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9400000014

第14章 健全的人生(3)

昔者。有一罗汉道人。畜一沙弥。知此沙弥却后七日必当命终。与假归家。至七日头。敕使还来。沙弥辞师。即便归去。于其道中。见众蚁子。随水漂流。命将欲绝。生慈悲心。自脱袈裟。盛土堰水。 而取蚁子。置高燥处。遂悉得活。至七日头。还归师所。师甚怪之。寻即入定。以天眼观。知其更无余福得尔。以救蚁子因缘之故。七日不死。得延命长。

——《杂宝藏经》

“若人心在道,自然无烦恼”,我们念佛也是一样。我们的心如果一直很在意、很执着外面的人、事情、境界,我们的眼睛、耳朵自然就跟着溜出去,根本都没有把心念真的投入在佛,然而反省一下, 那些我们所在乎,所追逐的事情,是不是和一块丢向狗的石头一样,是没有营养的,而且跟我们往生西方也是毫无关系的,那有什么好在乎的呢?有什么价值,值得耗费精神去追逐呢?

——道证法师《缺陷变宝莲》

一亩田里撒下什么种子,将来就长出什么果实。我们的心就像一亩田,做好事就是播下好的种子;做了不好的事、坏的种子播下去,同样会在这亩田中长出来。

农夫要播种前,必先耕一小块地,然后把种子泡水筛选过,浮在上面的坏种子去掉,好的就泡着,发芽之后再把稻种拿去播撒,这叫做“撒秧苗”。

等秧苗长到合适的高度,就开始插秧;过些日子,要开始除草,尤其必须除掉稗草,它和稻子长得几乎一样,只是稻叶摸起来粗粗的,稗草的叶子则是细滑的。

我当时不明白,觉得那些长得比较漂亮,为什么要拔掉呢?邻近的农夫就告诉我,如果让稗草结了籽,一株就会结好几百粒;而稻穗一株也不过结几十粒的稻子;而且稗草很会吸收肥料,所以除草要先 学会拔掉稗草。

同样的道理,做事情要尽量做好事;行善不要掺杂不好的念头,不要抱着“有所求”的心,若是求名求利、自私等等,心地就不纯净了。我们要规规矩矩地做,否则会浪费心田里很多的养分,那就太可 惜了。

──证严法师《心灵之窗》

佛陀所讲的道理,和我们的生活非常贴切;正因“人生无常,国土危脆”,所以佛陀教我们要打开心门、看淡物质、放宽眼界。

在世间,自己是否常认为:每件东西都该是我的?其实,自己能用多少东西呢?再深入想想,人生有得就有失,斤斤计较,纵使能得到一些东西,却会失去很多感情,实在是得不偿失。唯有将追求的欲 念放淡、心放宽,才能包容一切,培养大爱。

“九二一”大地震,使我们提高警觉——处于世间,要把心胸放宽,还要有远见,提升智慧。不要只看眼前,以为“能计较得到的,就是我的”。佛陀告诉弟子们,每个人不是只有这一生,还有未来的 生生世世;而大自然的威力是难以抗拒的,明白了这层道理,就要赶快为来生铺路,眼光要放远一些。

“九二一”之后,我深深体会到要勤耕福田。慈济的目标是要净化人心,所以教大家“自造福田,自得福缘”,用心做心灵的农夫,勤耕福田;若只耕田而没有播种,杂草又会生出来,所以要不断去除 杂草,勤于播种。若社会大众能一同来勤耕福田,就能集众人的善业而使人心净化,社会祥和。

──证严法师《心灵之窗》

孝顺父母——世间第一福田

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终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维将欲 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荆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 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悯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 。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荆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 饶益父母。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不孝父母,学佛或行作一切功德,皆无意义。

时代变迁,西风东渐,国人昔日三代同堂,含饴弄孙景象已不多见,且现代人崇尚自由,不喜与父母同住,由于父母过度关心,成为子女精神负担,造成社会更多的孤独老人,生活无人料理,病苦无人 照顾。有些与父母同住者,由于父母久病卧床,也成为久病无孝子。甚至更严重者,有的不顺己意,就忤逆父母,恶骂、杀害父母,违背伦理,造下滔天大罪。

在世为人凶暴,不孝父母,欺侮良善,不敬长老,常逢恶疾、衰恼、恶事,灾难缠身,再四处求神,逢庙必拜,从南到北,日日月月,年初至年尾,杀鸡宰羊,奉上丰富甘美饮食、牲醴求诸魍魉,祭拜 诸天鬼神,以求福报终不得福。所谓日月祷祀如山,罪如江海,杀生求福,去福远矣!

佛说:“孝顺父母,世间第一福田。”若能孝顺父母师长,礼敬三宝贤仁,不必四处祈求,则可得四种福报:

一者,颜色端正。

二者,气力丰强。

三者,安稳无玻

四者,健康长寿,不逢灾难。

古人云:“孝为百善之首。”孝顺父母为世间最大功德,又云:“不孝父母,拜佛无益。”不孝父母,学佛或行作一切功德,皆无意义。

──演照法师《演照法师开示》

人与禽兽的不同点,乃在于人有智慧,知道孝顺,守规矩,遵礼法。不懂规矩,不知孝顺父母,不知尽忠报国,不知做人的基本条件,那就和牛马没有什么分别,这一点应该注意。尤其是学生时代,更 要注意!

孝顺父母是令父母高兴,精神得到安慰。不是供养父母好吃的东西,好穿的衣服,就认为是尽孝。那么,应该怎样才算尽孝呢?首先要听父母的教诲,不可违背父母的话。对父母讲话时,要有毕恭毕敬 的态度,应对之时要和颜悦色,父母叫你做事情,要赶快去做,不可躲懒偷安,或者有不愿意的表示。若有了过错,父母纠正你,更要欢喜的接受,不可不理会父母的指责。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子 成龙,所以管教非常严格。在三字经上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古语说:“棒下出孝子。”这是从前的思想,现在行不通。尤其在美国,简直没有听过,因为美国实行爱的教育,不 打不骂,任子女自由发展。总之,太严不好,太放任也不好,采取中道,比较合理。

中国人注重孝道,曾参(孔子弟子)有一句话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大意是说,父母在世的时候,儿子不可到很远的地方去,如有必要的事,要到远方去,必定要有个确实的地址,以免 父母挂念。令父母担心挂念,就是不孝,俗语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形容母亲对儿子如何的关心。

──宣化上人《宣化上人开示》

在忍辱中培养品德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是讲究人格道德;品格是道德的基础,一个人若对于品格道德都不讲究的话,那和禽兽有何差别?当然,培养我们品格道德的方法很多,比方说:我们可奉持戒律,从戒律中培养 我们的品格;我们可以实践佛教的修行方法——念佛、参禅,从念佛参禅中培养我们的道德;佛教讲慈悲喜舍,我们可以在慈悲喜舍中培养我们的人格,道德;但是要培养我们的人格道德,最有力、最有 帮助的,还是“忍辱”。

据《菩萨戒经》所载,佛陀在过去修行的时候,曾经被五百个“健骂丈夫”追逐恶骂,不论佛陀走到哪里,他们就跟着骂到哪里,而佛陀的态度是“未曾于彼起微恨心,常具慈悲而用观察”。这种忍辱 精进的修持,终于使佛陀证得了无上菩提。可见忍辱不但可以培养世人的品格,而且也是成佛的重要法门。

现在的青年,逞一时匹夫之勇,可为一件小事而拔刀相向;为一句闲话,往往放在心里,久久不能消除;学佛学到最后,还是像苏东坡那样,被“一屁打过江”;没有忍辱功夫,无论修持、无论做事都 不能达到理想。一句闲话就要计较,一点小小折磨就受不了,这种没有力量应付环境的佛教青年,如何能担当重任和创造事业呢?

佛陀说:“学道的人,如果不能忍受毁骂,对恶毒攻击不能如饮甘露,即不能算是学道的人。”我们看“忍”这个字是心上一把刀,从这个字的结构也可以看出忍耐的意义。一个人在平常生活里,若不 培养忍耐的力量,没有很多的修养,则不要说一把刀插在身上受不了,就是剃头用的刀片把你脚割破一点,也就受不了而哇哇叫了。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假如,我们要想为未来的佛教、未来的众生担当重责的话,就要先学忍耐,忍功夫做得到,才有成就菩提果的 资粮。

事实上,能忍的人并不是懦夫,反之,忍是勇敢的,是有力量的;忍是一种牺牲,是一种定力,你能培养这种定力、牺牲的精神,对于修养品德才会有增长,未来的弘法事业才能成功。

我国近代的太虚大师,一生遭受别人不断的打击、毁谤与压制,甚至于被讥斥为政治和尚,但是他从不与那些骂他的人计较,只是一心一意为复兴中国佛教而努力;如果太虚大师对每次的外来侮辱都计 较的话,他还会成就那么大的佛教事业吗?不只是太虚大师,连大肚能容的慈航大师、与世无争的印顺大师,他们的一生也都曾受到不少的侮辱与误解,但是他们都默默地承受下来。这些事例,都可以 做我们佛教青年的榜样。

我们要把一切外来横逆与侮辱都看做学法途中的增上缘,顺境固然可以成就我们,而逆境也可以考验我们;大家不要只求在顺境里一帆风顺,有勇气、有能力的人应该经得起狂风暴雨的吹打,应该抵得 住一切魔障的攻击破坏。荣辱毁誉来时要忍得注耐得下,这样,才合乎我们佛教青年的标准,才可从忍辱中培养品德,才可续佛慧命,恒转法轮。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讲演录》

容忍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忍辱无嗔,别人打骂你,污辱你,你能够甘之如饴地去忍受,这个忍受有很多的层次差别。我们一开始没有这种理性的认识,只是在心中觉得不应该以牙还牙,不应该以烦恼 的心对待别人。佛陀有个简单的比喻,假如别人欺负了你,你因为他的欺负而痛苦了,说明你接受了他的欺负。假如他欺负了你,你并不痛苦,你反过来去教训他,使他不再欺负你,就是你有智慧。多 闻圣弟子不受第二支箭,我们大家看看,平常在生活当中有没有受第二支箭?当一个人把箭射在你身上,你的身体受伤了,你在那里淌血,很不舒服,这时你应该马上去把箭拔掉,把创口治疗好,减轻 痛苦。但是我们许多人,去寻找射箭的人,想办法报复他,或者记上一笔,将来去报复,当你记上一笔时,你的心灵也同样被第二支箭射伤了。

容忍的第一层含义,不想去报复他。

忍辱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忍可,古文当中“忍可”就是认可之意。你的心被嗔恨毒素所占据,认可事情的本来面目。为什么欺负我?教育他,使他不要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不要欺负别人,应当改邪 归正。“认可”是对客观环境和具体事物的准确判断,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真相。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文集》

唐朝宰相娄师德之弟被派任州牧时,临行前向娄师德辞别,娄师德问他:“如果你遭到他人的恶言毁谤,该如何以对?”弟弟说:“我只坚持一个‘忍’字,即使有人涕唾到我的脸上,我也是把它擦一 擦就算了。”娄师德道:“这样还是没有做好‘忍’的功夫。因为擦拭口水等于违逆、不顺从对方,彼此的怨结还是不能化解。如果连别人怨恨的涕唾都能够忍下,不去擦拭它,让涕唾在自己脸上自动 干掉,才能算是真正的忍。”宋朝陆游亦有诗云:“秋毫不能忍,平地寻干戈;唾面听自干,彼忿自消磨。”不能忍耐是因为计较人我,分别得失,面对境界时心中失去了寂静,被嗔恼障碍身心,以至 于造成许多纠纷与仇恨。因此,“忍”的修持,是为安身立命、成就大事的准则。

──惟觉法师《惟觉法语》

同类推荐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知行合一:洗心禅5

    知行合一:洗心禅5

    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也不是缺乏快乐,而是缺乏一颗感受快乐的心,正是心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感受。本书中贤宗法师向读者讲授如何在生活中用心感受,用心修行,发现生活的规律,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走向快乐的人生殿堂。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为克利亚瑜伽大师尤迦南达修习克利亚瑜伽的经过及其对瑜伽思想的感悟,首次于1946年出版。在本书当中,作者以幽默轻松的笔调,一连串生动有趣真实的生活故事,讲述了自己从出生到前往西方国家传播克利亚瑜伽的经历,写出了文学史上罕见的一位开悟圣人生平的体验及内在的感情世界。
  • 楼观道源流考

    楼观道源流考

    《楼观道源流考》是一部见解独到、特色鲜明、风格别具的书,是一部有重要学术价位的书籍。新版不但增加厂不少新资料、新内容,而且它使初版的著述风格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我觉得,这种著述风格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就是“实”。本书内容包括:研究楼观道的史料依凭、楼观道的历史演变和道法承传、楼观道的宗派特征。
热门推荐
  • 猫妻来袭

    猫妻来袭

    她本是奉师之命下山寻亲,顺便抓妖捉鬼,却因被人推下水而‘死’。等她再次睁开眼时竟成猫,还被启灵国皇上捡到。没想到的是惹上了,此生都甩不掉的妖孽。他是黑腹妖孽的启灵国君王,却对一只“小猫咪”情有独钟。他站在房顶上道:“嫁给我可好?”她抬头看去道:“我不嫁。”他挑眉轻笑:“可你腹中已有了本君的孩子,不嫁也得嫁!”她却面无表情:“滚,你挡着老娘晒太阳了。”
  • 狱球

    狱球

    当地球被外星人占领。人类终究是苍茫宇宙中的一个齿轮,当我们遇到比我们更强的种族,该怎么办?当你的家人被外星人奴役,你是否能拿起手里的武器!不自由,毋宁死!新人作者,求推荐,求收藏。
  • 帝王重生,呆萌皇后升级录

    帝王重生,呆萌皇后升级录

    皇桑重生了,凉凉还在萌蠢;皇桑决定好好只爱凉凉一个人了,凉凉还在萌蠢;皇桑忠犬得群臣激奋了,凉凉还在萌蠢……此文另一个名字《萌蠢凉凉虐重生帝千百遍》。皇桑不是处,不喜者慎入。****她是丞相嫡次女,和庶妹一起被送入藩王后宫为妃。庶妹被封为夫人,她却只是个美人!后宫险恶,少根筋的她常常能逢凶化吉!司洛芸觉得自己真的很低调了!但为什么大家都用想吃人的眼光望着她?大王落水、司夫人衣破、甄姬有孕……这些跟她都无关啊!**重生前,他被她蠢得要吐血!重生后,他被她蠢得偷偷吐了几次血!上一世他没有机会懂她,这一世他重生在最好的时机里,也懂了她那隐藏在看似呆板、不争、淡漠背后的脆弱!独孤夜发誓,这一世他要护她、疼她与他们的孩子一世无忧!前朝争斗不累及她烦忧,后宫不安分的女人不劳她动手……但是,皇后凉凉,您能不能开恩别再萌蠢得令皇桑时刻有吐血的冲动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使女受禄如天

    使女受禄如天

    轻松、暴笑的言情小说。放松心情,我们穿越啦…… 我叫叶禄,在一个极其平常的夜晚…穿越了,而且是穿到了自己刚买的一套小说世界里。你们明白“刚.买.的”是什么恐怖的概念吗?就是我才看到小说的第三章就穿了,基本人物还没全出场呢,只知道自己是个女反派的我,果断选择真爱生命、远离主角,但为什么“危险”总是向我扑面而来? 我脱了鞋袜爬上床就发现自己只要微微一转身就会直接掉进重怜怀里。 我有些尴尬的说:“那个,魏辽上次是睡在最里边,我们中间隔着有半臂距离的。” “可我不喜欢睡边上。” “你不是说上次怎么睡这次就要怎样睡吗?” “对啊,我是说禄儿上次怎样睡这次就怎样睡,并没有说我也要那样啊。” “你一个君王怎么能赖皮!” “一个侍女怎么能说君王赖皮!” “你不是说不会拿侍女的身份束缚我吗?” “可禄儿你不也乖乖来侍寝了吗?” “还不是你传令让我来的?” “禄儿真乖。” 我无语问苍天,“一定有人把我温润善良的重怜给调包了。”
  • 贪财王妃:夫君是个暖宝宝

    贪财王妃:夫君是个暖宝宝

    北漂一族到古代,穿越时空谈恋爱,来来回回数十趟,拐个王爷送外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世之我家娘子会打仗

    异世之我家娘子会打仗

    简介?呵呵,没有的,自己看吧,作者介绍无能
  • 穿越梁山当军师

    穿越梁山当军师

    诸葛英一不小心穿越到了梁山,成了神机军师朱武。偶遇一位佳人,他一见钟情。于是决意替佳人报仇雪恨,从此梁山风波迭起……
  • 豪门盛宠:神秘老公晚上见

    豪门盛宠:神秘老公晚上见

    楚辞为了救陷于财务困境的父亲,被迫嫁给了赫连家体弱多病的大少爷赫连兰若。传说赫连家大少爷是个药罐子,命悬一线,随时都有上天的可能。传说赫连家大少爷不能人道,即使嫁过去也是守活寡。可……深夜这个跑到自已房间辛勤耕耘的家伙又是谁?白天见不到亲亲老公,晚上倒是准时侍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2017《小说选刊》精品选·中篇卷

    2017《小说选刊》精品选·中篇卷

    精选由《小说选刊》推出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旨在打造权威、客观、公正的中国文学年度精选读本,为读者奉献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