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0600000043

第43章 退避三舍(1)

楚成王闻晋军未逾十日破卫灭曹,不敢与晋争锋,遂有撤军之意,元帅成得臣执意不从。

晋文公听从先轸之谏,以复国为诱饵,离间曹、卫与楚的关系,曹、卫果然上当。

晋军见楚军来势凶猛,一退再退,直退到九十里之程,地名城濮,恰是三舍,方教安营息马。

楚成王伐宋,克了缗邑后,自缗邑而睢阳,四面筑起长围,采取围而不打的办法,迫使宋国投降。

若非得到了晋国的承诺,宋国怕是早就降了。

楚成王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君王,围了睢阳三个多月,便有点沉不住气了。打,打它个王八羔子!

攻击令将下未下之时,卫使孙炎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楚营,将晋军如何智取五鹿,卫君为什么出居襄牛之事,详细讲叙一遍,哀告道:“请大王速发救兵,若有迟缓,楚丘不保。”

楚成王曰:“贵使莫悲,寡人这就发兵救卫。”

主帅成得臣谏曰:“大王,宋已为我瓮中之鳖,不出一月,定然为我所擒。我今撤围而去,卫能否得救?尚在两可之间,却把鳖给丢了,岂不可惜!”

楚成王曰:“救卫并不妨碍围宋呀,只不过把围宋的军队分出一路而已。”

成得臣曰:“怎么分?”

楚成王曰:“寡人亲率中军,前去救卫。余之各军——申邑、息邑之兵,包括四路诸侯的人马,留下供元帅调度。”

成得臣曰:“敬从大王之命。”

楚成王又将陈、蔡、郑、许四路诸侯召入大帐,细细嘱咐一番,方带着斗谷於菟、蒍吕臣及大将斗宜申等一班文武,兵开楚丘。

军至半途,谍人来报:“晋军已移向曹国矣。”

楚成王怒曰:“兵发曹国。“

行不及二日,谍人又报:“晋兵已破曹,执其君。”

楚成王大惊曰:“晋之用兵,何其神速?”

稍顷,又曰:“晋之军多少人?”

谍人曰:“晋之将士几近六万,拥有战车七百乘。”

楚成王曰:“我军寡矣。”遂驻军于申城,遣蒍吕臣去阳谷,召公子雍率部来会。

蒍吕臣谏曰:“我大楚虽强,但要三面出击,怕是有些不支呢!依老臣愚见,不若将阳谷还齐,与齐讲和,而后,全力打击晋、宋,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楚成王曰:“卿之言甚是,与齐讲和之事全权委卿,勿失寡人之望。”

遣走了蒍吕臣,成王又将谍人召进大帐,将晋军灭曹之经过,又细细地问了一遍。

那谍人不知出于何意,竟将晋文公斩杀颠颉、革职魏犨之事也道了出来。

楚成王叹道:“重耳用兵如神,似有天助。且又执法如山,寡人不及也。倒不如让他一步,撤回围宋之兵。”

此念既生,挥之不去。默想了三日,痛下决心:遣斗宜申去宋,取回成得臣之师,且戒谕之曰:“晋文公在外十九年矣,年逾六旬,而方得晋国,备尝险阻,通达民情,大概是上天要给他时间,以昌大晋国之业。非楚所能敌也,不如让之。”

听了成王诏命,成得臣气呼呼地说道:“宋城旦暮且破,为什么要撤军?”

大将斗越椒及斗勃、宛春等一班将军,立马附和道:“元帅说得对,这围不能撤。”

这一附和,更加坚定了成得臣围宋的信心。手书一函,交给斗越椒,命其随斗宜申去见成王。

成王拆而阅之,书略:

臣成得臣斗胆上书大王,宋已为瓮中之鳖,围不能撤。请大夫假三月之限,必破宋城,奏凯而回。如遇晋师,请决一死战;若不能取胜,甘伏军法。

读了成得臣来书,围宋之兵,撤与不撤,楚成王犯了犹豫。想了一天,还是拿不定主意,于是便召斗谷於菟商议:“孤欲召得臣还军,而得臣不肯,卿以为何如?”

斗谷於菟曰:“晋之救宋,志在图霸,若晋为霸,非楚利也。能与晋抗者,惟楚,楚若避晋,则晋必霸矣。曹、卫乃我盟国,见楚避晋,必惧而附晋。为君计,不如不撤宋围,与晋相持,以坚曹、卫之心。但王须戒得臣勿轻与晋战,若讲和而退,犹不失南北之局也。”

楚成王曰:“善。”遂传斗越椒进帐,告之曰:“尔等有灭宋之志,甚佳。寡人假尔等三月之限,若是不能灭宋,军法从之。但若晋军前往救宋,不可轻战。切记,和为上。”

成得臣得斗越椒回复之话,精神陡长,命令将士加紧攻宋,昼夜不息。

宋成公初时,得公孙固报言,晋文公将伐曹、卫以解宋围,乃悉力固守。及楚成王分兵一半,救卫去了,得臣之围愈急,心下转慌。公孙固进曰:“晋知救卫之师已行,未知围宋之师未退也。臣请冒死出城,再见晋君,乞其救援。”

宋成公曰:“求人好几次,岂可以空手去呢?”乃查点库藏中宝玉重器之数,造成册籍,献于晋文公,请其发兵,只等楚兵退去,便照册贡献。

公孙固将行之时,提出要一伴儿,宋成公满口应允,遂遣华秀老与之同行。二人辞了成公,俟到夜静,缒城而出,一路探访晋军,到了何处,径奔军前告急。公孙固、华秀老二人见了晋文公,涕泣而言:“敝国亡在旦夕,寡君惟是不腼宗器,愿纳左右,乞赐哀怜!”

晋文公好言慰道:“二使不必悲哀,寡人这就召集文武,谋一救宋之策。”

送走了齐使,文公便召文武大臣进帐,当先说道:“楚成王离宋之后,成得臣攻宋愈急,宋将不保。若不往救,是无宋也。若往救,必须战楚。然就我大晋之兵力,能否胜楚,尚在两可之间。此事,郤縠生前,曾为寡人策之,要胜楚,非借齐、秦之力不可。今楚人归阳谷之地于齐,与之通好,秦、楚又无隙,岂肯合谋,为之奈何?”

先轸对曰:“臣有一策,能使齐、秦自来战楚。”

文公欣然问曰:“卿有何妙计,使齐、秦自来战楚?”

先轸对曰:“宋之赂我,可谓厚矣!受赂而救,君何义焉?不如辞之。使宋以赂晋之物,分赂齐、秦,求二国向楚输通,乞其解围。二国自谓力能得之于楚,必遣使至楚。楚若不从,则齐、秦之隙成矣。”

文公曰:“倘请之而成,齐、秦必以宋奉楚,与我何利焉?”

先轸对曰:“臣又有一策,能使楚必不从齐、秦之请。”

文公曰:“卿又有何计,使楚必不从齐、秦之请?”

先轸曰:“曹、卫,楚所爱也;宋,楚所恨也。我已逐卫成公,执曹共公矣。二国土地,在我掌握,又与宋连界。诚割取二国田土,以畀宋人,则楚之恨宋愈甚。齐、秦虽派人去说情,楚国又怎肯答应?齐、秦怜宋而怒楚,纵然不想与晋合兵,也不行了。”

文公抚掌称妙,急传公孙固、华秀老进帐,言之曰:“楚,大国也。今纠合陈、蔡、郑、许四路诸侯伐宋,单凭我一国之力,怕是难以抗御。为贵国计,莫若将送我之宝玉重器,合作两份,转献齐、秦二国,求他们出面为尔讲情,宋国方可救也。若楚不听,曲在楚,以晋、齐、秦三国之力,挫楚易如反掌耳。”

公孙固、华秀老点头称是,也不还报宋成公,一奔秦,一奔齐。

齐较秦为近,故而华秀老先达,参见了齐昭公,双手将礼单献上,方才说道:“楚围我都,原打算请晋出面为我解围,谁知晋、楚为曹、卫之事,结为仇敌。要解我国之难,非上国不可。若因上国得保社稷,不惟先朝重器不敢爱,愿年年聘好,子孙无间。”

齐昭公问曰:“今楚成王何在?”

华秀老对曰:“楚成王主张解宋之围,已退师于申城。惟楚令尹成得臣新得楚政,谓敝都旦暮可下,贪功不退,是以乞怜于上国耳!”

齐昭公曰:“楚前日取我阳谷,近日得归于我,结好而退,此无贪功之心。既令尹成得臣不肯解围,寡人为宋曲意请之。”乃命崔夭为使,径至宋地,往见得臣,为宋求和。

公孙固至秦,以华秀老之言乞告。秦穆公亦遣公子挚为使,去楚营向成得臣讨情。

公孙固、华秀老见齐、秦之使已行,忙转回晋营,向文公回话。

文公谓之曰:“寡人已灭曹、卫,其田近宋者,不敢自私,一概归宋,请二使查收。”

公孙固、华秀老不知是计,忙代宋成公拜谢赐田之恩。

文公遂命狐偃同公孙固收取卫田,命胥臣同华秀老收取曹田,把两国守臣,尽行驱逐。

崔夭、公子挚,正在成得臣幕下替宋讲和,恰好那些被逐的守臣,纷纷来诉:“公孙固、华秀老倚晋之威,将我国田土,都割据去了。”

成得臣勃然大怒,谓崔夭、公子挚曰:“宋人如此欺负曹、卫,岂像个讲和的?不敢奉命,休怪,休怪!”

崔夭和公子挚讨了一个没趣,怏怏地离开楚营,各奔本国。

此种结局,全在晋文公预料之中,闻听二国使臣离开楚营,遣人于中途截住,邀到营中,盛宴款待,各赠以黄金千两。将别之时,文公嘱曰:“楚将骄悍无礼,晋与楚必有一战,届时,望二国出兵相助。”

崔夭、公子挚满口答应下来。

成得臣尚不知晋、齐、秦已暗自结盟,在他眼中,一个将亡之国,再加一个亡公子领导下的二等之国,不足挂念,摔樽而誓曰:“不复曹、卫,宁死不回军!”

宛春献策曰:“小将有一计,可以不劳兵用刃,而复曹、卫之国。”

得臣问曰:“子有何计?快讲出来。”

宛春曰:“晋之逐卫君,执曹君,皆为宋也。元帅可遣一使至晋军,好言讲解,要晋复了曹、卫之君,还其田土,我这里亦解宋围,大家罢兵休战,岂不为美?”

得臣曰:“倘若晋不肯听如何?”

宛春曰:“元帅先以解围之说,明告宋人,暂缓其攻。宋人思脱楚祸,如倒悬之望解,若晋文公不允,不惟曹、卫二国怒晋,宋亦怒之。聚三怨以抵一晋,我之胜数多矣。”

得臣曰:“谁人敢使晋军?”

宛春曰:“元帅如果委春,春不敢辞。”

得臣曰:“那就依将军之计行事。”一面遣使入宋都,如宛春之语告之,宋国君臣无不喜悦;一面遣宛春持得臣之书直造晋军。

晋文公接过得臣之书,仔细阅之。书云:

君之外臣得臣,再拜贵君麾下,楚之有曹、卫,犹晋之有宋也。君若复卫封曹,得臣亦愿解围去宋,彼此修睦,各免生灵涂炭之劳。

外臣成得臣顿首再拜

文公阅毕,转交狐偃,狐偃粗粗览了一遍,摔书于地,怒目骂道:“成得臣好没道理!你释了一个未亡之宋,却要我这里复两个已亡之国,这怎么可能呢!”

先轸急忙踩了一下狐偃的脚,对宛春说:“曹、卫罪不至亡,寡君亦欲复之。且请暂住后营,容我君臣计议施行。”

说毕,朝栾枝丢了一个眼色。栾枝会意,朝宛春说道:“将军请随我来。”遂将宛春引至后营。

狐偃怒气未息,向先轸问曰:“元帅果欲听宛春之请乎?”

先轸曰:“宛春之请,不可听,不可不听。”

狐偃曰:“此话怎讲?”

先轸曰:“宛春此来,乃成得臣奸计,欲居德于己,而归怨于晋也。不听,则弃三国,怨在晋矣;听之,则复三国,德又在楚矣。为今之计,不如私许曹、卫,以离其党,再拘执宛春以激其怒。得臣性刚而躁,必移兵索战于我,是宋围不救而自解也。倘得臣自与宋通和,则我遂失宋矣。”

文公曰:“元帅之计甚善,但寡人前受楚君之惠,今拘执其使,恐于报施之理有碍。”

先轸对曰:“楚吞噬小国,凌辱大邦,此皆中原之大耻;君不图霸则已,如欲图霸,耻在于君,乃怀区区之小惠乎?”

文公叹曰:“若非卿言,寡人险些误事。”遂命栾枝押宛春于五鹿,交付守将郤步扬小心看管。其原来车骑从人,尽行驱回,教他传话得臣曰:“宛春无礼,已行囚禁,待拿得令尹,一同诛戮。”众人抱头鼠窜而去。

文公打发宛春事毕,使狐偃告之于曹共公曰:“寡人岂为出亡小忿,发难于君?所以伐曹者,以君之附楚故也。你我同为中原之国,楚,荆蛮也,君却事之,不以为耻乎?君若遣一介之使告绝于楚,改附大晋,即当送君还曹。孰得孰失,望君自择。”

曹共公好歹,也是一国之君,在位之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今沦为阶下之囚,睡的是地铺,吃的是粗饭,那命还在半天空里悬着。今听了狐偃传语,不仅性命无碍,且有望恢复君位,感激得涕泪交流,几乎要给狐偃下跪了:“狐将军,吾自知罪该万死,上国君臣不念旧恶,许吾复国,此恩犹如再造。吾一定不负上国之望,这就遣使去见得臣,与楚绝交。”

说毕,亲书一函,遣使送达楚营,书云:

孤因臣服于贵国,得罪了晋国,国破遭拘,晋军许孤,若与楚绝交,改附于晋,即复孤国。孤惧社稷之陨,死亡不免,不得已臣服于晋,不得复事上国矣。上国若能驱晋以宁曹,孤岂敢有二心耶?

狐偃还报文公:“曹共公急于复国,已中我们的计了。”

文公连道了两声好字,又遣胥臣往襄牛去见卫成公,亦以复国许之,条件与曹相同。——与楚绝交,改服于晋。

卫成公与曹共公一样,满口应允。宁俞欲要开口相谏,碍于胥臣在侧,强忍下去。等胥臣去了后营,方对成公说道:“主公,晋国之为,实为反间之计,不宜盲从。”

同类推荐
  • 洛克菲勒传

    洛克菲勒传

    洛克菲勒和洛克勒菲家族,在中国读者群中似曾相识——它就是美国石油大王和华尔街金融寡头的代名词,是一个多世纪来美国一大资本垄断的王朝标志。美孚石油公司、大通曼哈顿银行、洛克菲勒基金会等等,都是有白皆碑的金圆帝国响当当的超级富豪,而福特、基辛格、腊斯克等一度叱吒风云的人物,又何尝不跟洛克菲勒家族有着极深的渊源和千丝万缕的联系……
  •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李叔同禅心人生

    李叔同禅心人生

    二十文章惊海内,一轮圆月耀天心。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音乐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闻名于世。他还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在中国美术史、音乐史和话剧史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许多著名音乐家、美术家皆得其亲传,如著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皆出自其门。这样一位艺术修为全面的艺术家,在历尽繁华之后,毅然皈依佛门,从此不问凡尘,立志埋名,不务名逐利,甘于澹泊,枯守孤寂,过起了参禅悟道的僧侣生活。
  • 牧羊北海持节不变的苏武

    牧羊北海持节不变的苏武

    本书介绍了西汉大臣苏武的生平,内容包括:苏武其人其事、苏武为什么被扣十九年、苏武牧羊之后、民勤与“苏武牧羊”的传说、苏武出使的意义等。
  •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与三代君王打交道颇费心机,有时奴颜媚骨,有时抗旨犯上,有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为对方是一言九鼎的皇上。封建社会,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落入昏君或无能之帝的手中,很多人就要遭殃。曾国藩所侍奉的三代君王虽不是昏君,却是无能之帝,事实上皇上可以无能,但是他却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无能。曾国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三代君王打交道的!本书叙述了曾国藩的50年官场生涯。
热门推荐
  • 宫主驾到:王爷请上榻

    宫主驾到:王爷请上榻

    她只需那一眼便相中了他。然而前一秒,她才把他手中的“千金赌坊”霸气清仓!自诩宫主的她以为撩美男天下无敌,却不知此腹黑早在前N年便将她惦记上了!腹黑王爷带娇妻踏上四国周游之路,宠妻无度,下药洞房,生包子,斩桃花……啥事他没干过?就连最初说好的周游,都被他颠覆成了统一天下!瑾爷:那一路心酸,只有她知;即便终其一生颠覆天下,只要换她回眸一笑。
  • 武玄志

    武玄志

    张无忧,取名无忧思无忧,却因身世而卷入无数纷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看无忧在武玄世界内一系列奇遇,领略玄幻世界的风采。
  • 炼金真命

    炼金真命

    你是我在世间的遗留,你是我来往人间的证明——为了明白老师留下在羊皮卷上的话语,希斯由大陆的东边一直到西边,从实力低下到金字塔的顶点。见过了无数的人与事、也见证了新学的发展、也感受了大陆的风云变幻。----------------------------------------------------本书没有穿越情节、纯粹的异世界西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春鸠屋上鸣

    春鸠屋上鸣

    平淡的种田文,无穿越。男主隐藏吃货,金手指是一身不错的武功,女主是个普通的农家女,技能煮菜,绣花,裁衣。流水账似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中间有争斗但是篇幅减少且跟男主关系不大。
  • 异界的戏精们

    异界的戏精们

    “上上上!老dai,上,小李子,大西瓜还有喵神,别看戏,上啊!”三河被群殴急切地喊道!良久,三河卒。“啊哈哈!我这大刚cd好,刚刚没有!”老dai解释。“刚到!你就死了!”小李子!“我说老三河,你太浪了。”大西瓜骑着马哒哒哒的说!阿喵一脸懵逼,这就把三河卖了?但是打死也不敢开口。“我信你个鬼!你们这些演员!”三河四脚朝天,躺在王者峡谷的河道生无可恋!一群演员!
  • 躁郁

    躁郁

    黑与白,光明与黑暗,这是个矛盾的共同体。
  • 爱德云啊

    爱德云啊

    本书是关于大德云的角儿们的小故事,纯原创。
  • 世界军事百科之亚洲战史

    世界军事百科之亚洲战史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薄情豪门:误嫁亿万boss

    薄情豪门:误嫁亿万boss

    我从来不是个冲动的人,却为了我的爱情跟父母决裂,千里迢迢的嫁给孟琛。我以为生活从此就是王子与公主幸福生活在一起的美好,却没想到现实狠狠给了我一巴掌。老公出轨,白莲花前女友步步为营,公婆竟然劝我忍耐。生活如同山崩一般垮下,将我的世界完全摧毁,而就在此时,却又雪上加霜,我失去了我最珍爱的……本来处世安然的我不得不开始改变,对待曾经的爱人毫不手软,打压到底,曾经伤害过我的人,我要一一让他们偿还。但千帆过后,等待我的结局又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