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1700000010

第10章 文学间性: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2)

三是文学与其它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我们之所以没有把文学与其它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和文学与其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放在一起,主要是因为音乐、绘画、电影、电视、建筑、雕塑、园林等,与文学是同一层面的东西,或者说是非常近的相邻学科,与前面我们讲的那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区别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是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的、以追求实用性为主导的,而社会科学如宗教、哲学、伦理学等主要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总体而言,与文学相邻的其它艺术形式虽然也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但它们毕竟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而它们离文学则比较近。文学与其它艺术形式是近邻,当然是有差别的,同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联系,这种联系自然也是比较文学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不论中外,格律诗与音乐都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长篇小说,无论中外,与绘画艺术也都有诸多联系。如何从文学脚本到影视艺术作品,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建筑与园林意象,等等,能够说明文学与艺术关系的许多方面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从单一的文学研究或者单一的艺术研究中都是想象不到的、说不清楚的。因此,比较文学研究文学与其它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文学与其它艺术形式存在诸多的交叉关系,文学中有音乐、音乐中有文学;文学作品中有绘画,绘画作品也有文学;好的诗中有电影,好的电影中也有诗,如此等等,说明文学与其它艺术形式的确不是一回事,而是存在相当大的空间,是一种复杂的关系。因此,比较文学研究文学与其它艺术形式之间的各种联系,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与重要。

四是文学与文化、文明之间的关系。对文学进行文化属性、文化来源、文化影响的研究,是近三十年来中外文学研究的一个动向,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文化”作为文学产生与发展的一种背景与基础,或者说作为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的确是值得研究与分析的。但是,文化由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所构成,其范围之广,几乎将地球上所有的事物都包容其中;而“文明”的概念,也许更加集中却又不好把握,与文学的距离似乎比“文化”更远。从世界范围来说,真正产生影响的文明,就只有“西方文明”、“东方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两河文明”、“玛雅文明”、“地中海文明”、“希腊文明”等数十种,因此,我们可以说“文明”是一个比“文化”更加集中而又更加宽泛的概念,它似乎与“民族”的距离更近。但无论如何存在争议,既然前人已经提出并在此方面有了比较丰硕的成果,那我们也只好将其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进行考察。具体到比较文学而言,从事文学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即美国学者所提出的“跨文化”研究;从事文学与文明关系的研究,即中国学者所提出的“跨文明研究”。不过,美国学者所说的“跨文化”,只是就西方文化圈内的文化而言,因为在他们的视野中,并没有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体系;即使有这样的概念,在他们看来,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也是不一样的,没有进行平等对话的可能。而中国学者在90年代重新提出的“跨文化”,是要跨越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并着重强调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种异质文化,两者之间必须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才有可能维持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中国学者提出的“跨文明研究”,似乎也有其特定内涵,那就是要站在当今东西方文明关系的高度,重新审视“文明”的意义,要将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同等对待,这样才不至于产生如美国学者亨廷顿先生所说的“文明冲突”(参见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反而会使东西方文明进一步沟通与对话,促进世界各文明的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比较文学中所讲的文学与文化、文明的关系,并不是一般意义上讲的文学背后的文化意义、文学所依托的民族文明,而是对文化与文明的跨越,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来讲不同民族文学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正是这种文学的差异性,才体现了世界上东方与西方多种多样的文化与文明的丰富性;而正是从文化与文明的差异性出发,才能够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解读文学的差异性。文学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才成为了世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财富,人类的各民族、各国家才能进行沟通与对话,世界各国与各民族才能更好地和谐共处与平稳发展。中外学者为何都要大力提倡比较文学的“跨文化”与“跨文明”研究,我想其真正的所指,正在于此。从一般的意义而言,文学就是文学,与文化、文明存在比较大的距离,比较文学研究可以从文化和文明的角度来进行,也可以不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来进行。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不论中外,比较文学学科的确是有其比较稳定的研究对象。也许有人会说,中国现当代文学也可以研究其西方的来源,中国古代文学也可以研究佛经故事与唐宋文学的关系;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也要研究其它民族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因此比较文学哪里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呢?那我们也要问: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者,也可以研究其古代文学渊源;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也可以研究外国文学在中国的流传与影响;那么,是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学科也不能成立呢?学科与学科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的,从总体上来说,比较文学只要有其比较稳定的研究对象,它的学科的独立性与教学机制就可以存在。并且,这样的存在对于中国学术研究的建设与发展是有利的。

更重要的是,比较文学比较稳定的研究对象,使比较文学学科产生了自己的学科特性,那就是“文学间性”(作为比较文学概念的“文学间性”,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最早是由乐黛云先生提出来的,她说:“我想,讨论‘多种文学、多种文学理论、多种文学史’的‘文学间’现象,如果说‘多种’是指多种文化,那么,这个问题可以说仍然是当前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根本要义。比较文学之所以不同于国别文学,就在于它研究的是不限于一种文化之内的多种文化的文学;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多种文化的研究,因为它研究的范围仅集中于文学。”但并未上升到学科高度进行集中讨论。参见乐黛云:《全球化语境中的多元文化发展》,《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1期,第136—137页。)。

二、文学间性: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

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是什么呢?有的学者认为是“比较”,即只要采用“比较”的方法从事文学的分析与研究就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之所以能够出现和存在,也正在于“比较”,因为正是“比较”方法的采用,才使它与其它学科相区别。其实,现在公认的是比较文学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不一定都是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立论的,如钱钟书的杰出论文《诗可以怨》,从总体上来说就不是从两者之间的比较角度来立论的;其《通感》虽然讲了中外古今文艺审美中存在的一种共同现象,即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是可以互相转换、互相沟通的,但从总体上来说此文也不是从“比较”的角度立论的。我们承认克罗齐先生的观点,“比较”是任何学科都要采用的方法,并且自古以来一直都得到运用,我们的确也看不出世界上有哪一门学科只是因为一种方法的采用而建立并得到认可。但是我们也能不承认比较文学与“比较”有关,从主观上来说比较文学研究者的视野中要有两个以上的因素;从客观上来说,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要具有跨越性。

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究竟是什么呢?有的学者认为,比较文学学科之所以能够建立并发展起来,就在于其“跨越性”,即其研究对象能够跨越两元以上的文化与文学现象,并命名为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而且只要能够跨越其中的一种,即可被认为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围。这样的说法当然也不错,并且以数字为标示,一般的人能够记往;但是这样对比较文学的说明,并不十分准确,甚至可以说是有缺陷的:比如说,“郭沫若诗歌的科学精神”、“曹禺话剧中的绘画艺术”,你能说它不是比较文学的论文吗?

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究竟是什么呢?有的学者认为,比较文学之所以能够成立,主要在于研究者的“比较视域”的存在;如果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与学术观念中有“比较视域”,那他所从事的研究就是比较文学;如果没有这样的视域,那他的研究即使对象跨越了两种文化要素,也不是真正的比较文学。而所谓“比较视域”,只是一种学术视野与学术观念。目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全球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许多人的活动范围已经不只是中国,出国出境都非常方便,因此其视野本来就可能是世界性的了;只要他到过国外,即便是没有亲自到过国外,通过卫星电视与因特网所接受的学术资讯与学术信息,也自然是世界性的,那么,在他们的学术视野中,两元以上的文化要素的存在与多种文学观念的拥有,也是自然而然的了。那他所从事的一切文学研究,是不是都是比较文学研究呢?再有,有的人所写的论文关涉文化与文学,但研究的问题却主要是文化问题,研究的目标与解决的问题也不是文学问题,而是其它相关的学科如医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植物学等方面的问题,那我们也不能认为它就是比较文学的论文。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问题。

我认为,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其实就是“文学间性”。用“文学间性”这个术语来说明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可以对比较文学有一个更准确、更真切的认识。

“文学间性”,我们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进行界说。所谓“文学间性”,是指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要有主客分离而又统一的世界观。所谓“主客分离”,是指比较文学研究者的主观世界虽然有其独立性,但其主要内容则来自客观世界;作为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客观世界也有其独立性,但它只有在进入了研究者的主观世界之后,才可能产生意义;同时,在“自我”与“他者”之间、在“自我”与“世界”之间、在“自我”与“自然”之间、在“自我”与“社会”之间,必定要产生联系,并且也要留有思考的空间;比较文学研究者要有两条以上的观察线,表明自己存在两只以上的眼睛及其观察的角度。同时,所谓“文学间性”,从客观方面来说也要求比较文学所研究的对象要有两个以上的来源,或者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文明,总之不能是一个作家、一个作品、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而是要两个以上的国家、民族、语言与文化,并且在两者及以上的对象之间存在差异性;“文学间性”要求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文学现象,所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是文学问题,不能完全离开文学史的事实来空谈文学,不能完全离开文学作品与文学形式来研究文学及其理论。

同类推荐
  • 李龙炳的诗

    李龙炳的诗

    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和文字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农民,命运之诗会永远呼啸在我的血液之中。我只能说,诗歌确立了我和世界更美妙的关系。我只能站在我的这片土地上,用语言的手打开一扇又一扇崭新的窝口,见证着时光流转,云飞雪落。我所有的诗歌,都与这片土地的宿命有关,都是对真理、正义、崇高、光明和美好无尽的向往。对文本的探索。无论明朗或晦涩,始终贯穿着坚定的精神立场,在爱与忧愤之间也有对落难的承担,隐逸着一份刀锋的光芒,这些诗歌是一个现代农民和土地和时代牢牢拥抱在一起的见证。我的创造和想象,探索和追求,就是为了在纷乱的汉语诗歌中获得独特而独立的音调,让自己拥有心灵的自足。
  • 深夜物语

    深夜物语

    这是一本写于无数个深夜,也将在未来更多的深夜与你相伴,安心于归宿的书。这是一本睡前读物,你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也可以从任何一页结束。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才能回到最初的自己。200多篇隽永短文、直指内心的句子、意蕴丰富的插图,涉及爱情、友谊、工作、生活等话题。作者用极其细微而又深刻的笔触,写出我们和这个世界复杂而又隐秘的联系,揭穿我们在这个年纪的疑惑、孤独与欲望。
  • 狄金森全集:卷四·书信

    狄金森全集:卷四·书信

    本套狄金森全集乃是译者蒲隆先生倾注二十载心血的结晶,此前蒲教授在1994-95年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和狄金森故乡专门从事过为期一年的狄金森研究工作,归国后继续潜心钻研多个狄金森诗集版本与国外学术资料,许多诗歌译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本套全集完整编译了约翰逊主编与富兰克林主编的两个版本的狄金森诗全集,两版的差异之处都有注释说明,此外蒲先生还详尽考证了每一首诗的写作背景并附于对应的诗文之后。第四卷为约翰逊主编的狄金森书信选集译文,收录了女诗人整个创作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书信,此外蒲先生同样在每一篇译文后附有背景考证。不论是对于诗歌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有意研究狄金森的学者来说,这套狄金森全集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内容简介:中国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短短六十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伟大奇迹。中国文学,风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异彩纷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样令世人瞩目。为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社启动“共和国作家文库”大型文学工程,力图囊括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学价值观上的人民立场,展示东方文明古国的和平崛起、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与现实图画,表现中华民族的艰辛求索、勇敢实践、创新思想及生存智慧。
  • 鲁滨逊漂流记(英文版)

    鲁滨逊漂流记(英文版)

    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发表百多年后,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经典名著,是西方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必备品。这个版本已成为英译本经典版本。故事内容包括:第一部分,离家出走后的三次远航;第二部分,第四次出海,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第三部分,回到英国后的种种遭遇。
热门推荐
  • 大汉将门

    大汉将门

    21世纪的小科长,一夜醒来回到了西汉。成为历史上的悲情将领李广。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三代之将,道家所忌?李广一挥手,这些通通扫入垃圾堆。这是一个关于穿越众在西汉,带着古人一起浪,然后建立将门世家的故事。
  • 波塞冬的囚徒

    波塞冬的囚徒

    知名推理作家河狸中短篇小说集。在大火包围的密室之中,有人被残忍分尸。凶手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够在火焰中行凶后又消失不见。难道,一切都是《火神之刃》所为?一场普普通通的网友聚会,却引发了一场屠戮和一连串智慧的较量,《The Party of Death》,谁将会是最后的胜利者?什么才是最深的爱?不看完《爱无双》,你绝对想象不到!一场家庭聚会,主人却离奇失踪,等到发现时已经命丧水中。种种线索表明,凶手只能是海神《波塞冬的囚徒》!
  • 门第及目

    门第及目

    第九颗头颅是一本上古时期村庄的故事,文明的出现与消失在小说中一一复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元太祖成吉思汗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元太祖成吉思汗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系列丛书从蔡东藩先生所著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依据1935年会文堂铅印本,保留作者注释和批注)中精选出中国历史上八位大有作为的皇帝,精编成书。本套丛书历史性与文学性俱佳,“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读者既能读史,又能欣赏传奇故事,两全其美。本书为其中一本,本书讲述了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一生,包括幼时经历、十三翼战、统一部落、崛起扩张、领户分封、花剌子模及逝世。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
  • 魔兽世界之心灵契约

    魔兽世界之心灵契约

    记得矢志不渝吗?在亚米萨兰废墟里徘徊的鬼魂王妃,在黑海岸长桥码头痛哭的暗夜精灵。记得至死方休吗?在灵魂高地里痛苦等待的女亡灵,瑟伯切尔那个残破凄凉的墓碑。记得爱与家庭吗?瘟疫之地那个终生和马相伴的孤独老人。记得斯塔文传说吗?那个因得不到所爱而血染密斯特曼托庄园的男人。记得第一次骑着角鹰兽腾空而起,飞越迷雾之海的感觉吗?记得西部荒野海边的落日和银松森林的月光吗?如果你无法忘怀这一切,请到这个故事里面来走一遍,在艾泽拉斯那个一去不复返的纯真年代里怀念我们的曾经。
  • 店主有妖气

    店主有妖气

    一家能够用记忆织造梦境的神奇小店,一段求而不得的苦情爱恋。在这里,只要你有等价的东西,店主可以帮你织造完美的梦境。注意,前方高能出现,店主有妖气!!
  • 天书(卫斯理珍藏版)

    天书(卫斯理珍藏版)

    一位女子带着一枚红宝石戒指来到珠宝店变卖,并声称认识卫斯理。极其瑰丽的红宝石教人啧啧称奇,极之出色的美女令人过目不忘。然而,这颗红宝石的来历是个谜,那位女子的身世亦是个谜。一夜间,绽放血红光芒的宝石黯然失色。美丽动人的女子芳踪难觅。经查探下,的确,那位女子正是卫斯理在十二年前在某件事件中认识的小女孩,姬娜。当年她只有十岁,如今已长大成人。可是,卫斯理对于她的一切,全然陌生。卫斯理和白素循着线索追查,骇然发现,她的身世竟如此诡秘。
  • 皇上,本宫暴力

    皇上,本宫暴力

    穿越第一天,胡笑笑把皇帝打了。穿越第二天,胡笑笑把贵妃揍了。穿越第三天……“皇后娘娘离宫出走了!”然而还没走出城门,胡笑笑就被男人拎了回去。俊美非凡的帝王气急败坏狞笑:“儿子都没生,你想跑到哪里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逆天:邪王宠妻忙

    凤逆天:邪王宠妻忙

    【花样作死长期求收求票求赏求好评各种求】书友群:229371534懒癌晚期已没救,欢迎进群催更~她本是古武世家小姐,因为一颗名为琅嬛戒的珠子惨遭横祸,一朝穿越变成废柴。废柴?姐魔武双修亮瞎你们的钛合金狗眼!一路带宠打怪训熊孩子寻亲救祖!一个寄养与左丞相家的废柴,一个深居内宫的病弱皇子就这样凑一对?嗯,十里红妆铺,一生一世随,殊不知他们是在虚假的身份,做了一对真正的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