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3100000006

第6章 先秦——南北朝 从孕育到奠基(3)

虞溥到鄱阳任职,尽管权力并不大,且为鄱阳,甚至说为江西后来的发展,做了一件功德无量、流芳千古的大好事——推动“风化大行”,也就是兴办教育。西晋以前,鄱阳的教育非常落后。是虞溥,他“崇学敦教”,“大修庠序”。庠序,指古代的公办学校。“庠者,养也;序者,射也”,射有两层意思,一为追逐,一为六艺之一。虞溥大修庠序,着力在“广开学业,光扬盛化”上,提倡普及以推动素质的提高。在他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鄱阳从此形成了读书上学的良好风尚。当时郡学的生徒,就是学生,一下子达到700多人,这不但在江西,在全国也为罕见。可以说,虞溥在鄱阳历史上不但是位好官,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因此,鄱阳人对于虞溥充满了敬爱。早在宋代,鄱阳就建有“九贤堂”。九贤堂是把在此以前来鄱阳任过职,且政绩卓着的贤牧,作为神祗敬祀的地方,有如朝廷的“太庙”,而虞溥是享受这种特殊规格的地方官之一。

在虞溥之前的西晋,还发生了一件使鄱阳扬名的事,当时,有位叫左思的文学家,写了轰动一时的《三都赋》。这《三都赋》包括《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都赋》不仅文字优美,而且反映的都是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为写《三都赋》,左思前后花了十年时间,搜集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等资料。所以,《三都赋》一问世,大家竞先争抄,弄得一时洛阳纸贵。“洛阳纸贵”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在《三都赋》中的《吴都赋》里,鄱阳第一次正式走进文学作品:“鄱阳暴谑,中酒而作”。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用白话文说:鄱阳人性子急躁,好开玩笑,尤其是喝酒喝得不醉不醒时。暴,急躁;谑,开玩笑;中酒,唐代训话学家颜师古有过专门解释:“饮酒之中也,不醉不醒,故谓之中。”有人会说,这不是在贬大鄱阳吗?

我为什么把这件事特别地提出来说呢?因为《吴都赋》出现在族溥兴学之前,左思早于虞溥。既然《三都赋》那么出名,虞溥不可能不看。我想,虞溥来鄱阳大兴教育,说不定与左思这八个字有一定关系,“风化大行”,关键还在教育。教育是启迪心灵的钥匙,教育是提高素质的助力器,教育能改变人们的性格和习惯。左思在《吴都赋》中并没贬低鄱阳人的意思,无非说鄱阳率直,古朴,是这个地区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并把它看作为吴都的人文情怀的重要组成。文学家眼中的文化与教育家眼中的文化,我想是有点差别的,因此,地方官兼教育家的虞溥,便借此大开风气,可以说这应该是鄱阳人的福气。

进入东晋之后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说三国东吴,为提升鄱阳的行政地位奠定了基础,而此后的东晋则是鄱阳走出封闭、进入开发发展的开端。

据史书记载,长江流域自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在南方立国以来到东晋末年,仍然是生产力落后,“火耕水耨,土地卑湿,无有积蓄之资”的地区。永嘉之乱后,大量的北方人口开始南移。这期间,来鄱阳的移民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同样受到移民潮的一定影响。到东晋之初,这些移民成了开发的主力。这里有件事要说清楚,北方移民涌入江南,大体可以分两块,一块是豪门望族,他们进入江浙这些比较发达的地区;

一块中层阶层,当然也包括少数贫苦人士,主要是荆、湘、赣等地。因为这些地方与中原和南方政治中心——南京一带的长江下游相比,还是落后得多。鄱阳虽然较之原山越地区要发达,也还是属于边缘地带,是北方豪门望族不肖一顾的。然而,移民潮还是推动了鄱阳的经济支柱——农业的发展,先进生产农具、耕牛等的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加上儒、道、释的传入,文化落后的状况也得到一定改变。东晋偏安之后,鄱阳不失为江右有影响的地域。所以,在东晋权力的再分配时,到鄱阳任地方官的,多是豪门望族的成员或有一定名望的人物,仅以三个人为例,就可以看出鄱阳在东晋时期的分量。

先说第一个人物,他叫王廙。王廙任过鄱阳内史。王廙这个人很有一点来头。他不但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叔叔,而且是扶持东晋第一位皇帝——元帝司马睿,登上宝座的重量级人物王导的从弟。从指堂房,从弟就是堂弟。王廙不仅具有这些优越条件,他本人文武双全,六艺精通。何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射指射箭,御之驾御,骑马射箭吧。据说,他还是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启蒙老师,王羲之在书法上的成就,与他分不开。

第二位是顾众。顾众是江南豪门望族顾荣家的成员。北王南顾,那都是东晋举足轻重的家族。顾众很有政治头脑。当年王导的堂兄王敦兵权在握时,曾要他去担任从事中郎,即幕僚。顾众知道王敦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便婉言谢绝,一心呆在鄱阳做地方官。

第三位是纪瞻。纪瞻的父亲纪陟曾当过吴国的豫章太守,后为光禄大夫。纪瞻的祖父纪亮任过尚书令,他自已则是平叛苏峻有功。

为什么以这三个人为例呢?在两晋,最重视的是家庭背景,按现在的说法叫做“唯成份论”,只有豪门望族的人才有资格做官。豪门是有钱的人家,望族是有声望的家庭。这三个人都是如此,他们之能派到鄱阳当任地方官,可见鄱阳在当时也不是一般的地区。

此外,还有一个人必须提到,那就是郭璞。郭璞是个文学家,又是传说中懂得阴阳、颇有道行的人,他和许真君、葛洪齐名。据旧县志记载,郭璞在鄱阳隐居过,隐居的地方是凰岗东南,与乐平交界的郭璞峰,也是当地人说的钵钵尖。那里至今还遗存有他当年练过丹的灶,下过棋的大石头。

关于王廙,还有一段佳话。我们鄱阳有位残疾人叫邓道炼的,这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对鄱阳历史有一定研究,还喜欢收藏,他买有一本王献之的书法帖,内有三帧内容与鄱阳相关,我叫它《鄱阳三帖》。这三幅帖是王敦兵败后,王廙受株连时王献之写的,笔势奔放,灵姿秀出,是王献之中期书法的佳作,很有观赏价值。

陶母和陶侃

在鄱阳,很少有人不知道截发延宾故事和陶侃的。可以说这母子二人都是鄱阳的骄傲,一位为古代三大贤母之一,一位是江西早期位居枢轴的政治家,是继吴芮之后对中国历史产生过影响的鄱阳人。

陶侃先祖是东汉末三国时迁来鄱阳的。古代人以三代为籍,住过三代之后才承认是当地籍贯。他父亲陶丹,曾担任过东吴时代的扬威将军。将军在现代人眼里是个了不起的职务,古代将军有上、中、下之分,一般的将军不过是个小苍头。陶侃父亲虽然是将军,但称之为扬武,实为杂号,不是了不起的职务,地位不高。两晋时门阀之见极其严重,非豪门望族都为“小人”,只有豪门望族或书香门第出身的人才受人尊敬,才能位居要职。普通人和行武出人的军人,那时都受到歧视。陶家原先居住的庐江郡是盘瓠蛮即傒族杂居的地方。傒族因杂处五溪之内,所以称傒族。陶侃的相貌与汉人有所不同,因此曾被人骂为“溪狗”,史书上也说他“俗异诸华”,可见,他是少数民族。陶侃这样的出身,只能排在低微之列,加上家境也一直不好,父亲早逝,母亲又是妾,妾指侧室,是偏房,照现代话说是小老婆。不用多说,陶侃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只能归属为“小人”。

然而,低微出身的陶侃且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陶母姓湛,新淦,今天的新干人。中国古代,在由母系社会转为男权主义之后,对女性的歧视一天比一天严重,对女性的称呼,也只称氏不称名,所以后人只称她为陶母湛氏。这位女人在丈夫死后,不但担起了抚养儿子的重担,而且以自己良好的品德情操,影响和教育自己的儿子。为了让儿子接受教育,他夜以继日的纺麻绩线,换取钱粮供儿子读书。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儿子不能自卑,交朋友要交比自己要强的人,多从别人身上学习自己没有的长处。对于儿子的朋友,她倾自己所有来款待。一次,儿子的好友范逵来访。没料到,范逵前脚到后脚下起了大雪。陶母犯难了,因为家境窘迫,拿不出好东西招待儿子的朋友。毅然决然间,她想到自己头上的青丝,便毫不犹豫地用刀截下自己的头发去卖。古代没有剪刀,长发只能用刀截割。随后,她将卖头发的钱买来酒肉款待范逵。范逵是骑马来的,陶家没有马吃的草料,陶母便将自己御寒的草席,剁碎当草料喂马。有人会奇怪,这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截头发卖钱嘛!在古代,头发是看得很重的,发与肤受之父母,不能随便处理,何况是女人的青丝,是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否则截发延宾怎么能流传千古,陶母又怎能和孟母、岳母并称为古代三大贤母(另有一说为四大贤母,除上述三位之外,还有欧母)。

陶母一生不容易,陶侃一生也不简单。试想,一个既没有社会地位,又没有社会依靠的人,凭什么从一个小小的前锋,成为东晋成帝时代的太尉?太尉不是一般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既是军事家,又是政治家,要不怎么说是枢轴人物,如果你稍稍仔细研究他的一生过程,就会发现陶侃身上有一种常人缺少的品质。

第一,严以律己。陶侃在他当小小鱼梁监的时候,曾经托人带回一小罐咸鱼给他母亲,在遭母亲严厉谴责后,历史上称作“陶母封鲊”。自这件事后,他从不损公肥私,占公家一丁点小便宜。宋朝有位叫蒲寿宬的人,写了首咏陶侃母的诗:“坩鮓有几许,直欲致一甘。岂知圣善意,见此转不堪。此母天下母,清风使人惭。”

第二,惜时如金。陶侃任何时候都珍惜自己的时间,在受贬任广州刺史时,他不自暴自弃,而是抓住一切机会磨砺锻炼自己,每天早上运一百块砖出屋外,晚上把一百块砖运回屋内。别人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他说,贪图安逸就是消磨自己的意志,中原还没有收复,他还要驰聘战场,军人没有臂力怎么能战胜敌人。这个故事,在古代被收入幼儿启蒙读物之一的《龙文鞭影》里,“陶侃运甓”也成为古代很出名的典故。甓是古代砖的别称,与现代的砖相比,更厚更大也更重。

第三,珍物爱民。别看陶侃后来的地位高了,他始终把农民记在心上,有人遭踏正在灌浆的稻谷,他见到后狠狠地将那人教育了一顿。造船遗弃的竹头,木屑,他派人收集拢来。到造船缺铁钉时,便叫人以竹头削成钉取代。下雪泥泞难行,他派人将木屑撤上,以此方便人们行走。

第四、重视农业。陶侃治荆州,还很重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王敦平后,荆州大饥,百姓多饿死。羊祜、刘弘在荆州劝课农耕使生产发展,颇得民心,这对陶侃影响不小。陶侃“至秋熟辄籴,至饥复减价粜之。士庶欢悦,咸蒙济赖。”因此他“务勤稼穑,虽戎阵武士,皆劝励之。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役所致,欢喜慰赐;若他所得,则呵辱还之。是以军民勤于农稼,家给人足。”在他治理下,“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

第五、体察入微。陶侃驻武昌时,不少人主张在江北的邾城驻兵镇守。陶侃“每不答,而言者不已,侃乃渡水猎”,与诸将佐察看形势。陶侃为之分析说,邾城隔在江北,内无所倚,外接敌寇,即便派兵驻守,也无益江南。长江才是御寇的天险。众将才恍然大悟。后荆州刺史庾亮却对此不察。他派精兵万人驻守邾城。咸康五年(339)后赵遣兵来攻。邾城孤立无援,终于兵败城陷,损失惨重。

第六、纤密好问。勤于调查访问,人比之赵广汉(西汉人,曾任京兆尹)。他精于吏职,善察访,发奸擿伏如神。在这方面陶侃也并不逊色。陶侃曾令诸军营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于己门。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

陶侃的才干颇为当时人所称道。一个叫梅陶的人说:“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能及也。”将陶侃比之曹操、诸葛亮。以陶侃的才略,特别是当时士族居官不屑理事的风气下,他能勤于吏职,在东晋官吏中是极少见的。

公元334年东晋咸和九年六月,陶侃在病中上表逊位,遣人将官印节传等送还朝廷。他在离开荆州任所前,“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仓库,自加管钥”,亲交专人保管,然后才登船赴长沙。“朝野以为美谈”。第二天,竟死在途中的樊溪。时年七十六。

陶侃的美德当然不止这些,我这里只是粗略归纳而己。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任何有大作为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既是陶侃的品格,也是后来鄱阳人提倡的德行。

王侯分封多在南朝

从公元420年南朝刘裕,建立宋王朝的永初元年开始,到公元589年陈朝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止,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南朝时期。在这段长达169年的时间里,中国南方朝廷更迭频繁,战事不断,于是鄱阳便成了皇室和功臣分封的重要地区。在这期间,从王、公到伯、子、男爵及县侯,前后共15位来鄱阳受封。之中,宋、齐、梁、陈四朝王室的宗亲就有5位。刘宋王朝——孝文帝刘义隆第15个儿子刘休业,曾封为鄱阳哀王;萧齐王朝——先是齐太祖萧道成的第7个儿子萧锵,封为鄱阳王,及后又是明帝第6个儿子萧宝寅,封为鄱阳王;萧梁王朝——梁文帝第10个儿子萧恢,被封为鄱阳忠烈王;陈王朝——陈文帝陈蒨第3个儿子陈伯山,被封为鄱阳王。至于这个四王朝中的功臣分封,也都非同一般。如萧齐王朝时功臣陈显达,官至太尉侍中,封为鄱阳郡公,食邑3千户。你想,一个郡公食邑达3千户,王室成员至少也有2千户吧!

有人奇怪,为什么进入南朝后,鄱阳成了封建朝廷统治者的一块“肥肉”?

前面我已经说过,自西晋末年北方汉人纷纷流亡南方后,南方广大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开发。东晋以后,鄱阳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传入,使鄱阳基本上成了东晋、南朝的米粮仓之一。因为这段时间,鄱阳支柱产业——农业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我这样说,不是空穴来风。尽管县志上没有这种记载,但当时的学者——南朝宋的南昌人雷次宗,在他《豫章记》的着述里写得很明白:“地方千里,水陆四通……奇珍异货,此焉是出,奥区钟皋,处处有之。嘉蔬精稻,擅味于四方;金、铁、筱簜,资给于四境。沃野垦辟,家给人足,畜藏无缺,故穰岁则供商旅之求,饥年不告臧孙之籴”。这段约90来个字的描述,用白话文翻译,就是这样的意思:南朝时,赣鄱平原的一派丰衣足食景象。这里地方广阔,物产丰富,既有腹地高阜,水网平原,又有奇珍异货,好蔬好谷。更有金、铁、大小毛竹等资源,能供周边地区。早年的荒芜已经结束,沃野得到开垦,家家都很富足,家畜满栏。丰收年景吃剩有余,可以供给商人销售,就是饥荒年成,也不必向臧孙氏去买。臧孙,古代鲁国的一个复姓,经商的高手。鄱阳在南朝既然是这么个好地方,能不引起封建朝廷的重视、王室功臣的垂涎?

分封到鄱阳的王室成员和功臣,一方面加重了对鄱阳人的剥削,另一方面也推动了鄱阳文化的传播,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远的不说,以佛教为例,有据可查的传播,至少可以溯源到梁朝。

同类推荐
  • 从明末腾飞

    从明末腾飞

    QQ群683838477,欢迎大家进群!距离明末灭亡17年,现代人穿越成云南沐王府小公爷沐天波,发展军工和海贸,围剿土司,占领高原,打通出海口,统一诸岛。抢占美州大陆和澳大利亚,华夏帝国日不落。大力发展海军,以贸易打开各个国家大门。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华夏富强之路。身边有冷若冰霜和没心没肺的丫鬟服侍,也有柳如是和董小婉这样的美女作陪。这一切都是从崇祯元年开始的。
  • 我在唐朝有个家

    我在唐朝有个家

    【起点中文网A级签约名品】一颗流星带走了现代渣男,却造就了大唐绝世好男人。周青,史上最倒霉的穿越者。亲爹不疼,大娘不爱,兄弟们处心积虑要置他于死地。若不是那场流星雨,或许灯红酒绿,花前月下才是他一生的归宿。如今,穿越到大唐,本想过着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悠闲日子,却不知万事冥冥之中早已有注定!
  • 双枪皇帝

    双枪皇帝

    1279,厓山断魂,十万蹈海,神州陆沉。华夏薪火摇摇欲熄。左手左轮,右手黑星,杀出个黎明!黑枪救国,七子逆战,五百条枪抗蒙元。这是一条地狱级难度的反攻之路。1279,绝地反击,开启!~~~~~~~~~~~~~~~~~~~~~~~书友群:196152028。欢迎加入,共同探讨。
  • 驸马请留步啊

    驸马请留步啊

    万历十年,这时候名相张居正将死未死,威震千古的戚大帅也已经迟暮,郁闷了二十年的少年天子正想大展拳脚!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大萌还丝毫看不出来,几十年后就将有灭顶之灾,而梁瑞偏偏穿越成了那个史上最悲剧的驸马!什么也别想了,先保住命再说吧!
  • 黄天之世

    黄天之世

    “苦难,腐败,欺凌!”“我等小民饱经苦难,官吏腐败横行,肆意欺凌我等,我等不过是贩夫走卒,农人兵丁,家无立锥,不为大汉天子所知,对于高高在上的大汉天子,不过蝼蚁!”“官兵称我等为蚁贼!!!”“天下大旱,颗粒无收,而赋税益重,只因宦戚权贵欲骄奢享福!”“我等家无立锥,手无寸铁,唯有人多势众。今我等裹黄巾而聚众而起,定当革天命于世间,汉家气数已尽,我等必将取而代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热门推荐
  • 大清后宫生存指南

    大清后宫生存指南

    "你当真以为,看几部诸如《甄嬛传》、《步步惊心》之类的电视剧,就真的了解大清后宫了吗?你以为只要长得清纯点、漂亮点,就可以把皇帝或者这个王爷、那个阿哥迷得死去活来颠倒乾坤了吗?你以为只要皇帝喜欢你,你就能够“独步江湖”,什么也不用担心,什么也不用害怕了吗?你当真以为清朝的这些个皇帝,当真智商不怎么地,任由几个没读过多少书整天张罗着梳妆打扮坑蒙拐骗的女人任意摆布吗?你真的认为以你的情商、智商一定可以在大清后宫这种地方纵横捭阖、步步高升,且安然无恙地终老吗?亲们,看完这本书,再做白日梦!"
  • 超神猎杀师

    超神猎杀师

    我用我的生命诠释抗争,不论是现实,游戏,每一步前行都以血来浇灌,我愿意。哪怕是真神也休想阻挡我的步伐,我知道最顶峰的位置为我而生。就这样吧,等我搬完昨天剩下的半车砖,再来与你们闲谈一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皮狐妮子

    皮狐妮子

    解读二十年来乡村价值观念的深刻变迁,大时代里小女子错综复杂的情感轨迹。
  • 英雄联盟之志逐冠军

    英雄联盟之志逐冠军

    当我背上行囊,远赴他乡那一刻!当我带着键盘,踏上赛场那一刻!我的血液就沸腾了!我会坚持到我打不动那一天,因为我还有很多很多的冠军没有拿过!
  • 且以深情度岁月

    且以深情度岁月

    五年之后,当安辰再次遇见曾经“丢失”的恋人,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七月,你好。”后来,左依晴告诉七月:我和余阳,终究是赢了时间,输了岁月,祝你幸福。当曾经的秘密被揭开,整整“逃”了五年的七月,又该何去何从。
  • 雪落心房

    雪落心房

    孟银到省妇幼保健院做体检。妇科医师孙嫚按妇科常规逐项问诊,发现病人神情恍惚,心不在焉,说话不搭后语,像有什么重大心事,而且身怀有孕。又见她身穿黑色连衣裙,脸色苍白,气质忧郁,不觉心念一动,知道又遇上了一个不幸的女人。在她的岗位上,大凡来检查的,绝大多数与怀孕有关,而且未婚者居多。既然是未婚先孕,其身心代价可想而知。好在她已完全习惯了就诊者痛苦、感伤的刺激。久而久之,工作原则自然而然取代了原有的多愁善感,可今天,她那已然麻木的神经又在这个奇特的病人身上不可思议地敏感起来。她问孟银,请问你结婚多久了?孟银说还没结婚。没结婚,可你已经怀孕了。
  • 公元3000年代

    公元3000年代

    公元3000年代,人类文明承平日久,失去外向扩张的动力,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内向的虚实体验游戏、享乐主义、个人至上等等生存方式大行其道,科技已经停滞发展两百余年,人类社会整体进入凝滞时期。3006年,发现猎户座漩臂多个恒星系文明毁灭规律,证实20年内太阳系将遭到毁灭打击,人类文明面临灭顶之灾。3007年,人类计划研制“诺亚”级飞船,在毁灭来临前夕逃出太阳系,危机面前,面临仅有少数人才能逃生的现实,各种乱象横生,大一统的文明再次崩溃分裂、内战爆发……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还有机会自我拯救,逃出生天,获得一息生存之机吗?
  • 婚令如山,雷少别心急

    婚令如山,雷少别心急

    丈夫出轨,小三嚣张狠毒,柔弱的她该何去何从。拒绝反抗,逃走,却都无果,最后却发现,他对她的百般宠爱,别有目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