间文人画家则张扬个性,从民间艺术中找到灵感,进一步发展了水墨的表现功能,对中国的绘画有着积极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三十年细说从头(全集)

    三十年细说从头(全集)

    大导演李翰祥1948至1979两岸三地回忆录 一字未删,完整本内地首次出版! 本书集结自李翰祥导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香港《东方日报》连载的同名专栏,内容涵盖其从影三十年的心得杂感,两岸三地影坛的掌故见闻,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五行八作等。全书幽默风趣,文辞生动,细节丰富,金句百出,甫一推出海外华文报纸便竞相转载,深得广大读者喜爱。此次恰逢李翰祥导演诞辰九十周年暨逝世二十周年,经过重新增补、整理,附上难得一见的家庭珍藏照,同时推出精装限量典藏版和平装版,以表纪念。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科学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科学魔术

    本书是专为青少年和魔术初级爱好者量身打造的魔术全集。通过轻松活泼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一个个奇妙、有趣的科学魔术展现在青少年面前。本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选取了生活中简单易学的小魔术,通过直观的图解和明白简洁的语言,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更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魔术高手,成为朋友中最受欢迎的开心果。
  •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集作者数十年教学与实践之经验,几易其稿,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关于影视美术设的指导性专著,在对影视美术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具体规范和深刻阐释的同时,作者也针对影视美术设计中的空间环境构成、总体造型、场景设计等问题作了全面分析和论证,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美结合的著作。
  • 画史:国画历史演变

    画史:国画历史演变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响彻天籁的世界音乐

    响彻天籁的世界音乐

    本书概要地对从远古至20世纪的世界音乐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全书简明扼要,包括古代音乐,中世纪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主义音乐,欧洲的歌剧艺术和现代音乐几个部分。
热门推荐
  • The Life of Charlotte Bronte

    The Life of Charlotte Bron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打脸玛丽苏

    快穿之打脸玛丽苏

    为什么剧情都虐成这样子了,大结局还是HE?在玛丽苏的世界里,不管杀父之仇、出轨之恨,那都是虐恋情深。感情需要互相包容的懂不懂?相爱就是要忘记他的一切不好懂不懂?背叛阴谋算什么,只要爱在,什么坎儿都能过懂不懂?刘水表示,她真不懂。对付洋洋得意的渣男,应该狠狠打脸!
  • 职业NPC的异世界生活

    职业NPC的异世界生活

    惨遭联盟除名两年后,前职业选手叶寒收到了《光明国度》开发公司的任务邀请,重回游戏世界的叶寒却在此时遭遇车祸,转世成为异世界的NPC玩家。叶寒:“当我第一次知道我要做NPC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NPC受伤很疼,还不能够攻击现世玩家。后来作者跟我讲,我开局六神装,技能加特效,丹药很多很亮……”打职业是不可能打职业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职业的,只有当当NPC,偶尔才能维持的了生活。谁说NPC不能成主角,路人也能打出MVP级操作。落魄职业选手,在异世界重回联盟巅峰
  • 乡风市声

    乡风市声

    本书选录了老舍、鲁迅、茅盾、叶圣陶、钟敬文等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名家作品,以风情趣闻为主题,来传达文化的精华,是一本极有阅读趣味的文化读物。
  •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2018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2018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代表作。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波兰当代著名作家,《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是她的成名作。小说共84个章节,每一个章节以“xxx的时间”命名,通过不同的视角讲述了太古之中各种人物,甚至动物、植物和东西的故事:触摸世界边界的少女、沉迷解谜游戏的地主、寂寞的家庭主妇、咒骂月亮的老太婆,乃至天使、水鬼、哈巴狗、菌丝、小咖啡磨……以三代人的人生故事,折射了波兰二十世纪动荡起伏的历史命运。太古是一个地方,位于宇宙的中心。它的四个边界由四位天使守护。太古之外的世界并不存在,自以为走出太古的人,其实站在边界上做梦,梦见自己走到了外面的世界。等他们苏醒过来,便回家去,把自己的梦当成了回忆。边界也会生出现成的人,如同他们从外面的世界而来……
  • 自游人

    自游人

    柳平问淡出之后,你想做点什么?你呢?我们再猜好不好!当妖了——只写三个!只能是最想做的三件事!当然了!片刻,两只写满字的手攥成了拳头。我们不打开,直说吧柳平说。直说就直说,说完再打开,一样!紫玉应和着。写作!烹饪!旅行!两人异口同声,翻开手掌,果然都是这几个字,这么个顺序。她们笑了,开心地笑着注视着对方,渐渐地,眼睛湿了。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她们很幸运,找到了知己,重塑了人生。
  •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中国古典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所选取的初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61篇就是其中的精华。本书对这61篇古诗文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赏析,并附有译文、考点总结和易混辨析,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审美鉴赏能力,并针对考点有计划地进行分析和指导,真正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在游戏里修了个仙

    在游戏里修了个仙

    陈有道打开电脑,登录一款无人知晓的修仙游戏,这里没有一刀999,也没有装备神兵满地捡,只有一个真实的修仙大世界。千般大道,万千神通,无穷法术,我陈有道只问一句,可打怪获得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