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9600000017

第17章 生与死的对视

张劲一

当雷雨在葬棺洞外低一声、高一声地嚎叫时,我们正在洞内高一脚、低一脚地探路。雷雨越是呼天抢地,我们便越是沉静、肃穆。

先前参观芦笙洞时还是丽日晴空,后来考察葬棺洞时就变成雷雨交加了。生死殊途,阴阳迥别,看来老天爷比人类还深谙其个中三昧。

伴我们同行的是龙里县的两位青年干部——小陈和小吴。小吴在附近的一所乡镇中学当校长,他的祖先就安葬在果里葬棺洞内,汽车路经果里大寨时,他特意下车买了一盘鞭炮带上。小陈是县文联主席,他坚持要带我们先去寨后的芦笙洞探望,他说芦笙洞又叫阳洞、生洞,葬棺洞则叫阴洞、死洞,应该先看近处阳洞,再看远处阴洞,最后从阴洞走出来回到阳光下面,这才符合规矩。于是我们一行人便先去了阳洞。

阳洞果然阳气充足。午后的日光毫无羁畔、肆无忌惮地泼洒在洞内洞外。宽阔、敞亮的洞厅里,大摇大摆地挤满了融融暖意。即便是阳光一时占领不了的地盘,也有干爽的和风,不请自来地在这里嬉戏,盘桓。

据说,过去每至农历正月,周围四乡八寨的苗胞便都聚集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跳芦笙活动。其时,欢声如潮,盛况空前,舞者、歌者、观者,无不喜气洋洋,春风满面。青年男女的爱情,老人、孩子们的亲情,朋辈、乡邻间的友情,追逐着芦笙、鼓乐、银饰、百褶裙旋转。那几天,寨子里熙熙攘攘,家家户户时兴开流水席,走亲串戚的人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动作跳舞,大嗓门唱歌,欢乐的生命在这里打下了一个个鲜亮的结。

如今,阳洞只剩下阳光与洞而看不到芦笙舞了,跳芦笙活动已迁至另外的露天场地进行。但是洞内曾经烟熏火燎过的石头,还保存着那些被欢乐时光涂抹的证据。而且洞前来往的田夫野老、牧童马倌,也还依然保持着津津乐道、向人诉说前尘往事的浓厚兴趣。

站在阳洞门口,可以遥遥望见对面山崖上的阴洞洞沿。阴洞被树木杂草半掩着,像一场似醒却终未醒来的长梦。

两洞间的直线距离不过五六百米。一个人从阳洞躺到阴洞,至少也有五六十年光阴,然而五六十年以上的光阴就换来五六百米的距离。

此岸打成的生命的结,终将在彼岸解脱。芦笙洞里的芦笙,必然会变成葬棺洞里的棺木。空间性的精彩缤纷,最后都会被时间性的悲怆岑寂没收……因而两洞之间的对峙,是真正的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的对峙。

由是,果里阴洞的名声也就远远大于阳洞,以至在不少人心目中阳洞只是阴洞的一个陪衬,一个不愿挑明,却是实实在在绕不过去的陪衬。这看法固然过于悲观,应该说没有死就没有生,二者是互为陪衬,但微茫的智性之光,总不能赶走盘踞在多数人心头的死的恐惧的巨大阴影。所以历来参观阳洞者众,考察阴洞者少。

走过一片田野,爬上一座山坡,穿过密密的小树林,便到了阴洞洞沿。

阴洞高10余米,宽20余米,不仅阔大、深邃,而且干燥通风,岩壁虽满脸皱纹,表情却不似想象中的狞厉。有一丛藤蔓,斜斜地挂在洞壁前作悠然状,它悬吊着的是秋千似的清风,而不是想象中的余悸。小吴点燃了带来的鞭炮,我们也各自点燃了自己的一炷心香。小吴随后又唱起了一支古老苗歌,大意是:

尊敬的祖先们啊,后辈又看望你们来了,

我以歌为酒,请接受后辈们的拳拳孝心。

后辈们不会忘记你们的辛劳,你们的恩德,

你们的在天之灵定会保佑我们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浑厚的歌声里满含着虔诚,还夹着圣洁的探询和叩问。洞内凝重的氛围被划开了一条缝。循缝而入,一行人的目光开始屏声静气地、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棺材组成的暗黄色长卷。

只见从洞内几十米处开始,便依次向前有序地摆放着上百具棺木。棺木油漆早已脱落,一个个长方体灰白黄褐,随地形高低而参差排列,纵横成阵。所有棺木都由坚固的木架支撑着,木架离地面约一两尺高,既可以防潮,又能大体保持平稳。支架有4桩和6桩之分,据说4桩为男性死者,6桩为女性死者,女性所以多出2桩,是因为苗族妇女喜爱银饰,亲属担心有人来盗,所以须加固保护。但也有另一种刚好相反的说法,认为4桩乃为女性,6桩才为男性,理由是男性身体沉重,需要多加2桩。

棺木一律都无墓碑,也无墓志铭,甚至还无文字标识。据说,墓碑就树立在后人们的心里,亲属代代口耳相传,脚识眼记,不会遗忘,更不会弄错。先放的棺材离洞口稍近,后放的棺材距洞口稍远,故而越靠近洞口,棺材的年代就越是久远。

苗族古代丧葬主要有悬棺葬、洞棺葬(岩棺葬)、土葬三种葬式。洞棺葬通常是一个家族的公共墓地,外姓死者不得进入。在家族公共墓地中,死者陈放的方向大体都是头东脚西,而且按其生前辈分,由上往下排列,同辈人排在一个横列,弟在右,兄在左,夫妻则按男左女右排列。

进入墓地的死者年龄都在60岁以上,至少也是50岁以上,且都是正常病死者,那些被摔死、溺死、难产死、斗殴死等非正常死亡者,是不能葬入墓地的。从近些年来苗族考古发掘情况看,洞内灵柩从魏晋南北朝起到明末清初止,历朝历代皆有。就黔省而言,以明清两代最多。明代《贵州图经新志》就曾记载:“镇宁部民曰康佐苗者……有丧则举家以杵击臼,更唱叠和,三五日方置尸岩穴间,藏固闭深,人莫知其处。”清乾隆《独山州志》也载:“黑苗衣服尚黑,故曰黑苗……人死亦哭泣、椎牛、敲铜鼓,名曰:‘闹尸’,葬或以棺木置洞中……”

所以置棺木于洞中,苗族认为自己的祖先最初是从黄河流域东迁到长江中下游,再从长江中下游迁徙到黔、滇、桂等地。人死后魂魄仍希望回归故土,故而停棺洞中暂放,且头东脚西,目的是为了记住回家的路,准备随时拔脚启程。此类葬式,今已绝迹。

眼前这处洞棺葬,乃是本地吴姓家族五大支系的公共墓地。葬洞中有两类棺材,一类为平型棺,四平八稳似火柴盒;另一类为高型棺,棺盖之头高高翘起,与今日棺材已无多少差别。平型棺为明代棺木,高头棺为清代棺木。

小吴告诉大家,吴氏家族原从惠水县摆金乡迁来,历时已有16代人,这果里洞葬已有500余年历史。入棺者的年龄、死因以及尸体安置方式,大体和在惠水时一样。洞内存棺,最多时曾达千余具,后因某次失火,被烧毁者不少,如今剩下的已是烈火篡改和时间增删后的残本,以至所存棺木,有的已经变形,有的已经坍塌,有的则只剩下朽木几片,白骨半堆了。

这不,一具头骨正仰卧在积尘之中,怔怔地望着洞外,也怔怔地望着我们。不知道他的性别,更不知道他的身世,只知道他的眼窝骨里深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谜语式地费人猜测。

尽管只是残本,这里仍然称得上是一座历史文化信息宝库。那些摩肩接踵、密密实实的棺木方阵,占地约两千平方米大小,俨然如一支特种部队,浩浩荡荡,又安安静静。

我发现,棺木与棺木之间,支撑架与支撑架之间,彼此的层叠与交错、间离与呼应,都在竭力保持着一定的位置。位置与位置又构成秩序。在鲜为人知的葬棺洞内,在黯然失色的棺材之间,竟然也还保存着某种“秩序”,这多少有些令人讶异。

就在这支棺木队伍之外七八十米处,还有一座矮矮的土墓,静静地立在荒寂里,像一个多余的单词,孤零零地被冷置在长卷的外面。它同样也无墓碑,也无文字介绍。

小吴说里面原埋着一位亦苗亦汉的乡民。那乡民本是汉人,后来落户本地苗寨,遂改了族属。于是他的后人便选择了这样一种葬式和位置,既安埋在同一洞内,又自觉地保持着与其他棺木之间的距离。但这样做,还是违背了吴氏洞葬的严格秩序,所以其棺木最后还是被迫迁出了洞外。这里,剩下的只是一座再无后人过问的空冢,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人最习惯的事是活着。人最陌生的事是死亡。以习惯之身去造访陌生之境,我们的每一跨步都格外谨慎。这既是因为洞内光线微弱,越至深处就越是阴暗,也还因为对古人的那一份敬畏,生怕一不小心就踩痛了亡者的魂灵。

若干魂灵被岁月的厚被覆盖在同一洞穴里,想来当不致寂寞、冻馁,但他们的后辈仍然担心,因而每年拜祭时总不忘带去一罐米酒或数碗饭菜,以至于我们穿行其间,常会遇到破碎陶片前来附足攀谈。

敬以酒食,乃是生者对死者的忆念。说实话,葬棺洞里行走,虽然阴森,我们却不感到有多么畏怕,虽然神秘,却不觉得有什么险恶,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得自于这种忆念。

消逝本是人的宿命,但有了忆念,逝者的价值便被生者挽留。敬畏也是一种忆念,当然也是一种挽留。逝者先是被棺木挽留。棺木接着被葬洞挽留。葬洞再被青山挽留。青山又被后人的忆念和敬畏挽留。最后,挽留对象与挽留者都被时间挽留。挽留绵延无终,前提是不能中断忆念的链条。

我们的考察与造访,正是对于链条的延续与修复——特别是在今天,在商品经济大潮涌来、传统文化遗产遭到冷遇和颠覆、苗寨中青年人纷纷外出打工的今天。小吴说,每年春节期间,外出人员回乡探亲,长辈叮嘱晚辈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一定要进洞祭奠。其祭品也从昔日的土罐土碗,发展到有了塑料玻璃制品和易拉罐了。晚辈们说,这是为给亡者传达一种信息:时代前进了,忆念没有断。没有断裂的记忆里,总该也有时尚元素的加入吧。

阴洞还在向前蜿蜒。洞内有起伏坡度,不大,但棺木区外是乱石区。越往前走,乱石越是嶙峋,道路也越是漆黑难辨,以至要用打火机帮助照明,弄得我们中的两位女士步履维艰。来到一堆人工砌就的石墙前,模糊中只见多重石门、石坎,石室、石圈,那是动乱年代苗民躲避兵祸匪患的地方。在洞内避匪,不但隐蔽,且有祖宗灵魂保佑,所以它比洞外要安全得多。据说洞的前端终点处是悬崖,崖边出口有小路可通山下另一个村寨。

领队的小陈和小吴极力鼓动我们继续前行。但此时洞外已是雷雨大作,隆隆雷声和哗哗雨声前赴后继地奔进洞来,搅扰得我们有些心神不定。还有蓝色电光神秘地探头探脑,映在石壁如即开即谢的巨大白花。惊愕之余,一行人只好从原路返回。好在初夏的阵雨来得突然,去得也很迅速,大家尽管被淋湿了衣服,到得山下时却已是云收雨霁了。

说来也巧。云收雨霁之时,我们恰好赶到两洞交界处的中间地界,看到了一种平时熟视无睹、现在却颇能发人深思的景观。

这中间地界是一片良田沃土。此时,但见黄黄的油菜荚已经渐趋饱满,过不了几日就要成熟待割了,它的这一茬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我相信,它甚至已经听见了镰刀的催促。但它依然迎清风而舞,与田鸟共唱。它旁边紧邻着的是育秧田,田里正秧苗青青。秧苗幼小的生命正在生长、壮大,抢水打田的农民驾牛扶犁,正忙得不亦乐乎。

截然相反的两种命运,就在这同一片田野里演示,并行不悖,而又衔接得如此流畅,自然。这便给人一种启示:生与死原来并非都是壁垒森严,不可调和,它还可以呈示为另一种形态。

此时再来打量两边的阳洞、阴洞,只觉得两洞对视如目光。原本剑拔弩张、相互对立的尖锐两极,由于有了这么一块美丽的中介地带的加入,其结构已由极度紧张,变得有些宽松,有些平和了。生固然可喜,死亦并非一律都是绝望、恐怖、狰狞,它还有可能转化为安详、从容、宁静。

人不能拒绝死亡,却可以改变对死亡的态度。这心事,已被田野一语道破。

因此,当阳光重新照亮大地,雨后的青山格外苍翠。我看见,生洞也好,死洞也罢,两洞洞口都有薄雾泛起,徐徐的,粉粉的,柔柔的。

同类推荐
  • 都邑赋史论

    都邑赋史论

    都邑赋是我国古代赋体文学中一类源远流长的重要体裁,一直不乏佳作,本书是对这一文学样式的深入研究,使得这种古典文体再次进入大众的阅读视野。
  • 雷锋日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雷锋日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长久以来,《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已经成为传播“雷锋精神”最鲜活的载体,“雷锋精神”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而阅读《雷锋日记》则是我们了解雷锋生前工作与生活的最直接的方式,汲取榜样力量最丰富的源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和成长。经过编辑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广泛搜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除了收录雷锋同志的日记,还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文字,包括诗歌、小说、讲话、书信、散文等,使广大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雷锋同志的光荣事迹,更加完整地展现雷锋同志的光辉形象。
  • 生命的痕迹

    生命的痕迹

    从生命开始坠入这个花团锦簇的世界,注定了有风和日丽,也有凄风苦雨,在历经无数酷热、严寒、飘摇后,生命从一颗弱苗成长为参天大树。那些春华秋实、平平淡淡的岁月,最终化作圈圈美丽的曲线年轮,记载我们一路走过的艰辛和绚丽。蓦然回首,身后似梦似幻的身影,一串串有生命痕迹的岁月,早已风干成芳香的玫瑰:我们曾经来过。阅读梅芷写著的《生命的痕迹》,领略不一样的人生领悟。
  • 就当一次路过

    就当一次路过

    恩德传媒出品,这么远那么近监制,OUR书系第一辑。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路过,每个人都有各自抵达的终点,或许是你独自上路,或许有人愿意为你停留。最终大多数人或许会分开,我经历过,我知道他们很重要,任何人来到你身边愿意为你停下脚步,都是值得珍惜的事。所有相遇都是有意义的,别在意是否还有告别,哪怕只是一次路过,也要在最好的年纪里,放肆地活,坚定地爱。正是因为那些过往和遗憾才成就了现在的你,所有的回忆都会成为你温暖前行的动力。
  • 普希金诗集

    普希金诗集

    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普希金传略,介绍普希金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分为普希金的抒情诗,共50首;第三部分为童话故事诗,共5首,都是普希金的名作。本诗集译文准确,图文并茂,别具匠心。
热门推荐
  • 你的努力,终将收到世界的回馈

    你的努力,终将收到世界的回馈

    《你的努力,终将收到世界的回馈》获得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我们都向往幸福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未来。但如果不努力,这一切都只是空想。付出才有收获,努力才能成功,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基石。本书通过一系列丰富、真实、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生活之中总会遇到一些阻碍与羁绊——或许是我们自身的原因,或许是外在因素。但只要我们能够坚定信念,迎难而上,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我们终将迎来胜利、获得成功。
  • 我老婆不是人

    我老婆不是人

    一个帅哥遇到鬼会怎么样?逃跑?害怕?哼哼,那都不是我风格,干脆,直接娶回家才是真的,其他都弱爆了!!真心希望大家能喜欢,记得帮我收藏,各种满地打滚求表扬啊!!!!!
  • 快穿系统:男神,宿主有毒!

    快穿系统:男神,宿主有毒!

    一代大佬罗烟被坑死了。死后的灵魂本想静静地当一只阿飘,谁知道却被一个不知道从哪来的系统给找上,一番忽悠后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位面管理局的一名执法者。位面原女主:“导演,为什么这家伙不暗套路走!说好的反派必被炮灰呢?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罗烟(微笑):“地狱移民欢迎您。”某男:“媳妇,抱抱~”罗烟:“不想移民去地狱就滚。”某男:“要和媳妇一起滚。”罗烟:“......”一代大佬微笑脸望天,克制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了怎么办?零零九:【那还克制什么?扑了就是上啊!】特别声明:本文1v1,女宠男,甜宠无虐。女宠男!女宠男!女宠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勇者养成报告

    勇者养成报告

    未来的勇者大人,你本周的目标是以下内容首先是每天早晚各一次【3级全身基础锻炼】然后是学习相关的《世界史》第五卷,《微积分》第二课,《量子力学》的入门第一课接着是轻松愉快的游戏时间,你需要“大逃杀游戏”胜利三次,恐怖游戏世界C级任务完成一次,地下城王国经营模拟完成C+评级……什么?又跑了?这是到叛逆期了?还是年轻人精力太旺盛了?这样吧,如果超过一小时还没把他带回来,本周所有人的要完成的任务翻五倍执行。——————————————————新人各种求!点击!收藏!推荐票!求各位喜欢的读者老爷多多追读(很重要!!!)某喵给您劈叉了!读者群245591112
  • 把工作做到位

    把工作做到位

    对于现代人来说,也许最应该强调的两个字就是——到位。可以说,中国并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但真正缺乏的是那种能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到位的执行者。我想,把工作做到位是一个员工的工作准则,也是每一个人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只有把工作到位,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把工作做到位,既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同时还是对社会负责。本书针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建设和实践的需求,阐述了把工作做到位的重要性,剖析了工作不到位的种种表现,最后告诉读者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到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西湖老人繁胜录

    西湖老人繁胜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生艰难

    魔生艰难

    嚣张跋扈的画玖魔尊终于死了!这个消息传遍整个六界自然有人欢喜有人忧,当然欢喜的更多。据说这个魔尊生性残忍,自上古战争中存活下来后,不幸抑郁了,动辄就以杀人为乐,犹爱灭族。据说这个魔尊霸道贪婪,六界凡事有点名声的藏宝的地方都被她踏了一遍,能夺就夺,能抢则抢,有次还顺道抓守护神兽做自己的宠物,美称旺财。……总之这个魔尊并不是个好玩意儿,这次终于死了。怎么死的?据说被梧乐仙君穿心而死,而那把剑还是她自己在无涯海抢的封魔剑。真是自掘坟墓,可悲又可笑。人们不知道地方有一魄自冥界觉醒,记忆散失,整日无所事事,到处浪荡。好死不死,要活不活。出来玩都能碰到仇家,她不负众望的被梧乐仙君抓个正着。只是这个梧乐仙君与记忆的不一样哎?“仙君~老大~”她死皮赖脸的吸引他的目光。
  • 桃丽丝的幻梦

    桃丽丝的幻梦

    桃丽丝是驱灵师家族的未来掌舵人。身为家族的希望,可是她没有天赋异能,无奈之下,父母只能让她和弟弟颜夜前往伦敦寻找传说中的“天才驱灵师”。在她和弟弟费尽心思寻找那个人的时候,她的同桌霍华德总是对她冷嘲热讽!什么?他就是她要寻找的人?每天“互怼”的两个人,在小吵小闹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直到有一天,弟弟颜夜离奇失踪了……如果你够有勇气,就跳进喵哆哆精心打造的少女幻梦吧!精彩的校园悬疑魔幻大戏正在拉开序幕……
  • 断手连环凶杀案

    断手连环凶杀案

    你是独居一人吗?你爱上网购物吗?如果是,那么,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