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3100000008

第8章 先秦——南北朝 从孕育到奠基(5)

第一,鄱阳湖漫浸的广大地区,都曾是古代鄱阳县所辖范围。南朝宋刘裕永初二年废止的鄡阳县,原是西汉从鄱阳划出新置的县域。又如都昌所辖的部分地区,在唐朝初期仍是鄱阳的县域。据《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长江中下游湖沼·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一文说:“汉代鄱阳县的西境,无疑已越过康山与今鄱阳县西界相当,大致以矶山——长山一线为界。”“鄡阳县,其辖境恰好为限在今矶山——长山一线以西”。

第二,在鄱阳湖漫浸后,所涉及到的行政地区是鄱阳郡,并且水浸之处,多为鄱阳郡管辖。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鄱阳在鄱阳湖漫浸之前,是江西唯一一个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县域符号。既是秦朝江西最早建县的县之一,更是江西自汉至两晋及南朝四代,直至隋都保持县域符号不变的古县。

为什么鄱阳湖之名,在唐代后期才愈叫愈响,并正式取代彭蠡之名呢?据历史地理学家考证,唐代在我国历史上处于高温多雨时期。据我国着名的气象、地理、教育学家竺可桢先生研究,隋唐、五代至北宋时期,我国气候变得和暖,在长安不但梅树生长良好,而且柑桔还能结果实。这两种树,柑桔只能抵抗-8C的最低温度,梅树只能抵抗-14C的最低温度,而长安即西安年绝对最低温暖都低于上述温度,可见隋至北宋是我国的一个高间温时期。那时,长江干支流的迳流量相应增大,江水由湖口倒灌入湖,以及赣江来水的顶托,造成彭蠡泽的扩展,从唐末、五代以至北宋时期,鄡阳平原已完全沦为湖区,不仅原鄡阳县所在地的四望山,为湖水所包围,并浸入鄱阳县境。湖区的东界,已达莲荷山,今莲湖与鄱阳县城之间;南界达康郎山之南的邬子寨;西界则濒临松门山与矶山一线;湖的南端并有族亭湖及日月湖两个汊湖。大体上奠定了今天鄱阳湖的范围和形态。所以,《鄱阳志》说:“古之彭蠡,在城西四十里。水涨之时,近不十里。湖跨南昌、饶州、南康三郡之界。属饶州者东一隅尔。所潴之水,合饶、信、徽、吉、赣、建昌、临江、南安、袁筠、南昌、南康诸州之流。春夏秋汛滥渺茫,至冬水归港道。今湖口入江处。西北则江汉之浊流,南则鄱阳湖之清涨,合流于大江,入于海。”这也就有了后来《饶州府志》的记载:“鄱阳湖乃彭蠡泽之东南隅,延袤数百里。隋以鄱阳山所接,故名”

除了上面的原因之外,我认为还有重要的一条,那就是鄱阳域名的历史地位。了解江西历史的人都知道,南昌不但是近现代江西的行政中心,也是古代,自公元783年唐开元二十一年,设立江南西道以来的,江南重要政治中心之一。然后,南昌的得名,从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立吴芮为长沙王,以豫章之地为其管辖,包括南康、庐陵、宜春、鄱阳、临川、浔阳、豫章这些地方,这时才设南昌县。隋平陈后,南昌县改为豫章县。到唐以后又多次更名。其他如庐陵——今吉安、南野——今南康,浔阳——今九江,都在鄱阳湖形成前更改过县名。庐陵县在东吴时改为高昌县,梁朝改为石阳县;南野为汉时县名,三国分南野立南安县,晋武帝改为南康;浔阳,也是汉时的地名,隋初改为彭蠡县,大业二年改为湓城县……不用多说,江西大多数的县域符号,在历朝历代中,都有过多次更改。独独鄱阳,除王莽时一度叫过短暂的乡亭之外,再就是1957年改为波阳。

为什么鄱阳的县域符号如此经久不衰呢?除去三国孙吴确定鄱阳为郡,并为后来的州、府辖制打下基础之外,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鄱阳自古以来的经济实力——农业的地位。

今天,对于“鱼米之乡”的概念,在很多人脑海里都不以为然。因为今天衡量经济实力主要看GDP的人均占有量,并因此而衍生的,以工商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两千多年以前却不是这样,饭稻羹鱼,农本商末,农业是经济的主体。汉以前“江南卑湿”,非常落后,可是自东晋以后,我们的农业生产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良田沃野非常肥沃,“亩产在20斛”,一斛是什么概念,十斗为一斛,一斗为十升,一升约1·5市斤,也就是说亩产约300市斤。不但产量多,米谷的质量也高,“稻米之精者如玉”。那时的鄱阳,不少地方是“田畴膏腴,厥稻馨香,饭若凝脂”的所在。又正因为这样,酿酒业也很发达。我还是这样认为,别小看了左思在《吴都赋》中给鄱阳定的八个字:“鄱阳暴谑,中酒而作”,今人听起来有点不顺耳,如果没有鄱阳的经济地位,恐怕也这八个字也出现不了。首先,酿酒要粮食。粮食不足,何以酿酒。其次,你去看看《吴都赋》,除鄱阳在文中出现之外,江西当时还有什么地方在赋中出现过。因此可以断言,鄱阳湖之以鄱阳得名,除了所谓的偶然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鄱阳,在古代的经济文化地位所带来的必然性。由此可见,经济实力的高低,不但决定一个国家的强弱,一个民族的存亡,也同样决定了一个县域符号的更改与否。

鄱阳山

关于鄱阳山,因为历史是过去,必然会留下许多让后人无法破解的谜。鄱阳山就是鄱阳历史上留下的又一个谜。说到鄱阳山,我对2008年《鄱阳县志》还是比较感动,起码在鄱阳山的问题上有了突破:在山丘目中:“长山,即旧县志所列鄱阳山。”能够以这样肯定的语句大胆释去存疑,这应该是一个飞跃。不过,心存感动之后,对后面的摘引还是有点遗憾。因为紧接着是这样一段:“去县城西北一百五十里鄱阳湖中,初名力士山,亦名石印山,唐改今名。”当然,这段话是有出处的,可惜只是沿用,并没有去认真比较,关键是忽视了古籍中多次出现的,“鄱阳湖即禹贡彭蠡,隋时始曰鄱阳,以接鄱阳山”的记载,结果以“唐改今名”推翻了“隋时始曰鄱阳”的定论。

长山就是鄱阳山,虽然古籍没有直接,但有过描述,我在后面会有引证。而现代学者有多个已经作了考证,并予以认定。如江西学者魏嵩山、肖忠华在其合着《鄱阳湖流域开发探源》中,就已经肯定地说:“鄱阳山即今鄱阳西北部鄱阳湖中长山,又名强山,因西汉时为历陵县所辖,故名历陵山,力士山乃历陵山所讹,又名石印山。”2005年,当代着名历史地理学家张修桂也在其着述中说:“根据《太平寰宇记》并参照《舆地纪胜》的记载,宋代鄱阳湖的范围大致如下:鄱阳山即今鄱阳县西北鄱阳湖中的长山(又名强山),在宋代已经处在湖中的事实,当时鄱阳湖的北界与今天大体相同。鄱阳湖的东界,在今莲荷山(即莲湖)与鄱阳县城之间,史书记载明确。”

有哪些史书记载鄱阳湖得名于鄱阳山呢?目前所能见到的地理典籍,最早记载的是南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鄱阳湖,湖中有鄱阳山,故名,其湖绵亘数百里,亦名彭蠡湖。”王象之在这里只是说了鄱阳湖得名的原因,却没有说明得名的时间。稍后于王象之的祝穆、祝洙则在《方舆胜览》一书“山川”中点到了石印山,包括鄱阳湖,这里借用了他的福建同乡,北宋徽宗和南宋高宗时的着名学者郑樵,《通志·图经》中的一段,“鄱阳湖,其湖绵亘数百里,中有山。”石印山:“吴时鄱阳历陵山石文理成字。谚云:‘石印启封,天下太平。’”从上面所引的典籍看,鄱阳湖得名,是水浸到鄱阳的山,这些山被水包围后,人们称之为鄱阳山。原因前面已经讲过。至于石印山,原来是三国东吴时发生的一个祥兆。《三国志·吴书》孙皓传中说:“鄱阳言历陵山石文理成字,凡二十”,凡二十是指字。是二十个什么字呢?“楚九州渚,吴九州都,扬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用白话文说,鄱阳在楚时多是一块一块的小陆地,东吴成了通都大邑。孙权是吴郡富春人,属扬州管辖,他们当皇帝,传到第四世便开始太平了。其实,这是孙皓当政后,由于自己荒淫骄暴,引来了民心的背向,于是便投其所好者,故意制造天书,藉此来蛊惑百姓。那么历陵山又是怎么回事呢?历陵原来也是秦时鄱阳的县域,西汉时设置为历陵县,县治在鄱阳县境内。三国孙吴立鄱阳郡后,为鄱阳郡管辖,南朝刘宋元嘉时废。从此,历陵山为鄱阳县管辖,此外,在《后汉书·郡国志》里有这么几个字:“历陵有傅昜(阳)山。这个傅昜山是不是先叫历陵山,后来又叫鄱阳山?这只是我的一种推想。有关历陵山的记载,北宋乐史,在他的《太平寰宇记》里说得比较详细,乐史引《江表传》解释说:“历阳(陵字之误)有石山临水,高百丈,其三十丈所,有七穿骈罗,穿中色黄赤,俗传谓之石印。”这段文字说,石印山临水,高百丈。在三十丈的地方,有七个洞孔并列,洞孔中颜色为黄、红两种。乐史这段话中最有价值的是“俗传”两个字,也就是传说大于考证。历陵山如何变成力士山的呢?这就要回到我们国家的文化传承手段上来。在我国,不少历史事件都是口头传承下来的,后来,凡正史都以文字形式传播,与正史游离及与统治者认为非正史的,只能是口头传播了。历陵本是消亡了的县,历陵与力士口音相似,历陵变成力士,犹如上坊岭变成上宦岭再变成上官岭一样,而且口头传播远比文字传播影响更大,这也就是石印山被称作为士力山的原因。

通过上面的文字,我想大家对鄱阳山、历陵山,力士山,石印山基本上有了一点概念。现在,我们还是回到历代县志的引摘上来。历代县志之所以有这种沿用,根源在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中纂修的《饶州府志》,在这本志的“山川”条中,鄱阳山“去县城西北一百五十里鄱阳湖中,初名力士山,唐改今名。”府志当然权威,于是代代相承,贻误后世,又正是这本府志的影响,造成了大清《一统志》在鄱阳山与鄱阳湖得名的笑话。《一统志》一方面说:“鄱阳山在鄱阳县西北一百五十里鄱阳湖中……初名士力山,亦名石印山,唐改今名。”另一方面又说:“鄱阳湖即《禹贡》彭蠡,隋时始曰鄱阳,以接鄱阳山也。”按此逻辑,应该是先有鄱阳湖再有鄱阳山,而不是鄱阳湖以接鄱阳山始曰鄱阳湖了。

其实,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大学者顾祖禹,在他的《读史方舆记要》说得非常清楚:“鄱阳湖即彭蠡湖,在南昌府东北一百五十里,饶州府西四十里,南康府东五里,九江府东南九十里,周边四百五十里……自隋以前概谓之彭蠡,炀帝时以鄱阳山所接,兼有鄱阳之称。”顾祖禹不但以府治为坐标,将鄱阳湖的轮廓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且交待了鄱阳湖得名鄱阳山的时间。至于去县城一百五十里,我想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冬枯时绕道的里程;另一种是以讹传讹,如果去了一百只剩五十,长山不正是鄱阳山。而且在鄱阳湖中,至今还没有比长山更为出名属鄱阳的山,何况色括唐以前的都昌都属鄱阳,长山能不是古代的鄱阳山?

到过长山的人都知道,在这群湖岛上,不但有唐窑,而且还有洞穴待人探秘。2008年我有幸在长山,聆听到当地一位世居岛上的老者,讲述的一个传说——长山为什么叫犟山:据传,秦始皇修万里长城,要赶天下大山做城基,于是惊动了观音大士。观音菩萨体谅到,修长城的人中,有不少是书生参与赶山,于便给每个读书人两把花线拴山,免得这些人受苦。谁知这件事被秦始皇知道了,秦始皇将所有花线收集拢来,织成了一条赶山鞭,并派人赶天下大山。独独这座长山,打了九十九鞭都赶不动,从此叫人们便听它犟山。至今,长山仍留有当时鞭打的痕迹——九十九道洼。除此之外,岛上不但有唐时的窑址,还有一个叫野人外婆洞的洞穴。多悠久的历史,多美丽的传说,难道我们自己还不相信,长山就是鄱阳山吗!我之就长山饶舌,是想借此建议有关部门刻意打造一下长山,大书“鄱阳山”三个大字,并刻碑记录典籍所载,使之成为鄱阳湖的得名之源,以作为鄱阳湖湿地今公园的重要景点。

同类推荐
  • 召唤系统之乱世王者

    召唤系统之乱世王者

    魏烨是一个学习优秀的高中生,在考试后因为一些原因心情不好,便去网吧打算打个夜市发泄一下,结果莫名的被送到了另一个世界——东汉末年,附身到了三国与蔡文姬联姻的卫家长公子卫烨的身上,面对这种情况,魏烨只得接受了这个无奈的现实,开始加入了这个争霸的时代,召名士,聚武将,屠匈奴,收乌桓,灭袁氏,会曹操,驱刘备,战孙权,攻南越,平西域。一统天下成就了一个重生的太平天下
  • 匪事

    匪事

    战后中国,满目疮痍,一次偶然,让三个世界的男人相识,不同的经历,殊途同归。三个没落的男人,三个不同的故事,身份颠倒,场景转换,最后的子弹又射向了谁?
  • 活着:清影纪录中国2011

    活着:清影纪录中国2011

    对于纪录片,十年就是一个变迁。本书献给所有在这个无可名状的时代里被理想裹挟的人。纪录片是拍给懂他的人看的,世界真实的面貌也是用心去看。只有体会了他人的艰辛,才不会无病呻吟。
  • 三国之博弈天下

    三国之博弈天下

    事成天人各两开,命里三分皆由天。世事如棋人如子,我命由我天奈何。这是一位后世人在汉末乱世谋得一席之地,和群雄英杰博弈天下的故事。
  • 大隋第一文化人

    大隋第一文化人

    穿越成了李元霸,一心只想做个文化人。但...实力不允许啊。
热门推荐
  • 网1少年在异世

    网1少年在异世

    你好,我叫唐小天,姑且是你的系统。你把任务做了,我们俩都高兴。成,先给我来两粒伸腿瞪眼丸吧。亲你积分不够呢(假笑)要不给我来个十全大补丸也行。亲你权限不够呢(讽刺)那给我来本书我自己学可以不这个可以有哦,亲你要《高等数学》还是《传热学》?三积分十本,还能给你打八折。(装作天真无邪)要不来一本《魔法回路探索,从入门到精通》呢?这才需要十积分呢。(实则幸灾乐祸)亲?亲?亲还在吗?
  • 幻界乐园

    幻界乐园

    希望中的悲怜,尸骨中的重生。“希望......这里能给我带来一些奇妙的乐趣呢……”
  • 血型密码全集

    血型密码全集

    血液有一股神秘而奇妙的力量,没有生物的界限,没有时空的阻隔,从远古飘然而来。即使是从未见面的两个人,只要他们血脉相连,无须太多的语言,太多的介绍,只要两眼一望,心底仿佛就有一种早就存在的情愫,慢慢地连成一条线。在血液中,到底有什么古老而神秘的物质能使人类自己与其他的同伴聚集而又区别?一滴血看起来既渺小又普通,殊不知,就是这小小的 一滴血却包含着人类发展史上最神秘的秘密。祖先那些古老的传统和文明,以及优秀品质,通过血液的模式在子孙身体中得以完好保存,并不断复制。这个秘密除了我们所知的基因外,还有一些目前医学水平无法探测的物质。医生们只能通过大量的实验与数据证明它们的存在。
  • 最强符师

    最强符师

    天轨巨变,生物爆发大变异,古武仙侠世界降临,一个普通的都市少年走上逆天改命之路。可爱的萌宠,却有惊天来历,报废的兵器,报废的兵器,却是史上最强宝物。
  • 第一次销售就成功

    第一次销售就成功

    新入职的营销人员,对事业与人生有着美好的憧憬;有经验的营销人员,对成为销售专家有着强烈的渴望。
  • 上清握中诀

    上清握中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年初见你可安好

    那年初见你可安好

    高中的时候,一对学霸在上学的路上偶遇,通过相处发现,他们的身份竟然不一般……
  • 效率在于行动

    效率在于行动

    十个完美的想法也比不上一个实际的行动,因为想象中的成功只能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一位哲人说过:“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成功的要素有很多,天赋、运气、机遇、才智、好习惯……但最重要的却是这一切要靠行动来实现。好的想法需要行动来支撑,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行动来实现,身体力行、极高的效率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备条件。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本书分为哈利勒·纪伯伦、托马斯·艾略特、米勒·海明威等部分。
  • 逆天魔妃,追夫路漫漫

    逆天魔妃,追夫路漫漫

    贪婪、欲望、饕餮、嫉妒、懒惰、傲慢、暴怒。这是神给人定下的七宗罪,也是传闻中恶魔的最爱。传闻中恶魔嗜人血,食人肉,以杀人为乐,地狱十八层皆为她折磨人的把戏。重回下界拿回神魄之时却被天道算计,神界之门关闭,幻力封印。神魂归位,没想到拥有七情六欲的魔尊竟然是个隐藏逗比?不是不是说好的嗜血无情呢?你追着人家王爷算是什么事?说好的以杀人为乐呢?你带着一群大佬去欺负人家小屁孩是个什么事?且看逗比魔尊如何俘获某位王爷芳心,双双联手重回神界。天道之令,虚无之说,这天下究竟属于谁,又归属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