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4400000025

第25章 中日“二十一条”交涉

日本帝国主义独霸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日本帝国主义的为的有了千载难逢的良机,遂开始中了对中国侵略步骤。袁世凯称帝成了日本政府胁迫中国政府的交涉手段。虽经多次交涉,袁世凯还是签下了卖国的“二十一条”。

日本帝国主义独霸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早在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日本政府在其《对外方针政策决定》中就确定了日本应在满洲享有“特殊地位”,1913年日本外务省在其《对华外交政策纲领》文稿中又具体地筹划了在中国满蒙、华中、华南、福建、台湾等地区如何进一步推进或巩固其侵略势力的方针。1914年日本右翼浪人团体黑龙会,提出了《对支那问题意见书》,这便是以后“二十一条”的雏型。当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忙于互相厮杀,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为日本实现其独霸中国的野心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8月23日,日本以英、日同盟为借口,参加英、法、俄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但它并不派兵到欧洲战场,而是在中国山东半岛登陆,进攻德国侵占的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乘机夺取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德国自知无力与日本相抗,其驻华使馆参赞马尔参(Maltzan,AdolfGeorgOtto,Baronyon,)向袁世凯政府表示,愿将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交还中国,由于日本的阻挠与威胁,袁政府不敢接受,暗中要求美国接管,然后转交与中国。美国不想得罪日本,拒绝考虑。袁政府只得仿照日、俄战争时期清政府的做法,宣布局外中立,划出战区,听任日、德在中国领土上厮杀、蹂躏。10月底日军对青岛发起总攻击,11月7日,德军投降。1915年1月7日,袁政府宣布取消战区,要求日军撤出。

日本大隈政府蛮横地加以拒绝,而且乘机将早已筹划好的《对支那政策文件》(即“二十一条”草案)付诸实施。1月18日下午3时,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在怀仁堂晋见袁世凯,当面递交日文本“二十一条”一份。两日后,日置益又将另一份附有汉文译文的“二十一条”文本递交袁政府外交部,作为中、日两国正式交涉的根据。“二十一条”的内容分为五号:第一号,关于山东问题四款:德国所占有的山东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山东境内沿海土地及岛屿不得租让给他国;日本建造龙口或烟台接连胶济铁路之铁路;中国开辟山东省各主要城市为商埠。第二号关于日本在南满及东蒙“享有优越地位”七款:旅大租借期及南满、安奉铁路租期均延至99年;日人得在该地区租借或购买土地;日人可在该地区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该地区之矿产开采权许以日人;吉长路的经营管理权延至99年;该地区或因筑路或以税课作抵押向外国借款须经日本政府同意;中国政府在该地区聘用政治、财政、军事顾问、教官等须与日本商议。第三号关于汉冶萍公司共二款: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附近矿山,包括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不准公司以外之人开采。第四号一款,即要求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让与或租借与他国。

第五号共七款: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日人充当政治、财政、军事顾问;日本在中国境内所设医院、寺院、学校拥有土地所有权;警察由中、日合办;半数以上之军械向日本购买,或中、日合办军械厂,聘用日本技师,采买日本材料;武昌、九江、南昌、杭州间,南昌、潮州间各铁路之建造权许与日本;福建省内筑路、开矿及整理海口(船厂在内)如需外国资本须先向日本协议;日本在中国享有宣教权。“二十一条”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狰狞面目。日置益在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时,一面威胁说,如中国拒绝日本要求,则日本有可能支持中国的革命党;一面又引诱说,如袁总统接受日本要求,“日本政府从此对袁总统亦能遇事相助”,怎样相助呢?日置益曾向外交次长曹汝霖明确表示:“敝国向以万世一系为宗旨,中国如欲改国体为复辟,则敝国必赞成。”暗示可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交换条件——这是日本政府胁迫中国政府承认“二十一条”的主要交涉手段。同时,为了避免引起中国人民反对和其他列强干涉,日本要求中国政府对“二十一条”内容“绝对保密,尽速答复”。

对于日本如此穷凶极恶的无理要求,袁世凯也感到难于承受。本来,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完全有理由严正驳回,拒绝讨论,但因袁正在做着帝制自为的美梦,亟需获得帝国主义的支持,所以不敢得罪日本,竟派出全权代表与日本公使举行秘密谈判,开始了中、日政府间的“二十一条”交涉。为了避免过多丧失主权,减轻卖国罪责,袁世凯还采取了一些相应步骤:一是派自己的日本顾问有贺长雄回国拜访对日本政府有相当影响的儿位元老;又命外交次长曹汝霖密令驻日公使陆宗舆会见日外相加藤高明,双管齐下,探询日本政府提出“二十一条”的“真意”以及日方可以“让步”的最低限度,并要求日本“留亲善余地”。二是密电江苏将军冯国璋联合19省将军发表通电,声称拒绝日本要求,不惜一战,以增强自己谈判的力量。三是有意向中外报界透露日本要求的部分内容,用以动员舆论,激起反对,作为要求日本降低条件的口实。但是袁世凯的鬼把戏被日本政府一眼看穿,对冯国璋的联名通电,认为是“袁氏权诈老套”,根本不予理睬。同时,日本政府对袁氏有意透露“二十一条”内容,多次提出抗议,多方进行威吓。但二十一条确实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掀起了各种形式的抗议活动,很快形成波及全国范围的抵制日货热潮。袁世凯政府迫于日本的要挟,多次传令各地禁止抵制日货,而反日斗争却压抑不住,声势日益浩大。“二十一条”交涉就是在人民的一片反对声中开始的。

中、日秘密交涉自1915年2月2日开始,每周举行二三次,至4月26日,共开谈判会议25次。日方代表为日置益、参赞小幡酉吉、高尾亨。中方代表是外交总长陆征祥、次长曹汝霖和秘书施履本。交涉一开始,日置益就坚持要中方代表对“二十一条”整体内容表示态度,以诱使中方代表将日方要求囫囵吞下。陆征祥则主张逐条讨论。双方为此曾发生激烈争论,终于还是中方让步,同意先对“二十一条”整体发表意见,再进行逐条讨论。此时袁世凯鉴于全国人民反目情绪高涨,唯恐完全向日本屈服会遭到人民激烈反对;加以他通过有贺长雄及陆宗舆了解到日本政府提邮“二十一条”的“真意”在于获得在满、蒙的扩张机会,至于侵犯中国主权最为严重的第五号条款,仅为“希望商订之件”,“系劝告性质”,于是令中方代表提出对日方一、二、三号要求的修正案,基本上满足日本对满、蒙的权益要求;对第四号主张由中国政府自行宣布,不将沿岸港湾岛屿让与外国,而不必订人条约;对第五号予以拒绝,表示“碍难商议”。但日置益态度凶蛮,对中方第二号之修正案大为不满,尤对延长安奉铁路期限及日人因在南满、东蒙杂居而要求的领事裁判权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同时一再逼迫中方讨论第五号。

双方争论激烈,“几至舌敝唇焦”。日方威胁说:如中国政府“不允照办”,“恐生不测危险之结果”,并于4月17日中断谈判,以不允许继续开议为要挟。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以换防为名,往大连、青岛及塘沽等地增派军队,示以武力威胁。袁世凯无奈,继请有贺长雄拜会日政府要人,“奔走说情”。同时,欧美列强已从袁世凯的英国政治顾问莫理循(Morrison,GeorgeErnest)处得知“二十一条”全部内容(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时,仅以一至四号通知英、美、俄、法四国,隐瞒了最严重的第五号),对日本企图独占中国,损害他们在华权益的野心纷纷给予激烈抨击。英国约于4月下旬照会日本政府,声称长江流域铁路,“中、英已有成约,请勿侵扰”。再加以中国人民反日浪潮日趋激烈,日本只好同意降低要求,于4月26日提出修正案,共24条内容,仅将若干条文改用换文方式,表面上似乎减轻了严重性,实质依然如故。对此24条,日方宣称“此系日本政府最后之让步”,同时声明,如中国政府将24款完全承认,日本政府拟将胶州湾以适当时机,附加条件,交还中国。袁政府既不愿完全接受,也不敢完全拒绝,决定对第一至第四号原争议各款再作让步,惟第五号仍完全拒绝。据此作成修正案,于5月1日提交日置益,表示此为中国“让至极点之修正案”,“万难再让”。日置益继续威胁,说中国政府若不完全承认24款,日本政府将“执行严重手段”。

6日,袁政府开会,决定再作让步,并于同日遣外交次长曹汝霖面晤日置益,作最后请求,但已无济于事。7日下午3时,大隈政府向袁世凯政府外交部发出“最后通牒”,并附“觉书解释”七款,宣称除第五号各项允许“日后另行协商”外,限48小时内完全“应诺”,否则日本政府“将执认为必要之手段”。与此同时,日本政府颁布关东戒严令,命令山东、奉天(辽宁)日军备战,日舰游弋于渤海,进行武力威胁。

在整个对日交涉过程中,袁世凯一直寄希望于英、美两国从中调解。但英、美所关注的仅是它们在华的利益是否受到侵害。日本的最后通牒中撤销了第五号要求后,英国就改变了态度,告诫中国“不宜作武力之争”,“为目前计,只有忍辱负重,接受要求”。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PaulS.Reinsch)曾试图斡旋,但由于得不到英、法、俄三国支持而作罢,仅于5月5日发表声明,“劝告日本”。最后通牒提出后,于5月13日再次发表声明:“凡关于损害美国之条约及旅华美国人民权利”,美国政府“决不承认”。俄国公使克鲁朋斯基(Kroupensky,BasilN.)竟然要中国无条件接受日本的最后通牒。袁政府在国际上孤立无援。袁世凯本人又一心想登上皇帝宝座,当然不敢得罪日本。于是,8日下午,袁在总统府召集的有副总统黎元洪,国务卿徐世昌,政事堂丞杨士琦,右丞钱能训、梁士诒以及各部总长等出席的政府要人会议上,宣布接受日本最后通牒。9日,陆征祥、曹汝霖奉命前往日本使馆递交复文,表示对日本4月26日之修正案,除第五号各款“容日后协商外”,“即行应诺”。最后表示:“以冀中、日所有悬案就此解决,俾两国亲善益加巩固。”5月25日,中方代表陆征祥与日方代表日置益,依据日本最后通牒及中方答复,签订了“中日条约”两件(《关于山东之条约》、《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和关于福建、汉冶萍及旅大南满安奉铁路租期延长等问题的“换文”13件,除第五号外,原“二十一条”内容大都包括在内。

袁世凯深知签订如此恶毒条约,定会遭到全国人民激烈反对,所以“二十一条”签订后,特向各级文武官吏发出“密谕”一道,以装腔作势的爱国辞藻掩饰其罪恶的卖国行径。“密谕”除了表白他拒绝承认侵犯中国主权最为严重的第五号条款的“功劳”外,也承认这次交涉“损失权利颇多!疾首痛心,惭愤交集”,还表示要“痛定思痛”,“力图振作”。而在公开通电中,为保持自己的体面和威风,竟厚颜无耻地宣称:“日本既有让步,无损主权,故决定由外交部答复,此案已结,中外敦睦。”同时还动员各省官吏发来贺电,颂扬“元首外交成功”,有的地方报纸也吹嘘所谓“双方交让,东亚幸福”。甚至有的地方竟开庆祝会,或举行提灯游行,庆祝“外交胜利”。这些愚弄人民的手段掩盖不住袁世凯的卖国罪行,袁政府接受最后通牒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激起全国人民如火如荼的反日运动。各大城市爱国团体奔走呼号,集会游行,誓不承认卖国的“二十一条”,并要求惩办卖国贼陆征祥和曹汝霖。上海各界召开万余人参加的国民大会,表示拒日到底。上海等地工人举行罢工,各地青年学生组织团体,呼吁抗日救亡,掀起规模巨大的抵制日货运动。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将接受日本最后通牒的5月9日定为“国耻纪念日”。袁世凯惧怕群众的爱国运动触怒日本,竟采取高压手段,申令禁止抵制日货,逮捕爱国群众,将反日热潮镇压下去。

“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中国为目的而强加于中国政府的单方面条约,它的签订仅以最后通牒的方式,未经正当手续,完全违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加以中国人民反日爱国斗争的高涨,迫使袁世凯政府事后也曾声明中国政府是被迫同意的,此后历届北洋政府始终未承认“二十一条”有效。所以“二十一条”从国际法来看,不能视作正式成立,在事实上亦未能执行。

同类推荐
  •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以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 大明帝国之再起

    大明帝国之再起

    君非君,臣非臣,千乘万骑漫胡尘。大明王朝已经到了危若累卵的时候,关外有凶残的建虏环伺,盘踞辽东,关内的士大夫们却依旧歌舞升平,醉生梦死,朝堂上党争依旧没有停歇,甚至越演越烈。崇祯皇帝朱由检望着这满目疮痍的乱世,手持三尺之剑,决心重塑一个崭新的大明王朝。故事从崇祯二年的冬天开始......
  • 缔造大英帝国:从史前时代到北美十三州独立

    缔造大英帝国:从史前时代到北美十三州独立

    大英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曾统治全球1/4的陆地与人口;在其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是为“日不落帝国”。那么,最初仅仅是孤悬于欧洲大陆外的一个海岛,如何成为后来的庞大帝国?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普利策奖得主詹姆斯·亚当斯在本书中,以时间顺序为框架,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将我们带回一个个具体的历史场景:被罗马人与野蛮人相继入侵、岛上七大王朝兴衰更替、与法国等大陆强国数百年的血腥厮杀、以商业和殖民称霸全球、北美十三州反叛独立……通过对近2000年历史的仔细梳理,亚当斯从王权与议会的斗争、法制、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为大英帝国何以崛起及其在世界历史中担任的角色提供了清晰的答案。
  • 杭州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杭州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杭州山水奇秀、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都。《杭州史话》一书以历史沿革为线索,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关节点,把发生在杭州大地上8000年的历史,简明扼要地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叙述,从远古到当代、从文化到物产、从人物到景观、从传说到现实。本书是读者了解杭州历史的一个窗口,也是编撰者奉献给广大读者的一份文化快餐。
  • 夕阳辉映的拜占庭文明

    夕阳辉映的拜占庭文明

    本书介绍了拜占庭文明的源起,拜占庭帝国的兴亡,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宗教、文化艺术和自然科学,以及与希腊文明的关系,让读者能系统地清晰地了解拜占庭文明。
热门推荐
  • 漫威之我是神医

    漫威之我是神医

    这不是一本普通关于漫威的书,这里面有着一位喜欢搞事的医生!这个医生很会玩!他曾经与墨菲斯托打了一个小赌,获得了墨菲斯托十分之一的力量!他曾经斩断了命运的操纵线,把古一从命运的陷阱里给救了回来。他曾经和死神海拉讲过华夏爱情故事,涉世不深的神王长女对这位充满魅力的男人芳心暗许。有人说,他不是一个医生。他却用医术救活了惩罚者一家、救活了蜘蛛侠的叔叔、救活了许多历史长河中消散的英雄。有人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穿越者。他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影响了命运的轮盘。可他却满不在乎,他说:“我的命运属于原本的世界,而不是漫威世界。”最后,有人问过他一个问题。“你的目标,是什么?”“搞事情!”(本书是衍生同人,并不是寻常的漫威小说)
  • 太上三辟五解秘法

    太上三辟五解秘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半妖狐童

    半妖狐童

    古老的圣云大陆,诞生了两大神朝、五大圣都及无数帝国,更诞生了一统三界的传说人物——半妖狐神文童!族人的死让他学会了独立,爱人的死让他学会了坚强。他背负了太多血海深仇,也辜负了太多红颜知己,更担负了太多责任使命!他说:“若我能站在三界巅峰之上,我不会俯视万物,而是傲视苍穹,因为天外仍有天,而地下再无她!
  • 命中注定折腾你

    命中注定折腾你

    这个世界,对付自恋嚣张霸道的美正太,唯一的办法是神马?——神马才是浮云,扑倒才算王道!富二代不稀奇,听说过富九代吗?当传说中的富九代遇见一朵相亲小奇葩,他们这一段可谓是超级孽缘、最强囍事,他们最终能否有一个欢乐的结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端被雕刻的时光

    无端被雕刻的时光

    一个关于个人命运与爱情的故事,一个关于历史与现在,理想与现实,冲突和理解,记忆与羞耻的故事。高中学生文学谦本是泛泛之辈,因偶然对好朋友的女友何文萱暗生好感,引得兄弟讨伐,无奈只得放手。却又在高考中因运气脱颖而出,考入全国重点大学——楚天工大,并阴差阳错当选班长,不劳而获新的恋情。可他心里却悄悄爱上另一个女生钱倩,两人逐渐走向暧昧,当爱情即将被证明之时,学谦却感到似乎历史又在重演……
  • 亦云回忆

    亦云回忆

    沈亦云是民初政坛风云人物黄郛之妻,见证了现代史上风起云涌的中国政治。本书是研究民初政坛的一手史料,价值极高。黄郛在辛亥革命前后,与孙中山、陈其美、黄兴等人关系密切,并与陈其美、蒋介石结为义兄弟,但他却不是国民党员。在北洋政府中,他先后一直担任重要职位。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中,他是幕后人,扮演了重要角色。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他又立即成为蒋氏的政治灵魂。从这本回忆中,我们能够了解黄郛的性格和应世处事之道,见证黄氏的理想是要讲辛亥革命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完成。亦能看到作为对蒋介石施政影响极大的人,黄郛的艰难处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蒋介石最终失败的原因。
  • 乱古大帝

    乱古大帝

    他,非魔非佛,轻蔑三教,他是混沌走出的第一人,却深陷尘世囹圄,扬言不能流芳百世,便要祸乱万古!末法灭天道,魔佛杀如来。且看废材少爷如何坚守本心,自寻大道!叶言:情是囹圄,爱是囹圄,困心常在,转眼青山亦红尘。你说我是魔?我说我是佛!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英雄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英雄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Hello!国民欧巴

    Hello!国民欧巴

    [重生]重生前,她是人人都羡慕的慕家少主,人人都对她阿谀奉承,重生后她却是一个被世人所唾弃的弯男,但却拥有令人惊艳的容颜,女扮男装。用她惊艳的演技,撩妹技术一流,痞子帅气的脸撩得一脸鼻血,变成了全民女生都想嫁的国民男神。可当人们知道“他”是女生时,全民沸腾了。(更新时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