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9600000071

第71章 隐士鸟

蒋新

夏季天亮的早,早上四五点钟,天还惺忪着眼,窗台上就满了麻雀的唧喳声,长短高低不同的音符透过窗户挤进来,演奏成没有休止符的斗闹曲。早上的觉十分珍贵,总想多睡一会儿,尤其周末,更不想早起。此时便朦胧着眼,伸出手,透过窗帘悄悄地敲打窗玻璃,很烦心地将它们的演唱或朗诵打断,毫不客气地将这些不请自来的演员们赶走。可是,或许刚刚重新躺下,或许刚要重回依恋的朦胧,窗台上又满了麻雀的声音。几经回合,睡意全无,直到把窗帘拉开,麻雀们才吹着哨子离开供它们舞蹈和歌唱的窗台。

麻雀胜利了。它实现了不让我睡懒觉的目的。我知道它唧喳的目的并不在我,也不是有意识与我作对,然而,每次看到麻雀们在窗台外倏然飞翔或跳跃的身影,我都怀着忿忿无奈而又透着些欣赏的情绪去漫无边际的瞎想。

麻雀已经成了我不请自来的邻居,一对麻雀在我想装空调打的墙洞里安了家。墙洞的直径大概塞不进一个鸡蛋,因为改变了装空调的计划,那个墙洞便失去了作用。没想到麻雀发现了它,衔来一些细小的枯草,在这里安家落户。放眼看去,楼前楼后邻居那些闲置的空调眼里,也都为成双成对的麻雀占领了。我望着飞进飞出的麻雀,嬉笑着跟它们开玩笑:“不打招呼就住进来,该不该付我租赁费……”虽然好奇它们的洞中生活,但无法探究和窥视它们,晚上经常听到墙洞里面窸窸窣窣的响声,极小的声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极有诱惑力,然而不能掏开堵在墙洞上的那团纸。我曾想,洞不大,但毕竟是麻雀的家,尽管真的是一个不大的家。这家对雀们来说,足以能够遮风挡雨,也可以生儿育女了。大概它们满足于这点,所以从来没有看到它们啄来斗去,而是出双入对地在我的眼前嬉戏着玩耍着忙碌着。不久,便听到洞里划出幼雀尖尖的叫声。

平时,我们把麻雀叫做家雀,叫家雀总觉得比叫麻雀亲切和顺溜。为什么把家雀称之为麻雀,不知道。查词典,亦没有关于为什么叫麻雀的解释。或许是小名(乳名)和学名的区别罢。小时曾经很幼稚的猜测,麻雀身上是不是有麻点,像同学钱喜来,因脸上有数十颗星星点点的麻点,大家便在背后喊他“钱麻子”一样。基于这种好奇,曾偷袭过檐下的麻雀窝,逮只麻雀仔细查看头上、身上或者爪子上也没有麻点。当然,结果是让我们继续沉陷在不得其解的迷惑里。

家雀之名有种“家之雀”的感觉,很温馨。环顾自知的鸟儿,除了燕子春天在一些有缘人家筑巢外,长住寻常百姓家、一年四季与人厮守的大概只有麻雀了。或许麻雀祖祖辈辈遗传基因铸就了不可更改的习性,人们便把珍贵的“家”字冠给其貌不扬叫声不美的麻雀儿。家雀如同围在身边转悠的家狗、家猫和家鸡一样,成为人们抬头便看见的伙伴。不同的是,狗、猫、鸡、鸭需要人们去喂养,家雀则不需要这种关爱,只要你不厌它、烦它、赶它或者逮它、杀它,它只借檐下一片瓦或者墙上一个洞栖身,就会天天与你过,不知疲倦地跳给你看,舞给你看,叫给你听。与人亲密而有距离的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

麻雀最初并不让我喜爱,因为它头上戴着一顶“四害”的帽子,是要被人们“剿杀”的对象之一(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书包里面常带着一副用自行车内胎做的弹弓,看到麻雀,就急忙和同学亮出武器,将那些圆圆的小泥丸朝麻雀射去。也跟着大人的屁股后面,敲锣打鼓地吓唬它们,不让疲惫的麻雀有歇脚的地方。冬天也在雪地里扫出一块空白,支起竹筛子,筛下撒一点煎饼末子或者秕谷之类的食物,诱捕诓骗已经很少的麻雀。虽然没有打下或逮住一只麻雀,麻雀却给空洞的少年时代增添许多热闹和快乐,打发走了许多无聊的日子。

麻雀给我的震撼在于勇敢地绝食死亡。我曾经喂养过一只刚刚孵化出来的幼雀,是同学从他家的檐下掏来送我的。幼雀身上光光的,没有一根毛(那时称它为“光腚猴”),白天总是眯着眼张着嘴的叫。我们每天都逮几只蚂蚱之类的东西喂它,或者偷一点母亲买的豆腐塞进小麻雀的嘴里,它那狼吞虎咽的样子很好玩,给能够吃上窝头的我们带来许多幸福感。不久,光腚猴的身上长出了羽毛,眼睛也睁开了,身子逐渐圆起来亮起来。可是,羽毛丰满的麻雀不像以前那样喜欢吃东西了,豆腐不吃,菜叶不吃,蚂蚱也不吃,肚子总是鼓鼓的。我们以为它生病了。请教长辈,大人则说,麻雀脾气不好,爱生气,个个都这样,不喜欢人家喂养,见人喂它便不吃了。起初我们不相信,画眉、百灵、八哥、鸽子都能够喂大,听人们的使唤,难道小小的麻雀不能喂养?那天早上起来,我们喂它的东西摆在笼子里一动也没有动,自己静静地死在笼子里。

我不明白麻雀为什么不让人喂养,是以死抗争失去任它飞的草丛原野?还是呼唤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日子,留恋在檐下筑巢、跳跃寻觅食物的乐趣?我猜不出,总之喂家雀不及喂其他的鸟那样有成就感和乐趣,以为麻雀太傻帽了,不懂得让人饲养和被人宠的“人情世故”,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去喂养不知好歹和以死抗命的麻雀。

早晨,与妻子看飞进飞出的麻雀,信马由缰地讨论起它的一生来。许多人见过麻雀孵化出世,可是谁清楚它结束生命的秘密、方式和地点?麻雀在人们的视野里欢快地飞翔跳跃,却从不将最弱或属于它们隐私的那些秘密让人窥见,它们或许把自己的归宿安排在人迹罕至的山林,或者大海深处,总之远远地离开它居住的地方,离开人们的视野。谈论到这里,我们都对这为人们瞧不起的麻雀多了一份赞叹。

麻雀从墙洞里飞出,在阳台前的树上鸣叫。我忽然想起山东画院那位教授送我的“竹雀图”来。竹子圣洁,高雅,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四君子”之一。可为什么画家们在画竹子的时候,总要画上几只最为常见的麻雀呢?而且不是点缀,竹雀图上离不开“雀”,它在画里占有着重要的位置。麻雀并不美丽,没有华丽的羽毛,也没有动听的歌喉,画家们为什么不选择那些漂亮的鸟呢?我不懂丹青,但觉得并非画家们的随心所欲或者信手拈来,也不是美与丑、雅与俗的对比,大概生活中的麻雀也喜欢竹子,难道麻雀有着竹子一样的心境?抑或是遥远的人们将“家”冠之于它的真意?

我对麻雀的认识在欣赏的兴趣里慢慢加深,不知不觉闯进了一个有趣的意境里。新意境里的麻雀让我重新审视。瞧不起麻雀,大概来源于《史记》上的那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话。少时不但把师长教诲的这句名言写在笔记本的第一页,还把它深深地烙在了心里。告诫自己要学鸿鹄立大志,后来又把这句话告诉了儿子,要“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麻雀呢,振翅飞越不过树梢,而且常常止于檐下,自然为许许多多的人瞧不起看不上。面对天生鸟类中的“凡夫俗子”,现在则不断纠正对麻雀的浅薄认识,从对它的误区偏见里渐渐走出。它不好高骛远,不慕天鹅,不慕雄鹰,也不慕画眉和百灵;不计较人们的白眼,大度对待“除四害”时的无情杀戮,它亲近人类,但又时刻瞪着警惕的眼睛,它从不侵占其他鸟类的窝,只欢快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天一亮准离开狭小但温暖的窝,用并不动听的叫声划开夜幕,唱给带露珠的朝霞和许多惺忪的眼。不懒不争不追求虚无的麻雀儿,至少让我敬佩。

那天早上在植物园散步,许多人围着挂在树上的一只鸟笼在看。笼子里有只红嘴鹩哥,那鹩哥舌头很婉转,一会儿说“你好”,一会儿说“OK”,还说“黄河入海流”等等,逗得人们十分开心。沿途的树上还挂这画眉等许多叫声很好听的鸟儿,让人赏心悦目。几乎所有的鸟儿都可以为人们调教驯养出来,听人们的摆布。鸟儿们用婉转的歌喉和自由换来人们的欢喜和喂养,在笼子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消磨自以为快乐的时光,即使翔于蓝天的雄鹰,酷刑下,也会被“熬”去英勇的个性。麻雀虽然不美,叫声不雅,却很有个性和气节。不愿意用天性和自在换取人们的喂养,应该是鸟类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和嵇康。古人曾讲“大隐隐于市”,麻雀是不是隐于我们身边的“大隐士”呢?鸿鹄有志向,麻雀有气节,我越想越觉得每天在耳边吱吱喳喳鸣叫的麻雀不简单,它彻底颠覆了我对麻雀的固有思维,不得不刮目相看。

我想起了屠格涅夫笔下的“麻雀”,那只老麻雀为了解救被大狗追扑的小雀,毫不犹豫且奋不顾身地冲向那只大狗,那狗被麻雀的大胆和勇敢所折服和惊呆,不得不放弃追扑已经无力的幼雀。小麻雀终于“狗口脱险”,跟着老麻雀飞到葱郁的树上。这就是天天在我们身边绕来绕去的麻雀呀,这就是唯一获得人们用“家”称呼的麻雀呀。它是一种自在鸟,与人相聚却保持着属于自己的自由,不为吃喝放弃自在的空间和耿直的气节,麻雀飞起的弧线仿佛似乎在传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些足够我们去欣赏了,欣赏中或许还能发现它没有告诉我们的其他秘密呢。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石头记索隐

    石头记索隐

    《石头记索隐》虽非鸿篇巨制,但在红学研究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是旧红学中的主要流派索隐派的最后一部重要论著。虽然索隐派随着新红学的兴起而日渐式微,但正是此文引发了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一文的诞生。作者在书中逐条分析了《石头记》中人事物等的影射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 2015年中国年度散文

    2015年中国年度散文

    由中国散文界知名选家选编的2015年度散文,是从全国报刊当年发表的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散文。
  • 2016中国散文年选

    2016中国散文年选

    “花城年选”中的一种,由小说家,两届短篇小说奖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陈世旭选编。所选名家作品居多,更注重文章的美文色彩,可读性及历史厚重感。如:李国文的《李国文谈古论今》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洞察世事的睿智,于混沌的时世激浊扬清;叶兆言的《诚知此情人人有》是对掌故旧闻的娓娓解读;毕淑敏的《一念3000里》诠释着对生活的识见和温情;刘小川的《庄子的逍遥游》以活泼的叙述而使故纸堆中呆板的亡灵有了趣味;鲍尔吉·原野的《大地诗》其文字幽默而不失朴实,豪放而不失细腻。
  • 都是打嗝惹的祸

    都是打嗝惹的祸

    《都是打嗝惹的祸》收录的作品分为今古传奇、人生百味、人间真情、超级想象、世相百态五部分。作者的文字轻快精准,文如其人,极具穿透力,同时又丰满而有温度,通过一篇篇文章,你可以触摸到作者独特的心灵气质——既拥有清冷的理智,又不乏湿润的心情。在看似微小的故事情节中,你能读出作者四溢的智慧灵光,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都是打嗝惹的祸》是一本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热门推荐
  • 神秘邮件

    神秘邮件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包括了《凯》、《秘密的玫瑰》和《红》三本作品集,每本作品集中还包括了若干篇散文,如《神奇的生物》、《声音》和《仙猪》等。
  • 武道修炼系统

    武道修炼系统

    一次意外,地球青年白鹤来到了异界,开启武道修炼系统。获得神魔力场,勇闯凶兽丛林,横扫蛮荒天骄,八方神女膜拜!这一世,他要叱咤天下!
  • 愿为西南风

    愿为西南风

    如花美眷,终是抵不过似水流年。缠|绵缱绻,却仍走不到天荒地老。当初轰轰烈烈的追求,不过是掩人耳目?所有的海誓山盟,也都只是逢场作戏?她毅然决然离去,从此不管他是戎马倥偬,还是醉倒温柔乡,都再与她无关。可他却如失了心般,疯狂找寻她,纵使再见面,已是咫尺天涯……
  • “不太好”及其他

    “不太好”及其他

    本书是一本冲击力十足的短篇小说集,故事虽然短小,但却非常深刻,堪比鸿篇巨著。这些故事并非花团锦簇、幸福永远、美人救英雄的老一套。安妮塔?瑞博肯会带你走进书中人扭曲阴暗的内心世界……如果你不轻举妄动,有可能她还会把你带回来。但是这些故事必将久久萦绕在你的脑海里。本书是作者送给小说迷最好的礼物,将为读者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
  • 帝尊追妻记

    帝尊追妻记

    “为你横扫天下,为你堕入地狱,为你扔掉尊严。你都不会皱一下眉吗?” 书衡静静看着眼前如同一只被抛弃狗狗般的男人,良久,眉心微蹙。 荆衙:“……”论一个直男晚期患者的追妻史。注:本文女主心比铁硬生动的阐释了男追女隔座山。喜欢的多多感谢,不喜欢的请点击删除,看文嘛讲究一个高兴,如果本文隔应到你了作者在这里说声抱歉,但还是请大家评分的时候手下留情,拜谢拜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名人演讲在清华

    名人演讲在清华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中国公认的一流学府,是中国近代新思想、新科学的重要发源地,有史以来,无数著名学者、商界巨子、以及国际政要都先后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做过演讲,能够在北大和清华做演讲已经成了一种荣幸。在这些演讲中,有针砭时弊的政论,气宇轩昂;有严谨求实的学术论述,循循善诱;又有推陈出新的另类思维,语惊四座,也不乏促膝谈心般的思想感受,娓娓道来。这些精彩的演讲者的学识和水平。
  • 魔药空间

    魔药空间

    魔药序列无限流,世界:猎人——废都——海贼
  • 红叶一枝纹名天下

    红叶一枝纹名天下

    她,是纹族的最后希望。看她从无名小卒到闻名天下。
  • 春明丛说

    春明丛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